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 站的选择、标准,以 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 等,都应依据运输需 求而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 后一定时期的运输 需求,但标准过高 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线、站的选址 以及设计标准要充 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 尽量少占土地,尤 其是耕地。
问题一:(区域认知)
描述广西铁路布局的特点。 (可以从疏密、形状、节点等方面描述)
结论1
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 连接了广西各城市,形成多个高速铁路枢纽; 以南宁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区域内交通运输需求差异
重点关注点(城市)和线 (城市间)
问题2:对比南宁东站和贺州站的情况,说说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问题3:(实践能力)分析柳南高速扩建和增
加新柳南高速的原因
南宁和柳州是广西的核心城市,随着区域的发展产生了 更多的交通运输需求,旧的柳南高铁已趋饱和,因此扩 建和新增道路以满足两地的运输需求。
结论3
需求的变化和分布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材料四:南宁东站是南宁铁路枢纽 的核心,是一个集铁路客运、轨道 交通、长途汽车及城市公交等多种 运输方式紧密换乘的区域综合交通 枢纽体系。它是一座特大型客运站, 设柳南车场、南广车场、南钦车场3 个车场,共30条到发线、13座站台, 与既有南宁站、规划预留的五象辅 助客站,一同形成"两主一辅"的南宁 枢纽客站格局。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 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 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演示文稿(1)
●铁路 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要的运 输方式; ●海运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主要运输方式;
●中短途运输方面以公路 为主;
●航空运输 是远程客运最重要的方式; ●管道运输 在天然气、石油运输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地方易形成聚落? ◆为什么河流交汇处、入海口有利于形成 比较大的城市?
◆黄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城市的原因是什 么?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分布
我国南方和北方聚落形态各有什么特 征?简要分析其原因。
地区
聚落形态
形成原因
多呈团块状,形 北方 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规则,道 路呈棋盘式
地形平坦开阔
河网密度较大,用水和 沿河道、铁路、 交通方便。铁路、公路 南方 公路分布,多呈 的兴建使聚落多沿铁路 带状布局 线和公路线发展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京
沪 线
探究(阅读教材P80材料)
1.扬州兴衰的原因 2.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关系
高一地理Ⅱ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
授课教师:王全胜
现代最主要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什么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要的运 输方式? ●什么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主要运输方式? ●中短途运输方面以什么为主? ●什么是远程客运最重要的方式? ●什么在天然气、石油运输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为什么古代著名的大城市多诞生于大 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根据上图,说说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 一般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世界上的大河两岸,常常分布着大大 小小的城市。 2.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河、沿湖、沿海发 展起来的。 3.铁路、公路的建设,使城镇多沿着铁 路线、公路线发展。
3.4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C 8.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A.资金投入减少 B.城市污染严重 C.大运河的运输优势被取代 D.人口大量迁移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2.在古代,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交通运输方式和聚 落分布有何不同? 3.现代,铁路和公路的发展对城市的分布有何影 响? 4.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聚落形态有何不同? 5.河流与城镇分布有何关系?铁路运输与城镇分 布有何关系? 6.交通变化对城镇布局有何影响? 7.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通过什么来体现? 8.商业中心与交通运输又怎样的关系? 9.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别?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布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 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进而发展成为城市。
第77页“思考活动”
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对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交通网络的形成,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人 口、城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非常重要。我国东部 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城市与周围 地区其他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物质交换等联系非 常频繁。对交通站点的密度、交通线路的长度、交 通运输的方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促进了交通网 络的形成和发展。 2、目前,我国正在修筑青藏铁路。在青藏高原上 修建铁路,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
⑵当今世界城市分布与河流
多分布在世界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上。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尼罗河谷地
印度河谷地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说课稿ppt课件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商业网点的概念、形成条件
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 平原的商业网点示意 读图分析,图中两个商业网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密度为什么不同?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法
• 3)情景教学法:
•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架构 新旧知识连接的桥梁。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学过程
• 1)理论依据
• 由于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形象化的东西比抽象的东
西更易于接受,因此对知识的引入要遵从具体—抽象—具 体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完成思维的转换并容易 接受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抽象的知识具 体化,熟知之后再抽象总结,然后在具体到时候中进行运 用,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材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了解我国和家乡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 感
• 通过对家乡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观察与分析,增强建设美好家 乡的信心
说学法
• 2、说学法指导
• 学生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教学过程要围绕“学教 并重,以学为本”,不仅教知识,还教方法。本节从以下 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课程背景与目的 (3)2. 交通运输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3. 课程内容的简介 (4)二、区域发展概述 (5)1. 区域发展的概念与特点 (6)2. 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 (7)3. 区域发展的阶段与模式 (9)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10)1. 自然环境因素 (11)a. 地形地貌的影响 (12)b. 气候条件的影响 (13)c. 水文条件的影响 (15)2. 经济因素 (15)a.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17)b. 产业结构的影响 (18)c. 市场需求的影响 (19)3. 社会文化因素 (20)a. 人口分布的影响 (21)b. 文化传统的影响 (22)c. 政策制度的影响 (23)四、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4)1. 区域发展战略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25)2. 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6)3. 区域产业布局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28)4. 区域城市化进程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9)5.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30)一、内容简述本课件《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旨在深入探讨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紧密联系。
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区域交通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在货物运输的规模和频率上,更体现在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和多样化出行需求的涌现。
交通运输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布局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交通运输布局模式往往过于注重单一区域的交通需求,忽略了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
本课件将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
我们将首先概述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互动关系,明确指出交通运输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3.4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温故知新:3分钟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公路
项目
运速 较快
铁路 较快
航空 最快
运量 较小 较大 最小
运价 较低 较低 最高
灵活性 最好 居中 好
连续性 居中 好
差
水运 最慢
大 最低
差 最差
管道 --
大 -- 最差 最好
温故知新:3分钟
本节课学习目标:
(4)由此可见,商业中心形成 的条件是交_通__位__置___。
比较项目 按运量 按运费 按速度
按灵活性
பைடு நூலகம்按连续性
排列顺序
由大到小为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由高到低为 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由快到慢为 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由大到小为 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由好到坏为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补充、质疑时不可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内容。在某同 学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认真听,作好记录,为补充发言 做准备。
回答问题不限层次
讨论1:课本81页活动中的两个问题。
山区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商业网点密度较小。 地平要地布原集区山平局河商中,区 原,谷业分 所的 地线地网 布 以交 区路带点 在 商通 地较是的 业城线 形弯山网密 市路平曲区点度及受坦。交多大其地开通沿周,形阔相河边呈的,对流多主限道便分级要制路利布规交,布、模。通多局人由线的平沿口于附商坦河相近山业宽谷对区中。直和集人心山 。中口,间的稀主谷 12其少立密商..山山度成,和品区区较因交发流和和小? 通 展 通平 平。闭 , 便原 原平塞 商 捷地 商原, 业 。区 业地商 网的网区品点交点地流难通的形通以线空平尤伸路间坦其展布分,是到局布人那区有有口里际什何稠,商么差密所品不 异,以流同 ?交商通? 试通业很分便网难析利点建,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教学课件
交通线和站点建设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工程、材料、机械等技术领域以 及施工水平。交通运输的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各项技术的要求更高。 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 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 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上海虹桥站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含机 昆山南站建筑面积3.6786万平方米,设4站台 场),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设16站台。
区域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需求差异较大,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 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城市成为区 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北京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 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 接待2650万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 用。至此,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背景图为首都机场三号航站 楼景观,下表显示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整千万人次的年份: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其他运输落后 B.外来人口增加 C.经济快速发展 D.科学技术进步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多采用高架桥的形式,遵循的交通 运输布局原则主要是( ) A.少占土地 B.节约投资 C.因地制宜 D.适度超前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 阜阳成为重要的 铁路枢纽 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 河东 工业 区和 仓库 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 交通因素对 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 的 影响。
2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发展变迁 的影响。由材料及图可知图示范围内河流、铁路等地 理事物的分布;城区由①~④的扩展是逐步向南、向 东扩展。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并 分析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第(1)题,①处为泉河沿岸, 内河航运便利,因而形成商业码头区。第(2)题,②处 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内 河航运更为发达,因而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第 (3)题,铁路的修建,使城区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扩 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 第(4)题,通过通商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 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
4
②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为原则。 区位选择: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市区 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5
6
【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 【1—1】(晋江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公路、 水运、铁路、航空的客运、货运周转量百分比变化示 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继续保持安静
9
【解析】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我国 主要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故为甲;公路运输运货少、运客较多,目前是客运的 主要方式,且比1985年增长较多,对应图中乙;水 运货运量大,而客运量小,为丙;航空运输客运量大 于货运量,且发展较快,为丁。第(2)题,考查交通 运输方式的选择。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中途运输中,铁路速度快且运费低。
4.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影响说课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加深学生对交通 运输布局对区域影 响的全方位多层次 的深入理解;激发 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集体荣誉感。
注重分层作业
谢谢
教学过程
第2课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北京漫山红遍,层林浸染好时节,开启旅程!
设计意图
提供生活中的情境, 设置问题,吸引学生 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引出问题:选择哪种交通方式
第2课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任务二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区域发展
地理思维,科学的认识真实复杂的世界
一、单元主题分类阐述---怎样产生的
3 教材分析
• 教材单元 •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 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
化的影响
新单元
• 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 局的影响
• 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二、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1 结合实例设计的单元教学的内容结构
基本方法
基本认识
一、单元主题分类阐述---怎样产生的
1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
一、单元主题分类阐述---怎样产生的
2 学情分析
• 知识储备
• 1)认识到各区域存在差异,进行 初步的区位条件分析
• 2)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 存在的不足 • 1)答题语言不规范 • 2)从多角度,因地制宜处理地
教学过程:任务四
提出问题:结合上述内容,讨论朝阳融入“2.5小 时京圈”将面临哪些挑战?
设计意图
制造认知冲突, 引发学生新的思考,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公开课课件】《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随堂演练
随堂演练
(2010年长沙模拟)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 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3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2.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A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
3.生产布局受交通运输制约最
明显的货物C.③
D.④
小结
依据运输需求 适度超前
区 域 发 展
交通运输布局 的一般原则
因地制宜 尽量少占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对
······
交 通
交通运输需求与
需求
决 定
交通线的标准和站点规模
运 输 布 局
交通运输布局
布局
重点 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及不同运输方 关注 式 间 的 衔 接 和 运 转 效 率
的
影 响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线、站布局交化很大,有些交通线、站经历多次改造和扩建,其 中,北京首都机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北京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1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650万 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至此,首都机 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背景图为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景观,下表显示首都 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整千万人次的年份。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1 第
节
壹
交通布局的 一般原则
贰
交通运输需 求与交通运
输布局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课件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⑷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 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等。
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
适度超前
因地制宜
尽量少占土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
势 其他
内容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设计标准,以及交通网的密度等,都应 依照运输需求而定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 件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 输网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 交通运输布局应重点关注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并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⑶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 ①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 我国的青藏铁路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 •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有些地方在冬春和秋冬过渡时期,土壤层反复冻融。当表层土壤冻结而下层土壤未冻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⑸.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 ①变化:新的交通线、站建设;原有交通线、站的改建、扩建或废弃;专用线建设。 • ②影响: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完善、优化。 • 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站点的规模;
需求量
较小 较大
交通线标准
较低 较高
场站规模
较小 较大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知识点2 影响聚落发展 • 1.交通运输影响聚落的规模 • 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相关产业会在交通枢纽附近集聚,这里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
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共25张PPT)
尽量少占土地
京沪高铁全线 规划占用耕地6 万多亩,与最 初规划占用8万 多亩耕地相比, 少占耕地两万 多亩。
天门山盘山公路——天下第一公路奇观
因地制宜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 路有"通天大道"之称, 盘山公路全长10.77公 里,海拔从200米急 剧提升到1300米,大 道两侧绝壁千仞,空 谷幽深,共计99个弯, 180度急弯此消彼长。
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读图完成下题。
2.在建设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是
①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②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运输量不大 ③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 ④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
截至2011年5月,昆山南站建筑面积3.6786万平方米,站台 截至2019年6月,上海虹桥站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
设4站台。
(含机场),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设16站台。
3.站点的规模、标准不同的原因?
城市规模大,交通需求量大,站点规模大。
4.上海虹桥为什么要建成综合交 通枢纽?
为了衔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提高转运 效率。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 平的提高,中国有足 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 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 提高,使交通运输快 速化。
小结
区域发展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运输需求
影响
规模、 主要 标准 连接
城市
不同交 通运输 方式的 组合
资金
影响
推动Leabharlann 密度、 质量技术克服 不利 自然 条件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战略PPT课件(第3课时)
对 城 市 格 局 的 影 响——扬州为例
展
1、案例中反映了扬州发生了哪些变化?
京杭大运河开通——扬州繁荣 大运河淤塞、社会经济环境变迁——扬州发展停滞 京杭运河疏浚、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扬州进入全国 高速铁路网,交通地位得以提升——扬州焕发青春。
2、每一次变化的外部原因有哪些?
交通运输的变化影响扬州的兴衰
右图为河流与城市区位图
展
(1)A城位于_河__口_,它既是__河_港,又是_海_ 港。 (2)B城形成的原因是_过__河__点__的_位置
(3)C城位于两条河流的__汇__合__处,这里有大量的 _____人_流__、__物__流_集__散_ 、中转 (4)D城形成的原因是__位__于__河_流__运__输的起点 (5)ABCD四城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_水__运__交_通_。
展 2.陆路交通与城市
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例如, 从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在西方,罗马帝国修建了 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对 欧洲城市的兴起发挥了重 要作用
3.交通运输发展与城市发展
展
随着社会经济地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日趋密切。 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交通线路,把众多城市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城市地正常运行、 对外交流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地作用。
① 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 ② 冬季封冻,不利通航。(2分)
2、航空港的区位条件:
展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排水);
天气较好,能见度较好(低云、雾和暴雨较少);
风速较小,跑道沿盛行风向修建;
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
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战略PPT课件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可 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 形成经济带,即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 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航空
优点 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管道
优点 损耗少、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区位 因素
影响分析
平 地原 形山
地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 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 “以桥代路”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 修成“之”字形线路或开凿隧道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问题探究 材料一 南方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身毒道”,或“蜀布之路”,是条起 始于成都,经云南到达身毒(印度)的重要交通线,总长两千千米,在汉 武帝通西域前便早已存在,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要道之一。南方丝 绸之路上所运送的货物,是四川的特产,这包括蜀锦、蜀布、邛竹 杖、枸酱、铁器等。 材料二 目前我国正在沿此路建设高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 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
式。(地理实践力)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交通运输的概念 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 的过程。 2.交通运输方式 (1)古代,我国北方把马匹和马车等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以 陆路交通为主;南方水运发达,相对降低了运输成本。 (2)现代,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形 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问题思考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影响最大? 提示高速铁路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安全性能高,对航空运输影 响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量小,耗能多, 成本高,运输较贵。
水路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距远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 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
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 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
运输 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
求高。
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 运输 方式。运量很大,损耗小,连续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 —— 发展集装箱运输,可节省包装和仓
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这种专业化运输,首先在美 国出现,并形成热潮。
网络化——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
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网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形式由单一到综合, 层次从低级到高级。 .
.
港口(海港)城市区位分析思路:
自然: 地形:平坦开阔 水文: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或封冻期比较短 气候:避风港湾 地质:地质比较稳定 河口地区:水源充足,且便于河海联运
社会经济区位:经济腹地广阔;市场广阔 依托城市 交通:陆上交通便利
劣: 河流泥沙的淤积;结冰封冻,气象、海况条件差等。
.
活动思考:1、评价天津港的区位条件(5分)
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按运量 由大到小为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按运费 由高到低为 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按速度 由快到慢为 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按灵活性 由大到小为 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按连续性 由好到坏为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
各种运输方式的适应范围
(选择运输方式的一般原则)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鲜活货物 远程、量大、容易死亡、变质的鲜活货物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空运 公路 铁路 水运
总之,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 数量、运距、价格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 短,都有最适宜的使. 用范围。
水运
航空
3.4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管道
公路
铁
路
.
一.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优点
机动灵活,
(门到门)
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
适于短途运输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 高。
铁路运输
优点
1.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
2.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
1.造价高; 2.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下图为海运、河运、航空、铁路、公路五种基本运输方最式小为的航比空较和选择。
灵活性最好 为公路运输
速度最慢 为河运
运量仅次于 海运为铁路
D 运量最大运价
最低灵活性最 差为海运
.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海上巨型油轮
海上巨型 油轮:日 本于1980 年建成世 界上最大 的运油船 舶,其载 重量达56 万吨。
缺点
–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适于管道运输的货物(气体、液体) .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
运输 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
成本高。
公路 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益重要 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 强。
来
当
8、新疆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 管道
参
谋
.
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 式,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 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 3、5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 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 5、200吨煤炭,从大同运往北京。
.
速度最快运量
的重要港环节口 。
车站
.
我国主要的海港
秦皇岛 天津 烟台
连云港
大连
青岛 上海
宁波
地图册:69页
福州 温州
汕头
厦门
湛江 广州 . 海口
2、点的区位条件-案例分析
案例(1):港口的区位条件
陆 筑港条件
域
城市条件
条
件
腹地条件 港口
航行条件 水 域 条
停泊条件 件
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经济腹地决定港 口的兴衰;城市决定港口的发展。
• 目前,美国正在研制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 这种神奇的“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2.25万 公里,是音速的20多倍。它横穿美国大陆只需 21分钟,而喷气式客机则需5小时。
.
磁悬浮列车
.
交通运机输场网中的点
码头
飞机场
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
港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
课堂检测:
1、一吨活鱼从滇池运到昆明农贸市场。
公路
2、五百公斤苹果从团结乡运到昆明水果批发市场。
公路
3、500吨钢材从南宁运往昆明。
铁路
4、1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上海。 海运
5、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河运
6、800吨煤炭从贵阳运到昆明。 铁路
我
7、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昆明。 空运
适于长途运输
.
适于重、大货物运输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差、连续 性差; 受航道水文状况、气候等 自然条件影响大。
.
航空运输
优点
– 速度快 – 运输效率高
缺点
–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适于急需、贵重货物运输
.
管道运输
优点
气体货物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 连续性强、平稳安全,可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大。
天津 海
渤 有利条件:
海
湾 塘沽
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新港 筑港条件好;
河
北防波堤
深水航道 通江(海河)达海(临渤海),
河闸 南防波堤 利于江海联运;
天津港略图
地处京津唐工业区出入海洋的
门户,经济腹地广阔;
以天津Hale Waihona Puke 为依托,经济实力强。(3分)
不利条件: 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 冬季封冻,不利通航。(2分)
拓 展
资料:21世纪理想的交通工具
•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同 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 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
• 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其能 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噪音 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声 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 还小;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 废气,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