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课时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鲁科版必修2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鲁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f27994b9c850ad02df8041c9.png)
甲烷的性质【教材分析】甲烷内容位于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是烷烃的最简单且最典型的分子,因此,这节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有机物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了解了关于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因此在介绍这些知识时,要关注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知道甲烷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播放甲烷取代反应实验,发生取代反应的动画和燃烧反应实验,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2.学生观看视频,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1.辅以课件的微观模拟和合理习题,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2.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有机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取代反应的微观教学究取代反应过程板书:CH4+Cl2 CH3Cl+HClCH3Cl +Cl2CH2Cl2+HClCH2Cl2+ Cl2 CHCl3+HClCHCl3+ Cl2 CCl4+HCl对比,纠正自己的方程式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如何提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过渡:根据甲烷的反应基理,总结取代反应的概念练习2思考,概括,记录特别说明:A、反应条件:B、反应物:C、生成物:D、连锁反应:练习3记录,思考,概括探究甲烷燃烧反应的产物提出问题大家都已经知道甲烷是燃气的主要成分,即可以燃烧,那么如燃烧产物是什么呢?提示: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猜想:二氧化碳和水激发学生的旧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引导:你能否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呢?引导学生从方案的安全性、简便性、可行性等方面考虑选出最佳方案。
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案 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案 鲁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7a872489ec3d5bbfc0a7439.png)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
1.大多数有机物熔、沸点低、难溶于水、可以燃烧。
2.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难溶于水的气体。
3.甲烷易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H 4+2O 2――→点燃CO 2+2H 2O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易发生取代反应:CH 4+Cl 2――→光CH 3Cl +HCl ,CH 3Cl +Cl 2――→光CH 2Cl 2+HCl ,CH 2Cl 2+Cl 2――→光CHCl 3+HCl ,CHCl 3+Cl 2――→光CCl 4+HCl 。
4.取代反应指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指绝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熔沸点低、难溶于水、可以燃烧。
3.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比较。
物质 比较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结构 大多数分子中只含共价键 分子中有些含离子键,有些只含共价键 溶解性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大多数溶解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 大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400 ℃以下)大多数耐热,熔点较高 可燃性 大多数能燃烧大多数不能燃烧化合物类型 绝大多数为共价化合物大多数是非电解质有离子化合物,也有共价化合物大多数是电解质化学反应特点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慢,方程式用“―→”表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快,方程式用“===”表示示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2)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3)有机物都是易燃的非电解质(×)(4)有机反应都十分缓慢(×)(5)有些有机物易溶于水(√)2.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都易燃、易引起火灾。
化学必修2鲁科版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化学必修2鲁科版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3d74866edb6f1aff001fa6.png)
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 ( )
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即 )
思一思:探究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随堂练习
1.下列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 )
A.CH3(CH有相同的分子量B.有相同的通式
C.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CH4B.C2H6C.C3H8D.C4H10
6.请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烷烃
⑴ C2H5-CH-CH-(CH2)3-CH3⑵
CH3-CH-CH-C-H
⑶ ⑷
CH3-CH-C-CH3CH3-C-CH2-C-CH3
答案(1)4-甲基-3-乙基辛烷 (2)2,3,4-三甲基己烷
(3)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 2,2,4,4-四甲基己烷
7.根据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判断下列命名是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请根据所要反映的化合物的结构给予重新命名。
(1)2-乙基丙烷:
3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知识拓展】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nH2n+1- 。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
2、了解常温下常见烷烃的状态
3、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965c0e02020740be1e9bc6.png)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互动探究区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一、甲烷的取代反应
反应 条件 反应物 光照(光照时,甲烷与氯气发生平静的取代反应;若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0.5 ________。 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 相同物质的量的4种取代产物,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练一练] 1.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 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
橡胶制品都属于(
A.无机物 C.盐类 答案:B
)
B.有机物 D.非金属单质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二、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
强光直射下,两者则可能会发生爆炸)
甲烷能与氯气、溴蒸气、碘蒸气等纯净的卤素单质反 应(但不能与氯水、溴水、碘水反应)
物质的量 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生成的HCl的物质的量=
的关系
有机产物中氯原子的物质的量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1)用两种方式表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CH2Cl2 的化学方程式。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新版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2b3a6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e.png)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新版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新版————————————————————————————————作者:————————————————————————————————日期: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目标】1. 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2. 掌握甲烷的性质;3. 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特点【教学重、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学阅读,讨论分析,对比归纳,认识实质。
【教师具备】多媒体课件甲烷取代反应的有关试剂及仪器【教学过程】【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你能说出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设疑】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性质?【阅读】P60有机物的特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A. 多数熔、沸点低B.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C. 多数易燃烧,受热易分解D. 多数不电离或者难电离,不导电【过渡】本章我们主要学习和讨论几种由代表性的烃的基本性质,先从最简单的烃——甲烷开始。
【板书】第一节甲烷【复习】说出甲烷的物理性质【板书】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天然气、沼气和石油气(天然气体积80%—97%)。
【讲解】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式(讲解结构式的书写方法并展示分子模型)【板书】二、化学性质:【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点燃纯净的甲烷2.在火焰的上方罩干燥洁净的烧杯3、向反应后的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千焦气气点燃气气890O H CO O 2CH 2224++??→?+现象:火焰明亮并呈蓝色【思考】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把甲烷和氢气区分开?【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CH 4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气体通入KMnO4/H+溶液2气体通入含酚酞的NaOH 溶液中3 气体通入含石蕊的H2SO4溶液中结论: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演示实验]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
高中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ad15a6f1aff00bed51eec.png)
鲁科版《化学2》必修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体会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2、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重点)3、理解同分异构体的含义,会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重难点)(2)过程与方法应用“类比”的思想,分析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方法,应用“有序思维”思想用“减碳法”书写同分异构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用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科学工作的复杂性及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板书】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一个碳原子与周围原子必形成四条共价键;2、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其他原子,也可以彼此间形成碳链和碳环;3、碳原子间及碳和其他原子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展示】甲烷、乙烷、丙烷球棍模型【板书】二、烷烃1、烃: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2、烷烃的特点:(1)单键: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整理笔记1、小组分工动手拼插出下列模型,写出其结构式和结构简式;2、思考三种分子在元素组成上的共同点?3、讨论三种分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结构简式:CH4 CH3CH3 CH3CH2CH3分子式:CH4 C2H6 C3H8观察总结烷烃的结构特n点,利用数列原理推理出烷烃的通式。
体会同系物的概念通过甲烷的化学性质推测烷烃的性质。
拼插:C4H10 的球棍模型,发现有不同的结构,主要在碳骨架的不同。
倾听教师讲解总结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体会同分异构的内涵。
尝试书写戊烷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会有写重和漏写情况的发生)聆听、模仿、掌握同分异。
高中化学鲁科版教案书
![高中化学鲁科版教案书](https://img.taocdn.com/s3/m/342ef1c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2.png)
高中化学鲁科版教案书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课题:有机化合物课时:2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结构。
3. 认识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结构。
2.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化学式的写法和命名规则的理解。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和研究价值。
2. 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以及命名方法,重点讲解碳原子的特性、键合方式和碳链的分类。
3. 演示(15分钟)教师可通过实验或示范的方式展示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让学生直观感受有机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和特性。
4. 练习(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结构。
可以设计填空题、选择题或简答题等形式的练习题。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加深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命名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说课必修二化学3.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
![说课必修二化学3.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b0f86797c1cfad6185fa773.png)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说课稿颜丙娟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以及板书设计四个部分展开我的说课。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分三点。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甲烷性质的学习为本节课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又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起步课,所以本节对学好有机化学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知道烃、烷烃、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掌握甲烷的结构和烷烃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
第二个维度,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多媒体等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感受身边有机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
第三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比较、归纳、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我将采用四步教学模式。
第一步,目标展示。
简单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自主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获取本节课的知识,教师及时启发、归纳。
第三步,探究解疑。
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
以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为主线,沿着烃——甲烷的结构——简单烷烃的书写——烷烃的结构特点与性质——同分异构现象的顺序,适当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疑的学习热情,并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巩固。
第四步,反思提高。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进行补充梳理,并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条理、重点突出。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附:板书设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烃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二、甲烷的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4 CH4三、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1、—C—C—C—,链状2、碳的剩余价键与氢原子饱和四、同分异构现象。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1646e90242a8956bece449.png)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2、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种类不同的有机物的分析,学会怎样从中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学习重点和难点:甲烷的性质学习过程:【复习】什么叫有机化合物?CO2 CaCO3NaHCO3等是否属于有机化合物?【回顾】回顾你认识的有机物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什么用途?【讨论】1、哪些是有机物的共同性质?2、从溶解性、耐热性、可燃性、能否电离等五个方面比较与无机物的区别?【总结】有机物的性质特征:大多数有机物:1、2、3、4、5、【引言】下面我们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物的性质【看书】课本第59页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其存在【总结】1、甲烷的物理性质:2、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观察•思考】实验1、点燃纯净的甲烷。
观察甲烷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并验证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实验2、将甲烷气体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有无变化。
实验3、取一只大试管,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体积比约1:4的甲烷与氯气,用橡皮塞塞好试管口,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晒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
一定时间后,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并取下试管上的橡皮塞,观察发生的现象。
【总结】分析上述实验的现象,归纳甲烷的化学性质3、甲烷的化学性质:(1):有关化学方程式为:【思考】甲烷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什么用途?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2)通过将甲烷气体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所发生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3)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分析】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是否属于置换反应?如不属于,它应该属于哪种反应类型?这两种反应类型之间有什么区别?【练习】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44Zn CuSO ZnSO Cu +====+B 、33NaCl AgNO AgCl NaNO +====↓+C 、3253252CH COOH C H OH CH COOC H H O ++ 42浓H SOD 、25252222C H OH Na C H ONa H +−−→+↑【看书】课本第60页最后一段及身边的化学部分,填写下表:【小结】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有:【达标测评】1、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H2SB、CH4C、H2D、CO2、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B、CH2Cl2C、CCl4D、HCl3、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反应B、氯气与甲烷反应C、氧气与甲烷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4、若要使0.5mol甲烷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A.2.5mol B.2mol C.1.25mol D.0.5mol5、1mol甲烷在光照情况下,最多可以与几摩氯气发生取代()A.4molB.8molC.10molD.32mol6、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反应,在反应中,甲烷分子中的原子被氯原子。
鲁科版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
![鲁科版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440d368caaedd3383c4d3d4.png)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1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C原 子都形成4个共价键可以 成链,可以成环,可以 单键,可以双键或三键。
2 同分异构现象
1.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品种最 多的是( C ) 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B. ⅢA族元素的化合物 C. 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 D. 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
3、碳原子之间彼此可以共价键 形成碳链或碳环。
烷烃的结构特点
写出甲烷、乙烷(C2H6)、丙烷 (C3H8)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C3CH4 HH C28 6
H HH H H H H H H CC CHH C C C H HH H H H H 结构式 结构式 结构式
CH4 -CH CH3-CH3 3 CH3-CH2
物质 熔点(℃)
沸点(℃)
正丁烷 -138.4
-0.5
异丁烷 -159.6
-11.7
液态密度(g· -3) cm
0.5788
0.557
正丁烷和异丁烷不是同一种物质。 那么它们是什么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 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 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莱芜四中:吕荣海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烃的定义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 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最简单的烃。 有机物的性质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
阅读课本:甲烷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上的4个电 子分别与4个氢原子核外的1个电子形成一对共 用电子,即:C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 鲁科版必修2(2021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 鲁科版必修2(2021](https://img.taocdn.com/s3/m/633e6395c850ad02df80417b.png)
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目标及分解】1.课前先学目标:了解碳的成键规则.课中目标:①了解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了解烃的概念,掌握甲烷的结构。
②通过活动探究了解烷烃的结构,了解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
③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课后拓展目标:6个碳以内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燃烧法测有机物分子式.【教学重、难点】烷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预习检测和反馈(6min)完成金太阳课堂检测第1、2、3、4、5题,用IRS系统反馈检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烷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的掌握情况。
几个概念(烃、结构式、结构简式)(2min)聆听讲解概念清楚,便于后面知识的学习。
交流-研讨1(甲烷的聆听和判断教师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讲解甲烷的结构让学生对碳原子的结构、成键情况有所了解。
结构)(3min)小结(1min)聆听教师小结甲烷的结构使学生完整地获得甲烷结构的各种表达方式。
交流-研讨2(碳原子的成键数目、成键方式)(2min)讨论碳原子的各种成键方式,展示碳原子的各种成键方式,归纳。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教案:第3章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教案:第3章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2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d3ba92f524ccbff0218405.png)
鲁教版高中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鲁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内容。
二、设计理念1、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让学生能够体会到;2、利用信息技术在资源收集,图文展示,化抽象为具体的实物,实现信息与教学的结合;3、通过实物展示,学生动手参与的环节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课堂活跃气氛。
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2、通过对甲烷燃烧、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等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和分析,掌握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3、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特点。
四、学情分析从必修一的无机知识的学习到现在有机知识的学习,学习方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知识内容上跨度较大,但是在初中有学习过甲烷的一些知识,课程的学习也就应该从这个方面入手,丰富甲烷的知识内容,增加它的结构介绍。
通过自主学习,实验探究等待使学生有兴趣,有方法的了解与学习。
五、重难点和关键1、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以及取代反应;2、难点:取代反应3、关键:关于甲烷的结构模型的理解和展示以及在讲解取代反应时候,对于取代反应的过程理解和判断。
应对这些,采取动手折纸加深理解,和利用PPT,实物模型展现反应过程。
六、教学课时对于第一节内容一共分为2课时七、教学准备相关的课件、甲烷分子模型、白纸若干八、教学过程【活动设计】创设情境,从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入手,引出新内容教师活动引言:在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钠、氯气、硝酸、二氧化硫等多种物质的性质,对于这些物质,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无机物。
可见,必修一是学习无机物的性质。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的定义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你能说出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性质?和无机物相比,有哪些差异性?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预设学生的回答情况)根据阅读:P58有机物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两课时)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两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bbb6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6.png)
注意事项: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问题,避免试剂接触皮肤 和吸入。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
实验目标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原理和方 法,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过程。
实验材料
乙醚、苯、甲醇、乙酸乙酯等常见有 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实验材料
乙醇、苯酚、乙醛、丙酮等常见有机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
01
实验步骤
02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逐步完成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03
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
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 据。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严格遵守实验操作 规程,注意安全问题,避免试
低分子量单体通过聚合生成高 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
苯的聚合反应
苯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 合物——聚苯乙烯。
06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燃料
有机化合物中的烃类是重要的燃料, 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为人类提供 能源。
塑料和合成橡胶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
实验目标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 法,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过程。
实验材料
乙醇、苯、甲酸、甲醛等常见有 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逐步完成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教案-新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3e5861f01dc281e43af01d.png)
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本节特点
本节教材体现了“从生产,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生活”的思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使化学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感悟和记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体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是导致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的主要原因。
2.了解甲烷的组成和基本结构特点,认识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取代反应)。
3.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能写出1~4个碳原子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4.知道烃的组成特点。
5.知道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4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烷燃烧、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甲烷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具有立体结构,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感受有机化合物与个人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化学性质和取代反应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ac5d0283c4bb4cf7ecd131.png)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师寄语: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学习目标】1、了解甲烷的结构,并能结合碳原子成键方式、同分异构现象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1、学会书写1—5个碳原子烷烃的结构式、结构简式;2、以甲烷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具有立体的结构,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学习重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课前自修】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烃是指仅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也叫。
组成最简单的烃是。
2、在甲烷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上的个电子分别与个氢原子核外的1个电子形成对共用电子,即碳原子与个氢原子形成3、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以原子为中心,四个原子为顶点的5个原子一定(填在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4、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
【迁移应用】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CH3Cl只代表一种物质 B.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C.CHCl3只代表一种物质 l4只代表一种物质5、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归纳:①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碳原子的其它价键都被所饱和。
最简单的烷烃是。
烷烃的重要性质是能够发生②若烷烃中碳原子数为n,则烷烃分子通式为【课堂导学】1、活动·探究填写下表2、、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异丁烷:归纳:何谓同分异构现象?何谓同分异构体?(背过)强调:①相同的是分子式,并非分子量。
②结构不同。
③均指化合物。
④一般来说,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越多,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就越多。
如:甲烷、乙烷、丙烷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
【练习】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位素的是;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1)O2和O3(2)3517Cl和3717Cl(3)CH3CH3和CH3CH2CH2CH3(4)金刚石和石墨(5)氕、氘、氚(6)CH3CH2CH2CH(CH3)CH2CH3和CH3CH2CH(CH3)CH(CH3)CH3 Array课后巩固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NH4CNO和(NH2)2COB、正丁烷和异丁烷C、CH3CH3和CH3CH2CH3D、CH2Cl2和C2H4Cl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5Cl2与37Cl2互为同素异形体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D2和H2互为同位素3、C4H10是一种烷烃,其名称是()A、四烷B、丁烷C、十烷D、癸烷4、同分异构体具有()A、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的组成B、相同的分子组成和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C、相同的分子结构和不同的分子质量D、相同的分子组成和不同的分子结构5、下列化学式不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3H8B、C4H10C、CHCl3D、CH2Cl26、下列混合气体中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A、液化石油气B、沼气C、天然气D、瓦斯7、下列物质中,其分子结构不是空间正四面体体型的是()l4B.CH3ClC.CF4D.CH48、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合,产生的物质最多有()A、6种B、7种C、9种D、10种9.通过初中和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你认为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B.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均难溶解于水C.易溶解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的物质就是有机化合物D.有机物组成元素较少,而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同分异构体现象1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B.溴水 C.氧气 D.高锰酸钾溶液11.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化学式的一种重要方法。
化学必修2鲁科版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1)
![化学必修2鲁科版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6611d6efab069dc502201a6.png)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入、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之前的化学一直都是在研究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等,这些都是无机物。
再看着这些色彩缤纷的图片,诱人的水果、新型的家装材料、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那这些物质属于哪一类别呢?[学生]属于有机化合物。
[教师]还能说出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它们在性质和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活动:[学生]1、矿泉水瓶、衣服、水果、蔬菜、塑料尺、球鞋、电灯开关等是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少数如CO、CO2、CaCO3等结构比较简单,不算有机物。
其实有机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2、特点:有机物种类比较多,大多数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低、难溶于水,可以燃烧。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明确在活动开始时,必要的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开展活动理清思路教师活动:【引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面我们以甲烷为例,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一、甲烷【提问】大家能否写出甲烷的化学式,你知道它有哪些性质?学生活动:倾听,回忆自己对甲烷的已有认识回答: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燃烧设计意图:加深记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教师活动:师生共同活动“观察思考”(能进行学生探究实验更好)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物的性质,完成书中实验1、实验2;按小组讨论、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甲烷的性质。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一些有关实验的信息,再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思考、辩论、研究问题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验协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
并通过讨论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解释实验现象以及归纳信息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实验】要求两学生代表操作演示观察思考中实验3,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归纳现象及结论。
【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设疑】这些现象说明什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记好笔记,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用课前准备的三色橡皮泥和牙签自己动手做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模拟氯气和甲烷的反应历程;并练习写出反应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本节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
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开发利用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初中已有的个别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范畴、发展过程以及对科研、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典型性质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利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了解有机化合物多样性的原因。
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高分子材料以及环境与化学的关系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节教材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
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新教材较旧教材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2.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3.掌握同分异构现象以及简单的命名规律4.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种类不同的有机物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组装有机分子模型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甲烷的性质、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教学媒体、课件;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四、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节第二部分(63页———65页);
用球棍模型组合丁烷分子,体会有机物的样性。
教师教学准备: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阅读63页工具栏,由学生写出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结构简式。
进行“活动与探究”
动手组合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模型,写出它们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烷烃的概念:
烷烃的通式:
(说明:烷烃的概念、烷烃的通式均由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分析)
阅读64页知识支持:让学生发现问题,当碳原子数较多时组合方式不只一种,碳原子数越多,可能的结构越多;带着疑问进入下面的讨论。
有机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
总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原子之间共价键相连。
(2)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成链状或环状。
(3)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
(4)分子式相同时,可以出现多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