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
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学案 新人教版
学案:古代诗歌鉴赏第一部分: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学习重点: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诗歌最具抒情性和形象性。
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总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而诗的形象塑造与意境的开拓紧密关联,通过描绘形象创造意境,去反映生活,感染读者。
诗歌鉴赏中,我们还经常提到另一个名词术语——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思想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或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形象与鉴赏形象要点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要点: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一、形象鉴赏•人物鉴赏思维切入点: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关键字词,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学案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二、考点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各种手法。
“表达技巧”是广义综合概念,它有时与“艺术特色”“表达特色”“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是同义词。
一般来说“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艺术构思)。
三、自主学习1、表达技巧分类:2、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以小见大,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如:烽火连三月的“烽火”代指战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帆”代船。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长恨歌》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文:诗句精炼,意蕴仍在。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主人下马客在船。
《琵琶行》3、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
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四、提问方式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3、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5、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6、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7、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高考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形象的内涵和种类2、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怎么鉴赏诗歌人物形象?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情、细节等)、侧面描写(环境)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特点;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5、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标题、注释、小序等)诗歌形象三要点1.人物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的特点的时候用人物特点+身份地位去描述(特点如:不慕权贵、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2.人物形象的刻画运用了什么手法?要结合具体词句判断分析塑造形象的手法3.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评价明了塑造该形象的意义,主要是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答题步骤:步骤一:说特点(特征+身份)步骤二:析例句(描写手法+分析特征)步骤三:明作用(借形象抒情)人物形象鉴赏过程:第一步:勾画直接描写:动作、心理、神态、语言;身份、性格侧面描写:他人视角、景物烘托、环境暗示。
第二步:分析其一:具体表现;其二,重点手法。
典例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垂钓小儿形象?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刻画了一个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的垂钓小儿形象。
(概括特点)②“蓬头”、“侧坐”等通过外貌、动作刻画了小孩天真可爱的特点;从“遥招手”、“怕”等动作、心理刻画了小孩聪明(机灵)的特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及学案
表达技巧(学案)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对偶、比兴、用典、双关、互文等。
比喻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拟人它使得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借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与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与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三必修).doc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三必修)高三语文复习集体备课教案倪效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表达技巧的作用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技巧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感和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表达技巧【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考标解读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的具体要求:(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主要是针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三个方面进行鉴赏。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主要是从作品形象入手,对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进行整体把握和评价。
二、知识要点表达技巧(1)概念: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现手法:1•在抒情方式上: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2•在表现手法上: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等3、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衬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4、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鉴赏示例: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分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O)鉴赏示例:间接抒情(寓情与景或物)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分析: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鉴赏示例: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2
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2学案博苑2011-09-16 15465d56b7b40102drpf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2学习目标1、通过例析学习并掌握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点;2、在鉴赏训练过程中提高辨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和掌握鉴赏古诗词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学习难点提高鉴赏能力特别是形成并强化解题必需的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方法1、例析与质疑2、训练与交流3、交流与点拨学习内容与步骤诗歌的语言(一).语言美1.准确传神如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2.言简意丰如许浑的《金陵怀古》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复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后人认为,若中间两联删去,“则气象雄张,不下太白绝句”。
确实,删削以后,全诗呈现出净化以后的透明状态,更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3.富有弹性“弹性”指精练的文字表现的各个意象之间,有大量的可供读者联想、想象的空白。
①省略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
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如此。
②模糊性(多义性)提供合理联想的线索,使欣赏者有多种美的体味与探寻的欲望,从而作出多样的然而合理解释的好方法。
如李煜《浪淘沙》有句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俞平伯认为可有四种解释一是说春归何处,可以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一是表示感叹之意,春天去了天上人间,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一是对比之意,从前是天上,现在是人间。
还有认为,流水落花指别时的容易,“春去也”指相见时的难。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作品的语言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作品的语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概述1.1 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1.2 古代诗歌的价值和特点1.3 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第二章: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2.1 诗歌的语言特点2.2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3 诗歌的修辞手法第三章: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1 诗歌的意象创造3.2 诗歌的意境描绘3.3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第四章:诗歌的情感与思想4.1 诗歌的情感表达4.2 诗歌的思想内容4.3 情感与思想的关系5.1 诗歌的形式美5.2 诗歌的意蕴美5.3 诗歌的审美评价教学过程: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概述1.1 讲解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1.2 分析古代诗歌的价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1.3 介绍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注重诗歌手法、品味诗歌手法等,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方法。
第二章: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2.1 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简洁、含蓄等,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2.2 分析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学会通过节奏和韵律来欣赏诗歌。
2.3 讲解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学会识别和欣赏修辞手法。
第三章: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1 讲解诗歌的意象创造,让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3.2 分析诗歌的意境描绘,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3.3 讲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
第四章:诗歌的情感与思想4.1 讲解诗歌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学会识别和感受诗歌的情感。
4.2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价值。
4.3 讲解情感与思想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情感是传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5.1 讲解诗歌的形式美,如结构、用词等,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形式美。
5.2 分析诗歌的意蕴美,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意蕴美。
高考古诗词表达技巧鉴赏解题学案
高考古诗词表达技巧鉴赏解题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熟练辨析类别;2、在学习与解题训练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辨析能力;3、在鉴赏古诗词的具体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
学习重难点1、形成较强的辨析能力;2、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
学习方法1、例析与训练相结合;2、质疑与点拨相结合学习内容一、巧用修辞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再如: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
“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学案精品版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学习目标】一、掌握常见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类型和知识。
二、掌握答题模式,提高古诗鉴赏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导入学习】*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高考对此考点的考查方法也主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
*【自主学习】*考点一修辞手法《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另外,古典诗歌常用的还有通感、互文、双关、顶真等。
高考设题时,不会侧重诗歌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求考生从句子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生答题时要结合句子内容或句子所体现的情感加以分析。
[典例1](2016•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问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满分指引】第一步:明确这三句使用的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分析两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
抓住“争先”“鏖战”“缴缠”分析比拟手法,从三句元曲整体上分析排比手法。
第三步:指出两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比拟手法重在分析“生动形象”,排比手法重在分析对气氛的“渲染”。
【参考答案】比拟、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思路规范]1.了解重要修辞手法的概念及表达效果。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作品的语言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如意象、韵律、节奏等。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3.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表现3.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技巧四、教学难点1. 古代诗歌的深层含义2. 欣赏古代诗歌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意象、韵律、节奏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意象、韵律、节奏等在诗歌中的作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1.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1)意象:古代诗歌中的具体事物,如山水、花鸟等,具有象征意义。
(2)韵律:古代诗歌的音节、停顿、重音等,形成一定的音乐美。
(3)节奏:古代诗歌的韵脚、对仗等,呈现出一种节奏感。
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1)意象:丰富诗歌的内容,表达诗人的情感。
(2)韵律:使诗歌具有音乐美,增强审美效果。
(3)节奏:突出诗歌的韵律美,表现诗人的情感。
【案例分析】1. 分析具体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意象、韵律、节奏等在诗歌中的作用。
【课堂讨论】1.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1)关注诗歌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2)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品味音乐效果。
(3)把握诗歌的节奏感,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的深层含义,提高审美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欣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重点、难点重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形象鉴赏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
借助ppt,教师导入新课。
观看ppt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真题演练(投影PPT)演练体悟古诗形象知识梳理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方法探究主导学生活动:投影PPT,人物形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人物形象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该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②诗中所刻画的人物有何特点?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思路: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从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答题的一般步骤:①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主导学生活动:投影PPT,物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物象题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如:该诗(联、阕)描绘了泉的什么形象?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志向、节操等)。
主导学生活动:投影PPT,景物形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诗中景物形象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景象)?其作用是什么?②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对找出意象题,直接答出即可,注意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
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3
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3学案博苑09-18 1601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3学习目标1、通过例析学习并掌握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点;2、在鉴赏训练过程中提高辨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和掌握鉴赏古诗词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学习难点提高鉴赏能力特别是形成并强化解题必需的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方法1、例析与质疑2、训练与交流3、交流与点拨学习内容与步骤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主要为描写、抒情⑴.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⑵.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⑶.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⑷.抒情表达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2.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案【目标要求】对于古代诗文来说,文学鉴赏主要就是古代诗歌的鉴赏,即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散曲的鉴赏。
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高考命题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形象可以是诗中的主人公,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中吟咏的事物或描绘的景象;诗歌的语言除了注意其高度凝练的特点外,更要注意其所体现出来的风格特色,或典雅,或质朴,或豪壮,或柔婉,或浓艳,或清丽……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诗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构思和表达上的各种艺术技巧,如白描、比拟、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等。
古诗鉴赏的考查形式,往年一直是单项选择题,2002年起改为简答题。
这种从客观题到主观题的变化,意味着高考对考生综合能力的重视,它要求考生不仅具备初步的鉴赏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但考题不是全开放的,其思维的指向、范围和涉及的问题明确、单一,切入角度较小。
【网络透视】I.形象诗歌的形象无疑饱蘸了作者情感,在诗歌中形象往往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和人物。
意象包括景象和物象。
景如杨柳、晓风、残月,物如蝉、鸟、花、木。
人物有客观与主观之分,前者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
后者即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对于形象的把握就是要抓住诗歌的景象人物的特征。
同时,我们要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及组合的关系,以及如何组合,组合的效果怎样。
不同的情感对不同的形象会有不同的认识,同一个形象在不同的主旨中也会不同意义。
例: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贺诗中的“柳”是早春二月之柳,作者通过对柳树的颜色和柳枝的姿态描写。
表现了春天佳音到来时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
高三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精品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必备——古典诗词鉴赏考点阐释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才能是语文阅读才能中最高的一个层次,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根底,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才能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才能,但高考考的只是“初步的鉴赏〞,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展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展鉴赏。
只要对诗词曲有兴趣,对课内同类作品认真研读过,做这类题也并非很难。
古代诗歌包括古诗、唐诗、宋诗、宋词、元曲、明诗、清诗以及对联等,高考对古代诗歌的阅读才能的考察,主要是通过详细的文字表述性试题来表达的。
考察作品以唐宋诗词为主,作品体裁以近体诗和词为主,考点分布比较全面,形象语言表达观点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考察,题量稳定,一般设2道题,分值有增加的趋势。
唐诗鉴赏一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主轴,直到2021年以前都是独霸天下的。
随着地方卷的增多,命题的选材、题型等也随着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可喜场面,唐诗不再是一枝独秀,但仍是命题者选材的首选。
从风格上看,唐诗大致与唐代历史的分期一致:初唐万象更新,诗歌表现的是欣喜、创新的气象;盛唐繁华竞逐,诗歌那么或者者寄情山水,或者者表现文人雅士的雅趣,或者者咏怀状物等等,诗歌的情感以大气、豪壮为主;中唐在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诗歌那么多为忧国忧民、讽劝时弊;晚唐国力孱弱,诗歌那么是在讽谏中流露出对盛唐气象的神往和对唐帝国的忧虑。
近五年选取的唐诗有首25,占诗歌考题总量的近1/3.命题者往往将前人对字句的甄别、前人的评述〔包括将两首诗歌比较起来评述〕等作为命题点,以期通过比较、联想,使考生获得古诗学习的一条好方法。
这一点,从2021年以后的高考试题可以得到验证。
另外,赏析、探究类题目也频现高考试题。
和明清及近代诗歌一样,唐代以前的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不是可以忽略的。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5、对特殊词的赏析。
(考查不多)专题讲解一、炼字型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新
第一讲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能够从三个方面把握: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在备考中,要多多积累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诗歌,培养语感,树立题型意识,系统梳理诗歌考查角度,强化规范作答意识。
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
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要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
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几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典题探究1.人物形象【典题】(2012 •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解题思路:此题分析“人物形象”。
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
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参考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能够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景物形象【典题】(2012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高考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2.掌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教学过程:1、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
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使可憎者更可恶。
比拟与比喻不同:(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2)比喻中喻体(作比的事物)都要出现,比拟中(模拟的事物)是不出现的。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
”(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4)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高考古代诗歌备考:高考写人诗词形象分析、情感分析鉴赏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备考:高考写人诗词形象分析、情感分析鉴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情感分析的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对高考写人诗词的应试技巧。
1.2 教学内容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古代诗歌中情感的表现手法与鉴赏技巧。
高考写人诗词的命题特点与应对策略。
第二章: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2.1 人物形象的特点外貌特征:描绘人物的形象、气质、衣着等。
性格特点: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情感等。
象征意义:探讨人物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2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直接描写:通过诗句直接描绘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间接描写:通过环境、事件、其他人物来间接描绘人物。
对比分析:比较不同人物形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第三章:古代诗歌中的情感分析3.1 情感的表现手法直接表达:诗人直接抒发情感,如使用情感词汇。
间接表达:通过景物、意象、事件等间接反映诗人的情感。
寓情于景: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2 情感的鉴赏技巧捕捉情感关键词:关注诗句中的情感词汇,如喜悦、忧愁等。
分析意象寓意: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来推测诗人的情感。
联系背景理解:了解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的情感。
第四章:高考写人诗词的命题特点4.1 命题形式选择题:考查对诗歌中人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
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述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
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意义。
4.2 命题趋势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侧重于对情感表达的鉴赏: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情感表达方式和寓意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五章:应对策略与练习5.1 应对策略熟悉命题特点:了解高考写人诗词的命题形式和趋势。
掌握分析方法:学习和掌握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分析方法。
反复练习:多做类似的练习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5.2 练习题第六章: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实例分析6.1 实例分析一诗歌选例:《登高》杜甫分析对象:诗中的“老病”诗人形象分析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象征意义6.2 实例分析二诗歌选例:《江雪》柳宗元分析对象:诗中的“孤舟”老人形象分析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象征意义第七章:古代诗歌中的情感分析实例鉴赏7.1 实例鉴赏一诗歌选例:《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分析对象:诗中的怀旧之情鉴赏方法:捕捉情感关键词、分析意象寓意、联系背景理解7.2 实例鉴赏二诗歌选例:《枫桥夜泊》张继分析对象:诗中的孤寂与愁绪鉴赏方法:捕捉情感关键词、分析意象寓意、联系背景理解第八章:高考写人诗词真题解析8.1 真题解析一真题选例: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内容:题目要求、解题步骤、答案要点分析方法:对比分析、逻辑推理、文本解读8.2 真题解析二真题选例: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内容:题目要求、解题步骤、答案要点分析方法:对比分析、逻辑推理、文本解读第九章:高考写人诗词模拟训练9.1 模拟训练一诗句选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分析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象征意义9.2 模拟训练二诗句选例:《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鉴赏方法:捕捉情感关键词、分析意象寓意、联系背景理解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复习建议10.1 教学总结回顾本教案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分析、情感分析鉴赏方法、高考命题特点、应对策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学案博苑09-15 0817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例析学习并掌握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点;2、在鉴赏训练过程中提高辨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和掌握鉴赏古诗词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学习难点提高鉴赏能力特别是形成并强化解题必需的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方法1、例析与质疑2、训练与交流3、交流与点拨学习内容与步骤诗歌形象(一).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
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
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含义相同或相近。
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
1.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2.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1) 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2) 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3.动作形象:就是通过动作进行描摹刻画,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
(1)鉴赏依据——人物的动作行为。
(2)鉴赏角度——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意象古诗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形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1.题目类型: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析方法①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掌握常见意象的特殊意义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代表民族和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
如:梅、莲等②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了解诗人惯用手法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李白的诗中多黄河、大鹏、明月、剑侠等意象。
折合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
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给予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句辨析。
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③准确理解修饰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秋思之祖”。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萧瑟苍凉;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3.答题步骤①什么形象?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概括形象特点。
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理解形象中寄予的情感。
【知识链接】诗歌中常用意象举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4.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一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5.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古人写柳,往往就跟少女及男女情思相联系:“记得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纳兰性德《河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古典诗词中“柳”跟离别、相思感情抒发的联系最为密切,或许是柳枝柔长的特征跟人们离别相思感情的缠绵有相通之处,而“柳”又有“留”(挽留)的谐音,故汉代人就已有“折柳赠别”(《三辅黄图》)的风俗习惯,用柳来表现离别相思之作更是不胜枚举:“春心自浩荡,春柳聊攀摘。
笑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
”(江总《折杨柳》)“枝上子规催去旆,柳条偏系离情。
”(李弥逊《临江仙》)“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周邦彦《兰陵王柳》)“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周紫芝《踏莎行》)。
6.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人元稹《菊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7.梅花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它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8.松——坚贞高洁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洁的品质。
9.莲——表达爱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像,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12.鹧鸪鸟——离愁别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