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的最大最小配筋率

合集下载

梁的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的最大最小配筋率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序号
抗震等级
梁中位置
支座
跨中
1
一级
0.4和80ft/fy中的大者
0.3和6545ft/fy中的大者
2
二级
0.3和6545ft/fy中的大者
0.25和5545ft/fy中的大者
3
三、四级
0.25和5545ft/fy中的大者
0.2和4545ft/fy中的大者
框架柱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
HRB335
HRB400\RRB400
1
C15
2.105
2
C20
2.807
1.760
1.380
3
C25
3.479
2.182
1.711
4
C30
4.181
2.622
2.056
5
C35
4.882
3.062
2.401
6
C40
5.584
3.502
2.746
7
C45
6.198
3.887
3.048
8
C50
6.753
配筋率
一、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序号
受力类型
最小配筋率(%)
1
受压构件
全部纵向钢筋
0.6
2
一侧纵向钢筋
0.2
3
受弯、偏拉、轴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
0.2和45ft/fy中的大者
不考虑地震受弯、偏拉、轴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序号
砼等级
HPB235(Q235)
HRB335
0.312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0 引言配筋率是'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核心的概念, 配筋率与其它参数紧密关联, 为了加强学习效果, 这个笔记简要总结了配筋率的定义与计算逻辑.1 截面配筋率截面配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化为百分数表达)。

这个定义其实有些模糊不清, 直接使用计算参数定义更清晰一些, 即配筋率是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As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b×h0的比值. 其中b是截面宽度, h0是截面的有效高度, 用ρ表示。

2 最小配筋率他条件均相同(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与截面尺寸)而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的梁将发生不同的破坏形态,破坏形态不同的梁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也不同,通常是超筋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最大,适筋梁次之,少筋梁最小,但超筋梁与少筋梁的破坏均属于脆性破坏类型,不允许采用,而适筋梁具有较好的延性,提倡使用。

当配筋率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弯矩等于受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钢筋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是少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

当梁的配筋率由逐渐减小,梁的工作特性也从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向素混凝土结构过渡,所以,可按采用最小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在破坏时,正截面承载力等于同样截面尺寸、同样材料的素混凝土梁正截面开裂弯矩标准值的原则确定。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2%, 如下表所示。

最小配筋率取0.2%和按钢筋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计算的最大值, 为防止出现少筋梁状况, 计算的截面配筋率必须大于最小配筋率.3 最大配筋率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4 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实际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称为少筋梁;大于最小配筋率且小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适筋梁;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超筋梁。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注:1、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 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梁附表6 钢筋种类 HPB300 HRB400、HRBF400 、RRB400、HRB335 、HRBF335 HRB500、HRBF500 深梁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纵向受拉钢筋 0.25 0.20 0.15 水平分布钢筋 0.25 0.20 0.15 竖向分布钢筋 0.20 0.15 0.10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 钢筋配置其他规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 定 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 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二、三级 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40mm。当l0/h不小于1时,h/b不宜大于25;当l0/h小于1时, 截面尺寸及砼强 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深梁顶 度等级 件可靠连接。 钢筋砼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减小的直径,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钢筋最小配筋率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附 其他深受弯构件 梁附表1 配筋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 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一、梁的纵筋配筋率1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高规》6.3.3.1: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2、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 ).《高规》63.2.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P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O.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2 ).《高规》10.2.7.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o3、梁跨中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 ).《高规》6.3.2.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P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O.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才亢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2 ).《高规》1027.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o二、上下铁比值1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比值1 ).《混规》9.2.6.1: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5,IO为梁的计算跨度。

2 ).《高规》63.2.3: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02、梁通长筋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比值《高规》633.2: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β三、钢筋直径1梁箍筋最小直径1) .《抗规》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β2) .《高规》10.2.7.2:转换梁,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梁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Iomm、间距不应大于IOOmm0加密区箍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9ft/fyv;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1.3ft∕fyv、1.2ft∕fyv和1.Ift/fyv。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试题学习)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试题学习)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与梁高的取值第一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理论原则应该是受弯构件的第一阶段末,即截面受拉区砼开裂临界状态,此时的配筋应能承担砼开裂后转嫁的全部拉应力,故与全截面有关,应用全截面。

第二是正常的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针对的是受弯构件第三阶段,即极限破坏状态,此时截面只与有效高度有关,保护层多厚都无用,故采用有效高度。

______配筋率首先要满足砼本身的要求,(参见大家上学时的混凝土教材正截面受压计算)。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能无限增大,太大时会在钢筋屈服前压溃,超筋破坏。

所以教材上是控制ξb(常用材料在0.5附近),所以我们的受拉钢筋配筋梁受ξb不能超过一定值,这个值随着截面尺寸砼等级钢筋等级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值也不同。

我通过列表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常用材料和截面,梁的配筋率(即有效截面配筋率,不要搞错配筋率概念)一般在2.0%,全截面配筋率一般在2.0%以下(这句话相对于上句话似乎是废话,呵呵,但对于实际配筋时有很大方便)。

对于抗震梁(常见的为框架梁),除了控制上面的第二条外。

还需要满足,砼规11.3.1可知框架梁配筋率宜满足1.≤2.5%2.ρ≤α1ζbfc/fy ρ=(As'-As)/bhoξb=0.35(二、三级框架)=0.25(一级框架)考虑受压区钢筋作用______抗震框架梁梁端最大配筋率只是2.5%吗?抗震规范中,强规6.3.3条: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高规中6.3.2条也有强制规定。

注意文中”且计入受压钢筋的。

“,这里关键一个“且”字,故“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只是必要条件,不能认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就是 2.5%。

框架梁配筋率要求

框架梁配筋率要求

框架梁配筋率要求一、框架梁配筋率要求咱来唠唠框架梁配筋率要求哈。

这配筋率啊,可是框架梁设计里超级重要的一事儿呢。

1. 什么是框架梁配筋率配筋率简单说就是钢筋的横截面积和梁的有效截面面积的比例。

就好比一个蛋糕里水果占整个蛋糕的比例一样,钢筋就是那水果,梁的截面就是整个蛋糕。

这配筋率可不能随便定,得根据好多因素来确定呢。

2. 影响配筋率的因素首先是梁的受力情况。

如果梁承受的荷载很大,像那些大型建筑里的框架梁,可能要承担很多层的重量,那配筋率就得高一些。

就像一个大力士,他得有更强壮的肌肉(钢筋)来支撑呀。

还有梁的跨度。

跨度大的梁,中间部分就更容易变形,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钢筋来抵抗变形,配筋率也就相应要提高。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有关。

如果混凝土强度高,它自己就能承受一部分力,那钢筋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配筋率就可以适当降低。

3. 规范中的配筋率要求在不同的建筑规范里,对框架梁配筋率有明确的下限和上限要求。

下限是为了保证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要是配筋率低于下限,梁就可能在受力的时候突然坏掉,那可就危险了。

上限呢,是为了防止配筋太多,出现超筋破坏。

超筋破坏就是钢筋太多了,混凝土还没发挥好它的作用,梁就先因为钢筋屈服而破坏了,这就很不划算啦。

一般来说,最小配筋率大概在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一点几之间,具体数值还得看梁的类型(比如是抗震框架梁还是普通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

最大配筋率也有规定,通常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左右。

4. 实际工程中的考虑在实际工程里,设计师可不能只按照规范的最小值或者最大值来配筋。

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像建筑物的重要性啊,如果是医院、学校这些重要建筑,可能会稍微提高配筋率来保证安全。

还有就是考虑经济性,不能一味地增加配筋率,那样会增加成本的。

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筋率来施工。

要是施工的时候钢筋放少了或者放多了,都可能导致梁的性能不符合要求。

5. 配筋率与结构安全的关系合适的配筋率是结构安全的关键。

新规配筋率汇总

新规配筋率汇总

配筋率汇总非抗震梁、板纵筋(%):《混规》8.5.1最小配筋率:0.2和45f t/f y中的较大值,如梁C30HRB335为0.215;板C30HPB300为0.238。

(《混凝土》8.5.1)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ρmin,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 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采用400MPa、500MPa钢筋时,ρmin采用0.15和45f t/f y较大值;3,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底板为0.15最大配筋率:根据界限受压区高度算得,如C30HRB335为2.62;ρmax=ξb*α1*f c/f y=0.550*1.0*14.3/300=0.0262=2.62%抗震梁、板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3.6)11.3.6 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1.3.6-1规定的数值:注:1,表中C30,小括号内数值:HRB335,中扩号: HRB400,大扩号: HRB5002,框架梁端截面底部和顶部纵筋截面积比值,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下部纵筋不宜过少);A S 底/A S 顶≥0.5(0.3)最大配筋率:2.5%,《混凝土》11.3.7《抗规》6.3.4-1梁内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85f t /f y ,C30HRB335为0.404。

(《混凝土》9.2.5)梁内箍筋(%):最小配箍率:非抗震24f t/f y,受扭时28f t/f y,C30HPB300分别为0.127和0.148。

(《混凝土》9.2.9,9.2.10)抗震,一级30f t/f y,二级28f t/f y,三四级26f t/f y(《混凝土》11.3.9)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非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一侧0.2;全部0.6。

《混凝土》8.5.1(注意同梁)最大配筋率:不宜5%,不应6%,《混凝土》9.3.1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4.12)(《抗规》6.3.7)注:2,采用335MPa、400MPa时可增加0.1和0.05,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3,IV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增加0.1;()最大配筋率:5%,《混凝土》11.4.13 、《抗规》6.3.8-3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不宜大于1.2%柱内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混凝土》11.4.17)C35 : 16.7 N/mm2注:1,表中数值按C30混凝土HPB300箍筋算得(ρV≥λv fc/fyv) 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框支柱时、剪跨比小于2时见规范《混凝土》11.4.17: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注意条文说明第388页)剪力墙(%):非抗震:0.2 (《混凝土》9.4.4、5)抗震:一、二、三级0.25;四级0.2;框-剪0.25;部分框支0.3 (《混凝土》11.7.14《抗规》6.4.3、6.5.2)梁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9.2.1(注意4.2.7条文)、6、13;11.3.6、7;《抗震》6.3.3、4箍筋:《混凝土》9.2.9、11;11.3.6、8、9;《抗震》6.3.4-3柱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9.3.1;11.4.12、13;《抗震》6.3.7、8柱中箍筋:《混凝土》9.3.2;11.4.12、14、15、17、18;《抗震》6.3.7、9、1011.4.12-2《抗规》6.3.7-2轴压比:《混凝土》11.4.16 《抗规》6.3.6墙中配筋要求:水平、竖向分布筋:《混凝土》9.4.2、4、5、6;11.7.14、15、18、19《抗震》6.4.3、4、5、6、9;框架抗震墙6.5.1、2墙轴压比:《抗规》6.4.5 《混规》11.7.17轴压比限值:《混规》11.7.16 《抗规》6.4.2(新修订全高)分项系数1.2柱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6.6.3):梁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9.2.9):板配筋率的计算墙配筋率的计算(《混凝土》9.4.4):配箍率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箍率是用来体现箍筋相对于混凝土的含量,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

梁配筋规范要求

梁配筋规范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条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 时,不应小于8mm.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4.1条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2条偏心受拉的框支梁,其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1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抗震等级:x≤0.25*ho,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o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2.7条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x≤ξb*h0;钢筋等级为HPB300时,ξb =0.576钢筋等级为HRB335/HRBF335时,ξb =0.550钢筋等级为HRB400/HRBF400/RRB400时,ξb =0.518钢筋等级为HRB500/HRBF500时,ξb =0.482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4.1条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6第1条纵向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1.3.6-1规定的数值;表11.3.6-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位置┃┃抗震等级┣━━━━━━━━━┳━━━━━━━━━┫┃┃支座(取较大值) ┃跨中(取较大值) ┃┣━━━━━━╋━━━━━━━━━╋━━━━━━━━━┫┃一级┃0.40,80ft/fy ┃0.30,65ft/fy ┃┣━━━━━━╋━━━━━━━━━╋━━━━━━━━━┫┃二级┃0.30,65ft/fy ┃0.25,55ft/fy ┃┣━━━━━━╋━━━━━━━━━╋━━━━━━━━━┫┃三、四级┃0.25,55ft/fy ┃0.20,45ft/fy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弯构件不应小于0.2和45ft/fy 的较大值.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1条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小于0.30%;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5%和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6第2条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3条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3.4.3规定的挠度限值.表3.4.3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构件类型┃挠度限值┃┣━━━━━━━━━━━╋━━━━━━━━━━━┫┃吊车梁: 手动吊车┃lo/500 ┃┃自动吊车┃lo/600 ┃┣━━━━━━━━━━━╋━━━━━━━━━━━┫┃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当lo<7m时┃lo/200(lo/250) ┃┃当7m≤lo≤9m时┃lo/250(lo/300) ┃┃当lo>9m时┃lo/300(lo/400) ┃┗━━━━━━━━━━━┻━━━━━━━━━━━┛注:1.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2.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3.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4.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4条结构构件正截面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放松;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表3.4.5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5条结构构件应根据结构类别和本规范表3.5.2规定的环境类别,按表3.4.5的规定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lim.表3.4.5 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裂缝控制等级┃Wlim(mm)┃裂缝控制等级┃Wlim(mm) ┃┣━━━━━━╋━━━━━━━━╋━━━━━╋━━━━━━━━╋━━━━━┫┃一┃┃0.3(0.4) ┃┃0.2 ┃┣━━━━━━┫┣━━━━━┫三级┣━━━━━┫┃二a ┃┃┃┃0.1 ┃┣━━━━━━┫三┃┣━━━━━━━━╋━━━━━┫┃二b ┃┃0.2 ┃二级┃━┃┣━━━━━━┫┃┣━━━━━━━━╋━━━━━┫┃三a、三b ┃┃┃一级┃━┃┗━━━━━━┻━━━━━━━━┻━━━━━┻━━━━━━━━┻━━━━━┛注:1.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2.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3.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4.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5.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6.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7.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8.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3条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加大2mm.表6.3.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 ┃箍筋最大间距(mm) ┃箍筋最小直径(mm)┃┃┃(取较大值) ┃(取较小值) ┃┃┣━━━━╋━━━━━━━━━━╋━━━━━━━━━━━╋━━━━━━━━┫┃一┃2*hb,500 ┃hb/4,6d,100 ┃10 ┃┣━━━━╋━━━━━━━━━━╋━━━━━━━━━━━╋━━━━━━━━┫┃二┃┃hb/4,8d,100 ┃8 ┃┣━━━━┫┣━━━━━━━━━━━╋━━━━━━━━┫┃三┃ 1.5*hb,500 ┃┃8 ┃┣━━━━┫┃hb/4,8d,150 ┣━━━━━━━━┫┃四┃┃┃ 6 ┃┗━━━━┻━━━━━━━━━━┻━━━━━━━━━━━┻━━━━━━━━┛注:1.d为纵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 时,梁端箍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应允许为hb/6,但不应大于200mm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9.2条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3条框支梁支座处(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7条在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2倍的加密区箍筋间距.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2.9┏━━━━━━┳━━━━━━━━━┳━━━━━━━━━┓┃梁高h(mm) ┃V>0.7*ft*b*h0 ┃V<=0.7*ft*b*h0 ┃┣━━━━━━╋━━━━━━━━━╋━━━━━━━━━┫┃≤300 ┃150 ┃200 ┃┣━━━━━━╋━━━━━━━━━╋━━━━━━━━━┫┃300<h≤500┃200 ┃300 ┃┣━━━━━━╋━━━━━━━━━╋━━━━━━━━━┫┃500<h≤800┃250 ┃350 ┃┣━━━━━━╋━━━━━━━━━╋━━━━━━━━━┫┃h>800 ┃300 ┃400 ┃┗━━━━━━┻━━━━━━━━━┻━━━━━━━━━┛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3.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 ┃箍筋最大间距(mm) ┃箍筋最小直径(mm)┃┃┃(取较大值) ┃(取较小值) ┃┃┣━━━━╋━━━━━━━━━━╋━━━━━━━━━━━╋━━━━━━━━┫┃一┃2*hb,500 ┃hb/4,6d,100 ┃10 ┃┣━━━━╋━━━━━━━━━━╋━━━━━━━━━━━╋━━━━━━━━┫┃二┃┃hb/4,8d,100 ┃8 ┃┣━━━━┫┣━━━━━━━━━━━╋━━━━━━━━┫┃三┃ 1.5*hb,500 ┃┃8 ┃┣━━━━┫┃hb/4,8d,150 ┣━━━━━━━━┫┃四┃┃┃ 6 ┃┗━━━━┻━━━━━━━━━━┻━━━━━━━━━━━┻━━━━━━━━┛注:1.d为纵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 时,梁端箍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应允许为hb/6,但不应大于200mm.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3条框支梁支座处(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2.9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梁高h(mm) ┃V>0.7*ft*b*h0 ┃V<=0.7*ft*b*h0 ┃┣━━━━━━╋━━━━━━━━━╋━━━━━━━━━┫┃≤300 ┃150 ┃200 ┃┣━━━━━━╋━━━━━━━━━╋━━━━━━━━━┫┃300<h≤500┃200 ┃300 ┃┣━━━━━━╋━━━━━━━━━╋━━━━━━━━━┫┃500<h≤800┃250 ┃350 ┃┣━━━━━━╋━━━━━━━━━╋━━━━━━━━━┫《混凝土构造手册》图3.3.2当梁宽<400 n=2, ≥400 n=4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8条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二.《混凝土构造手册》图3.3.2当梁宽<400 n=2, ≥400 n=4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9条一级:ρsv≥0.3ft/fyv二级:ρsv≥0.28ft/fyv三、四级:ρsv≥0.26ft/fyv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9.3条当V>0.7ft*b*ho时,箍筋的配箍率ρsv(ρsv=Asv/(b*s)尚不应小于0.24ft/fyv.三.《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10.2.7条框支梁最小配箍率:特一级:ρsv≥1.3ft/fyv一级:ρsv≥1.2ft/fyv二级:ρsv≥1.1ft/fyv非抗震区:ρsv≥0.9ft/fyv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3条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2条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3条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2条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

新规配筋率汇总

新规配筋率汇总

配筋率汇总非抗震梁、板纵筋〔%〕:《混规》最小配筋率:0.2和45f t/f y中的较大值,如梁C30HRB335为0.215;板C30HPB300为0.238。

〔《混凝土》〕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ρmin,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 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采用400MPa、500MPa钢筋时,ρmin采用0.15和45f t/f y较大值;3,卧置于地基上的根底底板为0.15最大配筋率:根据界限受压区高度算得,如C30HRB335为2.62;ρmax=ξb*α1*f c/f y抗震梁、板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注:1,表中C30,小括号数值:HRB335,中扩号: HRB400,大扩号:HRB500 2,框架梁端截面底部和顶部纵筋截面积比值,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下部纵筋不宜过少〕;A S底/A S顶≥0.5(0.3)最大配筋率:2.5%,《混凝土》梁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85f t/f y,C30HRB335为0.404。

〔《混凝土》〕梁箍筋〔%〕:最小配箍率:非抗震24f t/f y,受扭时28f t/f y抗震,一级30f t/f y,二级28f t/f y,三四级26f t/f y〔《混凝土》〕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非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一侧0.2;全部0.6。

《混凝土》〔注意同梁〕最大配筋率:不宜5%,不应6%,《混凝土》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柱类型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中柱、边柱0.9(1.0) 0.7(0.8) 0.6(0.7) 0.5(0.6) 框架角柱、框支柱 1.1 0.9 0.8 0.7 注:1、扩号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3,IV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增加0.1;〔〕最大配筋率:5%,《混凝土》、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不宜大于1.2%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混凝土》〕C35: 16.7N/mm2抗震等级轴压比0.3 0.4 0.5 0.6 0.7 0.8 0.9一级0.62 0.68 0.8 0.93 1.05 1.24 1.42 二级0.49 0.56 0.68 0.8 0.93 1.05 1.20 三、四级0.37 0.43 0.56 0.68 0.8 0.93 1.05注:1,表中数值按C30混凝土HPB300箍筋算得(ρV≥λv fc/fyv) 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框支柱时、剪跨比小于2时见规《混凝土》: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以下规定:〔注意条文说明第388页〕剪力墙〔%〕:非抗震:0.2 〔《混凝土》、5〕抗震:一、二、三级0.25;四级0.2;框-剪0.25;局部框支0.3 〔《混凝土》〕梁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抗震》、4 箍筋:《混凝土》《抗震》-3柱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抗震》、8柱中箍筋:《混凝土》《抗震》、9、10-2《抗规》-2轴压比:《混凝土》墙中配筋要求:水平、竖向分布筋:《混凝土》《抗震》、4、5、6、9;框架抗震墙、2墙轴压比:《抗规》轴压比限值:《混规》分项系数1.2柱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梁配箍率〔梁箍筋配筋率〕的计算〔《混凝土》〕:墙配筋率的计算〔《混凝土》〕:配箍率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箍率是用来表达箍筋相对于混凝土的含量,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梁板柱配筋是建筑结构中关键的一环,配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梁板柱配筋的设计与施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规范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配筋规范。

一、梁板配筋要求:1.梁的最小配筋率:新规范中规定了梁的最小配筋率,该值是指梁截面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

梁的最小配筋率要根据结构的类型和使用条件来确定,通常在1%~3%之间。

2.梁的最大配筋率:新规范中也规定了梁的最大配筋率,该值是指梁截面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最大比值。

梁的最大配筋率要根据构件尺寸和受力要求来确定,一般不超过5%。

3.钢筋的最小间距:梁截面的受力性能与钢筋的间距密切相关。

新规范规定了梁中钢筋的最小间距,以确保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

最小间距根据钢筋直径和梁的尺寸来确定。

4.钢筋的最大间距:为了充分利用钢筋的作用,梁截面中的钢筋应尽可能均匀地分布。

新规范规定了梁中钢筋的最大间距,以避免出现钢筋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的情况。

最大间距要根据受力要求和混凝土质量等因素来确定。

二、柱配筋要求:1.柱截面尺寸:新规范规定了柱截面的尺寸范围,以确保柱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

柱截面的尺寸要根据受力要求和建筑结构的使用条件来确定,一般要求柱的宽度和高度比不得超过1:52.柱的配筋率:柱的配筋率是指钢筋的面积与柱截面混凝土面积的比值。

新规范中规定了柱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要根据柱的受力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来确定,通常在0.8%~1.5%之间。

最大配筋率要根据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来确定,一般不超过4%。

3.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新规范中规定了柱中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范围。

钢筋的直径要根据受力要求和柱截面尺寸来确定。

柱截面中钢筋的最小间距要保证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而最大间距要避免钢筋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

综上所述,新规范对于梁板柱配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梁的经济配筋率

梁的经济配筋率

梁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6%~1.5%板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4%~0.8%柱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8%~2%。

•梁柱的经济配筋率分别是多少经济配筋率:•板:0.4%~0.8%•梁:0.6%~1.5%•柱主要是受压构件,一般来说,计算引起的配筋不要超过最小配筋率太多。

•柱配筋率1.0~1.2•还有要注意柱的大偏心,小偏心情况,和抗震等级高时角柱配筋。

•一般来说,柱必须满足最小轴压比要求,所以柱子只要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当然是越小越经济。

•梁的经济配筋率我们一般控制在1%左右。

•关于柱的配筋率,按抗震概念设计不应过小,不要仅满足最小配筋率,一般不要小于1.8%•那可能在你们高烈度区,我们是6度区,1.8%的柱配筋率有点大得可怕了。

当然如果对于高层,我也赞成将柱子配筋率提高。

•与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价格有关,一般来讲:•板:0.6%上下0.3% 0.3%~0.9%,•梁:1.0%上下0.5% 0.5%~1.5%,•柱以规范轴压比控制为最经济,此时截面最小,钢筋最小(配筋计算多为构造)•没有考虑过,但是我个人认为在0.8~1.2左右比较合适。

我电算结果看来大部分在这范围内!!板0.4%?一0.8%?,矩形粱0.6%?~1.5%?,T形梁0.9%?一1.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矩形梁为1.05%,T形粱为1.35%?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其中,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 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ρ=As/bh0。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 n。

梁的配筋率公式

梁的配筋率公式

1.梁的配筋率公式?
答:梁的配筋率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

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梁的规范要求(新

梁的规范要求(新

自己精心整理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梁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的规定:1 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少于两根2 梁高不小于300mm 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 ,梁高小于300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 和1.5d ;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 和d 。

当下部钢筋多余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 和d ,d 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4 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形式。

梁的上部纵向构造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少于2根。

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l /5,0l 为梁的计算跨度。

2 对架力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 时,直径不小于8mm ,当梁的跨度为4~6m 时,直径不小于10mm ;当梁的跨度大于6m 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

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mm 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 时,可尽在构件端部0l /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0l 为跨度。

但当在构件中部0l /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 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2 截面高度大于800mm 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的梁,不宜小于6mm 。

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 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

3 梁中箍筋最大间距宜符合表9.2.9的规定;4 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是,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1) 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 ,d 为箍筋直径2) 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 ,并不应大于400mm 。

梁的经济配筋率

梁的经济配筋率

精品文档梁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6%~1.5%板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4%~0.8%柱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8%~2%。

•梁柱的经济配筋率分别是多少?经济配筋率:板:0.4%~0.8%梁:0.6%~1.5%柱主要是受压构件,一般来说,计算引起的配筋不要超过最小配筋率太多。

柱配筋率1.0~1.2还有要注意柱的大偏心,小偏心情况,和抗震等级高时角柱配筋。

一般来说,柱必须满足最小轴压比要求,所以柱子只要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当然是越小越经济。

梁的经济配筋率我们一般控制在1%左右。

关于柱的配筋率,按抗震概念设计不应过小,不要仅满足最小配筋率,一般不要小于1.8%那可能在你们高烈度区,我们是6度区,1.8%的柱配筋率有点大得可怕了。

当然如果对于高层,我也赞成将柱子配筋率提高。

与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价格有关,一般来讲:板:0.6%上下0.3% 0.3%~0.9%,梁:1.0%上下0.5% 0.5%~1.5%,柱以规范轴压比控制为最经济,此时截面最小,钢筋最小(配筋计算多为构造)没有考虑过,但是我个人认为在0.8~1.2左右比较合适。

我电算结果看来大部分在这范围内!!板0.4%一0.8%,矩形粱0.6%~1.5%,T形梁0.9%一1.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矩形梁为1.05%,T形粱为1.35%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其中,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 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ρ=As/bh0。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 n。

梁的经济配筋率

梁的经济配筋率

梁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6%~1.5%板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4%~0.8%柱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8%~2%.梁柱的经济配筋率分别是多少经济配筋率:板:0.4%~0.8%梁:0.6%~1.5%柱主要是受压构件,一般来说,计算引起的配筋不要超过最小配筋率太多.柱配筋率1.0~1.2还有要注意柱的大偏心,小偏心情况,和抗震等级高时角柱配筋.一般来说,柱必须满足最小轴压比要求,所以柱子只要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当然是越小越经济.梁的经济配筋率我们一般控制在1%左右.柱的配筋率,按抗震概念设计不应过小,不要仅满足最小配筋率,一般不要小于1.8%那可能在你们高烈度区,我们是6度区,1.8%的柱配筋率有点大得可怕了.当然如果对于高层,我也赞成将柱子配筋率提高.与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价格有关,一般来讲:板:0.6%上下0.3%0.3%~0.9%,梁:1.0%上下0.5%0.5%~1.5%,柱以规范轴压比控制为最经济,此时截面最小,钢筋最小配筋计算多为构造没有考虑过,但是我个人认为在0.8~1.2左右比较合适.我电算结果看来大部分在这范围内板0.4%一0.8%,矩形粱0.6%~1.5%,T形梁0.9%一1.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 6%,矩形梁为1.05%,T形粱为1.35%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 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其中,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ρ=As/bh0.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配筋率是指用钢筋的截面积除以梁或柱的截面积再乘以100%。

钢筋的截面积可以查钢筋手册。

4根螺纹18 :10.18平方厘米,6根螺纹20:18.85平方厘米,配筋率:(10.18+18.85)/40*80 =0.009,配筋率0.9%。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第8.2.3条解释: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为什么混凝土梁的最大配筋率为2.5%

为什么混凝土梁的最大配筋率为2.5%

为什么混凝土梁的最大配筋率为2.5%钢筋混凝土梁的最大配筋率,在实际工程中,大家通常都是按2.5%控制的.某些审图单位也是按2.5%控制.《高规》6.3.3条: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混规》11.3.7条,《抗规》6.3.4条:(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以上大概就是2.5%的出处.《抗规》2001版,更是将2.5%的要求定为强条.但你发现没有,以上关于2.5%的要求,都是针对框架梁梁端的;框架梁跨中以及非框架梁的最大配筋率,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将2.5%的应用范围扩大了.1)2.5%究竟是怎么回事?抗震设计,梁端配筋的要求,大概有三点:1)梁端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一级不大于0.25,二三级不大于0.35;2)梁端纵筋底面和顶面的比值,一级不小于0.5,二三级不小于0.3;3)对梁端箍筋的要求.以上这三点都是强条,其重要性高于2.5%的要求.这3+1条,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框架梁的延性设计.梁的变形能力主要取决于梁端的塑性转动量,梁的塑性转动量与截面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有关.梁端底面的钢筋可增加负弯矩时的塑性转动能力,还能防止在地震中梁底出现正弯矩时过早屈服或破坏过重,从而影响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正常发挥.根据国内外试验资料,受弯构件的延性随受拉配筋率的提高而降低,随受压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而提高.你会发现,相对受压区高度和底顶比要求的核心,其实就是受压区钢筋不能太少,如果受压区钢筋很多,受拉钢筋配筋率理论上可以很大.所以规范又规定了最大配筋率2.5%,封顶2.75%.我们做个简单推论.考虑压区钢筋(且小于拉区钢筋)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式1):规定,相对受压区高度为:纵筋顶底比为:C30、HRB400为例进行计算,则最大配筋率与相对受压区高度、纵筋底顶比之间的关系(式2)为:2)框架梁跨中和非框架梁的最大配筋率混凝土正截面受弯破坏有三种形态,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混凝土梁的最大配筋率即由超筋破坏决定.如果梁配置较大的受拉钢筋,混凝土梁会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突然破坏,此时,受拉区钢筋小于屈服强度,这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因此,我们要对混凝土梁的最大配筋率进行限制.最大配筋率的本质,就是要满足相对受压区高度小于界限受压区高度.以C30,HRB400为例,界限受压区高度为0.518.令ξ=0.518,根据式2,ρ=2.1%/(1-μ),如果不考虑压区钢筋(μ=0),最大配筋率为:ρ=2.1%在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大于0.518的情况下,最大配筋率为2.5%,则相当于μ=0.16,受压钢筋面积/受拉钢筋面积不小于0.16.对非框架梁来说,梁顶计算配筋很多情况下是零,实际配筋采用架立筋,架立筋在计算中不考虑其贡献,即相当于受压钢筋为零.此时,非框架梁跨中最大配筋率应为2.1%,而非2.5%.对非框架梁梁端及框架梁跨中来说,只要受压钢筋面积/受拉钢筋面积大于0.16,最大配筋率即可按2.5%控制,实际设计中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对一些特殊位置尚应注意.比如我们增大梁端弯矩调幅,跨中梁底配筋加大,梁顶配筋减小,按规范通长筋的配置要求,则可能出现不满足0.16的情况.3)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大于界限受压区高度是混凝土梁设计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梁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压区钢筋,是改善相对受压区高度的唯一方法.式1即可表明这一点.受压钢筋增大,梁的承载力也提高.双筋截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表达式如下:你看,如果受压区高度不变,即x不变,压区钢筋增大(根据式1,拉区钢筋也要增大),则Mu提高.4)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加固以前,我总有个错觉,觉得梁底贴钢板加固之后,很容易形成“超筋破坏”.我曾经看到过,有人在混凝土梁底粘工字钢,我一直担心那条梁会在压区形成脆性破坏.但其实,《混凝土结构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是考虑了这一点的,如果你遵守规范的话.受弯构件加固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不大于加固前控制值的0.85倍.这一条就是为了杜绝“超筋破坏”.但同时,我在想,绕过这一条,其实并不困难.我们可以同时在受拉区和受压区粘钢板,这样加固后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就可以人为调控.最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两块钢板之间夹一层厚厚的混凝土,钢板抗弯,混凝土抗剪.相当于我们把一条H型钢的腹板换成了钢筋混凝土.不要高兴得太早,正截面承载力不能无限提高!《加固规范》也对此做出了限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后,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这条规定主要针对于粘贴钢板加固和碳纤维布加固.规范解释,此条是为了控制加固后构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及确保“强剪弱弯”.但也不要太悲观,规范也给我们留了后门.包钢加固不受40%的限制.不管怎样,抗弯和抗剪向来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在考虑提高抗弯承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抗剪承载力.这一点在混凝土梁加固设计中容易被忽视.。

梁配筋规范要求

梁配筋规范要求



于附表1规定的数值。
参见规范
《砼规》P109, 8.5.1
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钢筋配置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砼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 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附表5采用,当梁端纵向受 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其他深受弯构件 梁附表1
钢筋最小配筋率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附
配筋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 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钢筋配置其他规 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
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
梁设计相关规定汇总
结构类型
砼结构构件
注意部位
相关规定
纵向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应不小于附表1规定的数值。
1、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2根。
梁 受弯剪扭构件
2、梁高不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梁高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y=300N/MM2和fy=360N/MM2)
序号
砼等级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四级
梁中位置
支座
跨中
支座
跨中
支座
跨中
1
C20
0.300
0.250
0.250
0.200
0.300
0.250
0.250
0.200
2
C25
0.300
0.250
0.250
0.200
0.300
0.250
0.250
0.200
3
C30
0.228
0.137
0.160
6
C45
0.206
0.240
0.144
0.168
7
C50
0.216
0.252
0.151
0.176
8
C55
0.224
0.261
0.157
0.183
9
C60
0.233
0.272
0.163
0.190
10
C65
0.239
0.279
0.167
0.195
11
C70
0.245
0.285
0.236
9
C55
0.420
0.294
0.245
10
C60
0.437
0.306
0.255
11
C65
0.448
0.314
0.261
12
C70
0.459
0.321
0.268
13
C75
0.467
0.327
0.273
14
C80
0.476
0.333
0.278
二、考虑地震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序号
抗震等级
梁中位置
支座
跨中
1
一级
0.4和80ft/fy中的大者
0.3和6545ft/fy中的大者
2
二级
0.3和6545ft/fy中的大者
0.25和5545ft/fy中的大者
3
三、四级
0.25和5545ft/fy中的大者
0.2和4545ft/fy中的大者
框架柱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
4.235
3.322
9
C55
7.205
4.513
3.537
10
C60
7.627
4.771
3.737
11
C65
8.018
5.009
3.921
12
C70
8.354
5.212
4.077
13
C75
8.636
5.381
4.207
14
C80
8.919
5.549
4.335
梁箍筋最小配筋率(%)
序号
砼等级
HPB235(Q235)
配筋率
一、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序号
受力类型
最小配筋率(%)
1
受压构件
全部纵向钢筋
0.6
2
一侧纵向钢筋
0.2
3
受弯、偏拉、轴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
0.2和45ft/fy中的大者
不考虑地震受弯、偏拉、轴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序号
砼等级
HPB235(Q235)
HRB335
HRB400\RRB400
1
C15
0.200
2
C20
0.236
0.200
0.200
3
C25
0.272
0.200
0.200
4
C30
0.306
0.215
0.200
5
C35
0.336
0.236
0.200
6
C40
0.366
0.257
0.214
7
C45
0.386
0.270
0.225
8
C50
0.405
0.284
0.171
0.200
12
C75
0.249
0.291
0.174
0.203
13
C80
0.254
0.296
0.178
0.207
0.400
0.310
0.310
0.262
0.262
0.214
(0.400)
(0.300)
(0.300)
(0.250)
(0.250)
(0.200)
4
C35
0.419
0.340
0.340
0.262
0.262
0.214
(0.400)
(0.300)
(0.300)
(0.250)
(0.250)
(0.200)
5
C40
序号
柱类型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1
框架中柱、边柱
1.0
0.8
0.7
0.6
2
框架角柱、框支柱
1.2
1.0
0.9
0.8
钢筋混凝土柱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ρmin)
序号
结构类型
ρmax
1
非抗震结构柱
ρmax=(As+As`)/bh0=5%
2
抗震结构框架柱
ρmax=(As+As`)/bh0=5%
考虑地震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0.472
0.472
0.400
0.400
0.327
0.484
0.394
0.394
0.333
0.333
0.272
14
C80
0.592
0.481
0.481
0.407
0.407
0.333
0.493
0.401
0.401
0.339
0.339
0.278
不考虑地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配筋率(%)
序号
砼等级
HPB235(Q235)
HRB335
0.24ft/fyv
0.28ft/fyv
0.24ft/fyv
0.28ft/fyv
1
C20
0.126
0.147
0.088
0.103
2
C25
0.145
0.169
0.102
0.119
3
C30
0.163
0.191
0.114
0.133
4
C35
0.179
0.209
0.126
0.147
5
C40
0.195
0.312
0.255
11
C65
0.557
0.453
0.453
0.383
0.383
0.314
0.464
0.377
0.377
0.319
0.319
0.261
12
C70
0.571
0.464
0.464
0.392
0.392
0.321
0.476
0.386
0.386
0.327
0.327
0.268
13
C75
0.581
0.284
0.420
0.341
0.341
0.289
0.289
0.236
8
C55
0.523
0.425
0.425
0.359
0.359
0.294
0.436
0.354
0.354
0.299
0.299
0.245
9
C6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544
0.442
0.442
0.374
0.374
0.306
0.453
0.368
0.368
0.312
0.456
0.371
0.371
0.314
0.314
0.256
0.400
0.309
0.309
0.261
0.261
0.214
6
C45
0.480
0.390
0.390
0.330
0.330
0.270
0.400
0.325
0.325
0.275
0.275
0.225
7
C50
0.504
0.410
0.410
0.346
0.346
HRB335
HRB400\RRB400
1
C15
2.105
2
C20
2.807
1.760
1.380
3
C25
3.479
2.182
1.711
4
C30
4.181
2.622
2.056
5
C35
4.882
3.062
2.401
6
C40
5.584
3.502
2.746
7
C45
6.198
3.887
3.048
8
C50
6.7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