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万有引力与航天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知识点专题之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04 神州飞船(解析版)

高考物理知识点专题之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04 神州飞船(解析版)

04 神州飞船—万有引力与航天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入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2019年4月24日,神舟飞船、天舟飞船正在进行正(试)样产品组批生产。

各型号概览1. 一质量为8.00×104 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103 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 时下落到地面。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解析】(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20021mv E k =① 式中,m 和v 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

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8kp 4.010J E =⨯②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212h h E m mgh =+③ 式中,v h 是飞船在高度1.6×105m 处的速度大小。

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122.410J h E =⨯④(2)飞船在高度h' =600 m 处的机械能为21 2.0()2100h h E m v mgh ''=+⑤由功能原理得k0h W E E '=-⑥式中,W 是飞船从高度600m 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专题04 万有引力与航天方法模型(原卷版)

专题04 万有引力与航天方法模型(原卷版)

专题04 万有引力与航天方法模型一、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1.如图所示是嫦娥探测器的变轨示意图,已知探测器在变入低轨后的绕月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为T ,轨道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0g ,则( ) A .探测器在变轨以后机械能比变轨前大B .探测器在圆轨道上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飞船内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C 02rrTg π D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023()8g rπ 2.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 ,运行周期为T ,地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得到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 A .23GT πB .24GT πC .3233()R h GT R π+D .23233()R h GT R π-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COMPASS )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如图,I 为地球近地卫星,II 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一颗静止轨道卫星,其对地张角为2θ。

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0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2303sin GT πθ B .卫星I 和卫星II 的加速度之比为31sin θC .卫星I 的周期为3sin 2T θD .卫星II 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4.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与“天宫”空间站在轨完成交会对接,目前已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新的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

已知组合体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约为400km ),地球视为理想球体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漂浮在组合体中,处于平衡状态 B .地球的平均密度可表示为34gGRρπ= C .组合体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22()gR R h + D .组合体的运行速度为GMR h+ 【模型方法总结】1.“自力更生”法(g -R ):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

第4章 专题强化4 天体运动中的三种典型问题

第4章 专题强化4 天体运动中的三种典型问题

否则无法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同步静止轨道卫 星相对地面静止,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其轨道平面一定和赤道平 面重合,即同步静止轨道卫星需要在赤道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不可能 经过北京上空,故C错误;由题意可知卫星b的周期为24 h,卫星c的周期 为8 h,某时刻两者相距最近,设经过时间t后二者再次相距最近,则 Ttc-Ttb=1,解得 t=12 h,故 D 正确。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 M,质量为 m 的卫星绕地球做半径为 r、线速度 大小为 v 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Mr2m=mvr2,解得 v=
GrM,因为卫星 b 的轨道半径比卫星 c 的轨道半径大,根据上式可知 卫星 b 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卫星 c 的线速度,故 A 错误;卫星 a 与卫星 b 轨道高度相同,周期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但二者质量不一定相同, 所以机械能不一定相同,故 B 错误;人造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过地心,
道上,Q 为同步卫星,故两者的周期相等,而 N 和 Q 同为卫星,由万有 引力充当向心力,故有 GMr2m=m4Tπ22r,解得 T= 4GπM2r3。由上式可知,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故卫星 Q 的周期大于天和核心舱 N 的周期, 故有 TP=TQ>TN,C 错误;Q 是同步卫星,其轨道在赤道上方即纬度为 0°, 南充市不在赤道上,所以卫星 Q 一定不会经过南充上空,D 正确。
(3)在地球表面有 GMRm20 =mg,卫星一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有 GMRm21 =
m2Tπ1 2R1, 联立解得 g=32Tπ220R0。
[答案]
(1)2 2T0
42 (2)6 2-3T0
(3)32Tπ220R0
〔专题强化训练〕
1.(多选)(2022·四川南充三模)我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 王亚平和叶光富在空间站驻留长达6个月之久,是我国入驻太空时间最 长的三人组,已知“天和”核心舱N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距地面的高度约 为400 km,地球半径约6 400 km。关于地球赤道静止的物体P、同步卫 星Q和“天和”核心舱N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万有引力与航天科学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科学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科学知识点总结1. 万有引力的定义和原理- 万有引力是指质点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力,由牛顿于17世纪提出的普适物理定律。

- 万有引力的原理是质点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2. 万有引力公式- 万有引力公式表达了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和距离的关系:`F = G * (m1 * m2) / r^2`。

- 其中,F表示引力的大小,m1和m2分别是两个质点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数。

3. 航天科学中的万有引力应用- 万有引力是航天科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对行星运行、地球轨道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 宇宙飞行器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以及运动轨迹的计算都需要考虑万有引力的作用。

- 万有引力也是行星探测任务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家通过研究行星的引力场,获得行星的质量、结构和组成信息。

4. 航天科学的其他知识点除了万有引力,航天科学还涉及许多其他重要知识点,如:- 轨道力学:研究天体运动的力学原理和方法。

- 航天器设计:包括航天器的结构、推进系统、导航和控制等设计原理与技术。

- 火箭发动机:研究和设计用于航天器推进的火箭发动机。

- 航天器轨道控制:保持航天器在特定轨道上的运动稳定与精确控制。

5. 航天科学的前沿领域- 航天科学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目前还有许多前沿研究领域,如:-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 空间站和深空探测任务- 火星和月球探测- 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研究以上是对万有引力与航天科学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总结。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航天科学的奥秘与魅力。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第一篇:万有引力)1. 万有引力的发现历程在17世纪,爱尔兰的天文学家牛顿通过观测行星运动,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认为行星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量,并且根据它们之间的质量和距离,可以计算出这种引力的大小。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被公认为现代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2. 万有引力的表达方式万有引力的表达方式是:F =G * (m1 * m2) / r^2其中,F代表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代表这两个物体的质量,r代表它们之间的距离。

G被称为万有引力常数,它是一个恒定值。

3. 万有引力的应用万有引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航天科技、机械工程等。

在航天科技中,万有引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帮助我们理解行星、卫星、宇宙空间中的物体相互作用。

在机械工程中,万有引力有助于我们设计和制造机械或者设备,使其能够承受某些力量或重力。

4. 万有引力对航天的影响万有引力对航天有深远的影响。

在航天器的发射和载荷的计算中,万有引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飞行中,航天器需要考虑地球和其他天体之间的吸引力。

如果没有万有引力,我们将无法精确地计算空间飞行器的轨道。

5. 万有引力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万有引力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例如,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越来越微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微重力环境中的行星运动。

总之,万有引力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力之一。

它深刻影响了我们对行星和宇宙的理解,对航天科技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它的影响和应用。

(第二篇:航天知识点)1. 轨道轨道是一个天体围绕中心天体运动的路径。

根据天体所处的位置和其运动的方式,轨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环绕地球的低轨道、高轨道、近地轨道、远地轨道等。

2. 空间垃圾空间垃圾是指在太空中无法使用、已经失效或丢失控制的物体,包括航天器部件、残骸、废料等等。

空间垃圾的数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可能导致卫星或者航天器碰撞,对太空探索造成极大的危害。

课件4:4.4 万有引力与航天

课件4:4.4 万有引力与航天
(3)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
为其轨道半径 r 等于天体半径 R,则天体密度 ρ=G3Tπ2. 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 T,就可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 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a 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 T 的二次方成正比,即Ta32=k,k 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 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 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 k 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 G, 太阳的质量为 M 太. (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 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 3.84×108 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 2.36×106 s,试 计算地球的质量 M 地.(G=6.67×10-11 N·m2/kg2,结果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2.(单选)一宇航员在某星球上以速率 v0 竖直上抛 一物体,经 t 秒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半径为 R,那 么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 B )
A.vR0t
B.
2v0R t
C.
v0R t
D.
v0 Rt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3.(单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物体的质量 随物体的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其原因是( B ) A.物体运动无法称质量 B.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质量变化极小 C.物体质量太大 D.物体的质量不随速度变化而变化
2-1.(单选)嫦娥三号的成功登月再次表明我国已具 备火星探测能力,假设我国欲发射一颗探测火星的卫 星,其发射速度 v 应为( C ) A.7.9 km/s B.7.9 km/s<v<11.2 km/s C.11.2 km/s<v<16.7 km/s D.v≥16.7 km/s

4万有引力与航天

4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1. (2021广州天河区二模)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1.5倍。

根据以上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小 B .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短 C .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D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2. (2021江门市一模)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目前已经成功环绕火星,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已知火星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3:2,火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1:10,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星绕太阳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大 B. 在火星表面以7.9km/s 发射的物体可在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C. 火星与地球绕太阳的动能之比为1:15 D. 地球和太阳的连线与火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3. (2021河源市一模)假设某个国家发射了一颗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已知该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r T m mr r mv r Mm G 22222⎪⎭⎫ ⎝⎛===πω 万有引力与航天追及和相遇问题低轨道到高轨道: 发动机加速,变轨后速度减小 周期黄金代换式22,Mm GM mg G g R R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双星问题 仅引力做功 机械能不变 动力学 功和能 变轨 问题 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22,Mm GM mg G g R R == 线速度 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高轨道到低轨道: 发动机减速,变轨后速度增大 发动机做功 机械能改变贴着火星表面运动,把火星视为均匀球体,如果知道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那么( )A .可以计算火星的质量B .可以计算火星表面的引力加速度C .可以计算火星的密度D .可以计算火星的半径4. (2021揭阳一中模拟)2018年3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三十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在轨高度约为21500km ,该高度处重力加速度为g 1,该卫星的线速度为v 1,角速度为ω1,周期为T 1.2017年9月17日天舟一号在高度约400km 的圆轨道上开始独立运行,该高度处重力加速度为g 2,天舟一号的线速度为v 2,角速度为ω2,周期为T 2.则( )A. g 1>g 2B. v 1>v 2C. ω1<ω2D. T 1<T 2 5. (2021韶关市一模)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通过FAST 测得水星与太阳的视角为θ(水星、太阳分别与观察者的连线所夹的角),如图所示,若最大视角的正弦值为k ,地球和水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地球和水星的公转周期的比值为( )A.B. C. k 3D. 6. (2021广州一模)我国于2020年11月24日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

高考物理 热点4 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考物理 热点4 万有引力与航天

热点4万有引力与航天考向一星球表面重力与引力的关系【典例】(2022·山东等级考)“羲和号”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如图所示,该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①,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接近垂直。

卫星每天在相同时刻,沿相同方向经过地球表面A点正上方,恰好绕地球运行n圈②。

已知地球半径为地轴R,自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③,则“羲和号”卫星轨道距地面高度为()A.(gR2T22n2π2)13-R B.(gR2T22n2π2)13 C.(gR2T24n2π2)13-R D.(gR2T24n2π2)13【审题思维】题眼直击信息转化①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②地球自转周期是卫星周期的n倍③黄金代换GM=gR2涉及地球自转问题的解题流程1.维度: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

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 为球心,以O 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 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 表示,则选项所示的四个F 随x 变化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2.维度:万有引力定律在火星上的应用“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着陆平台着陆火星,如图所示为着陆后火星车与着陆平台分离后的“自拍”合影。

着陆火星的最后一段过程为竖直方向的减速运动,且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12。

则 ( )A .该减速过程火星车处于失重状态B .该减速过程火星车对平台的压力大于平台对火星车的支持力C .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25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约为15考向二 天体质量和密度【典例】(2021·全国乙卷)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置①如图所示。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6.4×106
m/s
=7.9×103 m/s。 方法二:由 mg=mvR21得
v1= gR= 9.8×6.4×106 m/s=7.9× 103 m/s。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
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min=2π Rg=5 075 s≈85 min。
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 (1)v 发=7.9 km/s 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2)7.9 km/s<v 发<11.2 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3)11.2 km/s≤ v 发<16.7 km/s,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4)v 发≥16.7 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
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m1 和 m2 的 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距离 r 的 二次方 成反比。
2.表达式:F=Gmr1m2 2,G 为引力常量,其值为 G=6.67×10-11N·m2/kg2。
3.适用条件:(1)公式适用于 质点 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
解析:近地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稍大于地球半径,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
得 GMr2m=mvr2,解得线速度 v=
GrM,由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
于近地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较小,选项 B 错
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Mr2m=mr2Tπ2,解得周期 T=2π GrM3 ,所
答案:D
对点清
1. 四个分析 “四个分析”是指分析人造卫星的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
径的关系。
GMr2m=mmmωvar→22→r→av=ω=G=rM2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2024高考真题及解析)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2024高考真题及解析)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1.[2024·安徽卷] 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当抵达距离月球表面某高度时,鹊桥二号开始进行近月制动,并顺利进入捕获轨道运行,如图所示,轨道的半长轴约为51 900 km.后经多次轨道调整,进入冻结轨道运行,轨道的半长轴约为9900 km,周期约为24 h.则鹊桥二号在捕获轨道运行时()A.周期约为144 hB.近月点的速度大于远月点的速度C.近月点的速度小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速度D.近月点的加速度大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加速度1.B[解析] 冻结轨道和捕获轨道的中心天体是月球,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T12R13=T22R23,整理得T2=T1√R23R13≈288 h,A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得,鹊桥二号在捕获轨道运行时在近月点的速度大于在远月点的速度,B正确;在近月点从捕获轨道到冻结轨道变轨时,鹊桥二号需要减速进行近月制动,故鹊桥二号在捕获轨道近月点的速度大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速度,C错误;在两轨道的近月点所受的万有引力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捕获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加速度等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加速度,D错误.2.[2024·北京卷] 科学家根据天文观测提出宇宙膨胀模型:在宇宙大尺度上,所有的宇宙物质(星体等)在做彼此远离运动,且质量始终均匀分布,在宇宙中所有位置观测的结果都一样.以某一点O为观测点,以质量为m的小星体(记为P)为观测对象.当前P到O点的距离为r0,宇宙的密度为ρ0.(1)求小星体P远离到2r0处时宇宙的密度ρ;(2)以O点为球心,以小星体P到O点的距离为半径建立球面.P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当于球内质量集中于O点对P的引力.已知质量为m1和m2、距离为R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势能E p=-G m1m2R,G为引力常量.仅考虑万有引力和P远离O点的径向运动.①求小星体P从r0处远离到2r0处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ΔE k;②宇宙中各星体远离观测点的速率v满足哈勃定律v=Hr,其中r为星体到观测点的距离,H为哈勃系数.H与时间t有关但与r无关,分析说明H随t增大还是减小.2.(1)18ρ0 (2)①-23G πρ0m r 02 ②H 随t 增大而减小[解析] (1)在宇宙中所有位置观测的结果都一样,则小星体P 运动前后距离O 点半径为r 0和2r 0的球内质量相同,即ρ0·43πr 03=ρ·43π(2r 0)3解得小星体P 远离到2r 0处时宇宙的密度ρ=18ρ0(2)①此球内的质量M =ρ0·43πr 03 P 从r 0处远离到2r 0处,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动能的变化量ΔE k =-G Mmr 0-(-GMm 2r 0)=-23G πρ0m r 02 ②由①知星体的速度随r 0增大而减小,星体到观测点距离越大运动时间t 越长,由v =Hr知,H 减小,故H 随t 增大而减小3.[2024·甘肃卷] 小杰想在离地表一定高度的天宫实验室内,通过测量以下物理量得到天宫实验室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可行的是 ( ) A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已知质量的砝码所受的重力 B .测量单摆摆线长度、摆球半径以及摆动周期 C .从高处释放一个重物,测量其下落高度和时间D .测量天宫实验室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3.D [解析] 在天宫实验室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重力提供了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A 、B 、C 中的实验均无法得到天宫实验室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mg =G Mm r 2=m 4π2T 2r ,整理得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4π2T 2r ,故通过测量天宫实验室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行,D 正确.4.(多选)[2024·广东卷] 如图所示,探测器及其保护背罩通过弹性轻绳连接降落伞,在接近某行星表面时以60 m/s 的速度竖直匀速下落.此时启动“背罩分离”,探测器与背罩断开连接,背罩与降落伞保持连接.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000 kg,背罩质量为50 kg,该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忽略大气对探测器和背罩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 m/s 2B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C .“背罩分离”后瞬间,背罩的加速度大小为80 m/s 2D .“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为30 kW4.AC [解析]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行星的质量为M',半径为R',在星球表面可近似认为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其所受万有引力,有GMm R2=mg ,可得GM =gR 2,同理,在该行星表面有GM'=g'R'2,联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M 'R 2MR '2g =110×22×10 m/s 2=4 m/s 2,A 正确;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GMR=7.9 km/s,则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GM 'R '=√15×GM R =√15×7.9 km/s,B 错误;探测器及其保护背罩通过弹性轻绳连接降落伞,在接近某行星表面时以v =60 m/s 的速度竖直匀速下落,此时背罩受到降落伞的拉力F =(m 探+m 背)g'=4200 N,“背罩分离”后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背g'=m 背a ,解得背罩的加速度大小为a =80 m/s 2,C 正确;“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为P =m 探g'v =1000×4×60 W=2.4×105 W=240 kW,D 错误.5.[2024·广西卷] 潮汐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在地球的不同位置海水受到月球的引力不相同.图中a 、b 和c 处单位质量的海水受月球引力大小在( )A .a 处最大B .b 处最大C .c 处最大D .a 、c 处相等,b 处最小5.A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 =G Mm R 2,可知图中a 处单位质量的海水受到月球的引力最大,故选A .6.[2024·海南卷]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2024年4月30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飞船返回至离地面十几公里时打开主伞飞船快速减速,返回舱速度大大减小,在减速过程中()A.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B.返回舱处于失重状态C.主伞的拉力不做功D.重力对返回舱做负功6.A[解析] 返回舱在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B错误;主伞的拉力与返回舱运动方向相反,对返回舱做负功,故C错误;返回舱的重力与返回舱运动方向相同,重力对返回舱做正功,故D错误.7.[2024·海南卷] 嫦娥六号进入环月圆轨道,周期为T,轨道高度与月球半径之比为k,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A.3π(1+k)3GT2k3B.3πGT2C.π(1+k)3GT2k D.3πGT2(1+k)37.D[解析] 设月球半径为R,质量为M,对嫦娥六号,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k+1)R]2=m4π2T2·(k+1)R,月球的体积V=43πR3,月球的平均密度ρ=MV,联立可得ρ=3πGT2(1+k)3,故选D.8.(多选)[2024·河北卷] 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为“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探月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讯.“鹊桥二号”采用周期为24 h的环月椭圆冻结轨道(如图所示),近月点A距月心约为2.0×103 km,远月点B距月心约为1.8×104 km,CD 为椭圆轨道的短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鹊桥二号”从C经B到D的运动时间为12 hB.“鹊桥二号”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约为81∶1C.“鹊桥二号”在C、D两点的速度方向垂直于其与月心的连线D.“鹊桥二号”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发射速度大于7.9 km/s且小于11.2 km/s8.BD[解析] “鹊桥二号”围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近地点A处的速度最大,在远地点B处的速度最小,则从C→B→D的平均速率小于从D→A→C 的平均速率,所以从C→B→D的运动时间大于半个周期,即大于12 h,A错误;在A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Mm(r OA)2=ma A,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Mm(r OB)2=ma B,联立解得“鹊桥二号”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约为a A∶a B=81∶1,B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鹊桥二号”在C、D两点的速度方向不垂直于其与月心的连线,C错误;“鹊桥二号”发射后围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并未脱离地球引力束缚,所以“鹊桥二号”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发射速度大于7.9 km/s且小于11.2 km/s,D正确.9.[2024·湖北卷] 太空碎片会对航天器带来危害.设空间站在地球附近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中实线所示.为了避开碎片,空间站在P点向图中箭头所指径向方向极短时间喷射气体,使空间站获得一定的反冲速度,从而实现变轨.变轨后的轨道如图中虚线所示,其半长轴大于原轨道半径.则()A.空间站变轨前、后在P点的加速度相同B.空间站变轨后的运动周期比变轨前的小C.空间站变轨后在P点的速度比变轨前的小D.空间站变轨前的速度比变轨后在近地点的大9.A[解析] 空间站在P点变轨前、后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万=ma加,则空间站变轨前、后在P点的加速度相同,故A正确;空间站的圆轨道运动可以看作特殊的椭圆轨道运动,因为变轨后其轨道半长轴大于原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a 2T2=k,则空间站变轨后的运动周期比变轨前的大,故B错误;变轨后在P点获得方向沿径向指向地球的反冲速度,与原来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合成,合速度大于原来的速度,故C错误;由于空间站变轨后在P点的速度比变轨前的大,但变轨后在P点的速度比同一轨道上在近地点的速度小,所以空间站变轨前的速度比变轨后在近地点的小,故D错误.10.(多选)[2024·湖南卷]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正式开启月球之旅.相较于“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本次的主要任务是登陆月球背面进行月壤采集,并通过升空器将月壤转移至绕月运行的返回舱,返回舱再通过返回轨道返回地球.设返回舱绕月运行的轨道为圆轨道,半径近似为月球半径.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关于返回舱在该绕月轨道上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相对于月球的速度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B .其相对于月球的速度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C .其绕月飞行周期约为地球上近地圆轨道卫星周期的√23倍 D .其绕月飞行周期约为地球上近地圆轨道卫星周期的√32倍10.BD [解析] 返回舱绕月运行的轨道为圆轨道,半径近似为月球半径,则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 月m r 月2=mv 月2r 月,根据在月球表面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有GM 月m r 月2=mg 月,联立解得v 月=√g 月r 月,由于第一宇宙速度为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同理可得v 地=√g 地r 地,则v 月v 地=√g 月g 地·r 月r 地=√16×14=√612,所以v 月<v 地,故A 错误,B 正确;根据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有T =2πv ·r ,则T 月T 地=r 月r 地·v 地v 月=14×√6=√32,故C 错误,D 正确.11.[2024·江西卷]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8日进入环月轨道,后续经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当探测器的轨道半径从r 1调整到r 2时(两轨道均可视为圆形轨道),其动能和周期从E k1、T 1分别变为E k2、T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E k1E k2=r 2r 1,T 1T 2=√r 13√r 2B .E k1E k2=r 1r 2,T 1T 2=√r 13√r 2C .E k1E k2=r 2r 1,T 1T 2=√r 23√r 1D .E k1E k2=r 1r 2,T 1T 2=√r 23√r 1311.A [解析] 探测器环月运行,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r 2=m v 2r ,得v 2=GMr,其中M 为月球质量,m 为“嫦娥六号”质量,动能E k =12mv 2,则E k1E k2=r2r 1,B 、D错误;同理,由G Mm r 2=m 4π2T2r得T =√4π2r 3GM ,则T 1T 2=√r 13r 23,A 正确,C 错误.12.[2024·辽宁卷] 如图甲所示,将一弹簧振子竖直悬挂,以小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O ,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 轴.若将小球从弹簧原长处由静止释放,其在地球与某球状天体表面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考虑自转影响).设地球、该天体的平均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地球半径是该天体半径的n 倍,ρ1ρ2的值为 ( )A .2nB .n 2C .2n D .12n12.C [解析] 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球状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有k ·4A -mg =mg ,k ·2A -mg'=mg',解得gg '=2,设球状天体的半径为R ,则地球的半径为nR ,在地球表面有G ρ1·43π(nR )3·m(nR )2=mg ,在球状天体表面有G ρ2·43πR 3·mR 2=mg',联立解得ρ1ρ2=2n,故C 正确.13.[2024·全国甲卷] 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了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将采得的样品带回地球,飞行器需经过月面起飞、环月飞行、月地转移等过程.月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的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环月飞行时,样品所受合力为零B .若将样品放置在月球正面,它对月球表面压力等于零C .样品在不同过程中受到的引力不同,所以质量也不同D .样品放置在月球背面时对月球的压力比放置在地球表面时对地球的压力小13.D [解析] 在环月飞行时,样品所受合力提供所需的向心力,不为零,故A 错误;若将样品放置在月球正面,则它处于平衡状态,它对月球表面压力大小等于它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小,由于月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的16,则样品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大于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所以样品放置在月球背面时对月球的压力比放置在地球表面时对地球的压力小,故B 错误,D 正确;样品在不同过程中受到的引力不同,但样品的质量不变,故C 错误.14.[2024·山东卷] “鹊桥二号”中继星环绕月球运行,其24小时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a.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则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可表示为 ( )A .√r 3a 3 B .√a 3r3C .r 3a3 D .a 3r314.D [解析] “鹊桥二号”中继星环绕月球运动的24小时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a ,则其24小时圆轨道的半径也为a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 月m 中a 2=m 中(2πT )2a ,对地球同步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 地m 同r 2=m 同(2πT )2r ,联立解得M 月M 地=a 3r 3,D 正确.15.[2024·新课标卷] 天文学家发现,在太阳系外的一颗红矮星有两颗行星绕其运行,其中行星GJ1002c 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半径约为日地距离的0.07倍,周期约为0.06年,则这颗红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 ( ) A .0.001倍 B .0.1倍 C .10倍 D .1000倍15.B [解析] 设红矮星的质量为M 1,行星GJ1002c 的质量为m 1,轨道半径为r 1,运动周期为T 1;太阳的质量为M 2,地球的质量为m 2,日地距离为r 2,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供向心力有GM 1m 1r 12=m 14π2T 12r 1,G M 2m 2r 22=m 24π2T 22r 2,联立可得M 1M 2=(r 1r 2)3·(T 2T 1)2,由于行星GJ1002c 的轨道半径约为日地距离的0.07倍,周期约为0.06年,可得M 1M 2≈0.0730.062≈0.1,选B 正确.16.[2024·浙江6月选考] 与地球公转轨道“外切”的小行星甲和“内切”的小行星乙的公转轨道如图所示,假设这些小行星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都在同一平面内,地球的公转半径为R ,小行星甲的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R 1,小行星乙的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 R 2,则 ( )A .小行星甲在远日点的速度大于近日点的速度B .小行星乙在远日点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公转加速度C .小行星甲与乙的运行周期之比T1T 2=√R 13R 23D .甲、乙两行星从远日点到近日点的时间之比t 1t 2=√(R 1+R)3(R 2+R)316.D [解析]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小行星甲在远日点的速度小于在近日点的速度,A 错误;小行星乙在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等,由G Mmr 2=ma 可知,小行星乙在远日点的加速度和地球公转加速度大小相等,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1+R 2)3T 12=(R 2+R 2)3T 22,解得T 1T 2=√(R 1+R)3(R 2+R)3,C错误;甲、乙两行星从远日点到近日点的时间之比t 1t 2=T 12T 22=√(R 1+R)3(R 2+R)3,D 正确.。

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4)万有引力与航天(含答案)

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4)万有引力与航天(含答案)

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4)万有引力与航天(含答案)(4)万有引力与航天——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2023年新课标卷】2023年5月,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携带约5800 kg的物资进入距离地面约400 km(小于地球同步卫星与地面的距离)的轨道,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后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

对接后,这批物资( )A.质量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B.所受合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C.所受地球引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大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大2.【2023年湖南卷】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密度较大区域的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不断聚集可能形成恒星。

恒星最终的归宿与其质量有关,如果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8倍将坍缩成白矮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20倍将坍缩成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将坍缩成黑洞。

设恒星坍缩前后可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质量不变,体积缩小,自转变快。

不考虑恒星与其它物体的相互作用。

已知逃逸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倍,中子星密度大于白矮星。

根据万有引力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恒星表面任意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相同B.恒星坍缩后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比坍缩前的大C.恒星坍缩前后的第一宇宙速度不变D.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小于白矮星的逃逸速度3.【2023年辽宁卷】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和太阳的角直径(直径对应的张角)近似相等,如图所示。

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k倍,则地球与太阳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 )A. B. C. D.4.【2023年江苏卷】设想将来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能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上稳定运行,该轨道可视为圆轨道。

该卫星与月球相比,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B.向心力大小C.向心加速度大小D.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5.【2023年海南卷】如图所示,1、2轨道分别是天宫二号飞船在变轨前、后的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从1轨道变到2轨道要点火加速B.飞船在1轨道周期大于2轨道的C.飞船在1轨道速度大于2轨道的D.飞船在1轨道加速度大于2轨道的6.【2023年山东卷】牛顿认为物体落地是中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可能与天体间(如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质、且都满足。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
定义: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且这个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F=G(m1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量。

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具有普遍性、相互性、宏观性和特殊性。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在地球的两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但在地球的其他地方,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向心力,所以重力并不完全等于万有引力。

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是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最大的。

航天器:航天器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研究太空、利用太空的目的的重要工具。

例如,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人造卫星,如东方红一号、悟空号等,还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如神舟9号、神舟10号、神舟11号和神舟12号等。

以上就是万有引力与航天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认识宇宙的奥秘,也可以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能站在地球上不掉下来?是不是有种神奇的力量把我们牢牢吸住了?没错,这就是万有引力,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颗石子、每一滴水,甚至每一个人,都会受到这种力量的影响。

其实啊,这种力量的存在,早就让咱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变得既有趣又充满了奇妙的科学奥秘。

不信?来,咱们一起来聊聊,万有引力和航天到底是怎么扯上关系的。

说起航天,大家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火箭、月球、星际旅行什么的?火箭飞上天,也得感谢万有引力。

如果没有万有引力的存在,地球上的一切都会飘起来。

就好像你把一个小球从手里丢下,它会“乖乖”掉到地面一样。

这个“乖乖”的过程,其实就是万有引力在背后默默发挥作用。

万有引力就像个看不见的巨手,把地球上的一切都吸住了。

而如果没有它,咱们生活的世界可能就成了一个飘浮的、没有根基的梦幻空间了。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万有引力,地球上的水可能就飞到天上去了,人类的生活也就变得非常不真实了。

那万有引力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天体之间互相吸引的力。

比如,地球把我们吸住了,而我们也在用同样的力吸着地球。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质量远远小于地球,但地球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我们一点点地吸引过去。

嘿嘿,别以为地球和咱们没关系,这种互相的吸引力,才是万有引力真正的精髓。

万有引力不仅影响我们生活,它还是航天技术的基础。

你想想,火箭要飞出地球,怎么可能没有反抗地球的引力呢?火箭在地面上已经有了很强的重力,地球的引力就像一只巨大的手,想把它牢牢拽回去。

为了打破这个束缚,火箭必须非常强大,要喷射出巨大的推力。

你看到那种轰隆轰隆的场面了吗?其实那就是火箭在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向太空的时刻。

这个过程可不是轻松的,火箭要克服的可是地球强大的引力场!而且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火箭升空时,我们总是看到它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其实这也跟引力有关。

火箭在刚开始飞升时,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因为引力把它压得很低,想要往上飞得越高,耗费的力气就越多。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四讲 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基础知识](一).一个物理模型: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把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的椭圆远动理想化为匀速圆周圆周.(二)一组公式:mg.mvωn mr4πT4πmr mrωr v m ma r Mm G 2222222=======(适于匀速圆周).(三)四个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描述所有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的运动轨迹为椭圆,中心天体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描述某一环绕天体与中心天体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由vRt 21R L 21S 弧面==得,近地点速度大,远地点速度小.从能量角度解释:地球绕太阳运动,只受万有引力,机械能守恒.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F 万做负功,动能 减小(v 减小)势能增大,在远地点速度最小)(v F 万⊥; 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F 万做正功,动能增加(v 增加)势能减小,在近地点速度最大)(v F 万⊥.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环绕天体的轨道半长轴的立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k T a 23=,k 与环绕天体无关,是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的常量.4πGM T r T 4πmr r Mm G 223222=⇒= 4.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221万r m m GF =,G —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扭称实验测定. [适应条件]①两质点间的相互作用②对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为两球心间距 ③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为质点到球心的间距. 5. 万有引力定律的两个推论(1)在匀质球壳的空腔内任意位置处,质点受到球壳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2)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 处的质点(m )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球体内半径为r 的同心球体(M /)对它的引力.r mM GF 2/= 题型分类一、开普勒运动定律1. (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多选)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 A .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近地点太阳地球万F 万F v v远地点aC .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解析:(1)运行正确为T 0,只考虑万有引力,机械能守恒,故B 错.由P 到Q 运动时间为2T 0,线速度逐渐减小,由vt L =得,.4Tt ,4T t 0MQ 0PM ><故A 错C 对.(2)由M 到N 阶段,F 万与v 的夹角由钝角变为锐角,则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故D 对.2.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B .4∶1C .8∶1D .16∶1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8,r r T T 3Q3p Q P ==故C 对ABD 错. 3.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则( )A .v 1>v 2,v 1= GM rB .v 1>v 2,v 1> GM rC .v 1<v 2,v 1=GM rD .v 1<v 2,v 1>GM r解析:(1)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得v 1>v 2,则CD 错.(2)由供需关系得,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将做离心运动,.rGMv r v m r Mm G 1212>⇒< 故B 对A 错.4.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著名的开普勒行星三定律.设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k 1,土星的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k 2,地球的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k 3.已知M 太>M 土>M 地,则三者大小关系为( )A .k 1=k 2=k 3B .k 1>k 2>k 3C .k 1<k 2<k 3D .k 1>k 2=k 3解析:由,k k 故k ,4πGMT r k T 4πmr r Mm G 321223222>>==⇒=ACD 错B 对. 二、重力加速度的计算1.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万有引力是重力和向心力的矢量和.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分解为两方向的力(1)竖直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平衡, (2)提供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在两极上02mg R Mm G =,在赤道上212mRωmg RMm G +=.由于自转向心力远小于重力,常认为万有引力与重力近似相等. 黄金代换式.gR GM mg RMmG 22→=⇒=涉及到中心天体的半径R 和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在求解过程中均要利用黄金代换式.2.中心天体上空某高度h 处的重力加速度(中心天体的半径R ) 由于物体不受中心天体的自转影响,则.h)(R GMg mg h)(R Mm G22+=⇒=+ 1.设宇宙中某一小行星自转较快,但仍可近似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 ,宇航员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自己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第一次在极点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1=F 0;第二次在赤道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2=F 0/2.假设第三次在赤道平面内深度为0.5R 的隧道底部,示数为F 3;第四次在距星表高度为R 处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中,示数为F 4,已知均匀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4FF ,4F D.F 0F ,415F C.F 0F ,4F B.F 4F F ,4F A.F 04034034030403========.解析:(1)在极点:012F F RMmG ==. (2)在赤道处:.mRω2F mRωF R MmG 20222+=+= (3)在隧道底部:设半径为0.5R 的球体质量为M /.由于质量分布均匀,密度相同,.8MM R (0.5R)M M 得πR 34ρ由M /33/3=⇒==半径0.5R 的球体对物体的引力2/(0.5R)m M G F =,则232232/mRω2F RMm G 0.5Rωm F (0.5R)m M G +=⇒⋅+= (4)在h=R 处的高空中,2422428mRωRMm Gm2Rω(2R)MmG=⇒=,即F 万全部提供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重力产生的现象消失,弹簧弹力为0.即F 4=0,故AD 错.解以上各式得,4FF 03=故B 对C 错.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d RB .1+d RC .⎝⎛⎭⎪⎫R -d R 2 D .⎝ ⎛⎭⎪⎫R R -d 2[思路指导]由于重力远大于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在没有特别指出考虑自转影响,或存在由于地球自转,某天体自转较快等字词,均认为F 万=mg.解析:地球重力为M ,半径为R ;半径为(R-d )的球体质量为M /.在地球表面1mg R Mm G 2=,由3πR 34ρM =得M.)Rd R (M R d)(R M M 3/33/-=⇒-=星.假设某天我们可以穿越空间到达某一类地行星,测得以初速度10 m/s 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可到达的最大高度只有1 m ,而其球体半径只有地球的一半,则其平均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5∶2B .2∶5C .1∶10D .10∶1解析:(1)在某行星上:,50m/s g h 2g v 20020=⇒= 在地球上g=10m/s 2.3.1789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 ,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引力常量为G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为T 1(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为T 2(地球公转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L 1,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质量m 地=GR 2gB .太阳的质量m 太=4π2L 32GT 22C .月球的质量m 月=4π2L 21GT 21D .由题中数据可求月球的密度解析:(1)求解某天体的质量,须把该天体作为中心天体,并知道其环绕天体的运动参量. 无月球的环绕天体的运动参量,故无法求解月球的质量和密度,故CD 错. (2)在地球表面,已知g 和R ,不考虑地球自转时,GgR mg m R mmG 2地02地=⇒=故A 错. (3)已知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T 2和轨道半径L 2.则22322太2222地22地太GT L 4πmT 4πL m L mmG=⇒=. 4.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6.67×10-11 N ·m 2/kg 2.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5×109 kg/m 3B .5×1012 kg/m 3C .5×1015 kg/m 3D .5×1018 kg/m 3 解析:1s=103ms,估算数量级.在星体表面的物体对星体无压力时,即N=mg=0时,M 最小.31536-11-23222kg/m 105kg/m 2510710GT 3πρπR 34ρ,M T 4πmR R Mm G ⨯≈⨯⨯⨯≈=⇒==,D 对. 5.(多选)探索火星的奥秘承载着人类征服宇宙的梦想.假设人类某次利用飞船探测火星的过程中,飞船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贴着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圆周运动时,测得其绕行速度为v ,绕行一周所用时间为T,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 )A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πv TB .火星的半径为Tv 2πC .火星的密度为3πGT 2D .火星的质量为Tv 22πG解析:已知火星表面环绕r=R 、v 、T.则由.2πvTR T 2πR v =⇒=故B 对. (1(2(3四、等效思想、推论法解决万有引力定律问题“等效思想”、“推论法”解决问题的宗旨在于满足万有引力定律的条件. “填补法”是在满足万有引力定律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6.如图所示,有人设想要“打穿地球”从中国建立一条通过地心的光滑隧道直达巴西.若只考虑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则从隧道口抛下一物体,物体的加速度(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设物体距离地心距离d.由于球壳内任意一点所受球壳的万有引力 的合力为零,即只受球壳内部球体的万有引力.半径为d 的球体对其表面的引力:Gρπmd.34d m M G F ,M R d MπR 34ρM 2/万33/3====⇒= 则d,34πGρm F a 万==故a 先减小后增大,ABC 错D 对.7.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大球体.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R2的小球体,并在空腔中心放置一质量为m 的质点,则大球体的剩余部分对该质点的万有引力大小为(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A .G Mm R 2B .0C .4G Mm R 2D .G Mm2R2解析:(1)把小球体填补归位,由推论得,大球体对质点的引力等效于以大球体球心为球心半径为0.5R 的球体对质点的引力..2RGMm (0.5R)m M G F M,81M R (0.5R)M22//33/==== (2) 由推论得小球体对位于其球心的质点的引力F 2=0.(3) 剩余部分UI 质点的引力.2R GMmF F F F 2/2/==-=故ABC 错D 对.天体运动的“五类”热点问题 一、对三种宇宙速度的理解及应用1. 第一宇宙速度(近地环绕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环绕速度.7.9km/s.m/s 107.9gR RGMv R v m R Mm G ,gR GM 312122=⨯===⇒==2.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是挣脱地球引力约束的最小发射速度11.2km/s.v 2=3.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是挣脱太阳引力约束的最小发射速度16.7km/s.v 3=4. 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v 发=v 1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2)v 1<v 发<v 2时,卫星绕地球运动轨迹为椭圆. (2)V 2<v 发<v 3时,卫星绕太阳运动轨迹为椭圆.(3)v 发>v 3时,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约束,飞离太阳系.1.(对宇宙速度的理解)(多选)2019年10月11日,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暂命名为“火星一号”,并计划于2020年发射.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射速度只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B .发射速度只有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才可以C .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三宇宙速度D .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23解析:(1)发射火星探测器,脱离地球约束,但不脱离太阳的约束,v 2<v 发<v 3,故AB 错C 对. (2).v 32v 321291R R MMv v RGM v 1地1火火地地火1地1火1=⇒=⨯=⨯=⇒=故D 对. 2.(多选)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从发射点P 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 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A .该卫星在P 点的速度大于7.9 km/s ,且小于11.2 km/sB .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C .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 点的速度大于在Q 点的速度D .卫星在Q 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解析:(1)v P =7.9km/s ,近地匀速圆周运动,7.9km/s<v P <11.2km/s,沿椭圆运动,A 对.(2)同步轨道Ⅱ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故B 错.(3)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故C 对.(4)在Q 点加速实现离心运动进入高轨道,故D 对.二、环绕天体的运动参量的比较和分析(一)同步卫星“六一定”:1.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重合,2.周期运动,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3.角速度运动,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4.高度运动,在赤道上方一定的高度处.5.线速度一定6.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二)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一周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的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2.极地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近似等地球半径,v 最大.3.两种卫星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三)运动参量的比较,一定要明确向心力的来源,来源不同遵守的规律不同. 1.匀速环绕天体:万有引力全部充当向心力.遵守下列规律.⇒====22222T 4πmr mrωr v m ma r Mm G .GMr 2πT ,r GM ω,r GM v ,r GM a 332==== 三速及周期均是轨道半径的函数,随r 的增大三速减小周期增大.2.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的分力提供的. 不遵守上述规律,但与地球自转角速度、周期相同,遵守:rω.v ,rωa 2==3.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和环绕天体的圆周运动参量的比较,以同步卫星为桥梁,比较大小关系,(1)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物体遵守rω.v ,rωa 2==(2)同步卫星和其他环绕天体遵守.GMr 2πT ,r GM ω,r GM v ,r GM a 332====3.(多选)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半径为R ,则下列比例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 1a 2=r RB .a 1a 2=(r R )2C .v 1v 2=r RD .v 1v 2=Rr解析:(1)同卫和赤道上物体ω相同,遵守a=r ω2,则.Rra a 21=故A 对B 错. (2)v 1和v 2均属于环绕速度,遵守rRv v r GM v 21=⇒=,故C 错D 对. 4.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在地球赤道上未发射,b 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A.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c 在4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6D.d 的运行周期有可能是20h解析:(1)对a 有n 2ma mg R MmG+=,g a ma 且mg n n≠⇒>>,故A 错.(2)对b 、c 、d 同为环绕天体,由GM r 2π,T r GM v 3==得.T T ,T v v v d c b d c b <<>> 对a 、c 遵守.v v rωv 24h,T T a c c a >⇒===故v b 最大,B 对.T d <24h ,D 错.,3π4h 24h 2πθc =⨯=故C 错. 答案:B 三、供需关系谈变轨——卫星发射、回收、变轨分析.当rv m r Mm G 22=时,做稳定的匀速圆周运动.当r v m r Mm G 22<时,即在某点加速,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卫星的发射原理. 当rv m r Mm G 22>时,即在某点减速,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卫星的回收原理.设Ⅰ轨道速度v 1,Ⅲ轨道速度v 3,轨道Ⅱ上A 点和B 点时速率分别为v A 、v B .(1)速度关系:.v v v v v ,v v v ,v v B 31A B 3311A >>>⇒>>> (2)周期关系: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T T T 321<<(3)加速度关系:正常运行时只受万有引力,Ⅰ、Ⅱ轨道上A 点加速度同,Ⅱ、Ⅲ轨道上B 点加速度同. (4)机械能关系:在同一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守恒,轨道升高机械能增大.(5)卫星的对接:通常卫星在较低轨道加速,变轨离心,进入较高轨道与该轨道的卫星对接.5.(卫星轨道渐变时各物理量的变化分析)(多选)“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中自动交会对接的成功,显示了我国航天科技力量的雄厚.已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二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二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进入“天宫二号”的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解析:(1)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故A 错.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但仍受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故D 错,BC 对.(2)“天宫二号”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存在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v 减小,将做近心运动,万有引力做的正功大于克服稀薄气体的阻力做的功,动能增加,故BC 对.6. (多选)我国计划于2019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将“嫦娥五号”送上38万公里外的月球,采回月壤,实现航天工程绕、落、回的收关阶段.到时着陆器将自动从月面取样后从月表起飞,并在近月轨道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和返回舱一起返回地面,供科学家分析.了解这则新闻后物理兴趣小组进行了热烈讨论,绘制出了“嫦娥五号”奔向月球和返回地球的示意图,图中对接为取样后的对接点,实线圆为绕行器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绕月等待着陆器返回的轨道,设着陆器取样并返回到绕行器的时间t 内绕行器飞行N 圈,全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已知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则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有关结论,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A .从地表发射后的“嫦娥五号”需要进行多次变轨,当其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才能飞抵月球B .“嫦娥五号”沿椭圆轨道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飞行时,只有月球也运动到椭圆轨道的远地点附近时才能将“嫦娥五号”捕获,否则还要沿椭圆轨道返回C .结合题中信息可知月球的质量为4π2r 3N2Gt2,二者在对接过程中有一定的机械能损失 D .绕行器携带样品沿椭圆轨道返回地球时,虽然引力做功,动能增大,但系统的机械能不变解析:选BC .从地表发射后的“嫦娥五号”需要进行多次变轨,以提高其绕行速度,但由于月球在地月系内,因此“嫦娥五号”不需要达到逃离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A 项错误;由于月球也在绕地运行,只有当“嫦娥五号”沿椭圆轨道运动到远地点时,刚好月球也运动到这一位置,才能减速被月球捕获,若月球尚未到达目的地,地球的引力还会使“嫦娥五号”沿椭圆轨道返回,等待月球的下次到来,B 项正确;着陆器取样返回后与绕行器对接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过程,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一定有机械能损失,绕行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G Mm r 2=mr 4π2T 2,又T =t N ,故M =4π2r 3N2Gt 2,C 项正确;绕行器携带样品沿椭圆轨道返回近地轨道时,先经历了一个加速离心上高轨的过程,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接近地球时又要减速才能下低轨,进入近地轨道,这一返回过程有两个时段内有外力做功,只有椭圆一段外力不做功,由于题中指代不清,故D 项错误.四、双星和多星模型在天体运动中彼此相距较近,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围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星体系统称为宇宙多星模型.要充分利用宇宙多星模型中各星体运行的周期、角速度都相等这一特点. 要明确向心力的来源,明确圆周运动的圆心和轨道半径. 1.三式解决双星问题(设双星间距L ,角速度ω).L.r r ,ωr m L m m G,ωrm Lmm G21222221211221=+==两式相等得2211r m r m =,轨道半径跟质量成反比. 两式相加求角速度:321L)m G(mω+=.2.三星、四星常见类型7.(2018·全国卷Ⅰ)(多选)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 时,它们相距约400 km ,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 .质量之积B .质量之和C .速率之和D .各自的自转角速度解析:(1)由题设可知二者间距:n 2πr v n,2πr v 12r/s,400km,转速n r r L 221121===≈+= 则,v v 2πnL 21+=故C 对,各自自转角速度无法求出,D 错. (2)由L.r r ,ωr m L m m G,ωr m L mm G21222221211221=+==得32221L n 4π)m G(m=+,A 错B 对.8.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关于宇宙四星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 .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a2C .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GmR 2D .四颗星的周期均为2πa2a (4+2)Gm解析:(1)根据各个星体的受力特点,合外力均指向O 点,故A 对.2r 1r 1m2m0amm m m aa轨道半径a,22r =合外力的大小.2a 1)Gm 2(2cos45a m 2G a)2(m G F 2202222合+=+=故B 错.(2)对某一星体:.)Gm2(4a 2πa T T 4πmr 2a 1)Gm2(2F F 2222n 合+=⇒=+⇒=故D 对. (3)在某星体表面:.R Gmg g m R mm G220=⇒=故C 对. 五、天体的追及和相遇问题初始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内轨道所转过的圆心角与外轨道所转过的圆心角之差为π的整数倍时就是出现最近或最远的时刻.1.由最近到最近(最远到最远)两卫星的运转方向相同,且位于和中心连线的半径上同侧时,两卫星相距最近,从运动关系上,两卫星运动关系应满足(ωA -ωB )t =2n π(n =1,2,3,…).2.由最近到最远(最远到最近)当两卫星位于和中心连线的半径上两侧时,两卫星相距最远,从运动关系上,两卫星运动关系应满足 (ωA -ωB )t =(2n -1)π(n =1,2,3…).9.(多选)如图,三个质点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M 远大于m 1及m 2),在万有引力作用下,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c 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轨道半径之比为r a ∶r b =1∶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a 、b 运动的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B .a 、b 运动的周期之比为T a ∶T b =1∶4C .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 、b 、c 共线12次D .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 、b 、c 共线14次 解析:(1)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8:1T :T b a =,故A 对B 错.(2)b 转一周t=T b ,从此位置到第一次相距最近经t 1,设初始夹角为ɑ<900,则α-2π)t ω(ω1b a =-, 即2πα1t T 7α2π)t T 2π-T 2π(1b 1b a -=⇒-=从第一次最近在t 2=T b -t 1时间内又有N 此相距最近,则.2πα6N 2Nπ)t ω(ω2b a +=⇒=-,故从初始位置经历7次最近时刻. (3)同理,在T b 也有7次相距最远的时刻,即共线次为14次,故C 错D 对.10. (多选)2013年4月出现了“火星合日”的天象.“火星合日”是指火星、太阳、地球三者之间形成一条直线时,从地球的方位观察,火星位于太阳的正后方,火星被太阳完全遮蔽的现象,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火星绕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同,若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火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等于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由此可知( )A .“火星合日”约每1年出现一次B .“火星合日”约每2年出现一次C .火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34倍D .火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8倍解析:(1)设每出现一次“火星合日”经t 时间.T 地=1年,T 火=2年.则2年t 2π)t T 2π-T 2π(火地=⇒=(由最远到最远),故A 错B 对.(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C 对D 错.六、天体运动中的几何张角问题根据题中情景,由光线沿直线传播画出几何图形,通过几何图形找到边界光线,从而确定临界条件,并结合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列式求解.11.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1 hB .4 hC .8 hD .16 h 解析:由于轨道半径越小周期越小,如图所示卫星轨道半径最小.2R r R cos60最小半径r 202=⇒=,由GMr 2πT 322=.当T 1=24h 时,r 1=6.6R,则GMr 2πT 311=,则8h,T 1h )3.31(r r T T 23313212<<⇒== 故B 对ACD 错.12..地球资源卫星“04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地球相对“04星”的张角为θ,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的密度为( )A .3πGT 2sin 3θ2 B .3πGT 2sin 3θ2 C .3πGT 2sin 3θ D .3πG T 2sin 3θ 解析:设地球半径为R ,“04”卫星轨道半径.θ21sin Rr =由.θ21sin GT 3πρπR 34ρM ,T 4πmr r Mm G 323222=⇒==故B 对ACD 错.。

微专题(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

微专题(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

1.(2021·全国乙卷)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
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
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的运动轨迹是半长轴约为
1 000 AU(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 AU)的椭圆,银河系中
心可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若
认为S2所受的作用力主要为该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可以
kg/m3≈5.2×1015 kg/m3,故 C 正确。
答案:C
3.(2020·全国卷Ⅱ)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 ρ,引力常量为 G,则在该星
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
3π A. Gρ
4π B. Gρ
1 C. 3πGρ
1 D. 4πGρ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GMRm2 =mR4Tπ22,又 M=ρ·4π3R3,解得 T=
3 A. 4
35 C. 2
31 B. 4
32 D. 5
[无图画图]
[析图构图·出思路]
作出圆周运动示意图,注意中心天体质量不同。
[精解详析] 1.选 B 在悬停状态下,“祝融”和“玉兔”所受平台的作用力大小可认为
等于其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则 F 祝=GMR火m火2 祝,F 玉=GMR月m月2 玉,其中,MM火 月= 91,RR火 月=21,mm祝 玉=21,代入数据解得:F 祝∶F 玉=9∶2, 故 B 正确,A、C、 D 错误。
推测出该黑洞质量约为
()
A.4×104M
B.4×106M
C.4×108M
D.4×1010M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R中2 m=m4Tπ22R,整理得RT23=G4Mπ2中,可知RT23只与中 RS23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一、引言航天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手段,而万有引力定律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介绍万有引力与航天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概念、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二者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二、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它揭示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最早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发现并表述。

在宇宙中,万有引力定律主导着天体的运动和轨道,是航天技术的基础。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技术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

自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提出火箭运动的基本公式以来,人类逐渐掌握了卫星通信、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方面的技术。

这些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万有引力在航天领域的应用1、卫星轨道设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卫星在地球或其他天体周围的运动轨迹是一个近似的椭圆。

通过调整卫星的轨道高度、倾角和周期,可以满足各种通信、导航、气象预报等需求。

2、火箭发射:火箭发射需要克服重力加速度,进入太空。

通过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家可以计算出火箭所需的初速度和最佳发射角度,确保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3、星际探测:星际探测器需要依靠万有引力定律来完成对遥远天体的探测。

例如,美国的“旅行者”和“探测器”系列探测器通过引力弹弓效应,借助行星的引力改变轨道,实现了对太阳系边缘天体的探测。

五、结论万有引力定律是航天技术的基础,它为我们揭示了天体运动和卫星轨道的规律。

通过对这一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人类已经实现了卫星通信、导航、深空探测等方面的突破。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将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总之,万有引力与航天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通过了解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体的运动规律,掌握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引子谈及太空航行,我们通常会想到如月球登陆、探测器探测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事件。

然而,这些太空任务的实现离不开一个重要物理概念,那就是万有引力。

本文将从万有引力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探讨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带您一窥这个神奇而有趣的世界。

第一部分:万有引力的基本原理万有引力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世纪提出的。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简单来说,两个物体的引力越大,它们的质量越大,距离越近。

这个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在航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逐步介绍它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第二部分:轨道运动与重力势能在航天中,为了使航天器达到稳定而高速的轨道运动,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十分重要。

当航天器进入地球的引力范围时,地球的引力将使其产生向地心的加速度。

此时,航天器的动能将转化为重力势能,使得航天器绕地球旋转。

这种运动方式被称为轨道运动。

在轨道运动中,引力与航天器的质量、地球质量以及轨道高度有关。

特别是在地球附近的轨道高度不同,航天器所受到的引力也会不同。

通过合理设计轨道高度,航天器可以保持稳定的轨道运动,提高航天探测的效率。

第三部分:人造卫星与引力平衡人造卫星是航天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航天器。

在人造卫星的运行中,引力平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一个人造卫星需要受到地球引力的约束才能保持在指定的轨道上运行。

为了达到引力平衡,人造卫星的质量与轨道高度需要精确计算。

若质量过大或轨道高度过低,卫星将被地球引力过强地拉向地面;若质量过小或轨道高度过高,卫星将失去引力约束而飞离地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造卫星通常被发射到准确的轨道高度,并配备推进器以纠正轨道偏差。

通过调整推进器的喷射力,使得卫星受到引力与推进力的平衡作用,从而保持稳定的轨道运行。

第四部分:引力辅助飞行与星际飞船除了轨道运动和人造卫星,引力还在其他一系列航天任务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引力辅助飞行和星际飞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专题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 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 ②月—地检验
③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测定引力常量G 2、万有引力定律
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 ②适用条件
(Ⅰ)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r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分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运用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
【例1】.设地球的质量为M ,赤道半径R ,自转周期T,则地球赤道上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
2、计算重力加速度 地球表面附近(h《R) 方法:万有引力≈重力 地球上空距离地心r=R+h 处 方法:
在质量为M’,半径为R ’的任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方法:
3、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利用自身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利用环绕天体的公转: 等等 (注:结合 得到中心天体的密度)
【例2】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以初速度V 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球落到星球表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

三、宇宙航行
1、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2Mm F G r =1122
6.6710/G N m kg -=⨯⋅1
22m m F G r =2R Mm G mg =2')(h R Mm G mg +=2'
'''''R m M G mg =mg R Mm G =2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224πω===334R M πρ⋅=2R Mm G mg =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224πω===
-- 332T=2.GM GM GM r M v a G r r r ωπ=== , , ,
【例3】两颗人造卫星A 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2、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V1=7.9k m/s 第二宇宙速度:V 2=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V 3=16.7km/s 注:(1)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为在地面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3、地球同步卫星(通讯卫星)
(1)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且T=24h ;
(2)运转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3)同步卫星高度不变,运行速率不变(因为T 不变);
(4)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平行,在赤道正上方。

对同步卫星:运动规律:
由于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确定(为T=24h ),故而 其 r 、 v、ω、T 、a 等均为定值。

四.、小专题
(一)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1、物体随着地球一起自转
2、物体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4h
3、圆周运动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平行
4、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的分力提供
【例4】如图所示,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P 、O 两物体均绕地球自转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P、O 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O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P 、O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同一物体在O 点的向心加速度比在P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
D.放在P 、O 两处的物体均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二)地面上物体与天上物体规律比较
经验总结———“天上”: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2(1) :M m GM v G m v r r r ==卫地地卫由得223(2) :M m GM G
m r r r ωω==卫地地卫由得23
224 2(3) :M m r G m r T r T GM π==卫地卫地
由得r T m r m r v m r GMm 2222)2(πω===2M ma=m m F G r πω⎛⎫= ⎪⎝⎭222v 2一条龙:=mr =mr r T
-- 月球
“地上”:随地球自转
【例5】如图A 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近地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关于它们运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加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
B.
C .
D.
(三)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绕天体稳定运行时,F 引=m v 2r 。

当卫星由于某种原因速度v 突然改变时,F引和m 错误!不再相等,因此不能再根据v = 错误!来确定r 的大小。

当F 引>错误!时,卫星做近心运动;当F 引<错误!时,卫星做离心运动。

【例6】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其中轨道Ⅱ为圆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时不需要火箭提供动力
B.探测器在轨道Ⅲ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 时的加速度
C .探测器在P 点由轨道Ⅱ进入轨道Ⅲ必须加速
D.轨道Ⅱ是月球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唯一轨道
A B C
v v v >>A B C
ωωω>>A C B
T T T =>B C A a g a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