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案(吉林省地方课程)
吉林版家乡教案
吉林版家乡教案教案标题:吉林版家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
2. 学习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4. 提高学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
3. 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吉林省的美景和特色文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主体:1.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a. 讲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包括与其他省份的接壤关系。
b. 介绍吉林省的自然资源,如农田、森林、矿产资源等。
c. 引导学生思考吉林省的自然资源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2. 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a. 介绍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如长春电影节、吉林冰雪旅游节等。
b. 讲解吉林省的民俗风情,如吉林省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c.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吉林省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相关的活动,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唱吉林民歌等。
3. 历史和重要事件:a. 介绍吉林省的历史沿革,包括吉林省的建省时间和历史变迁。
b. 讲解吉林省的重要事件,如吉林省的解放、经济发展等。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总结:1. 总结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特色文化和历史。
2. 引导学生对吉林省的家乡热爱和自豪感。
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和传承吉林省的文化。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问答,检查学生对吉林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如绘制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图、写一篇关于吉林省历史的小短文等。
3.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教学资源:1. 吉林省地图和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吉林省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3. 相关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吉林省的重要景点和文化遗址。
《家乡》教案 新版吉林教材 一年下册(全册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家的周边圈定了生活的范围。从周边开始认识我们的家乡吧!或许,周边的很多事物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周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说一说:选择一句话来概括家的“周边”。
2.试一试:你对家的周边有怎样的了解?给大家描述一下吧!
3.家的周边有各种各样的事物,有街坊,邻家,有动物,植物,有田野道路,还有高山小河。。。。。。哪个最吸引你的目光?
二.新授:
1.试一试:家乡人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家乡以外的世界外界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我们的家乡?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一起总结10个家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3.交流展示,汇报
4.试一试:要想扩大和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提高家乡的知名度,你有哪些好办法?
5.读一读《家乡的开放》三源自小结导入提出问题,让步学生自觉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
5.读一读《丢手绢游戏》
三.小结
导入提出问题,让步学生自觉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
同学之间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团队意识。
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和了解
板
书
设
计
第9课其乐无穷
课
后
反
思
授课内容
第十课 有一个地方
教法
讲授法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说说哪个地方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二新授:
1.试一试:大自然中,有哪些现象会特别多地出现在夏天?
2.试一试:到了夏天,人们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
3.小组合作学习 家乡夏天的十大生活现象
3.交流展示,汇报
4.读一读《家乡的夏天》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下册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历史、地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地理环境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
2. 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掌握重要历史事件。
2. 学习家乡的文化传统,如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2. 学生作业、练习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程度和地域认同感。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家乡的地理环境(第一单元)第二周: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第二单元)第三周:家乡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第四周:家乡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五周:家乡的教育与社会保障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家乡的特色产业1. 了解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业特色产业。
2. 掌握家乡的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状况。
第四单元:家乡的民俗风情1. 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2. 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增强文化认同感。
七、教学方法1. 采用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产业和民俗风情。
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特色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2. 学生作业、练习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家乡特色产业和民俗风情的认识程度。
九、教学计划第六周:家乡的特色产业(第三单元)第七周:家乡的民俗风情(第四单元)第八周:家乡的旅游资源与开发第九周:家乡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周:家乡的典型人物与事迹十一、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家乡的公共设施与服务1. 了解家乡的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教育资源等公共设施。
一年级家乡教案(新)
一年级家乡教案第(1)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第一课我爱我家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的家,培养对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的家,培养对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汇报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人们平时生活在家里。
试一试提到家,你会想到什么?1.爱我的家人2.漂亮的房子3.调皮的小狗二、说一说、试一试 1.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吧!可以介绍家里的人、房子,也可以介绍家里养的小动物。
如:(1)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2)我家有一只猫。
三、试一试画一画“家”吧。
四、总结展示学生的画。
第(2)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第二课家在吉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家在中国的吉林省。
2.培养对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描述自己家住在哪里。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汇报法、采集法。
教学过程:一、试一试试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住在哪里。
看谁说的最好!如:我家住在八郎村我家的邻居姓王二、说一说用不超过 6 句话让警察叔叔(阿姨)猜出你家住在哪里!不能直接和警察叔叔说你住在哪里,看谁说的最清晰!三、读一读看一看我们居住的地方四、选一选贴一贴画一画 1.把准备好的图片和作品展示出来 2.学生评一评五、教师小结我们的家在中国。
中国很大。
我们的家在中国的吉林省。
吉林省也很大。
我们爱的家。
第(3)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第三课家里的人教学目标: 1.向爸爸、妈妈了解家庭成员的血缘关系和称谓。
2.知道家庭成员是用亲情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亲情不叫家。
3.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家庭成员是用亲情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亲情不叫家。
教学难点:向爸爸、妈妈了解家庭成员的血缘关系和称谓。
教学方法:讲授法、汇报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试一试1. 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家里的人吧!2022.8 版一年级家乡教案他们都是谁?为什么说他们爱你?我们说一说吧!二、读一读师:家庭成员的血缘关系和称谓三、试一试家庭成员间的聚会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吉林省家乡教案
吉林省家乡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吉林省家乡的特色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 掌握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包括传统艺术、民俗习惯等。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吉林省的著名景点和特色文化。
3. 吉林省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了解吉林省的著名景点和特色文化。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吉林省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的背后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五、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索吉林省特色文化的任务,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合作探讨。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吉林省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吉林省的自然资源。
2. 呈现: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吉林省的著名景点和特色文化,如长白山、吉林市的冰雪节等。
3. 梳理:引导学生回顾所呈现的内容,总结吉林省的特色文化。
4. 小结: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1. 复习:通过学生阅读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探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吉林省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例如长春的二人转、吉林市的舞龙舞狮等。
3. 分享: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调查结果,并与全班交流,了解更多吉林省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著名景点、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等。
5. 结束:鼓励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并展示他们自己的作品或手工制品。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合作学习等。
2.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完成的阅读任务和调查报告,检查他们对吉林省特色文化的理解程度。
吉林省小学家乡课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吉林省小学家乡课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吉林省小学家乡课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极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对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
但也发现有个别同学计算能力较弱,有好大一部分同学遇到较灵活的思考题,有畏缩情绪。
针对这些情况,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发挥个体思维作用,相互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组拼、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通位减法和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同时,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还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
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吉林省地方教材一年级《家乡》下册导学案全册教案
三、总结
谈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0.有一个地方
家附近的一个地方
喜欢的地方
不喜欢的地方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十一周
课题
夏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夏天的特点。
2.提高学生对家乡夏季的认识,感受夏季的自然变化。
3.体会夏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夏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2.想一想:在农村,焚烧秸秆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很污染空气。为了空 气的清洁,请给家乡的农民伯伯出主意,怎么处理秸秆更好? 小组同学讨论,全班分享。
3.找一找:平时生活中哪儿还有烟尘现象?它对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影响?同学们自由交流想法。
4.试一试:你觉得这些烟尘该怎样解决,有好的处理方法吗? 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1.让学生了解家乡有哪些行业。
2.明白这些人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体会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培养学生尊重各行业人 的工作。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有哪些行业。
教学难点
明白这些人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具
图片
教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的周围总是有些忙忙碌碌的人们,他们从事着各 种职业,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换来了家乡的美丽富饶,今天我们 就去了解一下这些人吧!
(2)交流。
三、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早啊,春天
3月份开始
沙尘暴袭来
爱护环境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二周
课题
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案第2课家在吉林地方教材
第2课:家在吉林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
2、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亲身经历,能够说出家乡的美景。
3、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
能够说出家乡的美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家在中国。
中国很大。
我们的家在中国的吉林省。
吉林省也很大。
二、新授
1、试一试
试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住在哪里。
2、试一试
用不超过6句话让警察叔叔猜出你家住在哪里?
3、读一读
《我们居住的地方》
三、作业
收集关于家乡的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板书设计:
家在吉林
美景人。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4月3日—4月7日
4
求助电话
7
4月10日—4月14日
5
这些物品不共用
8
4月17日—4月21日
5
饮食有讲究
9
4月24日—4月28日
5
上课能专心
10
5月1日—5月5日
2
我和大家一起做
11
5月8日—5月12日
5
我有点儿怕
12
5月15日—5月19日
5
不拿别人的东西
13
5月22日—5月26日
5
家乡的田野
14
生命小智慧
1.看图,猜猜哪颗西瓜子能发芽。生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种子发芽的条件是什么呢?朗读教材第2页的《小种子》
教学过程
2.不同生物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是不一哦。
(1)有的生物生活在寒冷的地方,如北极熊企鹅驯鹿托牛
(2)有的生物生活在炎热的地方,如大象芭焦树仙人掌骆驼
(3)有的生物生活在水里。如鲨鱼海草海龟水母
教学过程
(二)生命的小秘密
1.出示课文中的图片探究生物的生命活动呈现出节奏和规律。
学生1:蝙蝠昼伏夜出
学生2:睡莲清晨绽放,夜晚合拢。
学生3: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说一说,还有哪些生物的生命活动呈现出节奏与规律?
(三)生命小智慧
1.生命中的生物钟现象对你有什么启发?
要按照人的生命活动和规律来安排作息,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减少疲劳。预防疾病,防止以外事故发生。
3、帮家人选合适的物品
①先观察
②再选择
③教师总结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豁牙”
没牙----乳牙----恒牙
课时计划总第3节
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案(吉林省地方课程)
一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进度表目录一、家乡的人家乡人口小调查聪明的家乡人家乡的名人二、家乡人的生活家乡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中的方言家乡人的生活变化三、家乡的物产黑土地的礼物地下的宝宝让它们变得更有用一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分析: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材一共安排了3个综合性活动主题,每个主题又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二级主题活动可以根据城乡、地域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替换和补充。
这些主题都是围绕认识家乡、探索家乡、热爱家乡的活动学习展开,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事物逐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1、促进儿童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5、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6、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她的博大胸怀之中感受到快乐。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三、教学措施:1、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创设活动体验的真实情景和条件。
3、针对本校所处的环境组织教学,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开发本地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课程的地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要与校本课程结合实施。
5、将吉林省的省情、地情、乡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时数:15课时1、家乡的人家乡人口小调查教学内容:课本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口的特点。
2、统计家乡人口中各姓氏的数量。
3、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口的特点。
教学准备:调查家乡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他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家乡人口的情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调查。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家乡在祖国的位置,相邻的城市和省份。
2. 家乡的气候特点:介绍家乡的四季变化、气候类型以及典型的气象现象。
3. 家乡的文化传统: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
4. 家乡的自然景观:介绍家乡的名山、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
5. 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了解家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
2.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家乡的景点,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家乡的气候特点: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
3. 探索家乡的文化传统: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特色美食和民俗风情。
4. 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观: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5. 总结课程: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家乡地图,标注出重要的地理位置。
2. 采访家人或邻居,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和民俗风情。
3.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小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拍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介绍。
5. 搜集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内容6. 家乡的经济产业: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主要经济产业,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以及这些产业对家乡发展的贡献。
7. 家乡的社会事业:介绍家乡的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为家乡人民提供的便利。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3. 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特色美食4. 家乡的历史人物和典故传说5. 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验家乡的文化内涵,提高地方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家乡的名胜古迹、特色美食、历史人物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乡的文化传统:讲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历史人物、典故传说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
3. 分析家乡的自然景观: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领略家乡的美丽。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制作家乡特色美食的手工制品,如剪纸、土布等,以增强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和理解。
2. 举办家乡历史人物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历史人物和传说。
3. 组织一次家乡自然景观的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摄影记录和分享家乡的美景。
4. 开展一次家乡文化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程度。
5. 策划一次家乡民俗体验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民俗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地方认同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家乡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地理1. 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2. 第二课时:家乡的地形地貌3. 第三课时:家乡的气候特点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1. 第一课时:家乡的历史沿革2. 第二课时:家乡的文化传统3. 第三课时:家乡的名人故事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能力和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材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3. 图片: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图片4. 视频:家乡的风土人情、著名景点等相关的视频素材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等场所6. 访谈:邀请家乡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进行访谈七、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15课时,每周一课时,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地理(3课时)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3课时)第三单元:家乡的社会经济(3课时)第四单元:家乡的风土人情(3课时)第五单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3课时)八、教学活动1. 观看家乡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地方课程《家乡》说课稿
地⽅课程《家乡》说课稿地⽅课程《家乡》说课稿 作为⼀名⼈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地⽅课程《家乡》说课稿,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我说课的内容是吉林省地⽅课程《家乡》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题⽬为《家乡⽔果》。
下⾯,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个⽅⾯来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说教材 教材分析: 《家乡》课程开设的主旨是拓展学⽣的学习领域,整合我省各地的⽂化资源,培养学⽣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介于以上分析,结合本课教材,联系学⽣实际,我确定如下三维⽬标: 知识⽬标:了解家乡⽔果的种类,感受⽔果的⾹甜以及劳动⼈民的可爱。
能⼒⽬标:培养学⽣搜集、整理资料的能⼒。
情感⽬标:激发学⽣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进⼀步探究“家乡美”的兴趣。
本课重点:以多种渠道搜集家乡⽔果的资料。
本课难点:让学⽣领悟到吉林省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家乡⼈去共同创造。
⼆、说教法: 为了让学⽣了解家乡⽔果的⾹甜,我采⽤以下⽅式进⾏教学:以情景再现做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以平等交流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采⽤多媒体展⽰法、情景教学法、⼩组合作探究法三种教学⽅法进⾏教学。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开放⽽有活⼒的课堂,使学⽣能够达到本课所设定的教学⽬标,我在学法的指导上⼒求体现“让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理念,引导学⽣采⽤:合作、探究、讨论、总结等学习⽅式进⾏学习。
那么如何将以上教法和学法恰如其分地运⽤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呢?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激情导⼊: 上课伊始,我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导⼊:我们的家乡吉林省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勤劳勇敢的家乡⼈民⽤⾃⼰的双⼿在这⽚⿊⼟上描绘着⼀幅幅美丽的画卷。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进家乡的⽔果,感受那沁⼈⼼脾的⾹甜! (板书课题:家乡⽔果) 【设计意图:激情导⼊设计的精彩与否,关系着整堂课的教学质量。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1~6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1~6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党书坡;赵霞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为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从2002年开始,吉林省教育学院组织教研力量编写了独具我省特色的地方课程教材《家乡》,它是一门活动型综合性的地方课程。
本文详细阐述了《家乡》教材的编写目的、结构框架、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建议,并
提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党书坡;赵霞
【作者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课改办;吉林省教育学院课改办;吉林长春130022;吉
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6
【相关文献】
1.巧用地方教材培育家乡情 [J], 韦丽达;
2.巧用地方教材培育家乡情 [J], 韦丽达
3.“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J], 范世一
4.小学数学“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单元信息窗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探究 [J], 吴红
5.经历过程理解本质发展素养——数学实验视角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J], 李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林省基础教育地方课教材教科书——《家乡》教学点滴谈
教改理论2019 年 11 月2332010年秋,我开始从教《家乡》教学,首次面对这个新开发的基础学科,从教材来看,似乎是很简单,但进入了课堂之后,才感觉到教和学两方面都很艰难。
难点之一,是没有现成的教案和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
难点之二,是《家乡》为大纲似的统编教材,但每个学生的家乡却各有各的模样。
难点之三,是学生不知道该学的知识点在哪儿。
为了怎样才能教好《家乡》,为了引导学生熟悉《家乡》,学好《家乡》和热爱家乡。
基于这个理念,我在思想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树立牢固的科学育人观,饱含满腔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始终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与时俱进,虚心学习新课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潜心修为,克己为学。
在求新、求变中构建教学新理念,谋求教学新发展。
一、把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作为教学《家乡》的常态我负责1~3年级的《家乡》课教学,为了创造出让学生身心愉悦的教学环境,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广泛收集本地资料,深入挖掘可以用于教学的有益资源,把教材里的内容和当地的教学资源妥善的整合,把依托教材和走出教材融会贯通,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更加确切地知道了,自以为再熟悉不过的家乡,还有很多陌生的领域。
教师的指导,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而学生的互动,让老师的知识面陡增,教育资源更加富有。
“教学相长”这个词,每个老师都耳熟能详。
但,我从事《数学》《语文》教学几十年了,真正的“教学相长”只停留在口头上,深谙“教学相长”的奥秘所在,还是从教学《家乡》开始的。
我在教学第一课《我爱我家》时,我先从介绍我家入手,依托教材,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听了每个学生对家的介绍以及对家的热爱,让我的眼界大开,让我对眼前这些蒙童学子瞬间就刮目相看。
对于家的理解和诠释,学生描述的都很到位,家是个什么样子,房子的大小,周围的地貌,家里的主要人员,爸爸、妈妈、我,还有哥哥、姐姐,或是弟弟、妹妹,还有爷爷、奶奶。
一年级家乡教学计划
一年级家乡教学计划《家乡》教材以“我爱家乡”为主线,选择有吉林地方特色,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教材,把教育同当地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体现教育为经济服务的思想,抒发爱乡之心,爱国之情,进而借情言志,激发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一、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是刚刚入学的儿童,所以对学习会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第一单元(第1—4课)我生活的地方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帮助学生熟悉自己生活环境,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社区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培育和发展主体意识。
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第5—7课)家乡在哪里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帮助学生熟悉吉林省地理情况,认识吉林省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找到通化市。
让学生学习认识地图的知识与技能。
培育和发展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欣赏自己的进步,在自我积累经验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迈向新的生活。
第三单元(第8—10课)家乡真美丽本单元采用讲故事、看录像、做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风景名胜。
因势利导,通过幽默、夸张、离奇的童话故事,学生亲自参与的游戏活动等,让儿童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家乡是一个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地方,为他们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家乡—吉林,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生活常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过程与方法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我们自己的家乡---吉林省,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在快大这个国家级卫生城,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我们要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一年级成功训练下册教案吉林省地方课程
第一单元怎么办【教学目标】:1、强化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学习正确认识别人的缺点。
3、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
4、学习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教学内容】:1、针对家庭和学校两种不同的生活情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熟悉的人用适当的方式指出别人的缺点,也是表达关心和爱的一种方式。
二、引导学生分别对“对待家长的错误”的几种态度发表看法。
三、引导学生对“处理橡皮事件”的几种态度发表看法。
四、引导学生对“成功加油站”中的故事发表感想。
五、师总结:真心地关心别人,与人与己都有益。
第二单元理解健康【课程目标】:1、认识到“自然的规律状态”对个人来说非常宝贵。
2、认识“残疾”,以“同情心”理解残疾人。
3、对自己宝贵的生命形成尊重。
4、认识痛苦或苦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教学内容】:1、学生做游戏。
2、“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将学生每2人一组分若干小组,小组中1人扮演盲人,一人扮演“下肢残疾者”。
二、小组中的2人沿着指定路线,绕过所有障碍物并返回。
三、各小组的2 人互换角色,重新进行一次。
四、学生个人总结活动中的感受。
五、学生自由发表活动感受。
六、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第三单元成功源于好习惯【教学内容】:成功源于好习惯【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培养好的习惯。
2、让学生认识到要想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就必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3、学会制订培养好习惯的计划。
【教学重点】:1、认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
2、学习制订培养好习惯的计划。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好习惯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很多人的失败不是由于不努力,而是因为不能用坚强的意志来培养自己的好习惯。
比如说:在学习上,不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就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由此可见,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成功源于好习惯。
二:活动过程想一想、说一说师:既然好习惯非常重要,那么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进度表目录一、家乡的人家乡人口小调查聪明的家乡人家乡的名人二、家乡人的生活家乡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中的方言家乡人的生活变化三、家乡的物产黑土地的礼物地下的宝宝让它们变得更有用一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分析: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材一共安排了3个综合性活动主题,每个主题又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二级主题活动可以根据城乡、地域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替换和补充。
这些主题都是围绕认识家乡、探索家乡、热爱家乡的活动学习展开,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事物逐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1、促进儿童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5、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6、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她的博大胸怀之中感受到快乐。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三、教学措施:1、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创设活动体验的真实情景和条件。
3、针对本校所处的环境组织教学,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开发本地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课程的地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要与校本课程结合实施。
5、将吉林省的省情、地情、乡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时数:15课时1、家乡的人家乡人口小调查教学内容:课本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口的特点。
2、统计家乡人口中各姓氏的数量。
3、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口的特点。
教学准备:调查家乡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他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家乡人口的情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调查。
二、查一查、访一访1、问一问家中的爷爷、邻居等等,了解本村大约有多少户人家?(1)我知道现在咱们村里有37户人家。
(2)我知道我们的社区里有5781人。
(3)我还知道在咱们村子里,小孩要比老人多。
2、把你知道的告诉给全班的同学。
三、想一想、议一议1、小组讨论,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1)我想知道我们县有多少人?(2)我还想知道家乡人口有哪些变化?(3)我想知道咱们村人口中男、女比例是多少?2、你想通过什么途径解决你想知道的问题?(1)我想去问老师。
(2)我想上网查一查。
(3)我想通过走访解决问题。
3、你还想知道什么?就你感兴趣的问题去做一个调查吧!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
四、小资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多学到了哪些知识?2、谁能说说我们家乡人口的基本情况。
二、说一说1、通过调查走访你都知道了什么?(1)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数一个孩子。
(2)爸爸小的时候村里孩子多老人少,现在是老人和小孩的数量差不多了。
(3)很早以前,村里人都姓林,所以叫林家屯。
(4)我们村里上过大学的人不多。
(5)我还知道,现在的学校条件好了,上学的人越来越多了。
2、把你知道的知识说给全班同学听。
3、说说你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都学到了什么?4、把你的感受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小统计:统计各村有多少姓氏/1、要一边调查、一边统计。
2、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统计表。
3、把调查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4、通过统计,你发现了什么?5、说说你统计的收获。
四、写一写1、把你熟悉的姓氏写在课本第7页的田字格里。
2、看谁写的姓氏多,写得美观。
3、师生评价。
五、教师总结说说你学完本课的收获。
聪明的家乡人教学内容:课本第8—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发明创造的生产生活用品。
2、初步掌握这些生产生活用品的用途。
3、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发明创造的生产生活用品。
教学准备:1、搜集家乡人发明创造的生产生活用品。
2、了解这些生产生活用品的用途。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家乡人的发明创造吗?把你知道的例子说给同学听。
二、看一看1、教师出示家乡人发明创造的图片或实物。
提问:(1)这些东西你都见过吗?(2)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3)它们都有什么用途/2、学生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3、讨论交流汇报的感受。
三、找一找、访一访1、你的身边还有哪些是家乡人发明创造的。
2、学生讨论:(1)说出课前收集的关于家乡人发明创造的资料。
(2)这些发明创造的用途及好处。
四、议一议同学共同探讨自己知道的家乡人的发明创造,从中感悟家乡人真聪明啊!(1)我家用地热取暖,不用暖气片。
它热的快,也省地方。
(2)我们村子里已经有了自来水。
(3)奶奶说,豆包便于储存。
五、试一试1、你自己也试一试来一个发明创造。
2、让同学们自己用简单的生活用具创造出更精美的发明。
3、说说这些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六、教师总结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家乡的名人教学内容:课本第12—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3、感受名人的影响力及模范带头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
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名人的事迹和照片。
2、走访或了解身边的名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家乡的名人并不是怎么很有名,只是自己觉得有名就可以。
你了解家乡名人的一些事迹吗?讲给全班同学听听。
二、找一找、认一认1、你知道我么家乡都有哪些名人?(1)马宪华是全国优秀教师。
(2)陈露是世界冠军。
(3)汪洋爷爷是个好干部。
(4)我知道我们家乡的“种粮大王”是李爷爷。
2、你羡慕哪些名人,为什么?3、说说你知道的我们全国的名人。
三、说一说1、说一说你知道名人的事迹。
2、其他同学交流,补充。
四、访一访1、充当小记者,访一访家乡的名人?2、访一访,我们家乡的好人好事?五、展一展1、把你收集的名人事迹或图片、照片在展览会上展示。
2、谈一谈办展览会的感受。
六、谈一谈1、你想成为名人吗?2、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名人?七、教师总结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单元自我评价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总结一单元所学的知识,总结这单元的收获。
2、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教学准备:“填一填”的表格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忆:在这个单元中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2、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3、把你的感受或想法说给同学听。
二、涂一涂1、你对家乡人口情况的了解。
(1)学生讨论你了解的程度?(2)学生提出:你还有哪些不了解的地方/(3)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4)根据自己的评价,在课本第15页的对应项上涂上颜色。
2、师生互相评价。
三、说一说、写一写1、我知道的名人有?2、我知道的名人的事迹有?3、师生互相评价。
四、填一填1、你曾经走访过的名人?2、你都了解到了哪些内容?3、谈谈你的感想?4、把你走访的结果填在书中第15页的表格中。
5、互相评价走访的情况。
五、教师总结通过评价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2、家乡人的生活家乡人的衣食住行教学内容:课本第18——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的衣、食、住、行。
2、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
3、知道家乡人穿戴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的衣、食、住、行。
教学准备:了解家乡人的衣食住行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的基础,那么你知道我们家乡人的穿戴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
二、说一说、看一看1、我们家乡人的穿戴有什么特点?(1)我觉得最有特点的是冬季。
(2)教师出示家乡冬季的穿戴图片,让学生认一认。
(3)你能说出这些穿戴的名字吗?(4)这些穿戴具有哪些特点?(5)你还能说出冬季的其他穿戴吗?(6)我们的冬季为什么要穿戴这些东西?(7)听完同学的汇报你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想说给同学听。
2、在说说我们家乡的吃的。
(1)教师出示家乡的吃的图片。
(2)你都知道这些吃的名字吗?(3)你喜欢吃哪些东西。
(4)你说说其中一种或几种吃的特点吗?(5)你还知道家乡是哪些吃的,说给同学听。
三、教师总结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我们家乡的穿戴都有哪些特点?2、回忆:我们家乡的吃的都有哪些特点?二、说说我们家乡的住和行的特点。
(1)教师出示家乡的住、行的图片(2)说说这些住行都有哪些特点。
(3)说说这些住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乐趣?(4)说一说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住和行。
(5)对家乡的住和行你想提出哪些建议?三、议一议1、为什么家乡的衣食住行会有自己的特点呢?2、我们为什么冬天要糊窗户缝呢?3、为什么汽车轮子要加上铁链?4、为什么要渍酸菜呢?5、为什么要在衣服中间放进羽毛和棉花呢?6、通过上述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四、气候影响我们的生活。
1、说说气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2、我们应该怎么克服气候对我们的影响。
五、谈谈你对家乡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好的建议?六、教师总结把你了解到的家乡的衣食住行讲给自己的亲热和朋友听。
生活中的方言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方言也是一种文化。
2、了解家乡人常说的方言。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常说的方言。
教学准备:了解家乡人常说的方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学校老师教给大家的普通话,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方言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那么你知道家乡常用的方言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
二、听一听1、教师出示课本第24页的方言。
2、教师播放方言的录音。
3、教师用方言读一读。
4、学生尝试用方言读一读。
5、你有哪些疑问?6、把你读懂的知识说给大家听。
三、比一比、辩一辩1、教师出示课本第25页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表(1)学生尝试读一读。
(2)你都读懂了什么?(3)提出你的疑问?2、你还知道哪些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说一说,并写下来。
3、学生汇报自己写下来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
四、议一议、做一做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做些什么?(1)我想做过小调查,看看同学们有没有说方言的。
(2)我想帮助奶奶说普通话。
(3)我们要为学习普通话做出自己的贡献。
2、为了普及普通话,我们应该怎么做/3、学生发出学普通话,说普通话的倡议。
五、教师总结把全班同学发起的学普通话、说普通话的倡议宣传给你的亲戚和朋友。
家乡人的生活变化家乡内容:课本第26—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过去的生活情况。
2、体验、发现家乡人的生活变化。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发现家乡人的生活变化。
教学准备:1、向家人了解过去的生活情况。
2、收集家乡人过去生活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改革开放以来我么的家乡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你想知道我们的家乡人到底在哪些地方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