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第五章 课程 第六章 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二、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二)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培养共性,选修培养个性)(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五)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课程任务)

(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计划性)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需求:通过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二)科学知识

(三)学习者身心的发展:年龄、个体差异性

(四)课程理论

四、课程理论流派

(一)活动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1.倡导者: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

2.优点: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等

3.不足:活动中无明确的教科书和课程标准,活动课题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夸大

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略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二)要素课程论(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要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非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1.要素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

(三)结构课程论

1.倡导者:美国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布鲁纳

第二节课程目标

一、内涵:教育的意图。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传递性

二、影响课程目标的制定的因素

(一)学习者的需要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原则)

第三节课程内容

目前在我国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一)概念: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992年: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三、教材

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他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四、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二)知识的内在逻辑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五)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六)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第四节课程资源

一、内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照空间分布可分

为:校内、校外课程资源)

二、开发和利用

第五节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一)概念: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以及具体程程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原理(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

织;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为克服目标模式过分强调语气行为结果的缺陷而提出的。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至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已经编订好的课程付诸实践,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可乘效果的必要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课程表的安排(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

第六节课程评价与管理

一、课程评价及其主要模式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后提出的一种新

理念,更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我国有档案袋法

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方面。

(一)目标评价模式

1.优点:提出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评价学生成绩的优劣,还在与改进课程的开发。这一模式结构紧凑、操作性强,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

2.不足:知识关注预期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如卫浴间的目标,更忽略了丰富的课程实践过程。

(二)CIPP评价模式(美国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1.优点:考虑到了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

2.不足:操作过程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

二、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的管理政策:2001年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二)三级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

2.地方课程

3.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再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注:1.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改的理论之一,其提出者是:加德纳

2.地方课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愉快教育

一、认识愉快教育

(一)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

二、愉快教育如何实施

(一)创设情境,乐中求知

(二)扩展愉悦空间

(三)建构愉悦平台

(四)教育要有艺术性

1.灵活新颖地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跳一跳,摘到桃子

3.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