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合集下载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通州区第三中学刘新虎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改后,物理课仍是高一新生学习的难点之一.相对于初中,物理课程的难度系数增加幅度很大.高中物理涉及矢量运算,对十五六岁的学生来说,要求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顺利掌握.新教材中增加的科普知识版块内容将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学生以掌握物理学知识、研究方法为载体,感悟、形成科学观,这与课标要求是一致的.从生活中的游戏引入位置矢量的概念,再由位置变化引入位移,说明位移的作用.结合生活实际自然过渡到位移与路程,比较二者的区别.再回归生活,利用学生喜爱并熟悉的体育长短跑比赛,比较位移与路程,突出物理与生活的结合,强调学以致用.课外布置学生喜爱的猜谜语与阅读材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体现了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性与开放性.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过两年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但对真正的物理思想的认识还非常模糊.学生在初中学过“路程”,对方向性没有明确,并且没有矢量的概念,而通过初中的学习,这种前科学意识很强,因此位置矢量和位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关于矢量大小比较中- 2m要比1m大,学生难以接受.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初中学生刚升入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的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技术设备的分析1.教学方式分析类比分析的方法、实例分析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2.教学手段分析教学准备:(1)自制数字记忆翻板.如下图所示:(2)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实例分析占一定比例.3.技术设备分析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和齐全的投影设备.实验室所用实验器材基本齐全,若涉及到一些需要自制的实验器材或教具,可由实验员协助完成或者教师自己制作.前期教学状况、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1.前期教学状况上节课中对时刻和时间应用数学方法在数轴上的表示,为本节课应用数学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前期教学存在问题上一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刻,比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没有预期的好;第二,三维目标偏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彻不到位;第三,引导性语言不够精炼.3.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开展学生座谈,主要了解学生对认知世界的方法的掌握程度和逻辑分析能力的水平,方式可以多样,比如,知识问卷(你在初中两年的学习中学到了什么?你知道的物理方法有哪些?你认为学习好物理最关键的是什么?等等).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和章节的设计,阅读相关知识,以更加精确地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台上走到台下,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的时候针对学生突出的重点错误加以指正,激励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的学生.教学任务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位置矢量和位移,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乃至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矢量,而初高中物理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高中阶段引入了矢量,矢量和标量这两类物理量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对位置矢量和位移学习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对应用数学方法在坐标系里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掌握对物体位置的空间描述,重点学习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其中利用一维坐标系表示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是重中之重.位移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应指出: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要求学生知道位移是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位置矢量的差值.2.教学重点分析理解位移的概念,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够确定质点的位移并对位移做出科学的描述,主要表现在相对哪个参考系,方向如何,大小为多少,体现出矢量的意义.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3.教学难点分析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掌握应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移及物体位置变化的数学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2.了解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3.能用一维直线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位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位置、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位置、位移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物.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 或路程 ) ,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4.从“知识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请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质点——理想化处理方法.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所需的必要条件.时刻和时间——用一温故而知新,其中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的数学方法的应用为本节课打下基础.的大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用x表示.例:一个小球从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最远能滑到 B 点,则上滑的最大位移为多少 ? 当小球返回运动到 C 点,此时位移为多少?若小球返回 A 点时,位移为多少?问题:出租车是按位移收费的吗?四、那么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来分类: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例题:见教材第8页例题位移是末位置矢量减去初位置矢量.不是,是按路程收费的.学生回忆路程的概念: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学生分析:(1)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2)位移的大小是两位置间最小距离,而路程不一定是两位置间的最小距离.举例:学生绕 300米跑道进行1500米比赛,终点和起点在一起,位移是零,而路程是1500米.举例:100米比赛,位移的大小是100米,路程也是100米.(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路程的大小大于位移的大小.关于直线运动,学生分成两派,展开辩论,得出结果: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往返运动则不然.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用坐标系的数学方法实例分析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为以后的位移变化和速度变化奠定基础.方法总结是关键.认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性,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三维教学目标充分得到体现,更加注重物理研究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渗透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和精神,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训练.削弱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加重学生的分析比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转化为能力.由于是上高中后的第二节课,学生既有知识的影响很大,注重了知识的顺应、同化与对比,重点分析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的不同点,尤其是需要更新的知识点.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加强学生的知识深度,课堂教学知识的可拓展性得到有效提高,给学生的发展留下空间.教学反思: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所以在教学中应更进一步加强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三维目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宜出现偏重,各方面都极为重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应围绕着目标去进行.除物理思想外,要坚持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但也要注意给数学量赋予物理意义.[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1 / 11。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第一章:位移的引入1.1 学习目标:理解物体位置的变化引入位移的概念1.2 教学内容:物体位置的变化:通过实际例子,如物体在平面上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位移的定义:介绍位移的概念,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和方向。

1.3 教学活动:观察物体位置变化: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平面上的移动,并描述其位置的变化。

位移的定义: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位移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1.4 练习题: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问题:给出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移动,让学生描述其位置的变化。

位移的计算问题:给出物体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让学生计算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第二章:位移的表示方法2.1 学习目标:学习位移的表示方法掌握位移向量的概念2.2 教学内容:位移的表示方法:介绍位移的表示方法,位移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位移向量的概念:位移向量是指位移的箭头表示,它包含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3 教学活动:位移的表示方法: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位移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理解位移向量的概念。

位移向量的绘制:让学生练习绘制位移向量,并掌握位移向量的表示方法。

2.4 练习题:位移的表示问题:给出物体的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让学生用箭头表示位移,并指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位移向量的绘制问题:给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让学生绘制位移向量。

第三章:位移的计算3.1 学习目标:学习位移的计算方法掌握位移的计算公式3.2 教学内容:位移的计算方法:介绍位移的计算方法,位移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得到。

3.3 教学活动: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位移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理解位移的计算公式。

位移的计算练习:让学生练习计算位移的大小,并掌握位移的计算方法。

3.4 练习题:位移的计算问题:给出物体的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让学生计算位移的大小。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2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2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二、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学目标1.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2.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3.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4.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重点难点重点: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难点: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设计思想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这两个概念是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内容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准确而清晰的第一印象。

还想通过刚开始的这几节课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和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

所以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解读位移和路程的概念。

同时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即用数轴来表示位移轴,在位移轴上,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线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要选位置参考点(位置零点),直线运动中,可选某一单一方向作为正方向,朝正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正,朝负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负.位移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时为正相反时为负.标量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遵从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会学到,不让学生知道).这样既直观又易懂。

同时让学生举例并进行讨论。

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资源《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引入】问题:阅读课本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故事,提到的三个问题涉及哪三个物理量?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我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课堂学习】学习活动一:确定位置的方法师:你现在在哪儿?如何描述?学生:“扬州市新华中学”师:不认识新华中学的人还是不知道你在哪儿?学生:扬子江中路728号。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设计思路:对于物体的运动现象,学生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但认识较肤浅,特别是对位移的概念丝毫没有了解.本课遵循循序渐进的教案原则,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践探究──理论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这一条探究之路,使学生真正理解位移的概念,位移与位置的区别及矢量、标量的本质.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实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研究物理学问题,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评价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学习任务分析:1.位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应指出: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要求学生知道位移是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位置矢量的差值.2.矢量和标量这两类物理量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对位移学习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学习者分析:1.学生在初中学过两年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对真正的物理思想的认识还非常模糊,如“物理模型”的思想将在本章提到,尽管初中对物体的运动也是按质点来处理的,但没有明确这个物理模型,因此应该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并顺理成章地形成物理模型.2.学生在初中学过速度,但定义是按“路程 / 时间”来定义的,方向性没有明确,并且没有矢量的概念.而通过初中的学习,这种“路程 / 时间”的前科学意识很强,位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一个重点,位移的概念是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前提.要让学生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3.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对在坐标系里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掌握了对物体位置的空间描述,重点学习了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这对本节课物体位移的确定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会选择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能判断什么是位移.会在坐标系中画出位移.(2)认识到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物理规律,物理量可按其特征分为标量和矢量.能区分物理量中的标量和矢量.会确定并计算位移.(3)体会并使用数学的方法表示物理量.通过对位移的学习,明确“像位移这样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的更重要的性质将随着后面的学习而深入理解.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实例和问题,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学生讨论、分析身边的实际现象,自行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得出规律.(3)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学习,尝试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运用物理原理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具体问题.会计算位移并能体会到位移的矢量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关注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物理规律的艰辛和喜悦.(3)学生通过交流,提高协作的意识.使每个同学都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会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倾听,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教案准备:地球仪、北京地图图片、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即即汽车位移方向为东偏南成教案流程:学习效果评价:(略)根据教案实际来设计教案反思:1.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案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交流、体验,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在自主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仅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在实践中体会到利用所学知识亲身探究、分析、讨论最终“自己”得出科学理论的乐趣,从而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提高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2.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探究式课堂教案顺应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心理需求,因此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本课学生通过自己在地球仪上找坐标来理解位置的概念,并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教室中教师为主的教案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前由学生搜集 GPS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活动的艰辛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更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更具有真实性.3.体现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本课设计在位置、位移等几个知识点上都应用了坐标系等数学知识,几个探究活动中选用的器材都是随手可得的,这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物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这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必修一1.2《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word教案

教科版必修一1.2《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word教案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一.确定位置的方法1.意义: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物体位置可认为是质点在某时刻所在空间的一点。

3.方法:利用坐标系来描述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二.位移和路程1.质点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叫路程,路程只有大小。

2.位移:A.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B 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

C .大小: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

D.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三.标量和矢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运算:矢量不能直接相加减,根据矢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标量按代数运算法则相加减。

一质点沿着一条直线先由A 点运动到B 点,再由B 点返回运动到C 点,已知AB=30m ,BC=40m,如图所示,试分别写出质点从A 到B,从B 到C,从A 到C 三段的路程和位移.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表示如图,一物体从A 运动到B ,如果A 、B 两位置坐标分别为XA 和XB ,那么物体的位移等于物体的末位置减去初位置。

△X = X B-X A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末位置-初位置。

位移计算得“+”号,说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位移计算得“-”号,说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1.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 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2.一个质点沿X 轴做单向直线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1)几秒内位移最大( )A.1S 内B.2秒内C.3秒内D.4秒内C A B(2)第几秒的位移最大()A.第1S内B.第2秒内C.第3秒内D第.4秒内(3)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1S内B.2秒内C.3秒内D.4秒内(4)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第1S内B.第2秒内C.第3秒内D第.4秒内4.在标准的运动场上将要进行1500m赛跑,上午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某运动员从跑道上最内圈的起跑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3圈多,到达终点,成绩是4分38秒如下图所示。

1_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1_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方法总结: (1)位移是由初、末位置决定,路程与运动路径有关.
在求解曲线运动中的位移和路程时,要注意与几何图形结 合.
(2)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但此时不 能认为“位移就是路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变式训练: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
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中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 3圈回到原位置,则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 大值分别为( )
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位移与路径相关吗?路程呢?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项目 区别 联系
位移
路程
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是从初 描述质点实际运动
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轨迹的长度
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标量,有大小,无 方向
由质点的初、末位置决定,与 质点运动路径无关
既与质点的初、末 位置有关,也与质 点运动路径有关
A.2πR,2πR B.2R,2R C.2R,6πR D.2πR,2R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解析:选C.当电子进入环形室中,运动到过入射点 的直径的另一端时,电子的位移最大,为2R;电子转了3 圈回到原位置,运动的路程为3×2πR=6πR,故选项C 正确.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热点示例创新拓展
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计算 一实心木块,体积为a×b×c(a>b,a>c).如图所示, B点放有一颗糖,有一只聪明的蚂蚁自A点沿最短的路程 爬到了B点,求: (1)这个最短路程是多少? (2)蚂蚁位移的大小.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关键提醒】 选取原点 → 建坐标系 → 确定坐标
精讲精析: 根据题意建立如以下图的坐标系,
A点为抛出点,坐标为-2 m,B点为 坐标原点,D点为落地点,坐标为2 m, C点为接住点,坐标为1 m,所以选项 B准确.

2018-2019年高一物理 1.2 位置变化的描述教学案

2018-2019年高一物理 1.2 位置变化的描述教学案

1.2 位置变化的描述[目标定位] 1.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2.理解位移的概念和矢量性,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3.知道矢量和标量的运算差异,能进行一维情况下矢量的运算.一、确定位置的方法1.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2.如果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3.坐标系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想一想:2013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上,中国队选手陈静文在女子400米决赛中以53秒76的成绩成功卫冕.为了准确的描述她在跑道上不同时刻的位置和位置变化,应建立怎样的坐标系?答案运动员在400米赛跑时,要经过弯道,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位移1.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称为位移.2.表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3.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如图121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x2-x1,可见,物体位置的变化可用位移来表示.图121想一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相等,位移一定相等吗?答案不一定路程是指轨迹长度,可以是曲线,也可以是直线;而位移指初、末位置的线段长度,是直线,所以两者不一定相等.三、矢量和标量1. 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质量、时间、路程、温度等.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位移、力、速度等.想一想:我们初中物理学习过许多物理量,比如体积、密度、质量、温度、力等等,这些物理量中,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答案 体积、密度、质量和温度这几个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都是标量;而力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一、坐标系的建立1.意义:借助适当的坐标系可以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2.方法(1)请在图122图122(2)哪个时刻质点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解析 (1)根据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对应情况,标出位置如图所示.(2)质点在1 s 、2 s 、3 s 、4 s 、5 s 时离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为5 m 、4 m 、1 m 、7 m 、1 m ,所以4 s 时质点离原点最远,为7 m. 答案 见解析借题发挥 当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及变化时,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当物体在同一平面内运动时,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二、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A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解析 位移为零,只能说明初末位置是同一位置,不能判断出物体是否运动,故A 正确;物体只要运动,路程就不会为零,因此,路程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即物体静止,B 错误;除了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外,其他的运动中位移的大小都小于路程,C 错误,D 正确. 答案 AD借题发挥 (1)如果某段时间内某物体通过的路程为零,则这段时间内物体一定静止,位移也一定为零.(2)如果某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则这段时间内物体不一定静止,可能运动又回到了出发点,路程也不一定为零.例3 (2013北京西城期末)如图123所示,某同学沿图示路径从开阳桥出发,经西单,到达王府井.从开阳桥到西单的距离为4 km ;从西单到王府井的距离为3 km.两段路线相互垂直.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图123A .7 km 、7 kmB .5 km 、5 kmC .7 km 、5 kmD .5 km 、7 km解析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大小为开阳桥到王府井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为5 km ,路程表示开阳桥到王府井的路径长度,故为7 km ,所以D 正确.答案 D三、对标量和矢量的理解 1.矢量的表示方法:(1)图示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2)数字表示:先建立坐标系并规定正方向,然后用正负数来表示矢量,“+”“-”号表示方向(“+”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一致,“-”表示与坐标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用数字的大小表示矢量的大小. 2.矢量和标量的区别(1)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2)标量的运算法则为算术运算法则,即初中所学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矢量的运算法则为以后要学到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大,而“-”只代表方向. 例4 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均为20 m ,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 B .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位移x 甲=1 m ,x 乙=-3 m ,则x 甲<x 乙 C .温度计读数有正负,其正号表示温度的方向D .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大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解析 位移是矢量,大小相同,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A 错;矢量比较大小时,比较绝对值即可,B 正确;温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正号表示比零摄氏度高,负号表示比零摄氏度低,正的温度一定高于负的温度,C 错,D 对. 答案 BD四、利用坐标系表示位移和路程例5 如图124所示是小灰灰一家周末外出的行车路线:从狼堡――→向东行驶500 m超市――→向东行驶450 m 羊村――→向西行驶150 m 博物馆――→向西行驶狼堡.小灰灰想分析一下一天的行程,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 m 建立了一个直线坐标系,试求:图124(1)在该坐标系上标出超市、博物馆、羊村和狼堡的位置; (2)小灰灰一家从狼堡经羊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与路程分别为多少? 解析 (1)如下图(2)从狼堡经羊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为x=300 m-(-500)m=800 m,位移方向向东.其路程为l=500 m+450 m+150 m=1 100 m.答案(1)见解析(2)800 m 向东 1 100 m1.2013年吴桥杂技节上,一名杂技演员将手中的球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如图125所示,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填写以下表格:图125坐标系的建立置.若以地面为原点,则出发点、最高点、落地点的坐标分别为x1=3 m,x2=8 m,x0=0;若以抛出点为原点,则x1′=0,x2′=5 m,x0′=-3 m.答案 3 m 8 m 0 0 5 m -3 m2.如图126所示,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登陆月球后“玉兔号”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开展3个月巡视勘察.若以着陆器所在地为坐标原点,以月球车运动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月球车从距离原点5 m处出发,沿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到达距离出发点15 m处.月球车最初位置坐标和最终位置坐标分别是( )图126A.0 m,15 m B.5 m,15 m C.0 m,20 m D.5 m,20 m解析根据题意建立的坐标系,出发点距离原点距离为5 m,坐标为5 m,末位置距离原点20 m,坐标为20 m,所以D正确.答案 D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3.某同学的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为1 000 m,但他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先向东走400 m,然后再向北走600 m,最后再向东走400 m才能到达学校,如图127所示.则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为______m,走过的路程为______m.图127解析位移是矢量,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为1 000 m;路程是实际走过的轨迹,故路程为400 m+600 m+400 m=1 400 m;答案 1 000 1 4004.(2014江苏高一期中)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28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8A.这样做目的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目的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C.这参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样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解析因为跑道外圈半径大于里圈,当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起点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B正确.答案 B利用坐标系表示位置和位移5.一质点沿x轴运动,开始时位置为x0=-2 m,第1 s末位置为x1=3 m,第2 s末位置为x2=1 m.请分别求出第1 s内和第2 s内质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解析第1 s内,Δx1=x1-x0=3 m-(-2 m)=5 m,方向沿x轴正方向;第2 s内,Δx2=x2-x1=1 m-3 m=-2 m,方向沿x轴负方向.答案 5 m,沿x轴正向-2 m,沿x轴负向。

高中物理 1.2 位置 位移教学设计(1)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粤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1.2 位置 位移教学设计(1)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粤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1.2 位置位移路程和位移是描述机械运动的两个最基本的物理量,要准确理解其定义及物理意义.在实际问题中,能区别路程和位移;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表示位移的数学方法;明确用位移表示位置变化时,不仅要考虑其大小,还要考虑其方向;要认识到矢量运算与标量运算的法则不同,通过在一维坐标系中进行矢量运算,领悟正与负、加与减的意义;学会用有向线段表示失量运算,这样能直观、形象地认识失量运算法则.【物理观念】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知道矢量和标量以及两者的区别。

【科学思维】空间坐标系需要在脑海中形成立体图像,偏于解题。

【科学探究】知道直线运动中位置和位移的关系,学会用坐标系去探究位移。

【科学态度与责任】掌握物理量的矢量性,了解常见的矢量,对于后期物理的学习事半功倍。

【教学重点】1、位移概念的理解2、知道矢量和标量;【教学难点】1、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二者的确定方法2、矢量和标量的对比PPT【新课导入】我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一两百米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塔克拉玛干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如果一支探险队要进入该沙漠探险,那么他们需要弄清楚三个重要的问题:身处何方?要去哪里?最佳路线是什么?而这三个问题涉及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物理量:位置、位移和路程.【新课讲授】一、位置在生活、生产和技术应用中,人们经常要关心或考虑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如行驶的汽车、航行的船只、移动的台风、飞行的火箭等.位置是指运动质点某一时刻在空间所处的地方.为了表示运动质点的位置,首先应该选取一个参考系,然后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质点的位置,可由质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来确定.坐标系就是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下面介绍三中常用坐标系:1.一维直线坐标系: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置可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x表示。

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 第1章 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教科版必修1-教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1章 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教科版必修1-教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学 习 目 标知 识 脉 络(教师用书独具)1.知道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2.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及二者计算方法的不同.(难点)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重点)1.定义: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具有原点、正方向和标度的坐标轴.2.建立坐标系的目的:为了定量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3.种类⎩⎪⎨⎪⎧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三维坐标系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 (2)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3)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4)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三、标量和矢量 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路程、温度等. 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力等.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循“算术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填“相同”或“不同”).1.思考判断(1)直线运动中,建立了直线坐标系,任意时刻的位置都可由位置坐标表示.(√)(2)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路程也一定相等.(×)(3)一个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4)温度的高低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所以温度是矢量.(×)2.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经B运动到C,其位置坐标如图所示,则从A到B的位移Δx1=________m,从A至C的位移Δx2=________m,Δx1________Δx2(填“>”或“<”).[答案]-3 -8 <坐标系1.建立坐标系的意义和原则(1)意义:借助适当的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2)原则: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确定物体的位置方便、简捷.2.三种坐标系的比较分类直线坐标系平面坐标系三维坐标系适用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某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物体在空间内做曲线运动时建立方法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标度,就建立了直线坐标系在平面内画相互垂直的x轴与y轴,即可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一对坐标值确定在空间画三个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即可组成三维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值来确定应用实例M点位置坐标:x=2 mN点位置坐标:x=3 m,y=4 m P点位置坐标:x=3 m,y =4 m,z=2 m1.如图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解析]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各点坐标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答案]见解析2.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7°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10 m至B点.(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解析](1)坐标系如图所示,图线OA→AB为运动轨迹.(2)A点位置:x A=10cos 37° m=8 m,y A=10sin 37° m=6 mB点位置:x B=8 m,y B=6 m-10 m=-4 m.即A点的坐标:(8 m,6 m),B点的坐标:(8 m,-4 m).[答案](1)见解析(2)A(8 m,6 m) B(8 m,-4 m)位移和路程位移和路程的联系与区别________;若质点运动了134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思路点拨:①找出研究过程的初位置和末位置,则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位移.②画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则实际路径的总长度就是路程.[解析] 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圈运动一周,位置没有变化,位移是0,走过的路程是2πR ;质点运动134周,设从A 点开始逆时针运动,则末位置为C ,如图所示,其位移为由A 指向C的有向线段,大小为2R ,路程即轨迹的总长,为134个圆周长,即72πR ;质点运动到B 点时位移最大,最大位移是2R ,质点运动结束时路程最大,最大路程即为72πR .[答案] 0 2πR2R 72πR 2R 72πR位移和路程的“可能”与“不可能”(1)位移与路程永远不可能相同.因为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两者的运算法则不同.(2)在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都不可能大于路程.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位移大小与路程可能相等,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都要小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与路程相等.3.(多选)如图所示为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的示意图,其中A 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 、800 m 赛跑的起跑点,B 点是100 m 赛跑的起跑点.在一次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 、400 m 和800 m 赛跑,则从开始比赛到比赛结束时( )A .甲的位移最大B .丙的位移最大C .乙、丙的路程相等D .丙的路程最大AD [甲同学的初、末位置直线距离为100 m ,位移大小为100 m ,路程也是100 m ;乙同学路程为400 m ,但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为零;丙同学路程为800 m ,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也为零,所以甲的位移最大,丙的路程最大,A 、D 正确.]标量和矢量 1.矢量的表示方法(1)图示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2)数字表示:先建立坐标系并规定正方向,然后用正、负数来表示矢量.“+”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数字的大小表示矢量的大小.2.矢量和标量的区别(1)矢量是有方向的,标量没有方向.(2)标量的运算法则为算术运算法则,即初中所学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矢量的运算法则为以后要学到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大,而“+”“-”号只代表方向.4.下列关于位移(矢量)和温度(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也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表示方向D[当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才能说这两个矢量相同;直线运动的位移的“+”“-”号只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即温度的高低).] 5.(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位移-10 m比5 m小D.-10 ℃比5 ℃的温度低AD[由矢量、标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和单位决定,所以-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故C错误;温度的正、负是相对温度为0 ℃时高出和低于的温度,所以-10 ℃比5 ℃的温度低,故D正确.] 1.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A.质量B.时间C.路程D.位移D[质量、时间和路程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D正确.]2.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 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 .2 m ,-2 m ,-1 mB .-2 m,2 m,1 mC .4 m,0,1 mD .-4 m,0,-1 mB [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A 点为抛出点,坐标为-2 m ,B 点为坐标原点,D 点为地面,坐标为2 m ,C 点为接住点,坐标为1 m ,所以选项B 正确.]3.在长为50 m 的标准游泳池举行100 m 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0,50 mB .50 m,100 mC .100 m,50 mD .0,100 mD [由题意知,运动员最后回到了起点,初、末位置相同,故位移为0;而路程为运动轨迹长度,故路程为100 m ;故选D.]4.湖中O 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 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 ,又向北行驶3 km ,则O 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A .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B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C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D .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 km 处D [如果取O 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 轴正方向,向北为y 轴正方向,则小船的位置坐标为(4 km,3 km)或x =4 km ,y =3 km ,小船虽然运动了7 km ,但在O 点的观察员看来,它离自己的距离是42+32km =5km ,方向要用角度表示,sin θ=35=0.6,因此θ=37°,如图所示.故D 正确.]5.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沿半径为R 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运动,中央的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 的半圆.他从A 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 行进.求:(1)他从A 点第一次走到O 点时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他从A 点第一次走到D 点时的位移和路程.[解析] (1)从A 点第一次走到O 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O 的长度,即x 1=R .位移的方向为由北指向南.(2)从A 点第一次走到D 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D 的长度,即x 2=2R .位移的方向为东偏南45°.从A 点第一次走到D 点时的路程等于整个运动轨迹的长度,即s =34×2πR +2π×R2=2.5πR .[答案] (1)R 由北指向南(2)2R ,方向为东偏南45° 2.5πR。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导学案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导学案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导学案《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导学案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1课时)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课程标准分析 1. 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 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

3. 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能用平面坐标系正确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学生分析已知:路程:这一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并且利用路程来解决物体运动的问题。

半知:(无)未知:位移:“位移”这一概念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概念,并没有在初中阶段涉及过,并且“位移”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个矢量,“位移”的出现意味着学生今后在思考物理问题时,不仅要考虑物理量的大小,还要考虑其方向。

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又上升了一个空间。

教材分析本节学习描述质点做机械运动需要用的一维坐标系、位移等概念。

相当一部分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因为思维习惯的原因,在第一次接触既要考虑大小又要考虑方向的问题时,会因不适应造成学习困难。

所以,区别“路程和位移”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和方法对学习速度和加速度可以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1.确定位置的方法一维坐标系是研究直线运动的基础,教科书通过甲虫自东向西的运动得到一维坐标系的建立。

此外,书中又引入了“大海中的轮船”和“蔚蓝天空上的飞机”,从而意识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坐标系。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一维坐标系建立的方法,需要注意“位置”这个物理量只对质点才有确切得到意义。

2.位移研究质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运动学的核心问题。

研究质点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体现了教科书内容的基础性。

教学中,往往先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并且确定质点的位置。

学生通过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末位置相对初位置的变化,可以体会到位移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因为第一次学习矢量,学生常常忽略位移的方向性,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尽快地熟悉和形成习惯。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图片展示
第一层级
研读教材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
完成学案
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及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
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
课程导学建议
重点难点
位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30分钟左右,安排在课内则只用20分钟左右。通过教材的“观察思考”让学生了解一维直线坐标和二维直角坐标;通过教材中“图1-2-7”和“例题”让学生掌握位移的概念和位移正负的含义,并分析“讨论交流”,总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第二层级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
补充质疑
教师点评
主题1:
确定位置的方法
(1)确定物体位置涉及质点的概念,也涉及经度、纬度的概念,可能要教师补充一下。
(2)沿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可看作是在一根坐标轴上运动,在坐标轴上可以进行定量描述。
(3)说明:从一维、二维到三维空间,描述起来变得更复杂,但本章只研究一维运动。
(2)比较路程和位移有何区别与联系.可以不组织讨论。
(1)学校的标准操场(400米的跑道),①100米赛跑时运动员的位移与路程怎样?②200米赛跑时运动员的位移与路程怎样?③运动员沿操场标准跑道跑一圈,位移是多少米?以学生熟悉的情景来分析矢量和标量,学生参与热情较高。
(2)比较路程和位移有何区别与联系,学生必须先独立填写。
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作笔记。

(2019新教材)2020-2021学年教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1.2位置位移-教案

(2019新教材)2020-2021学年教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1.2位置位移-教案

位置位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坐标系的概念.能够建立合理的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过程与方法:1.会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3.会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1. 位移的概念、理解及计算。

2. 位移—时间的图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以前的人很难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呢?是因为他们在穿越沙漠时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以及还有多远才能走出沙漠,从而在绝望中死去。

因此,在物体运动中它的位置的确定,位置变化(位移)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节就让我们来讨论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坐标系1.意义:要准确地描述质点的位置,需要建立坐标系。

2.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

教师画出一维坐标系教师强调:注意要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例1:沿东西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x轴的正方向指东,选取路上的某交通岗亭作为坐标原点0,请说出汽车的位置。

出示动画:出发点坐标是20 m ;终点坐标是30 m参考答案:汽车的出发点坐标是20 m,表示它在岗亭以西20 m处;汽车的终点坐标是30 m,表示它在岗亭以东30 m处。

(2)描述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出示动画:二维坐标系(3)描述立体空间内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

(二)路程位移1.路程: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例如:北京去重庆,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

①乘火车②乘飞机③乘火车到武汉乘轮船沿长江而上。

不同方式路程不同出示图片:北京到重庆思考:就位置的变动来说相同吗?教师讲解:无论使用什么交通工具、走过了怎样不同的路径,他总是从北京到达了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1300km的重庆,即位置的变化是相同的.如图:只要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这个有向线段就是确定的,它不因路径的不同而改变。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学设计思路:对于物体的运动现象,学生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但认识较肤浅,特别是对位移的概念丝毫没有了解.本课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践探究──理论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这一条探究之路,使学生真正理解位移的概念,位移与位置的区别及矢量、标量的本质.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实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研究物理学问题,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评价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学习任务分析:1.位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应指出: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要求学生知道位移是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位置矢量的差值.2.矢量和标量这两类物理量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对位移学习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学习者分析:1.学生在初中学过两年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对真正的物理思想的认识还非常模糊,如“物理模型”的思想将在本章提到,尽管初中对物体的运动也是按质点来处理的,但没有明确这个物理模型,因此应该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并顺理成章地形成物理模型.2.学生在初中学过速度,但定义是按“路程 / 时间”来定义的,方向性没有明确,并且没有矢量的概念.而通过初中的学习,这种“路程 / 时间”的前科学意识很强,位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一个重点,位移的概念是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前提.要让学生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3.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对在坐标系里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掌握了对物体位置的空间描述,重点学习了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这对本节课物体位移的确定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会选择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能判断什么是位移.会在坐标系中画出位移.(2)认识到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物理规律,物理量可按其特征分为标量和矢量.能区分物理量中的标量和矢量.会确定并计算位移.(3)体会并使用数学的方法表示物理量.通过对位移的学习,明确“像位移这样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的更重要的性质将随着后面的学习而深入理解.2.过程与方法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通过大量实例和问题,)1(.问题.自行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2)学生讨论、分析身边的实际现象,(得出规律.)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学习,尝试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运用物理3(原理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具体问题.会计算位移并能体会到位移的矢量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1)通过关注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物理规律的艰辛和喜悦.)学生通过交流,提高协作的意识.使每个同学都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3为学生逐渐形成严会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倾听,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教学准备:地球仪、北京地图图片、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通过对观看图片、录像并思引入新课我国的两名考.参赛选手进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行点评,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通过学投影出示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路线图及赛程安1.生的回答,排,有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对我国的两名参赛选手凸现学生对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位移、位置、.请一名学生叙述其上学的路线.2路程认识上提问:我们如何在任意时刻都能准确地确定的误区,在哪里?我要去的地方在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如说学生这就涉及到我们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物为路程、量:位置、位移、路程移相等,置、位移不清.教对学生回答不做评论,任其自由发挥.使学生物体相对于其讲授新课学生答:不断加深数叫做机他物体位置的变化,我们要想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械运动,简称运动.学工具在物理学的学习学生回答.一、位置、位移、路程学生通过对课件的分和研究中的1.什么叫物体的位置呢?析、讨论,总结得出位移、教师要求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的地理位重要性的认路程的概念.识.置.问题设学生讨论后回答:运动物体在某时刻处于空间学生讨论得出位移、路计要一步一的某个点,这个点就叫物体的位置.程的区别.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步深入,设我们又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呢?(提示学生通代表介绍 GPS 定位系统问要环环相过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位置可以由坐标描述,如:扣,最终透过现象认清学生进行讲评.其本质.学生总结.这里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自己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A 点位置由 A(x,y) 描述.分析,要充质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动,怎么描述这种变动分相信学生呢?有这种能注意:参考系和坐标系不是同一个东西,但他力,教师只们是有联系的.首先必须确定参考系,再在参考系要稍加引上确定坐标系,只有坐标系确定了,矢量才有确切导,不要过的含义.从而引出确定位置的方法步骤:首先确定多讲解,要参考系,然后建立坐标系,用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充分调动学设问:如果物体不能看做质点,你能准确地描生学习的积述它的位置吗?(位置这个物理量只有对质点才有极性,使学确切的含义)生获得解决出示北京到上海的位移、路程的课件.问题的位趣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从初位置指向末对学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质点在这次运动中发生的位移给予鼓励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使学生学表示位移的方向更多的如:物体 A点沿曲线运动 B点,这次运识,认识到表示. AB 动对应的位移用有向线段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是矢量,通常用字母x表示位移.质点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轨迹与位移一定重合吗?质点运动的轨迹不一定是直线,不一定重合.3.路程: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上面的例子中曲线AB的长度表示路程.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4.讨论: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是什么?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位移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二、标量和矢量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代数方法)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具有不同的运算法则知识应用: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位置的确定在现代就有着具体的体现,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 GPs定位系统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请他们为我们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请学生代表讲解)GP定位系统图课堂练习典型例题——关于位移和路程一辆汽车从 A 点出发,向东行驶了 40km到达C 点,又向南行驶了 30km到达B 点,此过程中它通过的路程有多少?它的位移大小、方向如何?分析与解:路程为标量,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故汽车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即70km;位移为矢量,可用从初位置 A 到末位置 B的有向线段AB 来表示,故汽车在上述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即汽车位移方向为东偏南成的角.教师展示学生结果,并由学生进行讲评.课堂小结:知识:位置、位移和路程学生认真观察.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地球仪找到指定位置,进一步加深对使学对学生给予鼓励,位置、位移、路程的感性认识.认生学到更多的现代知识,定位系统.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代表介绍 GP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作用趣得出使学生明确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活动通过对课件的分析,移和路程的区别移、路程的概念.利用网学生观看并思考.课外拓展:络资源为学除课本上提供的信息以外,教师再提供以下信生提供信系统的简单工作原理. GPs息:息,一方面体现信息社会信息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突出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科技上的影响.布置作业尝试设计一种在宇宙飞船上失重条件下进行实验的方案.板书设计:一、位置、位移和路程1.位置:运动物体在某时刻处于空间的某个点,这个点就叫物体的位置.2.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长度表示大小指向表示方向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是矢量,通常用字母x表示位移.3.路程: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矢量,位移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路程是标量,与路径有关二、标量和矢.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代数方法.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二者具有不同的运算法则教学流程:学习效果评价:(略)根据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反思:1.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交流、体验,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在自主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仅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在实践中体会到利用所学知识亲身探究、分析、讨论最终“自己”得出科学理论的乐趣,从而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提高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2.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探究式课堂教学顺应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心理需求,因此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本课学生通过自己在地球仪上找坐标来理解位置的概念,并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教室中教师为主的教学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前由学生搜集 GPS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活动的艰辛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更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更具有真实性.3.体现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本课设计在位置、位移等几个知识点上都应用了坐标系等数学知识,几个探究活动中选用的器材都是随手可得的,这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物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这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学设计思路:对于物体的运动现象,学生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但认识较肤浅,特别是对位移的概念丝毫没有了解.本课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践探究──理论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这一条探究之路,使学生真正理解位移的概念,位移与位置的区别及矢量、标量的本质.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实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研究物理学问题,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评价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学习任务分析:1.位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应指出: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要求学生知道位移是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位置矢量的差值.2.矢量和标量这两类物理量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对位移学习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学习者分析:1.学生在初中学过两年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对真正的物理思想的认识还非常模糊,如“物理模型”的思想将在本章提到,尽管初中对物体的运动也是按质点来处理的,但没有明确这个物理模型,因此应该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并顺理成章地形成物理模型.2.学生在初中学过速度,但定义是按“路程 / 时间”来定义的,方向性没有明确,并且没有矢量的概念.而通过初中的学习,这种“路程 / 时间”的前科学意识很强,位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一个重点,位移的概念是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前提.要让学生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3.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对在坐标系里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掌握了对物体位置的空间描述,重点学习了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这对本节课物体位移的确定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会选择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能判断什么是位移.会在坐标系中画出位移.(2)认识到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物理规律,物理量可按其特征分为标量和矢量.能区分物理量中的标量和矢量.会确定并计算位移.(3)体会并使用数学的方法表示物理量.通过对位移的学习,明确“像位移这样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的更重要的性质将随着后面的学习而深入理解.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实例和问题,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学生讨论、分析身边的实际现象,自行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得出规律.(3)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学习,尝试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运用物理原理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具体问题.会计算位移并能体会到位移的矢量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关注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物理规律的艰辛和喜悦.(3)学生通过交流,提高协作的意识.使每个同学都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会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倾听,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教学准备:地球仪、北京地图图片、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引入新课观看图片、录像并思考.通过对我国的两名1.投影出示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路线图及赛程安排,有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对我国的两名参赛选手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2.请一名学生叙述其上学的路线.提问:我们如何在任意时刻都能准确地确定我在哪里?我要去的地方在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这就涉及到我们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参赛选手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通过学生的回答,凸现学生对位置、位移、路程认识上的误区,比如说学生认为路程、位移相等,位置、位移分不清.教师对学生回答不做评论,任其自由发挥.讲授新课我们要想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一、位置、位移、路程1.什么叫物体的位置呢?教师要求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的地理位置.学生讨论后回答:运动物体在某时刻处于空间的某个点,这个点就叫物体的位置.我们又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呢?(提示学生通过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答: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学生回答.学生通过对课件的分析、使学生不断加深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的认识.问题设计要一步一步深入,位置可以由坐标描述,如: A 点位置由 A(x,y) 描述.质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动,怎么描述这种变动呢? 注意:参考系和坐标系不是同一个东西,但他们是有联系的.首先必须确定参考系,再在参考系上确定坐标系,只有坐标系确定了,矢量才有确切的含义.从而引出确定位置的方法步骤:首先确定参考系,然后建立坐标系,用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设问:如果物体不能看做质点,你能准确地描述它的位置吗?(位置这个物理量讨论,总结得出位移、路程的概念. 学生讨论得出位移、路程的区别.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代表介绍 GPS 定位系统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进行讲评. 学生总结.设问要环环相扣,最终透过现象认清其本质. 这里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自己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这种能力,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不要过只有对质点才有确切的含义)出示北京到上海的位移、路程的课件.2.位移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质点在这次运动中发生的位移,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如:物体从 A 点沿曲线运动到 B 点,这次运动对应的位移用有向线段 AB 表示.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是矢量,通常用字母x表示位移.质点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多讲解,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对学生给予鼓励,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认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轨迹与位移一定重合吗?质点运动的轨迹不一定是直线,不一定重合.3.路程: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上面的例子中曲线AB的长度表示路程.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4.讨论: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是什么?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位移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二、标量和矢量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代数方法)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具有不同的运算法则知识应用:我们学习的物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位置的确定在现代就有着具体的体现,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 GPs定位系统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请他们为我们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请学生代表讲解)GPs定位系统图片课堂练习:典型例题——关于位移和路程一辆汽车从 A 点出发,向东行驶了 40km到达 C 点,又向南行驶了 30km到达 B 点,此过程中它通过的路程有多少?它的位移大小、方向如何?分析与解:路程为标量,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故汽车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即 70km;位移为矢量,可用从初位置 A 到末位置 B 的有向线段AB 来表示,故汽车在上述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即汽车位移方向为东偏南成的角.教师展示学生结果,并由学生进行讲评.课堂小结:知识:位置、位移和路程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地球仪找到指定位置,进一步加深对位置、位移、路程的感性认识.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代表介绍 GPS定位系统.学生认真观察.对学生给予鼓励,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现代知识,认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活动:通过对课件的分析,使学生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学生自主讨论,得出位移、路程的概念.课外拓展:除课本上提供的信息以外,教师再提供以下信息:GPs系统的简单工作原理.学生观看并思考.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信息,一方面体现信息社会信息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突出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科技上的影响.布置作业尝试设计一种在宇宙飞船上失重条件下进行实验的方案.板书设计:一、位置、位移和路程1.位置:运动物体在某时刻处于空间的某个点,这个点就叫物体的位置.2.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长度表示大小指向表示方向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是矢量,通常用字母x表示位移.3.路程: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矢量,位移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路程是标量,与路径有关.二、标量和矢量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代数方法)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二者具有不同的运算法则.教学流程:学习效果评价:(略)根据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反思:1.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交流、体验,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在自主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仅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在实践中体会到利用所学知识亲身探究、分析、讨论最终“自己”得出科学理论的乐趣,从而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提高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2.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探究式课堂教学顺应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心理需求,因此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本课学生通过自己在地球仪上找坐标来理解位置的概念,并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教室中教师为主的教学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前由学生搜集 GPS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活动的艰辛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更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更具有真实性.3.体现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本课设计在位置、位移等几个知识点上都应用了坐标系等数学知识,几个探究活动中选用的器材都是随手可得的,这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物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这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