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17
【学习实践】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9月1日课题: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本课初备课时共1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基本掌握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
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
通过讨论和比较,明确算理。
重点难点: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幻灯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表内除法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视算。
复习除法笔算的格式9÷2=指名板演。
提问各部分名称。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除法二、新授1、教学40÷2出示场景图。
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0÷22、教学46÷2新课标第一网先自己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组织全班交流。
明确: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出示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3、练习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6÷24、教学笔算46÷2先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
组织全班交流。
明确: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板书口算的想:40÷2=206÷2=320+3=23出示口算卡片,视算。
选择几题说说算理。
自学除法笔算的方法。
指导笔算除法的顺序和方法。
提问: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第二个4是怎么来的?第二个和第三个6分别是怎样来的?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说明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板书2)46说明竖式的写法,以及在横线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第2题课堂小结讨论并指名回答。
作业直接写得数。
写完后比一比每组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先独立做前两题。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合上书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四、作业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做后两小题。
课堂作业:P8(2)
家庭作业:P8(3前三组)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方法310 10 10 10 10 14
4、做P10(6)
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
三、课堂小结
交流。
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日期
课题:除法练习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1课时,本课第8课时
个人复备栏
丁文年
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日期:
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1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丁文年
教学目标: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不够商1用0占位。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6÷6 99÷6
笔算,指名板演。
重点难点:
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础题练习
1、做P10(3)
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2、做P8(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七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1~7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题西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以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方法习惯上被称为综合法。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几乎在每一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会得到运用,因而理解并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教材安排有两例由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构成的实际问题,在随后的“想想做做”和练习十中,教材还安排了以图文、表格等不同方式呈现的,基于不同情境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变式运用中逐步掌握上述策略,加深对策略本身的体验。
【课时安排】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1课时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1课时练习十(1) 1课时练习十(2) 1课时从条件从出发思考的策略(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前测: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30个,第二天班比前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那第三天摘多少个?第四天比第三天多摘5个,那么第四天摘多少个?一、呈现例1,引入课题1.谈话引入:在收获的季节,小猴每天都帮助妈妈摘桃,而且摘桃的本领越来越强。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7页例7及试一试》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展示情境图(课本第17页例7)
(1)根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相关信息。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8×4”
2.总结。
教师:通过以上几个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4.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选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明计算步骤。
2.火眼金睛。(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4、5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取到哪些信息?然后列式解答。
4.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然后说一说解决第1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解决第2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能应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笔算
出示:327×3= 4×192=
学生计算,指名板演的乘法要特别细心,要按照笔算的方法弄清每一位上怎样算,乘和加要算正确,才能算得对。
乘法笔算经注意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这进的几要加在前一位乘出的积上,并且注意进的几就加几。
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年级:三年级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
课题:加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 能熟练背诵1-10的加法口诀表;
2. 能用加法口诀表快速计算1-10的加法;
3. 能灵活运用加法口诀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1. 背诵1-10的加法口诀表;
2. 运用加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 运用加法口诀表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
2. 加法口诀表卡片;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加法口诀表练习题。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通过课前活动或教师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加法口诀表的兴趣。
2. 引导学习:教师展示加法口诀表卡片,让学生跟读并背诵1-10的加法口诀表。
3. 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进行加法口诀表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口诀表的熟练程度。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用加法口诀表解决问题的过程,共同讨论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5. 实际运用: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计算问题,让学生使用加法口诀表快速解决。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加法口诀表的方法,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改进的
方法。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练习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加法口诀表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提供个性化指导。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游戏、歌曲等)继续巩固加法口诀表的学习,拓展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配套新版教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年、月、日✧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十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1×10= 3×32= 5×11=2×20= 30×3= 6×20=学生计算,汇报交流。
(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
时间:第一节课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苏教版
课题:加减法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够灵活运用十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加减法的规则和运算方法。
2.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教学准备:
1.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
2.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卡片。
3.抽奖小礼品。
教学过程:
1.热身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加减法计算卡片,带领学生一起快速计算,热身复习。
2.教学过程(20分钟)
a.复习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让学生快速完成简单计算题。
b.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授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的技巧。
c.让学生自己完成加减法练习题,检查答案,纠正错误。
3.拓展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更复杂的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合作解决。
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加减法对抗游戏。
4.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加减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多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5.作业布置(2分钟)
布置本节课所学习的加减法练习题,督促学生完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十以内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计算的能力和速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际示范来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增强学生的动
手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1.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数学技能和概念:
- 认识数字0-10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取它们;
- 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 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
- 认识二维几何图形,并能正确辨认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教学内容
2.1 数字与比较
- 介绍数字0-100,帮助学生认识每个数字的书写和读取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加深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2.2 简单加法和减法
-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练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3 二维几何图形
- 介绍常见的二维几何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 帮助学生辨认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3. 教学活动
活动1:数字比较游戏
- 让学生两两配对,比较彼此手中的数字大小;
- 引导学生讨论比较结果,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活动2:加法和减法实践
- 准备一些实际物品,让学生模拟加法和减法运算;
-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符号记录计算过程。
活动3:图形辨认和描述
- 准备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辨认并描述卡片上的图形特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描述来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4.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纸和评估学生掌握情况。
5.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所学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 提供一些额外的练和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的简要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2017年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50页)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自主探究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
1.解决“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⑴问: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怎样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
⑵谈话: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计算400×2,结果是多少?再在小组里交流。
⑶班级交流。
谈话: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出算法,教师板书。
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⑴问:怎样列式?⑵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⑶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⑷班级交流,总结算法。
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之间的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观察图意,搜集信息,明确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图画,引导搜集信息,明确要求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知识,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他们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运算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们分食物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小动物们分到的食物的数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七1》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主备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练习七 1)周次12总课时数30练习七( 1)课型新授1.使学生熟练口算除法,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整除),并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提高除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复习。
1.回忆我们前面所学的除法。
2.谈话:(板书课题:练习七)二、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七第 1 题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每组题的联系和区别。
这里的口算,想几除以几可以算出几十或几百除以几的得数,想几十几除以几可以算出几百几十除以几的得数,也就是直接用乘法口决就可以算出几十、几百和几百几十除以几的得数。
2.完成练习七第 2 题指名学生口算。
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的运算,选两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七第 3 题指名板演,计算并验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和没有余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
4.完成练习七第 4 题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提醒学生验算的方法。
表扬正确率高,计算快的学生。
三、解决实际问题1.完成练习七第5 题指名学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列式解答。
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完成练习七第 6 题。
出示题目“一个网球拍多少元?”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知识?五、【板书设计】练习七。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
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讨论:如何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要画出这个正方形,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如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教这节课主要练习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笔算,练习中第 4 题,学要应用除数、商和被除数的关系,求被除数,这是学生第一次直接接触这反样的形式,其基础是除法验算时获得的除法算式里各部分间关系的体验,学生练习会有一定程度的困难。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材分析和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材分析和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年、月、日》是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以及能够计算出平年、闰年的天数。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年、月、日的认识可能还比较模糊。
通过前面对时间单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导入环节,我会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呈现环节,我会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引出年、月、日的概念。
在操练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在巩固环节,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拓展环节,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年、月、日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总结环节,我会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以及能够计算出平年、闰年的天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
2.难点:让学生能够计算出平年、闰年的天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活动教学法: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3.问题驱动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5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游戏比赛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知道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通过判断,辨析和验证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并认识对称轴,根据特征会找和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何图形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难点:根据特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媒体、图形等。
教学过程:一、比赛引入,初步感知。
1.女同学和男同学比眼力,老师分别给你们看一个图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么?出示:相关图形的一半,女:蝴蝶、飞机、男:木梳、电筒、宣布比赛结果,激化矛盾男生觉得比赛内容不公平,女生猜的图形另一半与看到的一半一样,他们猜的图形两边不一样。
女生猜的图形两边真的一样吗?(媒体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完全重合(板书)5.再次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A.出示:半张电话图形,男生猜一猜是什么图形?B.能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电话图形两边完全重合吗?C.演示:“对折”、“完全重合”D.学生动手验证树的图形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说验证结果。
学生得出结论: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6.认识对称轴二、自主探究,体验新知1.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双喜图在判断中进一步明确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中间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一方向的一双鞋对折后,图形两边没有完全重合,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C、两条相对的鱼D、叶子图2、用手式比划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字母:E T 汉字:中田)3.判断图中红线是对称轴吗?(小组讨论)只有沿红线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红线才是图形的对称轴。
4.小结:我们怎样来判断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三、动手操作,内化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挑出轴对称图形A、每组都有一张信封,信封内有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圆各种图形,学生动手验证出轴对称图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乘法概念、乘法口诀、乘法运算定律、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简单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和运算定律。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正确进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掌握。
2.理解和掌握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乘法口诀表和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规律,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备课教案
王沟镇赵庄小学电子备课导学案设计学科:三年级数学主备人:赵尊响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2.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怎样口算?点拨: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2.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全班交流分析书本上出现的几种方法,给予适当的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一)适应练习1.第一页试一试第2题2.想想做做第2题(二)口算练习1.想想做做第3题2.想想做做第4题点拨:都用乘法乘上它们之间的进率提示:1时=60分1分=60秒(三)比较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4题(四)创编练习果园里种了300棵,300棵梨树,300棵苹果树,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四.课作(8分钟左右)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提高题:比较大小:700×6 O 600×7800×3 O 700×48×800 O 700×9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王沟镇赵庄小学电子备课导学案设计学科:数学主备人:赵尊响的几份呢?可以怎样圈呢?黄花里有几个2朵?2. 自学。
3.试着列出算式。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圈一圈,完成书本P4的填空。
2.你会照样子说一说吗?3、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1. 倍?你是怎样想的呢?2. 为什么列除法算式?3. 红花增加2朵,红花的朵数又是蓝花的几倍?交流重点: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求8朵里面有几个2朵,就是把8朵按每2朵一份进行平均分,所以用除法。
指出:“倍”不是单位名称,不用写上。
小结: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在过去学习的“几个几”知识上发展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要看清楚:①谁和谁比。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苏教版学校三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班级上册58-60页教学目标:1.引领同学经受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同学观看、操作、猜测等数学思维力量的培育。
3.创设相互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同学在合作中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备课重点: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说明同学是大致熟悉的。
这样的状况并不说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由于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由于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化。
重点思索: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同学已有的认知基础。
在处理教学详情时,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同学自己,而且又是爱好盎然的?验证的支配,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才智?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给予更多的数学思索?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索的含金量?教学过程:一、嬉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1.已经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伴侣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同学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熟悉,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嬉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究竟有多少?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晰理由。
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同学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同学验证,再沟通汇报。
由于同学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白长方形对边相等。
苏教版学校三班级数学上册教案2一、情境创设引人入胜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对于三班级同学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镇江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17《复习(1)》双减分层作业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建议
2.欢欢对体育室的体育器材进行整理,列成下表。
种类排球篮球足球跳绳
数量8个24个6个?根(1)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
(2)跳绳的根数是排球的15倍,跳绳有多少根?
综合练习1.填空:
(1) 88×3,要使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填();要使积是三位数, 里最大填()。
(2)要使 04×5的积小于2000, 里最大填();要使积大于3000,□里最小填()。
2.三(1)的图书角有故事书28本,科普书7本,文学书63本,卡通读本的数量是故事书的2倍。
(1)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2)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3.
两个小组一共折了多少个千纸鹤?
拓展练习(含个性化)★1.王老师带着4名学生去参加博物馆的历史之旅活动,怎样买票最划算?
我们组一共折了
78个千纸鹤。
我们组每个人折了
23个千纸鹤。
成人票:120元儿童票:70元
团体票(5人及以上):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