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
20 年第 1 06 期
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总第 13 1期
从 符 号学 角 度 审视 “ 网络 = ’ l I , 五吉, 日I
朱 立 志 王 岩松 ,
(. 1 济南大学外国语 学院 , 山东 济 南 202 ;. 502 2 武警济南指挥 学校 , 山 东 济南 2O O ) 5O 3
络空间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 信息以 比特的方式存在 , 简单 的
乐、 医学上的症状等 , 而且 还远不止这些。符号学还对上述
一
类符号变际的方式 以及制约符号使用 的规则进行研
究 。现代符号学思想 有两个 源头 : 一个 是瑞 士语 言学家 索绪尔 , 另一个是美 国逻 辑 学家 皮 尔斯。他们 几乎是 在 同
一
符号… ’ 1完成 了所有 的编码 , 0或“” 现实世界 、 可能世界和幻 想世界在这里都得到 了表征 。计算机网络 的信息传播方式 似乎创造 了一个崭新面貌 的符号世界 。利用符号学理论对 网络语言进行分析和研 究 , 能使我们 了解 网络如何 依赖符 号系统来达到交际 的 目的, 并了解 是什么 使网络成 为了一 种独具特色的媒体 。本 文拟从符 号学理论 人手 , 网语符 就 号的特点和生成原 因对“ 网络语 言” 进行考察 。
(ocp)一方 面是 声音 形象 (on ae 。刘 润清 指 出, cnet, sudi g) m
一
个语言符号是把 概念 和声音形 象结合 起来 , 不是 把物和
名称结合起来 。索绪 尔把 这种结 合体称 为“ 符号 ”把声音 ,
形象称 为“ 号施 指” s n e) 把 概 念 称 为 “ 号 受 指” 符 (i i r , gf i 符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和作用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和作用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各种符号和表现手段,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色彩、图形符号等。
其特点和作用如下:
特点:
1. 直观性:非语言符号的表现形式直观易懂,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2. 多样性:非语言符号的种类非常多,形式也各不相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传达不同的意图。
3. 表达力强:非语言符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常常可以表达出人们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和情感。
4. 情境适应性强:非语言符号的使用不受语言和文化限制,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和文化环境。
作用:
1. 辅助语言:非语言符号可以辅助语言传递信息和意图,增强交流的效果。
2. 丰富表现形式:非语言符号丰富了人们的表现形式,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3. 帮助理解:非语言符号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语言信息,尤其是
在跨文化交流中。
4. 表示身份和文化特征:非语言符号也可以表现身份和文化特征,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文献标识码 : A 符号的能指是指语言和非言语的外在 构成形式 , 其所指 中图分类号: H0 - 0 5 1 关于符号学的概 念阐述 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 2 0 世 纪初 的新兴学科, 它在各个学 科 的研究中都有较 强的指导意义 。 随着世界交流的 日益增强, 跨文化交际越 来越 重要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 学科 发展 ,使 得符号学这一崭新 的学科与之结合 ,从而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罗曼曼
( 武 ̄J E_ r - 大学外国语 学院
摘 要
湖北 ・ 武汉 4 3 0 0 7 0 )
人类生存 的世界是 一个符号 的世界 , 人类之所 以用符号来交流 , 正是 因为符 号的基本 功能——交 际。 人 类用 符号交流信息 的过程也就是传达和表达 的过程。 符号又分 为语言 的和非语言 的, 在 跨文化交际 中, 言和非言语交际 符号的意义有所差别 。本文着重分析 了这 些交 际符号的类别 、 差异 , 以帮助 外语 学习者 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符号 跨文化 语言交 际 非语言交际
是这种语言或非言语形式所揭示 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 内 涵的实质就是全人类生命活动历程的整体表现 。拿玫瑰花来 说, 玫瑰 的形象是能指 , 爱是其所指 , 两者一起构成了表达爱 情的玫瑰符 号。然而 , 在跨文化交际 中, 很多非语言交际符号
非语言符号浅析
非语言符号浅析1000字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使用语言的符号,例如表情、手势、音乐、图像、色彩等方式进行交流。
它们能够表达的信息与语言相同,而且可以
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使得交流更加方便。
表情是最常见的非语言符号之一,它能够表达人的情感状态,例如
笑脸表示快乐、哭脸表示悲伤等。
手势也是一种常见的非语言符号,它们能够代表身体语言和文化背景。
例如,抱拳表示尊重、拍手表
示鼓励,而在不同的文化中,手势的意义有所不同。
音乐也是一种非语言符号。
它能够表达人的情感和情感状态,例如
悲伤、欢乐、恐惧等。
音乐能够跨越不同文化,引起人们情感上的
共鸣,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递信息和交流。
图像和色彩也是重要的非语言符号。
通过图像和色彩,人们能够表
达文化习俗、社会信息和情感等。
例如,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和幸福,在西方文化中则表示危险和愤怒。
图像和色彩的使用方式和含
义因文化差异而不同。
总之,非语言符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们
能够弥补由于语言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障碍,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交
流能力。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主要指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相当重要。
我们交流信息时离不开它,我们表达意见时需要它,我们描绘是事物时更缺不了它。
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带来了文学艺术,更记录了人类的种种历史过程,让许多人和事物都变成了永恒。
具体而言,首先,语言符号能够使信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中广泛传播、共享。
比如,一位知名画家创作了一片诗篇,并被报刊刊登在杂志上,于是这篇诗篇就会在当时的大众社会中广为流传。
如果该诗篇相当出彩的话,它还能跨越时空的限制,一代代的流传下去。
其次,语言符号对文化的记录,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历史文化相当的博大精深。
而为什么中国古文化没有被历史的烟尘所埋没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通过文字符号的形式将文化一点一滴的记录了下来,形成一本本史书典籍,流传万年,并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新的文化。
还有,语言符号能够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为有了语言符号,人类才能够将脑海里的抽象意识具体的表现出来。
语言符号的发展也代表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大脑思维能力的进步。
比如,一个婴儿从它只会牙牙儿语到它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它的思维已经有了很大跨度的发展。
语言符号是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的基础,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作用是无法限量的。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符号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志、图像、表情、姿态、病症、口哨、气味等。
它更易不自觉的表现出人们潜意识中的意义。
作为潜意识的外化,它较之于更易控制、修改、作伪的语言符号来说显得更可靠。
首先,非语言符号具有补充作用。
声调、面部表情、手势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非语言符号,都可以用来填补、增加、充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的某些不足、损失或缺欠。
例如,当一个球迷在到自己喜爱的球队进球时,会情不自禁的叫起来“太棒了!”与此同时,他还会手舞足蹈的的来表达他的激动之情。
浅议非语言符号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
近 年来 , 互联网上兴起 的各种社交 网
众 传媒为 主要传播 渠道 的时代 正在悄悄
息从海量信息 中拉 出来 , 并参 与到创造信 息的活动中。 这些创造 出来 的信 息 由语言 交 网站 和社交 软件 中的评论转 发等 功能
站 和社交软 件从 生活 中的方方 面面改变 发生着改变 , P 2 P双 向交流模 式和 0 2 0线 息、 交 流情感 的拟态生 存环境 。 以传统 大 被 动传 给受众 , 反之 , 人 们把 所需 要 的信
⑥张 芹 , 从 “ 非典 ”事件 看媒 介 教 育》【 J ] .( ( 现代传播》, 2 0 0 4 ( 3 )
( 作者 : 河南大学 新闻 与传播 学院硕
士研究生 )
媒 介素养 教育 重在启 发受众 内在 主
责编 : 姚 少宝
" 1 3 2 2 o l 4 年 第8 期
知 S W O R L D
逐渐扩散开来 。
一
号通 过排列组合 以促成这些表情 。
2 、 g i f动 态贴 图 的应 用
定 的助 益作用 。 网络 交流 中 , 文字所表 达
、
非语言符号和 网络语言
的意思只能起到传递信息 的作用 , 而信息 所携带的情感却被 网络 的虚拟性所 阻隔 , 因此 , 这些与文字伴 生的表情符号影响着
N E W S W O R L D l 传 媒e 时 代
浅议非语言符号在 网络传播 中的作用
。王伟 红 李轶 凡
【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 日 臻完善和普及, 网络语言以其独有的幽默性、 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各大门户网站的 S N S 社 区中风靡
浅析网络语言符号
‘ 创造 ’ 的一 些 特 殊 的信 息 符 号 或 特 别 用法 ” 。 网络 语 言 呈 现 给 我 们 的不 是 以声 音 为物 质 外 壳 的 能 指语 言 系 统 ,不 是 直 接 的 语 言 .而 是 被 文 字 系统 所记 录下 来 的 、所 反 映 的 特 殊 语 言 现 象 。符 号 学 角 度 下 的 网 络语 言 是 用 于 网 络 交 际 的 一 种 特 殊 的 混合 符 号 系统 , 可 以 分 为 文字 符 号 和非 语 言 符 号 两 类 。 文 字 是 书 面语 言 的载 体 . 是 记 录 口头 语 言 符 号 的符 号 。 非 语 言 符 号 表 现 为 除语 言 符 号 和 文 字 符 号 以外 的 其 他 符 号形 式 。
文 缩 略式 和 中文 缩 略 式 。
四、 文 学 价 值 和 现 实 意 义
小 说 创 作 的 时 代 背 景 充 满 冒险 精 神 。同 时 是 霸 权 主 义 横 行 的 时代。 《 鲁 滨 孙漂 流记 》 是 以真 实 的 故 事 为 原 型 , 这 也 是 小 说 具 备真实感的原因之一。 主人公的原型是苏格兰人亚历山大 ・ 塞 尔柯克水 手 , 由于塞尔柯克 在海上时 , 与船 长 发 生 争 执 , 被 遗 弃 在 南 美 洲 大 西 洋 的 一 个 岛屿 上 生 活 了 四 年 。塞 尔 柯 克 的经 历 给 了 笛福 创作 灵 感 ,实 际 上 塞 尔 柯 克 的 荒 岛 生 活 并 没 有 鲁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
环境地域 差异 、 宗教文化差异、 价值 观念差 异 , 心理 因素差异 、 社会规 范差
异等原 因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产生 的种种 障碍 。所 以 , 本文主要从符号 学的 辞表达的、 为社会所共识的人 的属 性或行 动, 这些属 性和行 动由发 出者有 角度出发 , 探讨语言和非言语交际 的内涵 、 点以及在 不同文 化 中产 生的 目的地发 出或被看成是有 目的地 发出, 特 由接受者有可能进行反 馈的一种行
之一 。他指 出:语 言是一个表示 观念的符号 系统 , “ 每个符 号都有它 的 ‘ 能 式。但是 ,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 , 直接 导致 了语 言符号 在传播 和交流 中所发 指 ’ s nf n) ‘ (i iat 和 所指 ’ s nf 两重性 质。能指 即语 言 的声音 印象, gi 【i ie) gi 所 生的变异 。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 新闻 : 国和平 队队 员到菲律宾 两年后 , 美
指即概念 。 他认为, 言符 号联系的不是 事物和名称 , ” 语 而是概念 和声音 印 有 4人辞职 ,6人被 送回国, 2 据分析都是 由于文化 和语言上 的隔阂产生 的
象, 以语言 符号 纯粹 是心理 的。这 一观 念导 致 了符 号 学 (e its 的 巨 大 的心 理 负担 导 致 的 。 不 同 的 国 家 就 有 不 同 的 文 化 , 此 , 会 导 致 语 所 smoi ) c 因 也
既然是社会人, 那么他必须遵循社 会共 同体 的规 范, 遵循社 会共 同体 给符 这小子最近死哪去了? 但是 , 句话到 了一位外 国汉 学家 的嘴边 , ” 这 则完 全
号的一种规定, 因而决定 了符号解释者对符号解释的不 自由。 变了味 , 这位外国汉学家在一个外交 场合见 到一位他 所认识 的我 国学者 , () 3 成熟 者。法 国杰 出的思 想家 和符 号学 家罗 兰 ・巴 尔特 ( o ad 为了表示友好 和亲热 , R ln 就说 : 你这老小 子 , “ 怎么还没有死 啊! 当场让人 目 ’ '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主角一出场就英气逼人、 大义凛然,一见即知是 正派人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媒介刻板印象
让我们再来看看几个例子吧~
请对比一下以下的几组图片。
“媒介刻板印象”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 当然,要指出的是,“媒介刻板印象”只是一个中 性词,并不能说它一定会造成不好的结果。这完全 要看所利用到的具体环境。
其他还有。。。
报纸对“90后”的刻板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广告中性别的刻板印象
下面看两则广告
回想起小时候看的抗战系列影片。。。
至今记忆犹新。。。
无论是怎样的电影
似乎坏人总是长的这样的。。。
鬼子永远贼 眉鼠眼,大摇 大摆,后面跟 着一个阴阳怪 气,诡计多端 的汉奸; 坏人的阴谋 总是会明显地 显露在面部表 情上,还会习 惯性地放松警 惕给好人以可 乘之机。
而英雄通常是这样的。。。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摘要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人类之所以用符号来交流,正是因为符号的基本功能——交际。
人类用符号交流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传达和表达的过程。
符号又分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符号的意义有所差别。
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些交际符号的类别、差异,以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符号跨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1 关于符号学的概念阐述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 世纪初的新兴学科,它在各个学科的研究中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增强,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学科发展,使得符号学这一崭新的学科与之结合,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我们知道,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人类的生活也与符号息息相关。
根据索绪尔的表述,所谓符号,“就是一种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所感知的对象,肢体把这种对象与某种事物联系,使得一定的对象代表一定的事物,当这种规定被一个人类集体所认同,并成为这个集体的公共约定时,这个对象就成为代表这个事物的符号。
”人类之所以用符号来交流,正是因为符号的基本功能——交际。
人类用符号交流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传达和表达的过程。
2 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符号跨文化交际,它既包括本族语言使用者与非本族语使用者之间的交际,也包括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使用语言或非语言交际的一种行为。
人类用符号交流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传达和表达的过程,从符号学的角度说,也就是编码(encoding)和解(decoding)码的过程。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可能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或群体,交际的双方享有不同的社会规约、交际准则、生活阅历等,所以交际双方很可能不能够对交际符号顺利解码,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因此有必要了解受特定的文化所影响的交际符号的意义。
语言学家倾向于把交际符号划分为语言交际符号和非语言交际符号。
基于符号学的对网络语言符号的分类
基于符号学的对网络语言符号的分类作者:邵晓亚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6期摘要:网络语言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也与众多理论相关联。
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基本研究状况和符号学的界定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网络语言符号的分类,发现网络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划分为可读符号和非可读符号。
纵观网络语言符号,不难发现网络语言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而对网络语言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关键词:网络语言符号学分类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语言文化的发展,使得网络语言成为人际交流语言的一部分。
这一语言现象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网络语言,但较多的还是立足于语言学。
而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符号也是用于传递各种信息的一种语言符号。
因此,本文旨在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符号进行剖析,将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立足于符号学,详细阐释基于符号学的对网络语言符号的分类。
一、网络语言与符号学近年来,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特点、表现形式等多方面。
如今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也拓展了各学科的研究视角,学科之间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之前对于网络语言研究的局限性也被打破,人们对网络语言研究的视角也延伸到了符号学方面。
网络语言作为语言存在的一种形式,符合语言的一定特性。
瑞士伟大的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本身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就是用来传达概念的,他的主张是将符号进行二分法,即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另一位比较著名的研究符号学的代表人物是皮尔士,与索绪尔不同的是,皮尔士主张符号学的三分法,他在对符号学进行界定时,着重强调主体、客体以及符号三者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究具有重大意义。
二、网络语言符号的分类基于符号学,网络语言可以分为可读符号和不可读符号两种。
可读符号的表现特征是既可以通过发音读出来,也可以通过文字系统写出来;非可读符号的表现特征是只能通过文字系统写出来。
非语言符号名词解释
非语言符号名词解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但除了语言以外,还有一些传递信息的媒介,这些媒介既包括物理性的符号,也包括社会性的符号。
它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对方,但却是十分重要的辅助手段,在整个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就是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的种类很多,可以按其形式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在的物理性的符号;另一类是象征性的非语言符号。
语言、体态和表情,被认为是三种主要的非语言符号。
语言指的是说出来的话。
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去使自己说话的声音好听,口齿清晰,都不能改变口音这一事实。
不仅如此,即使一个人的声音再好听,当他说起话来含糊不清,吐词不清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别人对他的看法,同样也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体态指的是由身体动作所构成的视觉信息。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某个体育明星由于过分激动而跌倒在地,这个画面通常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见过许多明星因为不注意自己的体态问题而惹出笑话,这都是不注意体态所造成的结果。
表情也称面部表情。
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运用表情。
例如高兴、悲伤、难过等,都属于表情。
我们可以通过微笑、皱眉、撇嘴等面部表情来传递各种信息。
然而,有些人虽然掌握了表情传递信息的技巧,却由于疏忽或心情欠佳,不能正确使用表情,从而闹出了笑话。
所以,我们要培养健康的心态,掌握表达情感的正确技巧,正确使用表情。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来传递信息的行为。
它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语言交际,也包括动作交际。
例如,学生上课时偶尔开小差或故意做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农民劳动时总爱交头接耳,干些私事等,都会被旁人注意。
这些都是通过非语言交际行为来传递信息的例子。
另外,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姿势、步态、服饰、握手、环视、眼神等,也都属于非语言交际的范畴。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进行交往必不可少的方式。
掌握和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对于完善人的个性,提高交际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的“非语言符号”
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2-01-09 09:24:00 ] 作者:纪丽宏编辑:studa110711一、从语言符号论角度对“网络语言”界定符号用以传递信息,与信息之间完全是一种替代关系。
替代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代替者;一是被代替者,也叫被表示者。
这种替代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创始人,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首先是一种符号系统。
”将此概括为符号学的“模型”,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两面心理实体,其中,能指是音响形象,所指是概念。
②音响就是词的声音,概念就是词的内容。
语言符号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性的。
单个语言符号最初的音义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即能指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的语言符号不包括为数不多的拟声词和感叹词,不是从语言符号组合角度而是从单个语言符号的角度来论证的)。
不同语言可用不同的语音指称同一事物,比如英语中的“sun”和汉语中的“太阳”。
语言符号的这种任意性只是就最初创立时来说的,一旦符号进入交际,被社会认可并广泛使用,特别是形成符号组合结构后,它就具有强制性。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对立统一。
第二,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线性空间依次顺延展开,如说“世界杯足球赛”时,若保持原意不变,只能一个个按顺序说出来,不能重叠,不能倒置。
第三,依存性。
语言符号的形式与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当所指与能指分开考虑的时候,它们没有任何初始的东西,没有任何与一定事物相互联系的基础,所以只能从“差别”入手来考查它们的价值并规定它们的单位。
这个特点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一脉相承。
“网络语言”是个相当含混的概念。
于根元先生在《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认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其它”;郑远汉先生曾经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两种所指,即:“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以及“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
从符号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
从符号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作者:赵硕郑天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5期摘要: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交际中所创造出的以汉语为基础但是却有别于汉语的一种语言形式,它让我们语言和网络媒体的交际都焕发了活力,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对网络语言来进行浅析,分别从网络语言符号学的非语言交际符号和语言交际符号这两个系统分别就其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语言;符号学;语言交际作者简介:赵硕,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本文第一作者;郑天洋,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本文第二作者。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1一、前言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可以说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是当今世界很有影响力的一种媒体(李宇明, 2006:162)。
网络加快了我们信息交流的速度,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时代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变化的同时,一种特殊的语言也悄然产生,网络语言它产生于网络当中也运用于网络当中,在网络交际中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交流的符号而存在。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在生活中起到如何作用的科学,从符号学的角度去研究网络语言,尤其是通过语言交际符号和非语言交际符号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能够更加的明确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不仅仅在文字方面具有独有的魅力,在象形文字、符号等非语言符号方面也同样具有魅力和研究价值。
二、网络语言与语言符号学用符号学的理论看,网络语言有两种所指:“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以及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郑远汉,2002:102-104)。
这与我们日常用语有所不同的是,网络语言是以文字方式所呈现的,而非是现实对话中有声音又直接的语言,两者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本篇文章将从网络语言的两个部分来进行分析的:语言交际符号和非语言交际符号。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摘要] 从符号学的视觉下分析跨文化交际,是一种较为科学且贴近英语教学本身的方法。
因此,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问题,就应该回归语言和非言语作为一种符号本身的形式和内涵来进行探讨,才能对语言和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严谨地分析,才能有效地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避免因这种差异性而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关键词] 符号跨文化交际语言非言语差异性人类在面临着文化交流活动的多样化和新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由于环境地域差异、宗教文化差异、价值观念差异,心理因素差异、社会规范差异等原因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种种障碍。
所以,本文主要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内涵、特点以及在不同文化中产生的差异性,以促进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概念阐述1.关于符号学(1)奠基者。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de•Sauaaure,1857~1913年)。
索绪尔是杰出的现代语言学奠基人和结构主义哲学的先驱者之一。
他指出:“语言是一个表示观念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都有它的‘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e)两重性质。
能指即语言的声音印象,所指即概念。
”他认为,语言符号联系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声音印象,所以语言符号纯粹是心理的。
这一观念导致了符号学(semiotics)的创建。
(2)发展者。
几乎与索绪尔同期,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查尔士•皮尔士(Charles S.Peirce,1839~1914年)也独立提出了符号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符号学的理论。
他指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活动,符号活动包括计数符号的运作,都是逻辑运动,符号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依据一定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规范对符号所作的解释或认知,赋予符号以生命,并以符号为工具发展了人类自身智慧。
以符号学角度分析网络聊天中的非语言符号
以符号学角度分析网络聊天中的非语言符号作者:瞿文盼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3期[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思想感情。
在网络聊天的过程中,由于在网上交际无法见到对方的表情,网民们为了省时、经济和幽默,特意创造了一系列的具有感情意义和形象色彩的符号,这些非语言符号补充了网络语言符号的不足,传达了说话者当时的心态与情感,从而增强了网上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符号学符号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和参与性,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人际交流,在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空间里,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
二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如触网、第四媒体、基准网民、虚拟空间等。
其三是指网民们在聊天室和网上论坛BBS(Bullet in Broad System)以及在互联网上发送手机短信时所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
在本文中,我们的“网络语言”主要是指第三种意义上的网络符号,即BBS和聊天室里即时性很强的、对话式的话语。
网络语言是介于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总体上看,网络语言的语体是口语化的书面体。
但事实上,在网络聊天时,语言符号并非惟一的表情达意方法,非语言符号也可以占据谈话内容的主体,而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计算机的发明及其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影响在于它成为人类历史上继文字发明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第三种强有力的进行符号创造和符号传播的工具”。
[8]网络空间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信息以比特的方式存在,简单的符号“0”或“1”完成了所有的编码,现实世界、可能世界和幻想世界在这里都得到了表征。
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似乎创造了一个崭新面貌的符号世界。
因此,本文利用符号学原理来对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在网络聊天中我们是如何通过这些符号传情达意、进行交流的,并了解在网络中符号的特殊性。
从符号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在阅读文字过程中,语言文字即为能指, 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成为所指。
在交谈过程中,声音和意义是能指,被指物 是所指。
LOGO
网络语言符号的能指
传统语言符号 VS 网络语言符号
• 单纯性
声音和文字的结合构成 了能指
• 多样性
人们能够通过图形、数字、 谐音、缩略语等各种形式 符号传递信息
• 统一性
文字符号
声音符号
网络语言的符号系统
表情符号
网络语言符号具有组合自由、聚合开放的特点:
由于组合的自由度加强,组合体
组合
传统语言符号的组合受严格 的排列和配置规则限制。
中的各个单位可以为更多更具突 破意义的其他单位所替换。
由于聚合体中容纳物的暴涨,组
聚合
传统语言符号的聚合因共同文
化环境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合过程中单位间的连接获得更大
的选择自由。
LOGO
LOGO
许健 财务金融系 0547034
网络语言符号的意指
网络语言符号意指的群体性和任意性 Vs 传统语言符号意指的社会性和协作性
在网民这样一个特 定群体内部约定俗成的 网络语言,是群体成员 自我确认、相互认同的
群体性
网络语言在语言 符号能指和所指连接 之初,更多的带有任 意性,首先在一个小 圈子里面约定俗成,
标志,是群体成员之间
使用的交际工具,从社 会语言学上来说它属于 社会方言的一种,它时 常会脱离或故意违反现 实的语言规则,只在网 络群体甚至网络中更小 群体里流通,形成对群 体外的排斥。
向现场交际者意会的某个概念,而这一概念也可能永远不会纳入
社会公共语言符号体系,在完成了当下的网络交际任务之后被网 络交际者抛弃遗忘,或者其中一部分由于经济性、趣味性等原因 得以在网络上流传,成为网络语言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部分。
浅析非语言修辞媒介—字母和图形符号
知识文库 第7期63浅析非语言修辞媒介—字母和图形符号李 强“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修辞最要注意的声音语。
我们常简称它为语言”。
语言是修辞可以利用的最主要媒介,表达题旨的主要手段是语言。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是修辞的主要媒介,语言分声音和意义两部分,意义准确才能恰当的表达,利用声音可以形成各种节律,使表达富于音乐美。
除语言之外,修辞还有其他的媒介可以利用,如文字、字母、形体、符号、标点符号、图画、图表等等。
凡是可以用来增强表达效果,使达意传情适切的媒介,都可记入修辞媒介的范围。
在语言之外的修辞媒介中,文字是最主要的修辞媒介。
其他的媒介像字母、形体、符号等也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
下面主要就文字、字母、形体、符号等修辞媒介在新时代下的现状与发展,及依托这些媒介所产生的修辞现象做浅显探讨。
一、字母。
包括汉语拼音字母和英文字母。
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常和文字一起出现某些字母,它们一般都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
如“BT”是变态的缩写;“zzzz”像漫画中描绘人在睡觉打呼噜时气流的样子,表示在打呼噜睡着了。
以字母为媒介的修辞有三种类型,(一)字母象形。
譬如:“P”臀部的文雅表达;“D”表示大肚子,已经怀孕了;“很S”把汉字和英文结合在一起,汉字表意,字母象形,指说话转弯抹角。
“p”“d”的形状与现实中的形体有着某种相似点,稍加提醒就可以联想到现实中的形体。
把“S”看成弯曲回环的线条,指说话时的拐弯抹角,这似乎有某种象征意味。
人们经常用“X”“Y”描述从相恋到结婚的两种结局,“X”型是说两个人从不同方向走到一起,经过交叉后又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走下去,表达的意思是相恋→结婚→离婚。
“Y”型是说两个不同方向的人走到一起,然后向着同一个方向一直走到底,就是白头偕老的意思。
这里的“X”“Y”同样带有象征的意味。
(二)缩写。
“FB”是腐败的汉语拼音缩写,指腐败,引申为大家一起出去相聚吃饭;“F2F”是把英文字母和数字结合起来使用,是英语词组Face to Face 的缩略,表示面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
作者:纪丽宏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6年第07期
一、从语言符号论角度对“网络语言”界定
符号用以传递信息,与信息之间完全是一种替代关系。
替代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代替者;一是被代替者,也叫被表示者。
这种替代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创始人,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首先是一种符号系统。
”将此概括为符号学的“模型”,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两面心理实体,其中,能指是音响形象,所指是概念。
②音响就是词的声音,概念就是词的内容。
语言符号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性的。
单个语言符号最初的音义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即能指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的语言符号不包括为数不多的拟声词和感叹词,不是从语言符号组合角度而是从单个语言符号的角度来论证的)。
不同语言可用不同的语音指称同一事物,比如英语中的“sun”和汉语中的“太阳”。
语言符号的这种任意性只是就最初创立时来说的,一旦符号进入交际,被社会认可并广泛使用,特别是形成符号组合结构后,它就具有强制性。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对立统一。
第二,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线性空间依次顺延展开,如说“世界杯足球赛”时,若保持原意不变,只能一个个按顺序说出来,不能重叠,不能倒置。
第三,依存性。
语言符号的形式与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当所指与能指分开考虑的时候,它们没有任何初始的东西,没有任何与一定事物相互联系的基础,所以只能从“差别”入手来考查它们的价值并规定它们的单位。
这个特点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一脉相承。
“网络语言”是个相当含混的概念。
于根元先生在《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认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其它”;郑远汉先生曾经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两种所指,即:“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以及“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
对照郑远汉先生的理论,何洪峰先生又提出了“网络语言”的第三种所指,即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所使用的语言系统。
依据索绪尔的经典语言符号论,我们认为,如果称之为“语言”的话,那么它必须且首先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成系统的符号也必须具有以上所提到的语言符号的特点。
从现阶段来看,“网络语言”主要是从键盘敲击方式键入语言这个角度来考查的。
网络媒介呈现给我们的不是直接的语言,因为它不是以声音为物质外壳的能指语言系统,而是被文字信息系统记录反映的语言现象。
网络语言的第一次符号化是其声音系统,记录网络语言的文字信息系统是网络语言的第二次符号化,即现阶段所说的“网络语言”不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直接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进行交际的网络“语言”,而是“网络语文”符号的符号系统。
二、“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
“网络语言”中主要有两类符号,一类是语言符号,一类是非语言符号。
在第二类非语言符号中又主要包括表情符号和图像两种。
如下图:
语言符号
网络语言符号的符号系统<表情符号
非语言符号<
图像
(一)表情符号
表情符号不属于语言符号,它是一般符号。
网络上的表情符号有两种,一种由字或标点符号构成,另一种是图标式的。
它们都以象形为目的。
如::-)这个符号中,“:”像两只眼睛,“-”像鼻子,“)”像一只嘴角向上翘的笑着的嘴。
如果将其翻转90度,正是一个笑脸的象形。
而图标式的表情符号则更接近于实物了。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语音与意义的统一体,语音与意义之间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从这点出发,表情符号是一种对现实人物表情的摹仿,它没有固定的语音,只以一种可“意会”的形象出现,对网络交际起着补充说明和具体化语境的作用。
因此,从符号理论出发,这种表情符号只具备一般符号的特征,即替代性:用一种可替代物替代另一种可替代物,它们之间不存在诸如语言中任意结合、约定俗成及互相依存的特性。
所以,网络语言中的表情符号只是一种非语言符号。
(二)实物图像
实物图像不属于语言符号,也不是一般符号,它只是以实物图像形式对文字信息的替代。
通过以上分析,非语言符号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释性。
非语言符号不是文字信息,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单独充当有价信息在人们的网络交际中起沟通作用,它的存在,完全是对网络交际的补充和说明,即表达一定思想感情或补充一定的语境信息。
如:当我们看到一句话后面的:),就可以得知网络交际者键入信息时的心情,虽然这种符号不是网络交际所必须的,但它在这种无声的、通过“打字”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即时性。
非语言符号特别是表情符号具有即时性,它表现交际中的即时感受,即在网络语言交际的同时,这些表情符号与文字信息共生,只说明文字信息的“共时”语境。
第三,形象性。
表情符号是对现时表情的摹仿,生动形象,个性鲜明。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语言符号与其它一般符号的本质区别:
(一)第一性与第二性。
语言符号是第一性的,其它符号是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人们掌握了语言后,一般符号只有在人们彼此商议约定俗成之后才能起到符号作用,才具有意义。
一般符号离开了语言就不能表达意义,而语言中的单位如句子、词、语素等都表示一定的意义。
(二)单一性和多样性。
语言符号是单一的,它唯一的物质形式是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第一次符号化,语言的书面形式——文字是语言的第二次符号化,即符号的符号。
而一般符号可以是声音、光线、图像等各种形式。
(三)多义性和单义性。
一个语言符号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我们看到,语言中词的多义性是十分普遍的,比如“深”一词有五个互相联系的意义:1、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大。
如:井很深。
2、深奥。
如:书很深。
3、深厚。
如:情很深。
4、时间长。
如:夜深了。
5、浓重。
如:颜色深。
而一般符号大多都是单义的。
(四)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和无规律性。
语言符号是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复杂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这种发展变化有极强的规律性,是语言自身发展和人们社会交际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般符号经人们约定俗成后,音义比较固定,一旦有所改变,也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它自身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规律性。
(五)动态的和静止的。
语言符号在广泛的社会交际中是动态的,一般符号只在一定范围内固定静止地使用。
索绪尔的经典语言符号论是我们考查网络语言的重要理论,现存的“网络语言”是语言符号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符号系统。
注释:
①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②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 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2] 何洪峰.从符号系统看"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
[3] 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 宗丽.李菁.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纪丽宏,河北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