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岩混合边坡破坏模式及支护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为了防止和减轻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地质勘察和监测: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了解岩体的结构、岩性、节理裂缝等情况。

配备岩体监测系统,包括位移监测、裂缝观测等,实时监测岩体的变形情况。

排水措施:设立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方式排除降雨、地下水等引起的水分。

防止水分渗入岩体内部,减少水力压力对边坡的影响。

加固和支护:使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植物根系等方式加固和支护岩体。

在边坡上设置挡土墙、挡石墙等结构,减缓岩体的坡度。

植被覆盖:在岩质边坡上进行植被覆盖,通过植物的根系加固土层,减缓水分渗透,降低坡面产生的径流速度。

植被也有助于减缓岩体的风化和侵蚀,提高抗冲蚀能力。

岩体裂缝处理:对岩体中的裂缝进行填充,采用适当的材料填充裂缝,提高岩体的整体稳定性。

使用灌浆技术对较大的裂缝进行处理,加强岩体的连接。

负荷降低:通过移除坡顶的部分岩体,减轻边坡的荷载,降低岩体的应力水平。

合理规划工程布置,避免集中载荷作用于岩体的局部部位。

工程结构优化:在岩质边坡的工程设计中,采用适当的坡度和结构形式,以减小岩体的应力。

选择合适的工程方式,避免对岩体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影响。

预警和应急预案:建立岩质边坡的预警系统,对于可能发生变形和破坏的情况,提前进行预警。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疏散方案、抢险措施等,以降低潜在的灾害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具体的岩体特征和地质条件,防治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可能需要专业的地质工程师和岩土工程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某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措施要点

某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措施要点

某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措施要点土质边坡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天然地质条件或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质边坡发生倾斜、滑动、崩塌等失稳破坏现象。

这种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山区、丘陵地带和长江、黄河等大中型河流周边地区较为常见。

针对土质边坡地质灾害,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治理措施。

一、边坡地质灾害分析1.地质条件分析:边坡处于什么类型的地质构造中,土层结构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破碎带等,这些地质条件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2.坡面形态分析:边坡的坡面形态、坡度、坡高等参数的分析可以了解边坡的稳定性和潜在危险性。

3.土壤力学性质分析:了解边坡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密度、含水量、重度、内摩擦角等,可以判断土壤的稳定性。

4.水文条件分析:分析降雨量、渗流规律、地下水位等水文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工程活动分析:沿坡开挖、填方、水库蓄水等工程活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措施1.预防措施:a.强化监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GPS、雷达等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边坡变形,及早发现异常迹象。

b.加固措施:通过改善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如施加预应力锚索、增加钢筋混凝土护坡等,提高边坡的承载力和抗滑性。

c.排水措施: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如开挖排水沟、设置排水管网等,避免水分对土体产生负面影响。

2.修复措施:a.地形调整:对坡面进行修整,如挖掘台阶状槽槽口,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b.植被修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管理,提高边坡的抗侵蚀能力,增加土壤的黏结力和保水性。

c.防护结构: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防护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护坡、环形锚杆网、防护网等,增强边坡的自身稳定性。

3.应急措施:a.预警和疏散:根据监测数据判断边坡是否有滑坡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疏散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b.紧急处理:出现地质灾害后,立即进行应急处理,如提前排水、设置挡土墙、抢险加固等,减少灾害损失。

总结起来,对于土质边坡地质灾害,我们需要详细分析地质条件、土壤力学性质、水文条件和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结合边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修复和应急措施。

浅谈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

浅谈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
场地无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根据边坡岩体构 造特征,边坡岩体属于透水但不含水,可不考虑地下 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2 边坡稳定性分析(图 1 ,2,3)
2 . 1 赤平投影图分析 边坡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一致,夹 角 为 30°,为
不稳定结构,/1,/2节 理 与 边 坡 坡 向 相 反 为 稳 定 结
1 工程地质条件
1 . 1 区域地质概况 沁源县的地质构造行迹表现为褶皱和断裂两种
样式。以褶皱构造为主,均发育在寒武系至三叠系 地 层 中 ,属 于 燕 山 期 构 造 运 动 的 产 物 。场地位于山 西地震带中南部隆起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历史上 有记载的地震活动仅3 次 ,震级不详,地震造成了房 屋损坏和少量人员伤亡。 1 . 2 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
翻一
© lI M f1 IL IfW ©
动 nO - Fsin^ - U] tarup + CL T = Gsin^ + Qcosd + Fcos^
经 过 计 算 h = 3. 1 ,远大于边坡规范规定的永 久性稳定安全系数1.35。 2 . 3 倾倒崩塌分析
崩 塌 稳 定 性 计 算 时 先 假 定 崩 塌 体 视 为 整 体 ,把 复 杂 的 空 间 运 动 简 化 成 平 面 问 题 ,崩 塌 体 作 为 独 立 的个体,计算公式尺= 6a^ 7 ( l 〇M) 3 + 3 / ^ ) 。经过计 算 h = 0. 22 - 1. 5 8 ,说明稳定性与岩体节理裂隙贯
穿高度、密度有直接的关系,高度小、节理线密度小 稳定性好,但从分析结果看,实际岩体未发生崩塌, 证明岩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与假设条件有关系, 因此体现出岩土工程的经验判断和计算应结合进行 综合分析。 2 . 4 楔形体滑动分析

新疆某混合土滑坡灾害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探讨

新疆某混合土滑坡灾害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探讨
试验结果为主。天然状态内聚力为21.74 kPa,内摩
擦角为20.53。;饱和状态内聚力为13.99 kPa,内摩擦 角为13.630。滑体天然重度为18.96 kN/m3,饱和重
度为23.6
石、砂、粉土组成;上更新统风积层分布于低山顶部,
个陷穴,呈碟状及竖井状,直径30~80 cm,深1.0~ cm。该滑坡后期多次滑动,最近一次为2003年
划分为HPl和HP2。 HPI滑坡平面形态呈“簸箕”型,滑向58。,滑坡 后缘高1
113.59
7月,在坡面上形成2个次级滑坡,以坡面冲沟为界,
为黄土状粉土。大地构造单元属北天山优地槽褶皱 系乌鲁木齐山前坳陷西端。滑坡区位于北天山地震 带中段,区域共发生大于震级4.7级以上的中强震10 余次。地震基本烈度为VIII度。碎屑岩类裂隙孑L隙
滑动方向为90。,挤占四颗树河道,使四颗树河道向
东偏移约70 m,为老滑坡。 2.2滑体结构特征
据钻探及物探资料,滑坡滑体厚度后缘为20
层滑坡。滑坡体积约120x104 m3,为特大型滑坡。
m,
中部为35 m,前缘为6 m,总体平均厚约20 m,为中 滑坡滑体岩性为碎石混合土。滑带前缘和后缘 为碎石混合土,中部为碎石混合土与泥岩接触面。 滑床为碎石混合土、泥岩。为堆积体滑坡。
水为侏罗系含水岩组,由砂岩、砾岩、砂质泥岩等组 成,地下水富水性较差,水质较好。第四系松散岩类
m,前缘高l
019.24
m,高差94.35
m,
长约235 m,宽约270 m,滑坡前缘为四棵树河。滑 坡后壁形成高2~4 m的陡壁,坡体中间分布滑坡台 坎、鼓丘、洼地等,滑坡后缘发育12条“羽状”裂隙, 长7~70 m,宽10~30 om,最大可视深0.2—0.7 m,无 填充物。 HP2滑坡平面形态呈“簸箕”型,滑向115。,滑坡

常见岩质边坡破坏模式的初步分析

常见岩质边坡破坏模式的初步分析
潦蔚羹捧
" ’ ’●
图 2 发 生平面破坏的条件
图 3 楔体破坏
发 生楔体破坏的条件 , 见图 4 。
程实践 中也会经常遇到非典 型的平面破坏 ,即滑面是 由两个或
倾角不同的结构面组成的复合滑面。

图 1 典型的岩质边坡的平面滑动破坏
正交交线 的视图
沿交线 的视图
9一
李王坤: 常见岩质边坡 破坏模式的初步分析 倾倒破坏的条件 : 现来讨论一个置于斜面上的岩块 , 见图 7 。 在这种情 况下 , 岩块 的高度为 h和底边长为 b 并且假 定阻止岩 , 块 向下运 动 的力 只是 由于摩擦 作用 而产 生 的 ,也 即是黏 结力
c =0o
代表岩块重力 的矢量落于底边 b之 内时 ,如果斜面倾角 大于摩擦角 , 岩块将产生滑动 。但 是 , 如果岩块高而细 > ) 6, 重力矢量 可能落在底边 b外 , 此时岩块将倾倒 , 即绕其最低 也 的接触 , 边而旋转 。
分析也得 到了发展进步 。随着人们对 岩石边坡认识 的不断深入 以及计算 机技术 的发展 ,岩石边坡稳定性 分析方法近年来取得 了一系列 的研究成果 。然而边坡发生破坏 失稳是一种复杂的地 质灾害过程 ,由于 内部结构 的复杂性 和组成边坡 岩石物质的不
且该交线的倾角必定缓于边坡坡角 , 并在坡 面出露 。由于滑体 同 时沿两个 面滑动 , 其力学机制 比较复杂 。在边坡开挖过程 中, 边 坡表 面由于卸荷作用 。 岩体松 弛 , 强度 降低 , 以坡 面不平整 。 加 小 块岩体极 易具备临空条件 , 所以在开挖边坡的表面 , 经常会发生 小块岩体 以平 面或楔体破坏形式 的剥 落现象 ,其体积 由几立方
科 之 学 友

基于PFC2D岩土质混合边坡破坏模式及机理研究

基于PFC2D岩土质混合边坡破坏模式及机理研究

基于PFC2D岩土质混合边坡破坏模式及机理研究发布时间:2021-12-23T02:48:34.47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0月20期作者:黄冠滔[导读] 以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苗村鹿洞山南侧山坡为研究对象黄冠滔广东省佛山地质局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以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苗村鹿洞山南侧山坡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该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离散元方法建立该边坡的数值模型,以边坡的位移、速度和局部颗粒的运动轨迹为切入,对边坡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边坡坡度较大时对边坡的破坏模式有很大的影响,边坡为推移式边坡,边坡的地貌是决定边坡滑动面的因素之一;边坡的破坏过程可分为整体沉降阶段、滑动面贯通阶段、沿圆弧面整体滑动阶段。

模拟结果与边坡实际变形情况基本吻合,可为此边坡的防护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边坡;PFC2D;演化过程;滑动面Failure mode and mechanism of rock-soil mixed slope based on PFC2DAbstract:Taking the southern slope of Ludong Mountain, Miao Village, Mingcheng Town, Gaoming District, Fosha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ing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is area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the slope was simulated by particle flow software PFC2D,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disaster mechanism of the slope were studied.The displacement, velocity and local particle trajectory of the slop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lope slop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slope. The slope is a push slope, and the landform of the slope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sliding surface of the slope.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slope is divided into the whole settlement stage, the local shear plane through the slide plane stage, and the whole slide along the arc surface stage.The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the slope,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slope.Keywords:slope; PFC2D; Soil slopes0 引言滑坡灾害在我国山区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国家每年治理滑坡灾害开销巨大,对滑坡的研究治理尤为重要。

土岩组合基坑支护方法

土岩组合基坑支护方法

土岩组合基坑支护方法
土岩组合基坑的支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坡率法:在边坡设计中,如果通过控制边坡的高度和坡度而无须对边坡进行整体加固就能使边坡达到自身稳定的边坡
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周边环境好,没有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影响。

2.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是一种原位加固土基坑支护技术,由原位土体、设置在土中的土钉和喷射砼面层组成,主要应用于周边空间放坡不够,土层部分相比基坑深度来说厚度不大,岩层部分相对较厚,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情况。

3.土层部分采用排桩+锚杆(索),岩层部分采用坡率法:主要应用于土层部分相比基坑深度来说厚度较大,岩层部分厚度相对较小,且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情况。

4.排桩+桩内竖向锚杆:在实际工程中,还会遇到岩层顶面与基坑底面接近的情况。

探究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措施

探究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措施

探究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措施前言:要想做好岩土工程工作,边坡稳定治理是关键。

当然,提升边坡防护效果,利用坡面防护、锚杆加固防护、支挡防护等物理技术,可以强化整体性的边坡防护效果。

另外,使用植物防护技术,利用各种坡面的种植方法,防止病害、稳固坡面,才能使边坡的稳定程度得到更好的提升。

一、岩土工程中边坡物理防护技术边坡的物理防护技术是采用加固技术与工程防护措施,从诸多方面对边坡进行有效防护治理,获得重要效果。

(一)坡面防护技术陡峻或极陡斜坡上,某些大块或巨块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崩落或滑落,并顺山坡猛烈地翻滚跳跃,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于坡下的现象。

山崩:大规模崩塌。

岩崩: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

坡面的主要防护技术有以下几种:1.喷砂浆和喷混凝土。

主要用于易风化、容易出现裂缝的坡面,目的就是对岩石进行深入风化,维持边坡的稳定性,保护边坡不出现落实崩塌的现象。

当然,单独喷混凝土会对公路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且耗费原料较多,施工中应该注意此点;2.勾缝与灌浆。

主要用于较为坚硬、不容易被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勾缝技术用在节理裂缝多的坡面,灌浆技术用在节理裂缝大且深的坡面;3.做护面墙。

用于严重风化的软质岩坡面。

护面墙应该在平稳的边坡地段建设,用来防护坡面出现侵蚀的现象;4.干砌片石防护。

主要用于容易出现风化、软岩和土质边坡之上。

(二)锚杆加固防护技术为了使岩土工程边坡更加稳定,使用边坡加固技术是有必要的。

其中,锚杆加固防护技术可以确保碎裂结构的硬岩、层状结构不连续底层等处于稳定的状态。

运用锚杆加固技术,将锚杆的力度用来克服断裂岩层向外的力,给边坡带来更加稳固、紧凑的效果。

(三)支挡防护技术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用支挡防护技术可以防止滑坡现象的出现:1.抗滑挡土墙。

在滑坡前缘进行设置,而且须要深埋在滑动面下面的稳定地层当中,避免其被滑体推走。

分析边坡工程的破坏形式及其防治措施

分析边坡工程的破坏形式及其防治措施

分析边坡工程的破坏形式及其防治措施在山区或沿海丘陵地区,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岩质高边坡的问题,需要切实保证边坡工程的质量,避免其对于公路运营安全性的影响。

但是,当前形式下,公路边坡工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破坏和病害,从而使得整个公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保障公路的运营安全。

1 边坡工程的破坏形式对于公路的边坡工程而言,其破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由边坡自身的岩土体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公路边坡可以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

土质边坡一般分布在平原、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相对较为广泛,而其土层的结构使得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外因或内力作用的影响,产生破坏,其基本破坏形式是滑坡,包括直线型滑动和圆弧形滑动;岩质边坡主要分布在山区,相对于土质边坡而言,其强度更高,稳定性也更好,但是受岩石类型、结构、岩层走向以及应力作用的影响,同样会产生破坏,其基本的破坏形式是崩塌和错落,包括圆弧破坏、平面破坏等。

2 边坡工程的病害类型2.1 风化风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对于边坡工程而言,风化剥落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病害类型,其病害程度受岩石质地的影响,如果质地相对坚硬,则剥落缓慢,反之,则剥落迅速,更加严重。

通常情况下,风化剥落病害对于公路的安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使得风化程度不断加深,会导致边坡岩体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

2.2 滑坡滑坡,是指边坡的局部稳定性遭到破坏,在重力和公路承载力的共同作用下,岩体或其他碎屑会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行为。

产生滑坡的原因不仅仅是重力作用,还包括地下水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滑坡需要经过蠕动变形、滑动破坏以及稳定三个阶段,滑动速度较慢,但是也不排除高速滑动的现象。

关于岩质边坡切向临空(层面外倾)破坏模式的探讨

关于岩质边坡切向临空(层面外倾)破坏模式的探讨

关于岩质边坡切向临空(层面外倾)破坏模式的探讨柯学【摘要】从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图可知:当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呈切向时,边坡稳定性受岩层层面的影响小,但工程实践中却出现了多起岩质边坡切向临空(层面外倾)破坏的案例。

需要对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截然相反的原因及切向临空(层面外倾)的破坏模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以防止类似情况继续发生,否则它将威胁人员及财产安全。

经过详实的现场调查与分析,确定切向临空(层面外倾)的破坏模式等同于顺向临空,产生顺向滑动失稳破坏,而不是沿边坡坡向滑动。

提出排水、削方减重、支挡、改善滑动面(带)的岩土性质等治理方案,解除灾害安全隐患。

%The rock slope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figure shows :when the inclined direction of rock stratum and slope aspect is in tangential ,slope stability is less affected by rock layer .However ,in practice there were a lot of tangential and exposed rock slope (out‐dip l evel) damage cases .The diametrically opposite reason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tangential and ex‐posed rock slope (out‐dip level) need further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event a similar situation continue , otherwise it will threaten personnel and property safety .Through the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failure modes of tangential and exposed rock slope (out‐dip level) is equivalent to bedding slope , generating consequent slide instability destruction ,instead of sliding along the slope aspect .T he drainage , reduce the volume and weight ,ret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sliding surface (zone) the geotechnicalproper‐ties and other governance program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the disaster s afety hazards have been re‐liev ed .【期刊名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17)001【总页数】6页(P92-97)【关键词】岩质边坡;切向临空;赤平投影图;破坏模式【作者】柯学【作者单位】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岩土分院,重庆401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岩质边坡切向临空(层面外倾)破坏的案例,与传统赤平投影图分析[1]“岩层倾向与坡向斜交,边坡受层面影响小”的结论不太相符。

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与大变形破坏分析

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与大变形破坏分析

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与大变形破坏分析土石混合体边坡是地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边坡类型,其稳定性与大变形破坏分析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及大变形破坏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引言土石混合体边坡是由土壤和岩石组成的坡体,常见于水利、交通和土木工程中。

边坡的稳定性与大变形破坏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问题,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2.1 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力学模型土石混合体边坡可以简化为一个具有一定倾角的均质土体或岩体,通过建立合适的力学模型来分析其稳定性。

常见的力学模型包括切片法、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等。

2.2 切片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切片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通过将边坡切成多个切片,利用受力平衡条件和摩擦角原理,计算每个切片的平衡条件,从而判断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2.3 平衡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平衡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分析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通过建立边坡的平衡方程,考虑重力、支持力和抗滑力等因素,分析边坡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3. 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大变形破坏分析3.1 大变形破坏的特点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大变形破坏是指边坡发生严重位移或坍塌破坏的情况。

大变形破坏常发生在边坡的极限状态,对边坡的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2 大变形破坏机理分析大变形破坏的机理与边坡的结构特征和受力情况密切相关。

常见的大变形破坏机理有滑移破坏、崩塌破坏和滑倒破坏等。

3.3 大变形破坏的监测与预警针对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大变形破坏,应该进行监测与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灾害防治。

常见的监测手段包括地面测量、遥感技术和传感器监测等。

4. 结论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与大变形破坏分析是确保工程安全与稳定的关键环节。

通过切片法和平衡法等分析方法,可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而通过对大变形破坏机理的分析和监测与预警,可以有效应对边坡的灾害风险。

5. 参考文献[1] 李明.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09, 30(11): 3485-3491.[2] 刘国权, 潘保田. 边坡大变形破坏机理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23(2): 363-370.本文通过对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与大变形破坏的分析,介绍了切片法和平衡法等方法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并探讨了大变形破坏的机理以及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

公路岩质边坡常见破坏模式及防治措施

公路岩质边坡常见破坏模式及防治措施

公路岩质边坡常见破坏模式及防治措施发布时间:2021-02-01T03:36:41.047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0期作者:汪成元[导读] 在边坡形成过程中,原有的内应力会发生重新分配,原有的平衡状态会发生改变,边坡体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局部或整体变形。

西藏自治区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西藏拉萨 850008摘要:针对公路岩质边坡破坏及防治,结合工程资料,简单阐明了几种常见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和分析,公路岩质边坡失稳问题是可以被及时发现和防治的。

关键词:岩质边坡;破坏模式;防治措施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给公路建设带来了新的浪潮。

随着我国公路网的发展,公路沿线的岩质边坡问题已成为公路建设者关注的焦点。

公路岩质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工程岩体。

在地质构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初始稳定边坡会发生变形破坏。

边坡破坏不仅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而且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合理预防和控制边坡失稳已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大热点问题。

简述了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总结了常用的防治措施,可供类似边坡工程参考。

1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在边坡形成过程中,原有的内应力会发生重新分配,原有的平衡状态会发生改变,边坡体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局部或整体变形。

在内应力和外部条件综合作用下,变形不断累积,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边坡失稳。

岩质边坡的破坏类型主要取决于岩体的内部结构。

由于岩体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岩体内部应力的影响,其破坏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1崩塌所谓崩塌,就是岩体在重力和外力作用下,岩体破坏,岩体边坡脱落,崩塌破坏的形式。

在崩塌过程中,岩体要么直接落在斜坡脚而不堵塞,要么滚下斜坡,滑动并最终堆积在斜坡脚。

岩质边坡的崩塌主要发生在边坡顶部的高陡前缘带,通常发生在破碎带内。

其规模可大可小,对滑坡的影响差别很大,对岩体的影响差别很大,对岩体的影响很小,都属于崩塌现象。

1.2平面滑动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岩体内部的剪应力超过层间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会引起微小的移动。

某土岩混合边坡破坏模式及支护措施探讨

某土岩混合边坡破坏模式及支护措施探讨

某土岩混合边坡破坏模式及支护措施探讨摘要:土岩混合边坡的可能破坏模式包括土质边坡的近似圆弧滑动方式、岩质边坡的软弱面控制的折线滑动或楔形体滑动方式和堆积体的浅层破坏直线滑动方式,对具体工程的不同部位需找出其控制性因素加以判定。

局部注浆加固和设置深层泄水孔对处理土岩混合边坡局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土岩混合边坡;深层泄水孔;注浆加固;边坡支护1概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边坡的高度和规模越来越大。

对于山体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其性质大多属于土岩混合边坡,其破坏方式有别与土质边坡的圆弧滑动破坏方式和岩质边坡的软弱面控制破坏方式。

目前对土岩混合边坡破坏理论和计算模式的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

通过本工程条件分析和方案选择,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2工程概况和地质特点某边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山体最高处79m,自然坡度约30°-45°,开挖局部山体所得空间用于建造五星级酒店。

酒店建筑依山体走势呈W型,边坡开挖面高度为20m-68m,沿W型坡底线长度约620m。

边坡整体倾角约45°-60°,下部爆破开挖。

受开挖难度、爆破震动和山体自然坡度等制约,在12m高度处留一宽度4m台阶,上部不再设置台阶,中部山体于45m高度处设置一平台,宽度约15m。

图一边坡平面图本边坡为典型土岩混合边坡,其地质条件为:上部3-5m为坡积土,其下为强风化泥岩,厚度约10-20m,局部夹块石,再下为中风化泥岩,裂隙较发育。

W型山体中部和两侧为山脊,中部两侧为山谷,左侧山体岩层为顺倾向,岩层面与水平面夹角约40°,右侧山体岩层为逆倾向,中部突出山体风化严重。

从局部地质构造分析,右侧山谷处为一褶皱带,岩体扭曲和切割严重。

土方开挖完成后两侧山谷和中部山体两侧有少量山水渗出。

3 边坡支护方案设计3.1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土质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为近似圆弧滑动和坡面浅层滑动,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为由结构面控制的滑动或结构面切割形成的楔形体滑动以及岩层面间薄弱夹层控制的平面滑动,土岩混合边坡可能的破坏形式为上述可能破坏形式的组合体。

边坡(滑坡)的防护措施

边坡(滑坡)的防护措施

边坡(滑坡)的防护措施在我国铁路、公路、矿山、水电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遇到了大量的地质工程问题,尤其是工程建设中形成的边坡,往往会引起滑坡、崩塌、剥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如遇到雨天,滑坡、崩塌则频频发生,危及建设工程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边坡的防护是工程建设中不可逾越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制定出合乎实际的防护措施又是工程建设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份比较好的边坡防护设计文件,应该是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和便于施工的。

下面结合本人在边坡防护方面的经验,就边坡防护措施的适用条件谈几点认识,供同行参考。

1 充分认识滑坡形态特征及引起变形的因素在制定防治措施前,要认真阅读滑坡勘查报告,搞清楚滑坡体的几何形状,体积大小;滑裂面的埋深;滑坡的滑移形式;滑坡的物质组成;滑带土的强度值等。

然后分析引起边坡变形的地质环境条件。

根据滑坡自身条件和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反复论证过的防治措施应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大方的方案。

2 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滑坡防治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在一个滑坡的防治措施中,就含有多个治理措施。

一般来讲,滑坡的防治措施有截(排)水、削坡减载及对坡体的稳固,而对坡体的稳固措施主要有下档、中固、上护的基本方法,下挡措施有重力式挡土墙、抗滑桩挡墙及新型支挡结构;中固措施主要有锚杆(锚索)锚固、喷锚支护锚固、土钉墙锚固等;上护主要有格构护坡、柔性网护坡及生物护坡等。

3 边坡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3.1 排水所谓排水就是将影响坡体滑动的坡面水、坡体深部水和坡面外的客水通过一定的方法排走。

水是边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什么样的边坡防治,排水都是第一位的。

当坡体内存在水时,排水应作为首选和必选措施。

边坡排水措施包括坡面以外的截水措施、坡面排水措施和坡内深部排水(含钻孔排水,平洞排水)措施。

3.1.1 地表截水渠所谓截水是截坡面以外的客水。

在滑坡后缘及左右两侧以外设置地表截水渠(俗称天沟和吊沟),拦截滑坡体以外的客水,不使其汇入滑坡体内。

浅析公路岩质高边坡的破坏类型及加固措施

浅析公路岩质高边坡的破坏类型及加固措施

浅析公路岩质高边坡的破坏类型及加固措施摘要:边坡工程作为公路建设的一部分,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外形美观的工程措施,并安排适宜的治理时机,确保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益。

关键词:公路高边坡;破坏类型;加固措施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边坡防护系统研究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

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是公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需根据公路等级、降雨强度、地下水、地形、土质、材料来源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公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同时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美化公路的效果。

1边坡稳定的因素及措施1.1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很多,总的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公路是特殊的带状构造物,每条公路都要穿越很多地区,由于受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小区域都有不同的地质和气候条件。

2)人为因素:一条公路的建设和使用管理,都是由人去实现的,根据建设程序和内容,并结合已建公路的情况看,影响边坡稳定的人为因素可归集为三个方面:即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和养护管理因素。

1.2稳定边坡的措施。

坡比与台高: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公路边坡不能太陡,但也不是越缓越好,对于填方边坡采和1:1.5=1:2基本适合,而挖方边坡特别是高边坡却值得认真研究。

土质或强化石尽边坡。

第一台高6M,坡比取1:0.75~1:1以后各台高不大于8M,坡比取1:1~1:2.25石质边坡。

第一台高8M,坡比1:0.5~1:0.75,以后各台高不大于12M。

边坡的防护与加固:1)加固措施。

防护是在边坡自身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应当考虑边坡的加固,加固的方法很多,较有效的方法有:抗滑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压浆锚柱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边防排水也应作为间接加固边坡的一种方法给予重视,边坡坍塌几乎都是在雨季出现,所以,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讨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讨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讨边坡支护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边坡支护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上,需要综合考虑边坡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对常用的边坡支护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1.常用的边坡支护技术(1) 坑槽法:该技术是将边坡区域按一定的规模进行分块,然后挖掘出一定深度的坑槽,再在坑槽中注入水泥浆液或其他固化剂,形成坑槽墙。

坑槽法适用于边坡较浅、土质较软的情况,它可以增加边坡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2) 锚杆支护法:该技术是在边坡中设置钢筋锚杆,并通过锚固设备将锚杆与边坡土体连接起来,形成锚杆体系。

锚杆支护法适用于边坡较高、土质较松散的情况,它可以增加边坡的抗拉强度和抗滑稳定性。

2.技术选择的考虑因素(1) 地质条件:边坡的地质条件是选择支护技术的首要考虑因素。

如边坡的土质、岩性、倾角等,会直接影响支护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2) 施工要求:边坡支护技术选择还需要考虑施工要求,如施工难度、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

不同的支护技术在施工上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

(3) 经济性:支护技术的经济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方面,支护技术的选择应能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支护技术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也需要考虑。

3.技术应用案例(1) 成功应用坑槽法支护技术的案例:在某高速公路工程中,边坡处于山区且土质松软,采用了坑槽法进行边坡的支护。

通过先挖坑槽再注浆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边坡支护技术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应用。

通过科学的技术选择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可以保障边坡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土岩结合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土岩结合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土岩结合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发表时间:2016-11-09T10:09:23.09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马伟[导读] 【摘要】在边坡工程中,土岩结合边坡是一种常见的边坡类型,土岩接合面经常成为滑动面,造成典型的边坡滑动形式—浅层滑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土岩结合边坡进行了详细滑坡勘察,通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阐述了滑坡特征描述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滑坡的治理方案,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在边坡工程中,土岩结合边坡是一种常见的边坡类型,土岩接合面经常成为滑动面,造成典型的边坡滑动形式—浅层滑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土岩结合边坡进行了详细滑坡勘察,通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阐述了滑坡特征描述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滑坡的治理方案,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边坡;滑坡;勘察;治理;抗滑桩设计边坡就是指人工及自然形成的一种斜坡,它作为人类所生活的地质环境中的一种,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遇到的形式。

在边坡地段,滑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

它不仅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因此,为了降低边坡带来的影响,对边坡滑坡问题进行勘察与治理已成为工程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立足于工程实例,进行土岩结合边坡的勘察,并给出一些治理措施,对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工程概括某边坡高差约50m,为该项目中场平边坡高差最大边坡。

在边坡施工过程中,由于边坡开挖后,应力平衡遭到破坏,支护措施未能及时跟上,在施工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小型垮塌。

后由于持续罕见暴雨,雨水入渗坡体,不仅加大了土体的自重,而且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进一步增大了滑坡体的下滑力。

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下,该坡面发生大面积滑坡,原有坡面混凝土及锚杆发生开裂、垮塌、脱落,滑坡体在坡底堆积,坡底局部抗滑桩发生较大变形。

2 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层岩性该段滑坡地层主要由人工填积层(Q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及泥质粉砂岩(④)组成。

基于物质成分的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基于物质成分的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基于物质成分的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发布时间:2022-09-14T05:55:23.07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37卷第5月第9期作者:刘甜甜1 张辉2(通讯作者)黄龙江1黄龙方1 王林1[导读] 虽然边坡破坏模式众多,但大体主要分为滑移型破坏和崩塌型破坏两种模式。

刘甜甜1 张辉2(通讯作者)黄龙江1 黄龙方1 王林11.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11302.铁科检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1130摘要:虽然边坡破坏模式众多,但大体主要分为滑移型破坏和崩塌型破坏两种模式。

本文旨在针对这两种破坏模式提出一些较为广泛的治理措施建议。

关键词:边坡;破坏模式;滑移型;崩塌型 1、前言人类建设工程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边坡(包括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边坡病害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边坡地质体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变形、破坏、运动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和给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地质现象[1]。

边坡就物质组分而言,可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及岩土质混合边坡,由于组分不同导致了上述边坡体的破坏模式各有差异,如岩质可分为完全平面式顺层破坏、溃屈式顺层破坏[2]、双结构面楔形破坏、崩塌破坏等土质可分为类均质土体内弧形破坏、沿填土界面破坏、坍塌破坏等、岩土质混合边坡可分为堆积土层沿基岩顶面破坏、残积土沿原岩结构破坏等,虽然边坡破坏模式众多,但大体主要分为滑移型破坏和崩塌型破坏两种模式。

本文旨在针对这两种破坏模式提出一些较为广泛的治理措施建议。

2、边坡滑移型破坏的普遍特征及分析方法无论是土质边坡、岩质边坡还是岩土质混合边坡,虽然物质成分存在差异且岩土体整体各项异性较大,但基本都是沿着边坡体内的软弱结构面(即土体内部软弱界面、岩层顺层层面、软弱夹层或岩土分界面等)产生滑移形破坏。

目前,工程上针对边坡滑移型破坏通常采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圆弧滑动法(包含整体圆弧滑动法、简单条分法(瑞典条分法)及简化Bishop法)、平面滑动法、折线滑动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土岩混合边坡破坏模式及支护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18-01-10T15:14:54.6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作者:段荣福
[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边坡的高度和规模越来越大。

建材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广东广州 523129
摘要:土岩混合边坡的可能破坏模式包括土质边坡的近似圆弧滑动方式、岩质边坡的软弱面控制的折线滑动或楔形体滑动方式和堆积体的浅层破坏直线滑动方式,对具体工程的不同部位需找出其控制性因素加以判定。

局部注浆加固和设置深层泄水孔对处理土岩混合边坡局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土岩混合边坡;深层泄水孔;注浆加固;边坡支护
1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边坡的高度和规模越来越大。

对于山体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其性质大多属于土岩混合边坡,其破坏方式有别与土质边坡的圆弧滑动破坏方式和岩质边坡的软弱面控制破坏方式。

目前对土岩混合边坡破坏理论和计算模式的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

通过本工程条件分析和方案选择,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2工程概况和地质特点
某边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山体最高处79m,自然坡度约30°-45°,开挖局部山体所得空间用于建造五星级酒店。

酒店建筑依山体走势呈W型,边坡开挖面高度为20m-68m,沿W型坡底线长度约620m。

边坡整体倾角约45°-60°,下部爆破开挖。

受开挖难度、爆破震动和山体自然坡度等制约,在12m高度处留一宽度4m台阶,上部不再设置台阶,中部山体于45m高度处设置一平台,宽度约15m。

图一边坡平面图
本边坡为典型土岩混合边坡,其地质条件为:上部3-5m为坡积土,其下为强风化泥岩,厚度约10-20m,局部夹块石,再下为中风化泥岩,裂隙较发育。

W型山体中部和两侧为山脊,中部两侧为山谷,左侧山体岩层为顺倾向,岩层面与水平面夹角约40°,右侧山体岩层为逆倾向,中部突出山体风化严重。

从局部地质构造分析,右侧山谷处为一褶皱带,岩体扭曲和切割严重。

土方开挖完成后两侧山谷和中部山体两侧有少量山水渗出。

3 边坡支护方案设计
3.1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土质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为近似圆弧滑动和坡面浅层滑动,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为由结构面控制的滑动或结构面切割形成的楔形体滑动以及岩层面间薄弱夹层控制的平面滑动,土岩混合边坡可能的破坏形式为上述可能破坏形式的组合体。

根据本边坡地形地势和地质特点分析,边坡可能的破坏方式主要为坡面浅层滑动破坏、由岩层面和结构面控制的深层破坏及局部近似圆弧破坏,分述如下:左侧山体上部为浅层滑动破坏,下部为顺倾岩层面控制的深层破坏;中部山体两侧地质条件较差,可能为近似圆弧滑动破坏,中部山体右侧可能有顺倾岩层面控制的深层破坏;右侧山谷处褶皱切割作用强烈,存在块石滚落可能;右侧山体岩层为逆倾向,边坡体存在上部浅层滑动破坏和局部小结构面控制的楔形体破坏可能。

3.2边坡支护方案的选择
根据上述边坡可能的破坏形式选择相应的支护方案,具体措施为:对坡面浅层浮土和由于爆破松动的块石进行清除,调查出露的结构面和楔形体,对难以支护或影响施工安全的引导其自行垮塌;对坡面进行全面积锚杆支护;为控制深层破坏采用预应力锚索+腰梁支护;采用坡顶截水沟+竖向排水沟+坡底排水沟+坡面泄水孔组成边坡截排水系统。

采用坡顶水平位移点+坡面水平位移点+锚索应力计组成边坡监测系统。

对台阶以下部分中风化岩层非爆破开挖形成的垂直边坡采用挂网喷砼面层+格构梁+预应力锚索支护方式。

3.3支护方案参数设计
根据计算及类似工程经验,全面积布置锚杆长度为8-10m,间距为2m×2m,预应力锚索竖向间距8m设置1排,水平间距3m,长度20m-35m,腰梁400mm×400mm,喷C20混凝土厚度100mm,挂Φ10钢筋网200mm×200mm。

坡面泄水孔间距2m×2m。

坡顶钢筋混凝土截水沟600mm×600mm,竖向排水沟600mm×1200mm。

3.4信息化施工
根据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原则,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和施工参数。

施工中出现以下问题。

1、中部山体左侧岩土体监测位移过大,有滑动迹象。

经分析该区域土体性质较差,下部岩体风化严重,岩层倾向为逆倾向,开挖后遇暴雨,存在浅层滑动可能。

处理措施为:暂停该区域支护施工,待其自然垮塌后重新修坡支护。

处理效果:5天后该部位出现浅层滑动,清除滑坡体后进行支护施工,效果良好。

2、中部山体右侧坡顶平台监测位移过大,坡顶出现裂缝。

该区域土体性质较差,下层岩体风化严重,岩层倾向为顺倾向,节理发育,存在浅层滑动、近似圆弧滑动和顺岩层面平面滑动的可能。

原则上清除该区域松散岩土体为最佳方案,后于业主协商为了整体景观效果尽量保留坡顶平台。

处理措施:坡顶沿裂缝进行静力注浆,待变形温度后沿裂缝布置两排树根桩。

树根桩要穿过潜在滑动面,长度约20m,
用钻机成孔,孔径110mm,每孔放置三条Φ25钢筋。

处理效果:监测数据显示注浆两天后变形趋于稳定,随后施工树根桩,完成后进行支护结构施工顺利完工。

3、右侧山谷和中部山体右侧坡面有山水渗出,水量不大。

该区域为小褶皱带,岩体扭曲和切割严重,岩体裂隙较大。

处理措施:坡底平台上方3m、8m和13m位置设置三排深层泄水孔,水平间距5m,长度20m,倾角为向上15°。

处理效果:深层泄水孔施工完成后坡面不再大面积渗水。

3.4 边坡支护效果
该边坡支护完工两年来经历数次特大暴雨检验,变形稳定,支护效果良好。

4.结论
(1)土岩混合边坡破坏兼具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的破坏特征,对于具体工程应在现场细致的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区域判定可能的破坏模式,然后采取相对应的支护措施。

(2)在土岩混合边坡中局部注浆和设置深层泄水孔有可能对边坡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应引起重视并灵活应用。

(3)对于土方开挖形成的建筑边坡,由于目前勘察措施的局限性,难以找出全部的潜在滑动面,完全按照土质边坡进行支护设计存在较大风险或造成过度支护,坚持动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3]《土质边坡稳定分析-原理、方法、程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4]《岩质边坡稳定分析-原理、方法、程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