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脾胃中气为中心的生理病理观三家言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三纲说约,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三纲说约,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
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
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一节三纲说约一、三才(天地人)人与天地相参。
故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
未识天道,焉知人理?人法天地而生,以应生长化收藏。
天在人为心肺(心肺属上焦,居膈上。
《经》云:“腰以上天气主之,腰以下地气主之。
”)主生长;地在人为肝肾(肝肾属下焦,居膈下),主收藏。
岁以春为首,少阳(肝)春升之气上升于天,至立夏少阴(心)火炽于太虚(天),草木茂盛,万象更新。
此所谓天以阳生阴长,故岁半以前(春夏)天气主之,万物生长,在乎升浮也。
至秋而太阴(肺)肃杀之气自天下行,至冬则少阴(肾)寒水之气伏于土中,水冰地坼,万物固密。
此所谓地以阳杀阴藏,故岁半以后(秋冬)地气主之,万物收藏,在乎沉降也。
故天地阴阳生杀之机在升降浮沉之间。
木(肝)升则火(心)旺,金(肺)降则水(肾)生,此天(上焦心肺)地(下焦肝肾)交而万物通也,是为天地互根之道。
故阳火(心火,即君火,位于上焦属阳)之根,本在于地下(相火,寄于肝,木生火,故上系于心),阴水(肾水,位于下焦属阴)之本源在于天上(肺金,金生水,故云水出高源)。
天地阴阳升降之枢,在乎中气(脾胃)。
中气运转(脾升胃降),则水(肾)升火(心)降,是天地交泰;木(肝)随水升则化而为火,金(肺)随火降则化而为水,是水火即济。
故中气者,天地阴阳升降之枢,互根之道。
饮食入胃,其清气输脾转肺归心,上行春夏生长之令,分布薰蒸于皮肤腠理而滋养周身,乃清阳为天者也;升已而降,行秋冬收藏之令,其精封藏于肝肾,其浊转输大肠膀胱,传化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医学三字经》全文
《医学三字经》全文医学三字经人体胸藏五脏,心主志意,肺司呼吸,肝藏血液,脾主运化,肾主水液。
五脏相应与之配六腑,胃主受纳,小肠总分,大肠主别,膀胱藏尿,三焦主渗化,胆结于肝,胞结于肾。
人体内腑器官相互协调,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
《医学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经典之一,通过简短凝练的三字词语,概括了人体生理与病理,阐述了中医理论的要点。
以下是《医学三字经》的全文:心中精,脾主运。
肺司呼,肝藏血。
肾主液,六腑胃。
胆胆水,小肠总。
大肠主,膀胱藏。
胞藏受,三焦化。
“心中精”指心脏是人体的中枢器官,掌管着人的思维和情感。
心脏中的精气,能够影响整个身体的运转以及人的精神状态。
“脾主运”说明脾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管人体的运化功能,将食物消化吸收,并转化为精气养分,对身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肺司呼”强调了肺的呼吸功能,将气体吸入体内,并让氧气通过呼吸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氧气。
“肝藏血”指肝脏在中医理论中承担着储存和调节血液的重要作用,肝血充盈与否对整个身体的健康非常关键。
“肾主液”指肾脏负责排泄体内多余的水液,并调节体内的水分代谢平衡,维持身体对水分的正常需求。
“六腑胃”说明了六腑包括胃、小肠、大肠、膀胱、胞、三焦等腑器,各自承担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胆胆水”指胆汁是胆囊中储存的液体,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小肠总”强调小肠在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起着将食物继续消化并吸收养分的作用。
“大肠主”说明大肠是排泄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排出体内的废物物质,保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
“膀胱藏”指膀胱是尿液的储存器官,负责暂时储存由肾脏产生的尿液,并在合适的时候排出体外。
“胞藏受”指子宫是女性独有的器官,负责妊娠和生育过程,承担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三焦化”说明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主要参与内脏器官间的调节和代谢。
通过《医学三字经》,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人体五脏六腑器官的基本功能与相互配合作用。
脾胃论原文及译文
脾胃论原文及译文《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代表作。
1.脾胃虚实传变论:1.原文:《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
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2.注释:1.“《五脏别论》”:《黄帝内经》中的一篇。
2.“天气之所生”:天之气所化生。
这里强调这些脏腑的功能与自然界的气的运动相关。
3.“传化之府”:负责传导和转化饮食物的器官。
3.译文:《五脏别论》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个脏器,是由天之气所化生的。
它们的功能像天一样,主泻而不主藏,接受五脏的浊气,所以叫做传化之府,其中的物质不能长久停留,需要不断地传输和排泄。
所说的五脏,是贮藏精气而不向外排泄的,所以可以充满但不能过度充实;六腑,是传导和转化饮食物而不贮藏的,所以可以充实但不能过度胀满。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饮食物入口时,胃中充实而肠中空虚,食物下咽后,肠中充实而胃中空虚,所以说六腑是实而不满,五脏是满而不实。
2.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1.原文: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
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
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
戌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责耳。
2.注释:1.“五行相生”:五行之间具有相互滋生和促进的关系。
2.“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脾的功能较为旺盛。
3.“兼味”:除了本味之外所兼有的味道。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脾胃论1-脾胃虚实传变论[语译]《素问·五脏别论》中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种器官是禀承天气而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的运行一样,所以主传泻而不主贮藏,这些器官受纳五脏的浊气,因名为“传化之府”,这是因为它们受纳水谷浊气之后,不能长久停留,要在一定时间内,把精华输送到五脏,把糟粕泻出体外的。
我们所说的五脏,是贮藏精气而不传泻水谷的,所以它常常精气充满,而不像肠胃那样,没有水谷充实。
六腑是传导,消化饮食物,而不贮藏精气的,所以它虽常常有水谷充实,而不像五脏一样贮藏的都是精气。
这个道理,是因为水谷入口以后,胃中虽实而肠中是空虚的,饮食物至胃向下推移,则肠中变实而胃中是空虚的。
所以说,六腑是“实而不满”,五脏是“满而不实”的。
《阴阳应象大论》说,脾为胃以行津液,像水流注溪谷一样,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泽之气贯注。
因为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心为五腑主”,与各窍都有密切的关系。
九窍既属五脏,又必须依赖胃气旺盛才能增进饮食,输布精气,五脏得养,九窍九能通利。
《素问·通评虑实论》中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是肠胃的病变所引起的。
因为胃气亏虚、营养不足以供给五脏的需要,所以九窍也会出现各种病证。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物入胃后,经过消化把一部分精微输散到肝脏,浸淫溢满的精气滋养于筋。
食物进入胃中,另一部分浓厚的精气,注入于心,浸淫的精气输送到血脉。
血气流行于经脉里,沿着经脉又流归于肺,肺又送到全身百脉之中,把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会合,仍还流归入于脉。
脉中精气这样正常运行而不乱,然后周流于心、肝、脾、肾四脏,达到不亢不衰的平衡状态,就能从手太阴肺经的寸口表现出来,所以根据寸口脉的表现,就可以判断病人的死生。
水液入胃,精气充盈,浮游涌溢,上输于脾脏,通过脾气布散水精的作用,再上输到肺,肺气通调水道,下行输入膀胱。
中医论脾胃
中医论脾胃水谷的精微细化、之升气血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过于精细、工作压力大、烟酒过度、环境恶化等,导致消化道疾病逐年上升。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存亡。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且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则阳气不能固护体表,故易感受外邪,不任风寒,说明不管外感内伤,皆以脾胃元气的充盛与否有关,“脾胃乃伤,百病由生”由此而来。
因为中医的出发点是整体观,这里讲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上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范畴。
在五行中,脾属土,而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长以滋养万物。
胃与脾,一阳一阴,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
再来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是怎样说的,里面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
人以水谷为本,而脾胃又是受纳水谷,运化精微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没有出生之前,是由先天之肾精为胎儿生长发育供应营养物质,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应。
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但就算是先天非常好,如果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那就会多病减寿。
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源。
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反之,假设脾胃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亦因此而失常,故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胃与脾通过经脉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胃主接收食物,脾主运化食物。
略论《脾胃论》的成就
略论《脾胃论》的成就略论《脾胃论》的成就《脾胃论》是金代名医李杲所撰。
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
东垣从易水张元素(字洁古)学医,继承了他的学术成就,并有所发展。
《四库全书总目》说:杲“从易水张元素学,尽得其传,而名乃出于元素上,卓为医家大宗”。
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中医学术的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
他在传统的伤寒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内伤病学说。
先著《内外伤辨》,重点阐发饮食劳倦内伤之病。
著《脾胃论》,从中气不足立论。
强调“人以胃土为本。
”胃气盛则元气充足,虽有贼邪,弗能伤害;假如胃气一伤,则五乱互作。
主张补脾胃,升阳气,形成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即后人所称的“补土派”。
这样,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又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经过以后七百多年的临床验证,证明其方法是有效的,可以重复的,成就是肯定的。
《脾胃论》全书三卷,其主要内容如下。
卷上是《脾胃论》的基本部分,尤其开卷三篇即《脾胃虚实传变论》、《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和《脾胃胜衰论》,引用大量经文,把本书宗旨,作者意图,主要理论和治法方药,都详尽地加以阐发,亦为全书奠定了基础。
东垣认为,脾之与胃,一脏一腑,一虚一实,升清降浊,其在人身的作用,犹如天地之气交泰。
所以《素问·五藏别论》上说:“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而“人之所受气者,谷也。
谷之所注者,胃也。
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灵枢·玉版篇》)。
因此东垣指出:“饮食入胃。
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荣养气血。
”这就是论证脾胃虚实传变的主要意义。
人之元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如饮食损胃,劳倦伤脾,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由是发生。
因此,必须重视脾胃,这是关系到元气存亡的根本问题。
如脾胃为病,大都属于内伤,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医学三字经》脏腑
《医学三字经》脏腑脏腑十二官《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按∶此以脾胃合为一官,恐错简耳。
《刺法补遗篇》云∶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采此补入,方足十二官之数。
心说心,火脏,身之主,神明之舍也。
小篆尝言,心字篆文只是一倒火字耳。
盖心,火也;不欲炎上,故颠倒之,以见调燮之妙也。
祝无功曰∶庖氏一画,直竖之则为,左右倚之则为为HT ,缩之则为,曲之则,圆而神,一 HT 方以直,世间字变化浩繁,未有能外一 HT 架构之者。
独心字欲动欲流,圆妙不居,出之乎一HT之外,更索一字与作对不得。
正以心者,新也。
神明之官,变化而日新也。
心主血脉,血脉日新,新新不停,则为平人,否则病矣。
(其合脉也,其荣色也,开窍于舌)肝说肝,木脏,魂所藏也。
肝者,干也,以其体状有枝干也。
又位于东方,而主生气。
时医昧其理,反云肝无补法,宜凉、宜伐,只泥木克土之一说,而不知后天八卦配河图之象。
三八为木,居东,即后天震巽之位,巽上坤下则为观,《易》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上坤下震则为复,《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为义大矣哉!(其合筋也,其荣爪也,开窍于目)脾说脾为土脏,藏意与智,居心肺之下,故从卑。
又脾者,裨也,裨助胃气以化谷也。
经云“纳谷者昌”,其在此乎。
(其合肉也,其荣唇也,开窍于口)肺说肺,金脏,魄所藏也。
肺者,沛也,中有二十四孔,分布清浊之气,以行于诸脏,使沛然莫御也。
《内经》曰∶肺恶寒。
又曰∶形寒饮冷则伤肺。
勿只守火克金之一说也。
(其合皮也,其荣毛也,开窍于鼻)肾说肾,水脏,藏精与志,华元化谓为性命之根也。
以脾胃中气为中心的生理病理观三家言
说 :岁 半 以前 ,天 气 主 之 ,在 乎 升 浮 ;岁 半 以后 ,地
气 主之 ,在 乎沉 降 。春 ,少 阳之气 始 于 泉 下 ,引 阴升
于 上 。立 夏 ,少 阳 之 火 炽 于 太 虚 。 至 秋 ,为 太 阴 之
横塞 而不 达 ,戊 土 不 降 ,火 金 上逆 , 己土不 升 ,则 水 木下 陷 。 1 3 彭子 益 的特 色理 论— — 中 气 四 维轴 轮 互 运 而成 .
气机 阴阳升 降有 序 ,从 而脏 气 相 互 滋 生 ,功 能 相 互 引
发 。若 中气 衰 ,则脾 胃不 运 而 湿盛 ,水 泛土 湿 ,肝 木
天地 阴阳生 杀之 理在 升 降 浮 沉之 间论 》 中引天 地 自
然 运气 变 化之 理 ,取类 比象 ,来 解 释 脾 胃之 生 理 。他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 1 0 1年 9月 第 4 6卷 第 9 期
【 术探 讨 】 学
以脾 胃中气 为 中心 的生 理 病 理 观 三 家 言
张 宏瑛 天 津 南开圣 仁 门诊 部 天 津 3 0 2 0 20
摘要 李 东垣 、黄元 御 、 彭子益 三 医家都 以脾 胃中气 为 中心研 究脏 腑 的 生理 病 理 ,然 而其 理 论视 角却 有 所不 同。李 东垣侧 重 于探讨 内伤脾 胃而 引起 的 脏 腑 功 能 的 失常 ,黄元 御 侧 重 于探 讨 脾 胃 中气 与肝 心 肺 肾之 间 气机 及 功 能的 和调 ,彭子益 则侧 重 于探 讨脾 胃中 气与 其 它 脏 腑 、经 络 在 生理 功 能 上 相 互 的影
运 ,金 振 燥 令 ,阴 降 彻 地 。 至 冬 ,少 阴 之 气 伏 于 泉
下 ,万类 周 密 。脾 胃运 化 效 象 于 天 地 , “ 胃为水 谷 之,上 行 春 夏 之 令 ,
脾胃论原文阅读版
脾胃论原文阅读版《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
三卷。
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序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八风之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谓水谷入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饮食不节而病者也;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脉,必从足始者也。
《内经》说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论形气两虚,即不及天地之邪,乃知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有余不足,世医不能辨之者,盖已久矣。
往者,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皆谓由伤寒而殁,后见明之辨内外伤及饮食劳倦伤一论,而后知世医之误。
学术不明,误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着论矣,且惧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着《脾胃论》叮咛之。
上发二书之微,下祛千载之惑,此书果行,壬辰药祸,当无从而作。
仁人之言,其意博哉!己酉七月望日遗山元好问序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
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九窍者,五脏主之。
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
《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
叶天士脾胃分论简介叶天士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脾胃分论的理论。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叶天士通过对脾胃的病理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与其他医家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组方,对于中医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
脾胃分论的基本观点叶天士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核心器官,其功能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他指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气,胃主受纳水谷之物。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调理脾胃功能成为治疗许多常见疾病的关键。
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中医学将人体内脏器官比喻为天地五行的象征,脾胃被归为土脏。
叶天士认为,脾胃是人体的“中央之官”,在整个气血运行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2.气血理论:叶天士强调气血充盛与否对于脾胃功能的影响。
他认为,气血不足会导致脾胃功能减退,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3.寒湿邪气理论:叶天士认为,寒湿邪气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
他提出了一套针对寒湿邪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组方。
病机分析与治疗方法1.脾虚湿困型:此型疾病常见于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情绪波动等因素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
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苔厚重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温中散寒等。
2.肝郁化火型:此型疾病常见于长期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
表现为胸闷、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等。
3.脾胃虚寒型:此型疾病常见于长期饮食寒凉、寒冷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脾胃功能减退。
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畏寒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温中散寒、补脾健胃等。
4.湿热蕴结型:此型疾病常见于长期饮食油腻、暴饮暴食等因素引起的脾胃湿气积聚。
表现为口苦咽干、大便黏滞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清湿泻火、健脾化湿等。
药物组方叶天士根据不同类型的脾胃失调,提出了一系列药物组方,如:1.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疾病,包括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叶天士(1744-1812年),字在初,号无底居士,清代著名医药家。
他的著作《分论补遗》中涉及了医药学的多个方面,其中脾胃分论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叶天士的脾胃分论主要涉及到了脾胃的生理与病理状况、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以及脾胃的治疗方法。
首先,叶天士阐明了脾胃的生理特点。
他认为脾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消化吸收和气血生成的重要器官。
他指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胃主受纳脾精并进行初步消化。
脾肌病水湿停滞时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脾虚消化不良的症状。
其次,叶天士详细描述了脾胃的病理状况。
他将脾胃分为虚实两种状态,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等,实包括脾湿、脾寒、脾热等。
他认为脾胃病常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外邪侵袭等原因引起。
他指出,脾胃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等有密切关系。
叶天士还阐述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他认为脾胃是各脏腑的源头,脾胃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
他强调脾胃与肺、肝、心、肾等脏腑的协调关系,指出这些脏腑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他认为,不同脏腑的病变往往与脾胃失调有关,治疗脾胃病可以达到调整整体脏腑功能的目的。
叶天士的脾胃分论还包括了对脾胃病的治疗方法。
他强调调治脾胃、健脾和胃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疗原则和方剂,如健脾和胃、行气活血、利湿退火等药物方剂,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脾胃疾病。
他还强调养生之道,主张饮食起居要有节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志不遂。
总之,叶天士的脾胃分论主要内容包括脾胃的生理特点、病理状况、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
他对脾胃疾病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方剂。
他的脾胃分论对于中医脾胃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较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黄帝内经》脾胃理论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脾胃理论,欢迎大家分享。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从解剖、生理、脉法、发病方面,研究《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从而为现代临床找到理论依据。
脾胃学说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脾与胃共居中焦,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
”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先贤就对脾胃的正常功能及异常变化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对现代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胃的解剖结构的认识《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灵枢平人绝谷》又进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满”;“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
”可见,尽管当时的条件极为有限,古人对脾胃的基本认知仍起始于解剖实证,而并非一味地以象测藏。
这对当时逐步认清脾胃的诸多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2、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认识《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是对脾胃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故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痿论》说:“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
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可见,《内经》对脾胃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已有较深认识。
从“儒医”与“儒文化”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从“儒医”与“儒文化”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发布时间:2021-11-09T09:13:11.69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张丁元[导读] 历史上许多著名医家,像张仲景、朱丹溪、张元素等都是“儒医”。
张丁元山东中医药大学 250355[摘要]:历史上许多著名医家,像张仲景、朱丹溪、张元素等都是“儒医”。
“儒医”的出现,使得中医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我们当代中医学生,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努力汲取“儒医”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精华,更好的为“我”所用,为当代中医学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儒医经典医德中庸“儒医”,顾名思义,习“儒”亦习“医”。
但深入探究,儒者有“仁人”之心,医者有“爱人”之心[1]。
那么“儒医”,或者扩大范围到“儒学”,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学习、利用它们呢?1.“儒医”与中医经典1.1“儒医”推动“中医经典”的发展无论是古代著名医家,还是现当代著名医家,都谙熟经典。
熟读、背诵中医经典名著是学习中医、培养中医人才成长最基本的途径。
“儒医”们长期学习儒家文化、儒家经典,他们不仅有着扎实的古文基础,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入地了解,这些“技能”使得他们日后对于中医经典的理解和学习游刃有余。
而且“儒者”,明万物之故、探求事之本始。
习儒之人,喜欢探究事物的本源,不仅知其然,更乐于追求知其所以然,这些与中医学的“治病求本”思想不谋而合。
“儒医”早年习儒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以后他们对于中医学思维的理解。
像是张元素的“脏腑辨证学说”,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黄元御重视“脾胃中气”、“扶阳抑阴”等,都体现了中医最本质的“脏腑”“阴阳”“五行”等生理病理观点。
“儒者”亦可以算是当时的文学家,他们习儒亦习医。
每当“儒医”学习中医经典或者临证有心得体会时,都会随时生动、形象、准确的记录。
像是“医圣”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用词生动、形象,并且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比如在论述桂枝汤适应症时“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读书——黄元御理论,贵阳贱阴,补火泄水
胃,⾏于经络,⽽统于中⽓。
中⽓旺,则肝脾左升,⽽不下泄;肺胃右降,⽽不上溢。
中⽓虚败,肺胃逆升,则上流于⿐;肝脾郁陷,则下脱于便溺。
”⼜说,“下⾎之证,固缘风⽊之陷泄,⽽⽊陷之根,全由脾胃之阴湿”(见《长沙药解》卷⼆)。
⽓机升降,全在于中⽓旺盛,脾虚寒湿,则升降悖逆。
⽽且⼼肾相交,与脾升胃降,关系⾄为密切,是以“⽔⽕不交,则热⽣于上,⽽寒⽣于下,病在上下,⽽实缘于中⽓之败。
⼟者,⽔⽕之中⽓也。
戊⼟不降,故⽕不交⽔,⽽病上热;已⼟不升,则⽔不交⽕,⽽病下寒。
升降之倒⾏者,⽕衰⽔盛⽽⼟湿也”(《长沙药解》卷四)。
脾胃为什么能升能降,⽽为升降之枢?这主要是由它的特性来决定的,是因为“⼟居四象之中,得五味之和,五⽓之正,不酸不⾟,不苦不咸,其味⽈⽢。
不腥不燥,不焦不腐,其味⽈⾹。
味为阴⽽⽓为阳,阳性动⽽阴性静。
以其味⽢,则阴静⽽降;以其味⾹,则阳动⽽升。
升则⼰⼟左旋,⽽⽔⽊不陷;降则戊⼟右转,⽽⾦⽕不逆。
”⼜说:“盖中⽓者,交济⽔⽕之枢,升降⾦⽊之轴,枢轴输转,⽔⽊升⽽⾦⽕降”(见《长沙药解》卷⼀)。
中⽓⼜为经络之根本,荣卫⼜为中⽓所变化,所以说:“中⽓者,经络之根本,经络者,中⽓之枝叶,根本既茂,枝叶⾃荣;枝叶若萎,根本必枯。
肝脾主荣,肺胃主卫,皆中⽓所变化
也”(《长沙药解》卷⼀)。
(如视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宋甲其。
脾胃论临床心得
看了脾胃病,再看《脾胃论》林老师是以消化和肿瘤门诊为主的,所以脾胃病的病人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接触了如此众多的脾胃病患者后,我再去看李东垣的《脾胃论》,发现我们在用的方法很多就是李大师老早阐述过的。
李东垣认为脾胃生理功能首先强调人“以胃气为本”。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气血阴阳之根蒂”,为元气之本。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脾胃虚实传变论》:“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胃气之盛衰关系到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存亡,正如《内经》所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强调胃气是生命的根本和动力,胃气充满全身,无处不有。
再者脾胃为升降之枢纽。
气机升降运动虽然与各脏腑均有关系,但总赖脾升胃降。
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周身,《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胃主降浊,以降为和。
胃气降则水谷下行而无停滞积聚之患,脾胃升清降浊、升降有序,才能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以布全身。
李东垣还倡导“脾虚气陷,阴火内升”之病机。
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
“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其主要发病原因有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所伤等几方面。
饮食不节,饥饱不调,或嗜食肥甘厚味等均能损脾伤胃,影响脾胃腐熟、运化功能,清不升浊不降,影响脾胃气血生化功能,而劳倦过度则耗气伤血,形气俱伤,故临床见乏力、倦怠、便溏等症;“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情志过极皆可影响脾胃升降,导致气机逆乱,内伤脏腑。
而治法中,补脾胃升脾阳是东垣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种疾患的基本原则,李杲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用黄芪、人参、甘草等药性味甘温之品为补充,根据“陷而举之”之意,用升,柴,葛等以升阳佐以甘寒的泻阴火,创立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益胃汤等甘温补中、升阳泻火之剂,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用量最多,以补脾气固元气为君,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收甘温补中益气之功。
李东垣脾胃论思想总结
李东垣脾胃论思想总结李东垣(1312年-1398年),元代医学家,脾胃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李东垣的脾胃论中,他主要探讨了脾胃的功能、变化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对其脾胃论思想的总结,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李东垣对脾胃的功能和变化的理解李东垣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掌管着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化。
他将脾胃比喻为一个炉子,把食物作为燃料进行消化,从而提供给全身的营养物质。
他强调了脾胃对水谷的化生作用,认为脾胃是消化转化的中心,也是生化能量的来源。
李东垣还详细研究了脾胃的运化变化。
他认为,脾胃的运化功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健运、沉运和衰运。
在健运期,脾胃功能良好,消化吸收能力强。
在沉运期,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消化吸收不良,造成饮食积滞和胃脘不适。
在衰运期,脾胃功能不再恢复,常表现为腹泻、乏力等症状。
二、李东垣对脾胃相关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李东垣将脾胃相关疾病分为三类:寒湿病、湿热病和气虚病。
寒湿病主要是由于脾胃受寒湿之邪而引起的,症状包括腹痛、泄泻等;湿热病则是由湿热之邪侵袭所致,主要表现为口渴、便秘等;气虚病则是脾胃的运化功能不佳,造成气血不足,引发疲乏、食欲不振等。
根据不同病因病机,李东垣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寒湿病,他主张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如服用温中药物来驱除湿寒之邪;对于湿热病,他推崇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如服用疏风清热的药物以清除湿热;对于气虚病,他则强调补气健脾的治疗方法,如服用补气药物来增加脾胃的运化能力。
三、李东垣对脾胃保健的建议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提出了一些脾胃保健的建议。
他认为,保持心情愉快、遵循适度饮食和合理作息是保护脾胃的重要方法。
他主张不要过度劳累和过度食用寒凉、生冷食物,以免损害脾胃的运化功能。
他还建议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保持脾胃的健康。
总体而言,李东垣的脾胃论思想深入探讨了脾胃的功能和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脉法秘诀:中医脉法四言真诀
脉法秘诀:中医脉法四言真诀中医号脉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古代一直被沿用传承至现在,足以可见它的强大生命力和科学性。
中医自古便有号脉这一绝学。
望,闻,问,切始终以普遍应用的技巧,尤其是切脉,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神奇性的技巧。
中医号脉其实就是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
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
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
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
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1、大小:观察气:大气旺,小气虚。
2、快慢:观察精:快精虚,慢精足。
3、硬软:观察火:硬火多,软火少。
4、浮沉:观表里:[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里症。
5、匀乱:观察安危: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常见的异常脉象: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
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
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
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
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
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
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
是湿证与虚证之象。
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
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
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五脏所主: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
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
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
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
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
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
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
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积于胸中,出喉咙,贯心脉,行呼吸,肺吸入之气与脾胃水谷之气结合而成。
宗气积胸出喉咙,呼吸贯脉不留停。
营气脾胃水谷精,调和五脏六腑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脾胃中气为中心的生理病理观三家言发布日期: 2012-05-27 发布: 摘要李东垣、黄元御、彭子益三医家都以脾胃中气为中心研究脏腑的生理病理,然而其理论视角却有所不同。
李东垣侧重于探讨内伤脾胃而引起的脏腑功能的失常,黄元御侧重于探讨脾胃中气与肝心肺肾之间气机及功能的和调,彭予益则侧重于探讨脾胃中气与其它脏腑、经络在生理功能上相互的影响。
把三医家的特色理论加以互参、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各医家的理论特色及适用范围。
中国论文网/6/view-2867286.htm关键词李东垣黄元御彭子益脾胃中气脏腑生理病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整个脾胃的功能构成中气,脾胃中气对于人的生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脾胃同居中焦属土,与肝心肺肾四脏关系密切,脾胃病则会导致四脏的功能失常,四脏功能失常亦会影响脾胃的运化。
许多医家对脾胃的功能尤为重视,他们从脾胃中气人手,深入探讨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纷纷提出各自的特色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治则、处方用药。
李东垣、黄元御、彭子益三位医家是其中比较有特色、有代表性的。
笔者把其以脾胃中气为中心探讨脏腑生理病理的观点加以归纳整理、互参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医家观点之异同。
1三医家的特色观点1.1李东垣的特色理论――脾胃运化,清升浊降,贵在升降有序:李东垣(1180―1251),名果,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代著名医家。
李氏著《脾胃论》,在书中他强调人以脾胃为本,脾胃运化为元气生发之源泉,脾胃损伤则百病由生。
李氏在《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中引天地自然运气变化之理,取类比象,来解释脾胃之生理。
他说: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岁半以后,地气主之,在乎沉降。
春,少阳之气始于泉下,引阴升于上。
立夏,少阳之火炽于太虚。
至秋,为太阴之运,金振燥令,阴降彻地。
至冬,少阴之气伏于泉下,万类周密。
脾胃运化效象于天地,“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若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脾胃虚弱,营血大亏,则所生受病,心火盛,阴火乘其土位,又加之喜怒忧恐损伤元气,更益资助心火,心(子)火旺而令肝(母)实;所胜旺行,肝旺挟火势横逆脾胃;所不胜乘之,土虚不克水,肾水反来侮土。
脾胃运化清浊升降逆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元气,心肝肺肾功能失常,使得百症由生。
1.2黄元御的特色理论――脾胃中气为肝心肺肾功能的轴心:黄元御(1705―1758),名玉路,清代医家,曾为乾隆御医。
其精研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通彻颖悟,为昭先圣经旨而作《四圣心源》。
在书中黄氏提出“脾胃中气为肝心肺肾功能轴心”的特色生理病理观。
他讲:人秉天地之阴阳而生,阴阳之交,是谓中气。
中气左旋,则为己土,己土为脾,脾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升发之令畅,肾水温生而化肝木,肝藏血,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而为心火;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胃土右转,谷精归于肾肝,收敛之政行,心火清降而化肺金,肺藏气,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而生肾水。
其中中气为阴阳升降的枢轴,肝心肺肾为四维,四脏的生理功能在脾胃中气的协调作用下,使得脏腑气机阴阳升降有序,从而脏气相互滋生,功能相互引发。
若中气衰,则脾胃不运而湿盛,水泛土湿,肝木横塞而不达,戊土不降,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
1.3彭子益的特色理论――中气四维轴轮互运而成圆运动:彭子益(1871―1944),名承祖,清末民初云南著名医家,“实验系统古中医学派”的创始人。
其著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名《实验系统古中医学》),在书中彭氏提出圆运动为自然、生命正常运化的基本模式,《易经》八卦图八卦循环为其圆运动的基本规律。
彭氏举自然界圆运动的规律: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降入地面之下的水中,通过冬气的沉藏,来年春初阳热由水中升出地面,生发万物,又经夏阳热由地面降入水中,升极而降,降极而升,升降不已,而成圆运动。
而对沉浮升降圆运动起到调控作用的,彭氏称其为中气。
人与天地之气相应,人之生理亦要顺应四季阴阳之变化,生化收藏要四时有序。
同时,人每时每刻脏腑之运化亦为一圆运动,其中脾胃中气如轴,四维如轮,中气左旋,则木火(肝心)左升,中气右转,则金水(肺肾)右降,轴轮协同作用,轴运则轮行,轮运则轴灵,二者作用密不可分,共同维系圆运动的正常进行。
若中气不运,火气宣通于上,水气封藏于下,木气疏泄于左,金气收敛于右,四方的作用各走极端,则内之轴不旋转,外之轮不升降,而不成其圆运动,故造化隧息,疾病相生。
2各医家观点之比较2.1脾胃中气与其它脏腑的关系:李东垣认为脾胃与肝心肺肾四脏关系密切。
脾胃健旺则四脏安,脾胃虚则病及四脏,他讲:“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及经络皆病。
黄元御认为脾胃中气乃五脏生理功能之源。
土气升降周旋,而化生五味、五情、气血、阳神、阴精。
土气中郁传于四脏,而作酸苦辛咸诸味。
土气回周而变化,应于四脏,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
水谷入胃,经脾阳磨化,精华上奉,而生气血。
肝藏血,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统气,肺气清降,则产阴精。
彭子益把其中气四维轴轮互运成圆运动的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中气如轴,脏腑之经气如轮,中气与经气轴轮互运以成圆运动。
他讲:“人身十二脏腑之经气,行于身之上下左右,左升右降,如轮一般。
中气在人身胸之下脐之上,居中枢之地,如轮之轴一般。
中轴左旋右转,轮即左升右降。
”十二经脾、肝、三焦、小肠、肾、大肠六经由左上升,胃、胆、心包、心、膀胱、肺六经由右下降。
升由左而右,降由右而左。
2.2君火、相火的生理病理及与脾胃中气的关系:在《脾胃论》中,李东垣并未直论君火,而是从脾胃损伤角度讨论病理性的心火、相火与元气的关系。
李氏说: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心火独盛而为阴火,心不主令,相火代心行令,相火、下焦胞络之火旺行,乃为元气之贼,更耗伤元气。
因此,相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盛则相火不亢,相火旺动则元气衰。
黄元御认为:君火、相火同源于脾胃中气,在生理功能上相火对君火有佐助的作用。
他讲:“乙木(肝)上行,而生君火,甲木(胆)下行,而化相火。
升则为君而降则为相,虽异体而殊名,实一本而同原也。
相火之降,赖乎胃土,胃气右转,阳随土蛰,相火下根,是以胆壮而神谧。
相火即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则君火根深而不飞动,是以心定而神安。
”君相之火,经肺气之降敛而下根肾水。
若胃土不降,浊气填塞,则肺无下降之路。
“肺气上逆,收令不行,君相升泄,而刑辛金(肺),则生上热。
”彭子益认为:相火、君火与肝胆关系密切。
“胆经作用在右降,肝经作用在左升。
”“胆木降生相火,肝木升生君火。
”金(肺)气收敛,相火下降为水,(肾)气封藏而不泄。
水火俱足,便生元气。
相火能足于下,君火乃足于上。
若“胆木不降,相火逆行,肺金被刑,不能收敛也”。
相火有燔灼作用,君火有宣通作用。
君火只有不足,不见有余,上热之病乃相火燔灼为殃,而非君火之过。
相火与中气交相为用,中气不能运化,相火即无力下降;脾胃土气亦根于相火,相火少故中土寒。
2.3脾胃中气与营(荣)气、卫气的生理病理关系:李东垣认为荣气、卫气都归属于胃气,他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讲:“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
”“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
”黄元御对营气、卫气生理功能的认识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他讲:“水谷人胃,化生气血。
气之�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日营。
”营卫相附而行,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
彭子益认为:中气为荣卫之根本,荣卫为中气之外围。
“中气伤则荣卫分,中气复则荣卫合。
”荣与卫是脏腑以外整个躯体圆运动之气,荣与卫内含一开一合的作用,开为疏泄,合为收敛。
疏泄为荣的作用,其源于木火之气,木火之气由内向外,有发荣之意;收敛为卫的作用,其源于金水之气,金水之气由外向内,有护卫之意。
中气使荣卫相交,“卫气之收敛,能交荣气之疏泄,则荣不发热。
荣气之疏泄,能交卫气之收敛,则卫不恶寒。
”若荣卫为风寒所伤,使荣卫圆运动分离,疏泄偏现则荣病,荣病则发热;收敛偏现则卫病,卫病则恶寒。
2.4治疗思想及用药特色:李东垣依据五行生克推衍得出:脾胃虚损,阴火乘土,阳气不得升发,为脾胃劳伤而致诸证的主要病机。
对此类病证李氏认为不宜用五脏用药法治之,而应从其脏气法时论升降浮沉补泻法,以补阳气泻阴火为其立法处方之主旨。
李氏概括其组方原则及治疗目标:“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即:用味薄风药羌活、独活、防风等,升发以伸阳气,阳旺则阴退,阴不病矣。
以升麻、柴胡为升药,行阳明、少阳二经,使精气行春升之令,清气发散,上奉于耳、目、口、鼻。
以辛甘温之剂黄芪、人参、甘草等,补中升阳,与升药相佐。
黄元御在应用其理论过程中,根据脏腑的寒热及气机升降属性,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讲:平人下温而上清,中气以善运。
“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
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
”与之对照,很容易找到疾病的症结。
在临证治疗中,黄氏编撰了多首方剂如:黄芽汤、地魄汤、天魂汤及乌肝汤等,以调整脏腑气机的逆乱及脏腑间功能的失衡。
针对不同脏腑的虚实寒热,黄氏还总结了诸多特色的对药配伍,如:对于脾胃中气治疗,以人参、干姜崇阳补火,以茯苓、甘草培土泻水;肾水下寒,以附子、川椒温肾;肝血左郁,以桂枝、丹皮疏肝;肺气右滞,以陈皮、杏仁理肺;君相火升泻,以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肝郁胆火,以柴胡、黄芩、芍药清泻肝胆;血枯木燥,以首乌、芍药、阿胶、当归、生地养血滋肝等。
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
轴运则轮行,轮运则轴灵。
彭子益认为中医治法无非三法:一是运轴以行轮,二是运轮以复轴,三是轴轮并运。
临证当体察病者身体整个气机的圆运动如何不圆,进而推导病机,定方以补救其圆满。
若中气大虚,中土不运,湿寒内盛,则以理中汤,温中燥湿,运轴以行轮;若中气虚,肺经金气不降,以麦门冬汤,补中润肺降逆;若中气虚,胆经相火不降,以小建中汤,补中气,降胆经相火,轴轮并运;若肝血虚,肝经木气不升,以当归生姜羊肉汤,温润胆经,以复中气;肾经水气不升,肝失疏泄,以肾气丸,补水中之火,补肾滋肝除湿;若心经火气不降,动而上逆,则以泻心汤,降心火,肃肺气,复中气,运轮以复轴。
3结语及体会对比三医家的学术思想,李东垣比较重视脾胃内伤而引起的一类病证,这类病证如果治不得法,往往会表现出渐进的病理过程:首先,引起心血虚,心火亢;其次,脾气虚,始为热中;再次,肾阳虚,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