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联汽车场地赛培训班 赛车比赛培训教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握方向盘的正确方法
正确座姿
跟趾动作
赛车弯道行驶线路的理论和技术
本章讨论的主题为赛车弯道行驶线路的理论和技术,特别是转弯时应该采用的线路,任何成功的赛车手就算风格不同,但是他们应用的基本理论都是相同的。
图一:
以一个九十度的右弯角为例,弯角开始
于转动方向盘,至方向盘转回正面方向时完
成。假若只是使用靠左的一半路面,弯道的
半径为15M,理论上此行驶线路的最高速度
可能是50 km/h,不同性能的车辆可以稍快
或稍慢。
图二:
在相同的右弯上,仍使用左半边的路面,
但是弯路半径增加至20M ,由于线路较直,
时速可以增至56 km/h。
图三:
如果完全使用整段弯道的路面,弯路半径可以增加至40M,速度可以提升到70 km/h,此为本弯道理论上可能拉的最直的线路。
图四:
图中显示两条线路的分别。线路越直理论上速度可越快。
图五:
整段行程中最接近路面右方的一点称之为几何上的apex,由跑道的内边伸展成一个三角型,以此三角型的中分店为apex点。
图六:
进入弯道分为三部曲,首先于直路末制动和降档。
图七:
转动方向盘,平和地控制油门进弯,直到驶抵apex点并且用尽路面。
图八:
回正方向盘加速进入直路出弯。
图九:
三部曲一口气完成,即直路制动及降档,和油入弯,然后加油出弯。所谓和油,是指向油门踏板施加的压力需要平均,令车子保持稳定和舒适的速度。
图十:
在现实的环境下,我们发现行车时,花在直路的时间远较在弯路多,,例如1分30秒的圈速中,只有30秒用于弯路上,而有1分钟是用在直路加速的。因此,在直路上有更多时间加速便更为重要,所以需要稍微更改入弯的线路,以达到此目的。
在看相同的弯角,我们可以在入弯前更迟制动及降档,以入得较深入和较慢,采用一个新的入弯点,令出弯时可以提前加速。
图十一:
我们可尝试在转弯和油入弯时,稍为超越几何上的apex位置,以较开的分隔点位置驶出apex点……
图十二:
然后加油出弯。
图十三:
这样弯角可以分为两部分,由入弯点至分隔点的弯位属较小的半径,但往后的出弯线就有较大的半径,表示可略为回直方向盘,从分隔店开始加油出弯。
图十四:
与原来的理论上线道比较,现时的入弯前速度是较低的70km/h,而非本来的80 km/h。
图十五:
同样地和油以70km/h驶向分隔点,相对于在恒定半径线道下以80km/h驶抵apex点。
图十六:
当驶过分隔点后,车子会进入一较大半径弯位出弯……
图十七:
令我们可以提前回直并渐进加油出弯。
图十八:
提升速度至90km/h出弯,相对地若车辆使用全程一致半径的线道,只能保持80km/h 和油出弯。
图十九:
在此修正的线道上,除了可增加出弯速度外,更能提高在接连的直路上的速度,这也是加快圈速最重要的因素,使车子更快走向下一个弯位
图二十:
也许最常见及最坏的错误,是过早转入弯道,形成一个比原定位置较前的分隔点,从这里加油出弯,只会在出弯位冲出跑道,如假设车子在入弯时已达速度之极限,也就是轮胎在弯中的附着力已达到最大范围时,要避免失控的唯一方法,便是在减慢车速前令转向回直,至适合的车速才再转向入弯。
图二十一:
如果入弯太迟,出弯时会令车子走在跑道中央,虽然这样并无危险,但肯定令圈速降低,入弯路线不正确,结果导致出弯路线也错误。
图二十二:
无论入弯和出弯,最重要是保持柔顺自然,避免到弯中才勉强打方向转入需要的线位,尝试渐进地转向,令轮胎柔顺地转移方向达到所需的角度,同样地,回方向盘时也采用同样手法,使车子自然走出弯位,任何突然的动作都会使轮胎更吃力和引致车子不稳定,如此只会增加完成的时间。
图二十三:
很多人为加快入弯,往往在靠近路面中央的位置入弯,结果是错失了分隔点及在跑
道中间出弯,如此便减低路线的半径,形成
出弯时速度更慢,若要达到最佳的表现,其
实最重要是用尽各段路面。
图二十四:
接着我们研究车辆在转向时的反应及为何如此。很多时我们会发现前轮的转向角度,较车辆实际所行驶的转向角度为大,而此实际行驶的方向,又和驾驶人意图行驶的稍有不同。
图二十五:
当入弯时轮胎扭转,其侧面畸形现象会引致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出现有趣的变化。
图二十六:
由于车子的取向是前进,而轮胎却带动车子转向,两股力量聚合在车胎,导致轮胎底部变形。
图二十七:
前进动力和转向动力的比例构成轮胎的侧滑角度,也就是说意图前进方向和实际行驶方向的差异,因为前进中的轮胎面上没有变形的刻线只占一边,而变形的部分就会侧移。
图二十八:
如果车子在转向时的前进取向是倾向直线多于转入弯中,称之为转向不足。
图二十九:
此乃所谓入弯推头的现象,结果是车子在弯中行驶的实际半径较预期为大。
图三十:
换句话说,当前轮侧滑角度大于后轮,为之转向不足。
图三十一:
如果车子在转向时倾向车尾侧滑,或称之为甩尾,就是转向过多。
图三十二:
车子在转向时尾部有走越车头的现象,或者后轮的行走半径大于前轮,也就是说转向过多。
图三十三:
转向过多的出现,是由于后轮侧滑角度大于前轮。
图三十四:
理论上,中性转向最好,即前后轮的侧滑角度一致,但这么一来造成车子的弯道冲力,形成对车子的走弯性能有所顾虑,既是说对车子性能极限的预知性不足,这样的车子在操控上将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