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景区开发规划

温泉旅游景区开发规划
温泉旅游景区开发规划

温泉旅游景区开发规划

盂县古名仇犹,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梁家寨沿滹沱河具有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和大量的农田、农舍、果园等农业景观资源,尤其是梁家寨寺平安地区温泉,是山西省现已发现的五大温泉之一,其水质独特、资源丰富、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是一个闻名海内外的医疗矿泉,具备旅游资源深入开发的天然基础。对梁家寨温泉进行国际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对加快区域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1、项目名称

山西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

2、发展定位

以梁家寨享誉内外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山水生态建设为先导,以历史文化和现代休闲旅游的变相辉映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温泉疗养、农业观光、革命教育和国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胜地,同时要打造全省“十二五”重点转型发展项目,提高我市城市知名度,实现我市资源型经济向文化产业发展新的跨越。

3、总体目标

以梁家寨地区、温泉资源为核心,以现代温泉旅游业为先导,以观光

农业、林业为依托,以红色革命教育为基础,实现该区域多文化、多层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山西省产业转型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4、基本原则

符合《阳泉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盂县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符合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开发建设,生态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相结合,景区文物保护与建设开发相结合。

(二)发展规划

山西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位于阳泉盂县北部,地处太行山西麓的滹沱河畔,不仅有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弥足珍贵的温泉资源,且蕴涵着丰富的民居风情和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人文和自然资源相得益彰。

1、山水景观资源开发规划

对境内约10公里的滹沱河河道进行全面整治,打造滹沱河风景带,同时借助境内滹沱河绵延起伏的独特条件开发滹沱河漂流。

檀山沟、龙驼山群山环抱,千峰竟秀,水流欢腾,柳绿桃红,风光旖旎,开发檀山沟、龙驼山风景旅游项目。

2、民居风情资源开发规划

大鬯村保留有完整的古村落原貌,开发大鬯民居风情旅游项目。梁家寨地区有花椒、核桃、柿子、黑枣等干果经济林,素有“核桃、花椒

之乡”的美誉,对现有景区内农村民居进行改造,开发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家乐旅游项目。

3、红色旅游开发规划

彭真渠长约15公里,至少可灌溉良田1000余亩,其工程的艰难与宏伟可算的上是小红旗渠,是社会主义初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壮举。作为红色旅游项目开发。

4、温泉资源开发规划

山秀出神泉,地灵涌圣水。温泉做为该景区核心区进行规划,北以豹川村为界,南以寺平安村为界,东以省道345为界,西以王只村靠山山脊线为界。整个旅游景区规划由温泉度假、滨水休闲空间、文化艺术设施、体育运动设施、商务休闲设施、高端温泉酒店、运动休闲场等景观地产项目组成,形成“两带七区”的整体空间结构。“两带”:湿地生态景观休闲带、历史道路景观带。“七区”:“特色城镇化”水上民俗风情区、温泉度假区、运动休闲区、疗养康乐区、大汖古村文化旅游区、农业观光体验区、商务休闲区。规划区域面积5695.05亩,总建筑面积为229547.38m2,总投资16.6亿元。具体如下:

1、“特色城镇化”水上民俗风情区全区主要功能为文化表演、互动体验、购物、美食、商住等;

2、温泉度假区主要功能为露天温泉体验、商务会议、ktv/游泳健身、饮食、居住等;

3、运动休闲区主要功能为水上游乐、主题cs体验、跑马主题体验、主流运动体验等;

4、疗养康乐区主要功能为高端疗养、修身养心;

5、农业体验观光区主要功能为植物科普、生态餐饮;

6、商务休闲区主要功能为高尔夫运动体验、温泉旅游地产、高端温泉体验、休闲会所;

7、大汖古村文化旅游区主要功能为历史人文体验、传统建筑、艺术摄影;

8、湿地生态景观休闲带主要功能为生态栈道、亲水平台以及垂钓码头等;

9、历史道路景观带主要功能为通过艺术形式展示大汖村的历史和当地的人文风物;

二、规划实施的重点

(一)实施生态先行战略,树立“生态立区”的先进理念。

率先实施“一河两岸”生态工程,改善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对境内滹沱河进行全面整治,率先建成滹沱河区域内的水面工程,对浅山生态涵养带、坡度25度以上的区域实现全面植被化,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使整个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再现优善的自然美景。

(二)完善基础设施超前配套设计,实现一流标准建设。

实施基础设施先行战略,对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规划范围内的道路、管网、供水、排水、电、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整体规划,一次性集中配套,使区域的基础设施配置达到国家一流旅游目的地水准。其中道路要做好阳五高速和景区连接线、214省道改线和景区专用道

路的先期规划建设工程。

(三)保障土地充分利用,全面提升现有温泉整体形象。

对规划区内的山地、坡地、半山地、沟壑基地等进行绿化美化,把山形、水系作为重要的资源来运营开发,对现有温泉设施等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四)实施“引进来”的管理战略。

引进国内和国际先进的旅游集团、酒店管理集团或大型管理机构,利用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资金优势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对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进行国际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运营管理。

(五)创建和申报相结合,实施相对封闭式运营模式,建设国家级景区。

按照国家级开发标准,使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同步达到国家级水平,一次性申报国家4a级景区。

山西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有限公司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本着想要分享的目的与大众交流,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1-9章题库完整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1-9章题库 一、填空 1、构成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游景区是一个包括三个要素的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游景区按照其功能与用途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 4、持续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有两条: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5、分区管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 6、旅游管理的管理方法有直接和间接管理,间接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7、“E”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旅游产品主要满足两方面需要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旅游产品配置遵循的原则 10、旅游景区按照其主要功能与用途分为两大类 11、遗产型景区主要包括: 12、开发型景区的核心: 13、主题公园旅游商品主要分为: 14、旅游社会影响的直接作用机制 15、旅游经济影响特点 16、品牌营销有、、、、关键要素。 17、《中国城市品牌传播研究》课题小组认为,节事活动的影响力具有效应。 18、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性框架包括、、三个连续链。 19、Fakeye和Crompton在Gunn的基础上将形象分为、、三类。 20、徽标由、、三个部分组成 21、体现地格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凸现选择的历史上的某些特定的方面来建立。 22、体验型景区市场竞争本质是______________,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是游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3、车行道应以确保旅游车辆和旅游者的_______,________,为原则。 24、游步道要按照坚实、平稳、防滑、耐磨、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的要求进行设计。 25、旅游景区智能交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6、旅游景区客房服务部门,在业务上和部管理上与饭店管理差别不大,客房服务也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基本要求。 27、有效解说的4个在特征是、、、。 28、解说的五个特点是、、、、。 29、解说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景区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 可持续旅游: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基础,以生态思想为指导,集体环境教育、解释和管理于一体的可实现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旅游解说系统:通过运用沟通媒体帮助游客了解特定信息,达到保护资源、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游客、社区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 主题公园:就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自然保护区: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把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上形成的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的,在军事、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各类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旅游景区(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要素,它吸引游客,决定游客选择旅游的地点,一般分为地点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另一种分类法是自然吸引物与人造吸引物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点形成的基础;特定范围内的若干旅游景点并配套相关的服务设施就构成了旅游景区;若干个旅游景区在空间上聚集,并能实现游客追求体验需求的各类空间要素的综合就构成了旅游目的地。 旅游景区一般包括以下构成要素:第一,固定的地域范围。第二,特定的旅游吸引物。第三,配套的服务设施。第四,综合性的旅游功能。第五,特定的管理主体。 旅游景区按照主要功能与用途分为两大类:开发型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遗产型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前者突出其经济功能,后者突出其保护功能 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 1.旅游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心里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 2.环境影响评估(EIA):识别旅游项目中可能产生的旅游活动的性质、识别环境中受旅游影响较大的因素、评估旅游对环境的起初和随后影响、管理旅游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教育旅游者、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 3.分区:空间分区(同心圆利用模式:密集游憩区—游憩缓冲区—核心保护区);时间分区(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旅游景区实施轮休) 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对旅游者的教育;对目的地居民的教育;推行全民旅游教育 (二)注重长远规划:旅游景区规划的目标;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三)寻求多方支持:资金来源多样化;从其它渠道获得支持:①招募临时雇员②积极接纳志愿者③寻求合作伙伴 (四)依靠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利用科学技术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手段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目标模式分析

第一章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目标模式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旅游度假区热、主题公园热、AAAA景区热、世界遗产热等对中国旅游业发展起了重要 带动作用,但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如一些景区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亏损倒闭等。 第一节旅游景区分类、功能与治理体制 中国旅游、建设、林业、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政策条例,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景区管理体系。在我国基本上有两类旅游景区,一类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 另一类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的。两类景区在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 一、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 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正在朝“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 1.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用舞台化的环境气氛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的旅游体验。主题公园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主要功能是为游客生产快乐,为投资者赢得利润。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经营。 主题公园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事业管理向企业管理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国第一批以观赏为主要特点的影视基地型主题公园。为拍摄《红楼梦》而兴建的北京“大观园”、河北正定的“荣 国府”就是其代表。由于其“两栖”性,在当时,盈利并非最重要的目的,在管理上尚未完全企业化。 进入1989年,有“中国旅游景点建设里程碑”之称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开放,标志着第二代以华侨 城为代表的参与性主题公园的诞生,也意味着真正企业化的主题公园的出现。华侨城采取全资、参股、 控股与输出管理方式经营以主题公园为主体的旅游业务,并且上市进行资本运作,采用了典型的企业管 理模式。 2.旅游度假区 1991年,国家推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在全国选择了12个地点发展度假旅游,希望推动中国旅游目的地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商务会议综合型目的地转型。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国际游客提供 度假场所。旅游度假区的管理采用的是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在行政上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管 理委员会负责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比如,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是北海市人民政 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北海市政府对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实行统一管理,属机关事业单位(正处级)。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经营则采取企业市场化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 以保护为主的旅游景区往往是以公共资源为依托的,景区的目标具有多重性,景区资源的社会文化与环境价值往往超过经济价值,景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由于这类景区资源的公共性,因此在经营上 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与垄断性,政府对这类景区的干预程度较高。 1.风景名胜区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1-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1-9章题库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1-9章题库 一、填空 1、构成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游景区是一个包括三个要素的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游景区按照其功能与用途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 4、持续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有两条: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5、分区管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 6、旅游管理的管理方法有直接和间接管理,间接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7、“E”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旅游产品主要满足两方面需要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旅游产品配置遵循的原则 10、旅游景区按照其主要功能与用途分为两大类 11、遗产型景区主要包括: 12、开发型景区的核心: 13、主题公园旅游商品主要分为: 14、旅游社会影响的直接作用机制 15、旅游经济影响特点 16、品牌营销有、、、、关键要素。 17、《中国城市品牌传播研究》课题小组认为,节事活动的影响力具有效应。 18、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性框架包括、、三个连续链。 19、Fakeye和Crompton在Gunn的基础上将形象分为、、三类。 20、徽标由、、三个部分组成 21、体现地格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凸现选择的历史上的某些特定的方面来建立。 22、体验型景区市场竞争本质是______________,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是游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3、车行道应以确保旅游车辆和旅游者的_______,________,为原则。 24、游步道要按照坚实、平稳、防滑、耐磨、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的要求进行设计。 25、旅游景区智能交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6、旅游景区客房服务部门,在业务上和内部管理上与饭店管理差别不大,客房服务也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基本要求。 27、有效解说的4个内在特征是、、、。 28、解说的五个特点是、、、、。 29、解说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标准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标准 执笔人:金矿 参与人:夏凯生 企业人员:刘凯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JQKC012 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 学时数:72 学分:4 先修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后续课程:《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 课程性质:本专业重点培养从事旅游及景区的营销策划、景观设计、景区接待与讲解的专业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工作程序、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规划、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知识。培养熟悉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工作程序、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规划、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知识。 2.1知识目标(Knowledge) 2.1.1基础知识 A1:掌握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知识

A2:了解景区规划管理与规范专业知识 2.1.2专业知识 B1:K1掌握景区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B2:掌握景区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 B3:熟悉旅游景区产品开发 B4:熟悉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与营销规划 B5:熟悉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B6了解项目筹资与施工建设管理的基础知识 B7熟悉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 2.2能力目标(Ability) 2.2.1专业能力 C1: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运用景区规划的相关思想进行实践指导 C2: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服务设施 C3: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基础设施 C4: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游线 C5: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景区形象地策划 C6:能够分析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C7:能够分析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C8:能够分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C9:能够判断景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 C10:能够指导景区营销规划中的不足 C11:能够分析景区项目直接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率润率 C12:能够看懂景区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2.2.2社会能力 D1:参与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D2:参与编制景区目的地形象策划 2.3素质目标(Quality) 2.3.1 思想政治素质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景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初步建立景区资源管理系统、景区电子自助导览系统、景区监控管理系统、门禁与安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五大系统;将景区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协同、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实现“资源保护智慧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实现管理和营销新的突破,树立先进的管理和科技旅游品牌。 具体思路 “智慧景区”建设的具体思路: 第一,以建设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听取建设部相关专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规定、意见和建议融合到“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中。 第二,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智慧景区”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所采用的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和服务理念上。在深入了解景区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智慧景区”总体规划。 第三,以景区的具体实际为基础。“智慧景区”最终是景区经营管理服务的。总体规划必须从景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管理服务、生

态保护、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智慧化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反复讨论,总体规划方案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第四,以国内相关景区/城市的智慧化建设经验为参考。“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需要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景区、城市已有的智慧建设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景区的实际,为己所用。 第五,以运营智能化为核心,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智慧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为目标,建立符合自身管理的“智慧景区”。 建设目标 “智慧景区”建设总体原则: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的总体原则,“智慧景区”建设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建设。 “智慧景区”建设目标: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完成景区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三维全景展示系统为中心的展示平台建设、改造传输网络,实现智慧景区管理流程的初步改造,并为智慧景区的运行维护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人才,使“智慧景区”建设初见成效。 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创新优化的过程,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总体规划为智慧景区建设进行阶段划分,并规划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那些基础性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以及对景区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要优先建设。目的在于使智慧景区的建设迅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40105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各类旅游景区景点接待、营销、策划与管理的专门技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对外交往能力;能在旅游景区景点策划、景区营销、经营与管理等岗位从事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职业领域及主要就业岗位 三、人才培养规格 1.描述毕业生应获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德育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理想、有追求、懂政策、守法纪。 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职 业责任感,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通用知识: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关键能力:景区营销、景区导游、景区策划、景区管理。 专业单项技能与知识:旅游景区景点营销、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旅游景区事故应急、旅游 英语听说能力。 专业综合技能与知识: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 力;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2 ?技能证书要求 该学生必须参加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能力测试、山东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 相应证书。 该专业学生必须取得国家导游资格证或规定的其他资格证书(如营销师、策划师、餐饮服 务员、调酒师等)。 四、学习年限、招生对象、毕业要求 学习年限:3年。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

毕业要求:取得148学分和获得国家导游资格证或规定的其他资格证书(如营 销师、策划师、餐饮服务员、调酒师等)方可毕业。 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六、课程结构 课程名称:旅游景区服务课程代码:学时:64 学分:4 主要内容:景区票务服务;景区排队服务;旅游景区咨询服务与投诉处理;旅游景区解说服务 考核方式:模拟考核 课程名称:景区景点实用英语课程代码:学时:64 学分:4 主要内容:景区英语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景区门票、排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娱乐风 暴、景区餐饮、旅游商品、正确引导游客、旅游安全、游客投诉和世界遗产。每个单元有四个 模块:课文、对话、练习和相关链接 考核方式:面试考核 课程名称:旅游景区景点策划与营销课程代码:学时:64 学分:4 主要内容:景区营销战略;景区营销策略;4PCRS之景区产品策略一一产品、顾客、关联;4PCRS之景区价格策略一一价格、成本、回报;旅游景区营销36计;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理论基础;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原则和方法;旅游景区项目组 织和调研;旅游景区项目总体策划

谈旅游景区的空间规划与空间管理

谈旅游景区的空间规划与空间管理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利益,实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和景区功能的不断完善就必须对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武侯祠—锦里景区是成都市内最为著名的成熟景区之一,景区在空间布局、景观设计、解说系统和游线组织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规划思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in order to transform resource advantages into economic interests,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scenic spots,we must plan and manage the space scientifically. Wuhou Shrine—Jinli scenic spot in Chengdu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cenic spots in Chengdu. The scenic spots have more prominent planning ideas in space layout,landscape design,interpretation system and line organization. It is worth studying and thinking. 标签:空间规划;空间管理;武侯祠—锦里 1 武侯祠—锦里景区空间规划与管理现状 1.1 武侯祠—锦里景区简介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占地14万平方米,是国内纪念蜀汉承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 锦里被称为“西蜀第一街”,为武侯祠东侧的一条狭长的南北走向的商业空间,整条街道的风貌以秦汉、三国文化为切入点,明清建筑风貌为形式,并通过广场从空间上进一步加强了商业街与武侯祠之间的联系,锦里带动当地的商业经济发展,为武侯祠带来了一定的商业价值,满足了人们餐饮、住宿、品茗、购物的需要,使武侯祠這一传统园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再生[1]。因此,必须将锦里景区与武侯祠结合起来研究。 1.2 武侯祠—锦里景区空间规划与管理的要点分析 1.2.1 武侯祠—锦里景区土地利用现状 武侯祠—锦里景区属于城市旅游景区,对成都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特殊的区位优势为城市旅游景区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压力,城市旅游景区处于城市空间挤压和内部空间容量超载的双重困境,城市旅游景区的空间问题,广泛涉及了不同尺度上的人—地、地—地、人—人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2]。武侯祠—锦里景区地势较为平坦,用地条件较好,空间布置限制条件少,周边阡陌交通,但由于处于成都市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标准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 程标准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标准 执笔人:金矿 参与人:夏凯生 企业人员:刘凯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JQKC012 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 学时数:72 学分:4 先修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后续课程:《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 课程性质:本专业重点培养从事旅游及景区的营销策划、景观设计、景区接待与讲解的专业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工作程序、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规划、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知识。培养熟悉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工作程序、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规划、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知识。 2.1知识目标(Knowledge) 2.1.1基础知识 A1:掌握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知识 A2:了解景区规划管理与规范专业知识 2.1.2专业知识 B1:K1掌握景区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B2:掌握景区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

B3:熟悉旅游景区产品开发 B4:熟悉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与营销规划 B5:熟悉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B6了解项目筹资与施工建设管理的基础知识 B7熟悉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 2.2能力目标(Ability) 2.2.1专业能力 C1: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运用景区规划的相关思想进行实践指导 C2: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服务设施 C3: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基础设施 C4: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游线 C5: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景区形象地策划 C6:能够分析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C7:能够分析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C8:能够分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C9:能够判断景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 C10:能够指导景区营销规划中的不足 C11:能够分析景区项目直接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率润率 C12:能够看懂景区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2.2.2社会能力 D1:参与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D2:参与编制景区目的地形象策划 2.3素质目标(Quality) 2.3.1 思想政治素质 E1:端正学生在景区服务活动中的政治立场 E2:学生能够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2.3.2人文素质 F1:教育学生在旅游行业中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思想理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必备条件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必备条件 摘要: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必备条件有很多,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必备条件,包括明确的目标市场、丰富的文化内涵、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产品、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对这些环节给以真正的重视,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才可能成功。 关键词:旅游景区规划开发必备前提条件 前言: 旅游景区规划就是根据旅游景区的资源特点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所进行的有关开发、保护、管理等内容的布局、设计与安排,是一种长远的计划。旅游景区开发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如旅游市场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等。 规划与开发对于旅游景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经营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开发规划和设计。如何提升旅游景区品质成为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已成为现代旅游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我国首次推出了66家质量过硬5A级旅游景区,树立了精品景区的标杆,这必将带动我国景区业的发展。我国旅游景区的建设已从数量扩张开始向整体品质提升的方向发展,这都离不开高质量的规划与开发工作。一个旅游景区将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给游客,完全取决于旅游景区的初次建设、深入开发建设和改造时的规划是以什么样的目标市场、什么样的创新产品和什么样的文化作为基础的。所以本文探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而是通过事实论证出来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1、明确的目标市场 旅游景区开发的目标市场可以有多种取向,例如是接待国际旅游者还是国内旅游者;是面向全国的还是面向本地的;是专题性的开发还是大众化的开发;是供观赏的还是供娱乐的,等等。如果景区开发的市场目标不明确,或者定位不准确,就会造成供求脱节、经济效益低的后果。这种开发的取向选择与景区旅游资源本身的“可塑性”有关,也与旅游市场的需求有关。例如,不具备较强吸引力的某景区试图开发成一个以接待外国旅游者为主的游览地,可是事与愿违,由于旅游资源的限制,没有多少国际客源,国内旅游者又承担不起高水平的旅游消费,违背

旅游景区管理论文

浅谈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文法学院 班级:旅游管理1201 姓名:冯帅 学号:A12120584 指导教师:葛学峰

摘要: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现行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呈多样化发展态势,有些管理体制及经营模式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旅游景区发展的迫切要求。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虽然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出发,基于个人旅游经验来探讨改善景区的管理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country's tourist attractions exist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some mana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business model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scenic area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tourist resort development an urgent require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s managemen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lthough the level has improved greatl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e will present our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causes problems in view,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 to explore tourism scenic impro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关键词:旅游景区;景区管理;问题;对策 Key Words:Tourist attractions; scenic spot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现代管理科学认为“管理”是指通过行使某种职能来协调各种社会资源,达到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生产力。旅游景区管理,指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旅游风景名胜区管理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日常经营与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系统,任何方面的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到其旅游竞争力。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对于景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 ,国内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较多,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机构权、责、利界定不清 ,造成景区资源的闲置、浪费甚至破坏。 一、我国景区管理体制的现状 1. 两级设立 ,属地管理 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2006) ,我国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 ,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景区实行的是属地管理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实际上 ,下级政府要服务 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对景区管理不享有排他性处置权 ,从上到下的强制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系统重点

二、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1、遗产型景区与剧场型景区管理模式的差别P9/表1-3 2、生态旅游有哪些常见的形式(意思+例子)P21 文化型生态旅游:旅游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人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感受文化,获得文化知识,而旅游时一种最合理、最有效、最轻松愉悦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瑞典北部土著萨米人居住区) 科普型生态旅游:美国新开发一种的地震旅游,游客在经历了一场逼真的“地震”后,不仅能完善的了解地震全部过程,且还学会了在紧急状态下保护自己的方法。

生活型生态旅游:日本的生活型生态旅游是务农旅游。每年春天插秧和秋天首个的季节,很多旅游者奔赴农村去体验农民的生活。 自然保护型生态旅游:哥斯达黎加旅游部门推出的“热带雨林游览”、“乌龟探秘”、“海底观赏”、“蝴蝶之家”等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3、简述旅游解说性五大要素(五W) 解说主体(Who):解说行为的实施者 解说信息(What):解说传递包含的内容和要素; 解说受众(Whom):现存游客及潜在游客; 媒介(What channel):将各种信息传递给旅游者的载体; 解说效果(What effect):解说的有效性和满意度评估4、美国国家公园的分区方案 自然区:旷野次区;原野保护次区;特殊自然景观次区;历史区:保存次区;保持与适度使用次区;纪念次区公园开发区:管理开发次区;住宅开发次区;交通次区;未使用公园发展次区;利用次区; 特殊用途区:商业用地、采矿用地、工业用地、机关用地、林业使用次区、未使用非联邦徒弟、私有用地等5、景区生命周期理论是什么 探查阶段:旅游景区只有探险型游客且数量有限、分布零散,他们与当地居民接触频繁。参与阶段:旅游者的人数逐渐增多,吸引当地居民开始专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易设施。旅游者依旧频繁与当地居民交往。旅游季节逐渐形成,广告也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范围也已界定出来。 发展阶段:一个庞大而又完善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旅游者人数继续上涨,在高峰时期超过长住居民人数。交通条件、当地设施等都得到了改善,广告促销力度也大大增强,外来公司提供的大规模、现代化设施已经改变了旅游景区的形象。旅游业发展之迅速是其部分依赖与外来到动力和辅助设施。 巩固阶段:旅游景区经济发展与旅游业息息相关。游客增长率已经下降,但总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长住居民数量。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延长旅游季节,吸引更多的远距离游客,广告促销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到来已产生反感。以前的设施现在降为二级设施,已不再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停滞阶段:旅游环境容量已达到或超过最大限度,导致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产生。旅客数量达到最大,使得旅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旅客、会议旅客等。自然或文化吸引物被人造景观所取代,接待设施出现过剩。 衰落或复苏阶段:在衰落阶段,旅游者被新的旅游景区所吸引,只留下一些周末度假游客或不留宿游客。大批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类:标准管理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分为遗产型管理(适合国家垄断资源,如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这类旅游景区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严格受政府监管,政府适当拨款),剧场型管理(适合于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之类的,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景区,这类旅 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旅游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限度),心理承载力(游客在转向另外的旅游景区前,在该地期望得到的最低娱乐程度),社会承载力(当地居民对来访游客的最大忍耐程度,和游客能够接受的拥挤程度),经济承载力(不影响当地居民活动的情况下能举行旅游活动的能力);2环境影响评估:识别旅游项目中可能产生的旅游活动的性质、识别环境中受旅游影响较大的因素、评估旅游对环境的起初和随后的影响、管理旅游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教育旅游者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3分区: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包括时间分区和空间分区;4游客管理:方法有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生态旅游的常见形式:生态旅游就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文化型生态旅游、科普型生态旅游、生活型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型生态旅游

剧场理论的应用(以迪士尼乐园为例):1演员:迪士尼乐园的一线员工是顾客快乐和满意的直接创造者服务的共同基准为保障安全、注重礼仪、倾心表演、提高效率,在共同的基准上也同样鼓励员工的服务呈现个性化;2观众:迪士尼乐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喜爱迪士尼乐园的儿童群体,根据儿童群体的特点,乐园非常注重儿童教育和互动娱乐;3场所,:迪士尼乐园被打造成一处处员工和游客共同表演的主题舞台;4表演:在迪士尼的主题乐园中,使用的是“表演”术语,公司不用“人事”而用“剧组”,为了注入恰当的思维方式,员工被称为“剧组演员”,员工无论从事“台上”还是“后台”工作,都要求当做是在“演出”。Butler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理论: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景区开发的社会影响:1目的地人口结构与职业:人口结构(使人口数量保持稳定甚至是增长),职业(增加就业机会);2对目的地文化和遗产的影响:积极影响(保护和挖掘当地艺术表现形式),消极影响(文化的庸俗化,文化的同化,文化的商品化);3社会准则的改变:价值观和道德的退化,犯罪、嫖娼、赌博等社会问题加剧,性别角色的变化;4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景区开发的经济影响:1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2区域间旅游经济的差异,3旅游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4旅游对就业的影响,5旅游对扶贫的贡献,6旅游产生的消极经济影响 景区开发的环境影响:1对植被环境的影响(旅游活动改变制备覆盖率、植被高度、物种多样性、叶片面积、植被组成等植被特征,引起外来物种入侵);2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践踏活动所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3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旅游对水质、水量的影响以及旅游水环境管理等方面);4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引起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变化、大气污染物间接对陆地的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景区开发的影响调控:1旅游承载力;2犯罪的预防;3文化的保护;4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旅游决策、管理,从发展旅游中收益)5教育(对居民进行旅游教育,对游客进行教育)6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 主题公园娱乐产品类型:1表演展示型(地方艺术、古代艺术、风俗民情、现代演艺)2参与体验型(机械刺激、运动健身、亲和休闲、节庆体验) 主题公园娱乐产品配置:微缩景观,影视城,艺术表演,活动参与 度假区住宿产品的类型:高端(度假村,别墅),高中端(公寓,星级饭店),中端(营地,汽车旅馆),低端(乡村旅馆) 度假区住宿产品的配置:1住宿产品的设置(与主题相一致,彰显当地文化特色,注重休闲娱乐性)2一线式空间布局模式;三区结构模式;核式环布局模式 中国古代理想的风水模式:穴在山脉止落之处,穴前明堂水流屈曲,左侧护山回环,右侧护山包怀,要求穴的四周山环水绕,明堂开朗,水口含合,水道绵延曲折,形成一个舟山环抱,负阴抱阳,藏风得水之势

川大《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2605》18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 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是() A: 武当山古建筑群 B: 庐山风景名胜区 C: 北京天坛 D: 云南丽江古城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是( ) A: 古迹遗址理事会 B: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C: 世界保护联盟 D: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世界保护联盟(IUCN)总部设在(),成立于1948年。 A: 日内瓦 B: 巴黎 C: 东京 D: 旧金山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关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可由管理机构单独进行,业可以管理机构同其它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B: 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C: 自然保护区一般采取分区管理办法 D: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具有基础性、普通型,美学价值高的动植物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 )是旅游景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A: 品牌 B: 制度 C: 产品 D: 理财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在主题公园的市场导向中,一级客源市场是指( ) A: >150万人口,50英里或1小时车程 B: >150万人口,60英里或1.2小时车程 C: >200万人口,50英里或1小时车程 D: >200万人口,60英里或1.2小时车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景区效益=() A: 品牌+制度+文化 B: 宣传+产品+文化 C: 品牌+制度+劳务 D: 品牌+制度+理财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是() A: 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 B: 旅游者的感知与认知 C: 旅游地空间特征 D: 旅游地的目标市场群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旅游景区的开发,对目的地文化的消极影响,不包括( ) A: 庸俗化 B: 产业化 C: 商品化 D: 同化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远程教育导学的“导”不仅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更强调通过引导,使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也就是说,导学是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可分解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相应地就应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辅导、学习方向引导、学习评价和督导。 在本课程教学中设计特别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考虑学生远程、业余、成人学习的特点,加强教学互动和网上、网下的支持服务。本课程的导学是通过教师的教案、授课录像、多媒体网络课件、辅导材料、主题讨论、课程论坛、在线答疑、网络作业等手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和评价等来实现的。具体有: 1.加强师生互动、答疑: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作业、答疑、BBS讨论区等功能加强师生教学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利用网络平台的公告区和答疑讨论区及时发布课程公告,针对每一年级学生学习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指导。 3.面授与答疑:利用实时双向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远程面授辅导和问题答疑。 4.配套网络课件:课件学习内容采用“章-节-点”体系结构来组织。“章”为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研究课题,所以每“章”之前有本部分主要学习内容、重点难点介绍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迅速了解本篇内容,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框架;“节”为有一定系统的知识单元,所以每“节”配有一定的思考题,还配有综合练习,便于学生学习完一个专题就能及时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评价,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5.加强学习支持服务: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系统、手机短信互动平台、电话加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设有专门的学习支持服务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

第一章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及课堂纪律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介绍 1、教材及参考书、参考视频说明 2、课程教学说明 3、本课程学习导入 第一节旅游景区概述 一、旅游景区概念 1.旅游区 《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概括为:旅游区为“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里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2.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概括为:“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的概念区别:

共同指出:首先,两者都具有游览、观赏的作用;其次,都强调应是自然或人文景物组成。 不同之处:前者是以“风景”和“名胜”为主的自然和人文景物,忽略甚至不包含一些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也不包括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而后者范围较广,几乎将所有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资源都作为旅游区,而且强调了在这些区域里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这样看风景名胜区应该是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有学者提出两者区别:法定地位和区划界定不同;经济学涵义不同;资源构成内涵及开发原则不同。 3.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的含义较为直观和简单,概念模糊,旅游区一般涵盖旅游景点,而旅游景区应该介于两者之间。 4.旅游目的地 英国学者D.布哈利斯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与规划的政策、司法框架,也就是说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 C.G霍洛韦则是这样界定旅游目的地的;一个目的地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风景名胜区,或者是一个城镇,一个国家内某个地区,整个国家,甚至是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