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

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

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

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

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

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

西南大学《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785)《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遥感2、电磁波谱(Electramagitic spectrum)3、太阳常数:4、地物光谱特性:5、地物反射光谱与地物反射光谱曲线:6、黑体:7、基尔霍夫定律:8、大气窗口:9、饱和度:10、传感器:11、反差contrast:12、乳剂分辨率:13、像对stereopair:14、航向重叠(longitudinal overlap):15、旁向重叠(lateral overlap):16、中心投影17、像点位移:18、投影差:19、倾斜差:20、航空相片的使用面积:21、判读标志:22、亮度系数:23、立体观察:24、主比例尺:25、平均比例尺:26、多光谱扫描仪MSS:27、专题制图仪TM:28、灰阶:29、卫片空间分辨率:30、卫片空间分辨率可辨性:31、监督分类:32、非监督分类:33、图象增强处理:34、密度分割:35、吸收率:36、透射率:37、反射率:38、灰体:39、维恩定律:40、斯特藩-玻耳兹定律:41、发射率:42、减色法原理43、加色法原理:二、简答及论述题1、简述遥感概念及特点2、遥感的分类3、简述微波电磁波的特性:4、试举例阐述研究地物反射光谱的意义:6、分析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兰色?云呈现白色?7、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关系8、像对的立体观察条件9、什么是航空相片判读标志?试举例说明常用判读标志。

10、举例阐述航空相片常用判读方法。

11、分析影响地物在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上成像色调的因素。

12、在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上,怎样区分铁路与公路?怎样区分田与土?13、简述航空相片的判读原则14、简述陆地卫星轨道运行特征,为什么设定这样的特征?15、陆地卫星轨道为什么与太阳同步?怎么实现?16、比较航空相片与卫星相片的航向、旁向重叠17、分析MSS、TM图象各波段图象的光谱效应。

(0785)《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44、遥感(Remote Sensing),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环节?a)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b) 数据采集、数据传感、数据处理、数据分析c)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d)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答案:d)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2. 遥感数据分为哪几种类型?a) 主动遥感数据、被动遥感数据b) 空间遥感数据、热红外遥感数据c) 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d)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答案:c) 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3. 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表示什么意思?a) 反映数据的时间间隔b) 反映数据的空间位置精度c) 反映数据的光谱分辨能力d) 反映数据的像元尺寸答案:d) 反映数据的像元尺寸4. 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表示什么意思?a) 反映数据记录的时间跨度b) 反映数据记录的幅度范围c) 反映数据记录的空间尺度d) 反映数据记录的波段数量答案:d) 反映数据记录的波段数量5. 遥感技术在哪些领域有广泛应用?a) 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b) 医疗、教育、旅游等c) 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d) 建筑、财务、人力资源等答案:a) 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二、简答题1. 什么是遥感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遥感技术是指通过空间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物体、现象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它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地表物体的识别、分类和定量描述。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光学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反射、散射和辐射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信息进行观测和测量的遥感技术。

其特点包括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丰富的光谱信息。

常用的光学遥感器有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微波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微波辐射的信息进行观测和测量的遥感技术。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 遥感技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A. 直接接触B. 间接测量C. 人工观察D. 遥感卫星答案:D2. 遥感技术中,SAR代表什么?A. 同步辐射B. 卫星遥感C. 合成孔径雷达D. 空间分析答案:C3. 以下哪个波段属于短波红外区域?A. 0.4-0.7微米B. 0.7-1.1微米C. 1.1-3.0微米D. 3.0-5.0微米答案:B4.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包括哪些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所有以上答案:D5.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的目的是:A. 提高图像的对比度B. 纠正图像的几何误差C. 增强图像的颜色D. 减少图像的噪声答案:B二、多选题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土地利用规划B. 环境监测C. 军事侦察D. 农业作物评估答案:A, B, C, D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光谱分离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白天获取数据。

(错误)2. 遥感技术可以穿透云层获取地表信息。

(正确)3. 所有遥感传感器都具有相同的空间分辨率。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技术是通过遥感传感器在飞机或卫星等平台上,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特性,获取地球表面或大气中目标物的图像和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类型及其意义。

空间分辨率:指图像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够区分不同波长电磁波的能力,分辨率越高,能够获取的光谱信息越丰富。

时间分辨率:指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数据的能力,时间分辨率越高,能够更频繁地监测同一地区。

五、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以下哪种波长的电磁波来获取地表信息?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微波答案:B, C, D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主要类型?A. 光学影像B. 雷达影像C. 声纳影像D. 红外影像答案:C3. 遥感技术在以下哪个领域中不常用?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军事侦察D. 天气预报答案:D二、填空题1.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_________来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答案:遥感传感器2.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可以分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_________。

答案:时间分辨率3.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

答案:光谱分辨率的不同三、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案: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监测、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灾害评估、军事侦察等。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并简要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答案: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表面积大小,它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度;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可分辨的光谱波段的数量和宽度,它影响着数据对特定物质的识别能力;时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获取的频率,它影响着对地表动态变化的监测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获取地表的光谱信息,可以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水体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环境问题。

例如,利用多光谱或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识别不同植被类型,评估植被健康状况,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监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信息。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森林火灾,遥感技术如何帮助评估火灾影响范围和程度?答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火灾发生地区的热红外影像来评估火灾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热红外遥感数据能够捕捉到地表温度的异常升高,从而识别出火灾区域。

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

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

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第一章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主动遥感是指从遥感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

被动遥感是指遥感系统本身不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亦即在遥感探测时,探测仪器获取和记录目标物体自身发射或是反射来自自然辐射源(如太阳)的电磁波信息的遥感系统。

两者的区别在于:主动遥感是既辐射也接受目标物的反射,而被动遥感只是接受目标物的反射信息。

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狭义理解,遥感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广义理解,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总之,遥感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试验:对电磁波特性、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技术的试验。

根据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设计传感器,遥感信息获取:利用传感器接收地面目标物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信息。

遥感信息处理:地面站接收到遥感卫星发送来的数字信息,记录在高密度的磁介质上,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遥感信息应用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1、大面积同步观测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

影像包含各种地表景观信息,有可见的,也有潜在的。

2、时效性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3、多波段性波段的延长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

4、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综合反映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信息和人文信息。

不同的卫星传感器获得的同一地区的数据以及同一传感器在不同时间获得的同一地区的数据,均具有可比性5、 经济性从投入的费用与所获取的效益看,遥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遥感复习思考题答案

遥感复习思考题答案

遥感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遥感(狭义):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体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2.遥感地质学:以遥感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地球表面影像特征的获取、处理、分析和解译,来探测研究地质现象、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的技术学科。

3.电磁波谱各波段波长范围:紫外线:0.01-0.38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可见光:0.38-0.76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红外线:0.76-1000μm(监测热污染、火山、森林火灾)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具有穿透力,发展潜力大)1题:地学遥感,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遥感地质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表层的地质体(如岩石、(1)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断裂),地质现象(如火山喷发)的电磁辐射的各种特征。

(2)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遥感数据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估。

(3)遥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地物波谱测试方法,·数据统计相关分析的方法,·模拟试验的方法,·模式识别与视觉效应的方法,·地学(地质、地理、地貌、地图学)的有关研究分析方法。

2题:遥感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几个阶段?各自特点如何?3题:遥感的技术系统和技术特点?技术系统:遥感器和运载工具、信息的接收和预处理、分析解译系统技术特点:①宏观观测,大范围获取数据资料;②动态监测,快速更新监控范围数据;③技术手段多样,可获取海量信息;④应用领域广泛,经济效益高。

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1.描述电磁波的四个基本物理量是什么?波长、强度、传播方向、偏震面是描述电磁波的四个基本物理量2.电磁波叠加、相干、衍射、散射、偏振的概念;叠加:相遇点的复合震动等于各列波在该点的矢量和,而在其它位置每一列波仍保持原有特征(震动方向、频率保持不变)波的传播是独立的,这就是叠加原理。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遥感是指利用什么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A. 卫星B. 雷达C. 红外线D. 激光答案:A. 卫星2、下列哪一种波段主要用于遥感影像的获取?A. X射线B. 紫外线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D. 可见光3、下列哪一种遥感平台常用于气象观测?A. 卫星B. 飞机C. 无人机D. 地面站答案:A. 卫星4、下列哪一种方法常用于遥感影像的校正?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强度校正D. 所有上述答案:B. 几何校正5、下列哪一种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夜间遥感影像?A. 多光谱成像B. 热成像C. 合成孔径雷达D. 光学成像答案:C. 合成孔径雷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遥感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传感器、平台和数据处理与分析。

2、常用的遥感影像获取方法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3、在遥感影像处理中,常常需要进行____和____。

答案:辐射校正、几何校正。

4、遥感在环境监测、____、____和____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答案:城市规划、农业管理、资源调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遥感的定义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遥感是利用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非接触式观测的技术。

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业管理、资源调查等。

2、请简述遥感影像获取的基本流程。

答案:遥感影像获取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观测目标、选择适当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以及数据传输和处理。

3、请简述遥感影像处理的主要步骤。

答案:遥感影像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影像增强和分类等。

这些步骤旨在提高影像质量,提取有用信息。

4、请简述遥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森林覆盖变化、自然灾害等,为环境保护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概论 复习题

遥感概论 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物体与现象的探测、识别和解释的科学技术。

它通过获取和分析来自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所获取的遥感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表面的全球观测和监测能力。

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遥感概论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一、遥感基础知识1. 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遥感是通过获取和分析来自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所获取的遥感数据,以获取地球表面物体与现象的信息的科学技术。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和分析反射、辐射、散射等现象,来获取地物信息。

2. 遥感数据的分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遥感数据可以分为光学遥感数据和微波遥感数据。

光学遥感数据主要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热红外线数据,具有高分辨率和丰富的光谱信息,适用于地物识别和分类。

微波遥感数据主要包括雷达和 passive microwave 数据,具有穿透云雾和观测夜晚的能力,适用于地形测量和土壤湿度等方面的研究。

3. 什么是遥感影像?如何解译遥感影像?遥感影像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

解译遥感影像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遥感影像中的特征和信息,来识别和理解地物类型、空间分布和变化。

解译遥感影像需要结合地物的光谱特征、空间分布、形态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

二、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1.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各自的作用是什么?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

辐射定标是将原始遥感数据转换为物理量,如辐射亮度或反射率。

大气校正是去除大气对遥感数据的影响,以准确反映地物的表观反射率。

几何校正是将遥感影像与地球表面的几何关系进行匹配,以保证数据的地理位置准确。

2. 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像元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考点《遥感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2.当前遥感发展的特点如何?3.试述遥感在地学中的主要应用,并举例说明。

4.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那些?各有那些特性?5.太阳的电磁辐射与地球的电磁辐射总的特点是什么?两者有何不同。

6.大气散射有几种类型?选择性散射与非选择散射有何不同?7.说明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8.什么是大气窗口?9.水、植被、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各有那些特点?10.热辐射的定律有那些?主要内容是什么?11.感光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几个?12.区域航空摄影中为什么要有重叠?重叠率是多少?为什么航向重叠要比旁向重叠的重叠率高?13.什么是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有那些特点?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有那些不同?14.如何确定航空像片的比例尺?航片上各处的比例尺是否一致,为什么?15.什么是航空像片的投影误差?投影误差的规律是什么?16.航片判读中主要依据那些判读标志?17.试说明热红外图像的几何特征和物理特征。

18.热红外图像的判读标志有那些,它与常规判读标志有何不同?19.什么是侧视雷达?试说明侧视雷达成像的基本原理。

20.侧视雷达图像的地面分辨率由哪两种分辨率组成?从近射程至远射程是如何变化的?21.试说明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22.侧视雷达图像的色调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试说明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的。

23.陆地卫星的传感器有几种?波段是怎样划分的?各种传感器中各个波段的分辨率是多少。

24.为什么陆地卫星轨道要与太阳同步?25.什么是太阳同步卫星?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26.SPOT卫星传感器的特点与陆地卫星有何不同?27.试说明极轨气象卫星图象分辨率和扫描宽度。

28.与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优点?29.名词解释: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辐射出射度等。

30.电磁波:速度=波长*频率31.红、绿、兰的互补色分别是:青、品红和黄。

遥感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参考答案遥感概论课后参考答案遥感概论是一门涉及遥感技术、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学科。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文、气候等。

这些信息对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对于遥感概论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

1. 请简要介绍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来推断地表的特征和属性。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了地球表面的反射、辐射和散射等现象。

传感器可以接收到地球表面发出的电磁辐射,然后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地表的信息。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遥感数据源。

常见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和地面遥感数据。

卫星遥感数据是通过卫星获取的,可以提供全球范围的覆盖。

航空遥感数据是通过飞机或无人机获取的,可以提供较高分辨率的图像。

地面遥感数据是通过地面观测站点获取的,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表信息。

3. 请简要介绍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

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类和解译、数据分析和应用。

数据获取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遥感数据。

数据预处理是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校正和校验,以消除噪声和误差。

数据分类和解译是指将遥感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解译出地表的特征和属性。

数据分析和应用是指对解译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相关领域。

4. 请简要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土地利用变化、森林覆盖变化等情况。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的覆盖和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5. 请简要介绍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监测和评估农田的土壤湿度、植被生长情况、气候变化等因素。

遥感概论复习题环科.doc

遥感概论复习题环科.doc

遥感概论复习题环科.doc《遥感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部分?遥感:顾名思义是遥远感知的意思。

它是⼀种远距离的,不与物体直接接触⽽取得其信息的⼀种探测技术。

从⼴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标物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声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特征的技术。

狭义遥感是指从远离地⾯的不同丁?作平台上(如⾼塔,⽓球,飞机,⽕箭,⼈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坏境进⾏探测和监测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包括:⼀、遥感信息的收集系统1、遥感传感器。

(按电磁波接收⽅式的不同可分为被动式遥感传感器、主动式遥感传感器)2、遥感平台⼆、遥感信息的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地⾯接收站主要由两套处理系统组成1、I RRS系统,即进⾏遥感数据接收和记录的接收系统。

2、I DPS系统,即进⾏图象预处理的图象数据处理系统。

三、遥感信息的分析和判读系统1?⽬视判读2 .光学处理3.数字图象处理2.当前遥感发展的特点如何?(1)新⼀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更⾼,质量更好的遥感图象和数据。

随着遥感应⽤的⼴泛和深⼊,对遥感图象和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的要求。

其空间分辨⼒,光谱分辨⼒及时相分辨⼒的指标均有待进⼀步提⾼。

(2)遥感应⽤不断深化"在遥感应⽤的深度和⼴度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微波遥感应⽤领域的开拓,遥感应⽤成套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系统的综合研究等成为当前遥感发展的⼜⼀动向。

⑶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持是遥感发展的乂…进展和动向。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种新技术,它是⼀种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具,是遥感的进⼀步发展和延伸,成为遥感技术从实验阶段向⽣产型商品化转化历史进程⼬的⼜⼀进展,成为当前遥感发展的⼜⼀新动向。

西南大学遥感期末复习

西南大学遥感期末复习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遥感: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

是不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某种平台上装载的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然后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解译应用的综合性技术。

(2)光谱特性: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而且不同物体对电磁波的发射、反射、吸收的特性不同。

物体的这种对电磁波固有的波长特性叫做光谱特性。

(3)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其判读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

(4)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技术系统。

是一个多维、多平台、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2、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1)空间特性:宏观观测,大范围获取数据(范围广)(2)时相特性:动态监测,更新快(动态性)(3)光谱特性:技术手段多样,信息量大(信息量大)(4)应用特性:应用领域广,经济效益高(领域多)3、简述遥感卫星地面站,其生产运行系统的构成及各自的主要任务遥感卫星地面站:是一个复杂的高技术系统,它的任务是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各类遥感数据,并进行卫星接收方式、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1)接收站:主要负责完成捕获跟踪卫星、传送接收卫星数据的任务。

(2)数据处理中心:将原始遥感数据做一系列复杂的辐射校正及几何校正处理,消除畸变,恢复图像,提供给用户使用。

(3)光学处理中心:可以生产应用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比例尺的图像产品。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1)按遥感平台分类: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类:紫外0.05-0.38;可见光0.38-0.76;红外0.76-1000微米;微波1mm-1m;多波段遥感。

(3)按传感器工作方式分类: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4)按遥感资料获取方式: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获得信号是曲线、数据。

(5)按波段宽度及波谱的连续性:高光谱遥感;常规遥感。

(完整版)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2.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 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

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

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

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

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

遥感导论习题及答案复习资料

遥感导论习题及答案复习资料

1.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说明为什么对于卫星影像解译必须了解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2.主要遥感平台有哪些?各有何特点?3.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1.引起遥感影像几何畸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做几何纠正,遥感影像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做了几何纠正,又会产生什么新的问题?2.在做几何纠正时,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若图像一角没有任何控制点,估计几何校正后这一角的位置畸变将缩小还是增大?为什么?----------------------------------------------------------------------------------------------------------------------------------------------------- 1.对以下数字图像,分别用罗伯特方法和索伯尔方法求出新的图像。

(注意:计算前原图像的上下左右各加1行或1列,亮度与相邻像元相同)2 2 10 10 102 2 10 10 102 2 10 10 102 2 2 2 22 2 2 2 2罗伯特方法:0 16 0 0 00 16 0 0 00 16 0 0 00 8 16 16 160 0 0 0 0索伯尔方法:0 32 32 0 00 32 32 0 00 32 48 32 320 16 32 32 320 0 0 0 02.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解释比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覆盖的原因。

3.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谈谈遥感与非遥感信息复合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85)《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遥感2、电磁波谱(Electramagitic spectrum)3、太阳常数:4、地物光谱特性:5、地物反射光谱与地物反射光谱曲线:6、黑体:7、基尔霍夫定律:8、大气窗口:9、饱和度:10、传感器:11、反差contrast:12、乳剂分辨率:13、像对stereopair:14、航向重叠(longitudinal overlap):15、旁向重叠(lateral overlap):16、中心投影17、像点位移:18、投影差:19、倾斜差:20、航空相片的使用面积:21、判读标志:22、亮度系数:23、立体观察:24、主比例尺:25、平均比例尺:26、多光谱扫描仪MSS:27、专题制图仪TM:28、灰阶:29、卫片空间分辨率:30、卫片空间分辨率可辨性:31、监督分类:32、非监督分类:33、图象增强处理:34、密度分割:35、吸收率:36、透射率:37、反射率:38、灰体:39、维恩定律:40、斯特藩-玻耳兹定律:41、发射率:42、减色法原理43、加色法原理:二、简答及论述题1、简述遥感概念及特点2、遥感的分类3、简述微波电磁波的特性:4、试举例阐述研究地物反射光谱的意义:6、分析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兰色?云呈现白色?7、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关系8、像对的立体观察条件9、什么是航空相片判读标志?试举例说明常用判读标志。

10、举例阐述航空相片常用判读方法。

11、分析影响地物在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上成像色调的因素。

12、在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上,怎样区分铁路与公路?怎样区分田与土?13、简述航空相片的判读原则14、简述陆地卫星轨道运行特征,为什么设定这样的特征?15、陆地卫星轨道为什么与太阳同步?怎么实现?16、比较航空相片与卫星相片的航向、旁向重叠17、分析MSS、TM图象各波段图象的光谱效应。

(0785)《遥感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44、遥感(Remote Sensing),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

45、电磁波谱(Electramagitic spectrum):将电磁波按照波长的长短排列制成图表46、太阳常数:当地球处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单位时间内投射到位于地球大气上界,且垂直于太阳光射线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为1385士7W/m’。

此数值称为太阳常数。

47、地物光谱特性:自然界中,不同的地物具有的不同的对电磁波不同波段范围的辐射规律(反射、发射、吸收、透射),称地物的该特性为其光谱特性。

48、地物反射光谱与地物反射光谱曲线:地物的反射率随人射波长变化的规律,叫做地物反射光谱。

按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关系绘成的曲线(根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反射率)称为地物反射光谱曲线49、黑体:所谓黑体是“绝对黑体”的简称,指在任何温度下,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恒等于1(100%)的物体。

50、基尔霍夫定律:在任一给定温度下,地物的辐射通量密度和吸收率之比,对任何地物都是一个常数,并且等于该温度下黑体辐射通量密度。

(T一定Wλ/α= Wλ黑)51、大气窗口:大气层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作用,削弱了大气层对电磁辐射的透明度。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52、饱和度:纯度,色彩纯粹和色彩鲜艳的程度53、传感器:遥感中用来探测和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仪器。

54、反差contrast:感光材料的乳剂层上使影象表达出所摄物体各部分在光量方面有差别的能力,称为反差。

根据感光材料的反差大小可将感光材料分为软性片、中性片、硬性片55、乳剂分辨率:感光材料区分景物细微部分的能力,通常以1mm宽度内能够清楚分辨出的平行线对数表示56、像对stereopair: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地物所拍摄的两张相片57、航向重叠(longitudinal overlap):为了使同一条航线上相邻相片的地物能相互衔接以及满足立体观察的需要,相邻相片间需要有一定的重叠,称为航向重叠。

重叠率为53-60%58、旁向重叠(lateral overlap):为了使相邻两条航线上相邻相片的地物能相互衔接,相邻相片间需要有一定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

重叠率为15-30%59、中心投影,就是空间任意直线均通过一固定点(投影中心)投射到一平面嫩影平面〕上而形成的透视关系。

60、像点位移:地物在航空相片(中心投影)上的位置与其在平面图(垂直投影)上的位置比较,产生的位置移动。

61、投影差:因地形起伏而引起的地物在航空相片(中心投影)上的位置与其在平面图(垂直投影)上的位置比较,产生的位置移动。

62、倾斜差:因相片倾斜而引起的地物在航空相片(中心投影)上的位置与其在平面图(垂直投影)上的位置比较,产生的位置移动。

63、航空相片的使用面积:工作中只使用航空相片的中央部分称为使用航空相片的使用面积;通常以邻片重叠部分中线(可偏移1cm)所围成的区域表示。

64、判读标志:不同的地物在航空相片上具有不同的影象特征,其中一些影象特征构成了我们认识地物的依据,将其称为判读标志。

65、亮度系数:亮度系数是指在相同照度条件下,共物体表面的亮度度(B)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BO)之比。

66、立体观察:用光学仪器或肉眼对一定重叠率的像对进行观察,获得地物和地形的光学立体模型,称为像片的立体观察,它的原理是根据人对物体的双眼观察67、主比例尺:航测部门提供的航高计录,是用航测高差仪记录的主点航高,用它计算,出来的像片比例尺称为“主比例尺”,它只概略地代表该张像片的比例尺。

68、平均比例尺:水平像片比例尺的一般公式应允选择各点的平均高程面作为起始面,根据这个起始面计算的像片比例尺,称为水平像片的平均比例尺。

69、多光谱扫描仪MSS:多光谱扫描仪是把来自地面上地物的电磁波辐射(反射、发射)分成几个不同的光谱波段,同时扫描成像的一种传感器70、专题制图仪TM:新型关学机械扫描仪,与MSS相比,具有更好的波谱选择性、更好的集合保真度、更高的辐射准确度和分辨率71、灰阶:地面上各种地物的辐射强度不同表现在卫星图象上是色调深浅的不同,对色调深浅的分级成为灰阶(或)灰度),是区分地物辐射强度和影象色调深浅的标准。

灰阶的视觉标志成为灰标。

72、卫片空间分辨率:对于陆地卫星而言,空间分辨率即地面分辨率。

相当于传感器探测地面上瞬时视场的大小73、卫片空间分辨率可辨性:原则上与实际上:与背景相关74、监督分类:一种有先验(已知)类别标准的分类方法。

对于待研究对象或区域,先用已知类别或训练样本建立分类标准,而后对样品的观测数据进行分类,是一种受控的信息类别识别过程。

75、非监督分类:一种无先验(已知)类别标准的分类法。

对于待研究的对象或区域,没有已知类别或训练样本作标准,而直接依据样品观测资料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

76、图象增强处理:应用计算机或光学设备改善图像视觉效果的处理。

处理模型是根据人眼对光亮度观察的特性确定的,目的是提高图像的可判读性。

77、密度分割:将图像的光密度或亮度值分成若干间隔或等级,每级赋予指定编码的处理方法。

当这些编码作为彩色编码去控制彩色显示设备时,可产生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

密度分割常用于像片及胶片图像输入数字化,或数字图像的等值线化、阈值化等78、吸收率:物质吸收的辐射通量与总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值。

常用a表示,是个无量纲的量。

79、透射率:透过物体的电磁波强度与入射波强度之比。

对于同一物体,透射率是波长的函数。

例如,可见光对清水的透射率,随波长增加而迅速减小。

常用τ表示,是个无量纲的量。

80、反射率:表面的反射波强度与入射波强度之比。

即由反射引起的出射度与入射到表面的辐照度之比。

常用符号ρ表示,其数值在0——1之间。

81、灰体: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吸收系数为常数的物体。

即吸收系数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其吸收系数介于0与1之间。

82、维恩定律:黑体的光谱出射度极值对应波长λmax与温度T成反比。

定律的数学式:λmax·T=b。

式中b为常数(=2.897X10E-3米·开)。

83、斯特藩-玻耳兹定律:反映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随温度变化的宣关系,即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M(T)与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

定律的数学式为M(T)=σ*T^4。

式中σ=5.67X10E-8[瓦/米^2·开^4],称“斯特藩-玻耳兹曼常数”。

84、发射率:即“比辐射率”。

物体的辐射出射度与同温度的黑体的辐射出射度的比值。

常用ε表示。

黑体的ε恒等于1,其他物体的ε皆小于1。

非透明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其吸收率相等85、减色法原理:光经过颜色滤光器或其他光吸收介质,组合而产生不同于原来光的颜色。

吸收的色光愈多,被的射呈现的色彩就愈深暗。

用于颜色减法混合的基本色,称“减色法原理”,通常采用红、绿、蓝的补色青、品红和黄三种原色。

86、加色法原理:将几种颜色光同时或快速地先后地刺激人的视觉器官;或以人眼有能分辨的镶嵌方式射入人眼,使产生与原来颜色有关的另一新的颜色感觉,就是颜色的相加混合。

二、简答及论述题1、简述遥感概念及特点遥感(Remote Sensing),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

①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

遥感从飞机上或人造地球卫星上。

居高临下获取的航空像片或卫星图像,比在地面上观察视域范围大得多。

又不受地形地物阻隔的影响,景观一览无余,为人们研究地面各种自然、社会现象及其分布规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②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

遥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不仅能获得地物可见光波段的信息,而且可以获得紫外、红外,微波等波段的信息。

不仅能用摄影方式获得信息,而且还可以用扫描方式获得信息。

遥感所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用常规传统方法所获得的信息量。

这无疑扩大了人们的观测范围和感知领域,加深了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

③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特点。

遥感通常为瞬时成像,可获得同一瞬间大面积区域的景观实况,现实性好;而且可通过不同时相取得的资料及像片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地物动态变化的情况(版图),为环境监测以及研究分析地物发展演化规律提供了基础。

④其他特点此外,遥感还真有用途广,效益高,资料性,全天候,全方位的特点。

2、遥感的分类1、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和类型分类①地面遥感:1.5~300m,车、船、塔,主要用于究地物光谱特征②航空遥感:9~50km,飞机、气球,较微观地面资源调查③航天遥感:100~36000km,卫星、飞船、火箭、天飞机、空间站2、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①主动遥感:雷达②被动遥感:被动接受地物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摄影机、扫描仪3、根据遥感信息的记录方式分类①成像遥感:以图象方式记录:航空性片、卫星图象②非成像遥感:图形、电子数据:数字磁带、光盘4、根据遥感使用的探测波段分类①紫外遥遥:0.3~0.4μm②可见光遥感:0.4~0.76μm③红外遥感:0.7~14μm④微波遥感:0.1~30cm⑤多波段遥感:0.5-0.6,0.6-0.7,0.7-0.8,0.8-0.95、根据遥感的应用领域分类:气象、海洋、地质、军事3、简述微波电磁波的特性:微波电磁波的波长范围为:1mm-1m,其特性有5方面:A:容易聚集成束,便于发射B:近直线传播,不受电离层反射影响C:能够区分在可见光、红外电磁波范围内不容易区分的许多地物D:可以全天候成象E:可以穿透一定地物:云层、冰层4、试举例阐述研究地物反射光谱的意义:地物的反射率随人射波长变化的规律,叫做地物反射光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