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Cl_经细胞旁 Na
2、HCO3-的 重吸收:以CO2的形式
3、K+的重吸收
4、葡萄糖的重 吸收
近 端 小 管 继主 易化




糖 吸 收 率
肾糖阈:刚出现尿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5、AA
近 球 小 管
继主 易化
6、Ca2+经细胞旁和跨细胞两条途径被重吸收 最新研究进展: 经肾小球滤过的钙,约70%在近段小管 被重吸收,与钠的重吸收平行; 20%在髓袢重吸收; 9%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1%随尿液排出体外。 机制:被动转运(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二、问答题: 1、简述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的过程及其 意义。
返回
第五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与维持;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原理;尿液稀释 机制。 2、了解:逆流交换和逆流倍增。
返回
尿液的理化性质
尿量:正常人:1000~2000毫升/日 异常:(成人) 多尿:大于2500毫升/日 病理时可见尿崩症。 少尿:100~500毫升/日 无尿:小于100毫升/日 尿色:淡黄色、透明 比重:1.015~1.025 返回 渗透压:一般大于血浆 酸碱性:荤素杂食者,尿呈酸性,pH5~7
水重吸收少,尿多
渗透性利尿:由于渗透压升高而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 分而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
(二)球-管平衡
GFR 100 125 150
近球小管重吸收量 70 87.5 105
流向远侧量 30 37.5 45
(ml/min)
球管平衡:近球小管重吸收率始终占肾 小球滤过率65%-70%的现象。
球管平衡意义:使终尿不致因GFR的增 减而大幅度变动。 (远侧部重吸收亦随之增减) (水钠在近球小管均为定比重吸收)
泌功能。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GFR):两肾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决定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三层;1.5m2 2、有效滤过压 3、肾血浆流量
一、滤过膜
总面积:1.5m2 机械屏障:三层滤过膜
内皮:窗孔50-100 nm 基膜:网孔4-8nm 足细胞:裂孔膜之孔4-14nm
(二)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原理
1、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机制: 主要由升支粗段对Na+、Cl-、K+的重吸收形成。
2、内髓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机制:
主要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Cl重吸收有关。
渗透压梯度的作用
肾组织液高渗透压是水重吸收的动力 ADH 水重吸收 尿少 (浓缩成高渗尿)
ADH
水重吸收
尿多
(一)尿浓缩机制
远曲小管 低渗 小管液 集合管
渗尿
集合管对水 的通透性

(二)尿稀释机制
主要发生在髓袢升支粗段 及集合管 特点:重吸收溶质多, 水不易被重吸收 ADH ,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重吸收水 ,尿稀释。
四、影响尿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研究进展:
1、肾髓质组织结构的改变
2、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及尿素重吸收的改变
1、掌握:排泄和排泄途径;肾单位和集合管。 2、熟悉:肾脏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排泄的概念: 机体将体内代谢的终产物、多余的
水和无机盐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药物
的代谢产物经过血液循环从排泄器官排 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器官与途径: ①肾 ②肺
③皮肤、汗腺
④消化道
肾脏的主要功能
1、生成尿液
二、肾脏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一)肾脏的血液供应特点 2、肾皮质血流量大,约占肾 供血量的94%,外髓占5%, 内髓<1%。
(一)肾脏的血液供应特点
3、两套Cap网
腹主A 肾A 叶间A 弓形A
肾小球Cap 出球小A
肾V 叶间V
入球小A
小叶间A
肾小管周围Cap
弓形V 小叶间V
两套Cap网
(1)肾小球Cap: 压力高,利于肾小球滤过
肾小A收缩 肾血浆流量
血胶压升高速度快
能滤过的Cap长度(面积) GFR 少尿、无尿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Biblioteka Baidu
肾小球滤过率
二、问答题:
滤过分数
有效滤过压
1、决定和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其 作用机制如何?
2、简述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 3、在动物实验中,从家兔耳缘静脉快速注射20~ 30ml生理盐水后,其尿量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请 返回 分析其作用机理。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NH3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重吸收 肾糖阈 二、问答题:
1、试述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返回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H+、NH3、K+的分泌
分泌的概念: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将其本身新陈代谢所 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部 位 近球小管 髓 袢 远曲、集合管
主要分泌 氢 氢、钾、氨
一、H+的分泌
意义:排酸保碱
二、NH3的分泌
意义:排毒、促进排酸保碱
NH3分泌的研究进展: 1、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NH3 2、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分泌NH4+
三、K+的分泌
抑制排酸保碱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分泌 重吸收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渗透性利尿 二、问答题: 1、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维持 2、简述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返回
第六节
尿生成的调节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溶质浓度
水重吸收动力 =肾组织液渗透压 -小管液渗透压
糖尿病、iv高渗Glu导致超过肾糖阈 ivdrip甘露醇、山梨醇(滤过但不重吸收) 小管液溶质浓度(晶渗压)
(2)肾小管周围Cap: 压力低,利于肾小管重吸 收。
(二)肾脏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当BP在10.7-24.0kPa (80-180mmHg) 肾血流量相对稳定。
机制: ①肌原学说 ②其他因素
(三)肾血流量的Nr和Hr
肾交感N 肾血管收缩 肾血
E、NE、ADH、Ang
PG
肾血管舒张
肾血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稀释成低渗尿)
(三)直小血 管在保持肾髓 质渗透压梯度 中的作用
肾髓质的直小血管呈U形,形成逆流系统,但 其血管壁对水和电解质的通透性不具选择性。
Na+和尿素不断在直小 血管升、降支循环运 保存于肾髓质; 组织间液中的水分 不断返回体循环
肾髓质始终 保持高渗透 压度状态
尿浓缩机制示意图
三、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特点和方式
重吸收: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 而进入管周毛细血管的过程。
重吸收的方式
被动转运:扩散、易化扩散、渗透 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
与钠耦联的转运
同向转运 生电性转运
尿的成分: 水:95~97% 无机物:Na+、K+、Cl-、SO42-等。 有机物:尿酸、肌酐、马尿酸、尿胆素等。 临床联系: 终尿中: 出现蛋白质称为蛋白尿(albuminuria); 出现血细胞称为血尿(hematuria); 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glucosuria); 出现血红蛋白称为血红蛋白尿。
(二)髓袢
髓袢降支细段:
仅重吸收水。
髓袢升支细段: 被动重吸收NaCl。
髓袢升支粗段
物质 管腔膜 管周膜
Na+ ClK+
易化 主动 继主 易化 (协助)
(三)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远曲小管初段:主动重吸收NaCl,继续 产生低渗小管液。
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主细胞:重吸收Na+和水,分泌K+ 闰细胞:主要分泌H+
① 排出代谢的终产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药物等。
② 调节细胞外液的量(通过抗利尿激素、醛 固酮等激素的调节作用)。 ③ 维持内环境稳态(通过维持电解质平衡、
酸碱平衡及水平衡实现。)
肾脏的主要功能
2、产生生物活性物质 ①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 ②肾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恢复循环血量,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一、肾髓质高渗梯度现象
由皮质向髓 质逐步深入时, 渗透压不断升高, 表明肾髓质的组 织液为高渗状态, 而且由外向内, 越接近肾乳头处, 渗透压越高。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维持
(一) 逆流交换和逆流倍增
逆流交换: U形管的管 壁接触并能够相 互进行物质交换 的现象。
(一)逆流交换和逆流倍增
逆流倍增: U形管中的 溶液浓度沿着管 的长轴出现成倍 增加现象。
排泄 肾单位 近球小体(球旁器)
二、问答题:
1、排泄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试述肾脏得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返回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有效滤 过压;滤过膜及其通透性;影响肾小球滤过的 因素。
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肾小管、集合管的重 吸收功能; 3、肾小管、集合管的分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肾脏的排泄功能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特点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功能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生成的调节 血浆清除率 排尿活动
返回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电屏障: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滤过膜
滤 过 膜
滤过膜
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ΔPf=肾小球Cap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ΔPf =6-(3.3+1.3) = 1.4kPa…….滤过
当ΔPf 降到0时,滤过停止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滤过膜面积
急性肾小球肾炎 Cap管腔变窄或阻塞
逆向转运
电中性转运
二、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部 位 近端小管 重吸收能力 65%-70%的钠、氯、钾、水, 100%的Glu及AA 20%的钠、氯、钾,10%水 12%的钠、氯,不等量水


远曲、集合管
近端小管
(一)近球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1、Na+、Cl_、水的重吸收 ①在近端小管前半段, Na+与Glu及AA同向转 运、与H+逆向转运……..主被动重吸收 ②在近端小管后半段, 路…….被动重吸收(亦有钠氢交换…主动) ③水随溶质而被重吸收…渗透...等渗重吸收
少尿、无尿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四) 囊内压
结石、肿瘤 溶血、药物结晶 尿路 不畅
ΔPf
囊内压
GFR
少尿、无尿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五) 血浆胶体渗透压
脱水致血浆蛋白浓度 血浆胶渗压
少尿、无尿
GFR
ΔPf
(蛋白合成少或丢失多、iv生理盐水…..多尿)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六)肾血浆流量
③1,25-双羟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吸收钙。
④前列腺素(PGE2、PGI2):有舒血管等作用。
一、 肾脏的功能结构特点
一、 肾脏的功能结构特点
一、 肾脏的功能结构特点
一、 肾脏的功能结构特点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集合管不属于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细段 肾小管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少尿甚至无尿
GFR
面积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 的因素
(二)滤过膜通透性
肾病理 滤过膜孔 或糖蛋白
蛋白尿甚至血尿
通透性
三、影响 肾小球滤 过的因素
(三)肾小球 Cap压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三)肾小球Cap压
失血或迷走N活动致BP80mmHg以下 NE 或交感N活动致小A收缩
GFR
ΔPf
Cap压
肾 单 位
肾 小 体
(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肾单位
项 目 主要分布 数 量 肾小体体积 入球小A 出球小A 髓 袢 第二Cap 主要功能 近髓肾单位 内皮质层 10%--15% 较大 相当 相当 甚长 深入髓质 尿浓缩稀释 皮质肾单位 外中皮质层 85%--90% 较小 较粗 较细 甚短 布于皮质部分 尿生成、生成肾素
3、直小血管逆流交换作用的改变
4、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通透性的改变
四、影响尿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研究进展: 不同种属的动物,其髓袢愈长者,浓缩尿的能 力愈强。 沙鼠的髓袢长,能产生20倍于血浆渗透压的高 渗尿; 猪只能产生1.5倍于血浆渗透压的低渗尿; 人的髓袢中等长度,能产生4-5倍于血浆渗透压 的高渗尿;
(三)球旁器
1、颗粒细胞 分泌肾素 2、间质细胞 传递信息? 3、致密斑 尿钠 R
(四) 肾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T12-L3
肾A 收缩
肾小管
颗粒细胞
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管重吸收
肾素释放
尿
二、肾脏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一)肾脏的血液供应特 点 1、肾脏血液供应丰富, 1000-1200ml/min,约为 心输出量的2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