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PPT【品质课件PPT】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共121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走 近 作 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 )
孟子名 轲,字 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 学派代表人,后人把 他与孔子合称 孔并孟尊 称他为 ,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
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 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 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 来 到 滕国 ,滕国太 子 对 孟 子 的 “ 仁 政 ” 十 分 感 兴 趣 , 于 是 孟 子 便 在滕 国实 行 他 “ 仁 政 ” 的 思 想 。 遗 憾 的 是 ,滕国是 个 小 国 , 时 时 有 被 灭 亡 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 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 “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 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 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 建 立 学 说。
←孟子故里 山东邹城
孟庙亚圣殿→
←亚圣府 孟子后裔居住的地方
孟府仪门→
孟庙康熙碑亭→ ←孟母林神道
时代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 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 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 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 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 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 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 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读准下列字音 移其粟( sù)于河内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衣(yì)帛(bó) 数(cù)罟( ɡǔ)不入洿(wū)池 鸡豚(tún)狗彘( zhì)之畜( xù ) 庠( xiánɡ )序 申之以孝悌( tì ) 然而不王( wànɡ )者 饿莩( piǎo )
最新《寡人之于国也》-(共50张PPT)课件PPT
教民
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仁 政
王 道 之 始
不违农时(农) 不可胜食
保护鱼类(渔) 按时砍伐(林) 不可胜用 鼓励养蚕(纺)
保 民
初 步 措 施
王 道
繁兴六畜(牧)
根 本
之 成
生产粮食(农)
措 施
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判断句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句句。 ➢重点习惯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2.直不百步耳
“只……罢了。” 3.是亦走也
“这是……呀。”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题例讲析
例题1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形,然而、但是
太后曰:“然。” 对,是这样的
孟子又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那些结果?
措施
五亩…树之以桑 鸡豚…无失其时 百亩…勿夺其时 谨…申之以孝悌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黎民) 不负戴(颁白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养民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 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 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 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 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 “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 是用梁惠王熟知的事例设喻,使对方容易接受。通过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诱使对方说出否定 自己观点的话。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课件(共48张PPT)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申:反复陈述;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无饥矣;谨 • 孝:尊敬父母 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 认为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
•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 政”并无本质区别。
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义,颁白者 置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食:第一个为动词,吃;
” (《孟子·离娄下》)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 ,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不负戴于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 颁:通“斑”
路矣。
• 负:背着东西; • 戴:顶着东西
• 七十者衣 帛食肉,
黎民不饥
不寒,然 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 黎民:老百姓
• 然:这样
• 而:表转折,却
• 王:wàng,名 →动,为王,统一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链接文学领域
分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学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语 言运用等。
链接哲学领域
探讨《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等,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链接社会学领域
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等级制度、礼制文化 等,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创新性应用和实践探索
古代农业社会
本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是古代农业社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 响大,因此百姓生活困苦。同时,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百姓 的生死福祸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倡“仁爱”、“礼义廉耻” 等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测验内容可以包括《寡人之于 国也》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语 句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 。
通过随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 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为后续教学提 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点评与引导
教师点评
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准确把握 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在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分 享观点,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
教师引导
针对文章中提到的治国理念和救灾措施,我们可以 进一步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同时,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治理效果,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各种治理模式的优劣及适用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 将这些思考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 己的综合素养。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文章结构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是光照千古的儒学圣人,是塑造中华民族灵魂的思想巨匠,是描绘盛世宏图的设计大师。
从诸葛亮高卧隆中到纵横天下的人生轨迹中,我们能看到孟子设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蓝图的巨大意义;从苏武北海牧羊,刀斧逼之不改其志,富贵诱之不变其节的壮举中,我们能看到孟子倡导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同样能看到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国安邦的大智慧。
课前预习壹[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作者档案馆]372289孟子(约公元前—前),名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人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
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东南)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
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
不被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七篇。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基础知识壹一、读准字音洿池()数罟()()...鸡豚()鱼鳖()..庠序()()狗彘()...饿莩()孝悌()..弃甲曳兵()养生丧死()..二、古字通假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_______,________.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________,________.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________,________.4.直不百步耳通________,________.五、翻译句子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句。
“是……也”,代词与语气词连用,表判断)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句,“……也”表判断)课文探究壹一、主旨提炼本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而阐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依时顺势,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受教育,懂礼仪,君王革除虐政,百姓才会来归附,民才能“加多”。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01
全文围绕“寡人之于国也”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02
文章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治国之道的独到见解,
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思想。
善于运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03
关注和思考当代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和
建议
4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公
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维护封建制度的文化制度, 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在政 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差 异。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仁”和“礼”,提倡 “为政以德”,注重个人 修养和品德教育。
孟子
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主张“性善论”和“仁 政”,强调天赋人权和民 本思想。
荀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张“性恶论”和“礼法 并举”,强调后天教育和 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孟子周游列国,宣传仁政思想,希望各国君主 能够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 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理念。
孟子及其思想体系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与孔子并称“孔孟”。
提倡“仁政”、“王道”,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 城东南)人。
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1 2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就课 程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39页)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 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无、颁、涂
二、古今异义
河内 走 养生 然而
三、重要虚词
邻国之民不加少
之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填然鼓之 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请以战喻 以时入山林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河内凶亦然
然 填然鼓之
然而不王者
弃甲曳兵而走
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 不入洿(wū)池,鱼鳖(biē)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yì)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 (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 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 (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 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三读: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请梳理此文的思路
1、提出问题
梁惠王:尽心——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
结果: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如寡人
结果:民不加少
感到 困惑
为何提出这个问题? 外战内劳——需要人力
文本解读
《寡人之于国也》(共54张PPT)
狗彘食人食而不 知检,涂有饿莩 而不知发,人死, 则曰:‘非我也, 岁也。’是何异 于刺人而杀之, 曰‘非我也,兵 也’?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检:检点,制止、约束。 涂:通‚途‛,道路。 饿莩:饿死的人。 莩,piǎo,同‚殍‛,饿死 的人。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岁:年岁、年成。 罪:归咎,归罪。 斯:则、那么。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 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 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 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7)养心莫善于寡欲。 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 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 庠序:古代的乡学。庠,xiánɡ。 义,颁白者不 教:教化。 负戴于道路矣。申:反复陈述。 七十者衣帛食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ì。 肉,黎民不饥 义:道理。 不寒,然而不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王者,未之有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 也 着东西。 黎民:百姓。 王:这里用作动词,实现王道。 未之有:未有之。
(5)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 死亡。 (7)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百姓也会以 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 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移其民
移其粟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课件.ppt
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 第二,孟子又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
具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 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丰衣足食。 • 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 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 “不饥不寒”。 •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 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
寡 人 之 于孟 国子 也
走 近 作 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 )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
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 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 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有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 观察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 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不见 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2021/3/12
8
翻译第二段:
2021/3/12
9
• 孟子对曰:“王 • 请:请允许我。
好战,请以战喻。• 喻:打比方。
填然鼓之,兵刃
• 填然:击鼓声。 • 鼓:击鼓,名→动。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也。”
•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 了,这也是逃跑啊。”
•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 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2021/3/12
15
•翻译第五段
2021/3/12
16
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数罟不入 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时入 山林,材木不可胜 用也。谷与鱼鳖不 可胜食,材木不可 胜用,是使民养生 丧死无憾也。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 始也。
2021/3/12
12
•翻译第三、四段
2021/3/12
13
• 曰:“不可。 • 直:只是。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 •
耳:罢了毋”,
知此,则无 译为“不要”
望民之多于 • 望:希望
邻国也。
• 于:比,介词
2021/3/12
14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6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 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 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2021/3/12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
1、数目,数量;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2、几,几个;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狼》)
3、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 相较。(《六国论》)
树
1、种植;一年之计,莫如树谷;(《管子》) 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2、树立,建立;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冯婉贞》)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 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 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 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 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 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 “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例题2
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答案:D。
例题3
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
3、考察后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 徒。(东方朔《答客难》 )
喻
1、告诉,使人知道;今将喻子五篇之诗。 (《汉书》)
2、明白,知道;成语有“家喻户晓”。 3、比喻;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 国也》) 4、通“愉”;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庄子 齐物论》)
第一部分
梁惠王自我表白治理国家尽心尽力,提 出疑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孟子第一次设喻,请求梁惠王 的回答。
第3自然段梁惠王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第4-5自然段中,孟子紧紧抓住梁惠王的 答话,又从日常生产、生活中举出事例,阐 明何为“王道”。
第三部分
第6-7自然段中孟子进一步提出了自己 设想的理想境界。为了巩固自己论证的成 果,孟子第二次设喻,指出了梁惠王惯用 的推卸责任的方法,鼓励梁惠王推行真正 的“仁政”。
答案: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
3、培养;终生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4、树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 源记》)
结构分析
全篇一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
的疑问。 第二部分(2—5自然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
的原因。 第三部分(6-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
内容——使民加多的措施。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 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 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 《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 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词语讲解
➢凶
➢直
➢察
➢数
➢喻
➢树
➢兵
凶
1、不吉祥,不幸;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 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 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庄稼收成不好;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 国也》)
3、凶残,残暴;攘除奸凶。(《出师表》)
察
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石钟山 记》)
2、考察;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察临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
兵
1、兵器,武器;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军事,战争;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 法》)
3、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 传》)
4、士兵;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直
1、与“弯”相对;木受绳则直。(《劝学》) 2、正确的,正直的;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指南录〉后序》) 3、面对,遇到;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 4、价值,后写作“值”;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之〗,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 “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意动用法
王无罪岁 〖罪〗以岁为罪,认为年岁有罪过。
典型例题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例题1
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 的是( )
A、树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请以战喻;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为王宫。 答案:D。
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答案:A。
例题4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①②⑤/ ③④
答案:A。
例题5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总结全文
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表现出了下列的思想与主 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 的,他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 的机会,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是远远不够 的,这与其他国家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 “五十步”的区别。
总结全文
再者孟子又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 具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 田”、“鸡豚狗彘之畜”。然后孟子还非常重视教 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 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最后孟子在自己 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 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 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