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
非营利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非营利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活动的规范、透明和高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财务活动,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三条预算编制应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预算编制由财务部门负责,各部门参与,编制内容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预算等。
第五条预算审批流程:编制部门提出预算草案,经财务部门审核后,提交单位领导审批,审批通过的预算由财务部门执行。
第六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应按程序报批,确保预算调整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第三章收入管理第七条收入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真实、准确的原则。
第八条收入项目包括政府补助、捐赠收入、会费收入、业务收入等。
第九条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执行。
第十条收入的收缴、保管和使用应实行专人负责,确保收入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章支出管理第十一条支出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节约、高效的原则。
第十二条支出项目包括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业务活动经费、资产购置等。
第十三条支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执行。
第十四条支出的审批流程:根据支出金额和性质,分别由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单位领导审批。
第五章资产管理第十五条资产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十六条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十七条资产的取得、使用、处置和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资产的盘点、核对和报告应定期进行,确保资产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第六章负债管理第十九条负债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及时、准确的原则。
第二十条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款项、应缴款项等。
第二十一条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执行。
第二十二条负债的偿还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单位实际情况执行。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解析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解析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是为了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对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详细解析,包括会计制度的概念、主要特点、制定依据和会计核算流程等内容。
一、会计制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会计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规定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与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有明显的区别,主要特点如下:1. 核算目的不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核算目的是反映组织活动的经济效益,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 法律法规的约束: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
3. 预算约束: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组织制定年度预算,并按照预算进行经济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4. 会计核算项目的特殊性: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项目的确定和处理有特殊要求,如公益性活动的核算、捐赠收入的确认等。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制定依据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
2. 会计准则的规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参照国家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如《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
3. 组织自身特点和需求: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根据组织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定,包括组织类型、经济活动特点、会计处理要求等。
三、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流程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预算编制:非营利组织应制定年度预算,明确收入和支出的预定数额,为后续的会计核算提供基础。
2. 收入确认: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实际情况,确认各类收入,如捐赠收入、政府补助等。
3. 支出核算:按照预算和实际支出情况,核算各项支出,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公益活动支出等。
4. 资产管理:对非营利组织的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如固定资产清查、存货盘点等。
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范本

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约束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行为,保障非营利组织财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本着“依法、诚信、谨慎、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照《非营利组织法》等有关法规精神和要求,规范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时,应当遵循保障组织财务资产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设立财务管理岗位,设定财务负责人,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二权利义务,并实行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相互监督的机制。
第五条设立财务管理委员会,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全面协调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章财务预算管理第六条制定年度收支预算,明确经费的来源和用途,合理安排、有效控制。
第七条预算编制程序要全面、细致,与计划、业务相结合,报批、调整、分解、审查、执行等环节要明确。
第八条对各单位及个人参与预算的责任及考核进行明确规定,推动全员财务预算责任意识。
第四章财务会计管理第九条明确会计核算原则,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第十条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资产管理、结账报表等会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岗位责任。
第十一条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收费收入核算规定,准确核算各项收入支出。
第五章财务监督管理第十二条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保障财务资产的安全。
第十三条实行内部监控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建立监督体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监督效率。
第六章财务风险管理第十四条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组织财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
第十五条建立差错处理制度,对发现的财务差错及时整改,防止风险扩大。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制度的修改、补充和解释由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议决定。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一、引言非营利组织(以下简称“组织”)的财务制度是确保组织财务管理规范、透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本旨在指导组织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保护组织财务利益,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组织结构和权责明确1. 组织结构:明确组织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层级关系。
2. 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避免职责重叠或缺失。
3. 权责明确:明确财务部门的权责,保证财务部门对财务工作的掌控和处理。
三、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1. 会计制度:建立合理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政策、会计档案管理等。
2. 财务报告: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四、财务预算管理1. 预算编制:合理确定预算编制的流程、原则和方法。
2. 预算执行: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防范风险。
3. 预算报告:及时编制预算报告,向有关方面汇报预算执行情况和分析原因。
五、资金管理1. 经费筹集:合理选择资金筹集的方式,建立资金筹集程序和规范。
2. 资金运作:建立资金运作的管理制度,包括资金存储、支付、收入、支出等。
3. 资金监控:建立资金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六、费用管理1. 费用审批:建立费用审批程序,遵守费用使用授权制度。
2. 费用报销:明确费用报销流程,规范费用报销申请、审批和核销。
3. 费用监控:加强对费用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理的费用支出。
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1. 资产购置:建立资产购置制度,规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流程和标准。
2. 资产登记:建立资产登记台账,及时记录和更新资产信息。
3. 资产处置:制定资产处置程序,合理处理报废或闲置资产。
八、内部控制和审计1. 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业务流程、授权制度、审计制度等。
2. 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提升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一)2024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一)引言概述: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是为了保证组织的财务稳定和透明度而设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的重要性和目标,并细分为五个大点来阐述:财务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会计准则和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
正文:一、财务管理体系1. 设立财务管理委员会,明确财务决策的程序和权限。
2. 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3. 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的日常财务事务处理和记录。
二、预算管理1. 制定年度预算计划,明确收入和支出的来源和用途。
2. 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
3. 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三、会计准则和报告1. 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准确记录和报告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 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3. 定期公布财务报表,向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透明的财务信息。
四、审计1. 配备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定期的财务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审计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并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3. 提供审计报告,向组织的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具体的审计结论和建议。
五、内部控制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设立内部控制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内部控制的实施。
3. 定期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总结: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信誉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预算管理、遵守会计准则和报告、定期进行审计和加强内部控制,非营利组织能够保证财务活动的规范性、透明度和有效性,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只有这样,非营利组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使命和目标。
民非财务会计制度范本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非营利组织(以下简称组织)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组织。
第三条组织财务会计工作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公正、透明的原则,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条组织应当设立财务部门,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财务会计人员,负责组织财务会计工作。
第二章财务 planning(预算管理)第五条组织应当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明确收入、支出、资金筹措等财务指标。
第六条组织应当严格执行财务预算,根据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第七条组织应当定期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收入管理第八条组织收入包括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投资收益等,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的章程规定。
第九条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明确收入来源、收入条件、收入确认和入账时间等。
第十条组织收取捐赠、资助等非交换交易收入时,应当核对捐赠人、资助人的相关信息,并出具捐赠收据或者资助证书。
第四章支出管理第十一条组织支出包括业务活动支出、管理费用支出、筹资费用支出等,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章程的规定。
第十二条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明确支出条件、支出审批程序、支出报销手续等。
第十三条组织支付费用时,应当取得合法、有效、完整的原始凭证,经财务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第十四条组织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目录、购置、验收、使用、维修、处置等管理制度。
第五章资金管理第十五条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流动、有效。
第十六条组织应当选择适当的金融机构,开设基本账户和专用账户,明确账户用途和管理权限。
第十七条组织应当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管理,定期清理应收、应付账款,防止坏账损失。
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该组织的财务活动能够
合法、规范、透明地进行,保障组织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财务健康的
维护。
1. 财务政策和目标:明确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政策和目标,包括
资金筹集、使用、投资等方面的规划和决策。
2. 预算管理:制定和执行财务预算,包括收支预算、资本预算等,用于控制经费的使用和资金的分配。
3. 会计制度:建设健全的会计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完整性和可靠性。
包括会计记录、报表编制、会计核算等方面的规定。
4. 资金管理:制定资金管理政策,负责组织和监督资金的筹集、使用、监管和投资活动。
5. 财务报告:定期报告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包括财务
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经营报告等。
6. 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财产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
效性。
7. 财务审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
和合规。
审计工作由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
8. 透明度与公开性:非盈利组织应该公开其财务状况和财务活动,接受社会和捐赠者的监督。
以上是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素,具体的制度
内容和安排可以根据非盈利组织的规模、性质和需求来确定。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

03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等科目,用于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 所有者权益状况。
04
收入类科目
包括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 收入等科目,用于反映民间非营利组 织的收入来源。
报表编制方法与要求
资产负债表
以资产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为基础,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负债状况。报表编制要求准确反映资产、负债的金额及类 别,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制度生效时间
01
生效时间
本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02
过渡条款
本制度生效前已经设立且尚未完成清 算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自本制度 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清算工作。
03
特定条款
本制度生效前已经设立且符合本制度 规定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继续按 照其原有规定执行,但应当自本制度 生效之日起一年内按照本制度规定进 行整改。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收入和 费用应当按照权利和义务是否已 经发生来确定。
配比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民间非营利 组织的收入和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和负债应 当按照其取得或发生时的实际成 本进行计量。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 资本性支出原则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支出应当划分 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两类 。收益性支出是指与当期收入相 关的支出,而资本性支出是指为 未来会计期间发生的支出。
2023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 计制度》
目录
• 总则 • 会计科目与报表 • 会计核算与报表编制 • 财务管理与监督 • 附则
01
总则
制度概述
定义和概念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是指一套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和 报告制度,适用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包括营利性企业和其 他法人实体。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原创实用版3篇】《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篇1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算制度:非营利组织通常会制定预算,包括收入和支出预算。
预算是组织资金使用的规划,可以帮助组织控制成本,确保资金使用合理。
2. 会计制度:会计制度用于记录组织的财务交易,包括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等。
会计制度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如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
3. 审计制度: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需要经过审计,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师会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并出具审计报告。
4. 捐款人关系:非营利组织通常会接受捐款人的捐赠,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捐款人关系,以确保捐款人能够了解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5. 税务制度:非营利组织需要遵守相关的税务法规,如所得税法等。
税务制度包括纳税申报、税务记录和税务合规等方面的内容。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篇2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可以因组织类型、规模、业务范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1. 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通常会制定预算,以确保组织的财务状况稳定。
预算包括收入和支出计划,以确保组织的财务状况符合预期。
2. 会计记录:非营利组织需要记录其所有财务交易,包括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
这些记录应该准确、完整和及时。
3. 财务报表:非营利组织需要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些报表应该清晰地展示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4. 审计:非营利组织通常会聘请审计师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捐款人费用:非营利组织可能会向捐款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支付其运营成本和项目费用。
这些费用应该合理、透明,并且应该在捐款人同意的情况下收取。
6. 税收政策:非营利组织通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免税资格、减税等。
这些政策可能会对其财务制度产生影响。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篇3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如下:1. 非营利组织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1. 引言非营利组织是指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机构,其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公众利益的提升。
在日常运作中,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本文将介绍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管理要点。
2. 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财务会计制度是非营利组织在财务会计工作中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旨在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
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会计准则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是指组织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常见的会计准则包括货币计量、实物计量、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
2.2. 会计政策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政策是指组织在财务会计核算中选择的具体方法和原则。
会计政策的选择应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并且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的管理要求。
2.3. 会计制度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是指组织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包括会计制度的编制、审定、实施和监督等环节,以及各项具体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
3.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3.1. 财务报表编制要求非营利组织应按照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各类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财务报表应真实、准确地反映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
3.2. 财务分类和核算要求非营利组织应制定详细的财务分类和核算规定,对各项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分类。
同时,还应明确各项会计科目的命名和编码规则,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和可比性。
3.3. 资金管理和预算控制非营利组织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和预算控制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控和管理。
包括对收入和支出的预测、分析和控制,以及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跟踪和管理等。
3.4. 财务内部控制非营利组织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防止各种风险和错误的发生。
包括财务流程的规范、权限的分配、审计和核算的独立性等方面的要求。
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

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
1. 会计制度,非营利组织应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编制规范等。
会计制度要符合相关法律法
规和会计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应制定年度预算,明确收入和支出的
规划和分配。
预算管理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合理安排资源使用,
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 资金管理,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
资金流动、资金调度和资金监督等方面。
这有助于确保资金的安全
性和有效利用,同时遵循相关法规和政策。
4. 财务报告,非营利组织应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告提供了组织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的信息,用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
5. 内部控制,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
财务审计、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等。
内部控制有助于预防和发现财
务风险,保护组织的财产安全。
6. 捐赠管理,非营利组织通常依靠捐赠来支持其活动,因此需要建立捐赠管理制度。
这包括捐赠的接收、使用和报告等方面,确保捐赠资金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7. 税务合规,非营利组织需要遵守相关税法规定,履行税务申报和缴纳义务。
税务合规涉及到组织的税收优惠资格、税务减免和税务报告等方面。
总之,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还有助于提高组织的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本制度规定特征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适用本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一)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二)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得取得经济回报;(三)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第三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交易或者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该组织本身的各项业务活动。
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核算外币业务时,应当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
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账户等,这些账户应当与非外币的各该相同账户分别设置,并分别核算。
民间非营利组织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
当汇率波动较小时,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进行折算。
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费用。
但是,属于在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期间内发生的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期间依照本制度第三十五条加以确定。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在咱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民间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多。
为了让这些组织能够像井喷的泉水一样生机勃勃,咱们得聊聊财务会计制度。
说到财务会计,可能有的人就开始打哈欠,觉得这玩意儿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
但实际上,财务会计可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名字,它可是组织发展的基石哦!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组织的财务搞得乱七八糟,那可真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没有清晰的财务制度,怎么吸引赞助呢?怎么让大家信任你呢?说到制度,首先得有个章程。
你得让每个人都明白,钱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了。
就像做菜,材料准备好了,才能下锅。
你的预算就像一份菜谱,清楚标明每样材料的用量。
想想看,没个预算,大家想吃什么就来什么,那可是闹着玩呢。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通常来自捐款、赞助和活动收入。
可千万别让这些钱像大风刮过一样,一去不复返。
要记得,钱是组织的血液,得好好把控。
得聊聊记账。
记账可不是简单的拿个本儿,随便写写。
你得用心去记录每一笔进出。
比如,某次活动收了多少钱,赞助商给了多少支持,这些都得详细记下来。
就像咱们平时买东西,收据都得留好。
没有清楚的记录,钱的去向就成了谜,谁能忍受这种“失踪”的感觉?“这笔钱去哪儿了?”这是每个组织的心声。
记账不仅让你清楚资金状况,还能在关键时刻给你提供有力的支持。
再来说说审计。
有人可能会想,审计跟我有什么关系?审计就像给你的财务“体检”。
一旦组织的财务出现问题,审计就能及时发现,让你提前处理,避免更大的损失。
想想,如果不审计,组织的资金可能就像漏了的水龙头,越漏越多,等你发现的时候,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定期审计是必须的,别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
此外,咱们还得提到透明度。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透明度能让外界对你的信任感爆棚。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个赞助商,看到组织的财务公开透明,心里肯定会觉得踏实得多。
每一笔账都清清楚楚,别让别人对你产生疑虑。
“一言九鼎”,诚信最重要。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心甘情愿地支持你,让组织的事业如鱼得水。
非盈利组织财务制度_范本

非盈利组织财务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非盈利组织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财务制度。
第二条本财务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非盈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第三条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活动应当以合法、合规、公开、透明为原则,保证资产的安全、有效使用,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资产和负债第四条非盈利组织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五条非盈利组织的负债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
短期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第六条非盈利组织应当定期进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
第三章收入和支出第七条非盈利组织的收入包括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投资收益等。
第八条非盈利组织的支出包括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人员费用、折旧费用等。
第九条非盈利组织应当定期进行收入支出表的编制,反映组织的经营状况。
第四章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第十条非盈利组织应当编制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等,真实、完整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第十一条非盈利组织应当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会员、捐赠人等披露财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第十二条非盈利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第十三条非盈利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风险控制。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非盈利组织的财务行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违反职业道德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非盈利社团财务制度范本

非盈利社团财务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非盈利社团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非盈利社团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非盈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依法从事相关活动。
第三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财务资源,确保财务资金安全。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非盈利社团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章财务管理第五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核算、预算编制、资金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定期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并进行审查。
第七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合理规划财务收支。
第八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防止挪用、滥用等行为。
第九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保存相关财务文件和资料,便于查阅。
第十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十一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明确收支规定,规范资金使用。
第十二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制定资金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三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财务监管第十四条非盈利社团应当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第十五条非盈利社团应当建立外部审计制度,定期接受第三方机构的财务审计。
第十六条非盈利社团应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务文件和资料。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八条非盈利社团对本制度有解释权。
以上为非盈利社团财务制度范本,非盈利社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规定,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其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执行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使命达成至关重要。
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透明度、增强公信力,并确保组织的财务健康和稳定运作。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保障资金安全:确保组织的资金不受损失,防止欺诈、挪用等违规行为。
2、合规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范,保证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资源,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4、财务透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清晰、准确的财务信息,增强信任和支持。
(二)原则1、专款专用原则:特定的资金必须用于指定的项目或活动,不得随意挪用。
2、预算控制原则:依据预算安排支出,严格控制超预算支出。
3、成本效益原则:在开展活动和项目时,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追求最优性价比。
4、独立性原则:财务部门应独立运作,不受其他部门的不当干预。
二、财务预算管理(一)预算编制1、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提出资金需求。
2、财务部门汇总并进行综合平衡,制定初步预算方案。
3、预算方案经管理层审核、理事会批准后执行。
(二)预算执行与监控1、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2、财务部门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报告,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三)预算调整1、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和调整方案。
2、调整方案经审批后执行,并相应调整财务计划。
三、资金筹集管理(一)资金来源1、捐赠:包括个人捐赠、企业捐赠、基金会捐赠等。
2、政府补助:争取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
3、会员会费:按照会员制度收取会费。
4、服务收费: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提供的服务收取适当费用。
(二)筹资策略1、制定筹资计划,明确筹资目标和重点。
2、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捐赠。
3、维护良好的捐赠者关系,定期反馈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成果。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非营利组织概述 •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概述 • 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内容 • 非营利组织财务审计与监督 •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案例分析
01
非营利组织概述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性或社会性活动 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与组成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业务领域、地域范围、资金来 源等。常见的分类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保、慈善等。
非营利组织的组成
非营利组织的组成包括理事会、执行机构和会员等。理事会是决策机构,负责制 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监督执行情况;执行机构是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营的团队;会 员是组织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系统性:财务会计制度是一个系 统性的制度体系,包括多个方面 的制度和规定,涉及组织的各个 方面。
财务会计制度的重要性与作用
保障组织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了组织财务活动的标准和规范,要求组织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财务管理 和会计核算,保障了组织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提高组织财务透明度和公信力
世界银行
要点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作为国际金融机构之一,世界银行采用了严格的财务会 计制度,以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其财务会 计制度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注重风险管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致力于全球儿童权益的保护和促进, 其财务会计制度注重儿童权益的保障和资金使用的效益 。其财务报告定期公开,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
04
非营利组织财务审计与监督
财务审计的概念与目的
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制度

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财务透明度,制定本会计财务制度。
二、组织架构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财务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下设会计科、出纳科和审计科。
会计科由一名会计主管负责管理,出纳科由一名出纳主管管理,审计科由一名审计主管管理。
财务部门负责制定会计核算政策、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审核等工作。
三、会计核算政策1. 遵守国家财务、会计法规,严格执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
2. 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方法进行财务核算。
3. 会计制度遵循收支两条线,支持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
4. 会计账簿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每月进行结账和汇总。
四、财务预算1. 财务预算应根据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战略、年度计划、财务需求和政府政策等因素进行编制。
2. 财务预算包括年度预算、月度预算、项目预算等内容,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进行规划。
3. 财务预算应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变更需经管理层审批。
五、资金管理1. 财务部门应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保管、收付款、银行存取款等事项。
2. 财务部门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流程进行规范,确保资金安全。
3. 资金汇划必须经过审批程序,尽量采用电子转账和支票等安全支付方式。
六、财务报告1. 财务部门应每月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内容。
2. 财务报表应真实、准确地反映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财务报表需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给管理层、审计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
七、审计监督1. 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自查、抽查和专项审计,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财务部门应配合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政府监督的工作,及时提供相关材料和数据。
3. 财务部门应接受管理层、审计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
八、违规处罚1. 对违反财务制度、财务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处分甚至辞退。
2. 对违规行为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引言: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活动主要是为了社会的福利、慈善事业、教育、科研、文化传承等。
与盈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特点和重要内容。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特点1. 无盈利目的:与盈利组织不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社会福利和公益目的,而非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 捐赠收入: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捐赠,包括个人和企业对组织所做的捐赠,因此会计制度需对该项收入进行准确记录和报告。
3. 资金来源多样化:与盈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比较多样化,包括政府经费拨款、项目资金、投资收益等,不同来源的资金会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4. 公开透明:作为为社会福利和公益目的服务的组织,非营利组织应当具备公开透明的特点,会计制度应确保财务信息准确、真实、及时地向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
5. 非现金交易多: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主要以提供服务为主,因此会有较多的非现金交易,如捐赠物品、提供服务等,会计制度需对这类交易进行恰当的处理。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重要内容1. 捐赠收入核算:会计制度应规定捐赠收入的认定、计量和确认方法,确保准确记录各类捐赠收入,并进行适当的报告。
2. 项目会计核算: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往往以项目为单位进行,会计制度应提供项目会计核算的相关要求和指导,确保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准确的衡量和评估。
3. 资金管理:会计制度应制定资金管理和控制的相关规定,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合理安排,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避免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4. 财务报告:会计制度应规定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和时间表,确保财务信息准确、真实地进行披露,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5. 集成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往往与公共资金和项目相关,会计制度应与财政、审计等各个环节进行集成,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流转,并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简介民间非营利组织(以下简称民间组织)是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这些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保证准确、透明和合规的财务管理,民间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是指组织在经济活动中,根据会计规定和原则,规范财务会计操作、处理和报告的一套规则和程序。
它能够确保组织的资金管理、财务报告、决策分析等方面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将针对民间组织的特点和需求,介绍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会计制度。
目标民间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应具备以下几个目标: 1. 准确记录和跟踪组织的经济交易,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提供财务报告和分析,为组织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3. 遵守会计法规和财务报告要求,确保合规性。
4. 建立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维护组织和捐赠者的信任关系。
内容1. 会计制度的建立为了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民间组织应制定财务会计制度。
制度应涵盖如下内容: - 会计基本原则:包括实体概念、会计期间、货币计量等基本原则。
- 会计政策:明确组织的会计政策,如计价方式、成本核算方法等。
- 会计准则和规定:根据国家会计准则和法规,制定必要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 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资金的收支管理、财务报告和审计制度等。
- 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2. 会计核算和记录对民间组织来说,准确记录和核算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工作。
民间组织应该建立准确、规范的核算流程和记录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可靠。
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 - 会计科目设置:根据组织的经济活动和需求,合理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日常记账:准确记录和分类经济业务活动,包括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等。
- 会计凭证:按照规定制作和审核会计凭证,确保凭证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 会计账簿:建立和维护会计账簿,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本制度规定特征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适用本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一)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二)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得取得经济回报;(三)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第三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交易或者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该组织本身的各项业务活动。
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核算外币业务时,应当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
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账户等,这些账户应当与非外币的各该相同账户分别设置,并分别核算。
民间非营利组织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
当汇率波动较小时,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进行折算。
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费用。
但是,属于在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期间内发生的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期间依照本制度第三十五条加以确定。
本制度所称外币业务,是指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等业务。
本制度所称的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第七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八条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二)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如捐赠人、会员、监管者)等的需要。
(三)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实质进行,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其依据据。
(四)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
(五)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信息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六)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七)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八)在会计核算中,所发生的费用应当与其相关的收入相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九)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但本制度有特别规定的,按照特别规定的计量基础进行计量。
其后,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的外,民间非营利组织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十)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十一)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应当计入当期费用的支出和应当予以资本化的支出。
(十二)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对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对于非重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致于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第九条会计记账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十条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境外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代表处、办事处等机构也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记账。
第十一条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有关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其具体情况,制定会计核算办法。
第十二条民间非营利组织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结合本单位的业务活动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资产第十四条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民间非营利组织带来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
资产应当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受托代理资产等。
第十五条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半年年度终了,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等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进行检查,如果这些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费用。
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如果发生了重大减值,也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费用。
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在以后会计期间得以恢复,则应当在该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部分或全部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冲减当期费用。
第十六条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的现金资产,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
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如接受捐赠的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应当按照以下方法确定其入账价值:(一)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等)的,应当按照凭据上标明的金额,作为入账价值。
如果凭据上表明的金额与受赠资产公允价值相差较大的,受赠资产应当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其实际成本。
(二)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受赠资产应当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的劳务捐赠,不予确认,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第十七条本制度中所称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的确定顺序如下:(一)如果同类或者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同类或者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公允价值;(二)如果同类或类似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或者无法找到同类或者类似资产的,应当采用合理的计价方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在本制度规定应当采用公允价值的情况下,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实无法可靠计量,则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设置辅助账,单独登记所取得资产的名称、数量、来源、用途等情况,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在以后会计期间,如果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在该资产能够可靠计量的会计期间确认,并以公允价值予以计量。
第十八条民间非营利组织如发生非货币性交易,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一)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二)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1、支付补价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按以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收入或费用: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收入或费用=补价×[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税金)÷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三)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本制度所称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其中,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第一节流动资产第十九条流动资产是指预期可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
第二十条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
有外币现金和存款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还应当分别按人民币和外币进行明细核算。
现金的核算应当做到日清月结,其账面余额必须与库存数相符;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应当与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并与按月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本制度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会计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二十一条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投资等。
(一)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投资成本计量。
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投资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1.以现金购入的短期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其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作为应收款项单独核算,不构成短期投资成本。
2.接受捐赠的短期投资,按照本制度第十六条的规定确定其投资成本。
3.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短期投资,按照本制度第十八条的规定确定其投资成本。
(二)短期投资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在购买时已计入应收款项的现金股利或者利息除外。
(三)在期末,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按照本制度第十五条的规定对短期投资是否发生了减值进行检查。
如果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照市价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确认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并计入当期费用。
如果短期投资的市价高于其账面价值,应当在该短期投资期初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市价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冲减当期费用。
(四)处置短期投资时,应当将实际取得价款与短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当期投资损益。
本制度所称的账面价值,是指某会计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包括委托理财)应当区分期限长短,分别作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核算和列报。
第二十二条应收款项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日常业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应收未收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