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系列三)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编号方案:
二、整合标准体系
1、统一分类和编码
体系类别/单位代码—标准分类码—类别码 …… —序列码
T :技术标准 M:管理标准 W:工作标准
两位数: QD:青岛事业部 01:青岛啤酒厂 02:二厂
01~20
二、整合标准体系
2、统一分类和编码范例
•例1:公司技术标准体系/采购技术标准/原料/品种
T/-00-05-01-05
2、以技术标准体系表为主线建 立工作标准
3、以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为主 体建立管理标准并整合其他体系
4、运用标准化的科学原理对体 系进行优化、简化
第一讲 标准体系的概念
企业标准体系是以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
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标准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一系列标准的集合体。
2 划分明确
标准所属门类的划分要明确,应按标准的功能 划分,而不是按照行政系统划分。避免将应该 制定成一项标准的同一事物或概念,由两项以 上标准同时重复制定或无人制定。
例如,“底图复制更改管理标准有工艺科制定 的“工装底图更改管理标准”,也可以有设计 科制定的“设计底图更改管理标准”以及设备 科制定的“设备底图更改管理标准”等。
▪组成单元是前面归类整理的所有标准,不是产品、过 程、服务或管理项目。 ▪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 ▪一般分为层次结构和序列结构 ▪编制要求:参考《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第67——81页,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五、企业标准化体系表
技术标准体系
1、技术基础标准 2、产品设计标准 3、成品标准 4、品评标准 5、采购技术标准 6、工艺技术标准 7、微生物技术标准 8、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12、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规范自身的管理和运营,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建立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而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将从企业标准体系的概念、建立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规范自身的管理和运营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
通过建立标准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建立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标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提高组织运作效率。
其次,标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再次,标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标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求企业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
其次,要求企业制定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再次,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对标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最后,要求企业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标准意识和执行力,确保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
总之,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重视标准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标准体系,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只有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金融机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金融机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金融机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经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规范金融机构的运营行为,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金融机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相关指导性建议。
一、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性1. 引导金融机构规范经营行为。
企业标准是企业规范自身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能够引导金融机构遵循中国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规范其经营行为。
2.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品质。
企业标准涵盖了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内容,通过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 保障金融机构良好形象。
企业标准是金融机构经营文化和品牌形象的重要体现,遵守企业标准能够建立金融机构的良好声誉,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 确立标准制定机构和程序。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起健全的标准制定机构和程序,明确标准制定的程序和责任部门,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制定全面的标准体系。
金融机构的标准体系应当覆盖经营管理、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保证企业运营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3. 组织标准宣贯和培训。
金融机构应当进行标准宣贯和培训,让员工深入了解标准内容和要求,增强员工遵守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 建立标准审查和监督机制。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标准审查和监督机制,定期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加强标准执行的监督和督促。
5. 完善标准修订和更新机制。
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修订和更新企业标准,确保其与时俱进和符合实际情况。
6. 建立标准体系评估机制。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标准体系评估机制,对标准体系的运行效果和管理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1. 标准体系覆盖面广,建设难度大。
企业标准体系

四、技术标准的编写要求
5. 对于企业产品交付标准(明示标准)下列 情况企业必须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并向上海 市技术监督局备案:
准
准 准 标 施 试 试 存、 术 准 准 准 术 准 准
准 和 验验 标 标
标
工 方设 志 准
准
艺 法备 技
装 技技 术
备 术术 标
技 标标 准
术 准准
标
准
• 结构图形式——层次结构
GB/T 15497—2003 图2
三、技术体系标准的收集和编写
1. 强制性标准一定要贯彻执行; 2. 技术基础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一般直接采
6. 标准的实施
7.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8. 采用国际标准
六、企业标准的编号
• 应使用统一的编号方 法
• 应能区分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T—通用基础标准 J—技术标准
G—管理标准
Z—工作标准
方法一:
Q/HY G×× .×××—××××
年份号 顺序号 职能分类号 类别代号 企业标准代号
方法二:
标准化是制定、发布、实施标准的 活动和过程。
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
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在于改进活动过程和产品的适 用性,提高活动质量、过程质量和 产品质量,同时达到便于交流和协 作,消除贸易技术壁垒。
基本概念
3、企业标准化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评估

足客户要求?/追求产品质量稳定…?
❖
企业开展瓶颈:产品升级、产业转
型
3
一、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1 企业标准化现状诊断
❖诊断内容:
❖ ——企业根底:
❖
企业产品:产品类型、结构、影响
产品质量各环节/因素收集、产品技术路线
❖
企业所在行业标准化:行业标准体
系、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比较、技术难点
与开展趋势、国家相关政策导向…?
❖ 效劳技术标准 6 包装、搬运、贮存、
一、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层次
技术根底标准
设产采工半设检测包 安效平职环 能 信
计品购艺成备验量装 装劳安业境 源 息
技标标技品、、、、 、技技健技 技 技
术准准术技根验检搬 交术术康术 术 术
标
标 术质 底 收 验 运 付 标 标 技 标 标 标
准
准 标量 管 设 和 和 、 技 准 准 术 准 准 准
准理 标 和 试 试 贮 术 标
标
准 工验验存 标准
准
艺技设、 准
装术备标
备标标志
‘准准
一、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2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明细表格式:
序代 号码
标准号
标准名称
采用的国 际国外标
准号
实施 日期
归口 部门
对应 其他 体系 文件
2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 技术标准体系序列〔或层次〕结构:GB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 根底标
设计标准
❖ 采购技术标准 运行、检修规程〕
工艺标准〔操作规程,
❖ 半成品〔中间体/半制品/元器件〕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计划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计划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制定以及执行一系列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自身需要的标准和规范,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不仅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份关于企业标准体系实施计划。
一、前言企业标准体系实施计划是为了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内部协作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制定的,它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实施计划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和时间表,确保标准体系的顺利实施。
二、实施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
2. 改进管理效率: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减少重复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降低风险:建立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降低产品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管理风险。
4. 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标准的认识和执行能力,增强员工专业素质。
三、实施步骤1. 确立组织结构:成立标准体系管理委员会,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标准体系文件管理办法。
2. 制定标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确保标准体系文件与企业实际运作相符。
3. 培训和教育:对相关员工进行标准体系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4. 梳理流程管理:对企业的各项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流程管理办法。
5. 实施内审:进行内部审核,确保标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的合规性。
6. 复审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复审,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不断改进标准体系,保证其持续有效性。
四、实施时间表1. 第一阶段:确定组织结构、制定标准体系文件(3个月)2. 第二阶段:培训和教育、梳理流程管理(3个月)3. 第三阶段:实施内审、复审和持续改进(6个月)五、实施保障1. 建立标准体系管理团队,保证实施计划的顺利推进。
2. 加强对标准体系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标 准 ” 也 禽 了 4个 标 准 文 本 ,现 存 已 经 修 改 为 2017 系 ” ,这 个 管 理 体 系 就 是 企 业 的 “绉 体 箭 体 系 ” ,
版 “企 业 抓 准 化 工 作 系 列 标 准 ” , 共 包 含 5个 标 准 文 即 如 同 2008版 GB/T 19000所 :一 个 组 织 的 千 个
资 源 箭 娜 切 柑 关 ,从 而 现 企 业 f,示准 体 系 的 特 定 功 深 入 ,强 化 了 这 一 要 求 。
能 。
企 业 标 准 体 系 要 求 企 业 “充 分 满 足 其 他 僻 理 体 系
存 2()] /年 以 后 ,对 企 业 标 准 体 系 的介 绢 有 了一 些 的 耍 求 ” ,保 证 了 各 个 不 同 管 躅 体 系 可 以 拥 有 各 门 的
之 问 部 具 互 关 联 、相 互 依 赖 和 相 互 作 用 的 内 在 联 并 促 进 企 业 形 成 一 套 完 整 、协 凋 配 合 、 自我 完 藩 的 管
系 ,并 f1_与企 业 标准 体 系 运 行 的 外 部 环 境 ,如 管 理 职 能 、 理 体 系 和 运 行 机 制 。 ”2017版 的 该 系 列 标 准 更 进 一 步
新变 化 。这 是 l大I为 存 1995版 “企 业 标 准 体 系 系 列 标 准 ” 特 性 ,同 时 又 促 进 了 存 文 件 化 管 砰 上 的 一致 性 , “促
中 仅 位 禽 3个 标 准 文 本 ,2003版 “企 业 标 准 体 系 系 列 进 企 业 形 成 一 套 完 整 、协 调 配 合 、 门我 完 善的 管 体
2017年 11月 新 《标 准 化 法 》正 式 颁 布 。 标 准 和 质 量 之 相 互 关 系 更加 明 确 ,这 对 企 业 管理 的 提 升 , 产 品质 t的 提 高 意 义 面 大 。
{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基础知识

一、企业标准化
6.整合各体系文件
实行双编号管理 不强求改为GB/T1.1格式 只需要加上封面和前言 企业标准的编号 标准的编号应简便,可采用下列编号规 则:
一、企业标准化
示例:Q/××J010001-2011表示××公 司2011年发布的技术标准类别代号为01中第1 个标准的编号。
一、企业标准化
——企业标准体系与企业中已在运行的 其他管理体系的标准应相互协调,应避免重 复和交叉。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应与已发布实 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协调,
一、企业标准化
科学性原则
建立和运行企业标准体系,应借鉴先进 管理模式的思想理念。如:
——领导作用; ——P-D-C-A管理模式;PDCA循环又叫质 量环。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 )、Check(检查)和Act(修正)的第一个字母, 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 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关键控制点; ——持续改进。
(四)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10月,正式批 准发布新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2004 年3月1日,国家标准委在全国全面启动以实施《企 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为核心内容的“标准化 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
一、企业标准化
1.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定义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定义: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 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 各个环节已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管理标准、管理手册、管理规范、过程规范。
一、企业标准化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简介(ppt 63页)

7 职责
7.1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以下标
准化事项得到落实: a)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 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 b)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 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i)组织标准化培训;
j)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 案,收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 供给使用部门;
熟悉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熟悉企 业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通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
6.3 企业标准化培训
企业标准化的培训要求:
a)各级管理者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 律、法规、方针政策;
b)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 管辖范围内的各类标准,能贯彻和运用;
c)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达到本标准6.2的 要求;
及使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 规范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方法
一、系统管理方法:运用系统管理的原 理和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 化要素加以识别,制定标准,建立标准 体系并进行系统管理。
a)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建立起以技 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 配套,企业标准体系。
5.4 企业标准体系表可分为层次结构、序 列结构,结构形式应符合GB/T13017的 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与各管理体系关系
企业方针、目标和适用法律法规
质量 管理
环境 管理
职业 健康 安全
生产 管理
技术 管理
财务 管理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
6 机构、 人员和培训
6.1 总则 企业应根据其生产、技术和经营管
c)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 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及分工;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一个企业根据国家或行业制定的标准要求,建立起来的一套科学、全面和可操作的管理体系。
企
业标准体系由一系列标准、规范、程序、指南和要求组成,旨在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过程按照规定的要求
进行,并不断改进和提升。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质量管理体系:指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等全过程中,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方式,以客户满
意度为中心,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管理
措施。
2. 环境管理体系: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利
用和保护环境资源、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式,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
过风险评估、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方式,保护员工的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指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
保护、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
和可用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和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和信誉度,降低运营风险和资源
浪费,并与国际市场接轨,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
同时,企业标准体系也可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整个行
业的竞争力和形象。
【免费下载】标准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安徽省标准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为切实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皖政〔2011〕117号),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完善标准化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机制,加快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实施标准化“百千万”人才工程,根据省人社厅、省质监局《关于印发安徽省标准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法(试行)的通知》(皖人社发〔2012〕58号)的要求,我们编写了《安徽省标准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旨在通过对本考试大纲规定的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学习和考试,检验应考人员对标准化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科目、时间和方式本考试大纲是全省标准化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和备考依据。
考试科目为《标准化基础知识》和《标准化综合应用》,考试时间分别为90分钟和120分钟,考试方式为闭卷。
三、考试题型(一)判断题:对于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作出判断;(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三)多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四)简答题:简要回答给出的问题;(五)案例分析题:运用相关原理和知识,对所给案例进行分析;(六)改错题:指出所给材料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四、专业知识层次要求本考试大纲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即要求能正确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熟悉即要求对有关专业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即要求具备对专业知识的广泛认识。
五、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标准化概论(一)基本概念1.掌握标准、标准化定义;2.掌握标准的对象和本质;3.掌握标准化的本质和作用;4.掌握标准的种类;5.熟悉标准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标准化原理1.掌握“统一、简化、协调、优化”原理和标准系统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2.了解国外标准化原理;3.了解国际标准化发展历程;4.了解我国标准化发展历程。
(三)标准化的形式1.掌握简化、统一化的概念和原则;2.掌握通用化的概念、目的和作用;3.掌握系列化的概念和系列化三个方面的内容;4.熟悉组合化的概念、理论基础;5.熟悉模块化的一般概念和过程;6.了解简化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7.了解通用化在工艺工作中的应用;8.了解建立标准模块化的意义。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为了规范企业运作,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它是企业发展和管理的基石,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
这些标准体系有助于企业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明确责任与权力,规范各项运营流程,确保各项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首先,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
它主要关注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通过建立质量控制流程,规范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还包括对供应商和内部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以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其次,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
环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环保目标和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测,改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并推动企业实现绿色生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规范和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加强员工培训和防护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关键。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企业而言,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从供应链到生产流程的全面控制,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监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运转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对保证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标准体系,定期评估和改进标准体系的实施效果,不断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企业标准体系15498

企业标准体系15498一、引言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各项标准系统的有机整合,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标准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内容、构建方法和应用。
二、基本概念企业标准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了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由企业组织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标准的总称。
它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系内容1.技术标准: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检验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规范;2.管理标准:包括企业管理制度、流程、方法等,用于规范企业管理行为;3.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4.安全标准:包括企业生产安全、员工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标准;5.环境标准:包括企业环保要求、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标准。
四、构建方法1.识别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分析,识别出各环节的需求和问题;2.制定标准:根据需求和问题,组织制定相应的标准,包括新标准的制定和已有标准的修订;3.整合优化:对企业现有的各项标准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4.实施监督: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不断优化和完善。
五、应用与实践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3.降低成本: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其他相关成本;4.增强竞争力: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六、总结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基础。
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规范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企业标准化体系系列标准

5 企业标准体系
▪ 5.2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GB/T 15496-2019《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 5.3企业标准体系表 ▪ 5.4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
6 机构、人员和培训
——GB/T 15496-2019《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 6.1 总则 ▪ 企业应根据其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设置相适应的标准化机
▪ 4.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 4.2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 4.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 4.4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 4.5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 4.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 4.7 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技术基础标准
设 计 技 术 标 准
产 品 标 准
采 购 技 术 标 准
工 艺运 技行 术、 标维 准修 (规 操程 作) 、
半
成 品 ( 中 间 体 、 半 制
元 器 件 ) 技 术 标 准
品
设工 备艺 、装 基备 础技 设术 施标 和准
检 验方 、法 验技 收术 和标 试准 验
测 量设 、备 检技 验术 和标 试准 验
▪ 3.3 企业标准化: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 3.4 企业标准体系 :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 3.5 企业标准体系表 :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4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GB/T 15496-2019《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用部门; ▪ d) 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 ▪ e) 建立标准电子文档信息库; ▪ f) 开通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3、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 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3)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 地方标准
(4)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5)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7)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4、建立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按国家系列标准的要求,做到 : (1)良好的企业标准化管理 (2)健全的标准体系 (3)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4)获得明显的业绩和效益
标准化原理
• • • • 统一 简化 协调 选优
标准化工作原则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有错必纠 有洞必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大家!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企业方针 目标 企业标准化管理 规定和基础标准 企业适用的法律、 法规和规章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7—2003
管理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 工作标准体系
5、评价与确认
(1)评价形式 • 自我评价(内部评价) • 水平确认(外部评价、社会确认) • 二者结合
(2)确认评分标准——细则: a、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60分 b、技术标准体系 120分 c、管理标准体系 80分 d、工作标准体系 40分 e、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 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持续改 进 100分
f、加分项目: 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 20分 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 15分 产品有内控标准 15分 企业标准信息化管理及标准化机 构的设置 20分+10分 企业标准化工作获得表彰 20分
二、基本要求
1、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构成
GB/T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改进其有效性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 以下要求 : a) 企 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 ,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 ; b) 应 符合 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实施有关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c) 企 业 标 准体 系内的标 准应 能满 足企业生产 、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 d) 企 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 ; e) 企 业 标 准体 系内的标准之 间相互 协调; f) 管 理 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 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 的实施 ; 9) 企 业标准体系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支持 。
运 用 标 准化系统管理的理论 ,须采用 的相应措施是 : a) 围绕 企业 的方针 目标 ,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体系为 主体 ,管理标 准和工作标 准体系相配套 ,包括
企 业 标 准 化 工 作 管理要求在 内的企业标准体 系。 b) 运 用最新技术和生产操作经验 ,不 断地优化标 准体系结构 ,淘汰标准体 系内低 功能要素 ,增加
GB /T 1 .1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 1部分 :标准 的结 构和编 写规则 (ISO/IEC Directives,P art3, 1997,Rulesf ort hes tructurea ndd raftingo fI nternationalS tandards,NEQ)
GB /T 1 .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部分 :标 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 内容 的确定方法 GB /T 1 3016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 /T 1 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 /T 1 5497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 /T 1 5498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 / 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dtI SO 9001;2000) GB /T 1 927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GB /T 2 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idtI SO 14001:1996) GB / T 28001 职、IV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要求(精)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 在本企业的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 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 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 的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见图1。
企业方针目标
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 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
企业适用 的法律法 规和规章
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工作标准体系
5.3 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一 种表现形式,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首先 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 体系表的编制应符合GB/T13016和 GB/T13017的要求。 5.4 企业标准体系表可分为层次结构、序 列结构,结构形式应符合GB/T13017的 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组成
核心标准: GB/T15496—2003 GB/T15497—2003 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 标准和工作标准 GB/T19273—2003 与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
配套标准: GB/T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 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 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13016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 和方法 GB/T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写指南
3.4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 学的有机整体。 3.5 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 来的图表。
4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
4.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 律、法规、方针政策。 4.2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4.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4.4 制定并实施企业标准。 4.5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4.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7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企业标准体系建设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 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 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
➢ 标准体系: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
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技术标准要求而建立的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
➢ 企业建立标准体系应符合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15497《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 要求,并参考GB/T13016《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 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编制好本企业的实用有效的企业标准体系表;
➢ 工作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中的工作标准按其内在联系
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二、企业开展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 性(企业为什么开展标准体系建设)
(一)、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准化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实现专
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
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专业管理体系的关系。
积极心态的魔力
优点1 积极心态能够激发热情 优点2 积极心态能够增强创造力 优点3 积极心态的人总是相信天生
好运气会促使好事情发生
导致消极心态的八个原因
1、缺乏目标 2、害怕失败 3、害怕被拒绝 4、埋怨与责怪 5、否定现实 6、做事半途而废 7、对未来悲观 8、好高骛远
规和方针政策;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管理内容和方法
➢ 详细规定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应达到 的要求,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 逐步列出进行此项活动的详细步骤,明确输入、 转换的各环节和输出内容。包括:物资、人员、 信息和环境等应具备的条件,与其他活动接口 处的协调。
➢ 明确每个过程中各项工作由谁干、干什么、何 时干、何地干、怎么干及干到什么程度,如何 进行控制,可能的例外或特殊情况,必要时可 辅以程序或流程图。
措施控制程序 ➢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设备管理与维护程序文件 ➢ 服务管理标准——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程序、售后服务
程序文件
回到 目录
回到 目录
2、体系建立步骤 a) 确定体系结构图
管理基础标准
经设采生质设测包安服能安职环 信体标
营计购产量备量装装务源全业境 息系准
综、管管管与、、、管管管健管 管评化
企业ISO 9000文件中的合同评审程序(但多数针对订单评 审,对客户需求的保证以及企业服务能力、生产能力的评 审)
回到 目录
(三)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
a) 设计开发管理标准
——设计、开发标准中应规定设计开发的输入和 输出要求 ——设计、开发标准中应规定评审、验证和确认 方法以及更改的确认、批准要求
▪ 3、管理标准各部分的编写要求 a)标准名称
应简明,确切反映管理活动的主题。可采用管理 活动的主题与“程序”、“办法”、“方法”等 词汇组合。 举例:采购控制程序、能源管理办法等。
b)职责
明确由那些部门实施此项管理活动,他们的职责、 权限。当管理活动涉及几个部门时,应规定主管 部门、协作部门及其相互关系,并明确该项标准 贯彻、实施、检查、考核的部门及方法。
回到 目录
5W1H法则
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Y——为何 HOW——如何
回到 目录
➢ 内容复杂的管理标准,当条的层次太多时,可根 据管理活动特点或类别,分别列出若干章,分别 叙述。
举例:财务管理标准中可分为几章编写,如总则、流动
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银行结算管理等。
——合同管理标准中应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合同的 授权和委托、修改程序、鉴定前的评审、新、旧合同的替 代等要求
—— ISO 9000文件中一般会有“合同评审程序”,但多数 是指订单评审。企业内的所有类型的合同是否均纳入管理, 如采购合同、营销合同、设备购置合同、生产订单、劳动 合同、技术合同等。
——不同类型合同的授权签订、授权评审应有明确规定。 举例:
标创
理 标
施试贮理
标
标准
准新
准 管验存标
准
准
管
理管管准
理
标理理
标
准标标
准
准准
注:经营综合管理标准包含五方面内容:方针目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成本 定额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回到 目录
(二)编写要求
▪ 1、管理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
a)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及地方标准的要求。
对已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文件没有包涵的管理 事项,应制定管理标准。对已有文件中内容不完善 的地方,应进行文件的修订和内容增补。
回到 目录
管理标准体系对应的ISO 9000文件举例:
➢ 设计管理标准——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 ➢ 采购管理标准——采购控制程序、供方评价程序 ➢ 生产管理标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现场管理、5s管理 ➢ 质量管理标准——产品标志与可追溯性管理、纠正和预防
举例: 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创新奖励制度等
回到 目录
(四)采购管理标准
——应对选择合格供方及供方能力提出明 确要求
——应制定重新评价合格供方准则 ——应对订货方法、接收及付款方式、产 品的验证、不合格处理等做出规定 举例: 企业ISO 9000文件中的采购控制程序、供 方评价程序、不合格品处理程序等
回到 目录
管理标准至少包括以下条款: ——名称 ——范围 ——职责 ——管理内容和方法 ——报告和记录
回到 目录
b) 编号
企业管理标准应使用统一的编号方法,并应与 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编号相区别。
编号规则在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与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中应具体说明。
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其它体系文件(如质量管 理体系文件)可采取双编号的方法;
——对何谓“新产品”应有明确定义。 ——在“新产品鉴定程序”中应有“标准化审 查程序”。
回到 目录
标准化审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审查对象 ——依据的标准 ——依据标准是否现行有效,是否最新版 ——技术是否达到强制性标准或技术法规的要
求 ——是否有更先进的、水平更高的标准 ——为什么采用该标准 ——采用该标准对成本的影响 ——审查小结 ——各负责人签名、确认
回到 目录
(三)体系建立前需明确的几个问 题:
管理标准体系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 其他管理体系文件为主体。
1. 对企业现有管理制度与其他管理体 系文件的处理
2. 体系建立步骤
回到 目录
1、对企业现有管理制度与其他管理体系文件 的处理
对已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文件已涵盖的管理内 容,不必重新制定管理标准,只需将这些管理制度 和体系文件按其在管理标准体系中的位置编上管理 标准的编号,纳入管理标准体系。
➢ 管理要求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求应当用可 以比较的量化特性表述。
举例: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中的考核指标的表示方法,应保 证指标尽可能用诸如“完成率”、“出现次数”、“销 售额”、“满意度” 等可量化的词语。
回到 目录
c) 记录 列出该项管理活动所形成的报告、记录、 报表、台帐等。各种记录格式可以“附录” 的形式出现。
回到 目录
第一章 管理标准体系
一、管理标准体系概述
回到 目录
(一)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
管理基础标准
经设采生质设测包安服能安职环 信体标
营计购产量备量装装务源全业境 息系准
综、管管管与、、、管管管健管 管评化
合开理理理基检搬交理理理康理 理价管
管 发 标 标 标质 础 验 运 付 标 标 标 管 标 标 管 理 理 与 准 准 准量 管 设 、 、 管 准 准 准 理 准 准 理 标
举例:
企业ISO 9000文件中的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回到 目录
b) 创新管理标准
——创新管理标准中应对新产品、新工艺、新 方法以及科技进步提出要求,对新产品鉴定程 序做出规定 。
——“创新管理标准”中应规定创新成果的范围 或分类,如产品改良、工艺改进、工装夹具改 良、设备改造、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活动创 新等。应包括鼓励创新的措施如评选或奖励措 施等。
合开理理理基检搬交理理理康理 理价管
管发标标标础验运付标标标管标 标管理
理与准准准设、、管准准准理准 准理标标创施试贮理源自标标准准新
管验存标
准
准
管
理管管准
理
标理理
标
准标标
准
准准
b) 文件收集与整理
整理现有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目录(含质量方针、 程序文件、三级文件);
整理管理制度汇总目录; 各部门整理部门内所实施的管理文件目录,并提出分析
回到 目录
(六)质量管理标准
——应根据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制定质量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中应包括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 ——制定的质量管理标准中应规定产品状态标志、 不合格品控制、持续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等管理 要求
意见(适用的、不适用、需修订的、需作废的)
c) 体系表填充
将上述管理文件分类填入管理标准体系表中,形 成体系表初稿;
回到 目录
d) 体系表审核
按照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 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与管理标准体系评分表的要 求,审查体系表初稿以及公司现有管理文件的内 容完整性,修订完善体系表,提出需编制的文件 或需增补的内容; e) 文件编制或修订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系列三)
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 的建立与实施
目录
▪ 第一章 管理标准体系
一、管理标准体系概述 二、管理标准体系各组成要素及注意重点 三、常见问题解析
▪ 第二章 工作标准体系
一、工作标准体系概述 二、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步骤 三、工作标准体系建立注意事项
▪ 第三章 体系实施监督与持续改进
b) 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与技术标准体系应协 调一致。)
c) 构成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 d) 应与企业的其他管理体系相互协调一致。 e) 应定期复审,并确定其有效。 f) 因评价或确认需要,构成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可为评价
或确认提供所需要的文件,并组合成新的体系文件。
回到 目录
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回到 目录
(二)经营综合管理标准
▪ 经营综合管理标准包含五方面内容:方针目 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成 本定额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回到 目录
▪ 方针目标管理
——企业方针与目标、质量方针与目标、环境方针与目标、职业健康 方针与目标、标准化方针与目标 ——方针目标的制定、更改、宣贯、实施、监督检查、记录管理等 举例:
结合公司实际,对尚未制定管理标准的管理事项 进行文件编制,对条款或内容不完善的文件进行 修订。
回到 目录
二、管理标准体系各组成要素及
注意重点
回到
目录
(一)管理基础标准
——术语、图形符号、代码、标志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规定 ——量和单位、数值、数据以及数理统计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涉及的职业健康、环保、安全等内容与现 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相符合 ——所属行业的通用基础标准可纳入技术基础 标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