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陋室铭》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屏幕显示:《考试铭》内容“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

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

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能否用滑稽的语调把这首《考试铭》读一遍,谁愿意?生:读(带有方言的语言;其他同学笑)师:读的很幽默,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一篇文章仿写的呢?生(齐):《陋室铭》师: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

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

“考试铭”只是一种模仿,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

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那篇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屏幕显示:课题、作者)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理解吧,是什么意思?生(齐):简陋的房子。

师:很好,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是“铭”呢?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看来这位同学注意到书上的注释了,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记号。

(学生们在书上做记号)师:现在我来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在文章上标注生字字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学生们边认真听边做记号)师:好,我请同学读,检查大家刚才是否注意到字音和停顿的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听。

谁愿意试一试?生:读(读完后,学生鼓掌)师:这位同学读的字音都很准,但是停顿的位置有一处出错,同学们听出来了吗?生:“斯是/陋室”读成了“斯/是/陋室”师:对,就是这个地方。

我们再来请一位同学读,好吗?生:读(读完后,学生鼓掌)师:停顿注意的很好,但是在你的普通话当中要注意“z、c、s”与“zh、ch、sh”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

生:“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我觉得没有什么扰乱的,他后面不是自己也在弹琴吗?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里面的“奏乐”实际是朝廷的统治阶级每日纵身于歌舞升平的靡靡之音中,所以说这种声音对于那种文人来说是很嘈杂的。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陋室铭》课堂实录【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齐答)喜欢。

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大唐历史上,有一位倔强的诗人,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此人毫无怨言,随手写下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他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他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

此人终于大怒,愤然提笔写下千古铭文,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师:此人何许人也?生:刘禹锡。

师:刘禹锡何许人也?生:唐代诗人、文学家。

(师补充)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的说理精辟,词锋犀利,有《刘梦得文集》。

师:这篇超凡脱俗的千古铭文是?生:(齐答)《陋室铭》(师板书)【学习目标】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品千古铭文,悟万世雅人。

【解题深入】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什么是陋室?生:简陋的房子。

师:什么是铭?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能告诉大家,你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信息?生:课文底下的注释。

师:这个同学的回答告诉我们,课文底下的注释能够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

铭就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常见的有座右铭和墓志铭。

那么刘禹锡是如何在这篇千古铭文里自述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品千古铭文】【美文美读】1.读准字音。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能够借助课文底下的注释疏通文意。

随手圈划生字词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真认真。

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呀?生:儒,“谈笑有鸿儒”的“儒”。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陋室铭》课堂实录《陋室铭》课堂实录4篇《陋室铭》课堂实录1一、交流座右铭导入《陋室铭》师:老师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板书:我思考我存在)这是老师的座右铭。

《陋室铭》教学实录及课后评析(3)

《陋室铭》教学实录及课后评析(3)

《陋室铭》教学实录及课后评析(3)师:如果你将它作为讽刺胸无大志、整天无所事事的人的戏文来理解,是可以的;但如果它是因颓废消沉、自轻自践而写,则是不可取的。

刘锡认为,文章应“以才丽为主,以识度为宗”。

即文章应该有文才,更重要的是诗意,即思想境界。

你们学习了这篇美文,了解了他对文学的有关主张,也可以模仿本文写一篇铭文,为你的书房,你的铅笔盒,等等。

好,下课。

【观课感受】一、用朗读法贯穿课堂。

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它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感,体味作者的情感都是很有效的。

李老师在这堂课里主要设计了四层读:一读疏通字词,二读把握主旨,三读弄明白文章是怎样写的,四读弄明白文章为什么这样写。

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外到里,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地统一了。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让学生将课文当堂背下来,如果教师在每一次读时强调边读边记会更好一点。

二、教师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应是师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迸发的思维火花,是随着教学环节的调整变化流淌出来的教学机智。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全面深度的把握,对教学资料的全面把握。

备课备什么?面对比较开放的课堂,我觉得教师最需要准备的是对文本的反复研读和尽可能多地占有有关的教学资源。

本课中教师对于“白丁”的解释,对于“无弦琴”的介绍,以及在学生自由评说中“韵文的特点”和首句的作用等,都是信手拈来,而这种潇洒自如来自于教师课前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三、教师留给学生的空间还是不够。

对于“自由空间”的不加理会,对于学生括的不加追问,自己赶时间,牵着学生跑的痕迹还是很多。

四、背诵也须教师的指导。

“开口诵”目标之所以不能完成,区区81字,我感觉有点说不过去。

反思后觉得,教师的指导的缺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把读和记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好。

五、“文”“言”须并重。

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落实在文言文教学中,就是“文”“言”的并重。

《陋室铭》虽然文字不多,但很多文言字词还是需要了解的。

陋室铭课堂实录 (1)

陋室铭课堂实录 (1)

《陋室铭》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22课《陋室铭》。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名文了,而这一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到底这名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

幻灯片展示:作者和写作背景,展示刘禹锡的陋室图片,简介刘禹锡当时的生活情景。

师: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

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先安排他住在城南的三间小房。

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

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对联。

生: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

)师:刘禹锡这个举动把和州知县气坏了,他一气之下又让刘禹锡搬了一次家。

这次搬家从城南到了城北,由三间房子变成了一间半。

新房子正好门对河边,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了门上。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对联写了什么?生: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

)师:这时候,和州知县更气了。

两次搬家都没有把刘禹锡难住,刘禹锡依然如此逍遥自在,于是和州知县又让他搬了一次家。

屋子由一间半变成了一个只能容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房子是怎样的?生:非常小了。

师生一起朗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师: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时刘禹锡所居住的陋室。

(幻灯片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铭”这种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学作品是牧童诗人罗隐的《陋室铭》。

请大家认真阅读这首诗,然后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学生A: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是描述作者的低微小屋和他的生活环境的。

老师:很好,学生A。

这首诗确实是描写了作者的陋室和他在贫寒环境下的生活。

其中有哪些词句给我们展示了他的生活状态呢?学生B:我注意到诗中有“破瓦杂丛苔”这样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屋子非常简陋,屋顶破破烂烂,墙壁上还长满了杂草。

学生C:还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这些词句,表现了作者尽情享受着他稀少的酒肉。

他尽管生活简陋,但仍乐在其中。

学生D:我觉得诗中有很多对比的手法,比如“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这里把作者的陋室和外面的世界做了一个对比,增加了诗的情感。

老师:非常棒,学生D。

罗隐用对比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

他的陋室是安静的避世之地,但他也常常担心外面的世界很快就要消逝。

学生E:我觉得这首诗还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的情感。

比如诗中有“山木含阴山鸟语,晨昏忧喜只自知”,他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找到了一种自在的感觉。

老师:学生E说得很好。

罗隐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以及他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渴望。

学生F:我觉得诗中还暗含着一种鞭挞社会不公的意味。

比如诗中写到“游蜂戏蝶自时舞,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似乎在指责社会对贫困人士的冷漠。

老师:学生F的观点非常独到。

《陋室铭》在描述作者的陋室生活的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作者通过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

学生们通过分析《陋室铭》的词句和意义,在课堂上展开了活跃的讨论,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同学们从中也体会到了牧童诗人罗隐对贫病生活的坚韧与追求品质生活的向往。

课堂结束后,同学们对《陋室铭》的理解和感悟不禁更加深入。

同学们课堂上对《陋室铭》的充分讨论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在课后,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于诗歌内涵的思考,形成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说到《陋室铭》,大伙儿脑袋里肯定会跳出来几个字——简陋、贫穷、雅致。

你想啊,这篇文章写的是个简陋的小屋子,咋就成了古代文人的文化象征了呢?这其中的深意,简直可以把人从头到脚给震撼一下。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文人的个人宣言,更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我们来课堂上讲这篇文章时,首先就得告诉同学们: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这和我们眼睛看到的物理世界大不一样,别被表面迷了眼。

想想,自己每天上下学的路上,是不是也走过一条又脏又破的巷子,连个遮雨棚都没有,咋看怎么不起眼。

但是如果用心去感受,可能那个巷子里会有你从来没注意到的故事。

在课堂上,我喜欢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间陋室的模样:墙上没画,门前没花,四面透风,灯光也弱得可怜。

你看,字面意思这么讲,感觉是一个穷困潦倒、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的地方。

可是真正读下来,你会发现那种“陋”字,根本不代表简陋那么简单。

这可是一种有格调、有思想的“简约风”,理解这个就能拉开思路差距。

要知道,在古代,物质上过得不好,并不代表心灵贫瘠,正好相反,这样的人往往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追求。

简陋的屋子,可能恰恰是精神世界最丰盈的地方。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点像是和朋友聊天。

作者曾经是一个大官,富贵荣华过了一把,后来选择远离那些繁华和喧嚣,来到一个简陋的小屋里,过上了清静的生活。

这不就是生活中很多人选择放下的态度吗?你看,在现代社会,谁不追求大房子,谁不想拥有高档小区的豪宅?但是你想想,我们这些人,心里是不是也有过迷茫,觉得忙忙碌碌的日子,生活得很不自由?也会渴望自己能像文章中的主人公那样,躲进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过着低调却自在的日子。

说实话,这篇文章给我们每个人的启示就是:人活一辈子,还是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足,而不是光看外面的虚荣。

课堂上讲到这里,我喜欢用点幽默的方式把这个话题带出来。

比如说,我会开玩笑地说:“大家别看小小的陋室,里面有‘大智慧’哦!”这样一说,同学们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李卫东《陋室铭》教学实录及课后评析

李卫东《陋室铭》教学实录及课后评析

李卫东《陋室铭》教学实录及课后评析第一篇:李卫东《陋室铭》教学实录及课后评析(既介绍了《古文观止》,又凸显了《陋室铭》短小精悍的特点和在古代散文中的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至成诵。

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是的,不诵读就不能领会文章的意蕴。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反复诵读来学习文章。

我们的第一遍读,要求结合注释读准音,并大体弄懂文章的意思。

如果有疑问,可以和同桌商量,实在解决不了,请提出来。

(师板书:一读,读准音,通文意。

)(学文之前,先介绍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把“读”作为贯穿文言文学习的主要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

)生:“白丁”是什么意思?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1:“白丁”是平民的意思。

生2: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师:简单说一下。

在唐朝,穿衣服能体现人们地位的高低,以黄赤最为高贵,红紫为上等,蓝绿次之,黑褐为低下,白色是没地位的,所以,“白丁” 指平民百姓,这里可以理解为没有学问的人,为什么?生:因为前文中有“谈笑有鸿儒”的句子,鸿儒指有学问的人,前后对应,后文的“白丁”应指没有学问的人。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很好。

还有问题吗?(教师的点评既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又向其他同学推荐了一种理解词语意义的方法。

在文言文学习中,能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词义,应该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这里学生能根据对偶这种修辞的特点,抓住对偶句前后两个句子语义的相对性来理解词语,应该说是活用了修辞的一种能力。

)生:“何陋之有”的含义是什么?师:你能说说它的字面意思吗?生:字面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是这个屋子根本就不简陋。

你想问这句话的深层意义,是吗?这个问题我们在反复诵读中解决它,如果老师忘了,你可以提醒我。

师:“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两个“之”字有什么作用?生1:代表“的”的意思。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堂实录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一、导入1.孔子曾经要去九夷之地居住,有人说:“陋,如之何?”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千年之后,诗文盛行的唐朝也有这样一个人,他效仿孔子,甘居陋室,却不改其高洁之志,尽显一代诗豪的桀骜与洒脱。

他是谁呢?对他就是刘禹锡ppt,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名篇《陋室铭》。

2.题目该如何理解呢?(ppt)师: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那么“铭”怎样理解?很好,大家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师:非常好,大家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书下注释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小助手。

二、教学过程(一)诵其文,明其意师:这种文体篇幅短小,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在朗读这篇铭文时,除了要读准字音外,我们还要找到韵脚,读出韵味。

这篇铭文骈散结合,我们还要要注意一些句子的节奏划分,如:斯是陋室,无丝竹之乱耳。

读准停顿,才能更好地读出铭文的韵律。

接下来由老师为大家做一下范读。

老师已经读完了,我想很多同学也已经跃跃欲试了,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读清字音,读准停顿,读出韵味。

生:自由朗读师:哪位同学能和大家分享想你的朗读?有请这位同学为大家朗读。

生:朗读课文师:好请坐,谁能为他的朗读做下点评?好,你来说一说。

生:朗读清晰准确,韵味十足,很有感情。

师:点评精准到位。

接下里让我们齐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初步感知作者笔下的陋室。

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真棒。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几遍课文,是否读懂了大意?下面老师要检测一下大家字词的预习情况,看看这些词大家都能掌握了吗?PPT生:依次回答PPT呈现的重点语句。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很充分,我们要重点注意一下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按照“有何陋”的顺序翻译成“有什么简陋的。

”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式。

好我们掌握了字词,便疏通了文意,我们与文本的距离就更近了一步。

课文《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实用一篇

课文《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实用一篇

课文《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实用一篇课文《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1师:讲关于刘禹锡的故事。

他的诗与白居易起名,他的词与柳宗元起名,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

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

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

对此,刘禹锡大__量,不以为意。

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

马__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

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

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

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

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

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足以为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师:昨天我们预习过了,我想请同学读一读,古人写诗文是没有标点的,我想请同学读一读没标点的文章,你来吧。

生读没有标点的文章。

师:好,读得不错,你不仅读出男子汉的气概,而且字词读的也很准,抑扬顿挫,还读出了韵文的味道,韵文一般是用韵的,我们来齐读这篇文章吧。

生齐读。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并屏显出示【“铭”的解释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师:请大家看标题,这里有一个铭字,你能用铭来组词吗?生1:铭文生2:刻骨铭心师:很好生3:铭刻师:不错生4:座右铭师:不错,还可以组什么词?生5:铭记师:不错,陋室铭,陋室铭,作者在陋室中想要铭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请大家先来看这四句话,口头翻译一下,并且要思考一个问题,从这些话当中,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先翻译一下。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屏幕显示:《考试铭》内容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

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

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能否用滑稽的语调把这首《考试铭》读一遍,谁愿意?生:读(带有方言的语言;其他同学笑)
师:读的很幽默,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一篇文章仿写的呢?
生(齐):《陋室铭》
师:对,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

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

“考试铭”只是一种模仿,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

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
世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那篇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屏幕显示:课题、作者)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
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

(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
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

陋室铭课堂记录

陋室铭课堂记录

陋室铭课堂记录陋室铭课堂记录《陋室铭》教学实录一、读中知:师:今天上课,老师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板书:勤能补拙,永不绝望!)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生:知道。

师:告诉你们吧,这是张老师的座右铭(板书:座右铭),知道什么是座右铭吗?生:就是用来激励自己的一些话。

师:很好。

铭在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一些文字,后来成为了一种文学体裁。

告诉你们关于张老师的一个小秘密吧。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读过大学,但是我一直认为没有读过大学并不意味着不能学知识,我就通过三年的自考获得了大学文凭。

当然,也有人给我讲农村学校文凭再高也没有什么前途,但是我相信只要勤奋,只要永不放弃,同样可以开创事业的辉煌。

来,我们把这句话齐读两遍。

(生齐读,声音整齐洪亮。

)师:那我想问问哪些同学也有自己的座右铭?(无人举手)师:现在没有没关系的,今天只要学了这课,大家同样能写出自己的座右铭,而且我敢相信同学们写的比老师还好!有没有信心?(生齐:有!)二、读中译:师:打开课文《陋室铭》,同学们有没有预习?(举手的.同学只有四分之一)师:没关系的,没有预习的同学可要认真注意第一次阅读中发现的生字。

是先听老师朗读全文呢还是听老师背诵全文?(生笑:背诵) 师:不相信?老师绝对有信心背诵好课文。

(生再笑,师背诵全文,热情洋溢。

读到最后“何陋之有”时师加重语气,教室爆发出热烈掌声。

)师:感谢同学们的鼓励,呵呵,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收集的生字词。

(生提出“馨”、“牍”两个生字,并根据注释注好音。

)师:好,扫清了字词障碍,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一个要求:读准。

(齐读课文)师:下一步我们该看看文言句子的意思了。

同学们根据注释自读课文,勾画自己不能解决的句子。

(生小声地自读课文,3分钟后) 师:我们一起来重点文言句子的意思。

哪些句子翻译有困难?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师:理解的重点应该是:丝竹、劳形以及两个“之”,谁来解决?生:“劳形”的意思是劳累身体,两个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可以不用翻译,丝竹的意思是什么声音?师:很好,特别应该注意“形”的古今意思有差异,在文中指身体。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2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2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1、在诵读明白得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2、明白得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和高洁伟岸的生活乐趣;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2、明白得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陋室铭》一、导入新课屏幕展现:《学生铭》内容“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的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能够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穷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内心说,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把这首《学生铭》读一遍,谁情愿?生:读。

师:大伙儿知不明白它事实上是依照一篇文章仿写的?生:(齐)《陋室铭》。

师:对,这确实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文章《陋室铭》。

在那个地点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学生铭”只是一种仿照,尽管能够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

(屏幕示:课题、作者)二、听读范文师:现在我们来听范读,请同学们在文章上标注生字字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生:(学生们边认真听边做标记)师:好,我请同学们来读,检查大伙儿刚才是否注意到字音和停顿问题。

其他同学认真听。

谁情愿试一试?生:(读)师:这位同学读的字音都专门准,然而停顿的位置有两处出错,同学们听出来了吗?生:“斯是/陋室”读成了“斯/是/陋室”,还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读成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师:对,确实是这两处。

专门好,下面我们再来请一位同学来读,好吗?生:读师:停顿注意的专门好,下面我们同学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师:同学们读的专门好。

三、初读课文1、关于文体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明白得吧,是什么意思?生:(齐)简单的房子。

陋室铭 课堂实录

陋室铭 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课型类别】铭体,讲读课文【目标确立】《陋室铭》是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铭”的特点,反复诵读文章,以求熟读成诵。

2、探究作者高洁的志趣,学习其高尚的人格,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熟读成诵。

重点难点:探究作者高尚的人格在本文中的体现,并用朗读的方式来呈现。

【策略说明】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唐朝有位著名的诗人,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这位诗人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这位诗人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这位诗人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这位诗人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这位诗人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

《陋室铭》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陋室铭》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陋室铭》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br>课时:1<br>教学日标<br>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学常识,积累生字词<br>2.过程与方法:抓住中心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br>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br>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的积累<br>教学难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与感悟<br>教学设备: 多媒体<br>教学过程:<br>一:导入,播放《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片段(课件一)<br>师:谁能用一个成语概括影片的内容?(三顾茅庐)什么意思呢?(几次到茅屋中去)老师不明白了,刘备一个堂堂大汉皇叔,儿次三番跑到一个简陋的屋子去干什么?(拜访诸葛亮)噢,那谁能概括一下“陋室”与“室主”的关系?(只要屋主人的品德高尚,屋子就不再简陋.而且著名了)对的,同学们的想法与一位唐代大家不谋而合,身居陋室却襟怀坦荡,而陋室也因主人的高尚德行而名扬天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陋室铭》(板书课题)(播放课件二:陋室铭)<br>二: 新授<br>师:同学们与老师一起经历七年级一年的学习,总结出古文的八步教学法,同时也是古文的学习法。

经过实践的检验, 取得较好的效果。

那么今天我们也用着八步法完成本课的学习好吧,而且还采用竞赛的方式,凡答对一题,即可为本队赢得一分.<br>那八步的第一步是什么呢?对的,是“预”.(播放课件三之预)什么是“预”的,就是课前的预习, 都包括哪些内容啊 (文学常识、字词、背景, 日标的预定等)<br>那我可就要看看咱同学的预习情况啦! 怎么办呢(互换预习卡, 互答互测互评, 然后将预习卡交到组长手里,组长根据答题情况在“我的地盘我做主”擂台榜上给予红旗或黑旗,作为今后评比的依据) 看来同学们是胸有成竹了, 好了, 操练起来吧。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导入《陋室铭》师:老师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板书:我思考我存在),这是老师的座右铭。

知道什么是座右铭吗?生:就是用来激励自己的话。

师:对。

同学们,你们的座右铭又是什么呢?来,把你的座右铭写下来,让大家共同分享。

(投影展示,课堂交流)师:还有的同学没有写,希望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后都能拥有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被尊为铭辞中的长者的铭文──(板书:陋室铭、刘禹锡)。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铭”呢?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你很会学习,你注意到了书上的注释。

器物之铭是用来述功纪行的,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别具一格,它虽以自己的住室命题,但是用意却在自述其志。

初读《陋室铭》结识刘禹锡师:与刘禹锡结交的人,都是“鸿儒”,没有学问的白丁,是与他无缘的。

因此,要结识刘禹锡,首先要把《陋室铭》烂熟于心。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行疏通课文。

借助注释还不能解决的字句,就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来解决。

(疏通课文,约3分钟)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没有人举手啊?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谁来翻译翻译?生:谈笑的都是大学问家,往来的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师:是吗?还记得《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怎样翻译吗?生: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师:这种修辞手法叫──生:互文。

师:现在谁再来翻译刚才的这句话。

生:谈笑往来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师:这就对了。

看来大家对文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现在我们读起来──(自由朗读)师:谁愿意一试?生:读(忧郁消沉地)。

生:读(振奋昂扬地)。

师:评评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他们两个一个读得悲凉凄楚,一个读得激昂慷慨,好像都不大对味。

师:对味,这个词下得妙!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对味?生:铭文是用韵的,要注意压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东《陋室铭》课堂实录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这是清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用“观止”作书名,表明编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观赏到最好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啦,这当然有点夸。

这本书选了从先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这篇文章叫《陋室铭》,为什么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精品的一席之地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一起来学习唐代禹锡的散文小品----《陋室铭》。

(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至成诵。

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是的,不诵读就不能领会文章的意蕴。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反复诵读来学习文章。

我们的第一遍读,要求结合注释读准音,并大体弄懂文章的意思。

如果有疑问,可以和同桌商量,实在解决不了,请提出来。

(师板书:一读,读准音,通文意。

)生:“白丁”是什么意思?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1:“白丁”是平民的意思。

生2: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师:简单说一下。

在唐朝,穿衣服能体现人们地位的高低,以黄赤最为高贵,红紫为上等,蓝绿次之,黑褐为低下,白色是没地位的,所以,“白丁”指平民百姓,这里可以理解为没有学问的人,为什么?生:因为前文中有“谈笑有鸿儒”的句子,鸿儒指有学问的人,前后对应,后文的“白丁”应指没有学问的人。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很好。

还有问题吗?生:“何陋之有”的含义是什么?师:你能说说它的字面意思吗?生:字面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是这个屋子根本就不简陋。

你想问这句话的深层意义,是吗?这个问题我们在反复诵读中解决它,如果老师忘了,你可以提醒我。

师:“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两个“之”字有什么作用?生1:代表“的”的意思。

生2:代词“他”的意思。

生3:副词,没有多大作用。

师:从语法角度说,它是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我们朗读时能借它调整节奏,从中传出文章的意蕴就够了。

师:老师提一个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谁能在黑板上写一下,并注出它的意思。

其他同学看课文,加深印象。

(生板书,师作评。

)师:字面上还有问题吗?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遍读,这一遍读能不能带上感情,读出感受?(生带感情朗读。

)(师板书:二读,带感情,谈感受。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的粗略感受,看看作者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者说笼罩全文的是怎样的感情基调。

随便说说,没有标准答案。

生1:即便房子很简陋,如果居住的人品德高尚,房子也是美的。

生2:外界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生3:这个房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间多么豪华的房子啊!师:你这里的“豪华”是指----生3:自由的空间。

师:让我们来小结一下,大家的意思是说,即使居住简陋的屋子,只要品德高尚,学识高超,即德高学富,就能超越自己,就会受人敬仰,就能得到无比宽广的世界。

师:刚才有位同学说,房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什么是素琴?生:不加装饰的琴。

师:对,不加装饰的琴,它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

我们甚至由此想到渊明的“无弦琴”,没有弦怎么弹?渊明自己说“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关键在于一个情趣。

好,这里谈的是室中之事,(师板书:室中事。

)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

生1:好。

生2:馨。

师:老师说一个字-----雅。

此外,文中还写了室中人、室中景。

(师板书:室中人,室中景。

)刚才我们知道了室中来来往往的都是有学问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接下来看看室中景。

请大家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一起来读。

(生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师:我觉得这句话并不美,草是那么地乱,台阶上还长了青苔。

是不是这样呢?生1:这个景给人的感觉是生机勃勃,永远向上。

生2:绿色给人以清静幽雅的感觉。

生3:我们在生物课上学过,“苔”在清新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这里突出空气清新。

师:我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清雅、清新、清丽、清静,总之,陋室不陋。

所以,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生齐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搞清了文章的主旨,下面,我们进行第三遍读。

这遍读要求同学们涵泳语言,品味意蕴,比如,哪些字眼的表达突显功力,哪些句子的节奏韵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等,读完后说说你的体会。

(师板书:三读,传蕴味,养语感。

)(生大声朗读。

)师:谁来说说读的体会?生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给人一种闲雅的感觉。

生2:文中押ing韵或in韵,读来琅琅上口。

生3:第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与“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应,山对水,高对深,对仗工整。

师:这下,问题来了,紧接下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如果改成与上文句式一致的句子不是更好吗?我们大家来改改看。

(学生试着改写。

)生1:房不在好,有我则行。

生2:室不在陋,有德则馨。

师:室不在“陋”吗?对,说反了,应是室不在----华,我们可以改成: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行吗?(意见不尽一致)那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它的后面几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如果按两两相对的结构,可以改为“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无……”。

同学们试着再加一加。

(学生试改:无房子之华丽,无闲人来打扰;无奇花异草,无群蜂群蝶……师逐一评点。

)师:老师也试着加一句: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改后感觉怎么样啊?老师来读一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

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生:缺少美的语感。

师:噢,他感觉出来了,结构太一致了,没有变化,一个调子,让人生厌。

整散结合,长短结合,读来才会抑扬顿挫、摇曳生姿。

我再提一个问题,“诸庐,西蜀子云亭”,禹锡为什么把自己的陋室和诸亮、扬雄的房子作比,最后才说“何陋之有”呢?这也是课堂开始那位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

生1:这两个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把自己和这两个人并列起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要像他们两个人一样建功立业。

生2:这两个人品德都高尚,放在一起,突出自己的志趣。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四遍读,要求放声来读,读时你对同学或老师的说法有疑问,甚至对课文的写法有疑问,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板书:四读,放胆评,出口诵。

)(生大声自由读。

)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过渡有些突兀,应加个过渡句子,使其连贯。

生:我感觉不该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总写,以下是分写。

师:本文是一篇韵文,不是叙事散文,句意间有一定的跳跃性,类似诗歌,所以,我也觉得不用加,但我赞赏这位同学敢于质疑的勇气。

生:第一句中又是“龙”,又是“仙”,有点迷信思想。

师:这里,作者用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为引出下句服务。

生:“孔子云”应去掉,因为后一句话最值得回味。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深度。

补充一点,“孔子云”一句引用的是《论语·子罕》中的容,原文是:“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老师的问题是:不但不把“孔子云”去掉,而且加上“君子居之”,行吗?(生自由发言。

师生小结:写文贵在含蓄,“君子居之”还是不加为好,“孔子云”一句还是不删为宜。

)师:铭,就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相信你们都有座右铭,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啦。

请问,你的座右铭是什么?生1:人生有三部曲:立志,工作,成功。

生2:对于每个人来说,一天都是24小时,善于抓时间的人可以使生命发出无限的光彩。

生3:不负生命。

师:铭,可以刻在任何器物上,有的刻在沐盆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有的刻在砚台上:伴我诗,伴我酒,伴我东西南北走,人不嫌我丑。

在《十六岁的花季》这部书里,有一篇模仿《陋室铭》写的《课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下象棋,寻思看录像。

可以打瞌睡,写情书。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

是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

心里云:“混文凭!”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生1:它讽刺了那些反叛的学生。

生2:可以把它看作学生课外的闲情逸趣。

师:如果你将它作为讽刺胸无大志、整天无所事事的人的戏文来理解,是可以的;但如果它是因颓废消沉、自轻自践而写,则是不可取的。

禹锡认为,文章应“以才丽为主,以识度为宗”。

即文章应该有文才,更重要的是诗意,即思想境界。

你们学习了这篇美文,了解了他对文学的有关主,也可以模仿本文写一篇铭文,为你的书房,你的铅笔盒,等等。

好,下课。

课后执教教师与听课专家、同行的互动评课摘录:(主持人让执教教师先介绍课堂的设计思路)卫东:设计这堂课,我有四点想法:一、以学生为主体。

还学生以调控策划课堂流程的权利,而不止是按教师自己的计划演进。

因为,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应是师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迸发的思维火花,是随着教学环节的调整变化流淌出来饿教学机智。

从这点出发,教师备课,应该是备教学资料,备对教材及教学的独特理解。

所以,有的老师课后问我要教案,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我只有七、八页的资料和感悟性的东西。

二、以朗读为主线。

这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层读:一读疏通字词,二读把握主旨,三读弄明白文章是怎样写的,四读弄明白文章为什么这样写。

三、以体验为核心。

引导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和生活积淀,以丰富语感,提升修养。

四、以运用为旨归。

注重语言实践。

定远(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老师的课为我们提供了文言文教学的例,这堂课以朗读为主线,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外到里,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地统一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让学生将课文当堂背下来,如果强调边读边记会更好一点。

在生字难词上也要再下功夫,学习文言文,疏通关键。

后面的打油诗值得商榷,可介绍可不介绍。

熊芳芳:老师的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互助互动,像自助餐,老师也很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紧扣标题,处处围绕“陋室“来引导,调动了学生的智慧和才华,煽动了学生的所有积累,如关于”苔痕上阶绿“一句的理解,有的学生甚至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加以诠释。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思想性挖掘得还不够。

一教师:老师的教学环节中有四个“读“的环节,但读的方式单调了些,可否考虑让学生单个来读一读,在个别朗读的指导中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古代隐士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塑造起来。

卫东:感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我补充说一说思想方面的问题。

我本来想在第四个环节“放胆评,出口诵”中听到学生关于主题的局限性的发问,可惜没听到,后来时间紧了,便没有再做引发。

禹锡的思想很矛盾,一方面,从“无案牍之劳形”中可以看出他不想混迹官场、同流合污;另一方面,从“诸庐,西蜀子云亭”中,又可看出他有大展宏图之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