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普 浅谈中医《八钢辩证》
中医养生之八纲辩证
中医养生之八纲辩证
中医养生之八纲辩证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一个最无为和最自足的完整系统。
人如果偏离了自然规律,必然会生病。
依天之序,根据身体本性(本能)的原则,来对待我们的身体方能达到和谐。
中国传统养生智慧告诉我们,要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
要认识中医养生,就要认识中医理论----八纲辨正。
哪八纲?
八个字: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中医还将疾病分为两大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外感六淫:风、寒、署、湿、燥、火。
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如何理解八纲中的阴阳?
阴阳最初表示阳光的向背。
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自然界,外为阳,内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热为阳,寒为阴。
身体来说,气为阳,血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
表里是相对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属表,筋骨为里等。
虚实虚假和真实,病势的真和假。
寒热热属阳,寒属阴。
内热外感,用阴阳来解释,就是患者体内处在阴阳失衡状态,是阳盛阴虚。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
中医入门知识:中医八纲辨证究竟该如何理解
中医入门知识:中医八纲辨证究竟该如何理解中医想要入门,必须先学会八纲辨证,所谓八纲辨证,就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每一个疾病的诊断都会用到这些,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八纲辨证究竟是怎么回事。
八纲辨证奠基于《黄帝内经》,运用于《伤寒杂病论》,明代大家张景岳《景岳全书》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明此者,万病皆可指掌矣。
”八纲辩证是中医哲学的核心,是中医文化的灵魂,懂了八纲辩证,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跨进了中医的殿堂。
昨天我们分享了一篇文章,讲到了一些艾灸时常出现的误区,其实,很多灸友之所以会在艾灸过程中出现常识性错误,这跟大家不理解八纲辩证有最直接的关系。
换言之,懂了八纲辩证,你会更懂艾灸,无论是自己施灸还是指导身边的人,都有莫大的帮助。
八纲辨证就是把各种疾病分为八大类型,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疾病的八种类型是医生通过对病人的四诊后掌握的一些资料,再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疾病的盛衰及性质、病位的深浅,把这些资料综合分析之后得出来的。
在这八纲之中,阴和阳是疾病的类别的反映,表和里是病位的深浅的反映,寒和热是疾病的性质的反映,虚和实反映的是邪正的盛衰。
具体来说,八纲辨证的内容如下:1、阴阳辨证阴阳是八纲的总纲,阴证包括虚、里、寒,阳证包括实、表、热。
阴证主要指的是虚寒证,临床表现为倦怠无力、精神不振、面色暗淡、四肢畏寒、口淡不渴、下利清谷等;阳证主要指的是实热证,临床表现为躁动不安、大便秘结、发热、呼吸气粗、小便短赤等。
阴、阳虚损会导致阴虚或阳虚。
阴虚的临床表现为潮热、盗汗、消瘦、低热、五心烦热、脉细数等;阳虚表现为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少气懒言、四肢畏寒等。
阴虚或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亡阴或亡阳,指的是体内的阳气或阴气损耗过多而导致的生命垂危。
亡阴表现为手足温、汗出热而粘、肌肤热、脉躁疾急按之无力;亡阳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清冷、昏迷不醒、畏寒等。
2、虚实辨证虚实是反映邪气盛衰的一对概念。
八纲辩证笔记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什么叫八纲八个辨证的纲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什么叫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总纲。
是医生根据四诊所搜集的各种病情资料,将疾病的病位、性质、邪证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八个方面证候叫做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
●辩表里能判断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理变化趋势进退,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为解表与治里提供依据。
A:表证:●基本概念:指外感六淫之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轻浅●特点: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等。
●临床表现: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等症。
舌苔薄白,脉浮。
B:里证:●基本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大致有三种情况:1.由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出现的种种病证。
临床表现:壮热、汗出、口渴、便结、腹痛、烦躁谵妄、腹泻呕吐、舌红苔黄或白腻、脉沉。
C: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称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机理:病在半表半里,正邪交争,二,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也是疾病过程中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
A:寒证●基本概念: 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病因: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证候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中医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辨证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一)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医生对通过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表里,病情的寒热,邪正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辨证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
所以八纲是辨证的纲领。
(二)八纲辨证源流《内经》中虽无“八纲”这一名词,但有八纲具体内容的散在性论述,并且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专设“阴阳篇”、“六变篇”,对八纲作了进一步论述。
即所谓“二纲六变”。
可见,八纲辨证的概念与内容,实际上是形成于明代。
近人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明确指出:“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正式提出了“八纲”之名称。
二、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外内浅深的两个纲领。
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它可以说明疾病的病情的轻重浅深,以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
1.表证[概念]表证是对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
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临床表现]一般具有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等特点。
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为主要表现,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表证一般以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的症状不明显为共同特征。
证型:常见者有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风湿遏表证、燥邪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袭表疏证等。
2.里证[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一是表证不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而致;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等受病而形成。
[临床表现]基本特征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简述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一)
简述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一)简述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1. 八纲的概念和作用•八纲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之一,用于分析疾病的特点和归类病情。
•八纲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八纲的分类八纲包括:寒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虚实、外感内伤、寒热偏盛、阴阳偏盛、虚实夹杂、寒热夹杂。
3. 寒热表里的辨证要点•寒邪表现为寒冷感、恶寒、喜温、舌苔白等症状,较为明显。
•热邪表现为发热、恶温、口渴、舌苔黄等症状,较为明显。
4. 寒热虚实的辨证要点•寒证多见于阳虚体质、气血不足,症状包括畏寒、喜温、脉沉迟等。
•热证多见于阴虚体质、阳盛体质,症状包括发热、口渴、脉数等。
5. 阴阳虚实的辨证要点•阴虚病证表现为发热、口渴、消瘦等症状,舌红少津。
•阳虚病证表现为畏寒、乏力、肢冷等症状,舌淡苔白。
6. 外感内伤的辨证要点•外感证主要指感受外界的邪气引起的病证,如感冒、感染等。
•内伤证主要指由于体内因素引起的病证,如饮食失调、情绪不稳等。
7. 寒热偏盛的辨证要点•寒偏证表现为畏寒、舌苔白、脉沉迟等症状,疾病多以寒邪为主。
•热偏证表现为发热、口渴、舌红等症状,疾病多以热邪为主。
8. 阴阳偏盛的辨证要点•阴偏证表现为盗汗、微热、脉细弱等症状,阴气相对较盛。
•阳偏证表现为面红、脉洪大等症状,阳气相对较盛。
9. 虚实夹杂的辨证要点•虚实夹杂证指疾病中既有虚证表现,又有实证表现。
•根据虚实程度的不同,治疗应以调整虚实平衡为主。
10. 寒热夹杂的辨证要点•寒热夹杂证指疾病中既有寒证表现,又有热证表现。
•虽然寒热相杂,但仍可根据病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以上是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
通过八纲分类,可以对不同疾病的表现特点进行准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八纲辨证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八纲辨证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 第三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第四节 八纲辨证的意义
【目的要求】 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掌握八纲各纲证候 的概念、临床表现、临床类型。 2.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 证的鉴别要点。 3.掌握阴阳辨证的具体内容,阳虚证、阴虚 证、阴盛证、阳盛证、亡阳证、亡阴证的概 念及临床表现及鉴别。 4.熟悉八纲之间的错杂、转化、真假及八纲 辨证的意义。 5.了解八纲辨证的发展情况及研究进展。 6.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
中 篇
辨 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 精华。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 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的内容, 它是治疗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掌握了辨证论治,即使没有明确 病名诊断,或者虽有病名诊断而 目前对该病尚乏特殊疗法,运用 辨证论治,也能对这些疾病进行 治疗。
第七章
八纲辨证
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八纲,是中医辨证的纲领, 并且较为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的 辨证法思想。因此,学习和掌握 八纲辨证,对整个辨证体系的学 习和运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里证
1、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 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病因:表证传里、外邪直中、情志内伤、 饮食劳倦。 3、临床表现:(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 状繁多,极难概括)。 4、证候特点:常以或寒或热之症出现。病 情重,病程长。 5、辨证要点:寒热单见,脏腑症状为主。
里证实难举出代表性症状的道理是 其范围极广,证候表现不一,因里证 是一个非常广泛、笼统的概念,确给 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里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本章的 寒热虚实辨证以及后面的气血津液、 脏腑、经络等辨证部分均属里证的范 畴。
(一) 寒证
中医的八纲是什么
中医的八纲是什么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张景岳称为“阴阳”、“六变”。
四诊所得的一切资料,须用八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是分别邪正的盛衰;八纲之中的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为阳;里、寒、虚为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
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
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
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是病人的自觉症状、化验检查;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证”。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
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具体的说,各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
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
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
中医八纲辨证
临床体现
常见旳主要有:发烧,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 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 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 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感邪性质旳差别 致病旳病理原因不同 病邪侵袭、停积部位旳差别
证候体现各不相同 极难以哪个症状 作为实证旳代表
实证
辨证要点: 实证是邪实正未虚,正邪剧争所致 病邪性质各异,症见多端,详细要详细参详
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旳一对纲领。也是疾病过 程中阴阳偏盛偏衰旳体现。
寒证
基本概念: 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 造成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体现旳 具有冷、凉特点旳证候。
病因:多因外感阴寒邪气, 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 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寒证
临床体现:各类寒证证候体现不尽一致, 但常见旳有: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 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 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寒证
辩证要点 一、阳气不足或阴盛伤阳是主要机理 二、阳气受遏或不足,不能发挥温煦形体旳作
用。故根据主证恶寒、肢冷、蜷卧、喜暖、面 白、舌淡、苔白滑等
热证
基本概念: 指感受热邪,或阴虚阳盛,或脏腑阳气亢盛,或 五志化火 造成机体机能活动亢进 所体现旳具有温、热特点旳证候。
阴阳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也是八纲辨证中旳总 纲
阳证
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
归
体现旳表证、热证、实证
属
症状体现于外旳、向上旳、轻易发觉 为
阳
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
证
病情变化较快
阴证
克制、沉静、衰退、晦暗
归
等体现旳里证、寒证、虚证
属
谈一谈对八纲辨证的认识
谈一谈对八纲辨证的认识
八纲辨证是中医的一种辨证方法,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
它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患者症状、脉象、舌象等信息的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和病情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八纲辨证的核心是阴阳辨证,即通过辨别阴阳的盛衰来判断疾病的寒热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缓急。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代表了事物的两个极端,如寒热、动静、内外等。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辨证是其他六个方面的基础,其他六个方面都是在阴阳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
表里辨证是指辨别病变部位在体表还是体内,以及病变部位与体表的关系。
寒热辨证是指辨别疾病的寒热性质,即疾病是属寒证还是热证。
虚实辨证是指辨别疾病的虚实性质,即疾病是实证还是虚证。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能够为中医治疗提供依据,还能够指导患者的饮食起居和情志调节等方面。
但是,八纲辨证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一些复杂疾病的诊断可能不够准确,需要结合其他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八纲辨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八纲辨证,中医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的八纲辨证
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分析疾病的性质、病因和病机。它是根据人 体生理状况的变化,将疾病分为八个方面进行辨证。
八纲包括以下内容:
1. 阳证和阴证:阳证指病情表现为热、实、亢进的症状,如发热、口渴等;阴证指病情表 现为寒、虚、退缩的症状,如寒冷、乏力等。
2. 外证和内证:外证指病情表现为外感邪气引起的症状,如感冒、发热等;内证指病情表 现为内因引起的症状,如消化系统疾病等。
中医的八纲辨证
3. 寒证和热证:寒证指病情表现为寒冷、畏寒的症状,如寒热交替、寒痛等;热证指病情 表现为发热、口渴的症状,如高热、口干等。
4. 虚证和实证:虚证指病情表现为气血不足、体力虚弱的症状,如乏力、萎靡等;实证指 病情表现为气血亢盛、病理变化明显的症状,如炎症、肿胀等。
通过应的治疗方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疾病 的本质,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八纲辨证应结合其他辨证方法 ,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八纲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八纲辨证方法!你可别小瞧了它,这可是中医里超级重要的宝贝呢!啥是八纲辨证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各种症状和表现的分析,把疾病分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方面。
就好像给疾病画了一幅特别的画像,让咱能更清楚地了解它到底是啥样儿。
你想想看啊,阴阳就像是一个大分类,把一切都分成了两面。
阳就像白天的阳光,充满活力和温暖;阴呢,就像夜晚的宁静,比较内敛和沉静。
表和里呢,就好比是一个物体的外面和里面。
有些病在表面,容易发现和处理;有些呢,则藏在身体里面,得费点心思去找找。
寒和热就更好理解啦,一个冷得让人哆嗦,一个热得让人冒汗。
咱要是感觉浑身发冷,那可能就是寒邪入侵啦;要是总觉得燥热难耐,那说不定就是热在捣乱呢。
虚和实呢,就像一个人的力气。
虚就是没力气了,干啥都没劲儿;实呢,就是劲儿太足了,可能就会出乱子。
那这八纲辨证有啥用呢?哎呀呀,用处可大了去了!它能让医生像个侦探一样,通过蛛丝马迹找到疾病的根源。
比如说,一个人老是觉得没精神,手脚发凉,那可能就是阳虚呀。
医生就能根据这个来制定治疗方案,给他补补阳气。
而且啊,这八纲辨证还能帮咱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呢!咱平时要是有点不舒服,自己也能试着分析分析,是寒了还是热了,是虚了还是实了。
虽然咱不是专业医生,但多了解点总没坏处吧!你说这八纲辨证是不是很神奇?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了解疾病的大门。
咱可得好好学学,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中医的智慧那可是历经了千百年的沉淀呀!这八纲辨证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对生命和健康的深刻理解。
咱可不能小瞧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呀!它们就像是隐藏在中医世界里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去运用。
想想看,要是咱都能掌握一些中医知识,那咱的生活不就更健康、更美好了吗?所以呀,好好了解八纲辨证方法吧,让它为咱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咱都能成为自己身体的好管家,远离疾病的困扰,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一件超级棒的事情吗?。
八纲辨证详解
八纲辨证详解八纲辨证就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两两相对。
其中阴阳辨的是体用,表里辨的是部位,虚实辨的是主客,寒热辨的是生化。
一、阴阳很多人讲八纲辨证不讲阴阳,说阴阳是总纲,表、实、热就是阳,里、虚、寒就是阴,这是不对的。
这里的阴阳是体用的关系,阴指的就是形,比如一个人的脏腑、四肢、躯干、皮肉、血液、津液,此皆为阴,为体。
阳指的就是动能,就是能量。
一个人肌肉有没有力量,讲话有没有力气,脏腑功能强不强,此为阳。
所谓阴阳辩证,就是看一个人是形体不足,还是阳气不足。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阴虚火旺,或者叫阴虚内热,阴虚指的就是身体津液不足,涵不住热,所以热就散出来了,所以要滋阴。
所谓阳虚就是一个人可能长的很壮,吃的很胖,但是没有能量,没有力气。
现代人多阳虚。
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体质不同,像以前五六十年代,那时物质匮乏,很多人吃不饱,阴虚的人多。
现在大家都吃的好了,体内都营养过剩,人大多阳虚,所以现代人根本不需要去吃什么补品。
以前补品珍贵,像鸡蛋都是坐月子才吃的,所以人才会觉得补品好。
现代人吃的东西杂,体内垃圾堆积,人劳动又少,阳虚的人多,所以现在火神派的扶阳理论又开始盛行起来了。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天天吃附子也会把人的精气烧干。
历史上有金元四大家,也就是四个有名的中医,形成的四个著名的流派,其中就有崇火派,补土派、滋阴派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体质不同而形成的。
黄元御生在清乾隆时期,他说世人的病偏于寒湿的十之八九,偏于温燥的百无一二,这只是针对他那个时代而言。
书上还说,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放在今天,也未必都对。
要之,人要阴阳平衡。
人之病,最先多是阳虚,因为如果阳不虚,人饿了自然会去吃东西。
阳虚以后吃了东西不能消化,肠胃功能不够,人才会变成阴虚,人就会瘦。
阴虚久了以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出现阴实。
所谓阴实就是形体的实证,就是身体里面长出了固定的东西。
因为阳不足了,身体里面的垃圾异物没法排出,或者过剩的营养堆积,人体又利用不了,就会导致阴实。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1、八纲的概念: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2、八纲辨证:通过对四诊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病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3、八纲辨证的意义,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纳,按其类别、病位、性质及邪正盛衰,分别归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证候。
其中阴阳又可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虚、寒证为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4、八纲之间的关系,八纲不仅可以单独出现,同时又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八纲相兼,二纲或两纲以上证候同时出现,为八纲相兼,如表寒、表热、虚寒、虚热、里虚寒、里虚热等等。
(2)八纲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八纲可相互转化,如表里转化、虚实转化、寒热转化、阴阳转化。
(3)八纲真假:在疾病的一定阶段,八纲可有真假证出现,如实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证。
第一节表里1、表、里的概念: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躯壳与脏腑,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则脏为里,腑为表。
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
外有病属表。
内存病属里。
2、表里辨证的适应范围及意义:表里辩证适用于外感病,其意义可察知病情的轻重、病位深浅及病势转归。
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3、表、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4、表、里证关系。
一、表证[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症见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
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
[证候分析]六淫之邪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部而发热。
卫气受遏,外不能温煦肌表,则恶风寒。
经络阻滞,气血不畅,以致头身疼痛。
肺失宣肃,且见鼻塞咳嗽等症。
舌淡苔白,脉浮均为邪气在表之征。
二、里证[概念]里证是疾病深入于里(脏阴、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
了解中医的八纲辨证
了解中医的八纲辨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辨证论治,其中的八纲辨证理论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八纲辨证,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辨证的基本概念中医辨证论治是指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表现,结合中医理论和经验,以及四诊(望、闻、问、切)来确定病证的方法。
辨证主要包括辨别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病位等,以便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八纲辨证的基本概念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
它将人体的病理变化分为八个方面,包括寒热、表里、里外、虚实。
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症状,判断疾病属于哪一纲,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寒热辨证寒热是中医辨证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表征了人体体内的温度状态。
寒属阴,病在内;热属阳,病在外。
通过判断患者的体温、舌质、舌苔等症状,给出寒热的辨证结论,以确定治疗的方向。
四、表里辨证表里辨证是根据疾病的病位来进行分类和辨证的方法。
表证是指疾病表面症状明显,感受到外界因素的侵害;里证是指疾病深部病症明显,内脏功能异常。
通过分析患者的发热、寒战等症状,确定是表证还是里证,以便针对性地治疗。
五、里外辨证里外辨证与表里辨证有相似之处,但是侧重点不同。
里外辨证主要是根据病变的范围及其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来进行分类,以确定疾病的主次病变部位。
六、虚实辨证虚实辨证是根据疾病的病理变化程度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实证是指疾病病情较重,病变比较明显;虚证是指疾病病情较轻,病变不明显。
通过判断患者的舌苔、脉象等症状,确定是虚证还是实证,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七、辨证的意义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通过获取患者的全面信息,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症状和病机,进而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八、总结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寒热、表里、里外、虚实等八个方面的辨证,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等,为中医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中医之八纲辩证概述
中医之八纲辩证概述疾病证候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证候的类别,不属于阴症,便属于阳证;病位的深浅,不属于表证,便属于里症;疾病的性质,不属于寒证,便属于热症;邪正的盛衰,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属虚证。
所以,八纲辩证可以作为一切辩证的纲领,而阴阳两纲又为八纲的总纲,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
表里辩证外邪侵犯人体肌表,病位及病势均轻浅者属表证,往往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病在脏腑,病位病势均较深重者属里证,多数起病缓慢,病情较长。
一、表证:六淫外邪从皮表,口鼻侵犯人体肌表、经络而产生的病症,称为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状。
证候分析:六淫外邪,侵犯肌表正邪相争则发热。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咽喉为肺气的通道,皮毛受邪,肺气失宣,出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
二、里证:因外感或内伤的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症候,称为里证。
临床表现:里证包括的范围很广,大多具有内脏病变的表现,如心悸,咳喘,腹痛,呕吐,气短,乏力,便秘,尿赤等等。
证侯分析:其发病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2、外邪直接侵入脏腑而发病;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影响脏腑,而使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各种里证。
寒热辩证它是反映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即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症,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
一、寒证:是由于感受寒邪,或机体阳虚阴盛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口淡不渴,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脉多见迟。
证候分析:外感寒邪,或内伤久病,阳气虚弱,机体衰减,导致阴寒内盛,阳虚则卫阳不能温煦全身,故见恶寒喜暖,面色苍白。
二、热证:是感受阳热之邪,或机体阳盛阴虚的证侯。
临床表现:发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饮冷,手足灼热,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
证侯分析:阳热偏盛,则身热喜凉,火热伤阴,液被耗,故渴喜冷饮,小便短赤,火性炎上,故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
八纲辩证总结
八纲辩证总结
八纲辩证是中医辩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阴阳辩证、表里辩证、寒热辩证、虚实辩证等八个纲领。
以下是八纲辩证的总结:
1. 阴阳辩证:阴阳是八纲辩证的总纲,用于区分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阳证表示病邪在表、在腑、在气分,实证居多;阴证表示病邪在里、在脏、在血分,虚证居多。
2. 表里辩证:表里用于区分疾病的病位深浅。
表证表示病变部位在体表,病情较轻浅;里证则表示病变部位在体内,病情较深入。
3. 寒热辩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表示正气不虚但阴邪盛,表现为机能抑制、脏腑组织失常等症状;热证则表示正气旺盛但阳邪盛,表现为机能亢进、脏腑组织功能亢进等症状。
4. 虚实辩证:虚实用于区分疾病中邪正力量的对比。
实证表示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表现为机体抗病能力亢进等症状;虚证则表示正气虚弱,机体抗病能力低下,邪气留滞,表现为机能减退、脏腑组织衰退等症状。
八纲辩证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的辨别,可以更好地把握疾病的本质和病机变化,为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中医特有的病理模型:“八纲辨证”。
中医特有的病理模型:“八纲辨证”。
中医把千差万别的疾病,按照取象比类的方法,归纳为有限的几种'证象'。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掌握了病人的各种病象,然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与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不同证候,这就是著名的“八纲辨证”。
“八纲”是对各种复杂疾病所作的归纳,是中医特有的病理模型。
“八纲”中有四对矛盾,即阴与阳、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其中阴与阳是总纲,是主要矛盾,因此,“八纲”实为“二纲六要”阴阳可概括“六要”,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阴证、阳证是对疾病类别的区分,表证、里证是对病位深浅的区分,寒证、热证是对疾病性质的区分,虚证、实证是对邪正盛衰的区分。
运用八纲辨证可把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和要领。
确定疾病的类型,便于预测疾病的发展,并最终治愈疾病。
在八纲辨证总纲下,中医还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这些都是八纲表里病位的具体深化。
也就是以辨别病位为目的,以病因、病性为具体内容,来分辨疾病的证候。
其中脏腑、经络辨证,重点说明疾病所在的“空间”位置,主要用于杂病;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重点说明疾病的“时间”阶段、层次,主要用于外感病。
此外,还有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这些是八纲寒热、虚实辨证的具体深化,也就是以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性为目的,结合脏腑、经络等病变位置,来分辨疾病的证候。
其中病因辨证重点说明六淫、疲劳等外邪致病,气血律液辨证主要分析气血津液失常的病理变化。
中医所辨的证,既不是症,也不是病。
症指疾病的单个症状,病指疾病的过程与规律。
而证则是各种症状、体征的综合,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所作的总概括,又称证候或证象。
辨证的指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全息观、变动不居的恒动观,依据的思维模式就是阴阳五行的象数符号模型,通过搜集、归纳、分析疾病的起因、过程、症状、环境等各种因素,即“象”,以辨别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病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疾病的证候作出判断,对疾病的本质作出认识。
八纲辨证概念
八纲辨证概念八纲辨证,就像是中医看病时手里的八把神奇小钥匙。
这八纲呢,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先说说阴阳,这可是八纲中的总纲。
阴和阳就像白天和黑夜,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你看这人世间,有太阳照着的地方就明亮,那就是阳,太阳照不到的角落就暗些,那就是阴。
在人体里也是这样,健康的状态下阴阳是平衡的。
要是阴多了或者阳多了,那就像天平歪了,人就会生病。
比如一个人总是特别怕冷,那可能就是阳不足了,就像冬天少了暖阳。
而要是老是心烦气躁,感觉自己体内像有团小火苗在烧,也许就是阳太盛了,阴就相对少了,就像白天太长,黑夜都没了自己的地盘。
表和里呢,就像是屋子的外墙和屋内。
表证就好比是外敌在屋子外面捣乱,可能是风寒暑湿这些邪气刚刚侵犯人体的体表。
这时候人可能会打喷嚏、流鼻涕,就像屋子外面吹来了冷风,窗户纸有点晃荡发出声响。
而里证呢,那就是敌人已经攻进屋子里面了,可能影响到了脏腑,这时候病情往往就比较深入了。
比如肚子疼得厉害,那可能是肚子里的脏腑出了问题,这就是里证。
寒和热这一对,特别好理解。
寒证就像是冬天的冰,人要是有寒证,手脚常常是冰凉冰凉的,就像冰块一样。
而且可能会喜欢喝热水,穿很多衣服还觉得冷。
热证呢,就像是夏天的火,整个人会感觉燥热,脸红红的,可能还会有口臭,嘴里像着了小火苗一样。
而且会特别想喝凉水,恨不得抱着冰块。
虚和实又不一样。
虚证就像一个虚弱的小树苗,可能是人体的正气不足了。
比如说一个人总是没力气,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这可能是气虚。
或者脸色苍白,月经量少,这可能是血虚。
就像小树苗缺乏营养,长不大。
实证就像是树上长了虫子或者被藤蔓缠绕,是邪气太盛了。
比如说肚子里长了肿瘤,或者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得难受,这就是实证。
八纲辨证这八把小钥匙可不是单独用的,它们常常是组合起来用。
就像解开一个复杂的谜题,要把这八把钥匙巧妙地搭配。
有时候一个病人可能既有表证又有寒证,可能是外面受了寒邪,就像在冰天雪地里站久了,风寒钻进了体表。
八纲辨证讲稿
20
2.虚证
〔定义〕由于体内正气不足所形成的虚弱的证候。
〔成因〕1、先天不足 2、后天失养 3、疾病耗损
〔表现〕 脉细
皮寒 气少
“五虚”
①邪正斗争不剧烈
泄利前后 饮食不入
②实邪过盛,则可致亡脱
③正气虚久而无实邪,也可为虚
精选课件ppt
21
〔特点〕 根据发病特点分虚实
1.出者为虚 2.缓者为虚 3.弱者为虚 4.无者为虚 5.羸者为虚
假象 四肢厥冷
神昏面黯
苔黑
脉沉迟
真征 胸腹灼热
口臭气粗 干而不润 按之有力
佐证:咽干,渴喜冷饮,舌红绛精,选课尿件p短pt 赤,谵语等。
40
〔病机〕热邪炽盛,阳气郁闭,不能外达
〔特点〕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阳厥,热厥) 为热证的特殊表现形式
〔治法〕清热
精选课件ppt
41
2、真寒假热证(寒极似热证,阴盛格阳证,虚阳浮越证)
寒证
热证
精选课件ppt
17
三、虚实辨证
一、虚实的含义: 实――邪气亢盛(正不虚) 虚――正气不足(邪不盛)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二、虚实辨证的意义――辨别邪正斗争的盛衰 万病不离虚实,但不一定都辨寒热
三、虚实辨证的类型 1.实证 2.虚证
精选课件ppt
18
1.实证
〔定义〕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证候。 〔成因〕1、感受外来邪气(六淫,疠气,虫毒)
精选课件ppt
22
3.虚证类型
(1)气虚证 (2)血虚证 (3)津亏证
见气血津液辨证
(4)阳虚证(虚寒证) (5)亡阳证
(6)阴虚证(虚热证) (7)亡阴证
八纲辨证的意义
八纲辨证的意义八纲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用八纲辨别归纳证候,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八纲概念在中医学中应用的一个方面。
八纲中的表和里,是用以辨别疾病病位最基本的纲领;寒热虚实,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病性最基本的纲领;阴与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归纳证候的总纲。
由于八纲是对疾病过程中机体反应状态最一般的概括,是对辨证诊断提出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通过八纲可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础,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用于临床各科、各种疾病的辨证,而其他辨证分类方法则是八纲辨证的具体深化。
八纲辨证是从八个方面对疾病本质作出纲领性的辨别。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八纲辨证只是把各种证候简单、截然地划分为八个区域。
由于八纲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可变的,其间可以相兼、错杂、转化,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表证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并且有可能出现证候的真假,如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等。
这就大大增加了八纲辨证的复杂程度,从而可组合成许多种较为具体的类证纲领,如表实寒证、表寒里热证等,于是扩大了对病情进行辨证的可行性、实用性。
临床上的证候尽管复杂、多变,但都可用八纲进行概括。
当然,八纲辨证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应该说还是不够深刻、具体的,如里证的概念就是非常广泛,八纲尚未能提示到底是何脏何腑的病变,又如寒与热不能概括湿、燥等所有的病理性质,虚证、实证也都各有种种不同的具体病变内容。
因此,八纲毕竟只是“纲”,八纲辨证是比较笼统、抽象的辨证,临床时不能只满足于对八纲的分辨,而应当结合其他辨证分类方法,对疾病的证候进行深入地分析判断。
我们不能把八纲辨证仅仅理解为只是几类较为笼统证候的简单归纳,而应认识到八纲的概念通过其相互关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辩证法的思想,中医学的许多辩证观点都是通过八纲的关系而体现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普浅谈中医《八钢辩证》阴证(阳虚)--必见寒象阳证(阴虚)--必见热象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虚易生寒湿,阴虚易生湿热寒者热之:指寒性的疾病,用温热的方药治疗。
热者寒之:指热证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
根据表、里、虚、实之不同,表热证用辛凉解表,疏散风热;里热证,实者用清法通里攻下,虚者则用甘凉养阴透热或滋阴清热等法。
虚则补之:指久病体虚的病人,用补的手法治疗。
实则泻之:对实证应采用泻除的治疗方法。
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
辨证的过程,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
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证”。
“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
“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
“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纳挈领作用。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可分在表在里;阴阳的偏颇,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
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疾病,按照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这种朴素的两点论来加以分析,使病变中各个矛盾充分揭露出来,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这就是八纲的基本精神。
一表里辨证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
一般地说,皮毛、肌肤和浅表的经属表;脏腑、血脉、骨及体内经络属里,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
(一)表证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
一般为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后,邪留肌表,出现正气(卫气)拒邪的一系列症状,多为外感病初起阶段。
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和病情轻的特点。
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阶段。
主证: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基本证候,常兼见四肢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分,正气抗御外邪的能力有强弱不同,表证又分为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
1.表寒证主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明显,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
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凡头痛身热。
恶寒怕风。
项强腰痛。
骨节烦疼者。
恶寒畏寒,尿清便溏。
病机:寒邪束于肌表或腠理,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邪气侵犯体表经络,致卫气营血运行不畅,故头身肢体酸痛。
正邪相争于表,故脉浮。
A风寒束表证(风寒表证)临床表现:恶寒甚,或发热,无汗,气喘,头痛身痛。
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辛温解表。
常用方剂:麻黄汤B风袭表疏证(表虚寒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自汗恶风,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疏散风邪,和营解表。
方剂:桂枝汤。
2.表热证主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浊涕,口渴。
舌质稍红,苔薄白不润,脉浮数。
病机:邪正相争于表,故发热,恶寒。
热邪犯卫,汗孔失司,则汗外泄。
热伤津而口渴。
热邪在表,故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
常用方剂:银翘散。
3.表虚证主证:表证而恶风,恶寒有汗。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病机:体质素虚,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脉浮而无力。
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常用方剂:桂枝汤。
4.表实证主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
病机: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
治则:辛温解表。
常用方剂:麻黄汤。
辨别表寒证与表热证,是以恶寒发热的轻重和舌象脉象为依据。
表寒证是恶寒重发热轻,表热证是发热重恶寒轻,表寒证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热证舌苔薄白而不润,脉浮数。
此外,风寒之邪可以郁而化热,由表寒证变成表热证,外邪侵入肌表后容易入里化热,表寒证(或表热证)可以转化为里热证。
辨别表虚证与表实证,结合病人体质,以有汗无汁为依据。
表实证为表证而无汗,年青体壮者多见;表虚证为表证而有汗,年老体弱或久病者多见。
(二)里证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是病位深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证候。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步发展,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入侵内脏而发病,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等因素,直接引起脏腑机能障碍而成,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短、肺病的咳嗽、气喘,脾病的腹胀、泄泻,肾病的腰痛、尿闭等。
因此,里证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
外感病中的里证还需结合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而内伤杂病中,则以脏腑辨证为主。
里证要辨别里寒、里热、里虚、里实(在寒热、虚实辨证中讨论)。
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象的变化。
一般地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
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
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于舌边尖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里证。
(三)半表半里证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而出现的既不同于表证,又不同于里证的证候,称为半表半里证。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目眩。
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脉弦。
病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互有胜负,故寒热往来。
邪犯半表半里,胆经受病,故胸胁胀满,口苦。
胆热而肝胃不和,故心烦,目眩,欲呕,不思饮食。
治则:和解表里。
常用方剂:小柴胡汤。
(四)表里同病(表里夹杂)表里同病是指表证和里证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初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
二是发病时仅有表证,以后由于病邪入里而见里证,但表证未解,也称为表里同病,三是本病未愈,又兼标病,如原有内伤,又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等,也属表里同病。
治疗原则为表里双解。
二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地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
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辨别寒热是治疗时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一)寒证寒证是感阴寒之邪(如寒邪、湿邪)或阳虚阴盛、脏腑阳气虚弱、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表寒证已以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寒证。
里寒证主证:畏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咳白色痰,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病机:阳虚阴盛,病人寒化,故畏寒肢冷,脾胃寒冷,故腹痛喜暖,阳气不振而脉沉迟。
治则:温中祛寒常用方剂:附子理中汤(二)热证热证是感受阳热之邪(如风邪、热邪、火邪等)或阳盛阴虚、脏腑阳气亢盛和阴液亏损、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热证和热证,表热证已在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热证。
里热证主证:发热,不恶寒,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咳痰黄稠,腹痛喜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脉数。
病机:阳热偏盛,故发热喜凉,热伤津液而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
热盛故见脉数。
治则:清热法。
常用方剂:白虎汤等。
(三)实热与虚热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实热证虚热证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缓慢,病程长高热,怕热,大汗出低热,骨蒸潮热,盗汗神昏谵语,甚则发狂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烦渴引饮口干,但饮不多咳吐黄稠痰、脓痰、或咳血痰少,痰粘,或痰带血丝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大便量少,小便黄、量少面红目赤两颧绯红舌红,苔黄厚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洪数脉细数热邪炽盛阴液亏耗,虚损内呈多由热邪引起(如感染)多由机能亢进所致治以清热泻火治以滋阴清热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
实热证:发病急,病程短。
高热,怕热,大汗出。
神昏谵语,甚则发狂。
烦渴引饮。
咳吐黄稠痰、脓痰、或咳血。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面红目赤。
舌红,苔黄厚。
脉洪数。
热邪炽盛。
多由热邪引起(如感染)。
治以清热泻火。
虚热证:发病缓慢,病程长。
低热,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口干,但饮不多。
痰少,痰粘,或痰带血丝。
大便量少,小便黄、量少。
两颧绯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阴液亏耗,虚损内呈。
多由机能亢进所致。
治以滋阴清热。
阳热炽盛,即"阳盛则热"者为实热证之一,表现为壮热口渴,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心烦燥热,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治宜泻火生津。
阴液亏耗,即"阴虚生内热"者为虚热证之一,表现为消瘦无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
阳气偏虚,阴寒相对偏盛,即"阳虚生寒"者为虚寒证,以畏寒肢冷,倦怠懒言,自汗,脉微等为主症,治宜温补阳气。
寒邪偏盛,即"阴盛则寒"者为实寒证,以恶寒,呕吐清水,脘腹冷痛,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沉实有力为主症,治宜温散寒邪。
(四)寒热真假在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危重阶段,可以发现一些“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假象,临床上把本质是热证而表现为寒象的叫“真热假寒”,本质是寒证而表现为热象的叫“真寒假热”。
这种情况往往表示疾病比较严重。
如果不能抓住本质,就会被假象所迷惑,而致误诊、误治。
1.“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口渴,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是,身热反欲盖衣被,四肢厥冷,口渴喜热饮,且饮不多,下利清谷等寒象,此为证一;证二:病人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