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公司全员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及时、有效辨识管控安全风险,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司全体职工的生产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定期进行辨识,确定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实施风险动态管理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隐患即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或者因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者失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为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公司成立如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分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组员:各科室负责人、各基层单位(包括维抢修中心)负责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科,张恒洋任办公室主任。
第二章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第四条总经理对公司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落实双重预防体系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二)建立健全并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三)组织制定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制度并保障有效运行;(四)组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并负责最高等级风险管控;(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六)将双重预防体系纳入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七)保障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所需资金和人力资源;(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社会风险日益增加,各行各业对安全风险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企业和组织的安全运营,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必要的。
该制度的目的是提出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明确责任和职责,保证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和隐患的及时治理。
二、制度内容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应根据其危害程度和概率,进行分级管控。
分级管控的原则是高风险优先、低风险逐步完善。
对于高风险的安全风险,应制定专门的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分配专人负责实施和监督。
低风险的安全风险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措施进行管理。
2.隐患排查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隐患排查可以通过内部巡检、安全培训和外部专业机构评估等多种方式进行。
排查重点包括设备设施的安全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消防设备的完好性等。
排查的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3.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应根据隐患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制定治理措施和计划。
对于高风险的隐患,应优先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和运营。
治理的过程应记录下来,包括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整改效果的评估等。
同时,要确保整改的质量和效果,对于随时可能发生的、对安全产生重大威胁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紧急处置。
4.责任与流程制度中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包括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监管人员的责任、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等。
同时,制定流程,确保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流程包括隐患排查的时间节点、治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整改结果的评估和反馈等。
5.监督与检查制度应设定相关的监督与检查机制。
监督与检查的内容包括隐患排查和治理的实施情况、整改措施的有效性等。
监督与检查可以由内部或外部专业机构进行,检查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责任人,并制定整改方案。
三、实施措施和预期效果为了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2.固化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追究的机制;3.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4.建立安全报告制度,鼓励员工积极上报安全隐患;5.加强安全技术监督和防范措施的投入。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防控制度(6篇)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防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修订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各单位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
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第六条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新生产线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第七条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把握不生产。
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职责第八条公司及各所属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主体。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为了保障组织的信息安全,在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时,可以建立以下检查制度:
1. 定期检查:定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检查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以是每季度、半年或年度进行一次。
2. 不定期抽查:不定期抽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检查一定数量的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措施的全面性和统一性。
3. 检查内容:检查制度应明确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政策和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安全培训的开展情况、安全风险的评估与处理情况等。
4. 检查方式:可以采用实地检查、询问调查等方式进行,同时可以结合信息系统审计和安全工具的使用,进行技术检查。
检查人员可以是内部员工或外部专业人士。
5. 检查报告和整改措施: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编写检查报告。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指定责任人进行整改和跟踪。
6. 监督和考核:建立监督机制,对责任人进行考核,确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整改。
7. 审计和评估: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评估,评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改进情况,以持续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的建议,实际的检查制度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范本(2篇)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范本一、背景和目的安全风险管控是组织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和执行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修正安全漏洞,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组织的影响。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组织在安全风险管控方面的工作,确保安全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部门和人员,在组织内实施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和改进的相关工作。
三、定义和缩写1. 安全风险:指可能导致组织遭受损失或危害的各种因素和事件。
2. 风险管控:指通过识别、分析和评估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的过程。
3. 检查:指对组织内部安全风险管控情况的实地核查和评估。
4. 制度:指组织内部约定的规范和程序,以指导和规范工作的进行。
四、制度内容1.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的目的和任务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风险,保障组织的安全。
具体任务包括:1.1 调查和评估组织内的安全风险情况;1.2 验证组织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1.3 提出改进建议,优化和完善组织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2. 安全风险定义和分类2.1 安全风险定义:指可能对组织造成损失或危害的各种潜在因素和事件。
安全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2.2 内部风险:指由组织自身产生的风险,如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管理不善等。
2.3 外部风险:指来自组织环境和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如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
3.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3.1 风险识别和评估:对组织内的安全风险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确定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
3.2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将其落实到组织的日常运营中。
3.3 风险监控和改进: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修正问题,确保风险得到控制。
4.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的内容和方式4.1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和制度的完善程度;4.2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3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4 安全风险监控和改进的执行情况;4.5 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追踪和复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一、引言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导致组织遭受损失或影响组织正常运作的潜在危险。
为了有效地管控安全风险,保护组织的财产和信息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是组织安全管理的基础。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管控,明确每个级别的风险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检查要求,确保组织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和应对。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物业管理等。
四、定义和术语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安全风险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基于某一等级的安全风险,针对性地制定的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措施。
3. 检查: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安全风险分级应考虑以下因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已有的风险控制措施等。
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以下等级:(1)极高风险: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巨大影响,需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2)高风险:可能导致较大损失、较大影响,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控制措施。
(3)中风险:可能导致一定损失、一定影响,需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损失、较小影响,需要合理控制。
2.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1)极高风险1)建立专门的安全风险管控团队,负责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计划和应急预案。
2)制定和落实重要资产的保护措施,如加密、备份、权限控制等。
3)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演练,确保应急响应能力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4)定期与相关政府部门、安全行业组织等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了解最新的安全风险情况。
(2)高风险1)落实安全审计制度,定期对重要系统和业务进行安全审计。
2)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行敏感操作。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模版(三篇)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企业的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在进行工作时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第三条定义1. 安全风险:指工作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等风险因素。
2. 管控:指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监控措施、应急措施等手段,减少、消除和控制安全风险。
第二章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第四条检查目标1. 检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执行情况,以及相关责任人的工作履职情况;2. 发现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3. 评价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果。
第五条检查内容1.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完善情况;2. 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3. 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等工作的开展情况;4. 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5.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情况;6. 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7.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效果评估。
第六条检查方式1. 定期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根据计划定期组织对各个部门进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检查;2. 随机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根据需要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部门进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检查;3. 特殊检查:对特定的事故隐患、频发事故点等进行重点检查。
第三章检查程序第七条检查计划1. 按照年度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检查计划,并报公司领导批准;2. 安排好检查的时间、地点和对象;3. 根据不同部门及特定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查的重点。
第八条检查通知1. 发送检查通知书,明确检查的时间、地点和要求;2. 通知抄送相关部门负责人;3. 检查通知应提前一定时间发出,以便被检查部门做好准备。
第九条检查过程1. 撰写检查记录,记录检查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要求;2. 对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进行询问,了解他们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了解情况;3.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核查;4. 检查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者第三方机构参与。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一、引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组织对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确保组织的安全运行。
为了确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制定并执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十分重要。
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对组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组织的安全运行和利益。
二、目的1. 确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执行;2. 发现存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缺陷并及时进行整改;3. 保障组织的安全运行和利益。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组织。
四、责任和义务1. 组织负责人:负责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计划,安排专人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人员: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配合检查人员开展检查工作,并对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报;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人员: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报告和评估;4. 相关部门人员:配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五、检查内容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完整性:检查是否存在遗漏或遗失的管控措施;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检查管控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合规性:检查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检查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并核实执行记录;5.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改进和升级:检查管控措施改进和升级的计划和实施情况。
六、检查程序1. 制定检查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查频次和检查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2. 进行检查准备:检查人员准备检查工具、记录表格等相关材料,并通知被检查人员;3. 实施检查:检查人员按照计划进行现场检查,对检查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4. 检查记录和整改:检查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通知被检查人员进行整改;5. 检查报告和评估:检查人员整理检查结果并进行报告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6. 检查结果反馈和监督:检查人员将检查结果反馈给被检查人员,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6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____安全生产法》、《____省安全生产条例》、《____绥芬河市委、市____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____》,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现零事故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疾控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成立本单位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本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管控实施1、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认真开展管控工作,按要求召开安全会议,将安全工作任务层层落实,有专人负责;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定期开展安全演习;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
2、要制定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并认真实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2)工作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任务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旨在对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分级和管控,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员工、财产和社会公众的安全。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所有岗位的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按照本工作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执行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2. 预防为主原则:主动预防安全风险,防患于未然;3. 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安全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管理;4. 全员参与原则: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5. 法律法规遵守原则: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管理责任;6. 管理科学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第四条安全风险的识别1. 安全风险的识别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基础。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三篇)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是组织或企业为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检查程序和规定。
1.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周期:制定规定的检查周期,定期对组织或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查,例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
2. 检查内容和范围:明确检查的内容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人身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
3. 检查流程和要求:确定检查的流程和要求,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4. 检查责任人和授权:明确安全风险管控检查的责任人和授权人,确保检查的有效实施和结果的反馈。
5. 检查工具和方法: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安全风险管控检查,例如现场检查、台账核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
6. 检查记录和报告:建立相应的检查记录和报告制度,将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进展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7. 整改措施和追踪:根据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8. 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持续有效。
通过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组织或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风险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二)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组织内部对相关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的制度。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标准化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对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
2. 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检查:对已采取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检查,包括管理制度、制定的安全规范、安全培训等方面。
检查的内容包括措施的有效性、执行情况和风险控制效果等。
3. 安全事件响应和处理检查:检查组织对安全事件的响应和处理情况,包括是否建立紧急响应机制、伤亡事故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4. 安全管理体系检查:检查组织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风险管理程序、内部控制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本文将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全面覆盖,不留死角;(3)动态管理,持续改进;(4)科学评估,精准管控。
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架构企业应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安全风险评估可采用定性、定量或半定量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较小风险四个等级。
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结果,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于重大风险,应制定专项管控措施,明确责任人、管控措施、监控指标和应急预案;对于较大风险,应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加强监测和预警;对于一般风险,应采取常规管控措施,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对于较小风险,应加强巡查和检查,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5.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平台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平台,实现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查询功能。
信息平台应包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数据库、管控措施数据库、应急预案数据库等内容,便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
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 隐患排查治理原则(1)全面排查,不留盲区;(2)及时治理,防止事故;(3)责任到人,挂牌督办;(4)闭环管理,持续改进。
2. 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架构企业应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范本(2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范本1. 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强化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安全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
通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有效识别、评估和处理各类安全风险,确保企业的人员、财产和信息的安全。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能够正确识别和评估各类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保障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销售、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
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4.1 风险识别与分类:审查企业内各项业务和活动,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根据风险的特征和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4.2 风险评估与定级: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的级别和影响范围。
4.3 管控措施的选择与实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4.4 监测与修正:建立监测机制,定期评估和修正管控措施,对风险进行全面管理。
4.5 共识和合作:鼓励各部门和员工间的共识和合作,形成信息共享和风险协同管控的良好氛围。
5.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流程5.1 风险识别与分类5.1.1 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企业内各项业务和活动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供应链、设备维护、信息技术等。
5.1.2 分析风险来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
5.1.3 初步分类:根据风险来源的不同特征,将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初步分类。
5.2 风险评估与定级5.2.1 确定评估指标:制定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可能性、影响程度等。
5.2.2 评估风险:根据评估指标,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级别和影响范围。
5.2.3 定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安全风险进行定级,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
5.3 管控措施的选择与实施5.3.1 制定管控措施:根据风险定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改进工艺、加强培训、建立监测机制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理顺安全风险层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制,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到位,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长期向好。
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集团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整治不到位不生产。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分公司、项目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为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领导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管控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总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成员:生产管理部负责人、科技质量部负责人、市场开发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商务中心负责人、党政办公室负责人、分公司经理。
第五条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是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公司负责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
生产管理部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监察、归档和报告的责任,并监督项目经理部与各相关方签订的安全协议明确风险管控及隐患治理责任;科技质量部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涉及的安全技术措施负监督、指导责任;财务部对各单位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负监督、指导责任,且优先保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所需的资金;市场开发部招投标过程将项目的安全生产风险和所在区域的安全生产环境纳入评估内容;商务中心负责审核安全生产费用的合理支出,监督项目经理部与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协议的签订;党政办公室协助公司主要领导督促有关职能部(单位)落实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通过对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分级和管控,旨在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或组织 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顺利进行。
重要性及意义
重要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或组织安全管 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意义
通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可以实现对不同等级风险的分类管理和重点防控,有利于提高企业或组织的安全生产 水平,降低各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定期对检查制度进行评估,分析制度实施效果和存在的 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同时,结合企业安全 生产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检查制度,提高其科学 性和有效性,确保企业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0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 查制度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措施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 家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 制度
2023-11-03
目 录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概述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实施流程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保障措施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案例分析
0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概 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对企业或组织在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评估、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的过程。
案例四:电力企业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总结词
电力企业存在高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确 保电力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一、制度背景和目的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风险成为各个领域工作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企业、组织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检查工作,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组织等各类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企业、服务机构、学校、医院等。
三、工作内容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定期检查(1)明确检查周期和频次,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2)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和要求,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评估(1)重新评估和调整安全风险分级,确定各项措施的有效性。
(2)对已实施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隐患排查(1)对各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排查,发现和解决隐患。
(2)做好记录和跟踪,确保所有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宣传教育(1)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培训和教育。
(2)宣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重要性,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四、工作步骤1.确定检查周期和频次,制定年度检查计划。
2.组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检查工作,包括检查内容、检查方法等。
3.对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制定检查报告。
4.根据检查报告,确定整改措施和时限。
5.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六、相关责任与追究1.组织单位负责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2.相关人员负责配合检查工作,并按时整改。
3.监督人员负责对检查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4.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制度监督和改进1.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2.监督人员对工作的检查、评估和调整进行跟踪和监督。
3.针对检查结果和反馈,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范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组织对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的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组织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管控,并确保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制定本制度,规范组织内部的安全风险分类、评估和控制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组织成员,包括公司员工、承包商和访客。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流程1. 风险评估:- 根据组织的安全风险管理政策,对各种可能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 评估过程中,应考虑潜在的风险发生频率、危害程度和可能的后果。
- 将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并将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进行记录。
2. 风险分级:-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各类风险进行分类,并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 风险等级可根据风险的危险性和紧急程度来确定,例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级。
3. 风险管控:- 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 针对高风险等级的风险,应制定具体的应急方案和紧急处理流程。
- 相关部门应负责制定风险管控计划,并确保实施和监督。
4. 风险监控:- 定期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监控。
- 发现风险控制措施失效或不符合预期效果的,及时调整和改进。
5. 风险报告:- 定期向相关领导层和管理部门提交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的报告。
- 报告内容包括风险等级分布、已实施的管控措施和改进计划等。
四、责任分工- 安全部门负责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 各部门负责按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工作,并配合安全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五、处罚措施- 对于未按照安全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执行的人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等。
六、附则-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组织所有。
-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但需经相关管理部门批准。
以上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的范本,具体应根据组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范文(二)一、目的与背景为了确保企业或组织在日常运营中的安全,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4篇)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一、背景和目的现代社会中,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安全风险带来的损失,保障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各个单位和组织都要加强安全风险的管控。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加强安全风险管控的检查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监测和预防机制,降低组织和单位的安全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安全管理有关的单位和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
三、安全风险管控检查的内容1. 安全风险源的识别和评估;2. 安全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估;3.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执行情况评估;4. 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开展情况评估;5.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的完善性和有效性评估。
四、安全风险管控检查的具体内容1. 安全风险源的识别和评估通过对单位和组织内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源的调查,明确具体的风险点,并进行合理评估和分类。
评估内容包括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危害性和严重程度等。
2. 安全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估对单位和组织已实施的各种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评估内容包括安全措施的科学性、完备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等。
3.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执行情况评估对单位和组织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完善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验。
评估内容包括管理制度的覆盖范围、操作规范性、更新与改进情况等。
4. 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开展情况评估对单位和组织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有效性和实效性。
评估内容包括培训的对象、培训的频次、培训的方式和培训效果等。
5.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的完善性和有效性评估对单位和组织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完善性和有效性。
评估内容包括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应急演练和应急设备的准备情况等。
五、检查方法和流程1.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可以采用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检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临时检查根据需要进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明确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措施,建立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防范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部门及相关岗位,操作岗位按照风险等级划分。
三、术语定义1.安全风险分级:依据风险程度的高低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风险。
2.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风险管控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的安全措施。
4.风险监测和控制: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措施的实施和评估。
四、分级管控原则1.风险等级划分原则:采取常规风险评估和专业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风险。
2.风险评估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3.管控措施划分原则: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相应的管控措施,一级风险采取最高级别的管控措施,二级风险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三级风险采取较低级别的管控措施。
4.风险监测和控制原则: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如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一级风险:1.可能性:极高可能发生并造成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
2.影响程度: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风险。
3.典型案例:火灾爆炸、人员跌落、重大事故等。
4.管控措施:(1)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操作。
(2)加强现场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隐患。
(3)设备、设施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严禁使用有问题的设备设施。
二级风险:1.可能性:中等可能发生并造成一定的伤亡或财产损失。
2.影响程度: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风险。
3.典型案例:轻微火灾、轻微事故、人员轻伤事故等。
4.管控措施:(1)加强岗位培训和操作规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三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是指针对企业或组织的各类安全风险,建立相应的分级管控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的制度。
以下是一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的建议内容:1. 制定风险分级标准: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风险的分级标准,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2. 管控措施制定: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组织措施等。
技术措施可以包括安全设备的设置和安全软件的应用;管理措施可以包括安全培训和岗位责任制定;组织措施可以包括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设定安全管理职责等。
3. 检查计划制定:制定定期的安全风险检查计划,并明确检查的内容、方法和周期。
可以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确定不同检查频率和深度。
4. 检查过程管理:在风险检查过程中,应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同时,需要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有效防范风险。
5. 风险评估结果反馈:将风险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并要求其针对风险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进展情况。
对于严重的风险问题,需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部门或领导。
6. 持续改进:根据风险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的效果,进行持续改进。
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控措施,提升整体风险防范能力。
7. 文件记录保存:对于风险检查的相关文件和记录,需要进行保存,以备日后的复查和参考。
通过建立和执行这样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或组织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确保业务和信息的安全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二)一、目的为了保障公司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管控和防范,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
三、检查目标根据公司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对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检查。
四、检查内容1. 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落实情况:a. 确保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与公司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相符;b. 确保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制定合理、有效,并且得到部门员工的理解和遵守;c. 确保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与其他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协调配合。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1. 引言安全风险是指在组织或个人的日常运作中可能导致损害的各种可能性。
为了避免和减轻潜在的安全风险对组织和个人造成的损失,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建立和实施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
2.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的目的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组织或个人在日常运作中能够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通过建立制度,可以使组织或个人在面临安全风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损失和影响。
3.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的内容3.1 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识别是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的第一步。
组织或个人应当定期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常见的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物资损失、人为犯罪等。
在进行安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借鉴历史数据、专家意见、先进技术等方法。
3.2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已经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定性定量分析的过程。
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应对策略和措施的重点和优先顺序。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风险矩阵、风险影响度矩阵、风险曲线等。
3.3 安全风险应对安全风险应对是指针对已经识别和评估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进行降低、防范或规避的过程。
根据安全风险的不同特点和级别,可以采取技术手段、管理手段、保险手段等应对措施。
在制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时,应该考虑成本、效果和可行性等因素。
3.4 安全风险监控安全风险监控是对已经实施的安全风险应对措施进行跟踪和监测的过程。
通过安全风险监控,可以及时了解安全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监控方法可以包括定期报告、巡检检查、数据分析等。
4.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的实施步骤4.1 确定制度的范围和适用对象在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前,需要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例如,制度适用于整个组织还是某个部门,适用于特定岗位还是所有岗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风险管控检查制度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一、定期检查
1、矿长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明确责任分工。
2、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对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二、现场检查
1、每班按照《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跟踪矿井年度及专项辨识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天对所有安全风险管控点必须全履盖检查。
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跟踪落实表,下发到相应的系统进行整改。
3、现场检查重点检查现场是否有现场公告牌,对应采取的措施是否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