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疗在骨科的应用ppt

合集下载

冷疗在骨科的应用 ppt课件

冷疗在骨科的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8



4 膝关节镜术后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深入到关节腔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 特殊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术后恢 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关节疼痛及肿胀仍是普遍存在的问 题。 冷冻疗法被膝关节镜术后广泛应用,效果肯定、经济实 用。张静等通过试验应用自制冰块持续冰敷,每 1-3h 更换冰块,冷敷时间为伤后 24-72h ,结果能显著减轻 疼痛及肿胀,让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了患者 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苏浩等认为加压冷疗系统可以减轻前交义韧带重建术后 早期的疼痛和肿胀,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下肢深 静脉血栓的形成。
冷疗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1

一. 冷疗法的定义 冷疗法是将低于人体温度的物理因子作用于患处,使 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改变人体局部或全身血 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状况,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治疗方法, 起到降温、止痛、止血、减轻炎性水肿和渗出的作用。
PPT课件
2


二.冷疗法的作用机制
冷疗能使神经纤维传递速度减慢,减少神经终板的兴 奋性,提高痛阈,减轻疼痛,减缓细胞代谢,降低组 织温度、炎症反应等。
PPT课件 6


.2骨折Βιβλιοθήκη 后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血管破裂出血及软组织损 伤后出现局部肿胀及剧烈疼痛,不仅会增加患者 的痛苦,同时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造成患者焦 虑、恐惧和失眠,产生无助感。冷疗是骨科创伤 或损伤后普遍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冰袋冷敷能 明显减轻骨折后及术后早期疼痛,减少出血量。

术后患部疼痛、肿胀一直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 囚素,国内外研究证实冷疗可有效消除各种软组 织损伤所致的疼痛和肿胀。 为冷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缓解疼痛、辅助消肿作 用效果显著。

全自动加压冷疗仪(骨科专业版)ppt课件

全自动加压冷疗仪(骨科专业版)ppt课件

五种治疗效果比较表
项目 RICE 肾|非 镇痛泵 中药 甘露醇
起效时间

痛:快 肿:慢 痛:快 肿:无 慢

治疗属性 物理|外用 化学|内用
实际效果 优 一般
不良反应 少 有
依从性 好 差
化学|内用
一般


化学|内用+外 一般


化学|内用
较差

较差 差
冷疗的定义
• 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体表皮肤,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 管收缩,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活动,达到局部和全身效 果的一种治疗方法。
大时,全身反应很小或引不起全身反应;反之引起寒战、出汗减少、心率减慢、 呼吸变深等现象。
冷疗改善皮下肿胀机制
冷疗改善疼痛的机制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皮肤感受器功能减弱
继发效应的概念
不适当的冷疗
继发效应的概念盲区 冷热到什么程度——继发效应没有描述
冷疗的禁忌症与慎用处
• 禁忌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栓塞性静脉炎、雷诺氏病、皮肤感觉障碍、重 症高血压病和肾脏病,体质过弱的老年及婴幼儿患者
• report and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cottish physiotherapists in
private practice 2006(1)
有效而安全的冷疗温度 • 在报告中提到持续性冷冻疗法无并发症是因为控制皮肤温度在10--15℃
合适的压力
• 合适的压力=安全的压力值+间断进行(既有效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压力不超过舒张压(60-90mmHg) 恒定压力时间不长---避免: 组织缺血、回流受阻 影响修复 局部组织变性、坏死 深静脉血栓→ → →肺栓塞

冷疗的方法和作用ppt课件

冷疗的方法和作用ppt课件

• 作用 局部冷疗法引起人体的反应有局部的直接 作用和继发的全身反应两方面。局部反应 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皮 肤苍白;周围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速 度减慢,一般每降温1℃,神经传导速度将 减2m/s。冷使皮肤神经感受器功能下降, 甚至一过性丧失,其中触觉和冷觉感受器 最为明显;肌肉受冷后收缩能力降低,这 与肌梭兴奋性减低、神经传导速度
• 临床应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消炎:冷使血管收 缩,细胞通透性改变,局部渗出及出血减 少,局部炎性水肿减轻。②镇痛:冷使神 经兴奋性下降、传导速度减慢,故能缓解 疼痛。③解痉挛:为肌肉兴奋性及收缩力 减低的结果。④退热。
冷疗法在临床常常应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 的早期以及神经痛、神经炎、神经兴奋或 肌肉疲劳所致的肌肉痉挛、高热、中暑等 。
• 胞变慢、组织粘稠度增加有关;由于组织 粘稠度增高,肌力减弱、关节发僵,活动 范围变小;局部组织代谢功能减低;细胞 通透性改变,局部渗出从而减轻。上述局 部反应均为可逆的,反应的强弱取决于降 温的速度和幅度、持续时间和受冷范围。 局部冷疗引起的全身反应与局部反应的强 弱有关,面积小、时间短、降温幅度不大 时,全身反应很小或引不起全身反应;反 之引起寒战、出汗减少、心率减慢、呼吸 变深等现象。
• 方法: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 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 强体质目的的方法。此法应用已久,但对 其生理反应和治疗作用的深入研究是20世 纪初才开始的。冷疗法与冷冻治疗不同, 虽然两者都是利用致冷物使人体降温,但 两者温度不同,人体组织的反应也很不一 样,临床应用的目的和适应症并不相同。 冷疗法所用的温度一般高于0℃,降温缓慢, 不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而冷冻治疗所用 的温度大大低于0℃,降温急骤,使组织细

《冷热疗法讲》PPT课件

《冷热疗法讲》PPT课件

整理ppt
34
冰帽的使用
【目的】头部降温,预防脑水肿 注意:用冷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防发生继 发效应。
维持肛温在33℃左右,不可低于30℃, 以防心室纤颤等并发症发生。
整理ppt
35
冷湿敷(冰水)
【目的】降温、止血、消炎、止痛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减少增 减少增 收缩扩 减少增 增加降 减慢增 减慢增 减弱增 减慢增 下降7 上
㈡ 热疗法的作用
生理效生应理效应
1.促进浅表炎症消散细胞细代胞谢代谢
和局限
需氧需量氧量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血管血管
3.缓解疼痛
毛细毛血细管血通管透通性透性 血液血黏液稠黏度稠度
4.保暖
血液血流液动流动
淋巴淋流巴动流动
一、冷疗法 目的
1.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 后、鼻出血等
2.减轻疼痛 -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
整理ppt
15
一、冷疗法
3.控制炎症扩散 -用于:炎症早期 4.降低体温(降温) - -用于:高热、中暑
整理ppt
16
整理ppt
38
冻伤的处理
❖ (1)一旦发生局部冻伤,即应停止冷敷,轻者给 予局部保暖复温,重者遵医嘱对症处理。
❖ 1)Ⅰ度冻伤保持创面干燥、保暖,数日可愈; ❖ 2)Ⅱ度冻伤可用冻伤药膏外敷后暴露,注意保暖,
严密观察局部创面的皮温、血运、色泽等变化。 ❖ 3)Ⅲ、Ⅳ度除局部创面处理外,还需全身给予抗
以促进散热 (6)取下热水袋,协助更换干净病员服。整理 床单元。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测温 浴后30min测体温,若< 39℃,取下冰袋

(医学课件)冷疗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医学课件)冷疗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冷疗外,还可同时应用压迫、抬高患处及休息的处理原则,冷疗 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受伤面积及严重程度等因素, 主要目的是达到受伤后抑制其生理反应、减少疼痛、减轻肿胀、 缩短康复时间。临床常用的冷疗方式大概可分为下列 4 种:
• 1 冰袋冰敷:此方法被临床工作者广泛应用。用冰或冰水作为媒 介,外敷作用于人体受伤的部位,此法不受受伤部位、场所和时 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使用,一般建议冰敷时间为 15-20min。
• 为冷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缓解疼痛、辅助消肿作 用效果显著。
2018
7
• 3 关节置换术后
• 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创伤较大,常出现关节腔出血,造 成肢体尤其是关节肿胀、疼痛,进而使关节粘连、挛缩, 导致部分功能丧失,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并且影响康复 进程。目前应用冷疗法可降低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减 轻肿胀、抑制出血、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康复进展等。
• 此外,有研究报道:关节手术患者由于术中损伤血管、 术后卧床、患肢制动、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以 上因素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性,冷疗法可刺激 血管收缩、血流变慢,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但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冷疗时冷效应主要作用于毛细血 管且时间短,对外周大血管作用甚微,不会导致深静脉 血栓的形成。
2018
8
• 4 膝关节镜术后
•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深入到关节腔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 特殊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术后恢 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关节疼痛及肿胀仍是普遍存在的问 题。
• 冷冻疗法被膝关节镜术后广泛应用,效果肯定、经济实 用。张静等通过试验应用自制冰块持续冰敷,每 1-3h 更换冰块,冷敷时间为伤后 24-72h,结果能显著减轻 疼痛及肿胀,让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了患者 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热疗冷敷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ppt课件

热疗冷敷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ppt课件
热疗冷敷在骨科护理中的应 用
概述
热疗和冷敷可用于多 种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 疗,特别是病人出现创伤 时。护士正确地给予热疗 和冷敷对保证病人安全非 常重要,不当的使用会导 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并 影响恢复进程。
热疗的目的及原理
解除疼痛
促进炎症消散或局限
热疗的目的
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保暖
适用范围
肌肉扭伤 腰痛
护理要点
3. 对于感觉障碍的病人,护士应缩短观察病 人的间隔时间,并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 束后评估局部皮肤的情况。 4. 注意观察停止热疗后仍未消退的皮肤红肿。 5. 记录热疗的时、操作后局部皮肤情况和病 人的反应
冷敷的目的及原理
减轻疼痛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冷敷的目的
防止炎症扩散和化脓
降低体温
适用范围
操作程序
使用后 : 1. 将热水袋中的水倒掉,开口倒挂晾干。 2. 吹气入袋,旋紧塞子,放在阴凉处保存。 3. 布袋清洁消毒后备用。
评估
1. 病人病情是否为热疗的适应 证。 2. 用热疗的目的、部位、时间 及面积。 3. 病人对温度的敏感性,有无 局部循环不良、瘫痪等情况。 4. 病人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对热疗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 应。 5. 环境的温度、隐蔽程度。
关节炎 骨折
扭伤
挫伤
肌肉痉挛
关节损伤
禁忌症
水肿 慢性炎症 深部有化脓病灶 枕后、耳廓、阴囊 对冷敏感
心脏病
体质虚弱者
骨科常用冷敷技术
1. 冰袋(冰囊)
2. 乙醇擦浴降温法
评估
1. 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 2. 病人局部组织状态,有无破损、慢性炎症、 血液循环不良、疼痛和肌肉痉挛等情况 3. 用冷的目的,需要施冷治疗的部位。 4. 病人自理、表达能力,合作程度。 5. 病人对冷疗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应。 6. 环境温度。

冷疗在骨科的临床课件

冷疗在骨科的临床课件
减轻疼痛和肿胀,有助于提高患者在 康复过程中的舒适度。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进一步研究冷疗机制
深入研究冷疗在骨科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 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冷疗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
ABCD
新型冷疗技术的研发
探索更高效、安全的新型冷疗技术,以满足不断 变化的临床需求。
收缩血管
通过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冷疗可以降低 细胞的代谢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和氧需求 ,从而减轻炎症和肿胀。
冷疗能够收缩血管,减少血流和炎症介质 的渗出,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减缓神经传导速度
抑制炎症反应
冷疗可以减缓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感觉神 经的兴奋性,从而减轻疼痛感。
冷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中的某些酶活性, 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有助于缓解 炎症和肿胀。
冷过敏
部分患者对冷过敏,使用冷疗可能会出现过 敏反应,应避免使用。
05
结论
冷疗在骨科的临床价值
缓解疼痛
冷疗通过降低组织温度,减少炎症反 应和神经敏感性,从而有效缓解疼痛。
减少肿胀
冷疗能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向受伤 部位,降低肿胀程度。
促进康复
冷疗有助于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 缩短康复时间。
提高患者舒适度
多学科合作
加强骨科、康复科、理疗科等多学科的合作,共 同推进冷疗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冷疗在骨科的应用背景
骨科疾病常常伴随着疼痛和肿胀等症 状,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来缓解患者 的不适。
冷疗作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物 理治疗方法,在骨科中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对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肿 胀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冷疗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冷疗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 3 关节置换术后 • 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创伤较大,常出现关节腔出血,造 成肢体尤其是关节肿胀、疼痛,进而使关节粘连、挛缩, 导致部分功能丧失,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并且影响康复 进程。目前应用冷疗法可降低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减 轻肿胀、抑制出血、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康复进展等。 • 此外,有研究报道:关节手术患者由于术中损伤血管、 术后卧床、患肢制动、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以 上因素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性,冷疗法可刺激 血管收缩、血流变慢,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但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冷疗时冷效应主要作用于毛细血 管且时间短,对外周大血管作用甚微,不会导致深静脉 血栓的形成。
• 4 膝关节镜术后
•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深入到关节腔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 特殊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术后恢 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关节疼痛及肿胀仍是普遍存在的问 题。 • 冷冻疗法被膝关节镜术后广泛应用,效果肯定、经济实 用。张静等通过试验应用自制冰块持续冰敷,每 1-3h 更换冰块,冷敷时间为伤后 24-72h,结果能显著减轻 疼痛及肿胀,让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了患者 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苏浩等认为加压冷疗系统可以减轻前交义韧带重建术后 早期的疼痛和肿胀,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下肢深 静脉血栓的形成。
• 冷疗使用的禁忌
• 不适当的冷疗可能导致周围神经麻痹,感觉、敏感度降 低以及动作能力变弱等,所以应严格掌握冷疗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①有雷诺病,血管痉挛及有局部血液循环 障碍者必须禁用冷疗法,雷诺综合征患者受到寒冷刺激 时会发生动脉痉挛,从而可能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② 局部失去知觉者; • ③对冷过敏者,对冷忍受度低下者,一遇到冷,指、趾 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立刻发生血管收缩,产生缺血现象者。 • 相对禁忌证: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外周血管障碍、关 节炎、糖尿病、风湿症的患者、嗜铬细胞瘤,冷疗会降 低肌肉灵活性,使运动成绩下降,因此,在训练前不宜 使用。

冷疗技术在骨科相关中的应用

冷疗技术在骨科相关中的应用
冷疗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
前言
• 局部冷疗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早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就 有记载[1]。局部冷疗有效地缓解肿胀和疼痛,减少肌肉痉挛的 发生,明显使手术治疗提前,减少相关并发症,得到临床医生的 广泛应用[2]。作为一种理疗方式,局部冷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相 比,具有不良反应少、成本低、操作方便、医从性高等优势。在 过去的临床实际应用中,局部冷疗应用方式得到很大发展,从最 初的塑料袋或布袋包裹碎冰块外敷、冰毛巾外敷、冰水浸浴,到 制冷剂局部喷射、可循环使用的硅凝胶袋、冰按摩及近来流行的 多种冷疗系统等。[3]
冷疗可以明显改善ACL重建术后短期内疼痛,但不能有效改善 术后失血及关节活动度。
(Raynor et al. 2005)
讨论
• 冷疗在术后引流量、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水肿、术后疼痛 、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 很多争议。
• 持续时间:10-15min至30-45min【11】。
1 Soderlund K et al.Postoperative cacyotherapy after total knee arthqplasty.J arthqplasty2006:21(8):1175-1179 2 Hubbard TJ,J Athal train.2004:39(3):278-279. 3 Shibuya N.J Am Podiatr med Assoc.2007,97(6):439-446
• 每次20分钟,1天2次【12】。(ACL重建术后)
11 Bleakley C, The use of ic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oft-tissue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m J Sports Med. 2004;32(1):251-61. 12 Camila Dambros,EFFECTIVENESS OF CRYOTHERAPY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ta Ortop Bras. 2012;20(5): 285-90

冷疗技术在骨科相关中的应用

冷疗技术在骨科相关中的应用
在发生急性创伤后,如扭伤、拉伤或骨折,局部组织会迅速 肿胀并产生炎症反应。冷疗通过收缩血管、减缓血液循环和 降低局部代谢速率,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抑制炎症 反应,减少组织损伤。
术后恢复的辅助治疗
总结词
冷疗在术后恢复中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肿胀和炎症。
详细描述
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本身也会引起肿胀和炎症反应,冷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术 后疼痛、肿胀和炎症,促进伤口愈合。此外,冷疗还可以缓解术后肌肉痉挛和 关节僵硬等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冷疗技术 已经从简单的冰敷发展到各种形 式的冷疗设备和技术,如冷冻喷
雾、冷敷贴等。
现代冷疗技术不仅在骨科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还扩展到其他领域 如运动医学、神经科和康复科等。
02 冷疗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
急性伤的处理
总结词
冷疗在急性创伤处理中具有减轻肿胀、疼痛和炎症的作用。
详细描述
04 冷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低温生物学效应
低温对血管的影响
冷疗通过降低组织温度,减缓细胞代 谢和酶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和肿胀。
冷疗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流量, 有助于控制出血和减轻疼痛。
低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当的低温处理可以诱导 细胞凋亡,对于清除受损细胞和促进 组织再生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疼痛管理案例
总结词
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冷疗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详细描述
慢性疼痛如关节炎、肌腱炎等常常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冷疗技术可以通过冰敷、冷按摩等方式降 低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冷疗还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减轻关节僵硬的症 状。

冷疗在骨科的临床

冷疗在骨科的临床

04 冷疗的优缺点
优点
减轻疼痛
冷疗能够收缩血管,减 少炎症和肿胀,从而缓
解疼痛。
促进伤口愈合
冷疗可以降低局部组织 的代谢率,减少营养物 质消耗,有助于伤口愈
合。
防止肌肉痉挛
控制炎症
冷疗可以降低肌肉的兴 奋性,预防肌肉痉挛。
冷疗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和
疼痛。
缺点
01
影响血液循环
冷疗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 影响伤口的愈合。
冷疗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进一步 减轻肿胀。
冷疗可以刺激淋巴系统的功能,促进淋巴回流,加速肿胀的消退。
促进伤口愈合
01
冷疗可以降低局部组织的代谢 速率,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和能 量消耗,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02
冷疗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 细菌繁殖和感染的风险,有利 于伤口的愈合。
详细描述
手术后,冷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手术部 位的肿胀和疼痛,降低炎症反应,促 进血液循环。这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加速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骨折治疗
总结词
冷疗在骨折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折愈合。
详细描述
在骨折的早期阶段,冷疗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减轻患者的症状。在骨折愈合 过程中,冷疗可以通过调节局部代谢和促进血液循环来促进骨折愈合。但需要 注意的是,冷疗不应过度使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03 目前,冷疗在骨科、疼痛科、康复科等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02 冷疗在骨科的应用范围
急性软组织损伤
总结词
冷疗在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减轻肿胀和疼痛,促进损伤修复。
详细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 关节置换术后 • 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创伤较大,常出现关节腔出血,造 成肢体尤其是关节肿胀、疼痛,进而使关节粘连、挛缩, 导致部分功能丧失,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并且影响康复 进程。目前应用冷疗法可降低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减 轻肿胀、抑制出血、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康复进展等。 • 此外,有研究报道:关节手术患者由于术中损伤血管、 术后卧床、患肢制动、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以 上因素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性,冷疗法可刺激 血管收缩、血流变慢,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但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冷疗时冷效应主要作用于毛细血 管且时间短,对外周大血管作用甚微,不会导致深静脉 血栓的形成。

三.冷疗在骨科各类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 . • 1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在创伤初期,急性软组织损伤后,机体局部皮下软组织撕裂出 血、渗出,导致局部出现发红、发热、肿胀、疼痛、皮下淤血 瘀斑、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不及时处理会迁延形成 慢性损伤,遗留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肢体运动障碍等不适, 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冷疗法是公认的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 • 张鲁平通过临床观察表明,单独采用局部冷疗对急性闭合性软 组织损伤的各个阶段均很有效,在急性期应用,有抗炎、防肿、 镇痛作用;在康复期,能促进伤肢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恢复。 且持续冷疗的疗效优于间断冷疗。 • 然而关于冷疗的具体方式,是持续冷疗还是间断冷疗尚存在一 定争议,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损伤程度、全 身情况以及对冷刺激的耐受程度,选择不同的方式。
• 四.冷疗的种类、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禁忌
• .1 冷疗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 软组织受伤后 24-72h(急性期) 是使用冷疗的最佳时机。除采用 冷疗外,还可同时应用压迫、抬高患处及休息的处理原则,冷疗 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受伤面积及严重程度等因素, 主要目的是达到受伤后抑制其生理反应、减少疼痛、减轻肿胀、 缩短康复时间。临床常用的冷疗方式大概可分为下列 4 种: • 1 冰袋冰敷:此方法被临床工作者广泛应用。用冰或冰水作为媒 介,外敷作用于人体受伤的部位,此法不受受伤部位、场所和时 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使用,一般建议冰敷时间为 15-20min。 • 冷敷时每隔 1-2h 观察局部情况,以避免冻伤。曹志坤等认为 10%盐水冰袋冷敷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效果较清水冰袋外敷好。
• 1 止痛 • 冷疗法的止痛机制大概可分为3方面:①冷疗作用于 机体,使局部温度降低,使得感觉神经的反应输出变 慢,减低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以减少疼痛的感觉, 达到止痛的效果;②冷疗法促使血管收缩,减少组织 出血的情况,进而减轻肿胀,进而减轻了肿胀带来的 疼痛;③冷的感觉较疼痛感觉传递速度快,提高痛觉 的阈值,从而减低对疼痛的感觉。
• 3 降低温度,减缓血流 • 冷疗法最主要的效果是冷疗所带来的组织温度 降低,机体对冷的刺激产生生理反应,促使局 部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毛细血管渗透性降低、 组织液外渗减轻,局部代谢减慢、耗氧量减少, 肌肉紧张度减低有利术后早期消肿和减少渗血。 • 有学者研究发现随着冷疗时间的延长能产生更 好的冷疗效果。
• 4 膝关节镜术后
•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深入到关节腔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 特殊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术后恢 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关节疼痛及肿胀仍是普遍存在的问 题。 • 冷冻疗法被膝关节镜术后广泛应用,效果肯定、经济实 用。张静等通过试验应用自制冰块持续冰敷,每 1-3h 更换冰块,冷敷时间为伤后 24-72h,结果能显著减轻 疼痛及肿胀,让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了患者 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苏浩等认为加压冷疗系统可以减轻前交义韧带重建术后 早期的疼痛和肿胀,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下肢深 静脉血栓的形成。
• .2
骨折术后
• 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血管破裂出血及软组织损 伤后出现局部肿胀及剧烈疼痛,不仅会增加患者 的痛苦,同时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造成患者焦 虑、恐惧和失眠,产生无助感。冷疗是骨科创伤 或损伤后普遍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冰袋冷敷能 明显减轻骨折后及术后早期疼痛,减少出血量。 • 术后患部疼痛、肿胀一直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 囚素,国内外研究证实冷疗可有效消除各种软组 织损伤所致的疼痛和肿胀。 • 为冷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缓解疼痛、辅助消肿作 用效果显著。
• 冷疗法虽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但在执行频率和持 续时间上,不同医院、不同医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有些国内文献推荐的冷敷时间为 72h,另一些文献 推荐的冷敷时间为每日 2 次,每次 15-20min。为 探讨两种冷敷方法中哪种效果更佳,许天英等通过 对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的观察,结果显示术后 72h 内间断冷敷(冰敷 20min 取下冰袋休息 20min 后 再冰敷反复循环),此方法效果更佳。 • 虽然有实验证实持续冷疗效果优于间断冷疗,但在 临床工作中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损伤程度、对冷刺 激耐受程度及全身状况等,应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 下,尽可能延长冷敷时间,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冷疗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 一. 冷疗法的定义 • 冷疗法是将低于人体温度的物理因子作 用于患处,使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管收 缩,改变人体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和新 陈代谢状况,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治疗方 法,起到降温、止痛、止血、减轻炎性 水肿和渗出的作用。
• 二.冷疗法的作用机制 • 冷疗能使神经纤维传递速度减慢,减少神经终板的兴 奋性,提高痛阈,减轻疼痛,减缓细胞代谢,降低组 织温度、炎症反应等。
• 2 减缓细胞代谢、控制肿胀 • 细胞受到冷的刺激时,需氧量会显著降低,因此 可大幅减缓受伤组织的新陈代谢率,减低损伤组 织对氧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降低组织温度可 以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以避免其他未受伤的组织 受到二次损伤。 • 有研究认为冷疗可减少血流,使血管通透性降低, 局部炎症渗出液减少,从而控制受伤后的组织肿 胀和炎症反应的效果,但对已存在的肿胀情况无 明显效果,这些效果只能维持极短时间,无法长 时间维持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