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
唐宋文化的交融与变革
唐宋文化的交融与变革唐宋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时期的文化代表,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而宋代则是文化繁荣、多元发展的时期。
在唐代和宋代之间,文化发生了深刻的交融与变革。
本文将从文学、绘画、哲学等多个角度,探讨唐宋文化的交融与变革。
一、文学交融与变革唐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分别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
唐诗以其优美流畅的诗句和丰富多彩的题材,成为古代诗歌的顶峰之作。
而宋词则以其纤巧细腻、婉约豪放为特色,赋予了诗歌更多情感的表达。
唐宋文学之间的交融主要表现在诗歌形式、艺术创作和主题内容上。
首先是诗歌形式上的交融与变革。
唐代的五言绝句被宋代的词所继承和发展,宋词在继承了唐代五言绝句的基础上,采用了七言绝句和乐府体制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这种变革不仅丰富了词的形式,也扩展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其次是艺术创作上的交融与变革。
唐宋之际,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促使了艺术创作的交融与发展。
许多唐代的文人才子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如白居易、王之涣等人的诗作在宋代被广为传诵。
同时,宋代的文人也不断追求唐代文学的风采,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使得唐宋之间的文学成果互为借鉴,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最后是主题内容上的交融与变革。
唐代文学以咏史抒怀、山水田园为主题,唐诗洋溢着辽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势。
而宋代文学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宋词着重表达了对爱情、友谊和社会现实的感悟。
两代文学的主题内容的变革,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
二、绘画交融与变革唐宋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两个重要时期,也发生了交融与变革。
唐代以山水画为主,注重表现山水的壮丽和气势恢弘;而宋代则在山水画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细腻的情感和意境,注重山水的写意和笔墨的细腻。
首先是绘画题材上的交融与变革。
由于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绘画的主题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唐代山水画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山、水、云、雾等元素为主要题材;而宋代山水画则更注重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表达,强调写意和意境的体现。
唐宋文化的比较和转化
唐宋文化的比较和转化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其中唐代的文化更为多元化和开放,而宋代的文化则更为稳定和统一。
虽然两个时期存在很大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
本文将就唐宋文化的比较和转化展开探讨。
一、唐宋文化的比较1.诗歌文化的比较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在唐代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巨匠,如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感染力,而且语言清新,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到了宋代,诗歌的发展相对唐代更为平稳。
宋代的诗歌主要以“唯识诗派”为主流,其特点是抒写平淡的生活和思想。
皮日休是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西江月》就是一篇流传至今的佳作。
2.书法文化的比较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优秀的时期之一,唐代书法家篆刻家辈出,其中以王羲之、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人最为著名。
唐代书法流派有多种,如楷书、行书、隶书等。
唐朝的丝路沿线地区和高丽国也都有独特的书法风格。
宋代的书法不同于唐代,它更为平和和稳健。
宋代书法主要有三个流派:颜真卿派、柳公权派和米芾派。
其中以颜真卿派为主流,他的代表作《多宝塔碑》和《祭侄文稿》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3.绘画文化的比较唐代的绘画文化是独具魅力的,因为唐代的绘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而不仅仅是艺术。
唐代的绘画风格主要是“风景山水画”,其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张旭等人。
唐代的山水画注重运用线条和整体构图,创造出一种宏伟壮丽的画面。
宋代的绘画文化则更为平和和婉约。
宋代的绘画主要是“人物画”和“花鸟画”,以吴道子、荆浩和李唐之等画家为代表。
宋代的人物画和花鸟画更为生动,画面注重人物或花鸟的形态,画风较为细致。
二、唐宋文化的转化唐宋文化之间存在不少的转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学术的转化。
唐代的学术思想深受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传统。
宋代的学术思想也有独特的发展,主要是在原有学术基础上对佛教、道教和儒家学说进行整合和创新。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读书笔记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读书笔记原文:“科举制度安排的不断完善,其他相应制度安排的相互作用、影响,共同对于新的社会变迁、文化转型产生影响、作用,双向建构过程、互为因果。
新的社会制度、体制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不断建构中生成,并包含了‘自发社会秩序’的扩展。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21页)我们现在的读书人经历小学、中学、大学有的还读研读博,我们学到了能力,拥有了才华。
但是我们并不见得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文化,我们渐渐的丧失了人格的独立与自由,也忘记了自己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读了这么多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有的人得到权力、财富和美女,却没有独立与自由的人格;有的人精神上富有,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却孑然一身。
但是,他们都得到了自己追求的。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实际上一切都是以活着为目的,以活得更好为追求,只不过有着精神和物质上的不同。
科举是自隋唐开始中国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隋唐时,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从而开创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开创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
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
到了宋朝,科举制不断的完善,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影响并作用于相应其他的制度。
而“自发的社会秩序”产生与拓展就是在这些影响与作用的不断建构中生成的。
原文:“士大夫的入世与入仕,往往容易导致对于皇权的依附,从而失去了士大夫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而缺失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则往往直接导致失去士大夫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优秀品质——以道抗势。
实际上一直到范仲淹时代,士大夫普遍的人格,往往不仅体现出对于权力的依附与追逐,而且的首辅大臣,就是典型的代表。
往往为此体现出对于权力的献媚,丁谓、吕夷简等并不缺乏能力与才华。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1.古代:在古代中国,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上。
诗歌、音乐、绘画和书法被认为是表达情感和理解自然的重要方式。
古代文人追求自然、质朴和内在的美感,追求与天地和谐相处的境界。
代表性的文人有李白、王维和苏轼等。
2.唐宋时期:在唐宋时期,诗词文学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美学研究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重要课题之一、文人提出了一系列美学理论,如唐代韩愈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代欧阳修的“雅正论”等。
此时,中国美学思想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
3.元明时期:在元明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戏剧美学的理论。
南戏的发展使得戏曲美学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陈理、马致远、李时中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戏剧创作、表演和批评的理论,对中国文化和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清代:清代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上。
清代文人倡导诗文应该回归于质朴和自然的表达方式,强调情感和思想的真挚与深邃。
其中代表性的文人有袁枚、郑板桥和纳兰性德等。
5.近代:进入近代,中国美学思想开始受到西方现代化思潮的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些旨在对西方美学思想进行翻译和介绍的学者,如胡适和梁实秋等,他们将西方美学思想引入中国。
这些思想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当代:在当代,中国美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时期。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和文化多元的涌入,中国美学的研究范围日益扩大。
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出现了许多学者,他们探索了新的美学范畴和问题,如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文化多元性对美学的影响等。
总体来说,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唐宋、元明、清代和近现代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和审美观念。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已经趋向于开放、多元和国际化,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唐宋审美差异的看法
唐宋审美差异的看法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的风格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后世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唐宋审美差异的看法。
在唐宋时期,文化艺术的风格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唐代的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唐代艺术风格。
唐代文化艺术的风格以长安为中心,以长安为中心的唐代艺术风格为其主要特色。
唐代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是以自然为美,以华丽、富贵、壮丽为美。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宋代文化艺术的风格与唐代有所不同,其主要特色是简约、清新、淡雅。
宋代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是以实用、简约、实用为美,以清新、淡雅、含蓄为美。
唐宋审美差异的看法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从艺术角度来看,唐代的文化艺术以长安为中心,以长安为中心的唐代艺术风格为其主要特色。
唐代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是以自然为美,以华丽、富贵、壮丽为美。
宋代的文化艺术以南宋为中心,以简约、清新、淡雅为美。
宋代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是以实用、简约、实用为美,以清新、淡雅、含蓄为美。
从文化角度来看,唐代的文化以长安为中心,以长安为中心的唐代艺术风格为其主要特色。
唐代的文化审美观念是以自然为美,以华丽、富贵、壮丽为美。
宋代的文化审美观念是以南宋为中心,以简约、清新、淡雅为美。
宋代的文化审美观念受唐朝文化的影响,但也有所不同。
唐宋时期的审美差异看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艺术角度来看,唐代的文化艺术以长安为中心,以长安为中心的唐代艺术风格为其主要特色。
唐代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是以自然为美,以华丽、富贵、壮丽为美。
宋代的文化艺术以南宋为中心,以简约、清新、淡雅为美。
宋代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是以实用、简约、实用为美,以清新、淡雅、含蓄为美。
从文化角度来看,唐代的文化以长安为中心,以长安为中心的唐代艺术风格为其主要特色。
美学精品屡见不鲜、审美大家层出不穷,谈谈唐宋美学
美学精品屡见不鲜、审美大家层出不穷,谈谈唐宋美学盛唐、富宋在我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历史上居于高位,这两个时期也是中华古典审美的顶峰时期。
我国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至唐宋时期已经达到美学之最,美学精品屡见不鲜、审美大家层出不穷,可以说唐宋时期汇聚了古典审美最为典型和精致的特点,使得唐宋美学璀璨耀眼,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细细研究可以发现,唐宋毕竟是唐和宋,两个时期还是有所不同的。
唐朝被称为盛唐,其繁盛程度可想而知。
唐朝审美的繁盛从规模上即可看出,唐朝美学涉及种类繁多,古典美学分门别类,各类别齐头并进、质量并重,形成青春、张扬、壮阔的整体审美特点。
唐朝的美学研究价值很高,研究方式也很宽广。
而宋朝被称为富宋,其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宋朝的审美全面继承了唐朝的美学成果,继之添砖加瓦,形成集精致的审美形式、详尽的审美手段以及内敛的审美风格为一体的宋代美学。
观察由唐至宋的美学发展,由外在美逐渐向内在美进展,由笼统美逐渐向细致美转化。
一、唐宋美学繁盛的要点论述01.唐朝美学繁盛的“全面性”唐朝之所以能成为古典美繁盛的载体,其古典艺术创造的全面繁荣是重要原因。
盛唐时期,诗文书画、建筑艺术并驾齐驱,人才辈出,且此时期的各类艺术成就并非走马观花,各个门类都经得起时代的推敲。
02.宋朝美学繁盛的“细致”与唐朝的全面繁盛相比,宋朝的政治、军事等方面不足称道,但是在文化、美学方面的成就却不容忽视。
两宋时期的古典文化更加深入,古典美学更加精致,因而宋朝仍然是古典美学的繁盛时期。
和唐朝那灿烂惹人注目的美学盛世相比,宋朝的美学体现在细微之处,需要用心体会。
二、唐诗宋词——令人沉迷的魅力01.“醉人”的唐诗风靡唐朝美学界的一大成就便是唐诗,诗是中国文学界灿烂的光芒,也是中国文学扬名海外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唐诗的总量是之前诗篇总量的三倍之多,能够被收录的诗的作者也有两千余人,从帝王到僧侣,从文人到歌妓,人人都会作诗,没有点作诗的本领都不好意思在唐朝生活。
唐宋文化中的艺术与美学理念研讨
唐宋文化中的艺术与美学理念研讨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艺术与美学理念在这个时期也达到了一个巅峰。
唐宋文化中的艺术与美学理念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奇妙的魅力,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
本文将从唐宋文化中的绘画、诗词和建筑三个方面,探讨其中的艺术与美学理念。
首先,唐宋时期的绘画独具魅力。
唐代绘画注重形象写实,追求形神兼备。
代表作有吴道子的《洛神赋图》,通过画中美丽的女子和精湛的技巧,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女性美和自然美。
而宋代的绘画则更加追求意境和典雅,以山水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梁楷的《千里江山图》就是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之作,通过流畅的线条和独特的构图,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
唐宋时期的绘画追求自然和生动的表现,同时又强调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表达。
其次,唐宋时期的诗词也是绝世佳作。
唐代以诗为主,唐诗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杜甫、李白等众多文人都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作。
他们运用华丽的辞藻和独特的意象,描绘了山水之美、人生哲理和社会风貌。
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诗句至今仍被广为传诵。
宋代以词为主,词是唐诗和民间民歌的综合体,更加注重音乐性和曲调。
苏轼、辛弃疾等名家的词被誉为中国古代词的巅峰之作。
他们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唐宋时期的建筑也有独特的美学理念。
唐代建筑以宫殿和寺庙为代表,讲究金碧辉煌、气势宏伟。
典型的代表作有大明宫和洛阳白马寺。
宋代建筑则更加注重雅致和精致,擅长使用木结构和庭院布局。
代表作有黄鹤楼和小桥流水人家。
唐宋时期的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给人一种舒适和美好的感觉。
总而言之,唐宋文化中的艺术与美学理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影响着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
无论是绘画、诗词还是建筑,唐宋时期都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们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形式与精神的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所以要深入理解和研究唐宋文化中的艺术与美学理念,对于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唐宋文化比较与唐宋文化转型
唐宋文化比较与唐宋文化转型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唐宋文化进行比较,并探讨唐宋文化的转型。
首先,唐代文化强调儒家思想的传承,提倡士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唐代文化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学子们学习四书五经,对儒家的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和传承。
而宋代文化则更加注重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宋代士人不仅注重学术上的研究,还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很多的创新和发展,如宋词的兴盛、宋代文人画的繁荣等。
其次,唐宋时期对外交流与文化交流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外交和文化交流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唐朝开设了多条丝绸之路和海上航线,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而宋代则更加注重内政,对外交流的程度相对较低。
尽管如此,宋代还是有一些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如与辽、西夏等国家进行的外交交流,以及与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等。
第三,唐宋文化转型指的是从唐代到宋代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唐代文化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而宋代文化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和创新。
宋代文化以程朱理学为主流,推崇“心学”思想,认为“知行合一”,并尝试将儒家思想与佛道两教进行融合。
这种转型也反映在士人的身份定位上,唐代士人更注重政治地位,而宋代士人则更注重文化地位。
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宋时期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最后,唐宋文化转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思想启示。
宋代的文化艺术成就和学术研究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后世文化的重要基础。
同时,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宋代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的文化成就在宋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和充满变化的两个时期,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和转变。
唐代文化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宋代文化更加注重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宋代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
宋代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一、引言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
本文将探讨宋代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并从文化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的变革。
二、社会变革的原因1. 政治制度变化:宋代由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组成,北宋时期实施了科举制度,使得社会流动性增加,新人进入政府,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
2. 精细化管理:宋朝注重科学管理和规范制度,引入了多项制度改革,例如均田制和保甲制度等,使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管理。
3. 经济发展: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文化的兴盛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社会变革的影响1. 社会结构的变迁: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流动性增加,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阶层得到扩大,与此同时,农民也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来脱离贫困。
2. 农业生产的变化:均田制的实施使得土地分配更加公平,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发展,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3. 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和手工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带来了繁荣,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商人和手工业者。
四、文化转型的特点1. 文人的崇尚:宋代文化非常注重文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士人的文化成就和政治地位受到广泛认可,文人成为社会的风向标和文化的中坚力量。
2. 文化多元化:宋代文化以儒学为主导,但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思想和文化,如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形成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3. 文化繁荣:宋代出现了许多文化繁荣的现象,诗词、绘画、制瓷、饮食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
五、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的关系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变革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土壤和条件,而文化的转型又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唐宋审美差异的看法
唐宋审美差异的看法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两个时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艺术表现手法、题材内容和审美意识等方面,探讨唐宋审美差异的看法。
唐宋时期的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唐代以诗词歌赋为代表的文学艺术,注重形象描绘和意境的表现,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而宋代文人士大多注重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更加注重意境和抒发情感,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
在绘画艺术方面,唐代以工笔写实为主,注重细腻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细腻。
而宋代则更注重意境的表现,以写意和泼墨为主,强调笔墨的神韵和艺术的气韵。
唐宋时期的题材内容也有所不同。
唐代以山水、花鸟、人物等自然景物为主题,追求写实和传神。
而到了宋代,文人墨客更注重以文人自身的情感和思想为主题,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宋代文人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追求个体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对人物、山水等题材的表现更加注重意境和内涵。
唐宋时期的审美意识也存在差异。
唐代以“以形传神”为美学观念,强调形象的真实和传神,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功力。
而宋代则更注重“以意传情”,强调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追求艺术的内涵和精神。
宋代文人更加崇尚自然和宁静,追求超脱尘俗的境界,注重审美的内在感受和个体情感的表达。
唐宋时期的审美差异体现在艺术表现手法、题材内容和审美意识等方面。
唐代注重形象描绘和意境的表现,以写实和传神为主,而宋代更注重意境和内涵的表达,以写意和抒发情感为主。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个时期社会文化的不同特点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
唐宋审美差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宋时期的艺术作品,也对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读书笔记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读书笔记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导论: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问题思考与研究方法一、“格尔兹发现,在深层的斗鸡游戏中,金钱与其说是一种实际的或期望的效用尺度,不如说是一种被理解的或者被赋予的道德意义的象征。
”—— P008 导论自我理解:在所有的社会发展中,金钱都是物质基础,很多高尚者所谓的“视金钱如粪土”只是在他拥有了名望、荣誉之后发出的用来证明自己高尚的表面词。
在斗鸡游戏中,最终的目的也是赢,赢取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与之相对应的尊严和敬重,这是一种不在竞争中就难以买到的东西。
所以有时候说钱乃身外之物只是相对来说的,更多的是以此来被理解,被肯定。
二、“这看似相矛盾的事件,统一于范仲淹一身,如何更好地理解与认识?——P010 导论自我理解:范仲淹渴望建功立业,积极入世,想要为祖国做贡献,为家族争光,而后来却又树立严光典范来重建隐士谱系和新的典范。
我认为这是不矛盾的。
前者的入世是为了实现理想抱负,这一种表面的物质层面上的要求,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的内心更需要一份寄托,所以隐士是作为他的一种信仰和依托,恰恰是他要入世为官的精神支柱。
在我们现今社会生活,光是追求物质利益需求,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建设。
我们应从中获得些许启发。
第一章唐宋变革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三、“南宋的社会文化精英的志向和心态显然与北宋的不同。
”——P036 第一章自我理解:北宋是宋朝的繁荣时期,所以大多精英怀有报效朝廷的报复,因而不惜脱离故乡。
而南宋,地域精英虽然不排除仍有跻身庙堂之志,但是扎根地方开始成为他们的主要选项。
在我看来,历史上北宋是个重文的朝代,所以提拔了很多文人为官,但文人空有一番学识对军事实践方面有缺陷。
所以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无论是在地方还是中央,很多文人都无法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转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历史的连续演进过程。
”——P043 第一章自我理解:在很多地方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历史是延续演进的,某一阶段的文化或许没有那么明显,在放入历史的长河之中时,它确实是在改变。
中国美学史发展历程
中国美学史发展历程一、古代中国美学思想的萌芽(先秦至两汉)中国美学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审美的观点。
例如,孔子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学理念。
墨子则提出“兼爱”、“非攻”等观念,强调和平与和谐的美学价值。
二、唐宋时期的美学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美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达到了一个高峰。
他们在诗词、绘画、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的笔触和奔放的情感而著称,被誉为“诗仙”。
王维的山水画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笔墨而备受赞赏。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的美学变革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美学思想开始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同时也发生了自身的变革。
例如,王夫之提出了“诗即画,画即诗”的观点,强调了诗歌与绘画之间的紧密联系。
杨慎《画品录》则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成为后世绘画理论的重要参考。
四、近现代中国美学的发展近现代以来,中国美学思想受到了更广泛的影响,与世界各国的美学思潮产生了交流与对话。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美学思想开始与西方的美学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观点。
例如,鲁迅强调了“艺术为人民”的观念,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学思想。
梁启超则倡导了“新美学”,试图将传统美学与现代西方美学相结合。
五、当代中国美学的多元化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中国美学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当代中国美学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对美学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例如,胡适提出了“美感即真理”的观点,强调了美与真理的密切关系。
康德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谢冕则提出了“审美经验”、“审美情感”等概念,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唐宋时期的艺术创新与审美观念
中国唐宋时期的艺术创新与审美观念在中国艺术史上,唐宋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艺术经历了许多创新和变革,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唐宋时期的艺术创新与审美观念。
一、绘画艺术的发展中国唐宋时期的绘画艺术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此前,中国的绘画一直受到传统审美观念的束缚,注重形象的写实与线条的勾勒。
然而,在唐宋时期,绘画艺术家们开始注重表现笔墨的自由和情感的表达。
他们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通过变化的笔法和色彩运用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这种独特的绘画风格被誉为“文人画”,它传达了艺术家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观察和理解。
二、诗词的艺术创新中国唐宋时期也是诗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在唐代,诗人们开始追求简洁、自然和真实的表达方式,他们以写实手法刻画自然景物,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种写实主义的风格迅速传播,并在宋代达到巅峰。
宋代的诗人们更注重意境的构建,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诗意,使读者获得更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这种以意境为中心的诗歌艺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学与绘画的结合在唐宋时期,文学与绘画的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创新。
文人画中经常出现了诗词的配搭,诗人们也常常以绘画为灵感。
这种结合不仅拓宽了诗词和绘画的表现领域,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深度和层次。
通过文学与绘画的结合,艺术家们更好地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思考,使作品更具传神和内涵。
四、宗教艺术的创新在唐宋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艺术以其神秘和宏伟的风格吸引了许多艺术家的关注。
并且,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艺术的融合与交流。
这种宗教艺术的创新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
总结中国唐宋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绘画、诗词和宗教艺术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和创新。
这种创新不仅改变了中国艺术的形式和风格,也为后世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到宋代的审美改变的影响
苏轼的创作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他的诗开宋调先河,在议论的精深处建构新的人格理想;他的词不再像柳永那样找不到价值依据,在“词为艳科”的泥淖中挣扎,而是将世俗的感性生活提升到了生命本体的高度。他的文、赋如行云流水,在态意挥洒处透显出生命的深情。总之,他以自己的创作深度参与和极大地推进了这股形上追求的历史潮流。
三,天理本体化与中唐至北宋诗歌的发展与蜕变。盛唐无所顾忌的自由创造了盛唐之音,至中唐则发展为庶族地主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开拓。中、晚唐的政治危机引发了文化危机,汉唐的政治哲学已不足以维系人心,韩愈、张载、朱熹乃至苏轼的文化哲学便应运而生。中、晚唐文学奏响了传统的“政治人”的挽歌,但又找不到价值感,易于颓唐。北宋文学在新型文化哲学的基础上总结前代文学,创立了具有宋型文化特质的文学。汉唐精神为文学尤其是诗规定了政治本体化时代的“言志”品格,魏晋时期人的类的感性开始觉醒,通过人物品藻、骄文、诗、赋等形式寻找到了丰富的美的感性形式,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因此,汉至盛唐文学往往形骸迥异,神理却基本一致。中唐文学自杜诗始,中经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至北宋的苏轼、黄庭坚,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汉唐以来政治本体进行消解,逐渐趋向于对个体价值的探讨,突出风格。因此,初、盛唐文学虽与中唐、北宋文学形骸相似,但神理迥异。因此,中唐至北宋诗的形骸与神理都大不一样。
唐宋时期的诗词文化与美学理论
唐宋时期的诗词文化与美学理论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尤其在诗词文化方面,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
唐代以丰富的题材、浑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独特的美学理论。
随着宋代的到来,诗风更加婉约细腻,审美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
本文将从唐宋时期的诗词文化和美学理论进行探讨,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之处。
一、唐代诗词文化与美学理论唐代的诗词创作上千百种题材,泛滥着各种形式的情感表达。
其中最重要的是多风格诗创作,如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咏史诗等。
这些诗歌反映了唐代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过去的传统和历史的认同。
同时,唐代诗人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凭借精妙的词语和描述技巧,将内心的感受传递给读者。
他们以诗为表达方式,渲染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唐代的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气韵与神韵”上。
气韵涵盖了音韵、词汇、句法和节奏等要素,注重表达时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现出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
神韵则是指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感悟,强调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唐代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凡俗的艺术境界,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同时引导读者去感受和欣赏诗歌之美。
二、宋代诗词文化与美学理论宋代的诗词创作风格与唐代有所不同。
宋代的诗集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婉约细腻的风格,注重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构思。
代表性作品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都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
宋代追求的是以意境为主,突注重理性的表达和审美的追求。
他们对作品的表达上更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尤其对人物描写特别注重人物性格和内心感受的揭示。
例如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表现出了他们的勇敢和智慧,以及战场上的残酷和无奈。
这种意境的营造给予读者启迪,引发他们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思。
在美学理论方面,宋代更注重作品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如苏轼的“以假乱真、以古讽今”等,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 美学作业
读书札记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学林出版社刘方著老湿的作业啊桑不起看这都没用了那么久福利大众同时我也赚点分学弟学妹们。
--导论: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问题思考与研究方法1.P11 “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历史人物的研究,无论是文学史、哲学史还是思想史等,常常习惯于一种福斯特所谓‘扁形人物’的形象,即习惯于利用所有历史文献、材料来建构起人物的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性格形象。
”思考:文学创作上有“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或“复杂性格”和“简单性格”之说,顾名思义,“圆形人物”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复杂多样,而“扁形人物”性格简单,更如文本所说的“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性格”的形象。
“扁形人物”一般来说,性格固定,不受环境的影响,而有时环境的变动只会更加凸显其性格的一成不变,而缺乏整体性意义。
文本中所举的例子范仲淹便类型为符号化、抽象化的人物,在最纯粹的形式中,他被士大夫群体加以理想化,从而创造出来。
这样的人物形象特征浅露,过于简单。
在二元对立下,只一味放大范仲淹建功立业,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大夫形象,而忽视其对隐士谱系的建构是不可取的,从这一方面可以发现对于研究人类文化精神、意义、信仰、观念等的重要性,也是本书研究宋代传统中国美学其中的一个新方向,在研究文化中还需保存非物质文化层次上的东西。
2.P19-20 “事实上,科举制度及其社会影响和后果,在宋代形成一个科举社会,更多的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而是基本符合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的自发秩序的结果。
”思考:1)这里不仅突出科举制度对于唐宋变革研究的重要性,宋代科举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而且彰显了唐宋变革过程中,除了经济方面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其它的因素。
唐宋之际,是科举制度变化更革的一个重要时期,总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完备、成熟。
在宋代,随着中小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赵宋统治者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了更加完备的选官制度,使其选官制度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显示出宋代官僚队伍非世袭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读书札记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读书笔记专业: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1.内藤论述了他所谓的中世和近世的文化状态的不同,他的主要论据,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第四,科举普遍化。
(出自第 25页第二段分析:内藤在论述中世和近世的文化状态不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三大方面入手, 把依据分为九个小点, 我要分析的是第四点, 科举普遍化。
北宋一统天下,宋太祖赵匡胤调整国家战略,抑武人,重文人, 这一调就是百余年。
嘉佑二年, 欧阳修完成了宋代科举考试的转折点:礼部试。
接着又带动了省试、乡试。
全国的读书人于嘉佑二年改变了寒窗用功的方向。
我觉得苏轼能考上, 也应该感谢这次变科举。
宋代的科举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给普通百姓可以走进官场创造了机会。
而不像隋唐虽然举行科举, 但选出来的依旧是贵族居多。
简单举例, 两宋三百年, 单是苏轼的家乡眉山这样的小地方, 就有进士八百余名。
因此科举的普遍化对于近世的文化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2. 而以正义原则为理论依据的隐逸, 必然在仕和隐之间, 形成内在矛盾,从而形成了隐士的两重矛盾人格。
(出自第 60页第 2段第 3行分析:我觉得从字面意思上可以把依据正义原则的隐逸理解为是正直、讲道义的隐士。
他们以儒家思想作为依据, 《论语》中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这就是他们处事的原则。
孔子自身也是积极入仕,知其不可而为之,一心想辅佐君主,惠利百姓。
可是当自己无能为力时, 儒家又把隐逸看成是对道的一种维护。
因此, 从春秋到唐朝,以正义原则为依据的隐逸文化就存在了仕和隐的问题 , 隐士在仕和隐上充满了内心的无奈和矛盾。
3. 因此,一个新的、以审美意趣为旨归的,盛世中的新隐士群诞生。
与以正义原则为理论依据这一类型的隐士相比, 他们不再有抗尘走俗之状。
(出自第 60页倒数第 4行分析:依据自由原则的隐逸是以庄子的道家思想为依据的。
道家的隐逸以审美意趣为目的, 追求自由, 与儒家的思想是对立的, 直到宋代,这思想才被得到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读书笔记专业: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王盈盈学号:10243140完成日期:2011年12月15日一、科举制度安排的不断完善,其他相应制度安排的相互作用、影响,共同对于新的社会变迁、文化转型产生影响、作用,并且与这一新的社会变迁、文化转型产生相互影响、作用,双向建构过程、互为因果。
(导论: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P021倒数第六行)自我理解: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起于隋朝,在经过隋唐的开科取士后,来到宋朝时,这个制度应该来说是相对完整了。
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完备和强化和当时的一些所谓文教政策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而其的强化对当时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的是,宋朝是在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中建立而来的,因此,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宋朝,一直都是比较重视文官的。
在宋朝建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措施,即在政治上更加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上兴修水利,注重农产品、手工业品,也由此繁荣了所谓的商品经济;在科学技术方面,那就更不必说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
刘方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在于此了,这些制度相互影响后,使整个宋朝的城市不断繁荣,也由此发生了一种审美文化的转型。
二、新的社会制度、体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建构中生成的,并且包含了“自发社会秩序”的扩展。
(导论: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P021倒数第三行)自我理解:我们暂且不去论制度体制是否是一次性完成的,不管是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在宋朝,新的社会制度,在政治上包括官职制度,宋代的官职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皇权,而削弱了宰相以及其他下属官员的权力。
官员的品阶有时候是与其实际的权力相互分离的,这也并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
纵观历史,从秦大一统一来,两个主要矛盾一直贯穿着整个历史进程,第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第二则是地方和中央之间的矛盾。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封建集权的加强,这种社会体制在不断建构中逐渐走向兴盛。
社会学家曾经提出了社会制度的三个时期:“形成期”、“效能期”和“萎缩期”。
宋朝大概是处在“效能期”罢。
“自发社会秩序”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提出来的,我认为,在新的制度、体制中,“自发社会秩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自由的和谐模式,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模式。
三、因为新儒学否认导致个人独断的君主专制,因此,唐宋变革实际表现为一场儒学的“世俗化”与政治化的理性化运动。
(第一章唐宋变革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P039倒数第九行)自我理解:所谓新儒学,有些人将它分为宋代新儒学和近现代新儒学。
这里所讲到的当然是宋代新儒学。
在高中的历史学科中,我们就已经很好地了解到了,宋代的新儒学,最主要的一派就是以朱熹、二程为代表的理学。
这是对儒学的一个新发展,他们以一些国学经典著作为主要的依据,批判了隋唐以来以空无为本体,否定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佛、道学说。
新儒学强调“天理为义,人欲为利”,否定了君主专制。
唐宋变革时期,因为这个新儒学的出现(我肤浅地认为,这里的新儒学主要是由程朱理学构成的),在很多社会制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思想上的变革,在政治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南宋社会精英在更多地关心地方、家族事业的同时,同样没有失去对于国家政治、权力的的关心,就以朱熹、陆九渊等被视为地方文化的代表人物而言,他们对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关心,丝毫不亚于北宋的社会精英。
(第一章唐宋变革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P046最后一行)自我理解:刘方老师这里这里用朱熹和陆九渊为例,我认为非常恰当。
众所周知,朱熹是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的社会有极大的贡献,而其在政治上,19岁进士及第之后,为政期间惩奸吏,治绩显赫。
后来因为他的要以理学治国被不被当道者所采用,而遭到了落职罢祠,但是他并没有对国家的政治权利逐渐淡漠,回家照常“讲学不休”。
朱熹在地方上也认真行使自己的职权,使每个地方都得到了较好的收益。
朱熹在家对自己的族人也是有颇多要求,用家规要求自己的族人,使得整个朱氏家族家风严格。
朱熹几乎是一个南宋精英的重要代表,不亚于北宋精英。
五、社会变迁、文化转型,是诸多复杂内、外因素的动态发展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互为作用,双向互动、建构的复杂历史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偶然性与不确定因素,亦难以寻找一个发展规律或者确定的发展模式。
(第一章唐宋变革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P051第六行)自我理解:社会是有一个大概的发展过程的,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开始,再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但是这只是最大的、最理想的一个社会发展过程。
在某个社会阶段里,比如说封建社会阶段,在一个封建王朝和另一个封建王朝之间的变迁,其实是没有太多的发展规律可以寻找的。
社会变迁、文化转型的内因外因有很多,但是占主导地位的无疑是社会原因,自然原因在这里就稍稍逊色了点。
社会原因是人发生的,人类有太多的未知因素,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够找到一个规律,同样,社会变迁中包含了太多的主观客观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因素,也是不能够被发现规律从而做出什么预测的。
六、严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被广泛加以利用,成为宋代士大夫诗性表达新的审美精神追求和话语建构方式。
(第二章隐士范型的重构与宋代士大夫新的审美精神追求P059第九行)自我理解:士大夫阶级在宋代形成并得到了发展,随着这个阶级的形成,有了新的审美理想,并且也成熟起来。
严光这个时候就被作为一个典范,诗人们大多倾向于利用严光来表达他们的某种信仰,或者是利用他来表达一种内涵和意义。
严光就仿佛是变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灯塔,不断地有人利用他,甚至是改造他,在这一次次的进程当中,严光这一典范形象就被不停的重塑和强化,从而成为了宋代隐逸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和很多士大夫效仿的对象和认同的文化内涵。
七、从隐居形式上看,先秦两汉的士人一般采用在丘壑幽林隐逸避世的形式。
这种带有原始意味的隐逸形式,被后代的隐士们称为“小隐”。
(第二章隐士范型的重构与宋代士大夫新的审美精神追求P060第一行)自我理解:古人就有话说过,“小隐于野,大隐于市”。
这里所谓的“野”大概就是老师书中所说的丘壑幽林了。
小隐的人大概都是出于避世的原因,在先秦是比较普遍的。
我们不难在孔子的《论语》中找到这一现象和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首先,我们在孔子漫游时路遇长沮桀溺就能发现,长沮桀溺对子路说的话中更能发现他们的避世思想,“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还有另外一位在《论语》中的避世之人,就是子路遇到的那个荷蓧丈人,荷蓧丈人杀鸡招待子路,且引荐自己两个儿子,这不难看出,荷蓧丈人其实算是知礼的一个高人了。
可能从前也算是仕于朝廷,但是现在却躲避在山野之间,不肯出世,以至于后来子路再来找他时,他已经不见了。
而为什么会有这些“小隐”之人呢?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答案,孔子一直在抱怨“周礼”已经渐渐不复存在了,这个社会都是动荡不安的,十分混乱,这就直接导致小隐的出现和渐渐盛行。
八、小、大、中之说,形式虽有不同,但其动机是一致的,均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士人为体现某种文化、社会价值取向,寻找慰藉、排遣忧患,同时满足享乐愿望的目标。
(第二章隐士范型的重构与宋代士大夫新的审美精神追求P060第八行)自我理解:纵观整个历史的隐逸文化,从先秦起源,在魏晋南北朝兴盛繁荣,唐宋都有所传承,最后延续至清朝。
时代在更替,社会在变革,但是为什么这种隐逸文化却没有消失,反而在每一个时代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特征呢?我承认,每一种隐逸文化都被用不同原则分成不同种类,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的确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本质其实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的。
在这一段特定时期里,这些不管是大隐、小隐,还是中隐的隐士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隐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为了得到一种至少是心灵上的自由,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懑不满。
在他们所隐居的地方,他们能够找到自己所享乐的事物,这就够了。
九、只有建构起士大夫独立与自由的人格,才能保证以道抗势的人格精神、终极信仰与审美理想,而基于自由原则的隐士,恰恰能够提供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第二章隐士范型的重构与宋代士大夫新的审美精神追求P061倒数第八行)自我理解:基于自由原则的隐士是从隐逸的本质上,根据其隐逸所存在方式所依据的原则而分出来的与依据正义原则的隐逸相互对立统一的。
基于自由原则的隐士大多是在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的。
士大夫在这个时候的人格理想发生了很大的与前朝不同的转变。
在前面几个朝代,士大夫大多都是依附于皇权,并没有自己真正的独立人格,这就很容易造成士大夫本身品行的不良。
而在宋朝,以欧阳修和范仲淹为代表的士大夫提倡不再依附于皇权,从而形成士大夫的那种独立人格,不再追逐与这些权势,重建士风。
十、在唐代积极进取精神的时代风气下,隐逸之士的终南捷径在当时并非被批评的方式,反而是一个值得仿效和学习的榜样,然而,在宋代,不仅终南捷径被严肃批评,而且就是以“有道则仕”,以所谓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出仕行为,也同样被加以批判和否定。
(第二章隐士范型的重构与宋代士大夫新的审美精神追求P064 倒数第六行)自我理解:终南捷径是唐朝很多所谓隐士妄图出仕的最佳捷径,他们常常假意隐居在终南山,然后借由一些声望达到被朝廷之人任用的目的。
在宋代为什么会被很多人批判呢?在这里,范仲淹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
范仲淹所提倡的新的隐逸典范便是严光,范仲淹不提倡士大夫依附于皇权,因此也不提倡终南捷径这种方式,他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士大夫自身的人格修养,修身养性,砥砺名节。
这种新的隐士谱系的出现,是对过去那种基于正义原则的隐逸方式的否定和批判。
十一、赵宋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又制定和采取了一些列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经过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就使宋代京城商业和经商风气的盛行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第三章唐宋城市革命、市民审美文化的崛起于繁荣P143 第五行)自我理解:据我所知,中国历代都是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对商人是百般打压。
宋朝虽然并没有跳脱这一历史现象,但是,宋朝经济空前繁荣,相关的商业经济政策也是相较于前面几个朝代更为宽松。
我们都知道北宋出现的《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汴京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景象,整个汴京生机勃勃,市场繁荣,其繁华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大型商场。
这就说明了北宋时期是很注重商业贸易的,而且,在土地政策上并不特别抑制土地的兼并,使整个宋朝在经济上比较开放,因此宋朝城市的繁荣和一些新型商业的兴起就不那么奇怪了。
经济上的稳固,导致社会的稳定,那么赵宋统治者在政治上也会有较长一段时间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