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血液循环2血管生理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4)骨骼肌收缩的 挤压
肌 缩 挤 压 V→V 血 回 流 + V瓣膜的防倒流。
①长期站立 + V瓣膜的 损伤→下肢V曲张。
②立正久站→下肢V回 心量↓+ 精神紧张→虚脱。
16
(5)呼吸运动
吸气
↓ 胸廓↑

胸 内 负 压↑
↓ 肺血管扩张
↓ 心房 + 大V扩张
↓ 肺V回流左室↓
↓ 左室心输出量↓
右臂>左臂(=1.33kPa or 10mmHg) 上午>下午(8~11时最高,0~8时最低) 高原>平原;男性>女性
7
3.形成机制
前提 足够的血液充盈 闭合的血流环路
条件 心室射血 外周阻力
心室收缩 ↓
射血入主A + 外周阻力 ↓
推血(1/3)流动 + 大A扩张(2/3) (动能消耗) (势能贮存+缓冲力)
心室舒张 大A回弹 (势能释放)
↓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上升到最大值=收缩

推血继续流动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降低到最小值=舒张压
8
4.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

SP↑(明显)
血流速↑
↓ 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 DP↑(不明显)
(2)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脏 第三节 血管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淋巴系统 第六节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
1
第三节 血管
❖ 血管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 分布规律: ❖ 身体左右对称部分的血管分布通常也是对称的 ❖ 血管分布与机能相适应。 ❖ 血管走行多与长轴并行,常与神经一起被结缔组
↓ 心房与V压差↑
↓ V回心量↑
Bp↓ ↓
↓ 右室心输出量↑
17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 响 因 素 静脉回流量
体循环平均压↑

心缩力(心泵)↑

骨骼肌收缩(肌泵)↑ ↑
呼吸运动(呼吸泵)↑ ↑
体位:卧→立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
立→卧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
18
五、源自文库循环
(一)组成及功能 微A:总闸门
4
二、动脉血压和脉搏 (一)动脉血压
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的 侧压力,称为血压。一般 所说的血压为动脉血压。
1.正常值与测量 收缩压(Sp) 室缩中期 动脉血压升高到最高值 (12.0~18.7Kpa) 舒张压(Dp) 室舒末期 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 (8.0~12.0Kpa)
5
❖ 脉搏压(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
织包裹成血管神经束。 ❖ 在容易受到牵张或挤压的地方以及经常变形的器
官处,大多吻合成网或弓。
2
一、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 (一)动脉
❖ 1、动脉:血液由心脏射出后流经全身各器官所经 过的血管。可分为大、中、小、微动脉四种。
❖ 2、 动脉管壁:
❖ 内膜:单层扁平上皮,便面光滑。
❖ 中膜: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组成。
右 房: 0 2.67kPa)
(2)易受重力影响,测量位取平卧位 (被测部与心水平)
11
3.中心静脉压(CVP) 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⑴正常值 0.39~1.18kPa(4~12cmH2O) ⑵特点 ①受重力影响较小
②高低取决:射血力、V回流速和量
与射血力呈负相关; 与V回流速和量呈正相关。 ⑶意义 ①反映心功和V回流量 ②控制补液速和量的指标

DP↑(明显)
回心血量↓
↓ 搏出量↓→SP↑(不明显)
9
(3)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A血量↑


心缩期血流速↑
管壁侧压力↑


SP↑(不明显)
DP↑(明显)
(4)大动脉弹性↓→缓冲SP↓维持DP↓ →SP↑(明显)DP↓→脉压↑
(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 体循环平均压变→Bp变
如:大失血→循环血量→Bp↓(显著) 过敏休克→血管容积↑→回心血量↓→Bp↓
10
四.静脉血压与血流 (一)静脉血压
1.分类 (1)外周静脉压 各器官的静脉压 (2)中心静脉压 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正常值为4~12cmH2O。 2.特点 (1) 近心端低,远心端高:
下腔V: 3~4mmmHg(0.4~ 0.53小kPaV):15~20mmHg(2.0~
(2)心缩力↑→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期室内压↓
V回流量↑←抽吸↑ 心缩力↓→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期室内压↑ (心衰) 颈V怒张、肝大、下肢肿←V回流量↓←中心V压↑
14
(3)体位 直立→下肢V回心量↓(约多容纳500ml)
卧位→下肢V回心量>直立 卧位迅速转为立位→总V回心量↓ 立位迅速转为卧位→总V回心量↑ ①患肢抬高→利V回流,防水肿 ②心衰取半卧位→下肢V回心量↓ ③久蹲突站→血滞留下肢→V回心量↓→心输量 ↓→Bp↓→脑、视网膜供血不足→暂时头晕、昏厥,视 物不清。
血压的平均值。大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 正常值: ❖ 收缩压:100~120mmHg(13.3~
16.0kPa) ❖ 舒张压:60~80mmHg(8.0~
10.6kPa) ❖ 脉压:30~40mmHg(4.0~5.3kPa)
6
2.生理变异
(1) 年龄↑10岁→Bp↑1mmHg(血压随年龄增加而 升高,Sp升高比Dp升高更明显) (2)吸气<呼气Bp:吸气负压抽吸,血贮于肺中→ 回心血量↓→射血量↓→Bp↓ (3)活动>安静;站位>卧位
❖ 外膜:结缔组织,含有营养管壁的血管。
❖ 3、分布:
❖ 起于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随后分为升主动 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3段

3
❖ (二)毛细血管 ❖ 体内分布最广,口径最小的血管,许多毛细血管
分支在组织间吻合成网。具有极大的通透性。血液 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 (三)静脉 ❖ 血液由全身各器官流回心脏时所经过的血管。 ❖ 管壁较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也较少,结缔组织 较多,易变形扩张,血容量大。 ❖ 体循环静脉可分为3大系统:上腔静脉系、下腔 静脉和心静脉系。
12
(二)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1.静脉回流
V回流取决于 外周V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 大→多
小→少 V血流阻力 占总循环阻力的15%
在血流阻力中的作用很小 (微V对血流阻力的作用是调节毛细血管的压力)
↓ 调节组织液生成
13
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体循环平均压↑→V回流量↑ 如:循环血量↑、血管容量↓→V回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