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古代汉语大纲及练习

合集下载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实 词)【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实 词)【圣才出品】

第7章实词7.1 复习笔记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对于个体的词来说,它所属的词类也称为词性。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两个:语法功能和意义;语法功能主要指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以及充当什么样的句子成分;意义是指词是否具有词汇意义以及具有什么样的词汇意义。

依据这两条标准,古代汉语中的词可以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概说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虚词则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没有词汇意义。

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古代汉语的实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几类。

(一)名词1.内涵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或空间名称的词,包含有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四个小类。

(1)普通名词用以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2)专有名词指人名、地名、民族和国家、朝代名等;(3)时间名词用以表示时间、年代等;(4)方位名词用以表示方向、位置等。

2.语法功能(1)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例如:①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礼记·学记》)②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左传·成公三年》)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战国策·齐策》)①中“君子”、②中“执事”在句子中作主语;②中的“君”、③中的“寡人”作定语。

(2)名词或名词短语可在判断句中直接作谓语;例如:①虎者,戾虫。

(《战国策·秦策》)②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3)可直接作状语;例如:①射之,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①中“人”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立”,表示“像人一样”;②中“兄”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事”,表示“像对待兄长一样”。

(4)有些名词前有词头“有”,通常加在朝代名、国名、部族名前面;例如:①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尚书·召诰》)②禹攻有扈。

(《庄子·人间世》)③号之曰有巢氏。

王宁古代汉语考研题库

王宁古代汉语考研题库

王宁古代汉语考研题库王宁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汉语学者,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古代汉语语法、词汇学等。

以下是根据王宁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学生准备的古代汉语题库内容:# 一、古代汉语语法题库1. 名词解释题:- 请解释“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及其应用。

- 解释“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中的特点和例句。

2.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意动用法”的是哪一个?A.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孟子曰:“仁者见之谓之仁。

”C.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 简答题:- 简述古代汉语中“谓语前置”的语法现象及其原因。

4. 翻译题:-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 二、古代汉语词汇题库1. 名词解释题:- 解释“之”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及其意义。

2. 选择题:-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但是”?A. 然而B. 虽然C. 既而3. 填空题:-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古代汉语词汇:“________,温故而知新。

”4. 解释题:- 解释“不亦说乎”中的“说”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

# 三、古代汉语句式题库1. 名词解释题:- 请解释“宾语前置”句式在古代汉语中的特点。

2. 分析题:- 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并指出其特殊之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 改错题:- 下列句子中存在句式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综合应用题:- 根据所学知识,构造一个“被动句”的例子,并解释其结构。

# 结语通过以上题库的练习,考研学生可以加深对古代汉语语法、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考研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题库内容应根据王宁教授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大纲进行编制。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7章【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7章【圣才出品】

第4章古代汉语的词际关系4.1 复习笔记语言中的众多语词是彼此相关、互相制约的。

在词汇系统中,词和词之间的关系称为词际关系,其中在音与义上可以发生三种关系。

第一种,音同而义不相关;第二种义近而音相距很远;第三种,音相近,义相通。

具有第一种关系的是同音词,具有第二种关系的是同义词,而具有第三种关系的,是同源词。

与意义相关的词际关系主要是后两种,也是本章的学习重点。

一、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一)同义词的定义1.同义关系群在文言文中,每个词都有数量不同的同义词,组成复杂的同义关系群;以“一”字为例,它的同义关系也是多方面的:(1)在数量这个意义上,它与“独”“特”“单”“孤”等词同义。

(2)在次第这个意义上,它与“初”“始”“太”“元”“端”“起”等词同义。

(3)在“专一”这个意义上,它与“专”同义。

(4)在“总括”这个意义上,它与“总”“统”“凡”“概”等词同义。

(5)在“整体”这个意义上,它与“满”“全”“皆”等词同义。

2.单音词的翻译问题(1)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比双音词的义项更多、指向更广,所以,文言中的同义关系比现代汉语还要复杂,每个词的同义词,都要比相应的现代汉语词略多一些。

(2)文言词的同义关系,不仅直接涉及修辞、造词问题,而且直接涉及对文意、注释材料的理解,以及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准确程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同义词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意义相同而语音不相关的词,互为同义词。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要点:(1)词的同义是有条件的,没有绝对的、全面的同义词,只有在某个意义上、某种语言环境下的同义词①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而言,指相关词的一个或几个义项相同,而不可能是全部义项一一相同。

②同义词不仅有义项和语言环境的条件,还有历史的条件:a.本来不是同义词的,后来可能发展为同义词。

b.起初是同义词的,后来也可能变得不同义了。

c.只有个别贯穿时间很长、历史时期可以不计的同义词。

(2)同义词的语音不相关语音相关、具备音近义通条件的,是同源词,不包括在严格的同义词范围内;同源词之间有历史的渊源关系,它们都是由一个根词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而同义词是意义的偶然相同,两者属于本质不同的现象。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古书阅读常识)【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古书阅读常识)【圣才出品】

第11章古书阅读常识11.1 复习笔记一、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古书特殊的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种:(一)对文1.定义对文是指在行文中,两个语词或两个语句相互对应,构成对应关系的两个语词,在意义上可以相反,也可以相同或相近。

如:《孟子·离娄上》:“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这一例中语词两两对应,即“高”与“下”对应,“丘陵”与“川泽”对应;这种对应,表达了“丘陵”地势高、“川泽”地势低的意思,并显示出丘与陵、川与泽有近义关系;语词的对应还告诉我们,先秦时代以“高下”表述高与低的对应。

这些“相对为文”的语词词义,一些至今仍然不难理解,如“贱”与“贵”,“少”与“长”等;但另一些则要追溯到它们使用的时代进行分析,才易于理解。

2.作用“相对为文”是古代书面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其范围较对偶要宽泛;可以利用对文理解和辨析词义、分析句子结构,也可利用对文解决一些古书的校勘问题。

(二)连文1.定义“连文”是指在行文中,具有同义关系的两个语词往往连接起来使用。

古人行文注意语句的整齐、节奏的和谐,为了这种表达的需要,往往不避重复,增加必要的词语。

在先秦两汉文献中,语词同义连用的情况很普遍的。

如:《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润”同义连文,是单音词“浸”与“润”连用,这两个词都含有“渍”的意义,因而构成同义关系。

同义连文有补足语义、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连文有两单音词的连用,及三个以至四个同义词的连用;较早注意到这种语言现象的是顾炎武,他在《日知录》卷二十四“重言”中提到这一现象,“重言”即连文现象。

2.连文的判断应注意几个问题(1)连用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通常存在可解释关系。

(2)“同义”是就某一语言环境而言的,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曾经同义连文使用的词语未必同义。

(3)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人们习惯以字为单位去理解意义,容易把同义连文强行分开理解而造成讹误。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短语和句子)【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短语和句子)【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短语和句子)【圣才出品】第9章短语和句子9.1 复习笔记一、短语(一)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主要包括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定中短语是中心词在后的体词性短语,其前部分称为定语,其后部分称为中心语;状中短语最常见的形式是状语直接用在中心语之前。

1.类定语(1)内涵类定语,是指在表示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中,定语表示的是物类的整体,而中心语表示的是部分。

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杂说》)“者”字词组:“千里者”是中心语,“马”是定语。

意思是“马当中日行千里的马”。

作为定语的“马”是一个总类,“千里者”是其中具有某一特征的部分。

(2)与后置定语的区别类定语是指在一个整体范围中寻求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或事物,强调在一定范围中寻求;如果理解为定语后置,就没有范围可循。

例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是定语,“可使报秦者”是中心语;意思是在所有赵国人中可以向秦国回复的人。

2.名词作状语名词充当状语,修辞色彩强烈,从语义上看,常见的具体作用有:(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的意义。

例如: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态度,来对待处置谓语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有“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或“像待……似的”的意思,同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意味。

例如:①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

(《孟子·万章下》)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

例如:①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

(《史记·留侯世家》)②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王宁《古代汉语》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宁《古代汉语》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分析
1.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5.1复习笔记
5.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6.1复习笔记
6.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王宁《古代汉语》笔记和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材
汉字
笔记
名校
构形
复习
分析
真题
古代汉语
真题 复习
古代汉语
王宁
笔记
词义
典型
演变
真题
形体
内容摘要
王宁所著的《古代汉语》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古代汉语权威教材。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 参考书目为王宁《古代汉语》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主要内容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 了配套复习辅导用书。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王宁《古 代汉语》教材为主,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古代汉语著作,整理各章的重难点,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精 选历年真题,补充典型习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古代汉语考研真题及相关 习题并提供答案或详解。所选真题和习题基本体现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有利于考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应试 能力。
秦代小篆属于古文字的下限,包括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

古代汉语(王宁)

古代汉语(王宁)

古代汉语主讲:王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导言:古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1911年以前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

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只能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是文言,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一是古白话,即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这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

教学中的古代汉语指文言。

•古代汉语(文言)是一种历史语言,在各个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但是,它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係,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因此,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的关联。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汉字形体演变与构形分析1.1 复习笔记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与汉语早期词汇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传统语言学解读古代文献的基本方法是形、音、义相结合,也就是通过对汉字的形体分析来了解词的意义;学习古代汉语需要追溯能够显示汉字构造意图的早期形体。

因此,首先要了解关于汉字的发展历史和分析方法。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一)文字1.文字的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文字的分类根据记录语言的不同方法,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划分为两大类型: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1)表意文字主要是用形体显示语义信息。

(2)表音文字用形体显示语音信息。

3.汉字(1)汉字的定义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汉字的作用由于汉字最适合汉语的特点,又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及民族心理、习惯以至思维方式一致,所以当世界其他民族的表意文字消亡之后,唯有汉字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毫不间断地持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汉字演变①汉字三要素汉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因而汉字的发展变化也表现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

这三者各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变化规律,但又彼此关联。

字形是字义和字音赖以寄存的躯壳,要了解不同时代(特别是上古)汉字的音与义,就离不开对汉字形体的分析;要想全面、历史地掌握汉字,首先要对汉字形体的演变有明确的了解。

②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形体是其构形、笔道形态和书写体势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a.演变,就是演化和变革。

b.演化,是指汉字形体的细微渐变,是量的积累。

c.变革,是演化的阶段性总结,是汉字形体的部分质变。

(二)汉字字体的演进1.按以往的习惯划分汉字的形体演变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1)古文字阶段秦代小篆属于古文字的下限,包括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

(2)今文字阶段汉代隶书属于今文字的上限,包括汉隶至今的文字。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古代汉语的词际关系)【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古代汉语的词际关系)【圣才出品】

第4章古代汉语的词际关系4.1 复习笔记语言中的众多语词是彼此相关、互相制约的。

在词汇系统中,词和词之间的关系称为词际关系,其中在音与义上可以发生三种关系。

第一种,音同而义不相关;第二种义近而音相距很远;第三种,音相近,义相通。

具有第一种关系的是同音词,具有第二种关系的是同义词,而具有第三种关系的,是同源词。

与意义相关的词际关系主要是后两种,也是本章的学习重点。

一、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一)同义词的定义1.同义关系群在文言文中,每个词都有数量不同的同义词,组成复杂的同义关系群;以“一”字为例,它的同义关系也是多方面的:(1)在数量这个意义上,它与“独”“特”“单”“孤”等词同义。

(2)在次第这个意义上,它与“初”“始”“太”“元”“端”“起”等词同义。

(3)在“专一”这个意义上,它与“专”同义。

(4)在“总括”这个意义上,它与“总”“统”“凡”“概”等词同义。

(5)在“整体”这个意义上,它与“满”“全”“皆”等词同义。

2.单音词的翻译问题(1)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比双音词的义项更多、指向更广,所以,文言中的同义关系比现代汉语还要复杂,每个词的同义词,都要比相应的现代汉语词略多一些。

(2)文言词的同义关系,不仅直接涉及修辞、造词问题,而且直接涉及对文意、注释材料的理解,以及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准确程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同义词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意义相同而语音不相关的词,互为同义词。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要点:(1)词的同义是有条件的,没有绝对的、全面的同义词,只有在某个意义上、某种语言环境下的同义词①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而言,指相关词的一个或几个义项相同,而不可能是全部义项一一相同。

②同义词不仅有义项和语言环境的条件,还有历史的条件:a.本来不是同义词的,后来可能发展为同义词。

b.起初是同义词的,后来也可能变得不同义了。

c.只有个别贯穿时间很长、历史时期可以不计的同义词。

(2)同义词的语音不相关语音相关、具备音近义通条件的,是同源词,不包括在严格的同义词范围内;同源词之间有历史的渊源关系,它们都是由一个根词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而同义词是意义的偶然相同,两者属于本质不同的现象。

王宁《古代汉语》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汉字形体演变与构形分析一、填空题1.从造字法看,“灭”是______字。

[北京大学2010研]【答案】会意【解析】“灭”为会意字,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

2.“恭”字的形旁是______。

[北京大学2010研]【答案】心【解析】“恭”从心共声,只是“心”字变了形。

3.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是______。

[北京大学2010研]【答案】秦隶【解析】秦隶又称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

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

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利”的形旁是______。

[北京大学2010研]【答案】从刀从禾【解析】“利”是会意字,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

5.“龙”的繁体字是______。

[北京大学2010研]【答案】龍6.汉字有四种主要的造字方法,分别是象形、________会意和形声。

[北京大学2011研]【答案】指事【解析】“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实际上只有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7.“颖”字的形旁是____________。

[北京大学2011研]【答案】禾【解析】形声字表示字的意类部分,叫形旁;记录读音的部分,叫声旁。

颖,从禾顷声,禾苗露出土地。

8.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的字体是____________。

[北京大学2011研]【答案】楷书【解析】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①甲骨文:殷商时期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②金文:通行于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③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

④隶书:包括秦隶、汉隶,秦隶是秦代产生的隶书,汉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⑤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沿用至今。

古 代 汉 语 汉字 主讲:王 宁

古 代 汉 语  汉字  主讲:王  宁

古代汉语汉字主讲:王宁第一章汉字关于汉字的预备知识汉字问题的重要性汉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问题的重要性•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是汉语书面语的依托。

他转写汉语口语,超越方言,使汉语免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汉字是华文教育的基石。

不论是汉语作为母语的习得和运用,还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依赖汉字来理解和记忆•汉字是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它记载了汉语的过去,影响了汉语的发展,也影响了汉语今日的现实•汉字字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引渡中华文化的一叶小舟•汉字的基础教育和研究都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要有识别汉字伪科学的能力汉字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作用•汉字是表意文字,在汉字的字形中,反映出词汇语义的信息,确证文献语义一般都要用汉字的构形作旁证•汉字在传承和使用过程中,有分化、假借和通用现象,不了解这种情况,就会犯望形生训的错误•汉字的表音机制很少,形声字有钩稽古音的线索作用,但形声字的声符不宜用来直读•字与词既有关系又有很大差别,要有字词相关的意识,也要有字词差别的意识汉字的性质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三个原则• 1 要看这种文字的形体与语言的哪个要素相联系• 2 要看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3 不拘泥于这种文字的一字一符,要看它的整体系统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三个原则1.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一个原则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构形一定要与语言有一定的联系,才能起到语言载体的作用。

所以,文字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这种文字的形体与语言如何联系。

世界上的文字只能有两种体系。

口头语言有两个要素——音和义,记录语言的文字,只能从中选择一个要素来作为构形的依据;所以,文字形体直接显示的信息只能或是语义,或是语音。

世界文字体系的两分法,也正是按照文字构形的依据来确定的。

根据这个原则,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汉字的使用与词义探求)【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汉字的使用与词义探求)【圣才出品】

第2章汉字的使用与词义探求2.1 复习笔记汉字是因义构形的表意文字,这就使汉字与它所记录的词义直接发生联系。

早期汉字是形义统一的,汉字的字形可以直接用它的意义来解释,单音词的词义也可以通过记录它的字形来探求。

但是,汉字后来的演变对原初的构形既有传承,又有变异。

一、因形求义在探求古代汉语的词义时,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找到本义,通过本义解读文献,或以本义为核心,探求引申义;形义已经脱节的字必须恢复到能够体现造意的字形;假借字必须追溯本字,通过字形的结构分析,探求词的本义,即“因形求义”。

(一)因形求义的条件因形求义需要具备的条件主要有三个:1.只有保持构造意图的字形才能用来探求词义(1)早期汉字还保留着汉字的构造意图,形义统一,可以直接根据字形来探求词义;例如:豆,甲骨文作,是象形字,本义是盛放肉类等的食器,形状像高脚盘。

(2)今文字阶段汉字经过隶变,书写单位演变成笔画,汉字的形体发生变化,大部分汉字的演变是有规律的。

因此,大多数字形仍然保留构形理据,只是理据的显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例如:见,甲骨文作,从“人”从“目”,会“看见”之意。

小篆作,楷书作“见”。

在隶变过程中,眼睛之形演变为“目”,人形演变为“儿”,是规律性演变,构造意图保留。

2.只有本义才能通过分析字形而求得(1)汉语的词汇绝大多数是多义的,其中有本义,有引申义;因形求义的“义”是指“本义”。

(2)本义是与字形相贴切的、可以用文献来证实的词的义项。

例如:“木”的金文字形作,上象枝,中象干,下象根,其本义是树木。

(3)词在应用过程中,会从本义出发,沿着本义的特点决定的方向,按照民族心理和习惯,不断发展出新的引申义。

例如:人们一般认为树木的知觉比较迟钝,因此“木”由“树木”义发展出“麻木”义。

(4)本义与字形的关系最为密切,只有本义才能通过分析字形求得,如果用引申义,特别是远引申义来联系字形,容易产生牵强附会的弊病。

(5)本义是众多引申义产生的起点,通过本义过渡,可以把引申义和字形关联起来。

古代汉语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教材:《古代汉语》,王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内容:包括导言、通论和文选三部分。

一、导言。

介绍课程性质与学习方法。

二、通论。

包括汉字、词汇、音韵、实词短语与句子、虚词、古书阅读常识等6 部分。

三、文选。

文选的教学分精讲和泛读两部分。

精讲古代诗文19篇,着重于字、词、句有关知识的讲解,部分篇目要求学生背诵;泛读古代诗文 20 篇,供学生课余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时:通论 42 课时;文选54 课时。

总计 96 学时。

导言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1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2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 (1) 文言文; (2) 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 )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 2 )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三、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牢固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综合能力,以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提高学生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四、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将通论的学习和文选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章汉字教学目标: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认识汉字的性质和构造;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假借字、分化字、异体字、繁简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汉字构造类型的判断;因形求义方法的运用;几种用字方法的识别。

教学时数:8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汉字形体演变的六个阶段 :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虚 词)【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虚 词)【圣才出品】
6 / 6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⑤吕后真而主矣。(《史记·留侯世家》) ⑥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陈胜项籍传》) 其中“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而”“乃”一般多作定语。 (3)第三人称代词 有“其”“厥”“之”等; ①“其”,主要充当定语;用法: a.充当定语;例如: 民未知义,未安其居。(《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b.充当主谓词组或分句的主语;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 记·项羽本纪》) ②“厥”,充当定语;例如: 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左传·成公十三年》) ③“之”和“其”; a.在上古汉语里,“其”不用于宾语,充当宾语的第三人称代词是“之”;例如: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史记·管晏列传》) b.充当双宾语中的近宾语和充当兼语式中的兼语,也是“之”的语法功能,这种功能 和“之”充当宾语的功能是相通的;例如: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c.“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语法功能并不完 备,除了能分别充当宾语定语外,在上古它们都不能充当单句的主语;此外,说它们并不是 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还由于下面两种情况:
(四)连词 1.定义 连词: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 关系的一类虚词。
2.连词和介词区别
3 / 68
圣才电子书

不同之处在于: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介词能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2)连词不能带宾语,而只是在词、词组、句子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汉字形体演变与构形分析)【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汉字形体演变与构形分析)【圣才出品】

第1章汉字形体演变与构形分析1.1 复习笔记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与汉语早期词汇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传统语言学解读古代文献的基本方法是形、音、义相结合,也就是通过对汉字的形体分析来了解词的意义;学习古代汉语需要追溯能够显示汉字构造意图的早期形体。

因此,首先要了解关于汉字的发展历史和分析方法。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一)文字1.文字的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文字的分类根据记录语言的不同方法,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划分为两大类型: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1)表意文字主要是用形体显示语义信息。

(2)表音文字用形体显示语音信息。

3.汉字(1)汉字的定义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汉字的作用由于汉字最适合汉语的特点,又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及民族心理、习惯以至思维方式一致,所以当世界其他民族的表意文字消亡之后,唯有汉字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毫不间断地持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汉字演变①汉字三要素汉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因而汉字的发展变化也表现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

这三者各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变化规律,但又彼此关联。

字形是字义和字音赖以寄存的躯壳,要了解不同时代(特别是上古)汉字的音与义,就离不开对汉字形体的分析;要想全面、历史地掌握汉字,首先要对汉字形体的演变有明确的了解。

②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形体是其构形、笔道形态和书写体势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a.演变,就是演化和变革。

b.演化,是指汉字形体的细微渐变,是量的积累。

c.变革,是演化的阶段性总结,是汉字形体的部分质变。

(二)汉字字体的演进1.按以往的习惯划分汉字的形体演变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1)古文字阶段秦代小篆属于古文字的下限,包括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

(2)今文字阶段汉代隶书属于今文字的上限,包括汉隶至今的文字。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音韵学的应用)【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音韵学的应用)【圣才出品】

第6章音韵学的应用6.1 复习笔记一、上古音与字词关系的探求(一)探求字词同源1.同源词的形成所有的词都是以具体的语义作为它的内容,以规定的语音作为它的外在形式,这就产生了语音和语义的结合问题;现代语言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产生之初,一个词的语义和语音没有必然联系,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义内容纯粹是偶然的,这一理论无疑也适用于汉语;在语言的基本词汇初步形成以后,陆续创造的新词就往往与旧词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声音和意义两方面都与旧词相通,语言学称这种关系的词为同源词;旧词为根词,新词为派生词;章炳麟称这种现象为孳乳变易。

2.确定同源词的首要条件确定同源词的首要条件之一是找到两个(或几个)词之间的声音联系,这里的声音不是指今天的汉语普通话读音,而是指产生新词时代的读音。

考求《说文》所收录的字词的同源关系,通常都以上古音系作为语音基础;例如:逑-仇(1)《诗经·周南·关雎》:“君子好逑。

”毛传:“逑,匹也。

”(2)《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仇。

”毛传:“仇,匹也。

”(3)《说文·人部》:“仇,譬也。

”《说文·走部》:“逑,又曰怨匹曰逑。

”(4)逑、仇都训“匹”,意义相同,逑、仇二字古音都是幽部群母,据此可知逑、仇为同源词。

(二)确定用字通假1.本字不用,而用音同音近字替代的现象,在古书中屡见不鲜;掌握上古音知识,就可以结合对词义的分析,确定文中所用的字是本字还是通假字。

2.在一般情况下,通假字的形义与本字的形义没有关系,只存在声音上的相同或相近;例如:衣-殷(1)《礼记·中庸》:“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

”郑玄注:“衣读如殷,声之误也。

齐人言殷声如衣。

”(2)《尚书·康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

”“壹戎衣”即“殪戎殷”,用兵伐殷的意思。

(3)衣、殷同属上古影母,衣在微部,殷在文部,有对转关系;据此可知“衣”是“殷”的通假字。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音韵学基本知识)【圣才出品】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音韵学基本知识)【圣才出品】

第5章音韵学基本知识5.1 复习笔记一、中古音的声、韵、调(一)声1.名称声即声母,还有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名称;自等韵学兴起后,多用五音(或七音)三十六字母指称中古声母。

(1)五音五音,是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

(2)七音七音,是指在五音基础之上,又分立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

(3)三十六字母字母是表示声母的代表字,一般认为三十六字母形成于唐末宋初;用七音来统摄三十六字母,可以列举如下:①唇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②舌音端透定泥;知彻澄娘;③齿音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④牙音见溪群疑;⑤喉音影晓匣喻;⑥半舌来;⑦半齿日。

2.三十六字母与中古音声母中古音的声母通常用三十六字母表示。

(1)中古音依照语音史分期,中古音通常以隋末唐初的语音为代表,因为韵书《切韵》产生在这个时期,所有研究中古音的学者都把《切韵》和《切韵》系统韵书当作核心材料。

而三十六字母产生在唐末宋初,反映宋代的声母系统,不能准确地表示中古声母。

(2)三十六字母的变迁很多学者都潜心研究过《切韵》(《广韵》)的声母系统,结论都有出入,但总趋势比较接近:中古的声母有36个,但与三十六字母有所不同。

以三十六字母为基础来叙述声母:①唇音:将非敷奉微4母并入帮滂并明4母之中,减少4个声母;②齿音:从照穿床审中分出庄初崇生4母,多出4个声母;③喉音:把喻母分成喻三(也称于母、云母)、喻四(也称以母、余母),但同时把喻三与匣母合并,认为喻三与匣母在当时是一个声母;三十六字母的其余字母不变。

这样中古声母总数仍是36个,但与三十六字母有很大不同;把中古声母的代表字和拟音列成下表:表5-1 中古声母代表字和拟音表李荣在研究《切韵》残卷时,发现一个俟母;俟母属于齿音庄组,与禅母相对,本表未列,当今多数学者承认俟母。

李荣认为中古不存在娘母,多数学者反对这一看法,本表仍列出娘母;中古声母总数在35(不承认俟母和娘母)与37(承认俟母,不排除娘母)之间。

古代汉语(王宁版)书本课后题阅读译文

古代汉语(王宁版)书本课后题阅读译文

古代汉语(王宁版)书本课后题阅读译文原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选(书本第39页)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翼幸君之一悟③,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

此不知人之祸也。

翻译:屈原对子兰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痛恨。

虽然身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

他总是不忘怀念君王,复兴国家,扭转局势,所以在一篇作品中多次流露此种心情。

然而终究无可奈何,所以也不可能再返朝廷,于此也可见怀王最终也没有醒悟。

作为国君,不管他聪明还是愚蠢,有才还是无才,都希望找到忠臣和贤士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然而亡国破家之事却不断发生,而圣明之君、太平之国却好多世代都未曾一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所谓忠臣并不忠,其所谓贤士并不贤。

怀王因不知晓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

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

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灾祸。

《易经》上说:“井已经疏浚干净,却没人来喝水,这是令人难过的事。

国君若是圣明,大家都可以得到幸福。

”而怀王是如此不明,那里配得到幸福啊!原文:《列子·说符》选(书本第56页)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

恶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

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

”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郄雍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练习第一套1 .填空:(1)汉字形体演变六个阶段中的前四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依次是:商代的甲骨文、▁▁▁▁▁▁▁▁、▁▁▁▁▁▁▁▁、▁▁▁▁▁▁▁▁。

(2)我国第一部用六书分析汉字结构、说解字义的文字学著作,是东汉许慎作的《▁▁▁▁▁▁▁▁》。

清代学者解释和研究这部文字学著作的所有著述中,成就最高的是段玉裁的《▁▁▁▁▁▁▁▁》。

2 .简答:( 1 )什么是“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给六书下的定义及所举的例字是什么?( 2 )以下面所举八字为例,分别说明象形与指事,象形与会意,会意与指事,会意与形声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木、人(象形);本、高(指事);休、囚(会意);沐、浴(形声)( 3 )根据题中所提供材料,说明下列各字分别是用何种造字方法造的(即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并且说明在所举例句中,该字用的是它的本义或是引申义或是假借义:A .《说文》:“从,相听也。

从二人。

”《鞌之战》:“师从齐师于莘。

”答:“从”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从”字用的是▁▁▁义。

B .《说文》:“顛,顶也。

从页,真声。

”《汉书·司马相如传》:“偃蹇杪颠。

”唐颜师古注:“杪颠,枝上端也。

”答:“顛”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顛”字用的是▁▁▁义。

C .顧许慎:“顧,還视也。

从页,雇声。

”《庄辛论幸臣》:“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顧犬,未为晚也。

'”答:“顧”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顧”字用的是▁▁▁义。

D .《说文》:“彫,琢文也。

从彡,周声。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

”答:“彫”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彫”字用的是▁▁▁义。

E .:“習,数飞也。

从羽,从白(白即鼻)。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習之,不亦说乎?'”答:“習”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習”字用的是▁▁▁义。

F .《说文》:“宵,夜也。

从宀——宀下冥也,肖声。

”《礼记·学记》:“大学始教……《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答:“宵”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宵”字用的是▁▁▁义。

G .《说文》:“術,邑中道也。

从行,术声。

”《齐桓晋文之事》:“无伤也,是乃仁術也。

”答:“術”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術”字用的是▁▁▁义。

H .《说文》:“本,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本”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本”字用的是▁▁▁义。

I .《说文》:“辨,判也。

从刀,辡声。

”(许慎:“判,分也。

从刀,半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

”“辨”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例句中“辨”字用的是▁▁▁义。

3. 讨论与思考( 1 )讨论:为什么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如何利用汉字的这种性质学习古代汉语?( 2 )思考:就汉语言文字而言,字与词的的异同是是什么?汉字练习第二套1 .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 )、下列各组形声字,形符相同的一组是()A 、颖颇颠项B 、裏哀裸裳C 、栽载戴哉D 、徒造迎违( 2 )、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 、莫步末向B 、门表冠暴C 、安涉秉兼D 、而监集寇( 3 )、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A 、刃日除鱼B 、象朱牧闻C 、集日信暴D 、山河旦车( 4 )、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欣斯析近B 、宝牢宇室C 、胜功勤营D 、杞采案材( 5 )下列各组异体字,全是声符不同的一组是()A 、雞鶏,线線B 、蚓螾,勝剩C 、俯頫,袴裤D 、软輭,时旹( 6 )下列各组异体字,全属于会意和形声之别的一组是()A 、嶽岳,野埜 B 、淚泪,惭慙C 、岩岩,和咊D 、襍雜,渺淼( 7 )下列各组汉字,完全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遊游,酤沽B 、礙碍,卻却C 、傑杰,寘置D 、蚤早,哲喆( 8 )下列各组字中,不属分化字的一组是()A 、内纳B 、尉慰C 、然燃D 、泪淚( 9 )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用假借字的是()A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至B 、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C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D 、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3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繁体字形。

收获()发射()经历()借贷()辛丑()猎获()理发()历法()凭借()丑恶()台风()出征()饥馑()回复()干枯()楼台()征兆()饥饿()重复()树干()4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分化字、异体字现象,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和正字。

A .姜氏欲之,焉辟害?B .无庸,将自及。

C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D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E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F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

G .宣子田于首山。

H .惜也,越竟乃免。

I .请曲县、繁缨以朝。

J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词汇练习第一套1 .词语解释(用现代汉语的词、词组或句子,简单解释例句下所给词在例句中的词义):( 1 )《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 2 )《许行》:“后稷教民稼穑。

”稼:穑:( 3 )《晏子春秋》:“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

”齐:济:( 4 )《礼记·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開而弗达。

”道:開:( 5 )《晋灵公不君》:“犹不改,宣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骤:贼:( 6 )《齐桓晋文之事》:“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

莅:( 7 )《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 8 )《鞌之战》:“齐师乃止,次于鞫居。

”次:( 9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 10 )《齐桓晋文之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觳觫:( 11 )《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爱:( 12 )《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中:( 13 )《桀纣之失天下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就:走:( 14 )《齐桓晋文之事》:“对曰:‘将以釁钟。

'”釁:《郑伯克段于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国: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A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B .犹不改,宣子骤谏。

C .仲尼闻之,曰:“惜也。

不如多与之邑。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D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E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F .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G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H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I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J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3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并指出它在本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 1 )、子倍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倍:( 2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 3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三日不食矣!”饿:( 4 ).子曰:“此城濮之赋也。

”赋:( 5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昏:( 6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饥:( 7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竟( 8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

趋:( 9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 10 )、问者曰 :" 徒术而无法 , 徒法而无术 , 其不可 , 何哉 ? 徒 : ( 11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

闻:( 12 ).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 13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益:( 14 )、解狐乃引弓迎而射之。

引:( 15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月:词汇练习第二套1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双音合成词的是A 、若舍郑以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乃筑诸侯之馆C 、寡君闻命矣D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 2 )、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A 、憔悴经济颁发B 、仓卒参差流离C 、匍匐辗转男女D 、琵琶清静组织( 3 ).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 .犹豫、参差、蝉娟B .扶摇、磅礴、逍遥C .霹雳、窈窕、徘徊D .纷缊、荒忽、萧瑟( 4 ).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古今词义相同的是A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B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C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为同义项的是A 、①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②不许楚言,是弃宋也B 、①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②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C 、①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D 、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②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不属同一义项的是A 、①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②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B 、①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②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生也C 、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②君子知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D 、①而士大夫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滋民,渐不可以长②以尊宗庙,重朝廷,防微杜渐( 7 ).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未用本义的是A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B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C .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D .斩一首者爵一级( 8 ).下列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是用假借字的是A .楚师薄于险B .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C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D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2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复合词的有A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B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C 、是社稷之臣也D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 2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常用义不同的有A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B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C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D 、平原君乃免冠谢( 3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A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