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定稿版

合集下载

食用木薯变性淀粉

食用木薯变性淀粉

I I CS 67.180.20DB35X11前 言食用木薯变性淀粉是由木薯淀粉通过湿法工艺,经过酯化、醚化、酸化、氧化、交联、复合等反应而制得。

虽然变性反应种类多样,对应的反应剂、反应剂使用限量及其在最终产品里的残留量要求不一样,但都基本具有增稠性、抗老化性、乳化性、冻融稳定性等性能。

目前尚无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标准中的水分、细度、白度、斑点四个指标参照NY/T 875-2004《食用木薯淀粉》制定,其它指标根据生产销售及实践验证制定。

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明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三明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媛、庄丽琼、张柏祥、陈由杰、上官云娣、刘晓良。

食用木薯变性淀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木薯变性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湿法工艺,由酯化、醚化、酸化、氧化、交联、复合等反应而制得的食用木薯变性淀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713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 4789.15 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2086 淀粉灰份测定方法GB/T 12087 淀粉水分测定方法GB/T 12095 淀粉斑点测定方法GB/T 12096 淀粉细度测定方法GB/T 12097 淀粉白度测定方法NY/T 875-2004 食用木薯淀粉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原辅材料食用木薯淀粉:质量标准应符合NY/T 875-2004的有关要求。

木薯淀粉

木薯淀粉

木薯淀粉木薯淀粉,又称生粉.经科学新工艺加工而成,不加入任何添加剂、漂白剂、纯天然,具有粘度高、酸度低、高弹性、糊化透明好、洁白细腻的特点。

用途很广,是食品、饲料、造纸、纺织、医药、化工等工业重要原料,有着多种多样的利用价值。

木薯淀粉特征颜色:木薯淀粉呈白色。

气味:没有气味:木薯淀粉无异味,适用于需精调气味的产品,例如食品和化妆品等。

口味:平淡,木薯淀粉无味道、无余味(例如玉米),因此较之普通淀粉更适合于需精调味道的产品,例如布丁、蛋糕和馅心西饼馅等。

浆糊:清澈木薯淀粉蒸煮后形成的浆糊清澈透明,适合于用色素调色。

这一特性对木薯淀粉用于高档纸张的施胶也很重要。

粘性:由于木薯原淀粉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率高达80:20,因此具有很高的尖峰粘度。

这一特点适合于很多用途。

同时,木薯淀粉也可通过改性消除粘性产生疏松结构,这在许多食品加工中相当重要。

冷冻-解冻稳定性高:木薯原淀粉浆糊表现出相对低的逆转性,因而在冷冻解冻循环中可防止水份丢失。

这一特性还可通过改性进一步增强。

木薯淀粉用途木薯淀粉以原淀粉和各种变性淀粉两大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非食品工业。

变性淀粉可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要求定制,以适用于特殊用途。

食品木薯原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配方中,例如焙烤制品,也应用于制作挤压成形的小食品和木薯粒珠。

变性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已用作增稠剂、粘结剂、膨化剂和稳定剂,也是最佳的增量剂、甜味剂、调味剂载体和脂肪替代品。

使用木薯淀粉的食品包括罐头食品、冷冻食品、干混食品、焙烤食品、小食品、佐料、汤料、香肠、奶制品、肉及鱼制品和婴儿食品。

饮料变性淀粉在含固体成份的饮料中用作胶体稳定剂。

在饮料中,木薯淀粉甜味剂优于蔗糖,因为前者改善了加工过程并强化了产品特性,与其它甜味剂结合,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

木薯淀粉水解形成的高水解度糖浆是啤酒酿造中易发酵糖的理想来源。

糖果木薯原淀粉和各种变性淀粉在糖果生产中有很多用途,如胶凝、增稠、稳定体系、增强发泡、控制结晶、粘结、成膜、增添光泽等。

木薯淀粉生产工艺及其特性

木薯淀粉生产工艺及其特性

木薯淀粉生产工艺及其特性规范摘要木薯淀粉是一类天然的碳水化合物,它可以作为食物添加剂,由于其特殊的凝胶性质、抗凝性、凝胶性、热稳定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木薯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其原料的污染处理、杀菌、淀粉提取、精制等内容,以及木薯淀粉的特性,如粘度、凝胶性、水溶性等。

研究表明,木薯淀粉是一种具有凝胶性、抗凝性、稳定性、耐酸碱性等特性的安全、无毒的添加剂。

关键词:木薯淀粉;生产工艺;特性IntroductionCassava starch,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apioca starch and manioc starch, is a natural carbohydrate substance. It is mainly produced from cassava, the third most important staple food crop in the world. It can be used as a food additive due to itsspecial gel characteristics, anti-coagulant characteristics, gel characteristics, heat stability and so 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assava starch,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First, the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such as pollution processing, disinfection and starch extraction, will be discusse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ssava starchwill be described.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cassava starch in food industry will be introduced.Raw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The production of cassava starch mainly includes the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of raw materials, such as pollution processing, disinfection and starch extraction.First of all, befor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rawmaterials must be treated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soil and sand, which includes cleaning, washing and other procedures.Then the raw materials should be disinfected and sterilized with suitable disinfectants, such as chlorine dioxide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Finally, the starch is extracted from the peeled and processed raw materials by using starch extraction process, such as enzyme method, chemical method and physical method.Characteristics of Cassava StarchCassava starch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viscosity, gelability, water solubility and others, which makes it very suitable for food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Viscosity: Generally, the viscosity of cassava starch is low, so it can be used as a thickener in food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Gelability: Cassava starch has a wide range of gel properties, which makes it suitable for food production. It canform a stable and transparent gel, which has good shape holding property.Water Solubility: Cassava starch is highly soluble in cold water and heat-resistant, so it can be used as an emulsifier and stabilizer in food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Acidity and Alkalinity: Cassava starch has good acid and alkali resistance, which can be used in harsh acidic or alkaline environment.Application of Cassava Starch in Food IndustryCassava starch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food production. It can be used as a thickener, stabilizer, emulsifier, texturizer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texture, flavor and shelf life of food.。

木薯淀粉实验报告

木薯淀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木薯淀粉的提取方法。

2. 掌握淀粉的性质测试方法。

3. 验证木薯中淀粉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以木薯、玉米、小麦等作物含量较高。

淀粉的提取主要是利用淀粉在水中溶解度较低,而在热水中溶解度较高的特性。

通过将木薯块茎粉碎,用水浸泡、煮沸,过滤等步骤,可以提取出淀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木薯、碘液、无水乙醇、蒸馏水、滤纸、漏斗、烧杯、电子天平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漏斗、加热装置、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新鲜木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 将木薯块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搅拌器搅拌至木薯块完全溶解。

3. 将溶解后的木薯溶液煮沸,保持沸腾状态约1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

4. 煮沸完成后,将溶液过滤,得到淀粉滤液。

5. 将淀粉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沉淀情况。

6. 用滤纸过滤沉淀,收集沉淀物,即为木薯淀粉。

7. 将木薯淀粉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木薯淀粉。

8. 对干燥的木薯淀粉进行性质测试。

五、实验现象1. 煮沸过程中,木薯块逐渐溶解,溶液变得粘稠。

2. 加入无水乙醇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3. 经过干燥处理后,得到白色粉末状木薯淀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木薯淀粉的提取:根据实验步骤,成功提取出木薯淀粉,证明木薯中含有淀粉。

2. 木薯淀粉的性质测试:a. 碘液测试:将少量木薯淀粉加入碘液中,观察现象。

结果显示,淀粉遇碘液变蓝,证明木薯淀粉中含有淀粉。

b. 溶解性测试:将少量木薯淀粉加入水中,观察现象。

结果显示,淀粉在水中溶解度较低,说明木薯淀粉具有一定的抗水性。

c. 热稳定性测试:将少量木薯淀粉加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结果显示,淀粉在热水中溶解度较高,说明木薯淀粉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提取出木薯淀粉,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木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且木薯淀粉具有一定的抗水性和热稳定性。

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木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

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木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

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木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王布强1,陈祥贵1,袁怀波2,王 君1(1.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2.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摘 要:本实验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氯乙酸作羧甲基化试剂,合成了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

采用铜盐沉淀法测其取代度,筛选出了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h,配料质量比淀粉:氯乙酸:氢氧化钠=1.00:0.44:0.44;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产品取代度(DC)为0.79。

与原木薯淀粉相比,交联-羧甲基反应后产物黏度增大,膨胀凝固性、热稳定性、透明度得到改善,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良好的应用性能。

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1008~1164cm-1的吸收峰强度加强,证实在淀粉中引入了羧甲基。

DSC分析表明,交联-羧甲基淀粉有较高的糊化温度,且更易糊化。

关键词:木薯淀粉;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理化性质;结构表征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rosslinked Carboxymethyl Cassava StarchWANG Bu-qiang1,CHEN Xiang-gui1,YUAN Huai-bo2,WANG Jun1(1.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China;2.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Abstract :The crosslinked carboxymethyl double modified starch (CCMS) was made from cassava starch with epichlorohydrinas crosslinking agent and chloroacetic acid as carboxyme thylating agent.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f product was determinedby the precipitation method of copper sal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reaction temperature 55 ℃, reaction time 4h and ratio of starch:ClCH2COOH:NaOH 1.00:0.44:0.44. The DS is about 0.79 under these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nativestarch, CCMS shows higher viscosity, paste transparency and thermostability. CCMS possess the stronger environmentadaptability with goo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The FTI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ak at 1008~1164 cm-1 is enhanced, indicatingthe group of carboxymethyl has been introduced in starch molecule. The DS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ross-linked carboxymethylstarch has a higher gelation temperature and can be gelated more easily.Key words:cassava starch;cross linked carboxymethyl;double modification; property;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中图分类号:TS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8)10-0178-05收稿日期:2007-08-03作者简介:王布强(198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

木薯淀粉科技实验报告(3篇)

木薯淀粉科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木薯淀粉的提取方法;2. 了解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3. 分析影响木薯淀粉提取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木薯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木薯中。

木薯淀粉提取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淀粉提取、洗涤、干燥等步骤。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木薯淀粉,通过测定淀粉的纯度、水分、灰分等指标,分析影响淀粉提取效果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木薯、蒸馏水、无水乙醇、碘液、硫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等。

2. 实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高速搅拌器、离心机、干燥箱、电子天平、移液器、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预处理:将新鲜木薯去皮、去籽,切成小块,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 淀粉提取:将预处理后的木薯块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用高速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淀粉充分溶解。

3. 离心分离:将搅拌后的溶液用离心机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出淀粉溶液。

4. 洗涤:将离心后的淀粉溶液用蒸馏水洗涤3次,每次洗涤后用离心机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

5. 沉淀:将洗涤后的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过夜,使淀粉沉淀。

6. 干燥:将沉淀的淀粉用布袋过滤,用干燥箱干燥至恒重。

7. 淀粉纯度测定:采用碘液法测定淀粉的纯度。

8. 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淀粉的水分。

9. 灰分测定:采用高温灼烧法测定淀粉的灰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淀粉纯度:实验测得木薯淀粉的纯度为98.5%,说明提取效果较好。

2. 水分:实验测得木薯淀粉的水分为5.2%,符合国家标准。

3. 灰分:实验测得木薯淀粉的灰分为0.3%,符合国家标准。

影响木薯淀粉提取效果的因素分析:1. 原料预处理:原料预处理程度对淀粉提取效果有较大影响。

预处理程度越高,淀粉提取效果越好。

2. 提取时间:提取时间过长,会导致淀粉降解;提取时间过短,则提取效果不佳。

木薯淀粉检验报告模板

木薯淀粉检验报告模板

木薯淀粉检验报告模板1. 检验目的本次检验旨在评估木薯淀粉的质量,并从外观、理化指标、微生物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方法:- 外观检验:通过直接观察样品的颜色、气味、外观等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明显的异物或异常情况。

- 粒度检验:使用颗粒度仪测量样品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 水分含量检验:采用干燥法来确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 碱度检验: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对样品进行滴定,以确定其碱度。

- 微生物检验:通过培养基培养和显微镜观察来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

- toxicants检验:使用相关仪器分析样品中有无毒性有害物质的残留。

3. 检验结果3.1 外观检验经过外观检验,木薯淀粉样品的颜色呈白色,无明显的异物或异常情况。

3.2 粒度检验根据颗粒度仪测量结果,木薯淀粉样品的颗粒大小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xxμm。

3.3 水分含量检验经干燥法检验,木薯淀粉样品的水分含量为xx%。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水分含量在xx%以内)。

3.4 碱度检验经滴定实验,木薯淀粉样品的碱度为xx。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碱度在xx范围内)。

3.5 微生物检验经过培养基培养和显微镜观察,木薯淀粉样品中无明显的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数目符合国家标准(每克样品中的总菌落不超过xx个)。

3.6 toxicants检验经过相关仪器的分析,木薯淀粉样品中未检测到任何毒性有害物质的残留。

4. 结论经过上述各项检验,木薯淀粉样品在外观、理化指标、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等方面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其他工业应用中使用。

5. 建议和改进措施从本次检验中发现,样品的水分含量和碱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在继续生产过程中,建议继续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控制水分含量和碱度,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XX- 检验机构:XX检验中心7. 日期本次检验报告完成日期:XXXX年XX月XX日8. 备注备注栏可用于记录其他需要说明的信息。

木薯淀粉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木薯淀粉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木薯淀粉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研究木薯淀粉是一种常见而又有趣的食材,在烘焙食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改善面团的质地和口感,还可以提升食品的保湿性和延展性。

本文将探讨木薯淀粉的性质及其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木薯淀粉的基本特征。

木薯淀粉是从木薯根茎中提取的一种粉末状物质,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与其他淀粉类似,木薯淀粉是由淀粉颗粒聚集而成的,这些颗粒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有益物质。

由于木薯淀粉没有特殊的味道,因此可以在烘焙食品中充当增稠剂和粘合剂。

其次,木薯淀粉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广泛而多样。

一方面,木薯淀粉可以提高食品的保湿性。

在制作蛋糕等烘焙食品时,我们通常希望食品保持湿润而不干燥。

木薯淀粉具有出色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可以有效地抑制水分的流失,使得蛋糕等烘焙食品更加湿润可口。

另一方面,木薯淀粉还能提升食品的延展性。

在制作饼干、面包等烘焙食品时,我们需要面团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这样才能塑造出理想的形状和口感。

木薯淀粉的特殊粘性能够增加面团的柔软度和延展性,使得制作过程更加顺利,并且最终产出的食品更具咀嚼感。

此外,木薯淀粉还可以作为替代品,用于制作无麸质或低麸质食品。

有些人对麸质过敏或不耐受,因此需要寻找麸质替代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木薯淀粉是一种无麸质的天然食材,可以用来代替面粉或其他含麸质的材料。

很多烘焙食品中都可以使用木薯淀粉来制作,例如无麸质饼干、无麸质面包等。

然而,尽管木薯淀粉在烘焙食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木薯淀粉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受热变性,导致食品质地不佳。

因此,在使用木薯淀粉时,需要对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以确保食品的质量。

其次,由于木薯淀粉的独特性质,需要与其他配料进行适当的配合,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前期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将木薯淀粉与其他淀粉或胶凝剂混合使用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木薯淀粉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木薯淀粉执行标准

木薯淀粉执行标准

木薯淀粉执行标准一、基本要求木薯淀粉应符合以下要求:1. 原料应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木薯品种,并在良好的农业规范下种植。

2. 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卫生法规,防止污染。

3. 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二、感官要求木薯淀粉应具有其特有的颜色、气味和组织形态,无异味,无杂质,无霉变。

1. 颜色:应为白色或略带黄色。

2. 气味:应有木薯淀粉特有的气味,无异味。

3. 组织形态:应呈干燥、松散的粉末状,无结块。

4. 杂质:应无外来杂质,无霉变。

三、理化指标木薯淀粉的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1. 水分含量:应≤12%。

2. 灰分含量:应≤0.3%。

3. 蛋白质含量:应≤0.5%。

4. 脂肪含量:应≤0.5%。

5. 白度(以反射率计):应≥80%。

6. 细度(通过80目筛的筛余物):应≤10%。

7. 斑点数(个/cm²):应≤25。

8. 酸度(以0.1N NaOH溶液滴定):应≤25。

9. 二氧化硫残留量:应≤30mg/kg。

四、卫生指标木薯淀粉的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 无机砷含量:应≤0.05mg/kg。

2. 铅含量:应≤0.2mg/kg。

3. 镉含量:应≤0.1mg/kg。

4. 总汞含量:应≤0.02mg/kg。

5. 黄曲霉素B₁含量:应≤5μg/kg。

6.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7. 大肠菌群:应≤10MPN/100g。

8.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9. 副溶血性弧菌:不得检出。

五、微生物指标木薯淀粉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1. 细菌总数:应≤1000cfu/g。

2. 大肠菌群数:应≤30MPN/100g。

木薯淀粉实验报告结论

木薯淀粉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木薯淀粉的提取方法;2. 掌握淀粉的鉴定方法;3. 研究木薯淀粉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

木薯是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其淀粉含量高达25%以上。

本实验采用机械破碎、浸泡、过滤、沉淀等步骤提取木薯淀粉,并通过碘液鉴定其存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木薯、碘液、无水乙醇、蒸馏水等;2. 实验仪器:打浆机、滤纸、漏斗、烧杯、试管、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新鲜木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2. 将木薯块放入打浆机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打浆至糊状;3. 将糊状物过滤,得到滤液;4.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5. 将烧杯置于室温下,静置沉淀;6. 取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直至无色;7.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晾干,得到木薯淀粉;8. 将少量木薯淀粉加入试管中,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经过打浆、过滤、沉淀等步骤,成功提取了木薯淀粉;2. 将提取的木薯淀粉加入试管中,滴加碘液,观察到淀粉遇碘液后变蓝,证明木薯中含有淀粉;3. 通过对木薯淀粉的性质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吸水性、透明度和稳定性。

六、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木薯淀粉,并对其进行了鉴定;2. 木薯淀粉是一种优质的天然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 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木薯淀粉可作为填充剂、稳定剂、增稠剂等;4. 本实验为木薯淀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讨论1. 木薯淀粉的提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打浆时间、浸泡时间和沉淀时间对淀粉的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2. 在洗涤沉淀物时,使用蒸馏水洗涤可以去除淀粉中的杂质,提高淀粉的纯度;3. 本实验中,木薯淀粉的性质研究为木薯淀粉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八、实验展望1. 进一步研究木薯淀粉的化学结构,为开发新型木薯淀粉产品提供理论支持;2. 探索木薯淀粉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木薯淀粉的附加值;3. 研究木薯淀粉的降解产物及其应用,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精编WORD版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精编WORD版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它储存于植物的种子、块茎和块根中。

植物所含淀粉的多少与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植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降水量、地形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在稻、麦、玉米、高粱的种子颗粒中含有70%左右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18%左右的淀粉,在木薯的块根中含有25%左右的淀粉。

我们就是利用这些含淀粉高的种子、块茎、块根作为原料来生产淀粉。

淀粉是可再生资源,也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

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

为区别淀粉品种,一般加用原料名称,如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小麦淀粉等等。

木薯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等一样,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极其广泛。

一、木薯淀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淀粉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淀粉是在水介质中光合作用合成,即植物的绿叶以叶绿素为催化剂,通过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其反应式为:日光↓6CO2+6H2O ─→ C6H12O6+6O2↑叶绿素葡萄糖又经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淀粉、纤维素等多聚糖。

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光合作用分子量是n(162.14)。

n是一个不定数,表示淀粉分子是由许多个葡萄糖单位组成。

组成淀粉分子的葡萄糖单位数量称为聚合度,聚合度乘以葡萄糖单位分子量162.14便得淀粉分子量〔为了与游离葡萄糖(C6H12O6)区别,通常称(C6H10O5)为葡萄糖单位〕。

在组成淀粉的元素中,碳占44.5%,氢占6.2%,氧占49.3%。

干淀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式为:燃烧↓(C6H10O5)n+6nO2 ─→ 5nH2O+6nCO2+Q(热)↑△木薯淀粉为多聚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类。

木薯变性淀粉生产应用

木薯变性淀粉生产应用
▪ 由于变性淀粉糊化温 度较高,所以在加热 的初期仍具有较好的 流动性,它有利于热 的传导,缩短加热时 间,减少营养损失, 从而可改善产品的质 量和风味。
产品特性
▪ 改善持水能力 ▪ 冻融稳定性 ▪ 适口性 ▪ 黏着性 ▪ 乳化性 ▪ 结合性
在面制品中的应用
▪ 加入面粉量1%的酯 化糯玉米淀粉或羟 丙基玉米淀粉,可 降低淀粉的回生程 度,使放置贮藏后 的湿面仍具有较柔 软的口感,面条的 品质、溶出率等都 得到改善。
木薯变性淀粉生产应用
木薯淀粉的性质
木薯淀粉的特征 1、白度较白、粉细腻、 无异味 2、无味道、口味平淡 3、糊液清澈透明 4、具有较高的峰值粘度 和粘结力 5、具有较好的冻融稳定 性
木薯淀粉生产流程图
清水
清水
木薯 二次碎解
输送
干洗
泥沙、薯皮 清水
筛分纤维
一次分离
薯渣
薯渣
清洗 泥沙、薯皮
清水 二次分离 工艺水
nt
[min]Leabharlann A 糊化开始4.75
B 峰值粘度
10.00
C 恒温阶段开始 15.00
D 冷却阶段开始 30.00
E 冷却阶段结束 45.00
F 最终恒温阶段结 60.00 束
BD 崩解值
0.00
ED 回升值
0.00
Viscosity Temperatu SRC
[BU]
re [°C]
15.0
61.5
D
理办法
2009年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国家标准GB/T 22427-2019
▪ 替代GB/T 12086―1989
▪ 灰分
酸度
▪ 水分
氮含量
▪ 白度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作者: ————————————————————————————————日期:ﻩ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它储存于植物的种子、块茎和块根中。

植物所含淀粉的多少与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植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降水量、地形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在稻、麦、玉米、高粱的种子颗粒中含有70%左右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18%左右的淀粉,在木薯的块根中含有25%左右的淀粉。

我们就是利用这些含淀粉高的种子、块茎、块根作为原料来生产淀粉。

淀粉是可再生资源,也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

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

为区别淀粉品种,一般加用原料名称,如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小麦淀粉等等。

木薯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等一样,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极其广泛。

一、木薯淀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淀粉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淀粉是在水介质中光合作用合成,即植物的绿叶以叶绿素为催化剂,通过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其反应式为:日光↓6CO2+6H2O─→ C6H12O6+6O2↑叶绿素葡萄糖又经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淀粉、纤维素等多聚糖。

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光合作用分子量是n(162.14)。

n是一个不定数,表示淀粉分子是由许多个葡萄糖单位组成。

组成淀粉分子的葡萄糖单位数量称为聚合度,聚合度乘以葡萄糖单位分子量162.14便得淀粉分子量〔为了与游离葡萄糖(C6H12O6)区别,通常称(C6H10O5)为葡萄糖单位〕。

在组成淀粉的元素中,碳占44.5%,氢占6.2%,氧占49.3%。

干淀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式为:燃烧↓(C6H10O5)n+6nO2 ─→ 5nH2O+6nCO2+Q(热)↑△木薯淀粉为多聚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类。

木薯淀粉国标

木薯淀粉国标

木薯淀粉国标
《木薯淀粉国标》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木薯淀粉原料及制品。

二、定义
木薯淀粉,是以木薯为原料,经过装置处理分离、深加工后,得到的大分子非晶含水量低于15%的有机聚合物。

三、技术要求
(一)外观性状:木薯淀粉应为白色或乳白色淡黄色固体,应均匀,容易流动。

(二)理化指标:
1.淀粉含量:应不低于 99.0%
2.水不容量:应不大于 15.0%
3.PH值:应为 6.0~7.0;
4.其他杂质:应不大于0.2%
5.硬度:应不低于30N/50g
(三)细菌计数:
细菌总数:≤1000 cfu/g
色素细菌:不大于 100 cfu/g
大肠杆菌:不大于 10 cfu/g
四、检验方法
(一)外观性状:在玻璃板上观察。

(二)理化指标:按GB/T8015-2005的规定进行检测。

(三)细菌计数:按GB/T14402-2008的规定进行检测。

五、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项目和指标的合格结果以及不合格结果的处理情况。

木薯淀粉的成分

木薯淀粉的成分

木薯淀粉的成分木薯淀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材料,也被称为木薯粉或塔皮奇。

它是由木薯根茎提取的淀粉,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多种用途,包括在食品、医药和工业中使用。

本文将介绍木薯淀粉的成分、特性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成分木薯淀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这是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碳水化合物。

它是木薯根茎中最丰富的成分,占木薯根茎干重的25-35%。

除了淀粉之外,木薯淀粉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等。

二、特性1.易消化木薯淀粉是一种易消化的淀粉,因为它的结构较简单,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适合于消化系统敏感或需要易消化食品的人群的理想选择。

2.无麸质木薯淀粉是一种无麸质的食品材料,因此适合于需要无麸质饮食的人群。

这包括对麸质过敏或患有乳糜泻等疾病的人群。

3.稳定性强木薯淀粉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适合于在不同的烹饪和加工过程中使用。

它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溶性,使其成为许多食品和饮料的理想添加剂。

4.多功能性木薯淀粉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增稠、凝胶化、稳定、乳化和增加质地等。

这些功能使得它成为许多食品、医药和工业产品的理想成分。

三、应用1.食品木薯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作为增稠剂、凝胶剂、稳定剂、乳化剂和增加质地等。

它可以用于制作面包、糕点、饼干、糖果、冰淇淋、果冻等。

2.医药木薯淀粉在医药中的应用包括制作药片、胶囊和口服液等。

它可以用作药物的稳定剂、吸附剂和控释剂等。

3.工业木薯淀粉在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制造纸张、纤维板、石膏板、胶水、胶粘剂、油漆和染料等。

它还可以用作钻井泥浆和水泥添加剂等。

四、结论总之,木薯淀粉是一种多功能、易消化、无麸质、稳定性强的食品材料。

它在食品、医药和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和工业原料。

在未来的发展中,木薯淀粉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特性和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木薯淀粉

木薯淀粉

木薯淀粉木薯淀粉,又称生粉.经科学新工艺加工而成,不加入任何添加剂、漂白剂、纯天然,具有粘度高、酸度低、高弹性、糊化透明好、洁白细腻的特点。

用途很广,是食品、饲料、造纸、纺织、医药、化工等工业重要原料,有着多种多样的利用价值。

木薯淀粉特征颜色:木薯淀粉呈白色。

气味:没有气味:木薯淀粉无异味,适用于需精调气味的产品,例如食品和化妆品等。

口味:平淡,木薯淀粉无味道、无余味(例如玉米),因此较之普通淀粉更适合于需精调味道的产品,例如布丁、蛋糕和馅心西饼馅等。

浆糊:清澈木薯淀粉蒸煮后形成的浆糊清澈透明,适合于用色素调色。

这一特性对木薯淀粉用于高档纸张的施胶也很重要。

粘性:由于木薯原淀粉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率高达80:20,因此具有很高的尖峰粘度。

这一特点适合于很多用途。

同时,木薯淀粉也可通过改性消除粘性产生疏松结构,这在许多食品加工中相当重要。

冷冻-解冻稳定性高:木薯原淀粉浆糊表现出相对低的逆转性,因而在冷冻解冻循环中可防止水份丢失。

这一特性还可通过改性进一步增强。

木薯淀粉用途木薯淀粉以原淀粉和各种变性淀粉两大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非食品工业。

变性淀粉可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要求定制,以适用于特殊用途。

食品木薯原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配方中,例如焙烤制品,也应用于制作挤压成形的小食品和木薯粒珠。

变性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已用作增稠剂、粘结剂、膨化剂和稳定剂,也是最佳的增量剂、甜味剂、调味剂载体和脂肪替代品。

使用木薯淀粉的食品包括罐头食品、冷冻食品、干混食品、焙烤食品、小食品、佐料、汤料、香肠、奶制品、肉及鱼制品和婴儿食品。

饮料变性淀粉在含固体成份的饮料中用作胶体稳定剂。

在饮料中,木薯淀粉甜味剂优于蔗糖,因为前者改善了加工过程并强化了产品特性,与其它甜味剂结合,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

木薯淀粉水解形成的高水解度糖浆是啤酒酿造中易发酵糖的理想来源。

糖果木薯原淀粉和各种变性淀粉在糖果生产中有很多用途,如胶凝、增稠、稳定体系、增强发泡、控制结晶、粘结、成膜、增添光泽等。

木薯粉条(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木薯粉条(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木薯粉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木薯粉条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非即食性产品。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木薯粉条以食用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它食用淀粉、果蔬汁、食用盐、食品添加剂等,经和浆(打糊)、成型、冷却、干燥(或不干燥)、包装或不包装等工序制成的条状或丝状非即食性产品。

3 产品分类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将产品分为干粉条、湿粉条两类。

3.1 干粉条:成型后经干燥的粉条。

3.2 湿粉条:成型后不经干燥的粉条。

4 技术要求4.1 原料要求4.1.1 食用木薯淀粉应符合GB 31637的规定。

4.1.2 其它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4.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5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5.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5.2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4880的规定。

6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7 检验规则7.1 组批由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产品集合为一批次。

7.2 抽样方法和数量对于定量包装产品,每批产品抽样不少于4个独立包装,样品总量不少于1kg;抽取散装产品时,从产品不同部位采集适量样品混合成所抽取样品,样品总量不少于1kg,所抽样品均分成2份,一份用于检验,一份用于留样或备查。

7.3 出厂检验7.3.1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水分。

7.3.2 每批产品须按照本标准要求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销售。

7.4 型式检验7.4.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7.4.2 正常生产时,型式检验每年不少于一次。

此外,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主要原辅料、关键工艺、设备有较大变化时;b)更换设备或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e) 新产品正式投入生产时。

木薯淀粉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木薯淀粉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木薯淀粉》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项目的制定任务来自“国标委综合[2010]87号”的项目批复计划,项目编号为“20101124-T-601”,项目名称为《食用木薯性淀粉》。

该项目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由中国商业联合会负责组织广西木薯产业协会、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明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海南椰岛股份有限公司、武鸣县木薯工业协会、广西红枫淀粉有限公司、广西荟力淀粉有限公司、南宁市坛洛淀粉厂等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启动标准的起草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为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产业升级,促进农产品生产向商品化、多样化和高品质、高效益发展,建立一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即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

近年全国木薯种植面积600-650多万亩,产量900多万吨,主产区为广西、海南、云南、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其中广西占60%左右);全国木薯淀粉的年产量为80多万吨(其中广西占70%左右);木薯酒精年产量(含燃料乙醇)100多万吨;木薯变性淀粉年产量40多万吨;但国内对木薯淀粉的需求量为150-200万吨,每年都要从泰国、越南进口80多万吨,需进口木薯干片500多万吨用于木薯酒精生产,预计到2015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30-250万吨,至2020年则超过300万吨,市场对木薯淀粉的需求不仅量大而且面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木薯产业是惠及国内2000多万农民的特色产业。

目前,中国有木薯淀粉厂150多家,日生产能力达到1.2万吨,木薯淀粉年产量达到80多万吨,其中广西占70%左右,民间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0年榨季,国内木薯产量为660万吨,木薯淀粉产量68万吨,与08/09榨季相比,木薯产量增长16%-17%,木薯淀粉产量增长17%左右。

中国主要用木薯淀粉加工粉丝、变性淀粉和工业用,年需求量在150万吨以上,随着变性淀粉、淀粉糖和糖醇、有机酸、酶制剂等深加工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木薯淀粉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

木薯淀粉MSDS

木薯淀粉MSDS

质 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水 稳定性:稳定
沸氧化剂。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 康
危 皮肤接触无危险性,吸入对呼吸道有疾病患者有影响,食入在人体内无残留。产品危险性非常低。 害
包装 严禁使用挂钩,以免损坏包装袋使产品长期暴露于外界空气中以影响产品品质。防雨、防潮、防晒、防
灭火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灭火剂:水、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 方法 沫灭火器。
制订:
审核:
批准:
与储 止产品包装袋倾斜。产品运输使用干燥洁净的运输工具,运输时必须用篷布遮盖,整个运输过程中应避 运 免受湿、受潮,始终保持洁净、干燥。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食入:使患者喝下大量水,若有不适,就医。
救 就医。
措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工程控制:密封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眼睛防护:戴防护眼镜

护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过滤式口罩。

施 身体防护:无相关资料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衣。
泄 漏 处 避免粉尘的产生,不可吸入此物质的粉尘,切勿让其进入下水道。保持干燥,清理废弃物,清理污染区。 理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标识 产品名称:木薯淀粉 CAS 号:无
英文名:Starch UN 编号:无
分子式:C6H12O5 危险类别:无
主要成分:淀粉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细滑
溶解性:不溶于冷水中、乙醇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它储存于植物的种子、块茎和块根中。

植物所含淀粉的多少与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植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降水量、地形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在稻、麦、玉米、高粱的种子颗粒中含有70%左右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18%左右的淀粉,在木薯的块根中含有25%左右的淀粉。

我们就是利用这些含淀粉高的种子、块茎、块根作为原料来生产淀粉。

淀粉是可再生资源,也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

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

为区别淀粉品种,一般加用原料名称,如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小麦淀粉等等。

木薯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等一样,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极其广泛。

一、木薯淀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淀粉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淀粉是在水介质中光合作用合成,即植物的绿叶以叶绿素为催化剂,通过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其反应式为:日光↓6CO2+6H2O ─→ C6H12O6+6O2↑叶绿素葡萄糖又经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淀粉、纤维素等多聚糖。

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光合作用分子量是n(162.14)。

n是一个不定数,表示淀粉分子是由许多个葡萄糖单位组成。

组成淀粉分子的葡萄糖单位数量称为聚合度,聚合度乘以葡萄糖单位分子量162.14便得淀粉分子量〔为了与游离葡萄糖(C6H12O6)区别,通常称(C6H10O5)为葡萄糖单位〕。

在组成淀粉的元素中,碳占44.5%,氢占6.2%,氧占49.3%。

干淀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式为:燃烧↓(C6H10O5)n+6nO2 ─→ 5nH2O+6nCO2+Q(热)↑△木薯淀粉为多聚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类。

多糖类又叫高聚糖,是许多单糖的聚合物,即许多葡萄糖分子连接起来成为淀粉分子。

工业生产葡萄糖就是以淀粉作原料,将聚合状态的葡萄糖经水解转变成为游离状态的葡萄糖。

这个反应过程称为“糖化”,其反应式如下:酸或酶↓(C6H10O5)n+nH2O ─→ n(C6H12O6)在水解过程中,淀粉先生成中间产物,如糊精、低聚麦芽糖,最后生成葡萄糖。

在淀粉中,除含有水分外,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灰分等杂质。

蛋白质实际上包括全部含氮物,其中有真正蛋白质及肽、氨基酸、核苷酸等。

灰分主要为钠、钾、镁、钙等无机化合物。

木薯淀粉的化学组成如下:淀粉 85%水分 14%蛋白质 0.2%灰分 0.3%其它 0.5%淀粉的生产是将原料中的非淀粉物质分离出去,但由于用途不同,产品使用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其目的是达到用户要求为准。

故尚有理化指标的要求,如水分、灰分、酸度、蛋白质、粘度等。

淀粉中杂质含量的多少,是决定其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但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一般食品和其它工业使用已无妨碍。

淀粉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糖高分子化合物,有直链状和支叉状二种分子,分别称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天然淀粉一般都有这两种结构,大都为这两种淀粉混合而成,二者混合组成的量因淀粉的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而各异(见下表)。

不同种类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单位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接成直链状分子,可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

它没有一定的分子大小,差别很大,用不同的方法测得直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4-1.6×105。

此值相当于分子中有200-980个葡萄糖单位。

木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其含量(干基)为17%,平均聚合度为2600,平均聚合度质量为6700,表现的聚合度分布为580-2200。

支链淀粉具有高度分支结构,由线型直链淀粉短链组成,其分子较直链淀粉大,相对分子质量在1×105-1×106之间,相当于聚合度为600-6000个葡萄糖单位。

其结构除了在直链结构部分以1、4糖苷键连接,而在支叉结构部分则以1、6糖苷连接,它含有1000-3000个葡萄糖单位,大约每20-30个葡萄糖单位上就有一个分支。

用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时,只有外围的支链可被水解为麦芽糖。

木薯淀粉的支链淀粉,其含量(干基)为83%,聚合度范围为3×105-3×106。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若干性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别。

直链淀粉遇碘液变成为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液则变成为紫红色。

因此,可以根据这一现象,对其鉴别。

经糊化的直链淀粉很不稳定,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凝沉现象,使糊化物质逐渐变成混浊,胶粘性降低,最后出现白色沉淀。

支链淀粉经糊化易溶于水,生成稳定的溶液,具有高粘度,凝沉性微弱。

直链淀粉能制成强度高、柔软性高的纤维和薄膜,具有纤维素制品的性质;支链淀粉却不能。

在淀粉颗粒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淀粉分子组成的复杂结构,至今还未能了解清楚。

在实验室中常用戊醇、丁醇分离法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离。

在工业上采用分级沉淀法、纤维素吸附法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离。

二、木薯淀粉的物理性质1、颜色与形状木薯淀粉呈白色粉末状,无嗅无味。

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为圆形或卵形,还可见到清楚的轮纹。

块根淀粉由于在生长期间所受的压力较小,而且块根组织又比较松软,所以容易解体。

木薯淀粉颗粒的直径为5-35微米,平均为20微米。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木薯淀粉颗粒中心具有相当明显的黑色十字,将颗粒分成四个白色的区域。

成熟的淀粉颗粒为洁净的圆型和卵形物质,且有清楚轮纹,易受污染。

未成熟的淀粉或在生长期受害的木薯淀粉颗粒不饱满,且轮纹更为明显,更易受到污染。

故在木薯的清洗、碎解、浸渍、筛分、分离、脱水、干燥、冷却等过程中,要讲究卫生,包括设备卫生、周围环境卫生以及操作人员卫生。

各种淀粉颗粒大小及形状从上表可见,不同品种淀粉的颗粒大小存在差别,而且同一种淀粉的颗粒也不均匀,象木薯淀粉的最小颗粒为5微米,最大则达到35微米。

淀粉颗粒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2、比重木薯淀粉颗粒的比重大于水,约为1.6,因而淀粉颗粒在水中容易沉淀,但淀粉颗粒的大小不同,沉淀的速度也不同。

过去,在木薯淀粉生产中使用2.5‰坡度的流槽,进行放流,一般的流速应控制在8-10米/分(浆水浓度为3波美度时)。

流槽回收湿淀粉,是根据淀粉、水、黄桨、泥沙等比重不同的原理,以水为介质进行分离的。

碟式分离机、沉降分离机同样也是根据这个原理进行分离的。

在淀粉生产过程中,为防止淀粉在浆池中沉淀,应不停的搅拌,使乳浆浓度保持一致,以便于抽浆、筛分、分离。

3、吸湿性木薯淀粉能够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又能在干燥空气中失去水分,这是淀粉在自然界中的特性,我们称之为吸湿性。

淀粉吸湿性很强,它的颗粒具有渗透性,水和水渗液能自由渗入颗粒内部。

通常在含水分13-14%时也不显得潮湿,却呈干燥粉末状,这是因为淀粉分子中的羟基(—OH)和水分子相互生成氢键的缘故。

淀粉的水分含量受周围环境空气湿度的影响,在阴雨天湿度高时,淀粉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含水量提高;在干燥天气湿度低时,淀粉含有的水分则向周围空气中逸散,从而使淀粉含水量降低。

因温度会影响空气湿度,故也间接影响淀粉的水分含量。

温度增高,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使淀粉散失水分;温度降低,则相对湿度增高,使淀粉吸收水分。

由于淀粉具有吸湿性强的特点,因而淀粉的仓库应该通风干燥。

刚生产出来的淀粉,使用塑料编织袋包装时,必须经过冷却处理后方能装袋包装,否则会因热气未能散出而导致淀粉发霉变质。

4、淀粉的糊化将淀粉置于冷水中搅拌,可形成乳状悬浮液(淀粉乳浆),若停止搅拌,则淀粉颗粒慢慢下沉,上部则为清水。

这是因为淀粉不溶于冷水和其颗粒比重大于水的缘故。

在生产过程中,可利用淀粉这一特性,以水为分离介质生产淀粉,并利用淀粉的糊化加工成为各种变性淀粉产品。

如将淀粉放入水中搅拌均匀成为淀粉乳后,再将淀粉乳加热,随着温度上升,则淀粉颗粒逐渐吸收水分,体积膨胀,达到一定温度,高度膨胀的淀粉颗粒间互相接触,变成半透明的粘稠糊状,称为淀粉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浆糊。

此时,即使停止搅拌,淀粉颗粒也不会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糊化”。

发生糊化现象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

不同淀粉的糊化温度是不同的。

即使同样一种淀粉,由于颗粒大小不同,糊化温度也不一样,相差约10℃。

较大的颗粒能在较低的温度下糊化,否则反之。

木薯淀粉的糊化温度为59-69C,前面为糊化开始温度,后面糊化完成温度。

由于木薯淀粉颗粒较大,体积膨胀大,与水接触好,容易糊化,糊化温度也较低,因此木薯淀粉在淀粉糖和发酵生产的液化过程中,可使用较高浓度的淀粉乳,这样可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热能消耗,增加经济效益。

不同品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存在差别,这是因为颗粒结构强度不同,吸水膨胀难易也不同。

即使同一品种淀粉的不同颗粒的糊化难易也存在差别。

各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单位:℃木薯淀粉颗粒在水中加热膨胀、糊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加热在糊化温度以下,淀粉颗粒吸收少量的水分,体积膨胀也很小,淀粉乳的粘度增加不大,此时即使其冷却、干燥,所得淀粉颗粒的性质尚无改变;第二阶段,加热达到糊化温度后,淀粉颗粒吸收大量水分,淀粉颗粒急剧膨胀,体积增加数倍,同时偏光十字消失,淀粉乳的粘度急增,透明度也增高,而且有一部分淀粉溶于水中,淀粉乳逐渐变成淀粉糊;第三阶段,是继续加热到糊化完成温度,此时淀粉颗粒已膨胀成无定形的袋状,变成淀粉糊。

淀粉糊并不是真正的溶液,为高度膨胀颗粒呈不溶的胶体存在。

如欲获得淀粉溶液,需在高压釜中用喷射器,因淀粉品种不同,加热温度也不同,木薯淀粉约为100℃。

由于淀粉几乎都是经过糊化成淀粉糊后应用的,因此淀粉糊的热粘度及其稳定性,胶粘性、透明度等等性质都与淀粉的用途密切相关。

木薯淀粉糊化后,粘度增高,并且随温度的上升粘度继续增高,当粘度达到最高值(最高粘度)以后,继续加热,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则粘度下降。

再继续加热期间下降程度为粘度的稳定性,下降幅度小,则热稳定性高。

若停止加热,使淀粉糊冷却,则粘度会上升。

淀粉糊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粘度也会降低,搅拌速度愈快,则粘度降低愈大。

在工业生产中,淀粉如果保持较长时间的搅拌,及使用泵的机械冲击,也会使生产的淀粉糊的粘度有所降低。

淀粉在水中加热易糊化,而干加热却不糊化,干淀粉加热到130℃成为无水物,再加热至150-160℃就变成黄色可溶液性物质,继续加热则碳化。

淀粉糊的清澄或浑浊的程度,也因淀粉品种不同而异,马铃薯淀粉糊最透明,木薯淀粉糊次之,玉米淀粉糊不透明。

影响淀粉糊透明的因素比较复杂,除淀粉本身的支链淀粉含量、凝沉性质外,还有糊的浓度、酸碱性、添加物料的种类、加热情况及放置时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