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运输现状――肉类贸易机会分析.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对鲜活、易腐食品进行保存、运输和配送过程中采用冷藏、冷冻等技术手段,以保持其新鲜度、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物流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在食品产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温度控制不严格、设施设备陈旧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有必要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发展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兴起,也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 存在的问题:尽管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滞后,由于缺乏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导致在生鲜农产品的储运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环节存在着难以追溯的问题。
仓储管理不足,使得生鲜农产品在储运环节中易受到细菌和真菌的侵害,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3. 行业发展态势:尽管存在问题,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依然向好。
据统计,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以阿里巴巴、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商企业纷纷涉足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加大了市场竞争力度,也促进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
1. 提高技术设备水平:为了解决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高技术设备水平。
建议加强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引进国际领先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输、储存和保鲜能力,以保证冷链物流的高效运作。
2. 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冷链物流流程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强化对冷链物流环节的监管和追溯能力,确保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安全可追溯。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冷链物流是指在特定温度条件下运输、储存和配送冷冻、冷藏、保鲜等各类易变质商
品的一种物流方式。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
为了促进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建议。
我们需要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设施相对薄弱,不适应冷链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其
覆盖面和运营效率。
我们需要加强冷链物流管理与监管。
冷链物流牵涉到食品和药品等易变质商品的运输
和储存,对质量和安全要求非常高。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冷链物流环节
的监管和检查,严格落实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冷链物流的质量和安全。
我们还应推动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
品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我们需要鼓励企业加大对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我们还可以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和交流。
冷链物流业务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具备一
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我们需要加强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和水平。
我们还可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经验,提升我国冷链物流的竞争力。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加大投资、加强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举措,可以促进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
平。
中国鲜、冷藏肉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中国鲜、冷藏肉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的机会与挑战一、鲜、冷藏肉的定义及特点鲜肉又被称作"放心肉",中国正在大力推广"放心肉"工程。
有专家断言,冷鲜肉成为中国肉类消费的主流,由于冷鲜肉始终处于冷却条件下保存滋味鲜美,冷鲜肉又称排酸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的生鲜肉。
二、鲜、冷藏肉行业发展现状1、鲜、冷藏肉产业链在鲜、冷藏肉行业中,其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饲料行业,屠宰行业以及养殖行业等,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冷链储运,经销商以及消费者。
2、鲜、冷藏肉行业相关政策中国鲜、冷藏肉产业政策、行业准入、行业质量管理与技术监督、卫生标准主要由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制定。
近些年,中国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法规,为鲜、冷藏肉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几年,中国肉类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主要是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绿色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对于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中国肉类产量下降。
2019年中国肉类产量7758.78万吨,同比下降10.04%,下降趋势明显。
2018年,中国鲜、冷藏肉产量2729.3万吨,同比下降16.15%;2019年,中国鲜、冷藏肉产量2817.5万吨,同比增长3.23%。
3、鲜、冷藏肉领先企业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改善,中国的肉类消费,尤其是禽肉消费将持续增长。
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对于鲜、冷藏肉这一蓝海市场,企业纷纷涉入其中,加强了中国鲜、冷藏肉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鲜、冷藏肉市场规模的发展,鲜、冷藏肉企业品牌不断涌现。
1)、双汇SHINEWAY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来,一直坚持以屠宰和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向下游发展包装业、商业,配套发展外贸、金融、地产等,形成了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冷链物流产业概述1、冷链物流的定义冷链物流是指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
冷链物流系统涉及环节众多,包括了产地预冷、气调系统、速冻解冻、冷冻冷藏、低温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冷链运输车辆等。
冷链物流系统涉及环节2、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历程回顾中国冷链产业的发展历程,2018年以来我国进入冷链3.0时代。
中国的冷链行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彼时的冷链资源仍非常匮乏。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连锁超市业的发展,中国冷链产业链开始真正形成,多方开始涉足冷链市场。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历程二、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近两年国家及地方层面更是发布多项“十四五”冷链物流相关政策以促进产业升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冷链物流产业暴露出较多问题,日益增长的冷链需求与落后的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从战略性看,发展冷链物流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三、冷链物流行业产业链1、冷链物流产业链示意图从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来看,冷链物流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制冷材料及设备供应环节,冷链物流产业链中游为冷链运输、冷链仓储、包装等环节,冷链下游应用为生鲜零售、医药零售、高端化学用品制造等。
其中,制冷剂是核心原材料,而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和心脏。
压缩机的能力和特征决定了制冷系统的能力和特征。
冷链物流产业链示意图2、冷库容量冷链物流的主要设施包括冷库、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冷藏运输车和超市陈列柜等。
其中,冷库是冷链物流中的核心设施,并已经从最初的储存型发展为现在的物流配送型。
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销售和运输的规模不断扩大,冷链物流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
冷链物流市场主要是为了满足冷藏、冷冻、保温等运输需求。
该市场在食品、医药、生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物流行业中逐步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强,冷链物流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本文将就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
一、发展现状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医药品、生鲜等产品对于物流运输的温度要求也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将超过4000亿元。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冷链物流技术方面,数码温度控制技术、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不断提高,为冷链物流提供了更高、更安全、更稳定的技术支持。
此外,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的冷链物流企业在服务方面已经做到比较成熟,如在物流过程中做好收货、发货、运输、存储、配送等多个环节的管理,以及专业的团队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同时,现代物流企业不断增强服务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4、市场开放不断加快随着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务的不断推进,国际市场上的冷链物流市场已经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进一步加快了市场的开放进程。
二、面临的挑战1、成本问题冷链物流的成本相比传统物流更高,涉及到冷库、车队、特殊运输车辆以及技术等多个方面。
此外,冷链运输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从而导致了较高的人力成本。
2、技术问题冷链物流行业技术门槛较高,要求技术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
同时,由于冷链物流的过程中涉及到重要生命物质的运输,因此需要确保温度调节和环境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一)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我国冷链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肉类、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仅15%,果蔬产品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和23%,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冷链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增幅加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级生活节奏的加快,冷冻冷藏食品需求迅猛增长,食品冷链行业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以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等为代表的冷链食品发展加快。
(1)肉制品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正在处于成长期,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
在未来十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2)速冻食品市场需求分析。
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25。
C迅速冻结,然后在-18。
C或更低温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运输、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产家近2000家,年销售量达100亿元。
(3)乳制品市场需求分析。
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各种奶粉和其他乳制品等。
快速增长的乳制品行业给冷链物流带来了巨大需求。
从现在到2017年,中国乳制品消费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同时高端的乳制品有可能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
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
因此,高质量的冷链物流运作对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资源加速增长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冷冻冷藏能力达900多万吨,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占50万吨;国有冷库850多万吨。
其中国有冷库分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库龄多在30年左右。
国家发改委在发布的《农产品冷冻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争取到2015年,推动全社会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达到增加冷库库容IOOO 万吨的目标”。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1.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体规模较大,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近万亿人民币。
随着食品及其他行业需求的增加,这个数字未来还将不断攀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增速呈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2. 冷链物流技术发展水平我国冷链物流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设备装备陈旧、冷库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需要不断加强科技支持,提升技术能力。
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面临一些发展困难,如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占有率低、竞争激烈等问题。
应加强对冷链物流业的支持和鼓励,完善市场规则,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趋势1. 冷链物流技术将不断更新换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企业将会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和研发出更高效、便捷的冷链物流技术。
例如,近年来快递企业已经开始呼吁智慧化、自动化,将会更便利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供应链全球化会引起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供应链全球化趋势将推动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增长。
冷链物流行业将受益于跨境电商、食品提供商、以及海外市场的需求,冷链物流产业将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3. 冷链物流与物流信息化相结合随着物流信息化的普及,冷链物流与物流信息化将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物流形式。
新技术的到来将有助于提高冷链物流的可持续性,提高物流效率,节约财务预算。
物流信息化对于冷链物流管理和优化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 加强政策扶持和政策引导政策扶持和进行有效调控是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打造市场规则,加强监管,引导冷链物流企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冷链物流是用于保证货物冷却贮存、处理和运输安全的关键领域,标准化非常重要。
我国应不断提高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制定完备、全面、可持续的技术标准,完善冷链物流设备硬件、软件技术等,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质量水平。
我国肉类冷链物流状况及发展对策
我国肉类冷链物流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引进了前苏联通风库贮藏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肉类冷链物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 肉类冷链物流成本高。
肉类在流通过程中需要采用冷链技术进行储存和运输,这就增加了物流成本。
此外,肉类冷链物流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包括采购、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和配送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推高了物流成本。
2. 肉类冷链物流的设备和技术有待提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类冷链物流的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冷冻技术也存在一定差距,这导致肉类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质量风险。
3. 肉类冷链物流的配送路线不够完善。
目前,肉类冷链物流基本采用泡沫箱或保温袋进行配送,配送路线的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容易导致货物在配送途中经受不住高温而融化、变质。
为了推动肉类冷链物流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肉类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冷冻技术水平,确保肉类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2. 优化配送路线。
采用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科学规划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确保肉类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品质。
3. 加强供应链管理。
协调好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关系,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肉类冷链物流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确保肉类冷链物流的安全和质量。
干货:一文详解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困境与政策建议_2
干货:一文详解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困境与政策建议冷链物流行业贯穿一二三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连接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产业,更是物流领域中的一块蓝海。
十四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进展冷链物流,统筹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区域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可见在构建双循环的新进展格局中,冷链物流进展将成为重要发力点。
本文通过大数据分析发觉,我国冷链物流消费需求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明显差距,但基础设施分布不均、配套设施和信息化水平偏低、企业"小而散、缺专人、缺资金'、监管体系不健全已成为阻碍冷链物流进展的四大短板,对此提出政策建议。
01 冷链物流产业进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冷链物流作为新兴行业,正在蓬勃进展。
冷链市场需求增加的同时,各国政府纷纷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助推冷链物流业的进展。
从国际看,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预期将从2023年1600亿美元一路飙升至2026年高达5851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0%。
据Cold Link、The Insight Partners等国外机构讨论报告显示,相较于北美、西欧等渐渐进展成熟的地区,亚太地区将为将来5~10年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供应最强劲的驱动力,其中,中国是这一地区增长最重要的贡献者,依靠快速崛起的冷链需求及相关基础设施进展成长为举足轻重的新兴市场,并快速地从生产导向型经济体大步迈向消费导向型经济体。
从国内看,伴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多样性、养分性、口感需求亦大幅提升,加之生鲜电商市场快速崛起,共同助推冷链物流行业进入了进展快车道。
据中物联冷链委、中商产业讨论院等公开数据显示,20232023年国内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2023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17.50%,2023年整体市场规模估计实现近年来最大幅度扩张,产值超4000亿元,到2023年将有望超4500亿元大关,考虑到将来增长势头不减,按此增速测算,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跃升达到约8970亿元(图2)。
冷链运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冷链运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冷链运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冷链运输的现状1. 冷链运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冷链运输技术在冷冻食品制造和运输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高科技的冷链物流运输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货物的高效冷藏,而且能够起到保护货物和保障货物质量的重要作用。
由于冷链运输可以提供保护性的保护,冷链运输技术正迅速发展,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例如食品饮料、医疗、航空、车辆等等。
冷链运输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货物质量,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新鲜度,同时有效地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
同时,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得未来冷链运输技术将更加可持续发展。
2. 冷链运输在当今经济中的地位当今社会,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冷链运输技术和服务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冷链运输在当今经济中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地位。
随着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动。
现在,冷链运输可以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使得货物的运输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冷链运输在当今经济中可以提供更有效的货运服务,更大程度地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二、冷链运输的发展趋势1.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冷链运输技术将不断完善。
现在,冷链运输已经在智能系统、供暖系统、传感器和GPS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这些技术将为冷链运输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以提供更为完善的冷链运输应用方案。
2. 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完善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政策和法规也会得到不断完善。
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新鲜度,行业内将会出台更为严格的标准,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新鲜度。
此外,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行业会会不断改进和升级冷链运输服务的标准。
例如,在冷链运输的技术服务方面,企业将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冷链运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它将在当今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满足市场的不断发展需求,提高货物的质量和安全,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冷链运输的规模化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项发展对策: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监管和标准化。
通过对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进行引言,阐述了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文章指出,我国冷链物流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效率低下等。
为了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建议加强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监管和标准化,促进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问题、挑战、基础设施、运输效率、监管、标准化、发展对策、未来发展、建议、展望1. 引言1.1 我国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冷链物流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过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商品进行运输、储存和流通的过程。
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冷链物流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冷链物流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冷链物流系统能够有效降低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污染和变质的风险,保障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冷链物流对促进农产品产业升级和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冷链物流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出口。
冷链物流还可以促进跨境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海鲜、肉类等易腐品需要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海外运输。
冷链物流可以有效地保证这些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和安全,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冷链物流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我国冷链物流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对冷藏、冷冻、冷却和控温产品进行运输、仓储、配送和销售的一种物流方式。
作为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重要环节,冷链物流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以推动行业发展。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增长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医药等易腐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日益提高,这促使冷链物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设施不足,技术水平相对陈旧,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3.监管标准不完善我国冷链物流监管标准滞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企业间竞争不公平。
4.人才匮乏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5.信息化程度不够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6. 国际竞争力较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冷链物流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禁化的技术和设施同样存在一定差距。
二、对策与建议1.加强监管与标准制定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标准和规章制度,推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2.加大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设施的更新改造,提高设施的先进化和智能化水平。
3.加强技术创新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冷链物流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速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4.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冷链物流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5.加强合作,构建统一信息平台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行业整体运作效率。
6.提升国际竞争力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更新,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冷链物流品牌。
我国冷链运输现状――肉类贸易机会分析
我国冷链运输现状——肉类贸易机会分析一、我国冷链运输现状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趋向于快速化,多样化,绿色化,集中化,对于生鲜冷冻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食品鲜活、易腐的特性对流通中的保鲜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上千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每年捕捞的鱼类也有40万吨左右烂掉,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其中有80%都是由于在配送过程中没有实施冷链处理而导致的,因此采取冷链配送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节约社会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冷链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肉食品外贸出口中,1982年《食品卫生法》的颁布推动了食品冷链的起步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向营养、卫生、品味和外观等条件转变,冷链将迎来较大发展空间。
2007-2011年国内包括肉类、水产、奶类、水果等主要冷链食品每年平均按照4%的速度增长。
巨大产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冷链食品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我国冷链系统也得到较大发展,据中国冷链网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冷库约9.85万座,冷藏总量首度超过2500万吨,同比增长11.3%。
然而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冷链水平相比,我国冷链食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偏低,果蔬、肉类、水产品等进入冷链系统分别占5%、15%、23%,没有进入冷链系统食品腐烂变质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损失分别达到30%、12%、15%,欧美国家损耗只有5%、1%和2%。
从我国冷链物流配送的现状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尚不成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体系和行业标准不完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缺乏和冷链物流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体系和行业标准、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行共同配送模式、引进和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等,使冷链物流配送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行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物流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对温度敏感性物品进行专门管理和运输的一种物流方式。
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冷链物流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较小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冷链物流服务的普及率不高。
由于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高、设备成本高,导致冷链物流服务的价格偏高,大多数小微企业难以负担,而且在部分地区冷链物流设施不够完善,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导致冷链物流覆盖面较窄。
2. 技术水平不高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的使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冷链物流需要运用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以保证货物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仍然不够成熟,对于温度控制、环境监测、运输工具等方面的技术设备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
3. 行业监管不完善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导致市场秩序不规范,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冷链物流企业缺乏自律意识,利益至上,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1. 提高技术水平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冷链物流技术水平。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与设备的更新换代。
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积极推动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标准。
制定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明确各方责任,规范行业秩序。
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推动整个行业向着规范化、合法化方向发展。
3.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冷链物流服务。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冷链物流作为食品、医药等易腐易变货物的储运重要链路,对于保障商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快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市场需求增长快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医药等易腐易变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对于新鲜食品的需求更为迫切。
这就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快捷、更安全的运输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2.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冷链仓储设施、冷藏运输车辆等设备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相对不足,导致了冷链物流配送环节的薄弱。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还存在冷链物流设施缺乏、运输工具老旧等问题,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3.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冷链物流管理涉及到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真空包装等复杂技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企业对于冷链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质量。
二、对策与建议1.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应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提高冷链运输的覆盖率和运输效率。
2.推动冷链物流管理水平提升加强对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冷链物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3.建立健全冷链物流监管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加强对冷链物流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加大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冷链物流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正常竞争。
4.提高冷链物流行业准入门槛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应该提高,鼓励优质企业入驻,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于冷链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冷藏、冷冻、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保证生鲜农产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的一种物流模式。
而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和建议,旨在推动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1. 优势和特点分析我国是农业大国,生产的生鲜农产品丰富多样,拥有辽阔的农产品基地和众多的生产区。
与此我国的物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物流网络和设施。
我国具备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条件。
我国还有庞大的消费市场,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大,潜力巨大。
2. 现状分析尽管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国冷链物流的设施和设备相对滞后,存在冷藏、冷冻设施不足、设备老化、运输车辆不够专业等问题。
冷链物流的管理和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存在运输中温度失控、产品损耗率高、质量安全问题等现象。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度不高,缺乏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智能化设备,难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追溯。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1. 技术水平不足冷链物流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物流模式,涉及到冷藏技术、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和设备支持。
目前我国在冷链技术和设备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技术水平不足是制约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冷链物流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环境,必须进行严格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但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管理和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存在着管理规范不统一、标准不统一、质量问题突出等情况。
3. 成本问题冷链物流的成本相对较高,包括冷藏设备、保鲜包装、运输保鲜等多个环节,以及专业人才的成本等。
我国主要生鲜农产品冷链需求分析
(一)肉类产品冷链需求分析
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的发展要求,到2015年肉类冷链流通率到达30%以上,冷链运输率达到50%o在2010年6月召开的“2010年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峰会上”发布的《“十二五”期中国肉类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提纲)》提出,要积极发展冷却分割肉,至2015年,热鲜肉销售比例降至50%一下,冷鲜肉比例提升到30%的目标。
下图为我国冷鲜肉的需求量。
肉类产量
冷箱运输量
(一)水产品冷链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水产品冷链的流通率为23%,冷藏运输率为40%,流通腐率为15%o预计至2015年我国水产品流通率达到36%以上,冷藏运输率达到65%左右,流通腐率降至10%
(三)果蔬产品冷链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果蔬产品冷链流通率为5%,运输率为15%,流通腐损率为20%~30%o 并且计划至2015年果蔬产品冷链流通率达到20%以上,冷藏运输率达到30%左右,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5%以下。
下图为我国近几年果蔬果蔬产量及冷链运输量。
100000
80000
$0000
40000
20000。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现状、供给现状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现状、供给现状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趋势分析一、需求现状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主要分布在乳制品、速冻米面、水果、蔬菜、肉制品和水产品等领域。
2018年,水果占到冷链运输总量的27%,蔬菜占到26%,水产品占到20%。
1、肉类2018年全国鲜、冷藏肉产量2729.3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2019上半年,全国鲜、冷藏肉产量达1400.3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2013-2018年,我国肉类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规模快速增长。
2013年,中国肉类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规模为1368万吨。
2018年,中国肉类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规模达到3346万吨。
2018年3月份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强畜禽移动监管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鼓励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提升畜禽就近屠宰加工能力,建设畜禽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减少畜禽长距离移动,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将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完善。
2、水产品2013-2018年,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规模快速增长。
2013年,中国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规模为1581万吨。
2018年,中国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规模达到3867万吨。
3、速动米面2012年-2013年全国速冻米面食品产量有明显增长,2013年全国速冻米面食品产量为572.7万吨,同比增长18.57%。
2014年-2015年全国速冻米面食品产量下降,2016年-2017年全国速冻米面食品产量回升;2018年1-7月全国速冻米面食品产量为188.5万吨,同比增长5.45%。
我国拥有规模以上的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1200万吨,并每年以20%的幅度逐年递增。
从国际行业比较看,速冻米面食品为速冻食品的第一消费大类,占所有速冻食品总消费量的36.8%。
速冻米面食品需全程冷链运输,2018年中国速冻米面冷链物流需求规模达到675万吨。
中国肉类食品冷链物流业发展
中国肉类食品冷链物流业发展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保障肉类食品的品质及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冷链物流业的现状、发展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对中国肉类食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冷链物流业是指在温度控制环境下,通过各种物流手段将产品从生产地、生鲜市场、零售店等销售终端的过程。
在肉类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尤为重要。
合理的温度控制可以保持肉类食品的新鲜度、营养成分和口感。
而不合理的温度控制,则可能使肉类食品腐败、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中国肉类食品冷链物流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冷链物流网络覆盖不够广泛。
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冷链物流网络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冷链物流设施稀缺,无法满足肉类食品的冷藏、冷冻需求。
其次,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目前,国内的冷链物流设备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冷藏车和冷冻库装备上,无法满足精细化、标准化的运输要求。
此外,冷链物流在覆盖“冷链最后一公里”的能力也仍需提高。
即使到了城市的生鲜市场或零售店,如何保障冷链物流的质量和温度稳定性,依然是一个难题。
然而,中国肉类食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会继续增加,从而推动冷链物流网络的建设和提升。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水平也会提升,使得肉类食品的运输更加安全可靠。
再次,随着电商的兴起,肉类食品的线上销售也会逐渐增加,这将对冷链物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在未来,中国肉类食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冷链物流网络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冷链物流设施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推动冷链物流设备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三是注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我国肉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肉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中国食品物流》 2009-09-15 17:16:45 阅读6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在我国的肉制品生产与流通消费过程中,落后的冷冻保鲜技术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食品的保鲜越来越受到来自消费者、供应商、零售商的广泛重视,冷链物流这一专业性较强的物流市场也因此急剧升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冷链物流定义所谓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猪肉以及猪肉速冻食品、熟食都是易腐食品,必须在以低温环境为核心的供应链系统中保存,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2 ;我国肉制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全球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科尔尼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的物流水平,使得为冷冻食品提供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多数还停留在“地窖”式运作的水平,在对温度有特别要求的食品中,只有15%得到了妥善的保存,这个比例与欧美同类产品中达85%的比例形成强烈对比。
我国肉制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肉制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肉制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肉制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肉制品的冷链物流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完整独立的肉制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
目前大约90%肉类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肉制品产业的发展。
二是肉制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我国肉制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外,国内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肉制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同时肉制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冷链运输现状
——肉类贸易机会分析
一、我国冷链运输现状简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趋向于快速化,多样化,绿色化,集中化,对于生鲜冷冻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食品鲜活、易腐的特性对流通中的保鲜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上千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每年捕捞的鱼类也有40万吨左右烂掉,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其中有80%都是由于在配送过程中没有实施冷链处理而导致的,因此采取冷链配送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节约社会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冷链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肉食品外贸出口中,1982年《食品卫生法》的颁布推动了食品冷链的起步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向营养、卫生、品味和外观等条件转变,冷链将迎来较大发展空间。
2007-2011年国内包括肉类、水产、奶类、水果等主要冷链食品每年平均按照4%的速度增长。
巨大产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冷链食品市场空间的不断
扩大,我国冷链系统也得到较大发展,据中国冷链网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
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冷库约9.85万座,冷藏总量首度超过2500万吨,同比增长11.3%。
然而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冷链水平相比,我国冷链食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偏低,果蔬、肉类、水产品等进入冷链系统分别占5%、15%、23%,没有进入冷链系统食品腐烂变质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损失分别达到30%、12%、15%,欧美国家损耗只有5%、1%和2%。
从我国冷链物流配送的现状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尚不成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体系和行业标准不完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缺乏和冷链物流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体系和行业标准、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行共同配送模式、引进和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等,使冷链物流配送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综上,我国冷链运输发展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以及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化,使得人口集中度越来越高,人们的需求将不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不断集中化;而围绕丰富的食品需求,将催生更多、更大、更集中的加工生产市场,这将导致集约化的销区与集约化的产区在区域上的不断分化,给我国食品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发达程度带来严峻挑战,将不断促使中国冷链物流网络的完善。
二、我国肉类贸易机会分析
1.我国肉类生产消费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产肉大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肉类总产量攀升至世界第一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为世界肉类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
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约在62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到2013年肉类产量增长至8535万吨,人均年占有量(按照13.7亿人口估算62.3Kg。
从营养成分来看,各种肉的营养成分差异不大,只有肥猪肉的脂肪含量比较高。
在当前饮食健康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高脂肪的肥猪肉消费量会受到影响,瘦肉受偏好。
由于猪瘦肉与其他肉类有相同的低脂特征,猪肉不会被抛弃,影响消费比例的主要是消费习惯。
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国的肉类消费种类和比例差异性比较大。
与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相比,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的比例较高,是中国消费者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肉类食品。
2.我国肉类贸易机遇分析:
1肉类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8535万吨的肉类产量,目前仅不到20%进入冷链,因此未来肉类冷链发展空间巨大。
尤其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商品肉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而且围绕城镇为中心的冷链配送需求将越发明显。
2肉类进口商机初现:
虽然我国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而且肉类自给率较高,但是近年来我国肉类进口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畜禽肉进口量由2011年的185万吨增加至2013年的252万吨。
就进口结构来看,猪肉进口量占所有肉类进口量的第一位,但近年来进口量趋于稳定;而牛羊肉等反刍类的进口量却保持较强增长态势,其增长量占三年肉类进口总增量的70%。
我国肉类自给能力较高的情况下,肉类进口量仍然保持较大增幅,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成本。
我国猪肉生产成本确实高于美国。
据测算,我国生猪养殖成本约为每斤6元,而美国养殖成本则为每斤4元至4.5元。
一个原因是饲料原料玉米等的国内价格高于美国。
猪肉要靠饲料来转化,而饲料成本占猪肉总成本的六成以上。
近年来,玉米的国内价格一直高于国外价格,这与我国连续多年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很大关系,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内生猪养殖的硬性成本。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生猪养殖的科技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
比如在猪的
品种、仔猪成活率等方面,我国都不如美国,比如在饲料转化率、能繁母猪有效仔猪提供量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这些科技的差距会带来成本的上升。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我国猪肉、牛肉、羊肉(含杂碎的进口成本分别为11.5元/Kg、26元/Kg、23元/Kg,而同期国内猪肉、牛肉、羊肉的销售价格大约为26元/Kg、58元/Kg、61元/Kg。
巨大的价格差,是促进进口的动力所在。
因此,虽然我国肉类供应充足,但只要价差存在,未来我国肉类进口空间仍然存在。
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越发发达的现在,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对高品质进口肉类的需求将有望进一步提高,这将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商业机会。
如上文所说,国外发达国家肉类产品成本优势形成的原因,除饲养技术和规模效应外,主要是其饲料原料的成本很低。
而在对比国内肉类供应成本上,有很多机会。
对内外价差原因及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进口价值,结合利用自身的冷链物流优势,快速切入国际贸易,以贸易促物流,以物流助推贸易,二者相得益彰。
在关注进口的同时,当国内肉类产品成本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时,有能力抓住出口机会,从而带动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建设。
操作步骤上:首先以服务型介入,最终在某几个国家、某几个优势品种的进出口贸易物流上拥有话语权;然后抓住时机推动工贸物流一体化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可以结合张家港保税区政策,开展来料加工出口业务;在肉类产品运作成熟后,可以择机拓展水产品、乳制品、果蔬、茶叶等其他冷链相关品种上,丰富国内、国际贸易物流品种。
最终建设成具有自主研发和运作能力的国际化“冷链物流-贸易-加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