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1章专题讲座一反应热的计算方法与比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0906216
高中化学 1.1.1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课件1 鲁科版选修4
若 E1>E2,则反应吸收能量,即 Q>0; 若 E1<E2,则反应放出能量,即 Q<0。
(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可用图示法表示: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归纳总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常见的吸热反应 多数分解反应,如石灰石分解;铵盐与碱反应,如:NH4Cl 与 Ba(OH)2 反应。 以 C、H2、CO 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制水煤气。 2.常见的放热反应 多数化合反应,如:CaO 与水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如:Mg 与稀 H2SO4 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如:NaOH 与稀盐酸反应。 燃烧反应,如:C、CO、H2 的燃烧。
互动探究
探究 1.怎样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通常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不全是,
也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光能、电能等。反应热的提出是为了定
量描述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
(1)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吸收能量 E1 ↑
反应物――新旧―化化―学学―键键―形断―成裂―→反应产物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在生石灰中加水
解析:反应产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属于吸热反
应,A、B、D 项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 项反应为吸热反应。
4.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物 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 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 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 碎泡沫(或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改在________中进行效果 会更好。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1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和反应热课件2 (共37张PPT)
各组按要求实验记录数据计算各反应的反应热
试 验 组 1 2 3 实 验 溶液初始温 溶液最高温 度 T1 度 T2 反应热
NaOH溶液与盐酸 KOH溶液与盐酸 NaOH溶液与硝酸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 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 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 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 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下图所示。
已知 V酸=V碱=50 mL。 c酸= c碱=0.50 mol/L。 ρ酸=ρ碱=1 g/cm3 c=4.18 J/(g· ℃) 请把以上数据代入式②,得出Q的表示式。其中热量的单 Q 得出结果。 = 0.418(t2-t1)kJ ③ 位用kJ。
思考:③式表示的是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为什么?
③式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因为反应热是有正负的, 中和反应放热,故其ΔH为“-”。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思考:③式表示的是中和热吗?为什么? 中和热是稀的酸、碱中和生成 1 mol水的反应热,而 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 氢氧化钠 反应后生成的水只有0.025 mol,故③式表示的也不是 中和热。
简易量热计示意图
3.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1)向量热计内筒中加入1.0mol/L的盐酸100mL,盖上杯盖, 插入温度计,匀速搅拌后记录初始温度T1 (2)向250 mL烧杯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0mL,调 节其温度,使与量热计中盐酸的温度相同。 (3)快速将烧杯中的碱液倒入量热计中,盖好杯盖,匀速 搅拌,记录体系达到的最高温度T2。 (4)假设溶液的比热等于水的比热并忽略量热计的热容, 根据溶液温度升高的数值,计算此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
2.焓变 (1)含义: 反应产物 的总焓与 反应物 的总焓之差。 (2)表达式及单位 ΔH= H(反应产物)-H(反应物),单位是 kJ· mol-1 。 (3)与反应热的关系
等压 条件下,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
时,焓变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相等,数学表达式为 ΔH=Qp 。
2.“反应热等于焓变”这一说法正确吗?
【解析】
反应热也指反应中吸收的热量, A 错;在反
应中生成物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少,反应就放热,反之 就吸热, C 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 键的形成,断键时吸收能量即反应物键能,成键时放出的能 量即生成物键能, 后者大, 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ΔH 为“- ”, D 错。
【答案】 C
f .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立即去测碱的温
度,致使少量热量在测碱的温度时损失而引起误差。
1.中和热的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 1 mol H2O 时的反应热称为中和热,单位为 kJ· mol 1。
-
2.实验原理 实验时,先测出盐酸和氢氧化钠的起始温度,求其平均 温度 T1,两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读取混合液最高温度 T2。 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近似地认为: (1)50 mL 0.5 mol· L 1 盐酸和 50 mL 0.55 mol· L 1 氢氧化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1.了解反应热和焓 变的含义,知道吸 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的概念。 2.知道化学反应中 能量转化的实质和 主要形式。
重 点 难 点 1.理解焓变的含义及表示 方法。(重难点) 2.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 放热的关系。(重点) 3.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 学会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重点)
●新课导入建议 举世瞩目的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 点燃主火炬的 方式可谓独出心裁,震撼了世界。当奥运火炬被 7 位少年点 燃时,座无虚席的“伦敦碗”体育场里八万名观众的欢呼和 激动进入了如痴如狂的境界。 同学们,火炬是采用什么燃料提供能量的呢?燃料燃烧 的反应是什么反应呢?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一反应热的计算方法与比较学案鲁科版选修4
专题讲座(一)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与比较1.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焓变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如:2H2(g)+O2(g)=== 2H2O(l) ΔH1=-571.6 kJ·mol-1,生成2 mol H2O(l),ΔH=-571.6 kJ·mol-1;生成1 mol H2O(l),ΔH=-285.8 kJ·mol-1。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的能量计算:ΔH=生成物的能量之和-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①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②ΔH=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4)根据热容和温度差进行计算:Q=-C(T2-T1)。
(5)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求未知反应焓变的方法:①确定待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是同侧还是异侧)。
③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
④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
⑤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
2.比较反应热大小的方法。
ΔH是有符号和数值的量,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连同“+”“-”包含在内,类似数学上正、负数的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大小,与“+”“-”无关。
(1)直接比较法。
依据规律、经验和常识直接判断不同反应的ΔH的大小的方法称为直接比较法。
①吸热反应的ΔH肯定比放热反应的大(前者大于0,后者小于0)。
②物质燃烧时,可燃物物质的量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ΔH反而减小。
③等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肯定比不完全燃烧放所放出的热量多,ΔH小。
④a.产物相同时,同种气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等量的固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b.反应物相同时,生成同种液态物质放出的热量比生成等量的气态物质放出的热量多。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教学案第1章第1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课标要求]1.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不代表分子个数,代表物质的量。
2.同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系数不同,ΔH 不同。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温度和ΔH 的 正、负值、单位等。
4.焓变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焓变的运 算是包括符号在内的代数运算。
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2.意义。
物质变化(1)表示化学反应中的。
焓变(2)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和101℃_25,表示在-1=-285.8kJ·mol H Δ O(l)2=H ==(g)2O 12(g)+2例如:H 285.8放出O(l)时2H mol _1(g)完全反应生成2mol O 12(g)与2Hmol _1kPa 下,。
分子数,不能代表物质的量前边的系数,只代表2J 的热量。
其中O k3.书写原则分数,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分子个数,不表示物质的量(1)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只表示。
单位和”+、-“的H 、Δ聚集状态(2)必须注明物质的 对应。
化学计量数的数值必须与H (3)对于相同反应,Δ4.实例8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1.1 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1B.H2(g)+12O2(g)===H2O(g)Δ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285.8 kJD.H2+12O2===H2O ΔH=-285.8 kJ·mol-1解析:选A由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可知,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则ΔH=-285.8 kJ·mol-1。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1章第1节专题讲座 课件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2/4/152022/4/15April 15, 2022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说明
反应热
中和热
①ΔH= ∑E(生成物)- ∑E(反应物) ②ΔH值与书写形
式有关,单位一般 是“kJ·mol-1”
①电离吸热、溶 解时吸热或放热
②稀强酸与稀强 碱反应的中和热 为57.3 kJ·mol-1
燃烧热
稳定的氧化 物,如CO2、 SO2、H2O(l)、 P2O5等
①在中学阶段,如果不指明条件就默认为通常状况,比 较ΔH的相对大小时要考虑其数值的“+”、“-” 号问题;②用弱酸或弱碱的稀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 每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从而求得P2O3和P2O5的质量分别为2.75 g和3.55 g。由反应热 的定义知1 mol磷单质完全燃烧生成P2O5时放出的热量为Y kJ, 则0.05 mol磷单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05Y kJ,则0.05
mol磷单质生成P2O3时放出的热量为(X-0.05Y )kJ,从而推 得1 mol磷单质生成P2O3时放出的热量为(X-0.05Y)/0.05 kJ, 即(20X-Y) kJ。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教案鲁科版选修4
反应焓变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了解反应焓变与变化途径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
2.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应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反应焓变的计算
教学难点:
反应焓变的计算
ΔH=ΔH1+ΔH2
例1、请根据方程式:
①C(石墨,s)+O
课堂小结:基本运算
焓变计算盖斯定律
键能
课后思考题:按照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第一章课件解析
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常进行2-3组实验,取测 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次
起始温度t/ºc
终止温度温度差
数 盐酸 氢氧化钠 平均值 t/ºc
t/ºc
1
23.5
23.2
23.4
26.5
3.1
2
22.0 22.4
22.2 25.4 3.2
3 25.0 25.4 25.2 28.2 3.0
Q =-C0m (t2-t1)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
中和热数值__偏___小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
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 不等 (填“相等”“不相 等”),所求中和热__相__等______
反应热数据来源: 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
Q=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
能 量
反应物Biblioteka 能 量生成物放热
Q<0
吸热
Q>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放热反应: Q<0 吸热反应: Q>0
反应物 反应过程
三、反应热的来源-实验方法测定 中和热及中和热的测定
所需仪器与试剂:
大烧杯(500 mL)、 小烧杯(100 mL) 温度计、 量筒(50 mL)两个、 泡沫塑料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 有两个小孔)、 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 0.55 mol/L NaOH溶液
若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 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
已知 V酸=V碱=50 mL。 c酸= 0.50 mol/L c碱=0.55 mol/L。 ρ酸=ρ碱=1 g/cm3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解析 要掌握实验操作要点:①量热计保温效果要好;②酸 碱溶液的浓度要小;③酸碱一方要过量;④操作迅速准确, 减少热量损失;⑤及时准确记录数据。中和热是在稀溶液 中,1 mol H+和1 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时所放出的热量,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H++OH-=== H2O,计算出来的中和热是相同的。
②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K-1,则100 mL1.0 mol·L-1盐酸与100 mL 1.0 mol·L-1 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可根据公式Q=-c·(m1+m2)·(t2 -t1)=-4.18 J·g-1·K-1×200 mL×1 g·cm-3×(t2-t1) ×10求 出。
二、反应热的测定 1.仪器:.量热计 2.原理:Q=-C(T2-T1),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 ,单热位容是;T1、T2表J示·K反-应1 前和反应后 体系的温度,单位是。 K
1.(判一判) 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1)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 (2)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 √ ) (3)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等)无关
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变化的关系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关键提醒]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热效应。反应热Q的正负 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与反应是 否需要加热无必然联系。
【例1】 CO(g)与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 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g)与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与H2(g)具有的
高二化学选修一反应热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一反应热知识点总结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量度,也是热力学中重要的一个概念。
本文将对高二化学选修一中的反应热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反应热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一些常见的反应热实验等。
1. 反应热的定义反应热指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在等压条件下,单位摩尔物质参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它通常用ΔH表示,单位是焦耳/摩尔(J/mol)或千焦/摩尔(kJ/mol)。
2.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2.1 通过燃烧反应计算反应热对于液体或固体燃料的燃烧反应,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燃烧热量来计算反应热。
根据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然后将测定的燃烧热量除以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即可得到反应热。
2.2 通过反应前后温度变化计算反应热对于可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反应,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根据给定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物的物质量,计算摩尔数;然后根据反应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利用热容量公式(q = m × C × ΔT)计算反应产生或吸收的热量,最后将热量除以摩尔数,即可得到反应热。
3. 影响反应热的因素3.1 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物的性质直接影响反应的热量变化。
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中,反应热较大;而同种元素形成双原子分子的反应中,反应热较小。
3.2 反应物的摩尔数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摩尔数成正比。
在计算反应热时,要将反应物与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进行比例换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3 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热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热越大;反之,浓度越低,反应热越小。
3.4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对反应热的影响较大。
温度升高能够增加反应速率和反应热,而温度降低则相反。
4. 常见的反应热实验4.1 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将一定量的酸液和碱液混合,在反应过程中测量温度的变化,通过计算反应热来了解中和反应的特性。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第2节 反应热的计算 基础知识讲义
放热吸热放热吸热第一节反应热的计算一、盖斯定律(一)内容: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这就是盖斯定律。
(二)内涵: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三)对盖斯定律的理解1、从反应途径的角度:反应热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的“能量差”。
它是一个由状态决定的量,与反应的具体过程无关。
就像从同一起点登山至山顶,不管选哪一条路走,历经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方式,但山的高度是不变的。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对于任意一个反应,无论该反应从什么途径发生,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能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四)应用:对于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物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些类反应,可应用盖斯定律间接的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二、反应热的计算(一)利用热量求反应热(二)利用燃烧热求反应热(三)利用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求反应热(四)利用化学键的键能求反应热: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三、反应热大小比较(一)如果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加倍,ΔH也要加倍,再通过吸放热反应类型比较ΔH大小(二)同一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状态不同时,要考虑A(g) A(l) A(s);或者从物质三种状态自身所具有的能量比较:E(g)>E(l)>E(s),可知反应热大小也不相同(三)对于晶体类型不同,产物相同的反应,其反应热也不同。
例如:C(石墨, s)+O2(g)=CO2(g) ΔH=—akJ/mol ①,C(金刚石, s)+O2(g)=CO2(g) ΔH=—bkJ/mol ②,由①②推出C(石墨, s)=C(金刚石, s) ΔH=(b—a)kJ/mol,又因为石墨的所具有的能量<金刚石所具有的能量,所以ΔH>0,即b—a>0,所以b>a注:在比较反应热大小时,要注意比较的是放出热量的大小还是ΔH的大小,当反应为放热反应时,二者的比较结果正好相反(四)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反应热的大小1、其他条件相同时,燃烧越充分,放出热量越多,ΔH越小2、对于可逆反应,由于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实际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小于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绝对值(五)中和反应中反应热的大小1、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57.3kJ(浓硫酸稀释和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都会放出热量)2、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57.3kJ(醋酸电离会吸热)3、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57.3kJ(SO42-和Ba2+反应生成的BaSO4沉淀会放热)四、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中和反应反应热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测得。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第1节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
养。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知识铺垫
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提示利用焓变(ΔH)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必备知识
一、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物质的变化,还表示了能量的变化。
第1章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内
容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索
引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从而形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
学科核心素养。
素 2.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体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
养 目
素养。
标 3.熟悉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
三、能源 1.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统称为能源。包括太阳 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化石燃料等。 2.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 长,消费结构以煤为主,以石油、天然气为辅,以水能、核能、风能、太阳 能为补充。 3.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开源”,即开发核能、风能、太 阳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需要“节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1)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 kJ的热量,该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3 mol的气态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 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021-2022年高二化学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精讲 鲁科版选修4
2021-2022年高二化学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精讲鲁科版选修4【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目的: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4、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
二. 重点、难点: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三. 知识分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人们广泛利用一些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呢?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定、计算这些热量呢?(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定义: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产物的温度相同时,反应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表示符号:通常用Q表示,且反应放热时,反应体系减少热量,Q为负;反应吸热时,反应体系增加热量,Q为正。
3、决定因素: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反应,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状态及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有关。
4、测量方法:反应热的数据可以用量热计测量。
在测量反应热的实验中,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通过反应前后体系温度的变化来计算:Q=-C(T2-T1)其中,C代表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2、T1分别代表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热力学温度(T= t +273.15℃)。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变(1)定义:为了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引入了一个叫做“焓”的物理量,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用焓变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
(2)表达式:△H = H(产物)-H(反应物)(3)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如果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是等压反应,而且没有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能量转化,则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即Qp=△H。
从上面的关系式可以看出:当△H>0时,产物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反应是吸收能量的,为吸热反应;相反△H<0时,为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 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教案 鲁教版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
应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
2.通过中和热的实验,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反应热概念的含义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第1章专题讲座一反应热的计算方法与比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09062161.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焓变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如:2H2(g)+O2(g)=== 2H2O(l) ΔH1=-571.6 kJ·mol-1,生成2 mol H2O(l),ΔH=-571.6 kJ·mol-1;生成1 mol H2O(l),ΔH=-285.8 kJ·mol-1。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的能量计算:ΔH=生成物的能量之和-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①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②ΔH=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4)根据热容和温度差进行计算:Q=-C(T2-T1)。
(5)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求未知反应焓变的方法:①确定待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是同侧还是异侧)。
③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
④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
⑤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
2.比较反应热大小的方法。
ΔH是有符号和数值的量,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连同“+”“-”包含在内,类似数学上正、负数的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大小,与“+”“-”无关。
(1)直接比较法。
依据规律、经验和常识直接判断不同反应的ΔH的大小的方法称为直接比较法。
①吸热反应的ΔH肯定比放热反应的大(前者大于0,后者小于0)。
②物质燃烧时,可燃物物质的量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ΔH反而减小。
③等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肯定比不完全燃烧放所放出的热量多,ΔH小。
④a.产物相同时,同种气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等量的固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b.反应物相同时,生成同种液态物质放出的热量比生成等量的气态物质放出的热量多。
⑤生成等量的水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比弱酸与强碱或弱碱与强酸(弱酸)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⑥对于可逆反应,因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实际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要小于相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数值。
例如:2SO 2(g)+O 2(g)2SO 3(g)ΔH =-197 kJ·mol -1则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和1 mol O 2,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要小于197 kJ 。
(2)盖斯定律比较法。
①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A(g)+B(g)===C(g) ΔH 1<0 A(g)+B(g)===C(l) ΔH 2<0因为C(g)===C(l) ΔH 3<0,而ΔH 3=ΔH 2-ΔH 1, 所以ΔH 2<ΔH 1。
②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S(s)+O 2(g)===SO 2(g) ΔH 1<0 S(g)+O 2(g)===SO 2(g) ΔH 2<0ΔH 3+ΔH 2=ΔH 1,且ΔH 3>0,所以ΔH 1>ΔH 2。
③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 C(s)+O 2(g)===CO 2(g) ΔH 1<0 C(s)+12O 2(g)===CO(g) ΔH 2<0ΔH 3+ΔH 2=ΔH 1,ΔH 3=ΔH 1-ΔH 2 <0, 所以ΔH 1<ΔH 2。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CO(g)与H 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能量变化可知,反应产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反应为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 2O(g)===CO 2(g)+H 2(g) ΔH =-41 kJ·mol -1。
答案:CO(g)+H 2O(g)===CO 2(g)+H 2(g) ΔH =-41 kJ·mol -12.工业上制二甲醚(CH 3OCH 3)是在一定温度(230~280 ℃)、压强(2.0~10.0 MPa)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反应器中发生了下列反应:CO(g)+2H 2(g)CH 3OH(g)ΔH 1=-90.7 kJ·mol -1① 2CH 3OH(g)CH 3OCH 3(g)+H 2O(g)ΔH 2=-23.5 kJ ·mol -1② CO(g)+H 2O(g)CO 2(g)+H 2(g)ΔH 3=-41.2 kJ·mol -1③反应器中的总反应可表示为3CO(g)+3H 2(g)CH 3OCH 3(g)+CO 2(g),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③可得: 3CO 2(g)+3H 2(g) CH 3OCH 3(g)+CO 2(g) ΔH =2ΔH 1+ΔH 2+ΔH 3=-246.1kJ·mol -1。
答案:-246.1 kJ·mol -1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1②CH 3COOH(l)+2O 2(g)===2CO 2(g)+2H 2O(l) ΔH 2=-870.3 kJ·mol -1③H 2(g)+12O 2(g)===H 2O(l)ΔH 3=-285.8 kJ·mol -1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的反应热(焓变)为( ) A .+488.3 kJ·mol -1B .-488.3 kJ·mol -1C .-244.15 kJ·mol -1D .+244.15 kJ·mol -1解析:将①×2+③×2-②即得到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故ΔH =-488.3 kJ·mol -1。
答案:B4.已知:C(s)+O 2(g)===CO 2(g) ΔH 1 CO 2(g)+C(s)===2CO(g) ΔH 2 2CO(g)+O 2(g)===2CO 2(g) ΔH 3 4Fe(s)+3O 2(g)===2Fe 2O 3(s) ΔH 4 3CO(g)+Fe 2O 3(s)===3CO 2(g)+2Fe(s) ΔH 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1>0,ΔH3<0 B.ΔH2>0,ΔH4>0C.ΔH1=ΔH2+ΔH3D.ΔH3=ΔH4+ΔH5解析:C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1<0,CO2与C生成C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ΔH2>0,CO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3<0,铁与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4<0,A、B项错误;前两个方程式相减得:2CO(g)+O2(g)===2CO2(g) ΔH3=ΔH1-ΔH2,即ΔH1=ΔH2+ΔH3,C项正确;由4Fe(s)+3O2(g)===2Fe2O3(s) ΔH4和6CO(g)+2Fe2O3(s)===6CO2(g)+4Fe(s) 2ΔH5相加,得2CO(g)+O2(g)===2CO2(g) ΔH3=(ΔH4+2ΔH5)/3,D项错误。
答案:C5.(1)已知①2O2(g)+N2(g)===N2O4(l) ΔH1②N2(g)+2H2(g)===N2H4(l) ΔH2③O2(g)+2H2(g)===2H2O(g) Δ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14CaSO4(g)+CO(g)14CsS(s)+CO2(g)ΔH1=-47.3 kJ·mol-1②CaSO4(s)+CO(g) CaO(s)+CO2(g)+SO2(g)ΔH2=210.5 kJ·mol-1③CO(g) 12C(s)+12CO2(g)ΔH3=-86.2 kJ·mol-1反应2CaSO4(s)+7CO(g) CaS(s)+CaO(s)+6CO2(g)+C(s)+SO2(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H1、ΔH2和ΔH3表示)。
(3)已知:25 ℃、101 kPa时,Mn(s)+O2(g)===MnO2(s) ΔH=-520 kJ·mol-1S(s)+O2(g)===SO2(g) ΔH=-297 kJ·mol-1Mn(s)+S(s)+2O2(g)===MnSO4(s)ΔH=-1 065 kJ·mol-1SO2与MnO2反应生成无水MnSO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ΔH3-2ΔH2-ΔH1(2)4ΔH1+ΔH2+2ΔH3(3)MnO2(s)+SO2(g)===MnSO4(s) ΔH=-248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