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近现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对外交往专题(1)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对外交往专题(1)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外交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专题(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等方面居世界先进地位;海路交通发达;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是汉唐宋元明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
(2)中外之间的交往,增进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3)海纳百川、吸收先进文明,则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招致落后。
二、中国近代的对外交往中国现代对外交往典型习题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
一次,罗马凯撒大帝(公元前100年—前44年)穿着一件中国丝袍到剧场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被看做绝代的豪华。
在当时的罗马,丝绸的价值等于同样重量的黄金。
材料二1840年以前,清政府跟外国的商务交涉,都由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一手包揽,行商划出行地的一部分租给外国商人造屋居住,叫做商馆。
商馆全部都在广州城外西南角的十三行街,外国人到广州居住,不能逾越十三行街的范围。
材料三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着重讨论如何放开步伐,更好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及有关政策,决定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1)材料一中罗马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哪条商道到达罗马的?这条商道的开辟有什么重要的作用?(2)材料二中广州十三行的设立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3)依据材料三写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依据材料四,中共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01年,我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组织?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六 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
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专题概述近代中国的外交,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代的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自己已准备好了在外交上更自信地发声,准备好了让世界分享崛起的成果。
本专题主要阐述近现代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并从不同角度深刻理解近现代中国外交事业发展不一的背景和原因。
知识清单旧中国的外交:本质特征——屈辱外交时期概况晚清时期(1840~1912)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2)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7) (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中国政府代表提出的一系列合理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2)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退让政策。
(2)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美国从中取得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新中国的外交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外交特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期国际形势成就建国初期(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 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初中历史专题讲解专题七中国对外交往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做法认识类
3. 中国外交应该如何融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并加强睦邻友好;与 欧洲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维护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4. 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1)我国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 家进行友好合作。 (2)我国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 一 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3)我国需坚持合作共赢原则,欢迎各方共同参与,支持各国发展。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文科综合设问】
5. 概括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多角度设问
原因类
1. 分析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原因。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当今世界是紧密联系 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 国策,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影响类
2. 中国近现代外交政策变化的影响。 (1)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获得了大量侵华特权,掠夺中国原料、劳 动力和财富,为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现代史上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增 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的对外交往
四.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①综合国力的强弱 ②国家利益的需要 ③国家是否独立 ④社会制度是否先进 ⑤国际地位 的高低 ⑥国家领导人的素质等
三.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
1.中国古代的外交
(1)特征(趋势)
由开放走向闭关;以和平交流为主,后期出 现反侵略战争
①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②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①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
20 70
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世 的合法席位
纪 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
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的对
年 代
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2年9月中日建交
④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 90
世 主办权 纪 ③2001年10月,中国成功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初 ④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加强
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
拓展新的空间。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影响
①改善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为国内的建 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 关系和友好往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 了条件。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④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
(1)特征(趋势)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原因 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的增强 ③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国家领导人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和独特 的外交艺术 ⑤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⑥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等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 50
(3)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1900—1901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并被迫签订了丧
近代
侵略与 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反抗
1931年9月18日,日本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 国的团结与合作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返回栏目导航
续表
阶段与特征
史实
影响(或意义)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
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
一切合法权利
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 20世纪70年代: 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登上国际大舞台 公报》
美国围绕台湾、人权、西藏等问题百般刁难中国,其中台湾问题是中美 关系的焦点。中美关系出现一波三折的特点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返回栏目导航
四、中日关系
阶段 特征
史实及影响(或意义)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中国战败,双方签订了《马 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返回栏目导航
续表
阶段 特征
史实及影响(或意义)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近代
侵略与 反抗
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提纲:专题六 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专题六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概况: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由开放到闭关。
2.中外交往史实(1)西汉:丝绸之路(中西方交通要道)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贡献最大。
(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鉴真东渡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玄奘西游天竺,带回很多佛经,传播了佛教文化,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
促进了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3)明朝:①郑和(马三宝)下西洋(印度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②戚继光抗倭:保护民族利益;③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澳门遭到殖民侵略。
(4)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维护国家统一。
3. 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1)西汉:开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国力强盛。
(2)隋唐时朝:遣唐(隋)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交往活跃;国家繁荣富强。
(3)明朝:郑和下西洋。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启示(认识):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如隋唐时期因为开放而繁荣;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就落后,由于落后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二.近代中国的外交(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联系)(1)主要的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①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俄国侵占北方大片领土.③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⑤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2)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外交关系的影响影响:通过这些条约的签订,外国列强从中获得许多特权,比如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开设工厂等,一方面,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也被打破了,近代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联系;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主动与外国交流,比如,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
2020年中考历史 中外交往历史复习
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主题一 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一、古代对外关系史实 1、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开辟时期:汉武帝时期 条件:(1)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西域都护的设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 意义: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唐朝(1)玄奘西行 时间:唐太宗时影响: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作品:《大唐西域记》。
(2)鉴真东渡 时间:唐玄宗时影响:鉴真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唐招提寺还安放着他的坐像) 4、明朝:①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戚继光抗倭,保护民族利益,巩固海防。
5、清朝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外交政策:闭关锁国。
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给我们的启示 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主题二 近代中国由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 现代中国由封闭保守到主动开放 一、近代中国由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1、《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辛丑条约》:整个国门被打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被迫开放的结果:主权遭到不断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弱国无外交)。
二、现代中国由封闭到主动开放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2、对外开放的步骤及特征步骤: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启示中国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主动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附:北洋军阀与新中国的外交北洋军阀时期1、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
专题二中国古代近现代对外交往广东2020届中考历史 备考演练
专题二中国古代、近现代对外交往1.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
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A.产生背景B.主要行人C.路线走向D.开通前提2.“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雅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3.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宣政院C.台湾府D.广州十三行4.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
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A.开通丝绸之路B.七下西洋C.六次东渡日本D.西游天竺取经5.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A.重农抑商B.君主专制C.闭关锁国D.对外开放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
”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C.赔款2100万元D.领事裁判权7.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
”“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8.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九年级历史中外交流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中外交流知识点历史中外交流知识点在九年级历史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各个时期历史中的中外交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了中外文化交流、外交关系、贸易以及人物之间的交往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背景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
以下是九年级历史中外交流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古代中外交流古代中外交流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丝绸之路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与西亚、欧洲等地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有力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洲、西亚等地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
中国以丝绸、瓷器等商品为主要出口品,而西方则通过丝绸之路获得了丰富的中国商品和文化。
2. 佛教的传入佛教的传入是古代中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通过贸易商人和外交使者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哲学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汉代与匈奴在汉朝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的匈奴帝国进行了频繁的往来。
通过外交手段,汉朝达到了与匈奴的和平相处,实现了边境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二、近代中外交流近代中外交流主要是指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接触和交往,其中包括了近代的外交关系、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
1. 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
这些条约使中国失去了主权和独立,丧失了对外交往的控制能力,严重削弱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2.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中西交流的一个关键点。
战争导致中国贸易受到限制,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3.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开启了新的阶段。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技术,并积极传播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三、现代中外交流在现代中国,中外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
中国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通过各种外交手段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1.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合作的重要倡议。
中考历史第二篇专题突破重点提升专题五中国的对外交往讲本课件
材料五 他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练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摘编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5)材料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玄奘。
材料六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船纵横大洋,实现了
六、中俄关系(例子:李克强总理访俄)
中俄关系健康稳步发展有哪些影响? 有利于双方塑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发展态势;有利于维
护地区乃至世界的繁荣稳定等。
七、中日关系
谈谈你对推进中日关系发展的建议。 妥善处理两国历史和现实问题,平等对话和交流,协商解决争端;增强在
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大国协调与合作主张
2.(2020·黔东南)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
响。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丝绸之路的开拓者____张__骞______。 (2)东渡日本传授佛经___鉴__真_______。
(3)率船队七次下西洋__郑__和________。 (4)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__周__恩__来______。
4.(2020·龙东地区)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世界意识是家国情怀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国情怀之保家卫国】 材料一 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 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请写出材料中的“他”是谁? 林则徐。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 歌,奔赴朝鲜前线。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2)抗美援朝中,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英雄人物是?中国人
【精品PPT】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讲座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近现代对外交往——中国走向世界之路
【新形势下的外交时政厅】 《中国外交》白皮书——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新中
国成立以来外交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在新的历史起 点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实 践,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持久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 的贡献。
(3)从外交时政厅中可以看出当今中国在世界外交舞台 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提示: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持久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 力。
时期
外交成就
20世纪50 ①_和__平__共__处__五__项__原__则__的__提__出__、万隆会议 年代
20世纪70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_中__日__建__交__、 年代 中美建交
时期
外Hale Waihona Puke 成就20世纪90 ③_香__港__、__澳__门__回__归__、中国加入APEC 年代
④_中__国__加__入__W_T_O_、APEC会议的成功召 21世纪
(4)从近代中国和新中国在外交舞台上的变化,你得到 了怎样的感悟? 提示: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知识归纳】
【主题探究】 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学习中国古代
史后,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古代的中外交流” 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开放包容的大唐】 材料一 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 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 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 恢宏的隆盛时代”。
专题五 中国古代、近现代对外交往
——中国走向世界之路
【线索导引】
主题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热点链接】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共形成60多项高含金量成果, 包括发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 7种外文版,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 路”、产能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等领域文件,并推动 了一批务实合作项目。
202X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中国近现代的外交是指19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表现和进展。
这一时期,中国经受了列强侵略、国家改革和探究新外交政策等重大历史大事,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现代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不公平条约和列强侵略。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公平条约,割让了大片领土和特权。
这些条约将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
中国近代外交的进展也包括了一系列国家改革措施。
康梁新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尝试都是为了摆脱列强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借鉴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教育模式,强化国家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中国近代外交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究新的外交政策。
在列强侵略的冲击下,中国开头对外交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中国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并实现了中华民国的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政策更加留意国家主权和独立,乐观参与国际事务,发表《不结盟原则》并乐观推动国际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的外交经受了由侵略与掠夺到国家改革和探究新外交政策的过程。
这一时期的外交阅历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也为中国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将来,中国将连续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乐观的作用,为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专题复习: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对外交往[课件]
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的地位。
③作用:中国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并创造性地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求同存异”原则。
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 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 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 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 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 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 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 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 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Ⅰ-30.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 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 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 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 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 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二、近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事件/政策
时间
影响
列强侵略中国, 1840年-抗日战 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
签订一系列不 争前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平等条约
抗日战争
1931-1945年 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 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 和解放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提高 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专题》材料题专练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专题》材料题专练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1.(海南期末)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不同历史时期显现不同的特点。
【图表梳理】《古代中外交流情况表》(1)在表格中①、②、③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①;②;③(2)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道路发生变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2分)【史料分析】材料一: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
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70多个。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日本书纪》(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
(6分)【观点思考】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4)“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2.(2019·吉林期末)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外交往,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以和平为主,也存在矛盾与冲突。
请观察下列图片中的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为题目,撰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1)文中包括图片涉及的六位历史人物在中外交往过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以及事件的影响(一点即可);并谈谈有哪些因素影响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2)史实准确无误,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3.(2019·山东中考真题)明朝时,我国已进人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明史》记载,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
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意为很快)而亡,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
”为了解决君相之争,朱元璋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变革”。
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四中国的对外交往
专题四 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意建交50周年热点 2020年,中意两国将迎来建交50周年,两国政府也将互办“中意文化旅游年”,届时将迎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京 国民 政府 时期 幕。
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2)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3)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4)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5)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6)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7)在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中国国家权益被出卖,解放战争爆发(8)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线索三 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续表 表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1950—1953年,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保卫了祖国安全,提高了国际地位,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积极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5)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中国近现代国际地位与外交
专题五中国近现代国际地位与外交一.晚清时期:外交特点:屈辱外交叩头外交表现: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原因:清政府腐败落后。
二、北洋军阀时期: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期间占领的山东的特权。
遭到英、美等国的拒绝。
②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说明: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弱国无外交。
三、新中国成立后:1、外交方针:(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49年——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①新中国成立后,冲破美国的外交封锁,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1954年,周恩来总理和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4、70 年代的外交成就:①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1979年中美建交。
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5、50——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史实)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新时期的外交: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的政策②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7、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取得成就的原因(或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①正确的外交政策、原则②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③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8、对外交事业的发展谈感受:(认识)旧中国由于国家贫困,经济落后,内战不已,所以国家屡遭侵略,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正所谓“弱国无外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近现代对外交往》【知识网络】
【要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二、中国近代屈辱外交
三、中国现代对外交往
四、中美关系
五、中日关系
【命题视角】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阶段特征。
(1)秦汉时期我国同朝鲜、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汉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中国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
(2)三国时期,吴国与许多国家保持贸易交往。
(3)唐朝水陆路贸易并重,同朝鲜、日本、印度等国的海上贸易相当频繁,与大食友好往来。
(4)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贸易范围扩大,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5)明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变化及所带来的影响。
(1)古代史上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的影响:限制了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及科技的交流,使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伍,陷入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局面。
(2)近代史上外国列强从不平等的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及其对列强和对中国分别产生的影响:
①特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开办工厂等。
②影响:a.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了大量的原料、劳动力和财富,输出了大量商品,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b.由于这些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3)现代史上中国实行积极主动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缩小了我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2)启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建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地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
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END--
2020中考:初中历史《常考分布图、形势图汇总》
2020中考:初中历史《常考战争、战役类地图汇总》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常考易错点汇总》
2020中考:初中历史《考试中如何避免隐形失分》
2020中考:初中历史《最新版思维导图》
2020年中考:初中历史《新冠疫情与中考(三)》
2020年中考:初中历史《新冠疫情与中考(二)》
2020年中考:初中历史《新冠疫情与中考(一)》
2020中考:初中历史《周年热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