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遗传学
第九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答案)
第九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因突变对蛋白质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影响活性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C.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改变蛋白质的活性中心E.影响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形成2.原发性损害指:A.突变改变了protein的一级结构,使其失去正常功能B.突变改变了糖元的结构,使糖元利用障碍C.突变改变了脂肪的分子结构,使脂肪动员受阻D.突变改变了核酸的分子结构,使其不能传给下一代E.突变主要使蛋白质的亚基不能聚合*3.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A.代谢底物堆积B.代谢旁路产物堆积C.代谢中间产物堆积D.代谢终产物缺乏E.代谢终产物堆积4.半乳糖血症Ⅰ型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遗传性缺乏使:A.代谢底物堆积B.代谢旁路产物堆积C.代谢中间产物堆积D.代谢终产物缺乏E.代谢终产物堆积5.色氨酸加氧酶缺乏症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A.5-羟色胺增多B.色氨酸不能被吸收C.色氨酸吸收过多D.烟酰胺生成过多E.代谢终产物堆积6.下列何种疾病不属于分子病?A. 肝豆状核变性B.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C. 血友病D. 镰形细胞贫血E.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7.关于苯丙酮尿症(PKU),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A.可进行新生儿筛查B. 可进行产前检查C. 不通过DNA分析不能确定出携带者D. 是一种表现为智力低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 是由于遗传性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8.人类珠蛋白基因包括:A. 位于16p13上的类α珠蛋白基因簇,包括α和ζ基因B. 位于llpl5上的类β珠蛋白基因簇,包括α、β、γ、ε和ζ等基因C. 位于llpl5上的类α珠蛋白基因簇D. 位于16p13上的类β珠蛋白基因簇E. 位于Xp21的STR序列*9.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β链上的第6位氨基酸被下列哪种氨基酸替代?A. 脯氨酸B. 色氨酸C. 苏氨酸D. 缬氨酸E. 亮氨酸*10.正常HbA的α链为141个氨基酸,有一种称为Hb Constant Spring的突变型,其α链为172个氨基酸,推测可能发生了:A. 无义突变B. 终止密码突变C. 移码突变D.错义突变E. 同义突变11.一个溶血性贫血病人,经检查Hb A2为30%,肽链裂解后见有α、γ、δ三种肽链,其最可能被诊断为:A.α—地中海贫血B.β-地中海贫血C. HbS病D. 高铁血红蛋白病E.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贫血12.由于代谢中间产物缺乏而引起的代谢缺陷是:A. 半乳糖血症B.白化病C. 糖原累积病D. 苯丙酮尿症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13.以下五种血液病中,哪一种不是遗传病?A. 红细胞G6PD缺乏症B. 地中海贫血C. 血友病D. 血小板无力症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缺乏3个α基因引起:A. 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B. 轻性α—地中海贫血C. HbH病D. 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E.β—地中海贫血15.关于肌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为X连锁隐性遗传B.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E. 强直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6.下列哪项是肝豆状核变性的典型症状?A. 视乳头水肿B. 视网膜粟粒样结节C. 黄斑区樱桃红色D. 角膜色素环(K-F环)E. 角膜弓*17.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典型体征是:A. 躯干性共济失调B. 肢体性共济失调C. 剪刀式步态D. 毛细血管扩张E. 迈步呈鸭步态,上楼困难18.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最主要原因是:A.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先天性缺乏E.下丘脑的病变引起19.先天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在先天性酶缺陷中下列哪点最多见?A. 21羟化酶缺陷B. 17羟化酶缺陷C. 18羟化酶缺陷D. 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E. 20,22碳链酶缺陷20.治疗糖原累积病的最有效方法是?A. 纠正高血脂B. 纠正酸中毒C. 静脉维持稳定血糖D. 增加餐次E. 食用淀粉和果糖21.下列哪一型粘多糖累积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A. 粘多糖Ⅰ型(Hurler综合征和Scheie综合征)B. 粘多糖Ⅱ型(Hurter综合征)D.多糖Ⅲ型(Sanfilippo综合征) D. 粘多糖Ⅳ型(Morquio综合征)E. 粘多糖Ⅵ型(Maroleaux-Lamy综合征)22.苯丙酮尿症(PKU)引起的智力低下一般多在:A. 生后4个月左右被发现B. 新生儿期即被发现C. 生后2个月左右被发现D. 生后1年左右被发现E.生后2~3岁被发现*23.苯丙酮尿症在哪个年龄组开始治疗?一般应持续治疗几年?A. 出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1~2年B. 出生后2~3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2~3年C. 出生后3~4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3~4年D. 出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4~6年E. 出生后5~6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4~6年24.患儿10个月,近一周来有抽搐发作3~4次。
《医学遗传学》第八章 生化遗传病
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多肽链完全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所致。成人血红蛋白(HbA)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凡由于α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者称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由于β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者称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α或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甚至完全缺如涉及α或β珠蛋白基因的种种突变,可分为非缺失型(包括微缺失型)和缺失型两大类。非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涉及从5’转录控制信号,外显子密码,内含子(间隔顺序)拼接信号和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外显子和内含子潜在的拼接部位,终止密码和3'多聚腺苷化信号等处的碱基取代、缺失、插入、移码等,导致转录受阻或转录产物异常,使RNA加工拼接或翻译受阻,RNA不稳定或翻译后异常肽链不稳定,最终导致患者α或β珠蛋白链减少(α+或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完全缺如(ao或β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涉及α或β珠蛋白基因簇较大范围的缺失,包括涉及α或β珠蛋白基因簇5'上游60kb α或β位点控制区缺失。大部全缺失发生在α或β位点控制区。
4.Hb Bristol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本症亦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由于β链第67位缬氨酸被天冬氨酸所取代,导致血红蛋白分子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血红蛋白易在细胞中发生变性沉淀而形成Heinz小体,因而造成溶血性贫血。本症主要临床症状是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黄疸和脾肿大,因而亦称先天性Heinz小体溶血性贫血(congenital Heinz body hemolytic anemia)。已知的不稳定血红蛋白有90余种。
(一)α珠蛋白生成障蛋白基因主要突变类型和主要缺失类型见图7―9。
人体第16号染色体短臂上有2个连锁的α珠蛋白基因。如果16号染色体上的2个α基因均因突变或缺失而丧失了功能,我们把这种单倍型称为α地1(α-thal1)。如果16号染色体上的2个α基因只有1个因突变或缺失而丧失了功能,这种单倍型称为α地2(α-thal2)。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杂合子也有一定的临床表现,故本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患者丧失功能的α基因的数目不同,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以下4种临床类型(图7―10)。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生化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生化遗传学)1、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包括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受体病、膜转运蛋白病、结构蛋自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等。
2、先大性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先天性代谢缺陷也称遗传性酶病,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变)而造成的酶蛋白质分子结构或数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3、融合基因(fusion gene)融合基因指由两种不同基因的局部片段拼接而成的DNA片段。
4、血友病(hemophilia)血友病是一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及血友病C。
5、受体病(receptor disease)由于受体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导致的疾病称为受体病。
6、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血红蛋白病是由于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习惯上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7、结构蛋白病(structural of protein disease)结构蛋自缺陷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骨架的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胶原蛋自病、肌营养不良症等。
8、膜转运蛋白病(membranous transmitted protein disease)由于膜转运蛋白的遗传缺陷导致的疾病称为膜转运蛋白病。
如胱氨酸尿症、囊性纤维样变及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等。
9、地中海贫血(tha1assemia )地中海贫血是指由于某种或某些珠蛋白链合成速率降低,造成一些肽链缺乏,另一些肽链相对过多,出现肽链数量的不平衡,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10、镰状细胞贫血(sick1e cel1 anemia)镰状细胞贫血是因β珠蛋白基因缺陷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本科论文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1. 生化遗传学摩尔根曾经正确地指出:“种质必须由某种独立的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我们叫做遗传因子,或者更简单地叫做基因”。
尽管由于摩尔根及其学派的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使基因学说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的承认,然而当时人们对基因本质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并不知道基因与蛋白质及表型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虽然说早在1909年,英国的医生兼生物化学家加罗德(A.Garrod)就己指出,特定酶的表达是由野生型基因控制的假说。
而且这个假说在二十世纪30年代,经过众多遗传学家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与充实。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人们掌握的酶分子结构的知识相当贫乏,没有认识到大部份基因的编码产物都是蛋白质,也不知道是否所有的蛋白质都是由基因编码的。
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初期,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遗传学家便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沿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体系,是难以有效地揭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及表型特征的遗传机理。
因此他们便广泛地转而使用诸如红色面包霉(Neurospora crassa)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pniae)等微生物为研究材料,并着力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索基因与蛋白质及表型之间内在联系的分子本质。
所以人们称这个阶段的遗传学为生化遗传学(biochemical genetics),或微生物遗传学(microbial genetics)。
由于微生物具有个体小、细胞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和容易培养、便于操作等许多优点,因此便极大地加速了生化遗传学的研究,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的有如下三项。
第一,1941年两位美国科学家比德尔(G.Beadle)和塔特姆(E.Tatum),通过对红色面包霉营养突变体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因一种酶”(后来修改为“一种基因一种多肽”)的假说。
医学遗传学分科及发展简史
例如:一院儿科 xxx教授----- Down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诊断。
二院 儿保科 xxx教授----DMD、血友病、 性别异常
遗传教研室 xxx教授----DMD、血友病、
性别异常,分子遗传学诊断,无创性产前诊 断。
2
Down综合征 ---FISH诊断。
2、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
1923年,Painter T S,提出人的染色体数目是 2n=48,性染色体为XX,XY。
同种属、不同细胞的杂交; 4/ 可施加各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
5
应用十分广泛:
1/杂交进行基因定位研究,如 人 × 鼠——TK 酶基因定位;
2/细胞杂交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细胞杂交与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N X T—
—细胞失去肿瘤特征; 4/基因转移研究; 5/克隆羊、牛、猴、鼠及猪。
11、发育遗传学 Developmental genetics
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生长、分化、 组织、器官的形成的遗传机制和调控作 用。
15
12、行为遗传学 Behavior genetics
1952年,徐道觉(Hsu T C),偶然应用低渗处理 细胞获得分散良好的染色体,并发现人的染色体数 为46条,但未能肯定自己的发现,仍相信Paiter的 2n=48的结论。
1956年,蒋有兴(Tjio J H)和Levan A证明人的体 细胞染色体数为46条,这标志着人类细胞遗传学的 开始。
低渗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外周血短期培养方法的建立, 推进了人类染色体研究的进程。
理论依据是1908年Hardy和1909年 Weinberg提出的遗传平衡定律。
11
8、免疫遗传学 Immunogenetics
生化 表观遗传学
染色质蛋白并非只是 一种包装蛋白,而是 在DNA和细胞其他组 分之间构筑了一个动 态的功能平台。
非编码RNA调节
无论是DNA修饰还是组蛋白修饰,都是基因活 性调节的中间参与者,而真正诱导基因活性改 变的最大可能者是功能性非编码RNA。 非编码RNA在调节基因表达、基因转录、调整 染色质结构、表观遗传记忆、RNA选择性剪接 以及蛋白质翻译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RNA在保护机体免受外来核酸的侵 扰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最古老的 免疫体系。
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 一,可能存在于所有高等生物中。DNA 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 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指在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将一个 甲基添加在DNA分子的碱基上。 DNA甲基化修饰决定基因表达的模式,即决定 从亲代到子代可遗传的基因表达状态。 DNA甲基化的部位通常在CpG岛的胞嘧啶
蛋白质磷酸化
蛋白质磷酸化与非磷酸化
非活性蛋白与活性蛋白的构象之间的转换是通过可逆共价修饰 调节蛋白质的方式,蛋白激酶则是这一过程催化磷酸化的重要蛋白, 而磷酸酯酶是去磷酸化的重要蛋白.
已经发现在人体内有多达2000个左右的蛋白质激酶和1000个 左右的蛋白质磷酸酶基因。蛋白质的磷酸化是指由蛋白质激酶催化 的把ATP或GTP上γ位的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的过 程,其逆转过程是由蛋白质磷酸酶催化的,称为蛋白质脱磷酸.
随着对实验动物特别是克隆动物生物学 性状的了解以及人们对众多疾病的深入 研究,科学家发现,除了基因组DNA外, 还有基因组之外的大量遗传学信息调控 着基因的表达,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 应运而生。
医学遗传学 重点总结
医学遗传学第一章绪论本章节重点: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的类型一、医学遗传学的定义1、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与人类遗传有关的疾病,即遗传病(genetic disease)。
2、研究内容:遗传病的发生机理(Etiology)、传递方式(Passage)、诊断(Diagnosis)、治疗(Therapy)、预后(Prognosis)、再发风险(Recurrence)、预防方法(Preventive medicine),从而控制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降低在人群中的危害,增进人类的健康水平。
3、什么是遗传?Genetics is the study of genes, heredity, and variation in living organisms.二、遗传病的定义1、关于遗传病的一些误解:家族性疾病(familial disease)就是遗传病、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就是遗传病2、遗传病(genetic disease):遗传物质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三、遗传病的类型1、单基因病(single gene disorder):如果一种遗传病的发病仅仅涉及一对基因,这个基因称为主基因(major gene),其导致的疾病称为单基因病。
常染色体显性(AD)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X 连锁显性(XD)遗传病、X连锁隐性(XR)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线粒体病2、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ease):一些常见的疾病或畸形有复杂的病因,既涉及遗传基础,又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才发病,也称为多因子病(multifactorial disease,MF)。
遗传基础不是一对基因,而是涉及到许多对基因,这些基因称为微效基因(minor gene)。
3、染色体病(chromosome disease):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
遗传病学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
遗传病学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遗传病学是研究基因遗传和细胞遗传学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基因对生物体形态、生理、代谢、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不断出现,遗传病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了飞速的发展。
本文将向你介绍遗传病学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
一、经典遗传学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遗传病学领域的先驱们开始对动植物的遗传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提出各种假设和解释。
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他发现父母的某些性状会出现在后代的各种组合形式中,这给后来的遗传研究提供了基础。
在孟德尔之后,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通过对果蝇遗传的研究,提出了连锁假说,即基因在染色体上是连成一串的,通过这一假说,人们开始理解了基因的物理实体。
二、生化遗传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生化遗传学开始发展,重点是研究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
克里克和沃森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个模型揭示了基因是如何储存在细胞中的,并且提供了解释基因复制和信息传递的机制。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越来越多的基因被发现以及对基因调控和表达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基因与生命过程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分子遗传学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分子遗传学快速崛起,开创了新时代。
随着一系列技术的发展,人们首次实现了基因克隆及测序、PCR技术、DNA微阵列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遗传病学的发展。
首先,哈佛大学的温斯顿小组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基因克隆的尝试,筛选了大约1%的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
在1986年之前,人们已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了遗传病基因点数512个。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序时间和成本大大缩短。
这样,标志着分子遗传学的时代真正到来,标志着遗传病学研究的质变。
人们已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调控机制,并可以通过进行基因治疗等手段,为解决珍贵遗传病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0章 生化遗传学
第九章生化遗传学一般情况下,像血红蛋白病、膜转运蛋白病和受体病等非酶蛋白的遗传缺陷均被称为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像溶酶体沉积病、内分泌代谢缺陷等酶蛋白引起的遗传缺陷均为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α珠蛋白位于号染色体上。
A.6 B.14 C.11 D.22 E.162.β珠蛋白位于号染色体上A.22 B.11 C.16 D.14 E.63.不能表达珠蛋白的基因是。
A.α B.ψα C.δ D.γ E.β4.在胚胎发育阶段人体血红蛋白Gower I的分子组成为。
A.α2Gγ2B.ζ2Aγ2、 C.ζ2ε2D.α2δ2E.α2β25.在胚胎发育阶段人体血红蛋白Portland的分子组成为。
A.ζ2 Aγ2、ζ2Gγ2B.ζ2Aγ2、 C.ζ2ε2D.α2δ2E.α2β26.成人期正常人体血红蛋白的分子组成为。
A.ζ2Aγ2、ζ2Gγ2B.ζ2Aγ2、 C.ζ2ε2D.α2δ2、α2β2E.α2Aγ2、α2Gγ27.胎儿期血红蛋白HbF的分子组成为。
A.ζ2Aγ2、ζ2Gγ2B.ζ2Aγ2、 C.ζ2ε2D.α2δ2、α2β2E.α2Aγ2、α2Gγ28.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
A.GAG→GGG B.GAG→GTG C.GAG→GCG D.GAG→GAT E.GAG→TAG9.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是。
A. 单个碱基替代B. 移码突变C. 无义突变D. 终止密码突变E. 融合突变10.Hb Bart’s胎儿水肿征的基因型为。
A.αα/αα B.––/α– C.––/αα或–α/–αD.–α/αα E.––/––11.Hb Ba rt’s胎儿水肿征为缺失________个α珠蛋白基因。
A.1 B.2 C.3 D.4 E.0 12.HbH病的基因型为。
A.––/–α B.––/–– C.––/αα或–α/–αD.–α/αα E.αα/αα13.HbH病为________个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A.1 B.2 C.3 D.4 E.0 14.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是。
遗传学IV:生化遗传学_cn
遗传学IV:生化遗传学§1. 族群遗传学族群遗传学领域在哈帝(Hardy)和温博格(Weinberg)提出相关的定理后,投身研究的科学家渐增,成果也日益丰富。
假设一族群中针对某一性状由两个对偶基因A和a所控制。
对偶基因: A a基因频率:p q由于仅有这两个对偶基因来决定此性状,故p+q=1而卵细胞获得A基因的机率为p,而获得a基因的机率为q。
由上表可得AA=p2,Aa=2pq,aa=q2,则AA:Aa:aa=p2:2pq:q2。
这种平衡分布情形即称为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若知对偶基因的基因频率,即可计算出相对应的基因型频率:(p+q)2 =1 →p2+2pq+q2 = 1达到哈温平衡时,AA=p2、Aa=2pq、aa=q2假设平衡时,对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随时间而改变,则对偶基因频率将在族群中“保持不变”。
例:在人类族群中平均每2000人会有一人得到囊肿纤维症(cystic fibrosis,一种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令A为正常对偶基因,a为致病对偶基因,则q2(即得病机率)=1 / 2000,故q=(1 / 2000)1/2=1 / 44,而p=43 / 44,2pq(带有致病基因而不发病的机率)=2(43 / 44)(1 / 44)≒0.044=1 / 22,这代表人类族群中约有5%的人口带有此致病基因而没有症状。
为什么像囊肿纤维症这类疾病仍旧在某些族群中普遍盛行呢?一般认为带有此致病基因而不发病的人(即基因型Aa)较不易感染霍乱,因此对偶基因“a”得以在该族群中保留下来。
§2. 生化遗传学最初有科学家Archibald Garrod从酵素的缺陷来探讨遗传疾病的发生情形,而生化遗传学正是从实验遗传学来分析生物化学的一门学问。
实验系统: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为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
取少量的酵母菌培养于培养皿中,经过一段时间其中的每个细胞都会长成一群肉眼可见的小聚落,每个聚落都是由同一个细胞发展而来,该细胞的每个子代都会长在同一个位置。
医学遗传学生化遗传学
S A
临床症状: 血管阻塞的继发症状:一过性剧痛(腹痛、关节痛),脑血管意外 急性大面积组织损伤:心梗,肺、肾脏损伤; 慢性溶血性贫血 患者多在成年以前死亡 诊断: ①血涂片亚硫酸钠“镰变试验”阳性 ②电泳:有一“S”区带
镰状 细 胞 病
分子机制:பைடு நூலகம்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病M病(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病) 遗传方式:AD 形成原因: 肽链中与血红素铁原子连接的组氨酸发生替代,导致部分铁原子呈稳定的高铁状态,影响Hb正常带氧功能 临床表现: 紫绀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2、移码突变:
#2022
3、整码突变: 密码子的三个碱基同时缺失或插入。 例: Hb Gun Hill 在α链基因的第116位后面插入3个密码子(117-119),肽链出现重复,可形成Hb Grady病。
:由于珠蛋白基因异常而导致合成的珠蛋白肽链结构与功能发生异常。 :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而致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降低。
异常血红蛋白病 地中海贫血综合征
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血红蛋白病
人类正常血红蛋白的结构与组成 正常血红蛋白——结合蛋白:血红素 + 珠蛋白 (Heme) (globin)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ξ
ε
β
α
γ
α
胚胎早期:先合成、同时或稍后合成、
8周以后: 、渐消失,达高峰
出生3个月后:迅速降低
36周后:急速上升,速度下降,且大量合成
δ
0 2 4 6 8 出生 2 4 6 8
31 32 99 100 141
Hbα
16p13.33→P13.11
5′ ψ ψ1 2 1 3′
医学遗传学第八章生化遗传病
本章主要介绍生化遗传病的定义、分类、遗传模式,以及诊断方法、临床表 现和治疗管理等内容,帮助了解和预防生化遗传病。
什么是生化遗传病
生化遗传病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与代谢相关的疾病,导致体内的生化反应异 常。它们可以影响人体机能,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遗传代谢病的概念
导致组胺水平异常,引起过敏反应和其他症 状。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可能导 致生长发育异常和代谢紊乱。
生化遗传病的遗传模式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
疾病只在个体接受两个基因突变时才表现。
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一个突变基因就足以表现疾病。
3
X连锁遗传模式
疾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更容易受影响。
3 脂质代谢紊乱病
4 氨基酸代谢异常病
影响脂肪的代谢,如高胆固醇血症和家族 性高脂蛋白血症等。
影响氨基酸的代谢,如苯丙酮尿症和甲基 丙二酸尿症等。
常见的生化遗传病名称及概述
酮酸尿症
影响体内脂肪酸的代谢,导致酮酸在尿液中 过多的积聚。
酪氨酸尿症
导致酪氨酸的代谢异常,可能影响神经系统 和皮肤。
组胺生成不足
通过一系列测试,及早发现潜在的遗传代谢病。
2 婚前遗传咨询
在结婚之前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夫妻双方是否遗传病中的应用
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筛选出健康的胚胎来降低患病风险。
医学遗传学家的作用
医学遗传学家通过研究和诊断生化遗传病,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遗传咨询,制 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以及支持家庭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4
非典型遗传模式
不完全显性或不完全隐性的遗传模式。
第九章 生化与分子遗传学(答案)
第九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因突变对蛋白质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影响活性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C.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改变蛋白质的活性中心E.影响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形成2.原发性损害指:A.突变改变了protein的一级结构,使其失去正常功能B.突变改变了糖元的结构,使糖元利用障碍C.突变改变了脂肪的分子结构,使脂肪动员受阻D.突变改变了核酸的分子结构,使其不能传给下一代E.突变主要使蛋白质的亚基不能聚合*3.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A.代谢底物堆积B.代谢旁路产物堆积C.代谢中间产物堆积D.代谢终产物缺乏E.代谢终产物堆积4.半乳糖血症Ⅰ型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遗传性缺乏使:A.代谢底物堆积B.代谢旁路产物堆积C.代谢中间产物堆积D.代谢终产物缺乏E.代谢终产物堆积5.色氨酸加氧酶缺乏症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A.5-羟色胺增多B.色氨酸不能被吸收C.色氨酸吸收过多D.烟酰胺生成过多E.代谢终产物堆积6.下列何种疾病不属于分子病?A. 肝豆状核变性B.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C. 血友病D. 镰形细胞贫血E.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7.关于苯丙酮尿症(PKU),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A.可进行新生儿筛查B. 可进行产前检查C. 不通过DNA分析不能确定出携带者D. 是一种表现为智力低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 是由于遗传性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8.人类珠蛋白基因包括:A. 位于16p13上的类α珠蛋白基因簇,包括α和δ基因B. 位于llpl5上的类β珠蛋白基因簇,包括α、β、γ、ε和δ等基因C. 位于llpl5上的类α珠蛋白基因簇D. 位于16p13上的类β珠蛋白基因簇E. 位于Xp21的STR序列*9.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β链上的第6位氨基酸被下列哪种氨基酸替代?A. 脯氨酸B. 色氨酸C. 苏氨酸D. 缬氨酸E. 亮氨酸*10.正常HbA的α链为141个氨基酸,有一种称为Hb Constant Spring的突变型,其α链为172个氨基酸,推测可能发生了:A. 无义突变B. 终止密码突变C. 移码突变D.错义突变E. 同义突变11.一个溶血性贫血病人,经检查Hb A2为30%,肽链裂解后见有α、γ、δ三种肽链,其最可能被诊断为:A.α—地中海贫血B.β-地中海贫血C. HbS病D. 高铁血红蛋白病E.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贫血12.由于代谢中间产物缺乏而引起的代谢缺陷是:A. 半乳糖血症B.白化病C. 糖原累积病D. 苯丙酮尿症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13.以下五种血液病中,哪一种不是遗传病?A. 红细胞G6PD缺乏症B. 地中海贫血C. 血友病D. 血小板无力症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缺乏3个α基因引起:A. 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B. 轻性α—地中海贫血C. HbH病D. 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E.β—地中海贫血15.关于肌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为X连锁隐性遗传B.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E. 强直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6.下列哪项是肝豆状核变性的典型症状?A. 视乳头水肿B. 视网膜粟粒样结节C. 黄斑区樱桃红色D. 角膜色素环(K-F环)E. 角膜弓*17.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典型体征是:A. 躯干性共济失调B. 肢体性共济失调C. 剪刀式步态D. 毛细血管扩张E. 迈步呈鸭步态,上楼困难18.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最主要原因是:A.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先天性缺乏E.下丘脑的病变引起19.先天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在先天性酶缺陷中下列哪点最多见?A. 21羟化酶缺陷B. 17羟化酶缺陷C. 18羟化酶缺陷D. 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E. 20,22碳链酶缺陷20.治疗糖原累积病的最有效方法是?A. 纠正高血脂B. 纠正酸中毒C. 静脉维持稳定血糖D. 增加餐次E. 食用淀粉和果糖21.下列哪一型粘多糖累积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A. 粘多糖Ⅰ型(Hurler综合征和Scheie综合征)B. 粘多糖Ⅱ型(Hurter综合征)D.多糖Ⅲ型(Sanfilippo综合征) D. 粘多糖Ⅳ型(Morquio综合征)E. 粘多糖Ⅵ型(Maroleaux-Lamy综合征)22.苯丙酮尿症(PKU)引起的智力低下一般多在:A. 生后4个月左右被发现B. 新生儿期即被发现C. 生后2个月左右被发现D. 生后1年左右被发现E.生后2~3岁被发现*23.苯丙酮尿症在哪个年龄组开始治疗?一般应持续治疗几年?A. 出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1~2年B. 出生后2~3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2~3年C. 出生后3~4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3~4年D. 出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4~6年E. 出生后5~6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4~6年24.患儿10个月,近一周来有抽搐发作3~4次。
医学遗传学章生化遗传
杂合子:HbA//HbS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高海拔(3000m以上) 或极度缺氧条件下部分细胞镰变。
② HbM病(高铁血红蛋白症;AD) HbA血红素中铁与珠蛋白链上的特定组氨酸
连接(α87组、β92组)和作用,保证二价铁(Fe2+) 稳定的与02结合。
HbM患者与铁连接或作用的氨基酸发生替代, 致部分二价铁变成高价铁(Fe2+→Fe3+),形成高 铁Hb,携02能力↓,组织供氧不足呈紫钳症状。
α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 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1、Hb分子结构及其遗传控制
(1)血红蛋白(HbA;珠蛋白)分子结构 珠蛋白2种肽链四聚体(α2β2)。 珠蛋白+血红素→血红蛋白
珠蛋白
(2)珠蛋白基因的遗传控制
类α基因:16p13.2→ter
类β基因:11p15.4→ter
血红蛋白
7个基因,按发育时序差别表达并逐渐演替。
按一条16染色体2α基因状态: αA 单倍型:
2个α基因正常;正常单倍型 。
α0 单倍型: 2个α基因缺失或无功能。无α链合成。
α+ 单倍型: 一个α基因功能↓,α链合成减少。
α αA α αA
正常
α0
α0
α0
αA
缺失
αA α+↓ 降低
16染色体的2α基因都异常,称α地贫1。 16染色体的一个α基因异常,称α地贫2。
②整码突变: (以三联体为单位增减) -CCT-GTG-GAG-丢失后-CCT-GAG-
-CCT-CAG-增加后-CCT-TAG-CAG-
③移码突变: (单个碱基的丢失或插入) -CCT-GTG-丢失→-CCT-CCG-TG-
-CCT-CAG-增加-CCT-TCA-G--
第九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答案)
第九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第九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基因突变对蛋白质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影响活性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 •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C・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改变蛋白质的活性中心E •影响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形成2 •原发性损害指:A •突变改变了protein的一级结构,使其失去正常功能B •突变改变了糖元的结构,使糖元利用障碍C •突变改变了脂肪的分子结构,使脂肪动员受阻D •突变改变了核酸的分子结构,使其不能传给下一代E.突变主要使蛋白质的亚基不能聚合*3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A •代谢底物堆积B •代谢旁路产物堆积C •代谢中间产物堆积D •代谢终产物缺乏E •代谢终产物堆积4•半乳糖血症I型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遗传性缺乏使:A •代谢底物堆积B •代谢旁路产物堆积C •代谢中间产物堆积D •代谢终产物缺乏E.代谢终产物堆积5 •色氨酸加氧酶缺乏症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A . 5-羟色胺增多B .色氨酸不能被吸收C .色氨酸吸收过多D .烟酰胺生成过多E.代谢终产物堆积6. 下列何种疾病不属于分子病?A. 肝豆状核变性B.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C.血友病D.镰形细胞贫血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7. 关于苯丙酮尿症(PKU),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A. 可进行新生儿筛查B.可进行产前检查C. 不通过DNA分析不能确定出携带者D. 是一种表现为智力低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是由于遗传性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8人类珠蛋白基因包括:A. 位于16p13上的类a珠蛋白基因簇,包括a 和Z基因B. 位于Ilpl5上的类卩珠蛋白基因簇,包括a、卩、丫、£和Z等基因C. 位于Ilpl5上的类a珠蛋白基因簇D.位于16p13上的类卩珠蛋白基因簇E. 位于Xp21的STR序列*9 •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卩链上的第6位氨基酸被下列哪种氨基酸替代?A. 脯氨酸B.色氨酸C.苏氨酸D. 缬氨酸E.亮氨酸*10・正常HbA的a链为141个氨基酸,有一种称为Hb Constant Spring的突变型,其a链为172个氨基酸,推测可能发生了:A. 无义突变B.终止密码突变C.移码突变 D.错义突变 E.同义突变11 •一个溶血性贫血病人,经检查Hb A2为30% , 肽链裂解后见有口、丫、3三种肽链,其最可能被诊断为:A. a—地中海贫血B.卩-地中海贫血C.HbS病D.高铁血红蛋白病E. 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贫血12 •由于代谢中间产物缺乏而引起的代谢缺陷是:A.半乳糖血症B.白化病C.糖原累积病D.苯丙酮尿症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13 •以下五种血液病中,哪一种不是遗传病?A.红细胞G6PD缺乏症B.地中海贫血C.血友病D.血小板无力症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 •缺乏3个a基因引起:A.静止型a—地中海贫血B.轻性a—地中海贫血C. HbH病D. HbBart ' s胎儿水肿综合征E.卩一地中海贫血15.关于肌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为X连锁隐性遗传B.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E. 强直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6 •下列哪项是肝豆状核变性的典型症状?A.视乳头水肿B.视网膜粟粒样结节C. 黄斑区樱桃红色D. 角膜色素环(K-F环)E.角膜弓*17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典型体征是:A.躯干性共济失调B.肢体性共济失调C. 剪刀式步态D. 毛细血管扩张E.迈步呈鸭步态,上楼困难18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最主要原因是:A.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先天性缺乏E.下丘脑的病变引起19.先天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在先天性酶缺陷中下列哪点最多见?A. 21羟化酶缺陷B. 17羟化酶缺陷C. 18羟化酶缺陷D. 3卩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E. 20,22碳链酶缺陷20 •治疗糖原累积病的最有效方法是?A. 纠正高血脂B.纠正酸中毒C.静脉维持稳定血糖D.增加餐次E.食用淀粉和果糖21 •下列哪一型粘多糖累积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A. 粘多糖I型(Hurler综合征和Scheie综合征)B. 粘多糖H型(Hurter综合征)D. 多糖川型(Sanfilippo 综合征) D. 粘多糖W型(Morquio综合征)E. 粘多糖W型(Maroleaux-Lamy综合征)22 •苯丙酮尿症(PKU)引起的智力低下一般多在:A.生后4个月左右被发现B.新生儿期即被发现 C.生后2个月左右被发现D.生后1年左右被发现E.生后2〜3岁被发现*23 •苯丙酮尿症在哪个年龄组开始治疗?一般应持续治疗几年?A. 出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1〜2年B. 出生后2〜3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2〜3 年C. 出生后3〜4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3〜4年D. 出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4〜6年E. 出生后5〜6个月开始治疗,应持续治疗4〜6 年24 •患儿10个月,近一周来有抽搐发作3〜4次。
人类生化遗传病(1)
80 ε
60 ζ
40
20 α γβ δ
肽链(%)
0
2
4
6
8
出生
2
4
6
8
妊娠月龄
生后月龄
发育阶段 胚胎
胎儿 成人
血红蛋白类型 Hb Gower1 Hb Gower2 Hb Portland
Hb F Hb A Hb A2
分子组成
ζ2ε2 α2ε2 ζ2 Gγ2 ζ2 Aγ2 α2 Gγ2 α2 Aγ2 α2β2 α2δ2
血友病
血 友 病 (hemophilia) 是 一 组 遗 传 性 凝 血 功 能 障 碍的出血性疾病。
1. 甲型血友病: XR,凝血因子Ⅷ缺乏 男性发病率约为1/10,00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反
复自发性或在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
凝血因子Ⅷ基因定位于Xq28。基因跨度超过186 kb, 由26个外显子(7 kb)和25个内含子(177 kb)组成,编码 2351个氨基酸残基。
1. 镰状细胞贫血 2. 血红蛋白M病
1. 单个碱基替换 2. 移码突变 3. 整码突变 4. 融合基因 5. 终止密码突变 & 无义突变
1. 单个碱基替换
目前发现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绝大多数是由于DNA上的 单个碱基发生替换(点突变),导致肽链上单个氨基酸改 变而引起的。
HbS (镰状细胞贫血)
β链
Marfan syndrome
2.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OI)综合 征
成骨不全Ⅰ型 —— AD,发病率1/30,000
巩膜、传导性耳聋。
骨折、蓝色
第二节 酶蛋白病
酶蛋白病(enzyme protein disease):编码酶蛋白的基 因发生突变导致合成的酶蛋白结构异常,或由 于基因调控系统突变导致酶蛋白合成数量减少, 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
化学遗传学方法
2021/6/16
1
化学遗传学采用小分子活性化合物作为探针,以多种方 式影响靶蛋白的功能,探索和控制细胞过程。从另一方 面来说,化学遗传学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小分子化合物及 其生物学效应,除了被用来揭示生命的基本活动规律外, 还可能成为候选药物。 也就是说化学遗传学的研究活动不是单纯的基础研究, 而与应用紧密相联。所以很多大型制药公司都非常关注 化学遗传学。 例如,哈佛大学在成立一个以从事化学遗传学为核心的 “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时,著名的默克制药公司 (Merck)就成为了该所的主要赞助者之一。可以说, 化学遗传学的出现把传统的学术研究实验室引进了药物 开发的战场。
10
按照功能的划分,酶标仪可以分为光吸收酶标 仪,荧光酶标仪,化学发光酶标仪和多功能的 酶标仪。光吸收酶标仪是用来进行可见光与紫 外光吸光度的检测。 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微孔板中的样品后,光能量 被吸收,而被吸收的光能量与样品的浓度呈一 定的比例关系,由此可以用来定性和定量的检 测。 光吸收的检测技术成熟,成本低,操作简单, 但是动态范围窄,灵敏度比较低,特异性不强。 一般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别采用钨灯及氘灯作为 光源,而紫外/可见酶标仪是可以将两种光源 进行切换,适应不同测量波长的需求。
检测:试验室自动化工 作站一般都可以与某一 种或多种检测仪器连接, 在试验操作完成后,可 以自动进行必要的检测 并自动采集储存数据, 完成整个试验过程。
2021/6/16
16
目前,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的仪器种类很多,其最大 的特点是可以对各种不同规格微板中的样品直接进行 测定,如同位素放射活性的测定、化学发光测定、生 物发光测定、可见光比色、紫外光比色、荧光测定以 及电化学测定等等。
2021/6/16
6
2021/6/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
血红蛋白H病(α0/α+) 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α+/αA )
2 1
2 1
标准型(轻型)α地中海贫血(α0/αA 或 α+/α+ )
① HbBart 胎儿水肿综合症(α0/α0)
临床表现:胎儿水肿,死胎或新生儿死亡
② HbH 病(α0/α+) 临床表现:中度贫血,有黄疸,脾大。 ③ 标准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0/αA 或 α+/α+ ) 临床表现:轻度低色素性小细胞血象 ④ 静止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αA ) 一般无临床症状。
1.血友病A (hemophilia , 甲型血友病或第Ⅷ因子缺乏症)
• 遗传学和发病原因: XR,凝血因子Ⅷ遗传性缺乏所致 • 临床症状: ①重型:出生后即发病,轻微创伤后流血不止或反复自发性 的缓慢持续出血。体表、体内任何部分均可出血,可在皮 肤、黏膜、肌肉、关节腔等器官形成血肿。 • ②中间型:发病年龄较早,出血倾向较明显
• 症状
• 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和支配运动的肌肉变性 • 几乎仅见于男孩,初期感走路苯拙,易于跌倒,不能奔跑及 登楼,站立时脊髓前凸,腹部挺出,两足撇开,呈特殊的“ 鸭步”步态,当由仰卧走立时非常困难,必先翻身俯卧,再 双手攀缘两膝,逐渐向上支撑起立。亦可见于肢近端肌肉、 股四头肌及臂肌。一般5岁后症状开始明显,大多数10岁后
Proα2(Ⅰ):7q21-q22.1
Proα1(Ⅱ):12q14.3 Proα1(Ⅲ): 2q21-q32.3 Proα1(Ⅳ) 、Proα2(Ⅳ):13q34 Proα2(Ⅴ):2q31-q32.3
Proα1(Ⅵ) 、 Proα2(Ⅵ):21q22.3
Proα3(Ⅵ) :2q37
成骨不全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子,介于重型和轻型之间。
二、血浆蛋白病(Plasma Protein Disease)
血浆蛋白病是血浆蛋白遗传性缺陷所引起的 一组疾病。在血浆蛋白病中以血友病较常见。
血友病(hemophilia)
• 发病原因:凝血因子发生遗传性异常 • 临床表现:遗传性凝血障碍 • 分类:血友病A(常见),血友病B(常见), 血友病C(不常见),血管性假血友病(不常 见)。
(1)增高的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 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
疾病
(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 症脂肪沉淀于眼睑处形成 角膜弓(老年环)
(3)沉积在关节、皮 肤、肌腱等组织,形成
黄色脂肪瘤
四、结构蛋白缺陷病
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骨架的蛋白遗传缺陷所致
胶原蛋白病(inherited disorders of collagen ) 、
血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
(血红蛋白组成:血红素 (Heme) + 珠蛋白(globin) )
包括: 血红蛋白病 ——珠蛋白结构异常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 珠蛋白合成量改变
人类珠蛋白基因簇
(一) α珠蛋白基因簇
16p13.33~p13.11
5’ 1 2 1 3’
内含子组成,成熟的FⅨ由415个氨基酸构成。)
遗传方式
XR
临床表现
大片段基因缺失→ 血浆中FⅨ抗原水平甚低或
完全没有→ 严重的血友病B
点突变:无义突变→ 重型血友病B
错义突变→ 不同程度的血友病
基因诊断
RFLPs连锁分析法 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 ------大片段缺失
3. 血友病C( Hemophilia C)
• 临床表现
•
血红蛋白携氧的能力下降→组织缺氧→紫绀
3.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分类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链合成不足或缺陷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链 合成不足或缺陷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 遗传学 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 • 一条16号染色体上缺失一个α基因——α+地贫;缺 失两个α基因——α0地贫 Bart’s胎儿水肿综合症(α0/α0)
遗传学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LDL(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是一种糖蛋白)基因定位于19p13.1-p13.2。LDL基因突
变包括碱基替换、插入、缺失等,其中以碱基缺失较多见 。LDL受体功能:(1)讲LDL吞入细胞,满足细胞需要;
(2)从血液中运走LDL,以保证血液中LDL含量正常
症状 :血浆中胆固醇含量特异性升高,尤其是LDL-C(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
I型胶原结构 突变致Proα1(Ⅰ) 正常但量减少 mRNA合成量下 50 降 Ⅰ型胶原结构 编码甘氨酸的密 变异(特别是羟 码子突变(包括α1 基端 或α2基因) Ⅰ型胶原结构 同Ⅱ型 变异(特别是氨 基端) 同Ⅲ型 ①同Ⅱ型②α2基 因外显子跳跃突 变
AD
AD
AD
Ehlers-Danlos综合征(埃莱尔-当洛综合征、埃-当综合征) 又称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 遗传学 遗传异质性,AD或AR 病理改变
DMD)或合成量降低(BMD)。
五、膜转运蛋白病
发病原因: 由细胞膜的载体蛋白缺陷致使 一些
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产生障碍,从而影响了物
质的正常代谢而引起的疾病。
典型病例: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h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 AR ) 胱氨酸尿症 ( cystinuria , AR) 囊性纤维样变 (cystic fibrosis , CF ) 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 (congenital
glucose-galactose malabsorption , AR) 等10多种
1. 肝豆状核变性(AR)
• 发病原因:细胞膜上与铜转运相关的载体蛋白ATP7B的缺 陷,导致铜不能及时从细胞中清除,铜在组织中沉积导 致毒害作用。 • 临床症状:多发于青少年,40%以肝损伤为主,40%以神
经症状为主,约20%出现精神症状。
肌营养不良 (Muscular Dystrophy)
常见类型
1、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XR),又
称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2、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 (BMD) ,又称良性(
轻症)肌营养不良症,临床表现与1相似,但起病较
晚、进展缓慢、预后较好的一种新的性连锁遗传肌 营养不良症。
2. 血红蛋白M病(Hemoglobin M Disease )
又称高铁血红蛋白病
• 遗传学 • 发病机制 • (α87His,β92His)(α58His,β63His)中 AD
• His→Tyr导致部分血红素的二价铁离子(Fe2+)变
• 成高价铁离子(Fe3+),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影响 • 携氧能力。
丧失独立行走能力20岁前大多出现咽喉肌肉和呼吸肌无力,
声音低微,吞咽和呼吸困难,很易发生吸入性肺炎等继发感 染死亡,BMD症状较轻,可能存活至40岁左右。
遗传学
DMD基因定位于Xp21.2,全长约2300kb,含
70个外显子,编码400kd的多肽链-dystrophin;5´
端或中央区缺失突变 →dystrophin无法合成(
肝豆状核变性
2. 胱氨酸尿症(AR)
• 发病原因:患者的肾小管及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膜转运蛋
白缺陷。肾小管对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的运
转存在特异缺陷使肾小管对肾小球滤出的原尿中四种氨基 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致使患者血浆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含 量低于正常值,而尿中含量却增高。 • 临床症状:因胱氨酸不易溶于水饱和后结晶析出,形成尿 路结石,并由此引发尿路感染和肾绞痛。
胞分泌,为Ⅷ凝血因子的载体,并可增强Ⅷ 因子的稳定含有vWF,vWF缺乏也影响血小板的凝血功能。
因此本病患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但症状较轻。
三、受体病 (Receptor Disease)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amiliar hypercholesterolemia)
遗传学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
Ⅰ型胶原异常所致
具有遗传异质性
成骨不全的遗传与临床特征
类型 临床特征 遗传方 式 AD 分子变化 遗传缺陷
Ⅰ型 轻型:蓝巩膜、 易骨折但无骨畸 型 Ⅱ型 围生致死型:严 重骨折畸型、黑 巩膜, 生后一周内 死亡 Ⅲ型 进行性畸变:进 行性骨畸变、畸 形蓝巩膜、听觉 丧失 Ⅳ型 正常巩膜性畸变 :轻度畸形、矮 小、听觉丧失
皮肤组织中的真皮层结缔组织增加,胶原纤
维的走行不规则并发生断裂。
病变类型及分子机制
Ⅰ型:编码Ⅴ型胶原纤维的α1链胶原基因COL5 A1、 COL5 A2突变 Ⅳ型:COL3 A1基因突变 Ⅵ型:赖氨酰羟化酶基因突变 Ⅶa型:COL1 A1缺陷 Ⅶb型:COL1 A2缺陷 Ⅶc型:前胶原N-肽酶缺陷
• ③轻型:发病年龄较晚,无自主性出血,关节、肌肉出血 较少
关节腔因多 次出血而致 关节肿大
携 带 血 友 病 A Victoria 女 王 致 病 基 因 的
血友病A患者皮下出血
2. 血友病B
发病机制
凝血因子Ⅸ缺乏或其凝血功能降低所致 (FⅨ
基因定位于Xq27,全长35kb,由8个外显子和7个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按临床症状分类:
重型贫血(β0 / β0 及 β0 / β+ ): 严重的进行性溶血性贫
血,发育障碍,肝脾肿大,地中海特征性面容(鼻塌眼肿、
上颌前突、头大额隆等);由于组织缺氧可导致骨质疏松,
刺激骨髓增生。 轻型贫血(β0 / βA及 β+ / βA ):轻度贫血,黄疸,脾大, 低色素。 中间型(β+/ β+及 β+ / δβ+ )为变异型的纯合子或双重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