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_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_赵韩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期2015年1月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Modern Education Science:Hig
her Education Research EditionNo.1
Ja
n.2015[收稿日期]20
14-09-26[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K5051399016
)。[作者简介]赵韩强(19
75-),男,河南南乐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郭宝龙(19
62-),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行业特色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
0071) [
摘 要]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一批批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对行业特色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进一步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建议。
[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1-0070-0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和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求,我国通过大规模的院校调整建立了一批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的行业特色型院校。这些院校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培养了一大批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促进了行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大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期,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培养一批引领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定位与优势
所谓行业特色型大学,是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的。它是指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以行业为依托和服务行业需求及相应学科特色的院校,原来一般隶属于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上世纪90年代以
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调整,除极少数行业院校继续归原行业部门管理外,绝大多数行业院校已划归教育部或下放到地方政府管理。行业特色型大学具有以下鲜明的办学特征:(1)学科相对集中,办学特色鲜明。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且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若干个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优势学科专业,在某一行业或专业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受到本行业领域的普遍认可和社会广泛认同。(2)科研实力强,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和善于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引领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支撑了行业发展。(3)服务行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他们在行业领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成长为行业领域的骨干人才和领军人物,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4)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这类大学的办学传统、大学声誉、行业特色、校园
文化等核心元素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不同于其他高校的品牌优势,并渗透到大学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学识别系统的核心元素。不断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可以更高好地服务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原隶属于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为教育部管理。建有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第四。建有“先进雷达技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信息感知技术”“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鲜明的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与优势,在电子信息行业领域发挥了排头兵作用,肩负着培养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根据“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学校先后通过开设本硕连读班、教改班、“卓越计划”试点班、“祖同菁英”班、信息科学英才班等,为部分基础好、素质高的学生创造专门的学习环境与条件。
1.本硕连读班。从2000年到2005年,学校通过开设“本硕连读班”,每年从高考提前批次中招收一批优秀学生进入“本硕连读班”学习,招收专业主要是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按照“分专业招生、单独培养、分段管理、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的原则进行培养,制定专门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重点加强数理外语基础、信息技术基础和人文素质基础方面的课程,学生用两年时间完成所在专业本科阶段的全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完成所在专业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第四学年可以提前修读研究生的课程。学校每年对学习成绩排名在后5%的学生淘汰一次,淘汰下来的学生转入对应专业普通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直接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硕连读的学制为5.5-6年。在学生管理方面,前两年由理学院集中管理,后两年由各专业学院管理,第三学年为学生配备学习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案,鼓励和吸收学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等。
2.教改班。2006年开始开设“教改班”,其学生一部分来自高考提前批次录取,一部分是入学后校内选拔录取。按照“分学院招生、单独编班、单独教学、自主选专业、结果淘汰”的原则进行培养。开设教改班的学院主要有通信工程学院等6个学院。学生入学后由其所在学院管理,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第三学年在本学院所开办的专业中自主选专业,同时为学生配备学习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后期学习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创造参加科研的条件,实现个性化培养。学校为教改班学生配备优秀任课教师,提供优良的实验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各类课外实践活动。对学习成绩优异、达到一定条件的学生直接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
3.“卓越计划”试点班。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学校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在电子信息类专业领域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培养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其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按照“3+1”模式培养,即前三年在学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第四学年到企业进行了联合培养。学校与中兴通讯、德州仪器(TI)等知名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其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创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改革现行培养方式,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转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方案、企业培养计划等,共同实施培养过程。(2)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在保证基础理论不减少的基础上,适当压缩课内学时,重点是对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同时,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性实验。(3)选拔优秀人才,组建试点班。从入学新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进入试点班学习,每年均有三四千名学生报名参加选拔,经过笔试和面试,最终确定260名优秀学生进入试点班学习。(4)实行小班管理,个性化培养。学校将试点班单独编班、单独管理,每小个班配备1名专职辅导员,每10名学生配备1名学习导师。学习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导师和学生每周至少见面交流一次,通过其他方式沟通交流一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