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运用举例

合集下载

唯物辩证法的实际例子

唯物辩证法的实际例子

唯物辩证法的实际例子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全世界万物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物质是本原,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辩证法包括矛盾对立和统一的观念,认为在同一存在中存在着对立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下面将用几个实际例子来解释唯物辩证法的应用:1. 生态学中的资源与环境矛盾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过度的开采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这种矛盾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在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统一和矛盾对立的观念的应用。

2. 社会学中的阶级斗争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在社会学中,阶级斗争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阶级矛盾驱动着社会的发展,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然而,这种矛盾也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分裂。

唯物辩证法的统一和矛盾对立的观念告诉我们,要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寻找促进社会稳定的办法。

3. 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规律。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需求超过供应时价格上升。

供需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统一和矛盾对立的观念告诉我们,要在保持供需关系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些实际例子都展示了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引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探讨联系观的概念、内涵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联系观的概念联系观是指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观点。

联系观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方式,它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发展变化的。

联系观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观的内涵联系观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2.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依赖其他事物的条件和因素。

没有其他事物的存在和作用,事物自身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

3.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影响彼此的发展变化。

相互作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事物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内在的联系和变化。

4.联系的多元性: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元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联系的多元性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联系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联系观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联系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自然科学领域: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联系观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比如在生态学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整体的影响。

2.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联系观强调了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比如在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经济领域内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哲学思维方式:联系观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唯物辩证法看问题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看问题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看问题的观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 联系的观点- 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例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如食物链的联系。

-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也是相互联系的。

-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例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的是间接联系。

- 题目解析- 例题:“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答案:①④。

解析:“蝴蝶效应”表明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南美洲蝴蝶扇动翅膀这一微小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美国的天气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体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说法错误,重大事件的发生是偶然与必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说法错误,普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想象和推论的结果。

2. 发展的观点- 含义-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典例列举:猪肉价格上涨引起连锁反应,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五个统筹、循环经济等.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典例列举:A有些人将命运同生肖属相联在一起;涸泽而渔、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 B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循环经济;嫦娥一号卫星实现绕月飞行.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个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主观、客观、内部、外部、有利、不利的条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也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的条件性要求我们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到联系的条件性.典例列举: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某人在社会上可扮演学生、教师、消费者等不同角色.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理和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当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赖、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与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功能状态与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与其变化.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典例列举: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五个统筹"等.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与方法论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典例列举: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二、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静止的观点,克服因循守旧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典例列举: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新提法、新表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2、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典例列举: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要坚持适度原则.急于求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就要控制量变,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典例列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4、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补充〕〔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典例列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等.三、矛盾观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体现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的统一体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C、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典例列举:人与自然、经济与环保、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纪律、生产与消费、城市形象与民生问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变废为宝等.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A、这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B、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典例列举:对形势的分析、对事物的评价、对人的看法、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消除一切矛盾等.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与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1〕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2〕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也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典例列举: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自身优势;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等.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他们相互联结,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典例列举:将中央政策、外地的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5、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也会影响到主要矛盾的解决.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典例列举: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党等.关键词:中心、重点、关键、首要、核心、突破口、重中之重、第一要务等.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址,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1〕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和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流〕;〔重点论〕〔2〕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和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支流〕.〔两点论〕典例列举: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网络利弊、党的反腐败问题、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性质等.7、辩证否定观原理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原理内容: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固封经验;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典例列举:辩证地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或西方外来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科学研究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20##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鼓励自主创新等.矛盾的分析方法社会历史观〔3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典例列举: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二、两大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方法论:〔1〕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典例列举: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演变;改革.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典例列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四、价值观、人生观〔4个〕〔历史唯物主义〕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典例列举: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生态文明,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公民道德建设,"八荣八耻"荣辱观;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2、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原理原理内容: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法论: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典例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价值取向;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等.3、人生价值与其实现方式的原理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后两句还可以表述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社会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等.〕方法论:要在为社会的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典例列举:当前先进人物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等.结合先进人物的事迹,谈谈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或许可以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对众多评价的回答.4、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典例列举:搞科研的人往往强调兴趣,因为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才容易出成果.而闵恩泽院士则不同,他更强调社会需求.面对赞誉,闵恩泽真诚地说:"能把自己的一生与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幸福.。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比较
通过比较两种方案的各种优缺 点,就可以找到更具实效性的 选择。
分析
分析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 如何与司局内外部要素相互作 用,洞悉其发展规律。
预测
通过联系观的透彻应用使我们 能够更好地预测某些事物的发 展。
联系观对问题解决的启示
1 综合思考
相信任何问题都有多个解 决方案,想方设法地用联 系观解决它们。
2 形成系统思维
每个试图解决问题的人都 应该尝试将其问题放入较 大的背景中考虑。
3 紧密结合实际
通过比较历史变革与当前 变革,得出结论并适用于 未来。
从联系观角度分析实际案例
地铁发展
地铁建设在推动人们步行方式的 改变,之前没想象中,则影响了 城市的大局观。
高楼建筑
当大楼规划时需要思考人群的需 求,如让他们的日常交通和活动 更便利。
工作生产力
工作环境影响生产力,確保工作 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创立一种紧密 联系的环境。
联系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生产力提升
联系观层级增加生产力,助力创新和进步。
2
展现社会发展
联系观可以清晰地揭示一个社会的创新状态和合案就越明显。
总结与展望
主要论点
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诸多问题。
联系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都是相互联系
理论依据
2
的整体,反映在联系观中,即所有事物 都是相伴而生的。
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哲学根源之
一,它揭示了世界本质上存在的联系和
相互作用。
3
概念贯穿
联系观融入了唯物辩证法的生产、科学、 哲学和许多心理学阐述中。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唯物辩证法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唯物辩证法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适用于哲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分析,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首先,我们要明白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这些观点看似抽象,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有着具体而实际的体现。

在看待事物时,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

比如说,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就是紧密相连的。

经常熬夜、不规律饮食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而坚持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则有助于保持健康。

再比如,个人的发展与所处的环境也存在着联系。

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学习氛围的工作环境,往往能促使我们不断提升自己;而一个消极怠工、勾心斗角的环境,则可能让我们变得懈怠和沮丧。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情况,而要考虑到事物的未来趋势。

比如,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到当下某个行业的热门和高薪,还要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在其中的长期发展空间。

又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能因为一时的矛盾和冲突就对一段关系判死刑,要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和改变,关系是可以改善和发展的。

矛盾的观点更是无处不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工作与休息的矛盾、个人兴趣与家庭责任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

我们要认识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能回避矛盾,而是要积极面对并解决它们。

比如,当工作压力过大影响到生活时,我们要学会调整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例如,在准备一场重要考试时,主要矛盾可能是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不够,那么我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攻克重点上;而在处理家庭纠纷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可能是沟通不畅,那么我们就要着重改善沟通方式和渠道。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辩证法主要原理及应用

辩证法主要原理及应用

【原理梳理 】
世界观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联 系 观 含 义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 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 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 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 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 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 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 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 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 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 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 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 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主次);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工 作要做到点子上,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唯物辩证法的事例

唯物辩证法的事例

唯物辩证法的事例唯物辩证法的事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 把手表遗失在公交车上,对于这块手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手表已经遗失,无法找回,因此不必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

这种看法忽视了手表可能被好心人捡到并归还的可能性。

第二种看法是,虽然手表已经遗失,但是仍然存在被好心人捡到并归还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尝试去寻找。

这种看法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

2.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在街头徘徊。

一个年轻人看到了他,走过去问他为什么穿这么少。

老人回答说他的妻子去世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年轻人决定帮助老人,他给老人买了一件暖和的衣服,还带他去了一家温暖的餐厅。

最后,他联系了一家养老院,安排老人住在那里。

年轻人的帮助让老人的生活变得更好,而这种帮助是基于对老人的同情和关爱。

3. 一棵大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

它不断地吸收养分、抵抗风雨、竞争阳光,最终成为了一棵高大的树。

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大树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养分不足、风雨交加、竞争激烈等。

但是大树通过不断地适应和调整,最终克服了这些问题,实现了自我成长和价值。

4. 一群蚂蚁在寻找食物时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石头。

蚂蚁们无法直接绕过石头,但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只蚂蚁先爬上石头,然后其他的蚂蚁就可以爬上这只蚂蚁的背,从而越过石头。

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蚂蚁们面对着矛盾和问题,但是它们通过合作和创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5. 一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期,他感觉自己的成绩已经到达了极限,无法再提高了。

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和方法,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技巧。

最终他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运动员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但是他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创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了自我突破和提高。

生活中的唯物辩证法例子

生活中的唯物辩证法例子

生活中的唯物辩证法例子生活中的唯物辩证法例子唯物辩证法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深刻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唯物辩证法框架下,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

1.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密切相关的,精神是由物质的发展演变而来。

生活中的例子是,一个人只有在有了物质生活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够安心地追求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例如阅读、学习、运动等等。

只有在有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下,一个人才能够真正地把自己的精神修养发挥出来。

2. 线性思维和循环思维的区别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强调事物的全面性和多层面性。

有时候,人们只关注问题的一部分而忽视了整体,这就是线性思维。

例如,许多人只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反之,唯物辩证法鼓励人们学习循环思维,全面考虑事物的发展和影响。

例如,环保从来不是一个单点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世界的共同问题。

3. 社会发展的辩证性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中,社会发展具有辩证性,就是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中,既发展着好的事物,也同时会面临着消极的问题。

例如,人类在发明出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各种科技新渠道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是信息泛滥、网络暴力等负面影响问题。

唯物辩证法不是推翻社会的现有制度,而是在辩证思维下不断推进社会的合理发展。

4. 负面能量和正面能量的平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认为,负面能量和正面能量存在平衡。

例如,看新闻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惨烈的车祸,这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下是一个负面的事物。

然而,人们通过这些负面的新闻知道了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同时也会理性思考能不能做出对社会更有贡献的事情。

唯物辩证法认为,负面的事物和正面的事物是可以相互调和的。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一直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指导我们建立正确的事物认识,正确的思维方法,并且通过对事物全面性、多面性认识,最终达到正确地发展事物的目的。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举例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举例

LOGO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举例温十五中张宗远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并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应用举例】例、08上海卷35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请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简要解释这段话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4分)答: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只有改善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才能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Page 22、联系的条件性原理【应用举例】例、(2009广东卷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Page 3答: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Page4 【联系的观点综合应用举例】材料一:塑料袋的发明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

但是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目前处理这些难以计数的废弃塑料袋只能高温焚烧或挖土填埋,必会产生大量有害烟尘和气体,长期污染土壤。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包括下述内容:一、联系的定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联系的普遍性1、每个事物:每个事物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

事物的内部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流行着一种家庭小摆设——生态球。

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球中有游动的小虾和绿莹的水藻。

如果只看到这两种生物,就难免对它们的成活产生疑问。

其实,生态球中还要一个人们肉眼看不到的要素——细菌。

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细菌把小虾排除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供水藻生存,水藻为小虾提供氧气。

其中任何一种生物发生问题,其他两种生物就会死亡,生态球就会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事物的价值。

2、事物之间:事物之间通过外部联系相互提供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每个事物对外要同其他事物相联系才能够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生态球要和阳光相联系。

没有阳光的照射,水藻就不能产生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小虾就会死亡……。

3、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生态球作为一种人造物,是人们根据普遍联系的原理创造出来的,给世界增添了新的东西。

掌握普遍联系的原理,会使个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三、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能把虚构的联系当作客观的联系。

例如: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识心术》一书有这样的论断:鼻子大的人难成大明星。

小鼻子的人易患心脏病,不易受惠家族,嫁了丈夫也要劳苦一辈子。

客观性是联系的本质特点。

四、联系的多样性1、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2、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教育——人才——科技——生产力3、并存联系(共时性联系)和相继联系(历时性联系);4、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5、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6物质联系和精神联系。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1. 理论概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孤立的、单一的,仿佛是“一个小岛”,但其实它们都是和周围的世界紧密相连的。

这就好比你在公园散步时,发现一只小鸟在树上唱歌,接着又看到一只狗在旁边追着一只蝴蝶。

小鸟、狗和蝴蝶,彼此之间看似没啥关系,但其实,它们都是在同一个生态圈里生活、互动着。

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1.1 联系的多样性生活中,联系可真是五花八门。

比如说,你的一次成功,背后可能有无数个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支持。

有时候,成功就像一块拼图,少了一块就不完整。

就像打游戏一样,过关斩将的同时,你得感谢那些在你身后默默付出的朋友。

有时候,一句话、一条信息,可能就会改变你的一天,甚至一生。

1.2 联系的变化性联系不仅多样,还会随时间而变。

就拿朋友关系来说吧,小时候你可能和邻居的小伙伴打得火热,长大后却可能因为各自的生活而渐行渐远。

生活的变化就像天气,时而阴云密布,时而阳光灿烂。

我们常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说得虽然有点无情,但也提醒我们,事情是不断变化的,联系也在不断调整。

2. 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说到联系,不得不提“发展”。

万事万物都在发展,联系也不例外。

就像我们的身体,小时候的我们跟现在比,变化可大了。

想当年,你可能只会吃妈妈做的饭,但现在你可能已经能自己下厨了,甚至还会做几道拿手好菜。

发展是个过程,而联系就是那条看不见的线,把一切串联起来。

2.1 发展的动力联系为发展提供动力,就像电源为机器供电。

你和朋友一起讨论一个项目,意见碰撞中,灵感迸发,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没有联系,发展就像无源之水,难以生存。

所以,善于利用和创造联系,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2.2 发展的方向当然,联系的性质和方向也会影响发展。

你周围的朋友、环境,甚至是你看到的每一个小事,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

就拿我自己来说,曾经因为一个喜欢的书籍,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分享,互相鼓励,最终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举例

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举例

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举例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的原因和动力。

这个原理可以应用于分析社会矛盾。

例如,在一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普遍的矛盾,而在特定历史阶段和特定国家情况下,农民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矛盾是特殊的矛盾。

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矛盾,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

2.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演化和进步的过程。

这个原理可以应用于分析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转变。

例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一种辩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旧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被推翻并取而代之,新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逐渐形成。

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可以为社会的转型和提供准确的指导。

3.单形态和多形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样的过程。

这个原理可以应用于分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在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商品的生产和交换通常是由个体劳动者完成的,而在现代社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涉及到多个社会成员的参与。

通过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分析,可以明确现实中的变化和转变,并及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4.开化和反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包含着开化和反动两个方面。

这个原理可以应用于分析社会制度和社会变革。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制度是开化的一面,它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但与此同时,封建制度也具有反动性,限制着人的自由和发展。

通过对社会制度的辩证分析,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人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

这个原理可以应用于分析社会变革的动力和途径。

例如,在革命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和思想觉悟的提升是推动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问题,并以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案例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案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 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 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反对〗:反对用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来认识
一问:世界是什么?
答:世界是物质的。——坚持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 承认矛盾
二问:世界是怎样的?
主张用
答: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 联系、 发展、
追问: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全面
答:矛盾(联系的根本内容) 再追问: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
的观点 看问题
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坚持辩证法
(C)
“对着流星许愿你的愿望就会实现”、
“乌鸦叫丧”、“喜鹊叫喜”、“88大发”、
“吃发菜就发财”、“早跳祸,晚跳福,中
午跳的鱼和肉”的观点
A.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B.看到事物间的联系
C.说明联系是普遍的 D.承认联系的多样性
(A)
“既然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 身固有的,那么人不能重新建立事物间新的 联系,否则这种联系就是主观臆造的。”
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
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 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时势造英雄。偶然联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与部分联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因果联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因果联系 唇亡则齿寒。 外(内)部联系 守株待兔。 偶然联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主(次)要联系

唯物辩证法结合实际的例子

唯物辩证法结合实际的例子

唯物辩证法结合实际的例子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认为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多变的和复杂的,需要采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处理问题。

而“结合实际”的方法则是一个用来指导实践工作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我们从具体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

唯物辩证法和结合实际是密不可分的,唯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认识和改变现实世界。

下面我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唯物辩证法和结合实际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不少年轻人选择创业,其中某些人选择了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公司。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

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有的人面临着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瓶颈,进而导致公司运营出现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解决问题。

即要发扬优势,进一步挖掘团队人才,发掘公司亮点,并探索出市场需求;同时也要避免劣势,对于资金短缺等问题,可以采取融资、合作等方式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突破口,也要清醒地认识问题的现实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此来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结合实际则要求在实践中探索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寻找成功经验,加强思维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科学方法和辩证思维来处理问题,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内在联系。

唯物辩证法结合实际的例子不仅发掘了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指导人们前进的先进理念和做法。

它告诉我们,处理问题不能脱离实际,而是要从实践中出发,由表及里逐步找到问题的症结,发挥自身的长处,化劣势为优势,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目的。

总之,唯物辩证法和结合实际的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从中更好地发掘自我的优势、弱点和潜能,达到高效指导实践、不断发展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的生活例子

唯物辩证法的生活例子

唯物辩证法的生活例子
1. 营养带来健康: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获得营养,可以带来身体的健康,从而提高精神上的幸福感。

2. 环境与人的关系:唯物辩证法中,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如人类的工业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会导致自然生态的破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

3. 教育与人的成长:唯物辩证法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带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4. 工作与生活:唯物辩证法中,工作是人们维持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工作,人们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和贡献社会、服务社会。

而工作也对生活产生着影响,可能带来物质上的改变和精神上的压力等。

5. 个人与社会: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个人的目标和追求必须与社会的需要和价值相一致。

因此,人们应该在自我实现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议题式教学卡(人教版必修4)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议题式教学卡(人教版必修4)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议题式教学卡(人教版必修4)
一、案例背景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高二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联系观的核心概念和应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联系观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展示我国科技成就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联系观的实际运用。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做好铺垫。
(二)问题导向
1.针对联系观的核心概念,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从而深化对联系观的理解。
(二)讲授新知
1.通过讲解联系观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联系观的内涵和特征。
2.举例说明联系观的普遍性,如自然界、社会领域和人类思维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联系。
3.引导学生认识联系观的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讲解联系观的多样性,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我国科技成就背后的联系观原理,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分配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和分析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联系观的应用。
1.通过问题驱动、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运用举例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运用举例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分析运用举例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2012年天津卷)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1.(2012年江苏卷)宋代徐于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2.(2012年重庆卷)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

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存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1.(2012年福建卷)图1、图2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联系身边的现象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加以解释说明两千字以上

联系身边的现象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加以解释说明两千字以上

联系身边的现象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加以解释说明两千字以上————————————————————————————————作者:————————————————————————————————日期:ﻩ联系身边的现象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加以解释说明两千字以上辩证法三大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ﻫ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

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其中的“一”。

量变质变规律与肯定否定规律是“二”。

ﻫ用逻辑关系图表示,是这样的形式:┌量变质变规律——变化规律:内部变化规律ﻫ对立统一规律┤ﻫ(核心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发展规律:外部过程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规律内部,属于发展的连续性具有的客观规律。

ﻫ从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学证明中我们看到,对立统一规律表现得最突出,其次是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存在不存在呢?我们说,这个规律在哲学证明中也体现出来了,但是很不明显。

ﻫ众所周知,现实中的矛盾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具有直观性的矛盾现象,此时矛盾双方处在可以感知到的认识层次上。

一种是必须通过反思才能把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它是人们直接感知不到的矛盾。

ﻫ对于辩证法的规律来说,主要揭示出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具有的特点,因此,它不是停留在具有直观性的矛盾现象上,而是上升到本质自身内部的矛盾两方面。

这就是哲学规律具有的特点,上升到本质高度把握客观存在的现象联系。

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基本规律、核心规律是,其他两个规律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分析运用举例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2012年天津卷)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1.(2012年江苏卷)宋代徐于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2.(2012年重庆卷)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

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存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1.(2012年福建卷)图1、图2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013海南卷)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

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

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

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

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近年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用、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请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答: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改善民生是部分,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要重视民生问题的改善,从而推进和谐会建设。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的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民生问题的改善离不开和谐社会建设,要把改善民生置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中,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

2.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联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答: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好企业的知名品牌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1.(2012年广东卷)“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完美无瑕。

这体现了( )A.系统优化的方法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进世界的转变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2.(2011年上海卷)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结构,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利落。

这告诉我们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B.实现创作主体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C.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实现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D.恰当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实现艺术的整体优化3.(2011年重庆卷)画家通过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出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子孙、惠及子孙的事业。

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说明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全局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随意破坏。

3.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子孙、惠及子孙的事业,因此要加强环境保护。

发展观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2012年上海卷)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这表明( )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C.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1.2012年重庆卷)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

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猎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

这说明( )①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③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3年上海卷)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对西方元素的追逐走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将之与现代元素相嫁接的过程。

这表明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A.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C.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遵循从意识出发的认识路线3.(2013年北京卷)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 )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从基础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如下图所示( ) A.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B.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pH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2.(2013年江苏卷)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

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

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当前,我国农民工总量超2。

5亿。

在这一庞大的群体中,相对一部分是“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

相比过去,这些“拖着拉杆箱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丰富了很多,但受制于经济、心里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文化消费与他们的实际需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并且农民工群体文化消费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低俗、庸俗、媚俗文化“颇有市场”。

我们应当认识到:破解农民工文化之渴仍然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满足仍然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满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接受挫折,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我们要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

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

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