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有哪些以及其特性

合集下载

兽药磺胺类药物有哪些药

兽药磺胺类药物有哪些药

兽药磺胺类药物有哪些药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用于动物医学领域的药物,具有抗菌和抗原虫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兽药磺胺类药物,详细讨论它们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主要应用领域。

1.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磺胺类药物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短效磺胺类和长效磺胺类。

- 短效磺胺类(如磺胺嘧啶、磺胺乙胺):这些药物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并且需要频繁给药。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早期感染,以阻断病原体的生长。

- 长效磺胺类(如磺胺喹噁啉、磺胺吡啶):这些药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以更持久地提供药物浓度。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感染或长期预防感染。

2.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通过抑制病原体合成二氢叶酸的酶活性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病原体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需要合成二氢叶酸,该物质对于合成DNA和RNA非常重要。

磺胺类药物与病原体体内的叶酸代谢酶竞争性地结合,从而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

3. 磺胺类药物的主要应用领域磺胺类药物在畜牧业和兽医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畜禽疾病治疗: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畜禽感染性疾病,比如鸡瘟、猪瘟等疾病。

它们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并减轻动物的症状。

- 预防性用途:磺胺类药物还可以用于预防畜禽疾病。

例如,在一些养殖场中,兽医可能会根据动物的暴露风险,周期性地给动物使用磺胺类药物,以减少潜在的感染。

- 临床田间应用:磺胺类药物有时也用于临床田间应用,对患有细菌感染的动物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如口服、注射等,应用于不同的动物。

4. 磺胺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检测药物浓度:由于不同动物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浓度,以确保疗效。

- 预防耐药性:由于病原体可能会逐渐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需要谨慎使用,并避免过度使用。

此外,应定期进行病原体的敏感性测试,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磺胺类药物有哪些以及其特性

磺胺类药物有哪些以及其特性

磺胺类药物有哪些以及其特性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时被广泛使用。

磺胺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多种病原体的生长,其广谱抗菌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药物介绍磺胺类药物属于“磺胺二氧化嘧啶”类抗菌药物,在其结构中都含有磺胺结构,因此都具有类似的药理学特性。

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有硫唑嘌呤、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等。

它们的名称中,通常都包含着“磺胺”二字,容易被辨识出来。

磺胺类药物的特性磺胺类药物具有许多特性,包括:广谱抗菌特性由于磺胺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特性,能够有效地抑制多种病原体的生长,因此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磺胺类药物的使用非常普遍。

特殊的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

它们能够干扰病原体的二氧化嘧啶合成,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达到抗菌的目的。

适应范围广磺胺类药物适应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多种感染病原体。

尤其是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方面,其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仅在高剂量使用时才会引起不良反应。

磺胺类药物在药效性和治疗费用方面也表现出了不俗的优势。

磺胺类药物的副作用磺胺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磺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人体中的许多物质相似,因此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在使用磺胺类药物后会出现荨麻疹、瘙痒、皮疹、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

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磺胺类药物的应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胃肠道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一般为轻度,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

可能引起组织细胞变性磺胺类药物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起组织细胞变性,尤其是在大剂量使用时影响最为明显。

这一点需要注意。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多种病原体的生长,具有广谱抗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但是,其副作用包括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以及组织细胞变性等,并需要特别注意。

黄胺类的药物有哪些

黄胺类的药物有哪些

黄胺类的药物有哪些关于《黄胺类的药物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磺胺类的药一般全是用于解决身体发炎或是抵御病菌入侵的,因此一般发烧感冒病人,医师会给开一些花类的药,可是很多人都还成份皮肤过敏,因此如今黄丙烯胺的药越来越低了,创造发明出来大量的抗病毒的药来替代黄安类的药品,那麼黄胺的药品有什么呢?下边给大伙儿详解。

磺胺类为人造合成的抗菌药物,用以临床医学己经50年,它具备抗菌谱范围广、特性平稳、应用简单、生产时不损耗谷物等优势。

非常是1969年抑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发觉之后,与磺胺类协同运用可让其抑菌功效提高、医治范畴扩张,因而,尽管有很多抗生素面世,但磺胺类药仍是关键的化学治疗药品。

人造合成的一类抗菌药。

1932年G.J.P.多马克发觉百浪多息能控制链球菌感染感染。

1935年磺胺类药宣布运用于临床医学。

具备抗菌谱广、特性平稳、身体遍布广、生产制造不需谷物作原材料、生产量大、种类多、价格便宜、应用简单、供应充裕等优势。

虽然现阶段合理的抗生素许多,但磺胺类药在控制各种各样细菌感染感染的病症中,尤其是在解决亚急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仍有其关键使用价值。

磺胺类药易造成抗药性,在肝内的新陈代谢物质牙龈炎牙龈炎乙酰化磺胺的溶解性低,易在尿中溶解结晶体,造成肾的毒副作用,因而服药时应当严苛把握使用量、時间,同屏碳酸氢纳并多喝水。

一、普遍的磺胺类有: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新诺明) 柳氮磺吡啶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联磺甲氧苄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异嘧啶磺胺异恶唑磺胺脒琥铂磺胺噻唑酞磺胺噻唑等。

复方制剂百炎净(棘籽磺胺羟基异恶唑,棘籽新明磺,菌特灵,抗菌优,提质增效磺胺,复方新诺明,棘籽磺胺增效剂)二、磺胺类的副作用中,有造成周围神经炎的副作用,对磺胺药物过敏、肝肾功能不太好,或有末梢神经炎患者应防止服食。

磺胺药的特点是什么及其应用

磺胺药的特点是什么及其应用

磺胺药的特点是什么及其应用磺胺药的特点是什么及其应用磺胺药是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磺胺药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磺胺药的特点1.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口服易吸收的磺胺药,可用于治疗全身感染,根据血浆t1/2长短将药物分为三类:短效类(<10小时)、中效类(10~24小时)和长效类(>24小时)。

短效和中效磺胺药抗菌力强,血中或体液中浓度高,临床最为常用;长效磺胺药抗菌力弱,血药浓度低,且过敏反应多见,许多国家已淘汰不用。

磺胺异噁唑:又名菌得清,是短效磺胺药,血浆t1/2为5~7小时,乙酰化率较低。

尿中浓度最高,可达1000~2000mg/L,适于治疗尿路感染。

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

每日需服药4次,消化道反应多见。

磺胺嘧啶:中效磺胺药,口服易吸收,给药后3~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t1/2为10~13小时。

抗菌力强,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约25%,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40%~80%.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但在尿中易析出结晶,需注意对肾的损害。

磺胺甲噁唑:又名新诺明,是中效磺胺药,血浆t1/2为10~12小时。

抗菌作用与SIZ相似。

蛋白结合率较高(60%~80%),脑脊液浓度不及SD,尿中浓度虽低于SIZ但与SD接近,故也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在酸性尿液中可析出结晶而损害肾,需注意碱化尿液。

磺胺甲氧嘧啶:是长效磺胺药,血浆t1/2为30~40小时。

抗菌力较弱。

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可每日服药一次。

乙酰化率低,尿中溶解度高,不易析出结晶。

磺胺多辛:又名周效磺胺;是长效磺胺药,血浆t1/2为150~200小时。

在体内维持时间最长,可每3~7日服药一次。

抗菌力较弱,适于轻症感染及预防链球菌感染,对疟疾等也有效。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柳氮磺吡啶:口服吸收较少,对结缔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并从肠壁结缔组织中释放出磺胺吡啶而起抗菌、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一、定义:磺胺类药,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氨苯磺胺衍生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

二、性状:磺胺类药物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遇光易变质,颜色逐渐变深,大多数本类药物不易在水中溶解,但易溶于稀碱。

形成钠盐后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

三、发现过程:最早的磺胺却是染料中的一员,在磺胺问世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对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都因无特效药而感到非常棘手。

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

然而在实验中,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同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杜马克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

后来,他又用兔、狗进行试验,都获得成功。

这时,他的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决定使用“百浪多息”,结果女儿得救。

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

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尔和他的同事断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体内变成了对细菌有效的另一种东西。

于是他们着手对“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分解出“氨苯磺胺”。

其实,早在1908年就有人合成过这种化合物,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

磺胺的名字很快在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

1937年制出“磺胺吡啶”,1939年制出“磺胺噻唑”,1941年制出了“磺胺嘧啶”,这样,医生就可以在一个“人丁兴旺”的“磺胺家族”中挑选适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的药了。

1939年,杜马克被授予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四、用途磺胺类药物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阴性菌,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在兽医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感染的各种畜禽疾病。

五、作用机理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有些细菌生长时需要的一种“生长物质”—对氨苯甲酸(PABA ),而磺胺类药的化学结构与氨基苯甲酸很象,它可以与氨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形成从而最终影响细菌核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兽用磺胺类药物介绍

兽用磺胺类药物介绍

德为本 能为用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2、肠道感染
• 选用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药物,如SG、PST、SST 等为宜。可用于仔猪黄痢及畜禽白痢、大肠杆菌病 等的治疗,常与DVD合用以提高疗效。
德为本 能为用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3、泌尿道感染
• 选用抗菌作用强,尿中排泄快,尿中药物浓度高的 磺胺药物,如SMM、SMD、SMZ和SM2等,亦常 与TMP合用。
兽用磺胺类药物介绍
德为本 能为用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 兽用磺胺类药物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 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特 别是甲基苄啶和二甲氧苄啶等抗菌增效剂的发现, 使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联合使用后,抗菌作用大大 加强,疗效显著提高。因此,磺胺类药至今仍为兽 医用于畜禽抗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
德为本 能为用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4、排泄
• 内服肠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随粪便排出;肠道易吸 收的磺胺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同服碳酸氢钠 碱化尿液,可促进磺胺及其代谢物排出,少量由乳 汁、消化液及其他分泌液排出。
德为本 能为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三、磺胺药物抗菌作用
• 磺胺类药物属广谱慢作用型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 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衣原体和某些原虫也有效。对 磺胺类药物高度敏感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 菌和化脓棒状杆菌等;次敏感菌的有葡萄球菌、变形杆菌、 巴氏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李氏杆菌 和副鸡嗜血杆菌等,SMM、SMD还对球虫、卡氏白细胞原 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等有效。
• 磺胺类药物特点是较易产生耐药性,尤其对大肠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用磺胺类药物

常用磺胺类药物

常用磺胺类药物
磺胺嘧啶(SD)
口服易吸收,易透过血脑屏障,SD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国内也首选治疗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首选用于治疗诺卡菌属引起的肺部感染、脑膜炎和脑脓肿。

与乙胺嘧啶联合用药治疗弓形虫病。

与甲氧苄啶合用(双嘧啶片)产生协同抗菌作用。

磺胺甲唑(SMZ,新诺明)
脑脊液中浓度低于SD,但仍可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

尿中浓度虽不及磺胺异唑,但与SD相似,故也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敏感菌诱发的泌尿道感染。

主要与甲氧苄啶合用,产生协同抗菌作用,扩大临床适应证范围。

柳氮磺吡啶
口服很少吸收,在肠道碱性条件下和局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盐。

磺胺吡啶有微弱的抗菌活性,并阻止5-氨基水杨酸盐在胃和十二指肠吸收;5-氨基水杨酸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口服或灌肠治疗急性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且可防止复发;栓剂用于溃疡性直肠炎。

磺胺类药物使用法则

磺胺类药物使用法则

磺胺类药物的使用法则
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价格廉价及有多种制剂可供选择的优点。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对氨苯磺酰胺。

它可干扰细菌叶酸的合成而影响其生长繁殖,从而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阴性菌。

对磺胺高度敏感的细菌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等,中度敏感的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痢疾杆菌、李氏杆菌,某些放线菌和猪痢疾密螺旋体对磺胺也敏感;对某些原虫如球虫也有效。

对磺胺敏感的细菌,都可以产生抗药性。

实际使用时,磺胺药多配合其他药物使用。

大部分早期磺胺药长时间应用的不良反应是尿路障碍、肾功能损害和采食减少。

为减轻其毒副作用,第一、用量要适当,切忌随意加量或减量。

假如用量过大,则会增大毒副作用,而用量过小,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第二、配合其它药使用,如氨丙啉及磺胺增效剂等以降低用量。

第三、如配方答应可增加等量碳酸氢钠。

第四、细菌对磺胺药之间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因此对某一种磺胺药耐药时,不宜换用另一种磺胺药。

一般说来,服用磺胺药初次剂量须加倍,待急性期过后,还应坚持服药3-4天方能停药。

磺胺类药物分析

磺胺类药物分析

40mL溶解后,加偶氮紫指示液3滴,用甲醇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恰显蓝色,并
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甲醇钠
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6.73mg的C11H13N3O3S。
c甲醇钠 (V V0 ) T 103 0.1 磺胺异噁唑含量 % 100% W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磺胺类药物片剂:分光光度法 2. 磺胺类药物复方制剂:双波长分光 光度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复方制剂的含量
复习重点
• 鉴别:硫酸铜(黄绿-紫);芳香第一胺(猩红)
• 检查:酸度;碱性溶液中的澄清度与颜色
• 含量测定:
• (2)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 (铜盐反应)
• (3)取代基的反应(生物碱沉淀反应)
• (4)红外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1)芳香第一胺的反应
N+ NClH2N SO2NHR + NaNO2 + 2HCl SO2NHR
HO N+ NClOH + SO2NHR NaOH N N + NaCl + H2O (橙黄到猩红色) SO2NHR
• ③ 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而影响测定结

• 芳胺类药物与盐酸的mol比为:1:2.5~6
二.非水溶液滴定
• 含磺酰亚氨基-SO2-NH-R,其N上的 H具有一定酸性(R吸电子效应越强,N 上的H越易失去,酸性越强),故可用非 水酸碱滴定法测定。
测定磺胺异噁唑
• 取供试品约0.5g,精密称定,加二甲基甲酰胺
H2N
O S O
Na N COCH3 , H2O

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

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

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核心提示:磺胺类药物是当前养猪生产中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

然而,多年临床发现,由于磺胺类药物使用不当,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应当正确使用。

磺胺类药物是当前养猪生产中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

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阴性菌。

其抗菌机理是干扰细菌的叶酸代射,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然而,多年临床发现,由于磺胺类药物使用不当,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应当正确使用。

1 根据疾病性质选用不同类型的磺胺类药物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应选用肠道易吸收的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等。

肠道感染:如肠炎、腹泻病,应选用肠道不易吸收的药物,如磺胺脒等。

局部感染:如烧伤等,应选用外用磺胺药物,如消炎粉、烧伤宁等。

寄生虫感染:如球虫、住白细胞原虫感染,应选用磺胺二甲基嘧啶。

2 根据磺胺类药物的性质确定用药时间和剂量磺胺类药物的用量分为突击用量、维持用量。

所有突击用量即首次或第一天用量在安全范围内剂量加倍,然后改为维持用量即正常用量磺胺类药物的配合应用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合用: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析出结晶,如果单纯使用磺胺药物,经肾排泄时,容易析出磺胺结晶,堵塞输尿管,所以在使用时应和小苏打合用,防止结晶出现。

另外,当发生肾功能减退,全身酸中毒时应慎用或禁用磺胺类药物。

和增效剂合用:磺胺类药物和增效剂(如TMP)合用(5∶1),抗菌作用比单纯使用时增加10倍。

和VK、VB族合用:磺胺类药物在使用时,影响肠道对VK、VB族的吸收,所以使用磺胺药物时,饲料中应加入VK、VB。

注意磺胺类药物使用期限,以防蓄积中毒。

磺胺药物在使用时要求剂量准确,拌量均匀,疗程为3天~5天,不宜超过7天。

因为长期大剂量使用易造成蓄积中毒。

3 磺胺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用疫苗前后3天不得用此类药物,因为磺胺类药物能够抑制抗原活性,使免疫效果下降。

第十章磺胺类

第十章磺胺类



酸、碱、缓冲溶液提取,如0.1mol / L 、 1.0mol / L 、 3.0mol / L 盐酸溶液,三氯乙酸 -盐酸溶液,磷酸缓冲溶液, EDTA 缓冲溶液; ④ 酸或缓冲溶液加溶剂,如 0 . 2 %偏磷酸甲醇、盐酸-甲醇、乙酸-丙酮、三氯甲烷-乙 酸。
三、净化方法
液液分配 由于

2.薄层色谱法
样品萃取和净化后,用薄层色谱分离硝基呋
喃残留物。 由于灵敏度不高,通常不能满足在食源性动 物中确认微量的硝基呋喃残留物的要求。
3 .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方法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理化检测方法。硝 基呋喃残留物的分离通常采用非极性反相色谱柱, 十八烷基键合的硅胶柱最理想,也有报道使用氰丙 基的极性色谱柱等梯度分离。 在液相色谱分析硝基呋喃残留过程中,采用的检测 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二 极管阵列检测器等。 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紫外可见,硝基呋喃在波长 365nm 附近有较强的吸收,因此可用于直接检测
二品的提取步骤,要求能够将动物源性食
品中的硝基呋喃残留物释放至溶液中,一般 使用水和酸化的有机溶剂,以达到去除大部 分蛋白质和萃取残留物的目的。
2 )水解和衍生化 对于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测定,鉴于其残留物主要以 蛋白结合物形态存在,只有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经 水解过程,才能释放出游离代谢产物,而且因残留 物的浓度一般非常低,需要采用衍生化手段提高灵 敏度,故样品的处理需要经过水解和衍生化。 通常水解选用稀盐酸,浓度为 0.1 mol / L 。对衍生 化试剂,2-硝基苯甲醛(2-NBA)是采用最多的

2.净化
液液萃取 实验证明,在酸性条件下,乙酸乙酯、二氯
甲烷对溶液中的硝基呋喃残留物萃取效果好, 也有加入氯化钠以进一步提高二氯甲烷萃取 效率的报道。 为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正己烷常被用于对 样品萃取液的进一步脱脂。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一、引言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其基本结构为磺酰胺
结构。

本文将对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二、磺胺类药物的定义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含有磺酰胺结构的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菌代谢途径中对叶酸的合成而达到杀菌
效果。

三、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1. 磺酰氨基团:磺胺类药物中最为重要的结构特征就是含有磺酰氨基
团(-SO2NH-)。

这个结构特点使得该类药物具有了广泛抗菌活性。

2. 芳香族环:大多数磺胺类药物还含有芳香族环,如苯环、噻唑环等。

这些环可以影响分子的电子密度和空间排布,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3. 偶极性: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极性官能团,因此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
解度。

4. 可酸性:磺胺类药物的磺酰氨基团可以与水分子发生酸碱反应,因
此在不同的pH值下其溶解度也会发生变化。

四、磺胺类药物的分类
根据其分子结构和抗菌谱,磺胺类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短效磺胺类药物:如甲氧苄啶、乙硫异噻唑等。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轻度感染和预防手术感染。

2. 中效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钠等。

这些药物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

3. 长效磺胺类药物:如长效甲氧苄啶、长效乙硫异噻唑等。

这些药物具有长时间的抗菌作用,适合治疗慢性感染和预防复发性感染。

五、结论
总之,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其基本结构为磺酰胺结构。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十分复杂,需要临床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在10月13、14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药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考点)常用的磺胺类药有磺胺甲嗯唑(SMZ)和磺胺嘧啶。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磺胺类药可分为两个大类:(1)全身应用磺胺药。

根据其消除半衰期不同,分为短效类(半衰期2~4h)如磺胺异嗯唑、磺胺二甲嘧啶;中效类(半衰期6~l2h)如磺胺嘧啶、磺胺甲嗯唑;长效类(半衰期l50~200h)如磺胺多辛。

磺胺嘧啶口服易吸收,易通过血一脑屏障,脑脊液中浓度高,故为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之一,也是治疗全身感染的常用药物。

磺胺甲嗯唑又名新诺明,口服易吸收,与甲氧苄啶组成复方新诺明,抗菌作用和疗效增强。

(2)局部应用磺胺药。

柳氮磺吡啶、用于大面积烧伤的磺胺米隆和磺胺嘧啶银以及用于眼科的磺胺醋酰。

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导致四氢叶酸生成减少,因而阻止细菌核酸合成。

与磺胺类药合用时,两者双重阻断细菌四氢叶酸的合成而产生显著的协同抑菌效应。

(二)典型不良反应1.磺胺类药常见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疹等);也表现有光敏反应、药物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缺乏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者应用磺胺药后易发生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在新生儿和儿童中较为多见。

2.甲氧苄啶本品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

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为轻度,及时停药可望恢复,也可加用叶酸制剂。

(三)禁忌证对磺胺类药过敏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小于2月的婴儿和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对甲氧苄陡过敏者、小于2个月的婴儿、严重肝肾疾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紫癜症等患者禁用甲氧苄啶。

磺胺类药物的分析

磺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磺胺类药物的分析Analysis of sulfanilamide
磺胺类药物:
是对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化学合成药物。

SO 2N N H
R 4H R 1
结构
性质
1.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2.溶解性:水中不溶,在稀盐酸或氢
氧化钠中溶解。

磺胺醋酰钠:水中易溶。

3.酸碱两性:芳香第一胺显碱性,
磺酰胺基显弱酸性。

磺酰胺基上的氢原子受磺酰基吸电子效应影响,比较活波,具一定的酸性
可以和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性盐的沉淀
4.芳香第一胺特性
N4上无取代基,有游离的芳香第一胺 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可与芳醛缩合成有色的希夫碱
5.取代杂环的特性
¾N1上的取代杂环,具有碱性,可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¾具苯环,N1上有含氮杂环取代,具有UV、IR
二、鉴别试验
1.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 重氮化-偶合反应
与芳醛的缩合反应
2.成铜盐反应
磺酰胺基的H可与M n+生成不同颜色的难溶性金属盐沉淀。

常用:硫酸铜的反应。

不同的磺胺类的铜盐沉淀颜色不同,可区别。

3.N
取代基的鉴别反应
1
具碱性,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可用于鉴别。

4.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三、含量测定
1.亚硝酸钠滴定法
¾具有芳香第一胺
¾水解后具有芳香第一胺
2.分光光度法
片剂溶出度的测定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的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
样品用量小,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快速等。

用于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

复习总结磺胺类药物

复习总结磺胺类药物

复习总结磺胺类药物篇1:复习总结: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结构:具有芳氨基和磺酰胺基,多为两性化合物,药物具有一定酸性。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的n4上无取代基,为芳伯氨基。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n1上的含氮杂环,具有碱性,可以和有机碱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

鉴别:1.芳伯氨基的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都有此反应。

与芳醛的缩合反应。

本类药物的芳伯氨基可和芳醛(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香草醛、水杨醛等)在酸性溶液中缩合为有色的希夫氏碱。

如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在酸性溶液中生成黄色希夫氏碱。

2.与硫酸铜的成盐反应。

本类药物磺酰胺基上的氢原子比较活泼,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离子(如cu2+、ag+、co2+等)生成难溶性沉淀。

磺胺甲噁唑:草绿色。

磺胺嘧啶:黄绿色→紫色。

3.n1取代基的反应。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n1上均为含氮杂环取代,有一定碱性,可以和有机碱沉淀剂生成沉淀。

如磺胺嘧啶可和碘化铋钾试液、碘-碘化钾试液生成红棕色沉淀。

4.红外光光光度法。

磺胺甲噁唑的含量测定:亚硝酸钠滴定法。

滴定前加溴化钾2g作为催化剂,可加快滴定反应速度。

为避免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的亚硝酸挥发和分解,滴定时应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2/3处。

永停法指示终点。

磺胺嘧啶片、磺胺二甲嘧啶片的片剂要检查溶出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关键是选择测定波长(λ2)和参比波长(λ1)。

波长选择的原则是:干扰组分在λ2和λ1处的吸收度应相等。

测定组分在两波长的δa尽量大……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磺胺甲噁唑的含量测定:测定波长(λ2):257nm,在304nm波长附近(每间隔0.5nm)选择等吸收点波长作为参比波长(λ1),要求δa=aλ1—aλ2=0.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公式为:tmp的测定是以盐酸-氯化钾溶液为溶剂,以239nm作为测定波长(λ2),用smz对照液的稀释液在295nm附近选择等吸收波长作为参比波长(λ1)。

常见磺胺类药物有哪些

常见磺胺类药物有哪些

常见磺胺类药物有哪些磺胺类药物已经用于临床已近50年了,但是有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常见磺胺类药物有哪些。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常见磺胺类药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常见磺胺类药物有哪些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新诺明) 柳氮磺吡啶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联磺甲氧苄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异嘧啶磺胺异恶唑磺胺脒琥珀磺胺噻唑酞磺胺噻唑等。

复方制剂百炎净(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明磺,菌特灵,抗菌优,增效磺胺,复方新诺明,复方磺胺增效剂)常见磺胺类药物的药效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可以治疗禽霍乱、禽伤寒、禽副伤寒、禽白痢、鸡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盲肠肝炎、火鸡亚利桑那病等,此外对家禽各种球虫病、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等,也有较好效果。

常见磺胺类药物的中毒原因1、搅拌不均。

2、用药时间过长 ---用药时间超过7天,可致蓄积中毒。

3、用法不当----- 把一些不溶于水的磺胺药通过饮水投药,水槽底部沉积了大量药物,鸡喝了后会中毒。

4、用药量过大-----由于计算失误、称量错误等原因,导致饲料或饮水中含药量太高,引起中毒。

5、如果发现鸡中毒应立即停药,供给充足的饮水,并在饮水加1%~2%的小苏打,每公斤饲料中加维生素C 0.2克、维生素K3五毫克,连续数日。

常见磺胺类药物的抗药性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易产生抗药性,尤其在用量或疗程不足时更易出现。

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改变代谢途径,如产生较多二氢叶酸合成酶,或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肠道菌丛常通过R因子的转移而传播。

当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时,可减少或延缓抗药性发生。

细菌对各类磺胺药物之间有交叉抗药性,即细菌对某一磺胺药产生耐药后,对另一种磺胺药也无效。

但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抗药现象。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因磺胺药的作用是抑菌而不是杀菌,故要保证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必须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解】
磺胺药为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抗菌谱广、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有(如磺胺嘧啶)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较为稳定、不易变质等优点。

可分为3类。

(1)全身感染用磺胺:本类药物口服后均可吸收,但其血药浓度持续时间不同。

可分为短效磺胺、中效磺胺和长效磺胺3类。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中效磺胺,常用磺胺甲和磺胺嘧啶两种。

(2)肠道磺胺:本类磺胺口服后吸收甚少,主要在肠道中起抑菌作用,有磺胺脒、琥磺噻唑、酞磺噻唑、酞磺醋胺(息拉米)等。

(3)外用磺胺:主要有磺胺醋酰钠、甲磺灭脓、磺胺嘧啶银等。

【药性功效】
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作用较强。

【禁忌事项】
患者在使用磺胺药物时应当注意以下9条原则。

(1)必须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磺胺药物过敏者、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应禁止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当避免使用。

不足2个月的婴儿也属于绝对禁用范围。

老年患者应当避免使用,如确有指征,则须权衡利弊后应用。

(2)磺胺药对链球菌之类的细菌虽然有很好的疗效,可是对另外一些细菌却以无能为力。

而且,一些原来能够制服的细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性产生,所有的磺胺药都会失效,这时要迅速更换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3)用药期间还应当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和尿液情况;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必要时可测定患者的血药浓度,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叮嘱患者多喝水,保持高尿流量。

服用磺胺药物一周以上者,应定期检查尿液,以减少结晶尿发生的可能性,必要时可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4)使用磺胺药物首剂应加倍,以达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维持量(即正常量),待症状消失后,最后给予2~3次最小量,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防止细菌反弹。

用药期间切记不可任意加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药物蓄积中毒。

(5)磺胺药也常与抗生素配伍应用。

严重的全身感染应首选抗生素,磺胺药只能作为次选药;磺胺药特别是复方增效磺胺制剂,不能与多种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类、碳酸氢钠、氯化钙、氯丙嗪、维生素C、维生素B1、复方氯化钠溶液等配伍,须单独使用。

(6)磺胺药物可抑制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所以使用磺胺药物一周以上者,应当同时给予B族维生素以预防其缺乏。

(7)由于磺胺药物可使少数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萎靡和失眠等精神症状,因此在用药期间,不应从事高空作业和驾驶。

(8)磺胺药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低,特别是在酸性尿液中能生成一种溶解度更低的物质结晶析出,而出现尿液有结晶、排尿困难以及血尿。

该药还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正常的大肠杆菌合成B族维生素,儿童使用易出现食欲不振、口角炎、神经炎等。

(9)磺胺类药物不宜与酸性食物、糖类、果汁类食物一起使用,主要表现为:
磺胺类药物在碱性环境下,可增加其溶解度,而酸性食物茭白、大头菜、芥菜、醋、酸菜、番茄、咸肉、鱼、山楂、杨梅、柠檬、葡萄、杏、李子等容易使磺胺类药物析出结晶,从而增强不良反应。

糖类分解代谢后,可产生大量酸性成分,可使磺胺类药物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

磺胺类药物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度增大,对肾脏的不良反应减轻,而果汁等酸性饮料易使磺胺类药物析出结晶,增强对肾脏的损害,引起血尿、少尿、尿闭等。

文章来源:养生保健菜瓢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