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规模化养猪场粪便及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模式
规模化养猪场粪便及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现状的发展,由规模化养猪场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有关猪场粪污水的处理达标排放问题。
本文就规模化养猪场粪便及污水处理技术模式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畜禽养殖业迅速向集约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可是,由于规模化养殖场每天产生的大量的粪污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试验目的我镇现有规模化养猪场3家(年存栏6000头以上),养猪大户3家(年存栏1000头以上),公司加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有6户。
通过对项目区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小区)目前所采取的粪便等污物无害化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探索适合我镇不同规模养猪场粪便等污物无害化处理的最佳模式。
二、粪便处理模式1.干法清粪+ 污水收集模式。
无条件建设沼气池的,采取将粪便及时清出的措施,使粪便不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
粪便堆积发酵、污水经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实现污物资源化利用,达到“零”排放标准。
此模式适用于存栏生猪100 头以下的散养户。
2.种养结合+小型沼气池的立体生态模式。
建造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回收利用,沼液(渣)进行生化处理或进入氧化塘、调节池后最终返回农田、菜地、果园等进行再利用,使经过处理的畜禽粪便和污水最终上山、下田、入塘,变废为宝,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猪- 沼- 果、猪- 沼- 鱼、猪- 沼- 菜”等立体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的多层次的利用,把粪便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零”排放。
实践证明,这种立体种养模式,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又为种植业提供了优质肥料,不仅使耕地得到保护,果(菜、鱼)业得到促进,农民得到洁净能源,而且每头猪多收入30 元左右。
此模式适用于生猪存栏100~1000 头的规模养殖场(小区)。
3.中型沼气池模式。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1、污染控制1.1 堆肥;堆肥技术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作物秸秆与养殖场粪便一起堆沤发酵以供作物生长时利用。
堆肥作为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现正朝着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设备效率也日益提高。
1.2 好氧处理;①曝气;采用好氧间歇曝气技术对养猪废水进行有效治理。
总体而言,养殖业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好氧技术正朝着高效、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②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技术早已被用来处理各种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水,其本质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采用接触氧化技术对猪粪浆进行处理,用结构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对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BOD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传统的Fill—Draw系统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现已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进入SBR好氧系统,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1.3 厌氧处理;目前用于处理养殖业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厌氧滤器(AF);其沼气产率可达3.4m3/(m3·d),甲烷含量可达65%。
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其对有机污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③污泥床滤器(UBF);是UASB和AF的结合,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产气率高、对COD 去除率高等优点。
④两段厌氧消化;把沼气发酵过程分为酸化和甲烷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在两个消化器内进行。
其特点在于消化器内可滞留大量厌氧活性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内的负荷和产气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是厌氧消化器的一种,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常被用于猪、鸡粪废水的处置,其装置产气率可达4m3/(m3·d),COD去除率达80%以上。
规模化养猪场的粪便及污水生态循环法处理工艺
规模化养猪场的粪便及污水生态循环法处理工艺第一篇:规模化养猪场的粪便及污水生态循环法处理工艺规模化养猪场的粪便及污水生态循环法处理工艺一、国内外现状国内外规模化猪场粪便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不胜枚举。
透过这些处理技术表象,从本质上看,规模化猪场粪便污水处理模式不外乎有三种:还田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和工业化处理模式。
日本在走了十多年的弯路后,从上世纪70年代又开始推广粪污还田利用的处理模式。
在美国,粪污还田前一般没有采用专门的装置进行厌氧消化,而是贮存一定时间后直接灌田。
由于担心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粪便污水经过生物处理之后再适度地还田利用已成为新的趋势。
德国等欧洲国家则是将粪便污水经过中温或高温厌氧消化后再进行还田利用,以杀灭或去除寄生虫卵和病原菌。
我国上海部分地区也有采用还田模式的养猪场。
国内一般采用厌氧消化后再还田利用,既可避免有机物浓度过.高引起作物烂根和烧苗,又能回收清洁能源---沼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还田利用模式中,关键问题是土地对粪便污水的承载能力。
尽管还田模式具有:投资省;不耗能,毋需专人管理,运转费用低;营养物质资源化,污染物零排放等优点。
但是,还田模式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需要大量土地,万头猪场的粪污消纳至少需要耕地1000亩,因此受条件限制,适应性不强;(2)雨季以及非用肥季节还须考虑粪污或沼液的出路;(3)存在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危险;(4)不合理的施用方式或连续过量施用会导致硝酸盐、磷及重金属的沉积,从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污染;(5)降解过程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
自然处理模式采用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猪场粪便污水进行处理。
适用于远离城市,经济欠发达;土地宽广,地价低廉,气候温和地区的规模化养猪场,特别是有滩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污水自然处理系统的养猪场。
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猪场粪污处理采用这种模式较多。
国内南方地区(如江西、福建、广东)也大多采用这种模式。
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品之一。
因此,养猪场的数量也日益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养猪场污水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养猪场污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如何处理养猪场的污水问题,是农业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一、养猪场污水的来源养猪场污水是指猪舍、猪圈、粪污、洗澡和饮水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这些污水主要包括猪粪、猪尿、饮用水和洗浴水等。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若随意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包括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二、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 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污水的产生量和排放浓度。
采用一些节水和减排的措施,如加装流量计和排污浓度探测器等设备,控制产生量和排放浓度,从而减少养猪场对水环境的压力。
2. 处理工艺方面,建议采用“生物法处理+物理化学法反应”的复合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过程分为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三个阶段。
其中,初级处理采用化粪池处理污水,通过对污水进行沉淀、放气和流动沉淀,除去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
中级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池,增强污水处理效果,通过添加生物接种剂和悬浮载体材料等,在曝气生物池中实现有机物降解和脱氮脱磷等目的。
高级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法反应,主要采用微电解和氧化沉淀等技术,消除残余污染物和有机物质,使出水品质达到环保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或重复利用。
3. 处理过程中,需要逐步增加处理设备和设施,如加大化粪池和曝气生物池的容量、加强调节水质的能力等,同时增加在线监测设备,维护每个处理环节和降解效率的良好状态。
三、结论养猪场的污水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和运营手段,才能很好地保护和维护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最终实现“减量、治理、利用、安全排放”的目标,也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引言概述:猪场作为农业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废水处理向来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猪场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猪场污水处理方案的四个主要部份,分别是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后处理。
一、预处理:1.1 污水采集:猪场污水主要来自猪舍的冲洗水、饮水设备的冲洗水和猪粪尿的冲洗水。
首先,需要将这些污水进行集中采集,通过合理的管道系统将其导入处理设施。
1.2 污水固液分离: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需要进行固液分离。
常用的方法有物理过滤、离心分离和沉淀。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
1.3 调节水质:猪场污水的水质波动大,需要进行调节。
常用的方法有中和、氧化还原调节和调节pH值等。
通过这些调节措施,可以使污水的水质更加稳定,便于后续处理。
二、生物处理:2.1 厌氧处理: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适合利用厌氧菌进行处理。
通过建立厌氧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等有价值的产物。
2.2 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需要进一步进行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降解COD、BOD等污染物。
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等。
2.3 消毒处理:为了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需要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病原微生物,提高污水的安全性。
三、物理化学处理:3.1 混凝沉淀:猪场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较多,需要进行混凝沉淀处理。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通过加入混凝剂,可以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分离。
3.2 活性炭吸附:猪场污水中可能含有一些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需要进行吸附处理。
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3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高效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微量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万头猪养殖场的养殖污水处理工艺
1万头猪养殖场得粪便及污水处理工艺一、工程简况二、处理目标养猪场得猪粪便质地较细,成分较复杂,含蛋白质、脂肪类、有机酸、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无机盐。
猪粪含氮素较多,碳氮比例较小(14:1),一般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可为作物吸收利用得养分,就是一种良好得农家肥,就是培肥改良土壤得优质有机肥资源、但大多数养猪场得粪便采用水冲粪得方式清理粪便,这就使得产生猪粪得同时会伴随大量污水得产生。
因此需将其固液分离,粪渣可以进行堆肥,制成有机肥,污水经厌氧处理使其达到排放规范直接排放并可产生利用沼气这一能源。
1头猪每日产生粪2kg(以含水率80%计)、尿3kg(参考HJ497得规定,以实际产生量为准),根据养猪场中实际成猪与猪仔比例,则一万头猪按每日产生粪12t、尿18t计。
采用水冲粪得方式清理猪粪便,参照GB18596,一头猪每天产生得粪便需要0。
018t得冲洗水,则一万吨每日需180t得水,则1万头猪每日产生粪便经固液分离后可产生198t得污水。
猪粪便经固液分离后污水中得污染物浓度及pH值如下:化学需氧量(CODcr)为6500mg/L,氨氮(NH3—N)为590 mg/L,总氮(TN)为805 mg/L,总磷(TP)为127 mg/L,pH为6、3—7.5、而经厦门绿标得技术处理后可将其降低至:化学需氧量(CODcr)为400mg/L,氨氮(NH3-N)为80 mg/L,总氮(TN)为120mg/L,总磷(TP)为8mg/L,pH为6。
3—7、5,参考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规范》(GB18696-2001)。
三、成分分析及污染1、养猪场废水特点养猪场废水主要包括猪尿、部分猪粪、猪舍冲洗水与厂区卫生设备、公楼排放得污水,该类废水具有以下特点:1)水量大、几种、水利冲击负荷强;2)有机质浓度高、氨氮含量高,COD一般在6000-7000mg/L;3)废水可生化性好、水解、酸化快、沉淀性能好;4)污水中常伴有消毒水、重金属、残留得兽药以及各种人畜共患病原体等污染。
猪舍排污处理的方案
猪舍排污处理的方案第一种技术路线是水冲粪法即学习国外的方法,采用高压水枪、漏缝地板,在猪舍内将粪尿混合,排入污沟,进入集污池,然后,用固液分离机将猪粪残渣与液体污水分开,残渣运至专门加工厂加工成肥料,污水通过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处理。
在猪舍设计上的特点是地面采用漏缝地板,深排水沟,外建有大容量的污水处理设备。
这种方案虽然可以节省人工劳力,但它的缺点是很明显的,主要是:①用水量大,一个600头母猪年出栏商品肉猪万头的大型猪场,其每天耗水在100~150吨,年排污水量5-7万吨左右。
②排出的污水COD、BOD值较高,由于粪尿在猪舍中先混合,再用固液分离机分离,其污水的COD(化学耗氧量)在13000-14000mg/L,BOD(生化需氧量)为8000-9600mg/L,SS(悬浮物)达134640-140000mg/L,污水难以处理。
③处理污水的日常维护费用大,污水泵要日夜工作,而且要有备用。
④污水处理池面积大,通常需要有7-10天的污水排放储存量。
⑤投资费用也相对较大,污水处理投资通常达到猪场投资的40-70%,即一个投资500万的猪场,需要另加200-350万投资去处理污水。
显然,这个技术路线不适合目前的节水、节能的要求,特别对我国中部和北方地区养猪很不适合。
第二种技术路线是干清粪法即采用人工清粪,在猪舍内先把粪和尿分开,用手推车把粪集中运至堆粪场,加工处理,猪舍地面不用漏缝地板(或用微缝地板,缝隙5mm宽),改用室内浅排污沟,减少冲洗地面用水。
这种方案虽然增加了人工费,但它克服了“水冲粪法”的缺点,表现在:①猪场每天用水量可大大减少,一般可比“水冲粪法”减少三分之二。
②排出污水的COD值只有前法的75%左右,BOD值只有前法的40-50%,SS只有前法的50-70%,污水更容易处理。
③用本法生产的有机肥质量更高,有机肥的收人可以相当于支付清粪工人的工资。
④污水池的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日常维持费用低:在猪舍设计上另一个重要之处是将污水道与雨水道分开,这样可大大减少污水量;雨水可直接排入河中。
养猪场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何
养猪场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何一、养猪场污水特点:1.高浓度有机物负荷:养猪场的排污量大,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包括粪便、尿液和饲料残渣等。
这些有机物质会导致废水的高浓度有机物负荷。
2.高氨氮含量:养猪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尿素和氨气,氨氮含量较高,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有毒有害物质:养猪场的废水中还含有一些抗生素、激素和其他化学药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二、污水处理设备选择:1.格栅机: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物和固体物质,防止对后续设备造成堵塞和损害。
2.调节池:用于平衡进水量和水质,减少进水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冲击。
3.曝气池:用于提供氧气和污水中微生物的附着面积,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4.活性污泥法:选择适宜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曝气、沉降和回流等步骤,降解有机物质。
5.二沉池:用于固液分离,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
6.消毒设备:通过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细菌和有害物质。
三、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预处理:将进水通过格栅机进行初级过滤,去除大颗粒杂物和固体物质。
2.调节处理:进入调节池,平衡进水量和水质,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冲击。
3.生化处理:将调节后的污水进入曝气池,提供氧气和微生物的附着面积,通过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4.沉淀处理:进入二沉池,通过沉降步骤,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
5.消毒处理:将经过沉淀后的污水进入消毒设备,进行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去除细菌和有害物质。
根据养猪场污水的特点和处理工艺的设计,我们可以给出一种适用的污水处理设计方案,具体步骤如下:1.预处理:安装格栅机进行初级过滤。
2.调节处理:建设一个调节池,通过控制进水口阀门来平衡进水量和水质。
3.生化处理:建设一个曝气池,提供氧气和微生物的附着面积。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降解工艺,如活性污泥法。
4.沉淀处理:建设一个二沉池,通过重力沉淀将悬浮物和污泥分离。
5.消毒处理:建设一个消毒设备,进行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去除细菌和有害物质。
浅谈中小型猪场的设计(二)——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放标 准 》 但 经济 实用 , 以 大大 降 低猪 场废 水 中的 , 可
有 机 物浓 度 及 氨氮 含 量 , 低 养 殖 污 染 , 化 周 边 降 净 的环境 卫 生 . 有 良好 的社 会效 益 。 具 现 简介 如 下 :1 、根据 场地 士 地 的吸纳 能 力 , 对 每 个动 物 饲养 场 限制养 殖规 模 。2 采用 人工 拾粪 工 、 艺, 推行 简 量化 排 放 , 污分 离 。 、 雨 3 推行 “ 三池 ”粪便 『 堆 放池 、 酵 ( 发 沉淀 ) 、 物净 化 池1 设 。 即 : 池 生 建 粪便 不 准露 天 堆放 , 水泥 池集 中堆 放 , 建 发酵 出场 。尿 液 污 水 经 干 湿 分离 ( 滤 ) 排 入 发酵 ( 淀 ) , 过 后 沉 池 经沉 淀 发 酵 后 , 人 生 物 净 化 池 ( ) 再 经 生 物 净 化一 撇
砖 混 沉 淀池 加 盖 长 2 宽 15 m .m深 12 m: .5 生化 池 05亩 以 上 .
并 对 沼液进 行 生态 循环 利用 。 23 介绍 几 种 当前 流行 的无 害化 处 理方 式 .
一
年 出栏 4 0头生猪饲养场污水无害化处理方案 0
21 设计 标 准 .
设 计 排 放 标 准 执 行 《 禽 养 殖 业 污 染 排 放 标 畜
准 》 即 : O c= 0 , C D r 4 0mg B D = 5 mgL S = 0 / O 5 1 0 / 、S 2 0 L、
mg 、 H3N 8 mg 总磷 ( P计 ) 8 gL / N 一 =0 / L L、 以 = m /。
— —
猪 场 排污 管道 的设计 及 粪便 污水 的无害化 处 理
胡荫辉 毛章 超 , 文 , 宋泽
养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目录1概述 (1)1.1 概况 (1)1.2 设计依据 (1)1.3 设计原则 (1)1.4 设计水量、水质及排放标准 (2)2工艺方案设计 (2)2. 1 处理工艺选择 (2)2.2 工艺的确定 (5)2.3 工艺流程 (6)2.4 废水处理效果分析 (8)3主要构筑物及主要设备 (8)3.1 主要构筑物 (8)3.2 主要设备 (10)4配套专业设计 (13)4.1 总平面布置 (13)4.2 土建设计 (14)4.3 电气与控制 (14)4.5 噪声控制 (14)4.6 气味控制 (15)4.7 管理定员编制 (15)5运行费用 (15)5.1 电费 (15)5.2 药剂费 (16)5.3 人工费 (16)5.4 污泥处置费 (16)5.5 运行费用 (16)6工程量一览表 (16)6.1 土建部分 (16)6.2 设备、材料部分 (17)6.3 工程概算 (18)1概述1.1 概况拟建养猪场位于xx市猪场内,该项目为干粪人工铲除、尿液畜禽棚定期冲洗的“干湿分离系统”,其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冲洗猪舍排出的废水和猪粪。
这些污染物若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必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根据国家“三同时”的环保政策,必须对生产废水和猪粪进行综合治理,其废水特性是有机物、悬浮物和氨氮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好,可采用生化方法进行处理,出水回用于本场区的绿化,不排入附近农田和水体。
猪粪则在沼气池中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后作为肥料使用。
设计内容包括生产线废水和猪粪处理的工艺、土建、电气、设备、管道及附件等。
1.2 设计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2.3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2.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5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1.2.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7-2002)1.2.7 《给水排水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2.8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2.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6)1.2.10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1.2.11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3 设计原则1.3.1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确保处理后水质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达到排放标准。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引言概述:猪场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废水处理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猪场污水处理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污水收集与初步处理1.1 猪舍内污水收集:在猪舍内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将猪舍内产生的污水通过管道收集起来,避免污水的外泄和浪费。
1.2 污水沉淀池:将收集到的污水引入沉淀池中,通过重力沉淀,使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减少悬浮物的含量。
1.3 污水调节池:沉淀后的污水引入调节池,通过调节池的调节作用,使污水的流量和水质更加稳定,为后续处理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生物处理2.1 好氧处理:将调节池中的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通过增氧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同时产生较少的污泥。
2.2 好氧池与厌氧池结合:将好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好氧池,然后再引入厌氧池,通过好氧和厌氧菌的共同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
2.3 污泥处理:将厌氧池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厌氧消化等处理,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或热能回收,同时将处理后的污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物理化学处理3.1 滤池过滤: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滤池,通过滤料层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
3.2 活性炭吸附:在滤池后设置活性炭吸附层,通过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去除残余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
3.3 消毒处理:通过紫外线消毒或氯化处理,去除污水中的病原菌和其他病原体,确保处理后的污水符合环境排放标准。
四、再生利用4.1 农田灌溉: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田灌溉,提供水分和养分,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4.2 生态湿地建设:利用处理后的污水建设生态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净化水质,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4.3 污泥资源化利用: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厌氧消化等处理,将其作为有机肥料或能源利用,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最新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排污管道的设计设计原则一要有利于猪场的防疫,清洁、干净、卫生,不留积垢,有利于粪便减量化。
二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人猪分离。
三要有利于饲养人员喂料和清粪。
四要运行顺畅不易阻塞,易于疏通和维修。
排粪沟、排尿沟、雨水沟的设计简易模式:每栏设1个洞,长35厘米、高10厘米,与外墙底的排尿沟相连。
在外墙的底部设一条水泥排尿沟,宽10厘米、高20厘米,倾斜度3%~5%,排尿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设在栏舍下端。
管道模式:中小型猪场排水最好采用管道模式设计,做到雨污分离。
即屋面雨水采用天沟(可用半边塑料管连接)收集,从明道直接排放。
污水走暗(管)道,采用漏缝地板设计,接入集污池(沉淀池),从而达到雨污分离,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设计标准设计排放标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要成熟可靠,能确保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中型猪场采用设备要先进、技术经济合理、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争取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项目,并对沼液进行生态循环利用。
几种无害化处理方式:一是沼气池发酵处理。
二是生物活性垫料中推行;三池”建设和限制养殖规模,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染。
此法虽不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但经济实用。
可以降低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及氨氮含量,降低养殖污染,净化周边的环境卫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根据土地的吸纳能力,对每个动物饲养场限制养殖规模。
2.采用人工拾粪工艺,推行简量化排放,雨污分离。
3.推行粪便堆放池、发酵(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建设。
即:粪便不准露天堆放,建水泥池集中堆放,发酵出场。
尿液污水经干湿分离(过滤)后排入发酵(沉淀)池,经沉淀发酵后,排入生物净化池(塘),再经生物净化或人工湿地吸收后排放。
设计说明按每头猪每天污水排放量20升计算,污水在沉淀池中发酵15天为一个周期,沉淀发酵后的污水中富含碳氢化合物、氮、磷等有机物,经生物净化池(塘)自然吸收后,可以减轻环保压力。
养猪场粪污处理工程设计
某养猪场粪污处理工程设计
选择合理有效的养殖粪污处理利用途径决定了规模化养殖场能否健康顺利发展。
某养猪场养殖规模为年出栏生猪5万头,养殖粪污采用干清粪收集方式。
请你在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2010),《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GB/T 26622-201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的基础上,为该养猪场设计一套合理有效的粪污处理处置设施。
要求:
1)估算该养猪场粪污产生量污水中有关污染物排放浓度;
2)建议该养猪场粪污处理总体思路以资源化利用为主要导向,粪污分离后,粪便进行堆肥制作有机肥,污水经厌氧发酵变成沼液还田;
3)结合该养猪场粪污产量、污染物浓度及总体处理思路,认真比选出一套合理的粪污处理工艺;
4)选择合适的参数,对工艺中主要构筑物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主要构筑物的结构图;
5)对各构筑物中用到的主要设备进行选型;
6)结合土壤养分利用效率,核算该养殖规模沼液完全还田利用需要配套的农田面积;
7)对粪污处理工程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进行估算,并对该处理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核算。
·
毕业设计提交内容:
1)毕业设计说明书;
2)毕业设计相关图纸。
养猪场的污水和粪便怎么处理
养猪场的污水和粪便怎么处理1、粪便的处理沼气法:中药材粪便可利用沼气或沼气罐产生沼气。
此法可以处理大量的粪便、污水,且最适用于阴雨天多、晒干较困难的地方。
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特色产业的一部分。
腐熟堆肥法:粪便经腐熟内装处理后外观呈暗褐色,松软无臭。
烘干法:较大规模的养殖场,采用烘干法较理想。
首先对粪便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成分烘干后,添加其他成分制成有机复合肥,液体可掺入部分其它化肥制成液体肥料,或直接用泵送到菜地、果园用作肥料。
组合处理法: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使用,优势互补。
如用太阳能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再用烘干法或真空脱水法、膨化法、微波法、热喷法等,既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又可生产出来优质肥料。
合理规划养殖场:合理可行性研究养殖场对粪便的处理很非常重要重要。
一般以远离市区、在下风方向为宜;同时在规格大小、排粪量、处理设施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
2、污水净化如冲洗圈舍后的水,要进行净化处理,一般都都要经过菌类吸收利用,土地的固定吸附,微生物的作用,使废水变成清水。
一是栽种水生饲料。
利用有机废水栽种水葫芦和细绿萍等水生饲料,其中水葫芦耐高浓度粪水,细莫尔穆瓦龙县耐中浓度粪水,微量有机粪水在水葫芦水溶性池中经7天~8天可达到吸收净化。
二是灌溉农作物。
将初步净化利用的水作为灌溉水,作物经过土壤微生物和农作物的分解吸收、土地的吸附固定,从而促使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三是循环利用。
净化后的水,可以部分排回鱼蟹池中。
四是回归江河。
净化的水如排放达到主权国家的排放标准,就可排入江河。
猪场排污管道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管道材质选择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耐腐蚀性:选 择耐酸碱腐蚀 的材料,如 PVC、PE等
耐磨损性:选 择耐磨损的材 料,如不锈钢、 铸铁等
耐高温性:选 择耐高温的材 料,如聚丙烯、 聚乙烯等
抗压性:选择 抗压性强的材 料,如PVC、 PE等
经济性:选择 经济实惠的材 料,如PVC、 PE等
管道维护
定期检查:定期 检查管道的完整 性和连接情况
清洁:定期对管 道进行清洁,防 止堵塞和腐蚀
维修:发现管道 破损或故障时, 及时进行维修或 更换
防腐处理:对管 道进行防腐处理, 防止腐蚀和生锈
安全措施:确保 管道维修过程中 的安全,防止意 外事故发生
预处理方法
1
2
3
4
固液分离:通过过 滤、沉淀等方式将
纳米材料吸附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如金 属有机骨架、石墨烯 等)对污染物的高效 吸附性能,实现深度 处理
03
04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通过微生物的生物降 解作用,去除水中的 氮和磷,降低水体富 营养化风险
05
臭氧氧化技术:利用 臭氧的强氧化性,氧 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 提高出水水质
肥料化利用
利用粪便污水中的有机质和 营养成分,制成有机肥料
A
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农业生 产成本
C
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 环利用
E
B
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 构
D
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 安全
能源化利用
01
沼气发电:利用 粪便产生的沼气 进行发电,提供
清洁能源
02
生物质能:将粪 便转化为生物质 能,用于供热、
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排污管道的设计设计原则一要有利于猪场的防疫,清洁、干净、卫生,不留积垢,有利于粪便减量化。
二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人猪分离。
三要有利于饲养人员喂料和清粪。
四要运行顺畅不易阻塞,易于疏通和维修。
排粪沟、排尿沟、雨水沟的设计简易模式:每栏设1个洞,长35厘米、高10厘米,与外墙底的排尿沟相连。
在外墙的底部设一条水泥排尿沟,宽10厘米、高20厘米,倾斜度3%~5%,排尿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设在栏舍下端。
管道模式:中小型猪场排水最好采用管道模式设计,做到雨污分离。
即屋面雨水采用天沟(可用半边塑料管连接)收集,从明道直接排放。
污水走暗(管)道,采用漏缝地板设计,接入集污池(沉淀池),从而达到雨污分离,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设计标准设计排放标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要成熟可靠,能确保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中型猪场采用设备要先进、技术经济合理、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争取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项目,并对沼液进行生态循环利用。
几种无害化处理方式:一是沼气池发酵处理。
二是生物活性垫料养猪——发酵床处理。
三是粪便污水同步发酵,高温发酵处理。
四是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学处理——生化处理。
五是干燥减量法处理。
无害化处理方案中小型猪场特别是小型猪场,因办场时投入严重不足,效益相对较低,要让他们自己出资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设计无害化处理设施存在较大的困难,因地制宜让他们做好一些简易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尽量减低污染程度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唯一的可行的办法。
笔者总结,近年来在中小型养猪场中推行“三池”建设和限制养殖规模,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染。
此法虽不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但经济实用。
可以降低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及氨氮含量,降低养殖污染,净化周边的环境卫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根据土地的吸纳能力,对每个动物饲养场限制养殖规模。
养猪场排水与污水处理措施
养猪场排水与污水处理措施摘要:随着养猪业规模的增大,猪场的粪污积聚也越多,如何处理粪污,不对环境产生污染,成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笔者根据安龙县的养殖情况,对养殖场的排水和污水处理措施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养猪;排水;污水;处理规模化养猪场,饲养规模大,每天排出的粪尿数量很大,而且日常管理所产生的污水很多。
据研究报道,每头猪一天的粪尿量和体重的比例在1:20-9:100之间,因此,合理的设置养猪场的排水设施,将污物和污水及时清理,是防止舍内潮湿和保持良好的空气卫生状况的重要措施。
同时粪尿和污水又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尽快地将其排出舍外并贮存起来,对保证肥效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规模化养猪场的排水设施养猪场的排水设施因畜舍的结构、饲养管理方式的不同,对其要求也不一样。
目前,养猪场常用的排水设施有两种类型:传统式和漏缝地板式。
1.1传统式的排水设施。
大多数的养殖户采用此种排水设施,主要是依靠人力清理粪尿,一般由排尿沟、降口、地下排出管及粪水池组成。
猪舍的地面向排水沟稍微倾斜,以利于污水的排出。
粪水池一般设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其容积和数量要根据养猪场的规模、污水贮存时间来确定,容积一般在20~30m3之间。
还要注意,粪水池要远离饮水井,以免污染水源。
1.2漏缝地板式的排水设施。
随着养猪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有些养殖场采用漏缝地板式的清粪系统,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漏缝地板式的排水设施包括漏缝地板和粪沟两部分。
漏缝地板也就是地板上有很多的缝隙,粪尿可以通过这些缝隙流入粪沟,地板上少量残留可以用水冲洗。
漏缝地板的板条、缝隙要根据猪的体重不同有所不同,如22~45kg的仔猪,板条宽度一般为10~15cm左右,缝隙的距离为3cm左右。
漏缝地板可以用多种材质制成,有木制、混凝土、金属、塑料等材质的漏缝地板,每种材质,各有优缺点,木制的容易破损,使用年限短,而且不很卫生;金属的容易被腐蚀,生锈;混凝土的比较经济,便于清洗,使用年限也较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排污管道的设计
设计原则一要有利于猪场的防疫,清洁、干净、卫生,不留积垢,有利于粪便减量化。
二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人猪分离。
三要有利于饲养人员喂料和清粪。
四要运行顺畅不易阻塞,易于疏通和维修。
排粪沟、排尿沟、雨水沟的设计简易模式:每栏设1个洞,长35厘米、高10厘米,与外墙底的排尿沟相连。
在外墙的底部设一条水泥排尿沟,宽10厘米、高20厘米,倾斜度3%~5%,排尿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设在栏舍下端。
管道模式:中小型猪场排水最好采用管道模式设计,做到雨污分离。
即屋面雨水采用天沟(可用半边塑料管连接)收集,从明道直接排放。
污水走暗(管)道,采用漏缝地板设计,接入集污池(沉淀池),从而达到雨污分离,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设计标准设计排放标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要成熟可靠,能确保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中型猪场采用设备要先进、技术经济合理、投资
少、运行费用低。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争取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项目,并对沼液进行生态循环利用。
几种无害化处理方式:一是沼气池发酵处理。
二是生物活性垫料中推行;三池”建设和限制养殖规模,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染。
此法虽不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但经济实用。
可以降低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及氨氮含量,降低养殖污染,净化周边的环境卫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根据土地的吸纳能力,对每个动物饲养场限制养殖规模。
2.采用人工拾粪工艺,推行简量化排放,雨污分离。
3.推行粪便堆放池、发酵(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建设。
即:粪便不准露天堆放,建水泥池集中堆放,发酵出场。
尿液污水经干湿分离(过滤)后排入发酵(沉淀)池,经沉淀发酵后,排入生物净化池(塘),再经生物净化或人工湿地吸收后排放。
设计说明
按每头猪每天污水排放量20升计算,污水在沉淀池中发酵15天为一个周期,沉淀发酵后的污水中富含碳氢化合物、氮、磷等有机物,经生物净化池(塘)自然吸收后,可以减轻环保压力。
生物净化池(塘)内可放养上层鱼类及水生植物,也可经湿地处理后排放。
沼气池沼气池大小可按1头生产母猪不少于1立方米设计建设。
粪便处理实行粪尿分离,粪便不能露天堆放,应用水泥池堆放,经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