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管道
油气长输管道大型穿越工程典型案例

油气长输管道大型穿越工程典型案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国际上的案例。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长输管道工程,它从中亚地区输送天然气至中国。
该管道穿越了多个国家的地理复杂区域,涉及到高山、河流、沙漠等多种地质条件。
在该工程中,工程师们采用了先进的隧道、桥梁和地下穿越技术,成功地克服了地质条件的挑战,保障了管道的安全运行。
其次,国内的典型案例包括中国西气东输工程。
这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它跨越了多个省份,穿越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人口密集地区。
在该工程中,工程师们采用了水下穿越、隧道穿越等先进技术,保障了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穿越工程,比如海底管道穿越。
例如,北欧天然气管道项目涉及到跨海域的长距离管道敷设,工程师们需要克服海底地形复杂、海洋环境恶劣等挑战,采用特殊的海底敷设技术,确保管道安全、稳定地穿越海底地区。
总的来说,对于油气长输管道大型穿越工程来说,工程师们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安全风险等多方面因素,采用先
进的技术和方案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管道的安全运行。
这些典型案例都为我们展示了工程师们在克服复杂挑战、保障能源输送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油气管道埋深标准

油气管道埋深标准油气管道的埋深标准是为了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环境而制定的。
埋深是指从管道表面到地面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油气管道的埋深标准根据不同的因素和要求而有所不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所区别。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油气管道埋深标准。
1.照明管道的埋深标准:照明管道是指埋设在公共区域或建筑物内部的低压天然气管道。
根据中国的规定,照明管道的埋深应不小于0.6米,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2.城市燃气管道的埋深标准:城市燃气管道是指用于供应城市居民的天然气管道。
根据中国的规定,城市燃气管道的埋深应不小于1.2米。
这样可以避免瓦斯泄漏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同时也可以避免管道因地面压力引起变形或破损。
3.燃气输气管道的埋深标准:燃气输气管道是指用于输送天然气的高压管道。
根据中国的规定,燃气输气管道的埋深应根据管道的直径和输气压力进行测算。
当输气压力小于2.5兆帕时,埋深应不小于1.2米;当输气压力大于2.5兆帕时,埋深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不小于1.5米。
4.石油管道的埋深标准:石油管道是用于输送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管道。
在美国,石油管道的埋深标准是根据管道的直径和物质输送的性质进行确定的。
一般来说,石油管道的埋深应不小于1.2米。
在土地表面交通密集或地质条件特殊的地方,埋深应进一步加大,以确保安全。
5.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埋深标准:天然气输气管道是用于输送天然气的高压管道。
在美国,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埋深标准是根据管道的直径和输气压力进行测算的。
一般来说,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埋深应不小于1.2米。
在特定地区,如农田、河流等,埋深应进一步加大,以避免管道破损对环境造成影响。
总之,油气管道的埋深标准是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环境而制定的。
根据管道的类型、直径、压力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埋深标准。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要求进行,以确保油气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根据管道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保障油气管道的正常运行。
中国油气管道

中国油气管道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为了满足该需求,中国利用油气管道建设来实现国内油气资源的输送和分配。
本文将探讨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发展历程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国政府意识到建设油气管道的重要性。
1959年,中国建成了第一条油气管道,连接了天津和河北。
此后,中国陆续建设了一系列油气管道,涵盖了全国各地。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急剧增加,为了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中国开始从海外进口石油。
于是,中国启动了一系列的海上油气管道项目。
2006年,中国引入了首条海上原油管道,连接了大连和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随后,中国陆续启动了一系列海上油气管道项目,如秦皇岛-山东原油管道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
主要特点中国油气管道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巨大的规模。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了超过9万公里的油气管道网络,覆盖了国内的主要省份和城市。
这个庞大的管道网络使得油气资源能够快速、高效地输送到各个地方,满足中国广大人民的能源需求。
其次,中国油气管道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国在管道建设、运行和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相关技术上取得了许多突破。
例如,中国油气管道采用了先进的防腐蚀技术和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提高了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中国还在油气管道建设中应用了多种新技术,如水平定位钻井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提高了管道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油气管道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战略地位和国际合作意义。
中国油气管道是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增加对外进口管道的引入,中国不仅可以降低对进口能源的过度依赖,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能源的安全供应。
此外,中国油气管道也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
例如,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建设的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巨大的天然气需求,还可以促进中俄经济合作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内外油气管道输送发展概况

国内外油气管道输送发展概况摘要:我国油气输送管道从无到有,到2003年底,已建成的油气管道总长度45865km,其中,陆上原油输送管道15915km,天然气输送管道21299km,成品油输送管道6525km,海底管2126km。
正文:一、油气管道输送的产生1.世界第一条工业输油管道管道输油是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
1859年8月,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所生产的原油用木桶、马车送至火车站外运。
从此,桶作为石油交易的计量单位。
1桶(bbl)=158.9873dm3,1m3=6.2899桶。
马车运输,运送能力小,受天气、交通等因素影响大,不能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
为了适应油田开采的需要,1865年10月美国修建了世界第一条工业输油管道,用以把原油从油田输送到火车站。
该管道直径为50mm,长9756m,输送能力约2万吨/年,输油设备为蒸汽驱动的往复泵。
2.世界第一条工业输气管道为了适应天然气开采的需要,1886年美国建设了世界第一条工业规模的长距离输气管道。
该管道从宾夕法尼亚州的凯恩到纽约州的布法罗,全长140km,管径为200mm。
3.我国油气管道输送的产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管子输送液体的国家,早在秦代就用打通了竹节的竹筒连接起来输送卤水,到了蜀汉时代,又用以输送天然气。
但由于旧中国长期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直到1949年,我国没有建成一条工业规模的油气输送管道。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疆、四川等地石油、天然气田的发现与开采,我国于1958年建设了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
该管道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到独山子炼油厂,全长147Km,管径150mm。
随后,又于1963年建设了第一条天然气输送管道。
该管道从重庆巴县石油沟气田至孙家湾,简称巴渝线。
二、油气管道输送的发展1.焊接与制管技术的提高为油气管道输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28年电弧焊技术的问世以及无缝钢管的应用,为油气管道输送的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使管道输油得到较快的发展。
河西走廊——中国的油气管廊

河西走廊——中国的油气管廊作者:王保群来源:《石油知识》 2013年第6期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不仅是内地通往西部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将西部油气资源输往内地的重要能源通道。
与河西走廊相关的大型油气管道包括:已建成的西气东输、西部原油管道、西部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二线,施工中的西气东输三线,设计中的西气东输四线,前期论证中的西气东输五线、新粤浙天然气管道等8条油气管道。
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是中石油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而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工程,起于新疆塔里木油田,终止于上海白鹤末站,全长3864公里,管径1016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为120亿方/年,后经增输改造至170亿方/年,于2003年建成投产。
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是当时国内最长、途径省份最多、地形地貌最复杂、输气量最大、工程投资最高、大型河流穿越最多的天然气管道,该管道将塔里木油田天然气输往东部地区,对改善沿线环境质量,提高沿线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部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西起新疆乌鲁木齐市,东至甘肃省兰州市,长1883公里,管径813毫米,设计压力8兆帕,设计输量2000万吨/年,于2007年建成投产。
该管道建成投产后,与中哈石油管道共同组成“西油东送”战略通道,对实现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部成品油管道西部成品油管道与西部原油管道是孪生兄妹,均起于乌鲁木齐,终止于兰州市,并且同期建设、同沟敷设、站场合建,长1858公里,管径55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于2006年建成投产。
该管道的建设对促进新疆、甘肃两省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陆上主要输油、输气管道

中国陆上主要输油、气管道概况一、华北、中部地区原油管道华北地区有大港油田、华北油田,都敷设有外输原油管道,华北地区的炼化企业,有地处北京燕山的东方红炼油厂和大港炼油厂、天津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石家庄炼油厂、保定炼油厂、内蒙古呼和浩特炼油厂。
原油管道总长度1847.4公里。
华北地区最早修建的原油主干线是秦皇岛至北京的秦京线,为北京东方红炼厂供应原料油。
秦京线1974年4月开工,1975年6月19日投产。
管道全长324.6公里,年输油能力600万吨。
穿越河流11处,铁路14处,公路40处,跨越河流(永定河1574米)和水渠5处。
由洛阳石化设计院(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中国石油管道三公司和江汉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大港至周李庄输油管线1968年建设,这条管道是大港油田惟一的一条原油外输线。
起点多次发生变化。
总长210.5公里,年输能力500万吨。
任丘至沧州原油管道,1976年元月1日开工,4月1日投产,全长109公里,年输油能力500万吨,1983年经过改造,年输油能力770万吨。
以华北油田为源头的原油管道,还有任沧复线;任沧新线,任京线(任丘至北京)、沧临线(沧州至临邑),河石线(河间至石家庄)、任保线(任丘至保定)、阿赛线(阿尔善至赛汗塔拉)。
中部地区油田,分布在湖北和河南两省境内,有江汉油田、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炼油企业有湖北荆门炼油厂和河南洛阳炼油厂。
原油管道总长度1347.5公里。
江汉原油管道有潜荆线(潜江至荆门),1970年建成,全长90公里,年输能力170万吨。
河南原油管道有魏荆线(魏岗至荆门)和魏荆复线。
中原原油管道有濮临线(濮阳至临邑)、中洛线(濮阳至洛阳)及中洛复线。
另外,港口至炼厂原油管道总长度859.3公里。
二、东北地区原油管道东北地区是原油生产的主要基地,有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原油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3.5%,原油管道达3399.6公里。
大庆油田从1966年起,年产量达到1066.89万吨以后,探明的石油资源并未全面开发。
中国油气管道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油气管道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在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和进口量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油气管道取得了巨大发展,管道运输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陆上原油运输方式,这一点在山东独立炼厂的原油物流渠道上体现尤为明显。
管道输油工艺参数通常靠数值模拟确定,通过比选不同管径方案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最终确定输油方案。
在设计中,建议尽量细化不同物性油种的管输量,避免管道适应性分析中出现管道输送能力与实际输量相比过大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油气管道;建设现状;发展趋势引言为有效利用天然气工程推动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还应在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建设中加强项目质量管理。
相关人员可基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常见质量问题,从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管道安装环节入手,构建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
同时根据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建设任务,明确各主体在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管理责任,增强质量控制意识,借此保证天然气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夯实国家经济建设中的资源供应基础。
1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石油工业还很薄弱,处于萌芽阶段,直至1950年,中国和苏联联营成立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开始大规模开发独山子油田,该油田的开发实践,成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练兵场,为中国油气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四川、青海、玉门和新疆成为中国四大石油天然气基地。
伴随着油气工业的发展和特定国情的需要,中国的油气管道建设开始起步和发展。
本文将其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构建全国管网阶段。
2中国油气管道建设现状2.1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天然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工程建设管理要求比较高。
虽然工程项目方建立了项目经理负责制,但是,很多施工人员不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施工,容易引发天然气泄漏,容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
2.2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安全培训对石油天然气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提高石油天然气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避免因安全知识缺乏造成的石油天然气管理方面的疏忽,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是如何建成的

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是如何建成的“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目前已基本形成,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意义重大。
”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日前在一次能源论坛上如是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由中石油集团公司强力实施的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在国内外业界引起高度关注。
同时,作为四大通道建设中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石油管道局(简称管道局)在工程建设中所展示出来的技术实力和拼搏精神,也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西北通道:一年半完成5年工作量西北通道包括于2005年12月全线贯通的我国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管道和2009年12月贯通的横贯中土哈乌四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
据了解,中哈原油管道建设很不平凡,管道局以专业化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技术实力和施工能力获得由哈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和特别嘉奖。
但在国际管道工程建设行业引起最大反响、同时也让中石油管道局建设者最难忘记的,是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
中亚管道双线共计3666公里,途经中、土、哈、乌四国。
政治环境和民俗差异大、劳务风险大;项目规模大、工程质量要求高。
特别是其中1 9 8 6公里线段,占总工程量的54%,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施工任务极其艰巨,参与投标的一些跨国知名公司报出的工期都在5年以上。
5年工期太久,施工只争朝夕。
最终这1986公里管道建设任务落在管道局肩头。
管道局以E PC总承包方式承担了施工任务。
他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重重难关,马不停蹄组织施工,并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道建设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充分展示和应用。
最终,他们从开工到建成通气仅仅用了18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任务,创造了2200万工时无事故和3500万公里安全行驶的安全管理新纪录。
跨国公司公认的需要5年时间建成的管道,管道局一年半时间便安全顺利完工,这不仅创造了国际管道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同时也为管道局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此,在随后的全长达8704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干支线建设中,管道局再以E PC 方式承担任务,并再度创造世界工程建设的新奇迹。
我国四大跨国油气管道

2 0 1 2年末 , 该石 油管道 累计进 口原油 突破 5 0 0 0万 吨 。哈萨 克斯 坦石 油资 源丰 富 、 经 济平稳 , 中哈陆上 相连 , 输送 便捷 ,
站 的管道 衔接 ,每年 接收来 自哈萨克 斯坦 的天 然气 1 0 0 亿 立方 米 。来 自 两 个方 向的管道在 哈萨 克 我 国 西部边 境 口岸 霍尔 果斯 , 途 经新 疆 、 湖北 、 浙江 等省 份 , 向东 抵 达上 海 , 向南抵 达 广州 、 香港 。 天 然气 管道 总长度 超过 1 万千 米 ,是 迄今 为止世 界 上距 离最 长 的天然 气大动 脉 。 中国一 中亚 天然气 管道缓 解 了 中国天 然气供 需矛盾 。 中缅 油气 管道 由石油管 道和天然气 管道两部 分构成 。 油气两条 管道均起 于缅甸西海 岸的皎漂 市 , 从 云南瑞丽 进入 中国 , 将 在贵 州安顺 实现 油气 管道 分离 , 原 油管道 到达 西南 重 镇——重庆 , 全长 2 4 0 0千米 ; 天然 气管道 输送 到广 西 。 全 长2 5 0 0千米。 天 然气 管道每年能 向国内输送 1 2 0 亿立方米 ,
了一段时间 。而在 2 0 1 4年 , 这些运营商 除了加大 L T E的覆 盖 范围, 中国等 新兴市场 的 4 G网络也将正式 商用 , 这 就意 味着
移动 支付继 续增长
移动支付 已经为生 活带来 了很多便
利, 如可 以用手机直接通过支付宝付款 。而在 2 0 1 4 年, 随着智
能手机在全球尤其是发展 中国家的持续 普及 , 移动支付显然会
信 息 网 页
己
—
—
,
冒 国 四 跨 闽 油 气 管 道
●何
中哈石 油管道
中国油气输送管道发展现状

6 万千瓦压水堆核 电机组 ,总投资超过 20 5 0 亿元 。海南 昌江核 电站工程 于 2 1 0 0年 4月 7日 通过 国家核准 ,工程采用 “ 二代改进型”核 电技术 ,以秦山核 电二期工程 的机型建设为参考
线总里程约为 6 万公里。我 国东北、西北 、西南和海上 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 已初步完成 。 . 8
在东北 ,2 1 0 0年 1 月 2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油运行 。在西北 ,20 1 0 6年 7月 ,我 国 首条 跨 国原 油管道—— 中哈管道全 线贯通 。2 0 0 9年 1 2月 1 4日,横 贯中土哈乌 四国 的中亚
支 干线相继投 产 ,国内油气骨干管 网建设项 目加快推进 。油气管 道输送建 设在实 现运输变 革 、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的同时 ,更是担负起保 障国家能源安全 的使命 。
海 南 昌江 核 电站 项 目进 展 情 况
海南昌江核电站项 目是 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 司和 中国华能集 团公司共 同出资建设 。该 项
天然气管道工程投产 。在西南 ,全长 13 公里 的中缅原油管道和全长 12 公里 的中缅天然 61 77 气管道 于 2 1 0 0年 9 月启动建设 。在海上 ,原油码头 和液化天然气项 目 进展顺 利 。至此 ,东 北 、西北 、西南和海上 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初步完成 。
与此 同时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西段 、涩宁兰复线管道 和漠大管道等
计划于 2 1 0 5年投入商业运行 。
小 番 柱 采
・
5 2・
21 0 0年第 6期
目前平 海 电厂 2号机组 已进 人调试 阶段 ,计划 2 1 00年底建 成投产 。两 台机组投 产后 , 每年可为惠 州市增加工业产值 5 0亿元 ,带动当地及整个 广东省 的经济发展 。
我国四大跨国油气管道

龙源期刊网 我国四大跨国油气管道作者:何昭吴艳蕊来源:《地理教育》2014年第06期中哈石油管道我国首条跨境原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全长3 088千米,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2 818千米,中国境内270千米。
整个工程分三期:一期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管道全长448千米;二期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独山子,管道全长1 300千米;三期工程,对接肯基亚克、阿塔苏两地的管道,全长约1 340千米。
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最终年输油能力1 500万吨。
从2006年建成至2012年末,该石油管道累计进口原油突破5 000万吨。
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平稳,中哈陆上相连,输送便捷,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输送的安全系数,中哈石油管道更具有特殊的国家安全意义。
中俄石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俄边境加林达计量站穿越黑龙江,途经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县市,到达我国石油城——大庆。
管道全长1 030千米,设计年输量1 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 000万吨,2011年1月投入运行。
俄罗斯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随着西伯利亚地区石油产量的快速增长,急需开拓国际市场。
同时,我国东北地区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东北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
该管道的建成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由A、B、C、D四条管道组成,其中A和B两条管线2009年12月投入运营。
A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附近,与土国境内拟建的出口天然气管道衔接,每年接收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300亿立方米;B管道起点设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已建中央—中亚输气管道别依涅乌压气站,与该压气站的管道衔接,每年接收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100亿立方米。
来自两个方向的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奇姆肯特汇合,最终到达我国西部边境口岸霍尔果斯,途经新疆、湖北、浙江等省份,向东抵达上海,向南抵达广州、香港,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超过1万千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天然气大动脉。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CPPE),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中油管道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管道设计研究院、天津大港油田集团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重组成立,以长输管道工程、油气田地面工程、大型油气库工程、滩海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开发陆上终端工程、公用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及工程总承包为主营业务的跨国经营的工程公司。
总部设在河北省廊坊市,下设廊坊、天津、沈阳 3 个国内分公司,及中油四维勘察公司、中油龙慧自动化公司、中油消防工程公司、大港油田建设监理公司 4 个子公司。
CPPE 有着辉煌的历史与业绩!公司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与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与专长。
迄今已在国内外设计完成长输管道 4 万余公里、大中型储罐近1600 万立方米,承担了国内80% 以上的长输管道工程,在伊拉克、科威特、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突尼斯、苏丹、哈萨克斯坦、利比亚等国家设计完成长输管道近 1 万公里,并承担了国内多项陆上和滩海油气田开发、海洋油气开发陆上终端、石油化工、城镇建设规划及建筑、市政工程、电力工程等领域的咨询、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和工程总承包项目。
CPPE 作为中国石油的大型工程公司连续十年进入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百强,名列19 位;自2003 年连续两年入围国际咨询商200 强排名第122 位;自2002年连续三年入围全球工程承包商225 强;中国设计咨询商60强中排名第22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CPPE)成立于1970年,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
公司本部位于距北京40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
是从事长输管道及其辅助设施、大中型储罐、建筑、市政、燃气、电力、通讯等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采办、施工及管理的跨国经营的管道工程公司。
我公司具有相当丰富的总承包工程的管理经验。
同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健康安全环保体系、作业技术规范和教育培训等管理体系。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历史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历史一、起步阶段中国的油气管道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8年,我国建成了第一条长输管道——新疆克拉玛依到乌苏独山子的原油管道。
该管道全长147公里,输量为30万吨/年,开创了中国管道建设的先河。
此后,我国管道建设逐渐起步,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进展缓慢。
二、扩张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管道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扩张的阶段。
特别是198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的成立,推动了我国油气管道的快速发展。
在此期间,我国相继建成了陕京线、西气东输管道等一系列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的输气管道。
三、技术升级阶段随着管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油气管道逐渐向高压、长距离、大口径、自动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为了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开始引进和自主研发一系列先进的管道技术和设备,如防腐技术、焊接技术、清管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管道的运行效率,也保障了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网络化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油气管道建设逐渐进入了网络化阶段。
以“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中俄东线”等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管道工程建设,将我国各区域的油气田、输气管道和城市燃气系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油气管网。
这个网络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起步阶段到扩张阶段、技术升级阶段再到网络化阶段,中国油气管道业逐步走向成熟,并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将继续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油气管道行业相关政策 加强油气管网高效互联

再者,油气管道建设还面临着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国际政治环境紧张,这可能影响到管道建设的进展和安全。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国际政治冲突的存在,管道建设可能会受到阻碍或者安全风险增加。 最后,油气管道建设还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油气管道技术和设备不断出现,油气管道建设需要不断跟进这些技术创新,以提高管道的效率和安全性。
广东省油气管道建设进展
油气管道行业 油气管网 能源安全
经济发展
指导意见 广东省
成品油管道
粤东成品油管道
04
油气管道建设的技术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il and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油气管道建设的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推动油气管道行业的发展
油气管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油气管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使得许多发展中 国家难以承担。其次,油气管道建设需要跨越地理上的障碍,这使得管道建设面临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风险。
2.油气管道建设三大挑战:环境、安全、可持续
此外,油气管道建设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这使得管道建设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的挑战。最后,油气管道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如管道泄漏、火灾等,这使得管道建设面临着安全管理和风险控 制的风险。
首先,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气管道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油气管道建设的目标、 任务和措施,为油气管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油气管道建设税收金融政策双管齐下
其次,我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油气管道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油气管道建设企业的所 得税、增值税等税种实行减免,以及在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免征城市建设配套费等收费项目。这些 政策的出台,不仅减轻了油气管道建设企业的税负压力,还为油气管道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油气管道技术是现代能源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油气管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日益重要。
本文分析了油气管道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在当前的油气管道技术领域,随着国家对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逐步深入,管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管道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钢管技术应用广泛油气管道主要由多种材质组成,其中钢管是基础材料。
目前,我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领域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道设计和施工规范,其核心是高强度和低温态钢管技术的应用。
2.技术成熟随着油气管道技术的不断升级,技术成熟度也不断提高,可以实现较高温度、高压、大流量的输送。
同时采用了高新技术,如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复杂条件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
3.中国成为世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大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领域,中国已经拥有了非常高的建设经验和技术能力,并在全球展开了一系列合作,逐步数字化快速建造长输油气管道的技术研究。
二、发展趋势油气管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围绕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一核心所展开,具体如下:1.技术智能化未来,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对油气管道的智能化监控和运营指挥,建立管道的定位、诊断、预测、预警体系,实现人、车、机的智能集成。
2.无人化施工目前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施工存在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如环境恶劣、安全风险高等。
未来,将会逐步发展出无人化施工。
通过各种自动化设备,如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清扫等实现全方位管道清洗,从而保证管道的清洁和无害化利用。
3.安全风险控制管道的安全风险是目前油气管道建设和运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未来,应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监管,升级管道安全防范体系,提高管道安全风险应对能力。
4.新材料应用油气管道建设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寿命和输送能力的大小,现在材料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新材料的应用将可以大幅度提高油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输能力,为实现能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国油气管道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

1我国油气管道的建设现状油气的管道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运等相比有很多优点:成本费用较低,可连续作业,便于管理和控制等,很快发展成为油气输送的主要方式。
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建设成就令人瞩目:截止2015年8月,中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其中原油管道约2.3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1万公里,天然气管道约7.6万公里,加上国内建设的LNG接收站11个(含在建项目),西气东输、北油南运、西油东进、海气登陆的输送格局已经形成[1],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动脉。
虽然中国油气骨干管网构架已经形成,但油气管网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美国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人口约为中国的1/5,但美国的油气管道达222.5万公里,远远高于我国的发展水平。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油气进口国之一,且油气人均消费量逐年上涨,巨大的消费需求需要庞大的油气储运设施支撑,我国目前只完成了油气管网的初级构架,管网的油气储备能力、输配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要,管道建设仍有远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油气管道建设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部分地区没有天然气供应,需继续铺设天然气管网,提高其覆盖率。
二是油气输配管网互联互通建设落后,储气库储油库建设滞后,油气的储存能力小。
尤其是天然气,储存能力仅为年消费量的2%,远达不到10~15%的国际水平。
三是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管理形势严峻,如何排查包括泄漏在内的油气管网安全隐患,如何保障“速成”的油气管网安全运行,是摆在业内人员面前的棘手问题。
2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技术水平随着油气管道铺设数量的增加,我国管道建设的技术水平不断飞跃:施工技术方面,穿越、跨越技术是管道施工中的难点。
我国管道建设中为数众多的“三穿”(穿越公路、铁路、河渠)项目,均成功施工并通过验收。
自动化技术方面,新一代数字设计、高效施工、非开挖穿越管道建设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输送工艺方面,我国能采用常温、加热、加剂、顺序、间歇及密闭输送等国际通用技术完成油气输送,其中高黏高蜡原油输送技术已达国际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油气管道包括:
中国油气管道概述、陆上原油管道、陆上天然气管道、陆上成品油管道、海底油气管道。
一、陆上原油管道
1、东北“八三”起步工程——庆抚管道基本概况
2、东北地区其它原油管道
3、华东地区
4、甬沪宁原油管道
5、华北地区
6、中南部地区
7、西北地区
8、港口至炼厂原油管道
二、陆上天然气管道
1、西南地区(四川、重庆)
2、忠武天然气管道
3、陕甘宁青地区
4、陕京天然气管道
5、涩宁兰天然气管道
6、新疆北部、南部天然气管道
7、鄯乌天然气管道
8、西气东输管道工程
9、东北、华北及其它地区
10、各油气田天然气外输管道资料表
三、陆上成品油管道
1、格拉成品油管道
2、兰成渝成品油管道
3、炼油厂外输管道
4、民航机场、香港新机场油料管道
5、野战输油管线
四、海底油气管道
1、渤海油气田管道
2、南海油田管道
3、东海平湖油气田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