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球的力》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来自地球的力》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课标要求
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
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
三级主题: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会测量重力的大小。会用示意图描述重力。
(二)教材分析
《来自地球的力》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内容,教材安排了“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三个部分内容,它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其中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是重点。
重力是三种常见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之一,本节课是“力”的延伸,力的三要素的巩固应用,也是后续学习浮沉条件、重力势能的基础,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三)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水平
(参考范文1)
2、学生的知识经验
生活中学生对重力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也定性地了解了质量越大的物体就越重;学生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同时八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但感性认识往往是肤浅、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如认为重力方向垂直向下等),要使感性上升为理性,零散变为系统,需要本节课的深入学习。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重力初步概念。
⑵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通过具体事例了解它们的应用。
⑶会画重力的示意图;会根据重力的公式G=mg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一些重力现象的分析,学会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物理概念。
⑵在“物重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中,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在“物重与质量关系”的探究中,学会用图像法来处理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理道理;在探究中养成交流、合作、分享的习惯;体验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重点及确定依据: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会用重力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力的大小是其“三要素”的核心。
难点及突破策略:重力的方向及其应用。学生受生活经验影响,容易把“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混淆,需要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来解决。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辅以教师启发引导、多媒体的直观显示。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按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采用:
实验、观察、分析、归纳;交流、合作、讨论;类比法;图像法;建模法;反馈练习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资源
(参考范文1)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转动
设疑: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不飞向空中?水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人造卫星不远离地球?(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引起认知冲动。)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重力概念
演示:用细线悬挂的橡皮甩不出去。
学生分析:橡皮受到细线的拉力。
启发:与细线对橡皮的拉力类似,地球对地面附近的物体有引力,这种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采用类比的方法建立重力的概念,降低思维的难度。)
2、物重
教师指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在学生已经掌握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情况下,教师演示测量物重的方法。
提出问题:物重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略)
(学生可能的猜想:与形状、密度或体积、质量有关)
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然后把全班学生分三大组,若干小组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物重与质量有关。
设疑:物重与质量有关,那到底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接下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
有了刚才的操作基础,学生会很顺利完成本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不同质量钩码的重。实验中,教师提醒学生把每次测量值填入书中的记录表格。
分析论证:
⑴引导学生在坐标纸上以质量为横坐标、物重为纵坐标,画出G—m关系图;
⑵计算出每次物重与质量的比值。
交流探究成果,开展小组互评:小组展示实验数据及图像,说出本组分析论证过程,得出结论。其他小组点评,形成共识:物重与质量成正比。
引导学生明确g(物重与质量之比)的物理意义,并得出重力公式:G=mg
(在这里,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探究实验,从定性到定量,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利用函数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数形结合,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物重与质量的关系,突出了教学重点。)
投影例题,巩固重力公式的应用,规范解题步骤。
3、重力的方向
演示:物体自由下落、重垂线。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下落的方向、悬线下垂的方向,得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介绍重力的方向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重垂线。
学生活动: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桌面、窗台是否水平。
(学生通过活动感悟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带来的成功喜悦。)
对于重力方向学生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重力方向与接触面是垂直的,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接下来做一个演示实验:在水平桌面和斜面的上方分别悬挂一重垂线。
启发:两条重垂线的方向是否相同?它们与水平桌面、斜面都垂直吗?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这里利用两条重垂线的对比观察,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突破“重力方向”这一教学难点。)
4、重心
学生活动:找直尺的平衡点。
教师指出: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课件展示有关重心的几个问题:
⑴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如人在不同姿态时的重心不同。
⑵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⑶找薄片状物体重心的方法——悬挂法。
学生练习:画重力的示意图。
介绍:重心与稳度的关系,不倒翁、高空走钢丝等。(通过应用来拓展知识视野。)本环节的“探究学习”让学生经历了与科学家类似的研究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领悟方法,发展能力,体验乐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三)当堂检测,拓展提高
(参考范文1)
(四)课堂小结,感知内化
(参考范文1)
(五)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1.书面作业:
必做:题目选自于教材的课后作业。
选做: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是地球的1/6,求月球上重为98N的物体的质量。
2.实践作业:以“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上述作业的设计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