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4.合作学习,提高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实验、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运用PPT、视频、动画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课后拓展,巩固知识:布置与水相关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判断题: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选择题: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A.氢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3.填空题:水在____℃时结冰,在____℃时沸腾。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这一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首先,强调水的组成,即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次,回顾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再次,提及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水的三态变化:讲解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相关现象。
(4)硬水与软水:介绍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讲解硬水软化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分子组成、电解水实验等知识点。
4.课后作业:布置与水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搜集与水相关的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水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及其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心,但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可能相对较弱。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探பைடு நூலகம்水的组成及与之相关的化学现象。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分析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纳:分析水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归纳总结水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探究与发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4.合作与交流: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水资源: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5.搜集有关水污染的新闻或案例,分析污染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整理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1.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错误类型,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教学过程: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水的组成、性质和电解水实验等知识点。
(2)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
(3)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重难点三:水的质量检测和环保意识
学生在水的质量检测方面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同时环保意识的培养也是一项挑战。
教学设想:组织学生进行水的质量检测实验,指导他们正确使用仪器,掌握检测方法。并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其环保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组成的。”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道理。
H
O
H
H
O
H
H
O
O
H
H
H
H H
O
H
O
H
H
O
H
H
O
H
H
H
O
H
O H
H
O
H
H
O
O
H
H
O
H
H
H
H
O H H O H O H H
H
O
H
5、实验推论
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 氧原子构成的 3.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 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 气体,难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 度最小的气体。
2、氢气的化Leabharlann 性质可燃性燃烧现象: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出大量的热,有水雾生成。 点燃
H2 + O2
H2O
辽宁省辽源煤矿瓦斯爆炸现场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 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 燃前,一定要验纯。
一、水的组成的测定
1、实验装置: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 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
2、实验现象
两电极均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
试管2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的检验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 b.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则说明是氢气。 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3 水的组成》(1)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3 水的组成》(1)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的密度小,所以有时可以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C.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实验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2.下列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B.无色气体C.可燃性D.密度小3.下列有关化学之最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C.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Fe D.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4.下列实验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气体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SO2C.HNO3D.Al(OH)3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Mg B.CO C.CaSO4D.Cu(OH)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点燃C.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8.下图,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B.C.D.9.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它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属于氧化物B.这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这种物质属于化合物D.这种物质不属于单质10.运用归纳.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C.化合物都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则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化合物D.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则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11.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①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B.实验②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的为2:1C.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12.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概念间属于并列关系的组数是()①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②纯净物与混合物③化合物与混合物④单质与化合物⑤化合物与氧化物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⑦非金属元素与稀有气体元素⑧化学反应和化合反应⑨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⑩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A.7组B.6组C.5组D.4组二、填空题13.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氩气,③氧化铁,④冰水混合物,⑤金刚石,⑥二氧化碳,⑦铅笔芯,⑧加热氯酸钾反应后剩余的固体,⑨高锰酸钾请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水分子结构,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水分子的组成。
2.实践探究,突破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电解水实验,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气体的收集等,并分析实验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操作错误进行纠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
3.分层教学,设置不同难度的思考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水的组成”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水的存在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水的微观组成及其化学性质的认识尚浅。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具备观察和操作实验的能力。然而,对于电解水等抽象的化学概念,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知识运用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水的组成”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后的习题,重点是对水的化学组成、电解水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撰写一篇关于“水的奇妙之旅”的科普小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需涉及水的不同状态、化学组成、电解水实验等知识点。
2.实践作业: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存在形式,如液态、固态、气态,并理解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及其条件。
2.掌握水的化学组成,理解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并能书写水的化学式H2O。
3.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步骤,了解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解电解水的过程是水分解为氢和氧的过程。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水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其原理。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龙泉五中杨春林一、教材分析课题3水的组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内容,该课题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要求有:(1)认识水的组成;(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本课题是在学生宏观上认识了“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以及“实验室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之后,再从微观上来认识“分子的水”。

教材编排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生活走进化学”等特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该课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通过实验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二是从元素组成上认识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根据编排特点、本课题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我将本课题划分两个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水的生成和分解探究水的组成;第二课时从分子的角度了解水的分解过程,认识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本课时(第一课时)内容编排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简史为序,首先介绍氢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燃性),然后通过水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它处在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是在分子、原子以及元素的学习内容之后,单质、化合物、化学式等内容的学习之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对元素组成物质的观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初步的应用,同时对后面单质、化合物等概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后面知识的获得平稳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本课时内容以实验探究为主,为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再次提供了平台。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水这种物质是很熟悉的,但对水的组成却是陌生的,所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判断化学变化,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同时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是没有问题的。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1)知识目标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它的化学符号为H2O ②了解氢气的性质 ③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 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 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 学的兴趣
点燃
H2O
是不是只要空气中 混有一点点氢气或氢气中 混有一点点空气在点燃时 就会发生爆炸呢?
既然氢气可以平静地 燃烧,那能不能作为一种 新的能源呢?
那是不可能。它有一个限度, 若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 到总体积的4%~74.2%, 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这个 范围就是氢气的爆炸极限。
因新教材对氢气性质的要求只作初步的 了解,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得出氢 气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讲解氢气验纯的方法 和它的爆炸极限,归纳出可燃性气体在燃烧 前要验纯的结论,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 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 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 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①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烧杯壁有水珠生成。 H
2
1、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述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上述实验中是否有水滴生成? 上述实验中有水滴生成。 H2 + O2
二、物质的分类
单质 纯净物 物质 混合物
物质的种类
化合物
元素的种类
氧化物 酸 碱 盐
定义:
单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N2 O2 Cl2 P S Fe Al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H2O H2O2 KMnO4 NaCl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H2O H2O2 SO2

2024年观《课题3 水的组成》一课有感

2024年观《课题3 水的组成》一课有感

观《课题3水的组成》一课有感一、挖掘化学发展史,彰显育人价值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

”本节课利用发展史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水的组成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体会到科学家们探索真相的执着可贵精神;同时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体会到通过实验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如:本节课通过微课学习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来获得水的组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而推出水的组成。

在这过程施老师抓住育人的契机,教育同学们要坚持探索,不然真相与我们擦肩而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做学问要不断地坚持研究和探索,其实真相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学习到水的组成等知识和方法, 还学习到坚持探索真相的情怀,体现出教书育人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有些课堂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今后可能不会再接触了,但是老师育人的情怀可以影响大部分学生的一生,所以育人比教书还要重要。

教书是教师的中心工作,但绝对不是全部工作,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教学手段实现育人的目的。

育人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分组实验,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北京大学严宣申教授说:“化学上的规律、理论都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查。

因此离开了实验就不能成为化学,更谈不上学习化学。

”可见,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本节课将教材中水的电解实验设计为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透过实验现象看本质, 体验归纳总结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我国文坛巨人郭沫若说得好:“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本节课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孩子,游戏的主题是物以类聚,将游戏分为四个小组,混合物小组、单质小组、氧化物小组和其他化合物小组。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同步练习及答案(第4单元课题3_水的组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同步练习及答案(第4单元课题3_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15分钟训练1.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组成。

答案:氢元素氧元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思路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

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

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能是题目的答案。

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A4.纯净的水是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味道的____________体。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___℃,沸点为___________℃。

水在___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为___________g·cm-3。

水结冰时体积,所以冰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___________ 冰能在水面上。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答案:无无无液0 100 4 1 增大小于浮10分钟训练1.(经典回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思路解析: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由氢元素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3.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上述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丰富了学习过程。
4.反思与评价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反思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学习和改进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水的组成,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水的组成,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基本概念,以及掌握水的电解实验操作和电解水实验现象的解释。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分子、原子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水的电解实验和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原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的组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题3 水的组成(解析版)

课题3 水的组成(解析版)

课题3 水的组成一、选择题1.(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2B.NO2C.HNO3D.NH3【答案】B【解析】A、N2是由氮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NO2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HNO3是由H、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NH3是由N、H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2.(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钢B.银C.干冰D.冰水混合物【答案】B【解析】A、钢为铁、碳的合金,其中含有铁和碳等,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银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C、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 、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宁夏·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节约用水C.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净化水时利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答案】C【解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并不是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达到净水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重庆被誉为“山水之城,魅力之都”。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答案】D【解析】A、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以减少水的浪费,节约用水,故C正确;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D错误。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感受水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思考并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得出结论:要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可以把该物质分解,通过证明产物的方法来判断
回忆旧知;思考讨论
观察:
气泡、气体体积、检验氧气、氢气等现象
分析、讨论、交流、发言
书写文字表达式
当堂练习
探讨教材中的“讨论”栏,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指导课堂练习
根据氧气、氢气、水、、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等物质的化学符号,从元素种类的多少看,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
讲授新知: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指导课堂练习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
主备
教师
曲云峰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氢气的燃烧和水的通电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讨论、发言、归纳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当堂练习
讨论、交流、发言
作业
布置
教材82页练习与应用
课后
反思
探究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从产物是水,分析水的物理性质
演示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那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提供资料:
氧化汞→汞+氧气
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把水分解,然后验证产物。

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引导学生从水的组成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培养其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组成。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水分子的概念。
2.实验教学设计要注重操作性和直观性。在电解实验中,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教学实例、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水资源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4.设计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通过学习水的组成,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目标明确: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掌握水的组成、电解实验原理和水的化学性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水的化学组成,介绍水分子由氢、氧元素构成,用化学式H2O表示。
教师通过生动的比喻,如“水分子就像一个有两个臂膀的舞蹈家,每个臂膀上都抱着一个氢原子,中间则是一个氧原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水分子的结构。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组成及化学性质。
6.课后作业: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实践活动: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课题3水的组成

课题3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主要有:(1)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在水中,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2)在电解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

3.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假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1.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记为“正氧负氢”(谐音记为“正养父亲”)。

2. 从微观角度判断物质类别的方法(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分子相同,则属于纯净物;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若原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原子相同,属于纯净物。

(2)单质与化合物对于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知识点一氢气1.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的气体,___ 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水的组成2.水的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三单质和化合物3.由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的叫氧化物;由___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单质。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

氢气燃烧的相关实验现象等。老师引领 不纯,声音很小表明气体较纯。
学生总结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的。
学生:学生观看视频,并记住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Biblioteka 的观察和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起完成课件上 描 述 能
的“认识氢气”的相关内容。学生积极 力。
回答氢气燃烧的相关实验现象等。并在
老师的引领下最终总结出水是由氢元素
学生:学生阅读后回答,都畅所欲言的 谈了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 的观察和 描述能 力。
培养学生 的表达能 力以及渗 透养成良 好的科学 探究好习 惯的素 养。
老师:结合电解水实验想一想:氢气(H2) 和氧气(O2)的组成与水(H2O)的组成有什 么不同?(从元素种类的角度考虑)各 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学生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积极回 答。并且在老师的引领下总结出单质、 化合物的大致概念。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以及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再加上前面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所以探究水的组成会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探究能力,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非常高,这有利于课堂的进行。
四、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 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通过合作与交流等方法 归纳出结论,并同时采用了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课题3 水的组成》实验报告-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课题3 水的组成》实验报告-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水的组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到水的组成元素。

2.体验科学家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导线、开关、火柴、小木条、抹布
水(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
1.电解水
(1)用手挤压橡胶管中的玻璃球,同时将水注入电解槽中,注意一定要将电解槽中以及尖嘴管中的空气排尽。

(2)连接装置,将电解器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3)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1. 水电解,正极产生;负极产生
2.文字表达:
[问题与交流]
1.
2.
3.
4.。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一.知识教学点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2.难点:水的化学式的确定。

3.疑点:水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2O。

4.解决办法:由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与氧气的密度计算出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再由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三.教学步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

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

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

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

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三、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办法。

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

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

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

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氢气的性质,知道氢气的验纯方法。

2、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课前预习案
1、点燃氢气前要 。

2、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气,其中二者的体积比约为 。

电解水是文字表达
式: 。

3、电解水得到的结论:①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
类 。

4、物质分类
课堂导学案
探究点一 氢气
认真阅读P 79
分析与讨论:
1、根据氢气的性质,你能判断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吗?。

2、如果在进行氢气验纯时,发现氢气不纯时能否直接用这支试管再收集氢气?为什么?应
该怎么办?。

3、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
素组成的,试写出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并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探究点二水的组成
阅读P80
分析与讨论:
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而是由
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出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现象,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
么?。

通电
4、已知水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H2O H2+O2,通过符号表达式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请从
分子、原子角度解释水分解的过程。

探究点二化合物与单质
阅读P81
分析与讨论:
1、下图是物质分类的结构图,请完成填空。

混合物(例:)
2、有人说高锰酸钾(KMnO4)是混合物,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3、有人说含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这句话对吗?有哪些可能?并举例说明。

课后训练案
1、下列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
B.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用明火点燃下列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空气
B.氧气和氢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氢气和氮气
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
B.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C.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4、水是生命之源,它属于()
①单质②混合物③纯净物④氧化物⑤化合物
A.①③⑤
B.②④
C.③⑤
D.③④⑤
5、在①海水;②碘;③氯酸钾;④四氧化三铁;⑤空气;⑥氧化铜;⑦镁;⑧氯化钠;⑨
液氧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6、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7、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色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
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第7题图
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属于(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该性质决定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是。

(写一点)
8、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第8题图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4)图中显示表示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B管收集到。

(6)在D处,应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