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故事的时代变迁与文化涵义——以韩国和中国比较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尾狐故事的时代变迁与文化涵义
——以韩国和中国比较中心——
1120116003 崔允珠
自古以来,狐狸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狐狸是板眼多的动物,而且是在寓言和民间故事里提得较多的对象。特别,在东亚地区,到今天关于狐狸形象描写仍然很常用:比如说,在汉语里有首丘初心、狐狸精、狐狸尾巴、狐臭等等;韩语里“狐狸”的词典上的意思是“为人狡猾的、多变的女子”,有“狐狸”、“狐狸雨”、“狐狸阳光”。“狐狸雨(여우비)”是指有太阳时下雨(表现天气的多变),“狐狸阳光(여우볕)”是天气不好的时阳光出来后很快就消失。甚至是21世纪的韩国,如果女性身材窈窕,富有魅力,而且有心计,即具有蛇蝎美人(femmefatale)魅力的女性的话,就会把她的形象和狐狸结合起来,或直接称之为“狐狸”。从这可看狐狸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各种各样的狐狸形象中,最有名的是“九尾狐”。九尾狐也是在东亚地区传说中常出现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以九尾狐为代表的狐狸的形象多为:聪明的老年人、让人迷惑的美女等。但是,在韩国,狐狸形象是很负面的。因而笔者要分析两个国家——中国和韩国的九尾狐故事,并且将会对其形象演变和文化涵义进行分析。
1.中国
在中国关于九尾狐的记载极多,而且出现的时期也较早。春秋战国时代《诗经》里可找到关于狐狸的形象,而且常见于男女爱情的歌词里。例如:《齐风·南山》有“南山崔崔,雄狐綏綏”, 《卫风·有狐》里有“有狐绥绥, 在彼淇梁”。在这儿,“绥绥”就是形容寻找恋人的样子,就是一种男女心情的隐喻;《庄子·外篇·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王弼的《周易注》说“狐者, 隐伏之物也。”
关于狐狸在坟墓附近栖息的记录,《西京杂记》卷六有所记载,‘广川王发栾书冢,击伤冢中狐’。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了《古冢狐》。我们从此可看,从唐代开始产生了狐狸的栖息处就是坟墓附近的概念。
在《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在这叙述了‘能食人’的奇怪的能力和‘食者不蛊’的神灵的两种效果。而郭璞注《大荒东经》里说“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则云:“太平则出而为瑞”。因此,可推测从《山海经》开始写九尾狐肯定的概念。
东汉时代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也有以九尾狐的出现为‘吉兆’。“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在这描写了禹和涂山氏的相逢,而涂山氏就具有九尾白狐的形象。之所以九尾白狐也认为祈愿为多产和丰饶的对象,是因为古代中国九尾白狐曾以图腾而作涂山氏族的高禖神。
战国时期,可见以九尾狐为贡品或祭祀用品,而青铜器表面上能看到九尾狐花纹。这是人们认为九尾狐带来幸运的吉祥动物。此狸身狐为首阳山神,而且是福神,这是远古狐图腾崇拜的遗存和演化。1汉代继承这种观念,所以汉代石刻里也常见九尾狐图。
那么,从什么时代开始吉祥神圣的九尾狐变成妖气淫秽的形象?可能是汉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狐三德:“狐,妖兽,鬼所乘也,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 这种解释里的狐狸是吉祥的动物。但是,‘狐’的释义有差别:“祆兽也,鬼所乘之”。这表明汉代时人们对狐狸形象观念的两重性。‘狐瑞观念’尚在盛行时‘狐妖观念’同时也在流行,从现有文献看,狐之成为妖兽始于东汉。2
在《搜神记》卷18记载关于狐的故事:“吴中有一书生,皓首,称胡博士,教授诸生。忽复不见。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闻讲书声;命仆寻之,见空冢中群狐罗列,见人即走,老狐独不去,乃是皓首书生。”此外,可看董仲舒和狐狸的故事等等。
到东晋郭璞《玄中记》,狐狸具备更具体的形象。“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据这些故事,狐狸的形象渐渐变成为人的形象,可以当成对人们危害的存在,而这种危害是性的危害。
到唐代,狐狸的否定形象越来越多。性因素始终是狐妖作崇拜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唐代小说,这类故事极多。就具体的崇形势而言,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擅入人家淫惑未婚少男少女; 二是淫人妻妾; 三是盗掠美女美妇; 四是雄狐上门自荐为婿; 五是狐妖做人妻等等。3而唐代狐狸故事传播广远。看《太平广记》的话,容易推测这些事实。这段时期,狐狸恢复了以前的地位,在民间里人们普遍崇拜狐狸。但是,另一方面仍然有妖兽的形象,而狐狸形象具有两重面貌。即,人们把狐狸认为妖物,同时认为神。
《太平广记》中,关于狐狸引起人们发病的原因故事,有卷445、448、449、450、451、4 53等。在这儿,描写狐狸是发病意识障碍、梦游症、疯狂、疫病等的原因,甚至于风病的原因也在于狐狸身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治病的方式是退魔,即是邀请道士、僧侣、阴阳师的消
1李剑国,p.39.
2李剑国,pp.54-55.
灾的形式。
《太平广记》卷448 <韦参军>描写了狐狸看《汉书》的场面。但是,大部分狐狸看的所有的书就是狐书,即有关神秘主义的。所谓‘天书’或‘狐书’就是和天上相同的,一般人不能解释其内容。《太平广记》卷448、453、454说明狐书的内容。一般情况下,狐书被发现在坟墓附近,从此,狐书的内容会引起死亡的到来。而且这种神秘主义知识有‘恶’的形象有关。除了这些故事以外,还有卷451、453、454的狐狸报恩故事。
唐代张骜《朝野佥载》记云:“唐初已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谚曰:“无狐魅不成村。”同时,唐代狐神及天狐崇拜还传到新罗。4至宋代,崇拜天狐渐渐衰落,而一般狐狸崇拜仍然在民间流行了。
到明代也有民间的狐狸崇拜,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期产生了‘狐仙‘的概念。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流行的道教。明代中叶后社会腐烂透顶,而且蔓延了淫乱不败风尚。其中,自皇帝到老百姓都相信了各种房中术等道教的邪术。明清时代的狐狸用邪术的‘采捕’方式,即通过人之间的男女性交方式要到达它们的修养目的。而且让人迷惑的狐狸是雌狐。从这可看,之所以明清时代这样方法称为狐狸的主要修炼方法,是因为当时存在着狐狸是淫靡妖精的观念。
到清代,在民间狐狸仍然有影响力。当时有狐仙崇拜风尚,自民间甚至于官厅里做了狐仙祭祀。清代官民奉祀狐仙的具体的目的,从上述记载来看,不外乎这样几方面。一是防止狐作崇骚扰。二是卜疑问难。三是求医问药。四是求财邀福。狐仙致财之法,一是搬运财物,所谓搬运其实就是盗窃。二是狐仙擅炼金之术。官署祀狐以为官印文书的守护神,在清人眼中狐不仅是盗窃专家,分明也是反盗窃专家了。5在文学方面出现了《聊斋志异》。《聊斋》可以说是集古今“狐”事之大成,就内容而言, 它几乎涵盖了魏晋以来此类志怪传奇的各种“母题”; 就形式而言, 它兼采了简洁隽永的志怪体和婉转华艳的传奇体。《聊斋》包括的内容是狐崇拜、狐与人交游、戏谐讽刺、狐复仇、狐助人和婚恋等等。
2.韩国
在韩国虽然没有像中国自春秋时代就有相关记载,但是还是有很多民间信仰的狐狸崇拜。在蔚州郡言阳面大谷里壁画上有狐狸的形象。除了狐狸以外,还有鲸鱼、鱼、鹿、虎等等。这壁画说明新石器时期打猎艺术,是以祈愿富饶和多产为目的的。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猜自先史时期以来狐狸成为图腾的崇拜对象。
4李剑国,p.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