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青 精 饭”
《幼学琼林》释译(释道鬼神)
《幼学琼林》释译(释道鬼神)周道云考辑【原文】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
【注释】如来释迦:即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
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尊称他的圣号。
老聃李耳:老子,道教的始祖.春秋时的思想家,著有《老子》。
另一联略异:如来为佛家之祖;老君为道教之宗.【译文】如来佛就是释迦牟尼,本是佛教的始祖;谥号为“聃"的李耳就是老子,后来被尊为道教的始祖.【原文】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
【注释】鹫岭:也称鹫山、灵山,即灵鹫山,是佛说法之地,在中印度。
据说佛常住在那里。
祗园:即祗树给孤独园.是释迦牟尼去舍卫国说法时与僧徒停居之处。
佛国:佛的出生地,指天竺,即古印度。
交梨、火枣:道教认为是神仙吃的两种水果。
另一联略异:鹫岭祗园,皆云佛国;交梨火枣,总是仙丹。
【译文】“灵鹫山”和“祗园”都是佛祖说法的地方,属于佛国;“交梨"、“火枣"全都是道家服用的仙丹.【原文】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
【注释】沙门:梵语音译“沙门那”的简称,也译作“桑门",就是僧侣、僧徒。
意思是勤修善法,止息恶习。
释:中国佛教对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来又泛指佛教.东晋道安受戒,用释作姓,开中国汉族僧尼称释之先河,后来就相袭乘。
释慧皎《高僧传·释道安传》:“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不同。
安以为六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
"另一联略异:沙门称释,始于晋之道安;中国有佛,肇于汉之明帝.【译文】和尚和僧侣开始以“释”为姓,源于东晋僧人道安;中国有佛教开始于东汉明帝.【原文】篯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逊原宰旌阳,一家超举。
【注释】篯铿:即彭祖。
姓篯,名铿。
颛顼玄孙,生于夏代,商代被封于彭城,传说活了八百岁(一说七百六十七岁)。
《山家清供》
《山家清供》[宋]林洪林洪,字龙发,号可山。
福建泉州人。
宋绍兴间进士。
林逋七世孙。
林洪青年时代游读于杭州,想在江浙一带跻身士林,却受到排挤打击。
有一次,他谈及自己是林逋七世孙,却被那些自命学识渊博的诗翁们讥讽,甚至有人还作诗云:“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
”但清施鸿保《闽杂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林则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亲自主持重修杭州孤山林和靖墓及放鹤亭、巢居阁等古迹,发现一块碑记,记载林和靖确有后裔。
据施鸿保分析,林和靖并非不娶,而是丧偶后不再续娶,自别家人,过着“梅妻鹤子”的隐居生活。
【按:《宋史》卷四五七:“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
少孤,力学,不为章句。
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
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
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
尝自为墓于其庐侧。
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
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
……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
宥子大年,颇介洁自喜,英宗时,为侍御史,连被台移出治狱,拒不肯行,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蕲州,卒于官。
”古人最重香火,逋或过继兄子为其后也。
】《闽杂记》还引南宋与林洪同时代的诗人施枢《读林可山西湖衣钵诗》云:“梅花花下月黄昏,独自行歌掩竹门;只道梅花全属我,不知和靖有乃孙。
”施枢认为,林洪自称是林和靖七世孙没有错,可是当时林洪势孤,又受到江浙士林的白眼,一直抬不起头来,流寓江淮一带二十年。
林洪《山家清供·鹅黄豆生》云:“仆游江淮二十秋。
”林洪善诗文书画,着有《西湖衣钵集》、《文房图赞》;收入《千家诗》的诗有《宫词》二首、《冷水亭》一首;他还常游园作画为乐。
林洪对园林、饮食也颇有研究。
着有《山家清供》二卷和《山家清事》一卷,常被后人引述。
《山家清供》论述了闽菜的历史源流,是我国宝贵的烹饪文化遗产。
古诗词中有餐饮的诗句
古诗词中有餐饮的诗句1.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
——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2.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朱熹《朱子家训》4.乐共饮食到黄昏。
——曹操《气出唱其二》5.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
——谢枋得《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华甫》6.饮食蔬果等,并无所忌节。
——陈晔《服椒法歌》7.娇儿昼夜啼,幼女饮食止。
——梅尧臣《史尉还乌程》8.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
——元稹《估客乐》9.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
——苏轼《凌虚台记》10.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皇甫冉《闲居作》11.腐肉之中相饮食,乌鸢往往争肝肠。
——屈大均《查君来自黔中赠之》12.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苏轼《和蒋夔寄茶》13.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柳宗元《行路难三首》14.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柳宗元《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15.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杜甫《九日寄岑参》16.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17.饮食迷精粗,衣裳失宽窄。
——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18.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
——白居易《梦仙》19.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
——白居易《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20.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21.好我衣服,甘我饮食。
——韩愈《古风》22.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
——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23.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24.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
——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25.公不饮食,以训以徇。
——韩愈《郓州谿堂诗》26.愧君饮食长相呼,为君昼鸣下高树。
——陈陶《鸡鸣曲》27.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元稹《思归乐》28.屋头朝爨作饮食,枕底夕艾驱蚊虫。
立夏吃乌米饭的传说与故事
立夏吃乌米饭的传说与故事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讲究了。
立夏一来,有个习俗就是吃乌米饭。
夏天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健脾益肾,长期食用还有延年的功能。
在夏天不容易中暑,还有防止蚊虫叮咬这一说法。
那么,为什么要吃乌米饭呢?想知道吗?接着往下看吧。
据说,乌米饭最早出现于唐代,那时叫“青精饭”,是道家求长生不死的食品。
杜甫《赠李白》诗曰:“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清朝诗人屈大均也有“社日家家南烛饭,青精遗法在苏罗。
”苏罗指苏浮山。
乾隆年间《本草纲目拾遗》载有“王圣俞云:乌饭草乃南烛,今山人寒食挑入市,卖与人家染乌饭者是也。
”关于乌米饭的来历,各地也有许多传说。
流传最多的就是战国时期孙膑的故事。
战国时期,孙膑被迫害关在猪舍,老狱卒用乌树叶煮出乌黑的糯米饭,再捏成猪粪样的饭团,偷送给孙膑吃。
孙膑不仅靠这个方法活了下来,身体还很健康,最终逃出监狱。
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就是在立夏那天。
立夏吃乌米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
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
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
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
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
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
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
另一说法是宋将杨文广被奸臣陷害入狱,他姑婆杨八姐送饭,常常被狱卒扣下吃了,于是杨八姐想出办法,用乌饭叶做饭送去,狱卒看到这种乌黑的食物就不敢吃了。
其实乌米饭的风俗由来已久,古时叫做“青经饭”,并且不只限于杭州,在浙江其他地方、江苏和江西也有立夏吃乌米饭的风俗。
有关刻苦读书的古诗词
有关刻苦读书的古诗词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朝·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读书》清朝·傅为霖程子读汉书,一字不轻过。
诸葛隆中吟,乃独观大略。
处则为名儒,出则为王佐。
殊途而同归,卷舒无不可。
拙哉边孝先,碌碌将何作。
3.《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宋朝·陆游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4.《读书》宋朝·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5.《昌谷读书示巴童》唐朝·李贺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6.《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八·元次山集》清朝·曾习经沉忧涉世言幽约,狷介为文气苦辛。
若信杯樽足斟酌,酣歌犹是太平人。
7.《寓叹·老生读书百绝编》宋朝·陆游老生读书百绝编,日晏忘食夜废眠。
孝经一生行不尽,况有六籍陈吾前。
华轩玉食非素愿,广厦高墉实邮传。
经营归计笑时人,我老但须书数卷。
8.《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读书听雨过三更》元朝·方回读书听雨过三更,定是明朝又不晴。
就枕未鼾饥鼠出,掀书舐砚上灯檠。
126.《读书》宋朝·刘过重寻读书盟,笑砚已荆棘。
只堪把锄在,趁此尚有力。
世途风婆恶,躬履见险侧。
敢云卖文活,一钱知不直。
10.《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宋朝·苏轼病怯腥咸不买鱼,尔来心腹一时虚。
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
老去独收人所弃,悠哉时到物之初。
従今免被孙郎笑,绛帕蒙头读道书。
11.《洪休上人少年读书以多病出家居泐潭为马祖修》宋朝·苏辙早除郎将少年狂,祖塔结缘归故乡。
习气未消余业在,逢人依旧琢诗章。
12.《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宋朝·王安石萧瑟野衣巾,能忘至老贫。
释“青 精 饭”
释“青精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江苏南京210097 闫艳内容摘要:“青精饭”亦作“青饭”,据文献记载,早在上古时代已为养生者所服食,至唐代王朝更成为追求长生的道家辟谷服食的方剂,并因此而受到民间的青睐,唐诗中“青精饭”屡屡出现,至今在南方部分地区仍有遗风。
然而今各字典辞书对这种食品的解释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试作解释。
一些详细关键词:青精饭原料命名功能皮日休《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因而有赠》:“青精饭熟云侵灶,白裘成雪溅窗。
”张贲《以青饭分送袭美鲁望因成一绝》:“谁屑琼瑶事青,旧传名品出华阳。
应宜仙子胡麻拌,因送刘郎与阮郎。
”“青精饭”一词在古诗及其他文献中屡见提及。
青精饭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如《岁时广记》卷15记载:“彭祖云:大宛有青精饭先生,青灵真人藿山道士邓伯元者,受青精饭法。
”实际上,青精饭的制作方法最早见于梁·陶弘景《登真隐诀》所载的“用南烛草木叶”“取汁浸米蒸之”的“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饭法”[1],是当时道家辟谷服食的方剂。
后来青精饭走向民间,成为很多人喜爱的一种食品。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食物的命名、原料、制作、用途缺乏系统的整理,今不揣浅陋,拟分五个方面试作爬梳。
何谓南烛上引陶述青精饭是由南烛茎叶汁将米染成青色炊制成的饭,何谓南烛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释“南烛”“亦名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赤者名文烛。
”南烛有如此多的异名,究其来源,李时珍云:“南烛诸名,多不可解。
”但历来也有一些学者对其个别名称作过阐释。
如唐·陈藏器曰“取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健如牛筋,故名牛筋。
”[2]宋·苏颂《本草图经·木部下品》引陶弘景《登真隐绝》谓南烛“其种是木而似草,故号南烛草木。
”此外,由于南烛别名众多,历来诸家甚至对南烛本身的解释一直没有定论。
下文试对其中几个名称作出辨析,以探求南烛的名实。
带有粥的诗句
带有粥的诗句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朱熹《朱子家训》2.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
——储光羲《吃茗粥作》3.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苏轼《南歌子·晚春》4.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白居易《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5.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
——柳中庸《寒食戏赠》6.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白居易《晨兴》7.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
——苏轼《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8.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9.粥香饬白清明近,斗挽柔条插画檐。
——方岳《杨柳枝·晴日游丝乱入帘》10.想见雄州馈生菜,菜盘酪粥任纵横。
——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十日南归马上口占呈同事》11.多生菜气粥鱼僧,味菜还如好色登。
——郑清之《和赵从道赋菜畦春富贵》12.乳烹佛粥遽如许,菜簇春盘行及时。
——陆游《自警·乳烹佛粥遽如许》13.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苏轼《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14.饼粥悭鱐脯,醯盐劣韭葱。
——方回《仲夏书事十首·息担秋云季》15.暖灰重拥瓶,晓粥还分钵。
——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16.晨粥半茶碗,秋衣一布裘。
——陆游《病小减复作·晨粥半茶碗》17.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苏轼《豆粥》18.粥粥黄鸡习鹤介,芃芃青蔓掩兰薰。
——司马光《送张太博知岳州》19.乞米珍题矫龙凤,望粥娇儿闹鹅鸭。
——毛滂《师文莫君以诗从仆求字顾非所长聊作一篇姑慰》20.同粥鼓斋钟,等灯笼露柱。
——张元干《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21.谭禅论诗仆为僵,更啖芋魁分茗粥。
——陈造《云岩晓·深堂清话红灯续》22.厌作人间粥饭僧,等閒来续义铦灯。
——叶茵《诗僧归儒》23.不待斩楼兰,闻已事薰粥。
——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24.了娘囝,西禅寺里粥鼓鸣。
每天一首古诗词_注释版_20180217
01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02 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月上:一作“月到”。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03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一作:唱歌声)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竹枝词二首·其二唐代:刘禹锡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水浒饭菜香—梁山好汉最爱吃的水浒十大名菜
水浒饭菜香—梁山好汉最爱吃的水浒十大名菜1、熟牛肉——水浒好汉最爱吃、最常吃、吃得最多的菜。
水浒的第一饭就有牛肉,水浒好汉牛肉吃得最多,牛肉吃得最香,好汉们只要一进酒店,必先叫一盘牛肉、十斤白酒。
一部水浒是酒肉水浒,水浒好汉是酒肉之徒,酒是浑白酒,肉是牛肉。
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叫庄客安排饭来。
没多时,就厅上放开条桌子,庄客托出一桶盘,四样菜蔬,一盘牛肉,铺放桌上。
第一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
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店小二把四只大盏子摆开,铺下四双箸,放了四般菜蔬,打一桶酒放在卓子上。
阮小七道:“有甚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
”阮小二道:“大块切十斤来。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
”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
满满筛一碗酒来。
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
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
”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
第三十五回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早看见岭脚边一个酒店,背靠颠崖,门临怪树,前后都是草房,去那树阴之下挑出一个酒旆儿来。
---宋江道:“我们走得肚饥,你这里有甚么肉卖?”那人道:“只有熟牛肉和浑白酒。
”宋江道:“最好;你先切三斤熟牛肉来,打一角酒来。
”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
石秀听罢,走来市曹上看时,十字路口是个酒楼。
石秀便来酒楼上,临街占个阁儿坐了。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导语】:释道鬼神【原文】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
刘晨阮肇原文翻译
刘晨阮肇原文翻译第一折(冲末扮太白星官引青衣童子上,云)吾乃上界太白金星是也。
奉上帝敕命,遣临下界,纠察人间善恶。
有天台山桃源洞二仙子,系是紫霄玉女,只为凡心偶动,降谪尘寰。
又见天台县刘晨、阮肇,此二人素有仙风道骨,向因晋室衰颓,奸谗窃柄,甘分山林之下,修真练药,以度春秋。
今日必上天台山采药,不免将白云一道,迷其归路。
却化一樵夫,指引他到那桃源洞去,与二仙子相见,成其良缘,多少是好。
但可惜刘、阮二人尘缘未断,终有思归之心,那时节我再度他,未为晚也。
正是平空舒出拿云手,指引山中采药人。
(下)(正末扮刘晨,外扮阮肇,各带砌末上,云)某姓刘名晨,这位兄弟姓阮名肇,俱系天台县人氏。
幼攻诗书,长同志趣。
因见奸佞当朝,天下将乱,以此潜形林壑之间,无志功名之会。
现在天台山下,盖一所茅庵,与兄弟修行办道。
岂不闻圣人之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倒大来达时务也呵!(唱)【仙吕】【点绛唇】啸傲烟霞,寸心休把名牵挂。
暗里年华,青镜添白发。
【混江龙】山间林下,伴药炉经卷老生涯,眼不见车尘马足,梦不到蚁阵蜂衙。
闲来时静扫白云寻瑞草,闷来时自锄明月种梅花。
不想上书北阙,不想去待漏东华。
似这等鲲鹏掩翅,都只为狼虎磨牙。
怕的是斩身钢剑,愁的是碎脑金瓜。
怎学他屈原湘水,怎学他贾谊长沙。
情愿做归湖范蠡,情愿做噀酒栾巴。
携闲客登山采药,唤村童汲水烹茶。
惊战讨,骇征伐;逃尘冗,避纷华;弃富贵,就贫乏。
学圣贤洗涤于是非心,共渔樵讲论会兴亡话。
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堪笑他问公私晋惠闻蛙。
(阮肇云)兄长,时当春暮,我和你上天台山去采种药苗。
似这景物,真堪玩赏也。
(正末唱)【油葫芦】一上天台石径滑,践翠霞则见这竹篱茅舍两三家,听得那夕阳杜宇啼声煞,这时节春风桃李花开罢。
我虽不伴长沮事耦耕,学严陵理钓槎。
常则是杖头三百青钱挂,抵多少坐三日县官衙!【天下乐】也算个闲趁东风数落花,荣华,谁恋他?敢则是瓦盆边几场沉醉杀。
快清风,袍袖宽,倦红尘路径狭,便休题相逢不下马。
黄庭坚关于茶的诗
黄庭坚关于茶的诗
1.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黄庭坚《送王郎》
2.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落絮游丝三月候》
3.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
——黄庭坚《戏答陈元舆》
4.雪屋煮茶药,晴檐张画图。
——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
5.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
——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
6.盥手散经帙,烹茶洗睡昏。
——黄庭坚《延寿寺僧小轩极萧洒予为名曰林乐取庄生所谓》
7.延客煮茶药,使君语雍容。
——黄庭坚《三至堂》
8.井寒茶鼎甘,竹密午阴好。
——黄庭坚《与胡彦明处道饮融师竹轩》9.簟翻寒江浪,茶破苍璧影。
——黄庭坚《送李德素归舒城》
10.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
——黄庭坚《催公静碾茶》
11.其余两两三三,归堂又要茶吃。
——黄庭坚《送慧林明茶头颂》
12.斋余佛饭香,茶沸甘露满。
——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关于饭的诗句
关于饭的诗句1、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释义: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杜甫《清明二首》释义: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3、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佚名《十五从军行》释义: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4、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杜甫《百忧集行》释义: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5、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李珣《渔歌子·荻花秋》释义:绿水就是我的家园,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难胜过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鱼虾。
面对盈杯的水酒,望着诗书满架,我已心满意足,再不用将名利牵挂。
6、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释义: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7、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韩愈《山石》释义: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8、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李白《戏赠杜甫》释义: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
9、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杜甫《赠李白》释义:难道我就不能吃青精饭,使脸色长得好一些吗?我感到最困难的是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材料),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好像用扫帚扫过了一样,连药物的痕迹都没有了。
10、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赵鼎《寒食》释义: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文字版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文字版)1、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儿童版一)唐僧师徒品尝了人参果,欢欢喜喜一路往西,他们来到一座好险恶的山。
唐僧说走累了,就让悟空去找些吃的来,悟空一眼望去都没有一户人家,就跑到南山坡去摘野桃了。
在这山中的妖怪白骨精看到了唐僧,知道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恨不得一口吃了他,可是看到八戒和沙僧在旁边,就不敢轻易下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八戒看到乔装成女人的妖怪,就告诉唐僧有人过来。
八戒问女人去干什么,女人就说是去给地里的男人送饭。
女人把篮子里的香米饭和炒面筋给他们看,说饿了的话就可以给他们吃。
唐僧告诉八戒,那女人做的饭是给地里的男人吃的,不能随便吃。
八戒却说人家给了怎么就不可以吃了,等悟空回来就不够分了。
八戒刚提到悟空,悟空就摘了桃子就回来了。
悟空一见那女人就打过去,白骨精还有有点本事,吃不起金箍棒,就留下个假人跑了。
唐僧怪悟空乱打人,悟空把篮子里的食物给唐僧看,都是石头,唐僧半信半疑。
八戒说道那么好的女人怎么可能说妖怪,唐僧耳根子软,就念起紧箍咒来。
悟空疼痛难忍,求师傅不要念了,说下次再也不敢了,唐僧这才停止。
白骨精心里想着眼看唐僧吃了东西就可以得手了,就是孙悟空捣乱,于是她变成老婆婆,也就是刚才乔装成送饭女人的母亲。
老婆婆假装来寻女儿,还哭哭啼啼的。
八戒看到老婆婆就告诉师傅,刚才悟空消灭的女人的母亲来寻人了。
悟空叫他们不要惊慌,就去看看情况。
白骨精一见悟空,没等他的金箍棒打下来,把老婆婆变成假人又跑了。
唐僧见状,觉得悟空消灭一个又一个,想都没想就念起了紧箍咒,足足念了20遍。
悟空疼得受不了,嘴里不停的说那个老婆婆是妖怪,唐僧见悟空不知悔改,就说不要他当徒弟。
悟空说不当徒弟可以,只要唐僧答应他一个要求,八戒以为是要分家产,就要师傅就给些破衣服给他,悟空是要唐僧念松箍咒。
观音菩萨只教了唐僧紧箍咒,没有教他松箍咒,唐僧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饶了他。
唐僧上了马,他们刚走到山间,就碰到了乔装成老头的白骨精。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青精饭的养生功效
2020.0542祝您健康饮食营养饮食文化——青精饭的养生功效﹃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杨 璞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赠李白·二年客东都〔唐〕杜甫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诗词赏析】这首五言古诗《赠李白》为杜甫赠李白最早的一首诗。
前面的八句自叙,表达厌都市而羡山林之情。
后面四句表达自己欲效仿李白归隐山林之志。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则可以借用于食疗养生。
【养生解读】◎ 青精饭染料是树叶青精饭也叫“乌饭”,主要是为滋补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苏、浙、皖、赣、鄂、湘等地区的“乌饭季”,尤以江南为最。
人们采集乌饭树叶,洗净榨汁浸糯米,蒸乌饭食,以助阳补阴,明目壮肾,强筋益颜。
这天,各地的大街小巷,卖乌饭的担摊比比皆是。
乌饭置于干净的湿白布上一摊,热气腾腾,放上白糖,用白布一卷,再用荷叶包裹,喷香扑鼻,别具风味。
2020.0543祝您健康饮食营养饮食文化人称“山中宰相”的南朝梁代药物学家陶弘景,在他所著的道家著作《登真隐诀》一书中就已经介绍了“青精饭”的做法:“以南烛草木煮汁渍米为之”。
到了唐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把乌米饭看作养生的佳品,就有了杜甫的“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唐代中医药专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这种饭的制法更为详细:“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黑如莹珠,袋盛可以适远方也。
”到了宋代,基本把这种饭的称谓统一了。
宋代的《山家清供》中记载:“本草南烛,今墨饭草,即青精也。
”明代青精饭的做法是先将米蒸熟、晒干,再浸乌饭树叶汁,复蒸复晒9次,谓之“九蒸九曝”,成品米粒坚硬,可久贮远携,用沸水泡食。
现代江南青精饭是当天做当天吃,不“九蒸九曝”。
必须吃饭的诗句
必须吃饭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必需吃饭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吃饭的诗句1、《行行重行行》汉代:佚名原文: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由于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1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很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1村。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特别丰富。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忧无路可走,突然柳绿花艳间又消失1个山村。
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代:苏轼原文: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冬天早晨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
洛涧入淮后水势1片茫茫。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奇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
而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4、《立春前7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宋代:陆游原文:蓼芽蔬甲簇青红,盘箸纷纷笑语中。
1饼不分空恨望,暮年知有几春风?译文:蓼菜嫩芽鲜嫩翠绿,饭桌上欢声笑语。
望着那人没有把饼分出来,老了不知道还有几年春风。
5、《煮粥行》清代:尤侗原文: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
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
译文:去年送米的时候有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有几百人。
去年领米的有完整的衣服,今年观察领粥的都瘦的皮包骨了。
2. 吃饭的古诗有哪些《浣溪沙·元丰7年102月2104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寒具》苏轼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问刘109》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三礼名物通释
《三礼名物通释》[近代•钱玄] 《三礼名物通释》[近代•钱玄] 钱玄(1910-1999)字小云,江苏吴江同里人。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毕生从事古汉语教学与古文献研究,是我国著名的礼学暨语言学家。
曾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兼任《汉语大词典》顾问、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曾出版《三礼通论》、《三礼名物通释》、《三礼辞典》、《校勘学》等论著及领衔注译之《周礼》、《礼记》等。
第一衣服篇 一布帛。
麻织之总名曰布,丝织之总名曰帛。
计布帛之数,凡二丈为一端;两端谓之两,两亦谓之匹;十端为束。
布帛广谓之幅,幅二尺二寸。
布帛之精粗,以緵数计之,古书常作升。
升,八十缕。
布之最粗者为三升,最细者为三十升。
帛之精粗,可以紽、緎、總计之。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五丝为紽,四紽为緎,四緎为總。
五紽二十五丝,五緎一百丝,五總四百丝。
) 麻织之细者,有紵、絟、緆、繐等名。
以葛为之者,细者曰絺,粗者曰綌。
均为夏日之服。
服絺綌者,须加上衣乃得出门。
帛亦谓之缯。
帛之未经染练者曰缟,曰素。
缯之细者称缟,亦称纤、阿。
亦称榖、沙;亦称素沙。
缯之厚者曰大帛,亦称紬,称綈。
染丝而织者谓之织,此帛之贵者,其常则为染缯。
缯之有文者亦曰织、曰锦、曰绮。
二色彩 梁色及画缋之事,详《考工记》之《钟氏》、《画缋》及《尔雅·释器》等。
色与采分述如下。
赤色一类,依其深浅之次,则最深者曰朱,绛。
其次曰赤、纁,彤。
又次曰[赤坙],縓,红。
此皆以矿染者。
(《尔雅·释器》: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竀,三染谓之纁。
竀,亦作[赤坙],作赬。
(赤与纁为一级,色较浅而不纯,赤色为朱而兼黄,均为三染。
) 以草染者,则有韎、綪等。
(韎为草染赤色之最浅者。
……綪同蒨,云大赤,则綪为草染赤色之最深者。
) 黑色,其最深者曰缁,其次曰玄,又其次曰緅、曰绀。
緅亦谓之爵。
古之旌旗衣服有画有绣。
有五色、六采、九章等名称。
凡画缋,先布采色,后布白素。
水浒传乐乐课堂第6回
水浒传乐乐课堂第6回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
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
又行不得四五十步,过座石桥,再看时,一座古寺,已有年代。
入得山门里,仔细看来,虽是大刹,好生崩损。
但见:钟楼倒塌,殿宇崩摧。
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
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
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
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
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鲁智深入得寺来,便投知客寮去。
只见知客寮门前大门也没了,四围壁落全无。
智深寻思道:“这个大寺,如何败落的恁地?”直入方丈前看时,只见满地都是燕子粪,门上一把锁锁着,锁上尽是蜘蛛网。
智深把禅杖就地下搠着,叫道:“过往僧人来投斋。
”叫了半日,没一个答应。
回到香积厨下看时,锅也没了,灶头都塌损。
智深把包裹解下,放在监斋使者面前,提了禅杖,到处寻去。
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
智深喝一声道:“你们这和尚,好没道理!由洒家叫唤,没一个应。
”那和尚摇手道:“不要高声。
”智深道:“俺是过往僧人,讨顿饭吃,有甚利害。
”老和尚道:“我们三日不曾有饭落肚,那里讨饭与你吃?”智深道:“俺是五台山来的僧人,粥也胡乱请洒家吃半碗。
”老和尚道:“你是活佛去处来的僧,我们合当斋你,争奈我寺中僧众走散,并无一粒斋粮。
老僧等端的饿了三日。
”智深道:“胡说,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老和尚道:“我这里是个非细去处。
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他两个无所不为,把众僧赶出去了。
我几个老的走不动,只得在这里过,因此没饭吃。
”智深道:“胡说!量他一个和尚,一个道人,做得甚事,却不去官府告他?”老和尚道:“师父,你不知这里衙门又远,便是官军,也禁不的他。
人美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4.2巧做花点心》教学课件
感知体验
名称
你知道哪些地区的特色美食和小吃?它们的模样和做法有什 么不同?你的家乡又什么美食?分小组做个调查吧。
驴打滚
虾饺
热干面
麻花
地区
形状Βιβλιοθήκη 颜色口味创 想 实 践 用超轻粘土制作出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美食。
活 动 拓 展 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美食。
奇思妙想
美食的意义
和家人一起用真正的食材制作一道点心吧
谢 谢 观 看
艺术欣赏
在民间手艺人的巧手下,美味精致的点心、小吃让人眼前一亮。
贴着万年青剪纸的“红蛋” 湖北桃江
• “红蛋”通常在一些特定的喜庆场合出现, 比如孩子满月、生日等。红色本身在中国 文化中就象征着吉祥、喜庆、热闹。鸡蛋 则有孕育新生命、圆满等寓意。
• 而上面贴着的万年青剪纸,进一步增添了 美好的寓意。万年青象征着长寿、永恒、 生机勃勃。将其与红蛋结合,表达了人们 对新生儿或寿星的祝福,希望他们健康成 长、长命百岁、生活充满活力。这种独特 的组合体现了桃江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巧 大 初
如游
苋唐 实安 白饭 如薏
做
玉米 ,, 滑炊 欲成
花
流不 匙减 香雕 满胡
点
屋美
心 。 。
学习情景
你都品尝过哪些名小吃?
饺子、元宵、粽子、月饼、麻花、烧卖、小笼包······
艺术欣赏
在民间手艺人的巧手下,美味精致的点心、小吃让人眼前一亮。
• 这些小吃点心你见过吗?请你从他们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虎街蛋”混沌礼馍 陕西华县
贴着万年青剪纸的“红蛋” 湖北桃江
艺术欣赏
在民间手艺人的巧手下,美味精致的点心、小吃让人眼前一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青精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江苏南京210097 闫艳内容摘要:“青精饭”亦作“青饭”,据文献记载,早在上古时代已为养生者所服食,至唐代王朝更成为追求长生的道家辟谷服食的方剂,并因此而受到民间的青睐,唐诗中“青精饭”屡屡出现,至今在南方部分地区仍有遗风。
然而今各字典辞书对这种食品的解释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试作解释。
一些详细关键词:青精饭原料命名功能皮日休《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因而有赠》:“青精饭熟云侵灶,白裘成雪溅窗。
”张贲《以青饭分送袭美鲁望因成一绝》:“谁屑琼瑶事青,旧传名品出华阳。
应宜仙子胡麻拌,因送刘郎与阮郎。
”“青精饭”一词在古诗及其他文献中屡见提及。
青精饭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如《岁时广记》卷15记载:“彭祖云:大宛有青精饭先生,青灵真人藿山道士邓伯元者,受青精饭法。
”实际上,青精饭的制作方法最早见于梁·陶弘景《登真隐诀》所载的“用南烛草木叶”“取汁浸米蒸之”的“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饭法”[1],是当时道家辟谷服食的方剂。
后来青精饭走向民间,成为很多人喜爱的一种食品。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食物的命名、原料、制作、用途缺乏系统的整理,今不揣浅陋,拟分五个方面试作爬梳。
何谓南烛上引陶述青精饭是由南烛茎叶汁将米染成青色炊制成的饭,何谓南烛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释“南烛”“亦名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赤者名文烛。
”南烛有如此多的异名,究其来源,李时珍云:“南烛诸名,多不可解。
”但历来也有一些学者对其个别名称作过阐释。
如唐·陈藏器曰“取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健如牛筋,故名牛筋。
”[2]宋·苏颂《本草图经·木部下品》引陶弘景《登真隐绝》谓南烛“其种是木而似草,故号南烛草木。
”此外,由于南烛别名众多,历来诸家甚至对南烛本身的解释一直没有定论。
下文试对其中几个名称作出辨析,以探求南烛的名实。
第一:以南烛为“天竹”、“南天烛”说。
宋·苏颂《本草图经·木部下品》谓南烛“株高三五尺,叶类苦楝而小,凌冬不凋。
冬生红子作穗,人家多植庭除间,俗谓之南天烛。
”沈括《梦溪笔谈·药议》则言南烛草木“即今人谓之南天烛者是也。
”“茎如朔藿,有节,高三四尺。
庐山有盈丈者,叶微似楝而小,至秋则实赤如丹。
”按:此二说均谓“南天烛”即南烛,其果实为红色。
明代方以智也持此说,并谓南烛即“俗所谓天竹也”。
[3]《清稗类钞·植物类》:“南天烛,亦称南烛,又称南天竺,为常绿灌木。
”笔者以为,将南烛与“天竹”或“南天烛”混同一物恐非。
按:“南天烛”、“天竹”,疑即今之“南天竹”。
新《辞海》(1999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释“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亦称‘天竺’,‘南天竺’,……果实球形,熟时鲜红色。
”生态特征与沈、苏等所言南天烛的特点是相符的。
今按:“竹、竺”同音,“竹、烛”音近,故“南天烛”“南天竹”、“南天竺”应指一物。
第二:以南烛为“乌饭树”说。
方以智曰:“东璧以南烛即乌饭树。
”[4]今新《辞海》谓“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亦称“乌饭树”,“浆果球形,紫黑色,……果味甜,可食。
江淮一带,每于寒食节采树叶煮成乌饭,故名。
”今按:乌饭树非今南烛。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以下简称《图鉴》)第三册第176页谓南烛(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属杜鹃花科,别名有“乌饭草、饱饭花、牛筋”,未列“乌饭树”之称。
《图鉴》第三册209页又将“乌饭树”(V accinium bracteatum)单独列条诠释,与上引《辞海》对“南烛”的解释相同。
因此从现代植物学分类角度而言,乌饭树与南烛非一物,但南烛与乌饭树同属杜鹃花科,形态相似,又均可用来制作青精饭,故易将二者混为一物。
新《辞海》亦从是说,可谓误诂。
第三:以南烛为“黑饭草”、“乌饭草”说。
林洪《山家清供》:“青精饭”条下云:“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中更明确地指出:“南烛曰乌草……曰黑饭草,以其可染黑饭也。
”言宋代南烛已有“黑饭草”之名。
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二十六曰:“夏至日,以南烛草染糯作乌饭,僧道尤尚此食。
南烛草即今黑饭草也。
”明·包汝楫《南中纪闻》言:“闽中产乌饭草,能缩米,一名瘦米,用以煮米,米粒坚细,每斗仅得升许,第色带黑耳。
”清·赵予敏揖《本草纲目拾遗》“南天竹”条载:“乌饭草乃南烛,今山人寒食挑入市,卖与人家染乌饭者是也。
”上述材料说明直到清代,浙江、江淮一带仍有寒食节食乌饭的习惯。
《古今韵会举要·虞韵》:“乌,黑色曰乌。
”故“乌”、“黑”同义。
上引《图鉴》提到“乌饭草”是南烛的别名。
故“乌饭草”、“黑饭草”即南烛的说法是正确的,符合今天植物学的分类。
其实对南烛表述正确的不止此二家。
梁·陶弘景谓南烛“其子如茱萸,九月熟,酸美可食。
叶不相对,似茗而圆厚,味小酢,冬夏常青。
”[5]宋·郑樵谓南烛“其实如梧桐子圆匀黑色,九月熟,儿童食之极美,今茅山道士采其嫩叶染饭谓之乌饭,甚甘香可以寄远。
”[6]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亦谓南烛“结实如朴树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则紫色,内有细子,其味甘酸,小儿食之。
”郑、李二说所言南烛与今天的植物学著作中描述的南烛形态特征相符,应为确诂。
综上可知,南天烛、天烛、乌饭树均非南烛,由于它们在历史上均曾用以作青精饭的染色剂,故将其混淆之说甚多,“乌饭草”、“杨桐”才是真正植物学意义上的南烛。
又因南烛属灌木,其在形态上似木又似草,古人对植物分类缺乏科学的概念,故又称其为“南烛草木。
”[7]制作青精饭之米唐·陈藏器曰:“乌饭法: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黑如瑿珠,袋盛,可以适远方也。
”[8]表明这种用粳米制成青精饭便于携带,适宜用来作人们长途旅行的食品。
但从其它文献看,青精饭所用之米,并非一种。
皮日休《润卿遗青饭,兼之一绝,聊用答谢》:“传是三元饭名,大宛闻说有仙卿。
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彯衣折紫茎。
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惟怕五云生。
草堂空坐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
”按:诗中“青稻”下注云:“此饭以青龙稻为之。
”“紫茎”下注云:“南稻茎微紫色。
”元稹《和乐天赠吴丹》:“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
”据上文,此处青精稻疑即当时被人们认为可以长寿的青龙稻。
今《汉语大词典》释青精稻即“青精饭”,恐非确诂。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食语》记载,广东西宁有类似青精饭的食法,“以青枫、乌桕嫩叶,浸之数宿,以其膠液和糯蒸为饭,色黑而香。
”说明广东亦用糯米制青精饭。
据上,制作青精饭的米既有一般的粳米,还有青龙稻、糯米等多个品种。
青精饭的制作方法及食用风俗梁·陶弘景的《登真隐绝》最早介绍了“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饭法”的烹制流程,即将南烛草木叶与茎皮合煮后,取其汁浸米并上锅蒸制,“令饭作青色,高格曝干,当三蒸曝,每蒸辄以叶汁溲令浥之。
”[9]经过五代到北宋和南宋,青精饭的制作越发精致讲究,并发展出丰富的制作方法:据苏颂《图经本草·木部下品·南烛》记载,宋代制作青精饭的米,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浸泡方法,四五月时,“可用十许斤熟舂,以斛二斗汤浸染得一斛也。
”九月至三月“只以水渍一二宿,不必用汤,漉而饮之。
初米正作绿色,蒸过便如绀色。
若色不好,亦可淘去,更以新汁渍之。
”当时道家一般用蒸食的方法食用青精饭。
1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指出民间食用“青精饭”及仙家服食的“青精石饭”在配方制法上的不同。
2前者是先将上好粳米用南烛枝叶捣汁蒸熟后,晒干收藏,食用时,用热水煮一遍即可。
后者将青石脂及青梁米在水中浸泡后捣为药丸,食用时如今人食用中药丸,用白水送服,并用以辟谷。
约从宋代开始,佛家开始将青精饭作为斋食。
尤其是在四月八日浴佛节,各界人士都要吃青精饭。
宋代诗人葛胜仲的《四月八日蒙文饷黑饭》诗描绘了当时浴佛节食用青精饭的情景:“热际初尝四月八,磨香灌佛晓泉寒。
丞公忽致槃游饭,儿辈惊看欢喜丸。
”另首云:“点漆饭蒙清净供,翻匙那敢配羊寒。
独欣法味盈斋钵,尚欲诗辞看弹丸。
”自此,佛道两教共尚青精饭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10]此外,宋代上巳节(三月三)也要吃青精饭。
据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四十记载上巳节所食的青饭曰:“南烛木冬夏常青,取其叶,捣碎,渍米为饭,染成绀青之色,日进一合,可以延年……今上巳青饭……闽俗效之。
”元朝以后,寒食节也食青精饭,如吕城《寒食漫兴书所见三首》诗云:“加餐未厌青精饭,烂煮那无白石羊。
”戴表元《寒食》诗云:“寒食清明却过了,故乡风物只依然。
穷中有客分青饭,乱后谁坟挂白钱。
”明清以后,青精饭还成为南方许多地区过社日的节令食品,如明代广东一带社日食用的五色饭也是从青精饭派生而来的。
3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十三载:“今苏罗猺人每以社日为青精饭相饷。
”说明汉族的风俗也感染了当地的少数民族。
现在江南一带清明节时常食用清明团子,明代郎瑛认为这也是从青精饭演化而来。
他说:“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今变而为青白团子。
”[11]除此外,由于用乌饭草煮出的米粒紧缩,易于携带,包汝楫谓“军行必备,此可以轻骑远出。
”[12]总之,作为一种米类加工食物,青精饭曾深入到古代的日常饮食生活中,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至今遗风未泯。
“青精饭”之命名制作青精饭较常见的方法是煮南烛枝叶取汁,浸米蒸制,使饭作青色。
《荆楚岁时记》言青精饭是“寒食取杨桐叶染饭,其色青而有光”。
此外,用于为青精饭之米染色的植物还有乌桕、枫4。
用这些植物的汁液浸米煮成的饭,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均是颜色青碧或黑,这是“青精饭”之“青”的命名来源。
《说文·米部》:“精,择也。
”段注:“择米也。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刘宝楠正义:“精者,善米也。
”《楚辞·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糜以为粻。
”王逸注:“精,鑿也。
”王夫之通释:“精,舂之精鑿。
”故“精”指经过精细加工过的米。
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对米进行脱壳加工,并对谷壳和米的比例规定有具体的数据。
《九章算术》1宋·苏颂《图经本草·木部下品·南烛》云:“今茅山道士亦作此饭,或以寄远。
重蒸过食之,甚香甘也。
”2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饭,首以此重谷也。
……采枝、叶,捣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侯一、二时,蒸饭。
曝干,坚而碧色,收贮。
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