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孔排管结构图
10kV电力电缆线路排管、拉管及顶管敷设图要求及识图
4、附属设施要求 排管敷设中,在敷设路径起、终点及转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20m应设置一处标识桩,当电缆路径在绿化隔离 带、灌木丛等位置时可延至每隔50m设置一处标识桩。
▲图 电缆排管标识桩及安装示意图
▲图 保排管敷Biblioteka 断面示意图2.2 拉管敷设 非开挖拉管一般采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所用的管材应满足《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DL/T 802.7-2010) 要求。所选管材均应按其埋设深度处受力校验力学性能。 选用排管的内径按不小于 1.5 倍的电缆外径的规定来选择,电缆与管道、地下设施、城市道路、公路平行交叉敷设 也需满足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拉管施工前应严格计算整段电缆在排管中的牵引力与侧压力,控制在电缆允许值 范围内;穿越完成后应对电缆排管外壁、土体之间进行压密注浆,控制土体沉降,并对排管进行试通及管口封堵。 非开挖拉管采用圆形单孔管材,管材间的连接采用热熔焊,管材内壁应光滑, 无凸起的毛刺。拉管数量根据工程 情况进行选择,并根据电网远景规划适当预留。施工前应对电缆路径两侧10m范围内进行详细地质和障碍物勘探,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和保护措施。拉管出入土角宜控制在8°~15°左右,管材任意点的弧度应不大于 8°。两端电缆井待拉管穿越完成后结合连接的电缆沟或排管断面尺寸和高差情况确定。
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及施工方法
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及施工方法一、背景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作物灌溉、排水降渍,一般需要分别埋设灌溉压力管道、排水暗管(渗管),令两者结合形成灌溉排水系统进行使用。
其中,灌溉管道用于灌溉,排水管道用来除地下水,降低过高的地下水位。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虽然在预埋排水暗管时做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是仍然会因为长久时间积累或防护措施损坏导致排水暗管内出现泥土淤积,在泥土淤积过多时则严重影响了其排水效果,而对其进行清理需要重新将排水暗管挖出,其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灌溉排水系统的使用效果。
二、技术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一种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及施工方法。
(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包括灌溉管、排水管,灌溉管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灌溉管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灌溉管均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设置在土地上方,若干个灌溉管的右端均与第一分流管相连通,第一分流管顶端与第一进水箱体相连通;所述排水管有若干个且排水管与灌溉管相对应设置,排水管与灌溉管之间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若干个排水管均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设置在土地内,若干个排水管左端均与第二分流管相连通,第二分流管与设置在土地上方的第二进水箱体相连通,若干个排水管右端均与汇流管相连通,汇流管与设置在土地内的汇流箱体相连通,汇流箱体与第一进水箱体通过返流管道相连通,返流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水泵。
1、灌溉管前后两侧等间距设置有灌溉通孔并通过灌溉通孔进行土地灌溉操作。
2、灌溉管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并通过支撑组件与土地表面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弹性环、安装柱、套筒,安装柱底端套接在套筒顶端内侧且安装柱与套筒螺纹连接;套筒底端呈圆锥状插入土地内,安装柱顶端与弹性环底端固定连接,弹性环呈开口圆环状且开口朝上设置。
3、排水管包括导流件、顶环、无纺布,导流件呈半截圆管状,导流件上沿导流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顶环,顶环呈圆弧状设置在导流件上方,顶环的两端与导流件前后侧面固定连接,顶环外侧粘附有无纺布。
第五册住宅区排管(工井)、电缆分支箱分册
(5)所有电缆排管建设时应同时考虑通信光缆的通道要求。 (6)进入住宅楼,采用穿保护管方式,直接进入集中计量箱或低压配电室。 1.2.2 排管设计原则
(1) 排管所需孔数除按电网规划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有适当备用孔供更 新电缆用。
则》执行。
1.3 主要内容 本通用设计共包括排管、开启式电缆井和小工井二个部分。 1.小区内排管
1)电力排管采用薄壁(3mm)内衬管外包钢筋混凝土的标准排管形式。
2)埋置深度≥500mm。
3)排管典型类型
编号 ZZ-PG-1 ZZ-PG-2 ZZ-PG-3 ZZ-PG-4 ZZ-PG-5 ZZ-PG-6 ZZ-PG-7 ZZ-PG-8 ZZ-PG-9 ZZ-PG-10 ZZ-PG-11 ZZ-PG-12 ZZ-PG-13
1.2 主要技术原则
1.2.1 小区内排管规划要求 (1)小区内电缆敷设采用排管方式。 (2)在与用户协商的基础上,在集中敷设地区可视现场实际情况多敷设1 至
2孔排管,作为事故备用孔。 (3)在小区规划车位区域视现场实际情况多敷设1孔至2孔排管,作为电动汽
车充电桩的预留孔位。 (4)为避免小区道路的重复开挖,小区内配电站(KT 站)10kV应同步建设至
1.2.3 工井设计原则 (1)工井按尺寸分为五种类型:A型、B 型、C型、D型和 E 型。A 型适用于
2 ×3-φ 150及以下排管,B型适用于2×5-φ 150及以下排管,C型适用于2×7-φ 150及以下排管,D 型适用于2×9-φ 150 及以下排管和 E 型适用于2×12-φ 150 及以下排管。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图集(2014 版) 住宅区排管(工井)、电缆分支箱分册 第一篇 编制说明
Z6路电力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H5路、Z4路(一期)、Z6路工程第十五分册W分区Z6路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依据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委托合同1.2设计规范、标准1.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2《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1.2.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1.2.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1.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1.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1.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l0-20l0)1.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2.10《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1.2.11《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I01-8;1.2.12《地沟及盅板》J331、J332G221;1.2.13《接地装置安装》14D504o《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一典型设计IOkV电缆分册》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合同1.3.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重庆市西永组团W、V、U标准分区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8.11)1.3.4《重庆市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关于W分区H5路、Z4路(一期)、Z6路工程立项的批更渝高新改投(2022)65号》1.3.5《重庆市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关于W分区H5路、Z4路(一期)、Z6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夏渝高新改投(2022)117号》1.3.6《W分区H7路施工图》【林同桂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12]1.3.7《W分区Z5路施工图》【林同极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0.12]1.3.8本项目周边1:500地形图【重庆市勘测院2022.04]1.3.9《西永微电园W分区道路工程[H5路、Z4路(一期)、Z6路、H4路(二期)、昌瑞支路(Z2路)、昌瑞路(H6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2.08]1.3.10《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道路工程管线综合方案统筹和技术审查(W分区Zl路(一期)、Z2路、Z4路(一期)、Z6路、H4路(二期)、H5路、H6路方案设计)》1.3.11周边其他项目阶段性设计资料1.3.12南山地块提供的12#地块资料1.3.13《重庆高新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导则》(2020.11)1.3.14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1.4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I、电力管线的容量、管位应以管线单位和规划部门意见作为设计依据。
管壳式换热器
第十七章管壳式换热器(shellandtubeheatexchange)本章重点讲解内容:(1)熟悉管壳式换热器的整体结构及其类型;(2)熟悉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及适用场合;(3)熟悉膨胀节的功能及其设置条件。
第一节总体结构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通用的标准换热设备。
它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造价低廉、用材广泛、清洗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在换热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
管壳式换热器是把换热管束与管板连接后,再用筒体与管箱包起来,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
管内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的管箱称为管程(tube-side);管外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的部分称为壳程(shell-side)。
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而另一种流体在壳与管束之间从管外表面流过,为了保证壳程流体能够横向流过管束,以形成较高的传热速率,在外壳上装有许多挡板。
以下结合不同类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介绍其相应的总体结构。
1、固定管板换热器其由壳体、管束、封头、管板、折流挡板、接管等部件组成。
结构特点为:两块管板分别焊于壳体的两端,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
换热管束可做成单程、双程或多程。
它适用于壳体与管子温差小的场合。
图1固定管板换热器结构示意图优点:结构简单、紧凑。
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数最多,旁路最少;每根换热管都可以进行更换,且管内清洗方便。
缺点:壳程不能进行机械清洗;当换热管与壳体的温差较大(大于50°C)时产生温差应力,需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因而壳程压力受膨胀节强度的限制不能太高。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壳方流体清洁且不易结垢,两流体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场合。
2、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体和管束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场合。
结构特点是两端管板之一不与壳体固定连接,可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称为浮头。
图2浮头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优点:当换热管与壳体有温差存在,壳体或换热管膨胀时,互不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应力;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管内和管间的清洗。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详图
第一节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一、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9、《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二)编制内容及技术条件1、立式闸阀井及安装(1)闸阀直径:DN50~600;型号:SZ45T-10、SZ45T-16、SZ45X-10、SZ45X-16。
(2)结构形式:砖砌圆形井、钢筋混凝土矩形井。
(3)闸阀开闭均为地面操作。
(4)管顶覆土深度:H≤3000mm。
2、蝶阀井及安装(1)蝶阀直径:DN100~200、PN=0.6、1.0、1.6MPa;DN250~1800、PN=0.6、1.0MPa(2)蝶阀传动方式:蜗杆、正齿轮、锥齿轮。
(3)结构形式:砖砌圆形井、钢筋混凝土矩形井。
(4)管顶覆土深度:H≤3000mm。
(5)蝶阀开闭均为地面操作。
(6)蝶阀井的设计原则:1)蝶阀井分立式蝶阀井(DN100~200,PN=0.6、1.0、1.6MPa;DN250~1800,PN=0.6、1.0MPa)和卧式蝶阀井(DN450~1800,PN=0.6、1.0MPa)阀梃向上对着人孔或操作孔,开闭采用闸钥匙或开闸机,当管顶覆土深度大于最小覆土深度Hm时,可选用带加长杆的产品。
2)蝶阀井的尺寸按长系列法兰式蝶阀及伸缩接头计算选定。
伸缩接头安装的位置可以由设计人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但需核定安装尺寸以确保阀梃位置与人孔兼操作孔或操作孔位置匹配。
电力排管施工要求
电力排管施工要求一、施工工艺流程电力排管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沟槽支护→ C15混凝土基础→模板支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人井砌筑→养生→模板拆除→排管安装→回填碾压→恢复路面→竣工验收;二、电缆排管敷设的要求1.电缆排管所需孔数,除按电网规划确定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有适当备用孔供更新电缆用,但排管的最大规模不宜超过21孔;排管顶部土壤覆盖深度不宜小于0.5m,且与电缆、管道沟及其他构筑物的交叉距离应满足有关规程的要求;2.选择排管路径时,尽可能取直线,在转弯和折角处,应加工井;在直线部分,两工井之间距离以120~140m为宜,排管在工井处的管口应封堵;3.排管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沉陷;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并夯实,以免地基下沉损坏电缆;排管应有0.3%的坡度,使积水流向工井;4.工井的尺寸应考虑电缆的弯曲半径和满足接头安装的需要,工井的高度应使工作人员能站立操作,且不小于1.9m,工井底应有积水坑,向集水坑泄水坡度不应小于0.3%;5.工井内电缆支架应有良好的接地,托架应作防腐处理;工井内应预埋构件,便于在敷设电缆使用牵引机械时固定滑轮;6.排管建成后及敷设电缆前,应用试验棒疏通检查排管内壁有无尖刺或其他障碍物,防止敷设时损伤电缆;7.排管应使用对电缆金属护套无腐蚀作用的材料制成,如水泥管或玻璃钢管;管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小于150mm;管子内部必须光滑,管子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8.工井内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用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安装在工井内的金属构件皆应用镀锌扁钢与接地装臵连接;每座工井应设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在10%以上的斜坡排管中,应在标高较高一端的工井内设置防止电缆因热伸缩而滑落的构件;结合四流中路电力管道敷设,说明设计及施工要求:电力管道的敷设一般采用直埋式或钢筋混凝土管廊式;1.施工过程中,一般主线采用18孔玻璃钢管和18孔维纶水泥管;过路采用18孔玻璃钢管和6孔玻璃钢管;2.为便于施工和运行检修,电缆排管应设电缆人井工井,每50米左右设一个,人井均做拉环坑;3.排管底、顶的标高根据道路标高或人行道标高为准计算出的,排管顶覆土不小于700mm,排管按坡度要求施工,要求井盖顶的标高与道路标高相同;4.集水坑设在人井内,集水坑内用Φ125铸铁管就近排入雨水古力,排水坡度5%,也可设在检查井正下方,以利水泵抽水排水;5.排管敷设之前要先检查玻璃钢管或维纶水泥管有无损坏,排管内部清洁无杂物,排管敷设分段时要注意将管口临时封闭,以避免将杂物进入管内;6.排管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土建技术规范施工,每段垫层要操平,排管应达到平直,如遇特殊情况,为了让开其他工程管道与地下构筑物等,允许小于2°30′转角即12cm ∕每3m、但两座人井间仅许有一处转角;7.维纶管采用分层敷设,管间混凝土应保证质量,在浇捣混凝土时,沟内积水要予以排除,分层浇捣的厚度及层间工艺,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施工,施工完毕每孔排管应采用Φ127×600“铁牛”通过验收;8.为保证维纶管间距一致,应采用混凝土定位垫块,定位垫块不得放在管子的接头上,管子间的上下两层的定位垫块应错开,接头与垫块的距离不小于30cm;9.为使混凝土捣固时不从接头处向管子内渗入砂浆,接头要严密,应使每个接头相连的两根管子在套管的居中位置上,接头应按规定装配密封橡皮圈,若遇特殊情况管子与管子对拢不能装上套管,则接头处两根管子内壁必须都倒圆角,长度为5-10mm,外壁包以带状包扎带,包扎严密,不漏砂浆;10.每一孔排管在同一断面上不可构成铁磁回路,如环扎铁丝等;11.排管沟内装设-40x4镀锌扁钢连续接地线,以保证接地良好,接地线应和所有电缆支架相连,并与电缆终端杆接地体连接,接地线联接应符合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要求;三、人井1.人井平面位置与剖面标高详见电缆路径图与纵断面图;2.人井内壁、顶板与底板均用防水砂浆抹面,所有铁件要求热镀锌;3.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陷,人井与排管接缝处的排管底部之主钢筋应弯入人井墙内至少35d,也可以留插筋折角放入人井墙内,该处地基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30cm;4.人井端墙上与预留圆孔及排管竣工后,维纶管电缆留孔,均应做成喇叭孔内壁比外壁大40mm,端墙上预留圆孔中心离顶板净距为不小于250mm;5.人井与排管本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保护层30mm,底板下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四、人井分类1.直通分支型电缆人井;2.四通型电缆人井;3.直通型电缆人井;4.承重型电缆人井:位于车行道上及道路中心隔离带上的人井;人井内设电缆支架、接地装置、集水坑,并做防水;。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孔设置规范一、编制依据: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12J201 平屋面建筑构造3)、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二、屋面防水构造做法:屋面防水等级为I 级,屋面采用建筑找坡,泛水坡度为2%。
本工程屋面做法分为三种:A、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B、不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C、种植屋面A/B、上人/非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由上向下)构造为:①保护层:40mn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双向钢筋)②防水层: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③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④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⑤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⑥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⑦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C、种植屋面(从上到下)①种植土:500mn改良种植土;②滤水排水层:塑料夹层组合排水板H25; 土工布一层;③保护层:40mn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双向钢筋);④防水层1:4mn厚改性沥青耐穿刺防水卷材;⑤防水层2: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⑥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⑦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⑧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⑨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⑩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
三、透气孔施工工艺:3.1适用范围:屋面排气系统,属于屋面防潮排气技术领域。
在屋面分部施工中,屋面排气孔是为了及时排除找坡层中的水份,在屋面施工中广泛运用,以确保屋面找坡层中的水份及时排除,不会使防水层下的水份因高温蒸发不出,将屋面防水层顶起,破坏防水层。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第442条第7项,要求封闭式保温层或保温干燥有困难的卷材屋面,宜采取排汽构造措施。
16-屋面暗埋式排气管施工工法
屋面暗埋式排汽管施工工法1、前言屋面工程防水层施工前,受各种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防水基层以下各层次的含水率往往高于9%。
如果屋面含水率过高,在温度升高和自干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水汽压力,当防水层处于密闭状态时,这种水汽压力超过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时,会使防水层与基层脱离,产生鼓泡甚至破坏,从而影响防水质量和耐久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建项目传统做法是做成排汽屋面。
排汽管通常设置在屋面找坡层、保温层内。
排汽道纵横贯通,在交汇处竖向留置排汽孔,待一定时间各层自然干燥后,可拆除排汽孔并将防水层封闭。
目前,更多的做法则是永久性留置,并进行了适度细部装饰。
随着屋面混凝土结构整体现浇的大量应用,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屋面使用功能的扩充,排汽屋面施工势在必行且已相当普遍,但传统做法已不太适应使用要求。
本工法在不改变排汽功能的条件下,改进传统做法,经工程实践,收到很好效果。
2、工法特点本工法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1)排汽管网畅通、汇汽效果易得到保证。
(2)上人屋面实用性提高,保证上人屋面的使用功能,不影响上人屋面的美观。
(3)屋面防水层渗漏隐患减少、防水效果好。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屋面防水层位于找坡层和保温层上部,防水卷材施工需要采取排汽措施,且屋面有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设备房或排气烟道等结构的屋面排汽管道施工。
4、工艺原理所谓暗埋式排汽管是指排汽屋面的排汽管暗埋于防水层下,通过预留在出屋面的排烟道和设备房等突出屋面结构的墙体上排汽管道系统。
它利用排汽管网内压力相等,管网内外存在压力差即可排汽的原理,改变传统排汽屋面在屋面上均匀设置排汽孔的做法,将排汽口永久性隐蔽设置。
暗埋式排汽管在屋面上不留设排汽孔,减少屋面障碍物,增加屋面的实用性、美观性,克服传统排气屋面排汽孔易被碰撞受损形成渗漏的弊端,保证屋面排汽通畅,保证屋面防水效果。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前准备→楼梯间或排烟道等预埋排汽管→PVC塑料排汽管加工→基层上弹出排汽管位置线→找坡层、保温层施工→排汽管网敷设→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出汽口细部处理。
边坡给排水,降排水
边坡给排水,降排水9.1类型与特点边坡排水一般分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
地表排水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边坡及其周边的雨水等各种积水,避免其冲刷边坡、进入边坡岩体,影响边坡稳定。
地下排水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边坡的地下水位,提高边坡岩体的自稳能力。
地表排水设施主要有:周边截水沟、排水沟;当排水沟有跨沟交通要求时,可设置成排水暗沟;当排水沟纵向坡比较大或很大时,可设置成急流槽或跌水形式,以利消能、防止沟底遭水流冲刷。
当地面有裂缝时常采取地表边坡防水措施,如跨缝构造、填缝夯实等。
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渗沟、边坡排水孔、渗水井、排水洞和排水孔幕等。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质边坡基础开挖施工时,为了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常用井点降水措施。
常见边坡排水设施设置原则及施工要求见表9-1。
排水类型设置原则施工要求渗沟1.渗沟主要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适用于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的地层;2.填石盲沟用于流量不大,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大于10%;3.管式渗沟用于地下引水较长、流量较大的地段。
当渗沟长度100~300m时,其末端宜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4.洞式渗沟用于地下水流较大,或缺乏水管的情况1.渗沟顶部设封闭层,寒冷地区沟顶填土高度小于冰冻深度时,应设置保温层;2.渗沟开挖宜自下游向上游进行,并应边挖边支撑和迅速回填,不可暴露太久,以免造成坍塌;3.当渗沟开挖深度超过6.0m时,须选用框架式支撑;在开挖时自上而下随挖随支撑,施工回填时自下而上逐步拆除支撑;4.为方便渗沟检查维修,每间隔30~50m或在平面转角和坡度由陡变缓处宜设置检查井渗水井1.北方地区,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强透水层时,地面水流量不大,可修筑渗井将边沟水流分散至距地面1.5m以下渗透层中,将地面水通过竖井渗入地下排除;2.渗井直径50~60mm,井内填充材料下层透水范围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层以下填粗砂或砾石;3.填充料应采用筛选过的不同料径的材料,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渗水井顶部四周(进口部分除外)用黏土筑堤围护,井顶应加筑混凝土盖,严防渗井淤塞地下排水洞及排水孔幕1.排水洞布置在岩体内部,用于疏干边坡岩体渗水,降低岩体内地下水位;2.排水洞断面一般为(2.0~3.0)m×(2.5~3.5)m(宽×高),底板设排水沟;3.在排水洞内沿轴线方向向上一层洞或山体内布设排水孔,排水孔一般为仰孔,可布置成单排或双排,孔径大于50mm,最小孔排距为2.0m×2.5m,纵向形成排水幕;4.排水孔穿过地质缺陷和强风化岩体的孔段,应采用塑料盲管或塑料花管(塑料花管是网眼φ5mm、间排距3cm×3cm,梅花形布置且外包工业过滤布的PVC管)对其进行保护,以防塌孔或产生渗流破坏1.排水洞施工一般应超前于相同高程的边坡明挖;2.排水洞除进出口和地质不良地段一般可不衬砌,需要衬砌时衬砌混凝土应分段浇筑;3.底板可浇筑衬砌混凝土或找平混凝土,并设置排水沟、沉沙池、量水堰等;4.对排水洞衬砌段的顶拱应进行回填灌浆;5.地质条件差的地段排水洞也可采用喷锚支护,并设置周边排水孔;6.当排水洞具备条件后宜尽早施工排水孔;当需作孔内保护时,钻孔完成后应随即安装保护管和孔口装置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基础开挖时,如不采取边坡排水措施,容易在边坡上产生地下涌水、流砂等问题,导致开挖边坡失稳。
PVC排水管施工工艺
管道布置1管道明敷或暗敷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使用要求和建筑平面布置确定。
2 在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0℃以上,且极端最低气温一5℃以上地区,可将管道设置于外墙。
3 高层建筑中室内排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管宜暗设在管道井或管窿内。
2)立管明设且其管径大于或等于ll0mm时,在立管穿越楼层处应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施。
3)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的明敷排水横支管接入管道井、管窿内的立管时,在穿越管井、管窿壁处应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施。
4 横干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和防火墙;当不可避免确需穿越时,应在管道穿越墙体处的两侧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施。
5 防火套管、阻火圈等的耐火极限不宜小于管道贯穿部位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6 管道不宜布置在热源附近;当不能避免,并导致管道表面温度大于6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立管与家用灶具边缘净距不得小于0.4m。
7 管道不得穿越烟道、沉降缝和抗震缝。
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当需要穿越时,应设置伸缩节。
8 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应采取防止渗漏的措施。
9 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h1不得小于表10规定(图3.1.10):1)排水横支管与立管底部的垂直距离h1应按本规程第3.1.9条确定。
2)排水支管与横管连接点至立管底部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
3)排水竖支管与立管拐弯处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6m。
11 排水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
当无条件设置伸顶通气管时,宜设置补气阀。
12 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含隔热层)不得小于0.3m,且应大于最大积雪厚度。
在经常有人活动的屋面,通气管伸出屋面不得小于2m。
13 伸顶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排水立管管径。
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的地区,当伸顶通气管管径小于或等于125mm时,宜从室内顶棚以下0.3m处管径放大一号,且最小管径不宜小于110mm。
14 通气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2) 3) 两根及两根以上污水立管同时与一根通气立管相接时,应以最大一根污水立管按表3.1.14确定通气立管管径,且其管径不宜小于其余任何一根污水立管管径。
给排水标准图集列表
S420 S316 S422.1 S421 S416.2 S416.1 S315 S417 CS426(三) CS426(二) S141(一) S323 CS425(一) S422.2 CS426(一) CS425(二) 99S304 01S122-6 01SS105 01S122-7 01S122-5 01S122-2 01S122-1 01S122-4 01S122-3 01S122-8 01S122-10 01S122-9 01S123 01S201 01S125 01S302 01S305 01SS126 98S205 97S501-1 98S102 95SS103 95S517 95S124 96S406 92S303 02S403 02S101 02S701 02SS405-3 02SS405-4
建设(号2001) 建设1[6230号01]163 建质[2号001]248
号 建质[2002]48号 建质[2002]48号 建质[2002]48号 建质[2002]48号 建质[2002]48号 建质[2002]48号 建质[2002]48号 建建质质[[22000022]]4180号4 建质[2号002]104
800m3/h
S156 89S8165S31(6一4)~
(五) 87S157 89S9135S21(8一1)~ (五) 93S180 92S8187S01(6一2)~ (二) 86S158(一) 94S182 94S183
S461 90S470 85S9605S3S(8一51)~ (八) S419.2 S419.1
含氰污水混合反 应铸池铁(活连塞续式式浮)球 生产污阀水沉淀池 (含重铬力污排水空混式合)反 含应氰池污(水连处续理式池 含(氰非污重水力处排理空池 (钢重制力活排塞空式式浮)球 含铬污阀水处理池 电(解间法歇处式理)含铬 废电水解地法上处式理钢含筋铬 废皮水碗地式上防式冻钢给筋水
110kV电缆排管拉管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11OkV电缆排管拉管工程工艺及质量要求1、电缆排管施工工艺(1)排管工艺流程:沟槽开挖T排管垫层T排管安装T支模T排管混凝土包封T拆模T养护T阶段验收T回填T监理验收T竣工验收复测(2)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实地放样,并标出电缆井及排管沟槽开挖界面线,然后挖掘机进场按放样线标示界面进行开挖并留足设计要求边坡坡度,基底预留20cm厚度左右的土方由人工开挖修整,基槽开挖时的土方除预留回填土方暂时存放,其余均外运。
沟槽开挖较深时,可根据土质、地下水位等情况,决定是否需栗支护加固,同时沟槽内视情况确实是否要挖集水坑,保持沟槽内干燥,基槽检验结果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垫层排管及垫层下采用打夯机分层夯实。
1.115Omm厚C20混凝土垫层验槽合格后,应及时浇平基校,减少地基扰动的可能,同时严格控制平基底面高程,不能高于设计高程,低于设计高程不超过10πττι,基础经终凝前不得泡水,应进行养护。
(5)排管安装基础校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
①准备工作:先验收管材质量,对于有裂痕、破损现象的管材予以退回,不宜使用;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
在一个井段内应挑选管壁厚度一致的管子予以安装;在一井段两头,根据管道中心桩,钉好两侧边线铁纤,其距管中距离等于管外径的1/2加上一个常数(小于50mm为宜);验收平基合格后,方可进行下管。
②下管及稳管:控制安装管的中线位置。
用尺量取管外皮距边线的距离,与自己选定的常数对比,不超过允许偏差时为正确;控制管道的管内底高程,用水准仪测量;调整管道中心及高程时,必须将管子垫稳卡牢,必要时可在管两侧设撑杆;遇电缆并处安装需要断截短管时,其破茬不得朝向检查井内。
电力管采用密封圈连接。
管标准长度12米,电缆排管管枕间距不宜超过2米,距入井外壁米处设管枕。
③管道包封殓模板的支立电力排管包封硅模板采用胶合板,支立前按照浇筑厚度先拼装好,拼装高度略大于混凝土浇筑高度,接缝有防止漏浆措施。
管路布置原则
4.舾装生产设计综合布置要领4.1.管路布置基准4.1.1.布置原则4.1.1.1.管子的布置内底板以下的管子,由大到小,由下到上,布置顺序是先布舱底压载、海淡水冷却、燃滑油、蒸气、压缩空气、透气测量管等。
内底板以下管路布置是:a)D N≥150mm的管子布置在最低层;b)65≤DN≤125mm的管子布置在中间层;c)D N≤50mm的管子布置在上层;d)遥控管组成管子布置最顶层;e)管子走向组成线,便于布管码。
在布置各种设备时,用细线条把设备最大外形尺寸给出,省略设备中的内线条。
但设备中心线和管子所连接的部件接口,一定要明晰。
设备布置的位置要保证有拆卸的空间,并且也应符合有特出要求的接口高度。
4.2.布管应注意事项4.2.1.在保证各系统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美观整齐。
节省空间,管材消耗少,减少连接件,弯曲少,便于拆装,便于操作,便于加工弯管焊接,便于管子表面处理,便于交通运输。
管路布置时,应尽量满足分段划分要求,尽量提高管子的预装率,及减少因预装引起的返工率;同时也应考虑油漆船体结构的可能性,并符合原理图的要求。
4.2.2.各区各类设备由大到小,由下到上进行统一布置,便于拆卸、调试、维修、操作方便。
4.2.3.设备周围应确保操作空间的实际距离。
4.2.4.主电机、主配电箱上面不准布置,如无法避开一定要在上面通过管子时,中间不能设可拆接头,必要时还要在管子接头下面电气设备上方设遮隔板。
4.2.5.各设备基座进行统一配套和布置,按实际情况用垂直型或人字型基座。
但基座与结构连接处不应设置垫板。
4.2.6.管路大附件和甲板、舱壁开孔配贯通布置,如泵、阀件、滤器、冷却器等安装位置,应便于安装、拆修、保养、检查、方便操作,多层管子还要考虑拆装的可能性。
4.2.7.按系统原理,先水管后油管,先大管后小管布置。
4.2.8.布管时要尽量满足管路生产设计软件系统的要求,并结合本厂酸洗、镀锌的能力。
采用机弯时,一条管子不能超过四个弯角;考虑喷涂、喷塑工艺时,一条管最宜一个90º弯角或两个小弯角。
工艺图形符号大全
管道及附件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管道: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管道四通连接管道:用汉语拼音字头表示管道类别流向导管:用图例表示管道类别坡向交叉管:指管道交叉不连接,在下方和后面的管道应断开套管伸缩器三通连接波形伸缩器弧形伸缩器管道滑动支架方形伸缩器保温管也适用于防结露管防水套管多孔管软管拆除管可挠曲橡胶接头地沟管管道固定支架防护套管管道立管检查口排水明沟清扫口排水暗沟通气帽弯折管雨水斗表示管道向后弯90°弯折管排水漏斗表示管道向前弯90°存水弯圆形地漏方型地漏阀门套筒自动冲洗箱挡墩管道的连接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法兰连接活接头承插连接转动接头管堵管接头法兰堵盖弯管偏心异径管正三通异径管斜三通乙字管正四通喇叭口斜四通螺纹连接阀门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阀门电动阀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阀门角阀液动阀三通阀气动阀四通阀减压阀闸阀旋塞阀截止阀底阀球阀消声止回阀隔膜阀碟阀温度调节阀弹簧安全阀压力调节阀平衡锤安全阀电磁阀自动排气阀止回阀浮球阀气开隔膜阀气闭隔膜阀延时自闭冲洗脚踏开关阀放水龙头疏水器皮带龙头室外消火栓洒水龙头室内消火栓(单口) 化验龙头室内消火栓(双口) 肘式开关水泵接合器消防喷头(开式) 消防报警阀消防喷头(闭式)卫生器具及水池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水盆水纸立式洗脸盆用于一张图只有一种水盆或水池洗脸盆浴盆化验盆、洗涤盆挂式小便器带蓖洗涤盆蹲式大便器盥洗槽坐式大便器污水池淋浴喷头矩形化粪池妇女卫生盆HC为化粪池代号立式小便器圆形化粪池除油池放气井YC为除油池代号沉淀池泄水井CC为沉淀池代号降温池水封井JC为降温池代号中和池跌水井ZC为中和池代号水表井雨水口本图例与流量计相同设备及仪表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泵用于一张图只管道泵有一种泵离心水泵热交换器真空泵水-水热交换器手摇泵开水器定量泵喷射器磁水泵集气罐除污器过滤器上图:平面下图:立面水锤消除器暖风机浮球液位器温度计搅拌器水流指示器散热器上图:平面压力表下图:立面自动记录压力自动记录流量计表电接点压力表转子流量计流量计减压孔板暖通工程图形符号线型 | 风管及部件 | 通风空调设备 | 阀门线型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粗实线细虚线中实线细点划线细实线细双点划线粗虚线折断线中虚线波浪线风管及部件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风管送风管上图为可见剖面下图为不可见剖面排风管上图为可见剖面下图为不可见剖面风管测定孔异径管柔性接头中间部分也适用于软风管异形管(天圆地方)弯头带导流片弯头圆形三通消声弯头矩形三通风管检查孔伞形风帽筒形风帽百叶窗锥形风帽插板阀本图例也适用于斜插板送风口蝶阀回风口对开式多叶调节阀圆形散流器上图为剖面下图为平面光圈式启动调节阀方形散流器上图为剖面下图为平面风管止回阀防火阀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三通调节阀通风空调设备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通风空调设备左图适用于带传动加湿器部分的设备,右图适用于不带传动部分的设备空气过滤器电加热器消声器减振器空气加热器离心式通风机空气冷却器轴流式通风机喷嘴及喷雾排风机盘管管风机挡水板流向:自三角形的底边至顶点压缩机喷雾式滤水器阀门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安全阀膨胀阀散热放风门手动排气阀散热器三通阀(二)管道工程图形符号管道及附件 | 管道的连接| 阀门| 卫生器具及水池| 设备及仪表管道及附件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管道: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管道四通连接管道:用汉语拼音字头表示管道类别流向导管:用图例表示管道类别坡向交叉管:指管道交叉不连接,在下方和后面的管道应断开套管伸缩器三通连接波形伸缩器弧形伸缩器管道滑动支架方形伸缩器保温管也适用于防结露管防水套管多孔管软管拆除管可挠曲橡胶接头地沟管管道固定支架防护套管管道立管检查口排水明沟清扫口排水暗沟通气帽弯折管表示管道向后弯90°雨水斗弯折管表示管道向前弯90°排水漏斗存水弯圆形地漏方型地漏阀门套筒自动冲洗箱挡墩管道的连接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法兰连接活接头承插连接转动接头管堵管接头法兰堵盖弯管偏心异径管正三通异径管斜三通乙字管正四通喇叭口斜四通螺纹连接阀门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阀门电动阀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阀门角阀液动阀三通阀气动阀四通阀减压阀闸阀旋塞阀截止阀底阀球阀消声止回阀隔膜阀碟阀温度调节阀弹簧安全阀压力调节阀平衡锤安全阀电磁阀自动排气阀止回阀浮球阀气开隔膜阀气闭隔膜阀延时自闭冲洗阀脚踏开关放水龙头疏水器皮带龙头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单洒水龙头口)室内消火栓(双化验龙头口)肘式开关水泵接合器消防喷头(开式)消防报警阀卫生器具及水池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水盆水纸立式洗脸盆用于一张图只有一种水盆或水池洗脸盆浴盆化验盆、洗涤盆挂式小便器带蓖洗涤盆蹲式大便器盥洗槽坐式大便器污水池淋浴喷头妇女卫生盆矩形化粪池HC为化粪池代号立式小便器圆形化粪池除油池YC为除油池代号放气井沉淀池CC为沉淀池代号泄水井降温池JC为降温池代号水封井中和池ZC为中和池代号跌水井雨水口水表井设备及仪表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泵用于一张图只有一种泵管道泵离心水泵热交换器真空泵水-水热交换器手摇泵开水器定量泵喷射器磁水泵集气罐过滤器除污器上图:平面下图:立面水锤消除器暖风机浮球液位器温度计搅拌器水流指示器散热器上图:平面下图:立面压力表自动记录压力表自动记录流量计电接点压力表转子流量计流量计减压孔板电气符号一、线路敷设方法1、穿焊接钢管敷设:SC2、穿电线管敷设:MT(JDG、KBG)3、穿硬塑料管敷设:PC4、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5、电缆桥架敷设:CT6、金属线槽敷设:MR7、塑料线槽敷设:PR8、用钢索敷设:M9、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10、穿金属软管敷设:CP11、穿水煤气管敷设:RC12、电缆沟敷设:TC13、直接埋设:DB14、混凝土排管敷设:CE二、导线敷设方式1、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2、暗敷设在梁内:BC3、沿柱或跨柱敷设:AC4、暗敷设柱内:CLC5、沿墙面敷设:WS6、暗敷设在墙内:WC7、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8、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9、吊顶内敷设:SCE10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三、灯具安装方式1、线吊式自在器线吊式:SW2、链吊式:CS3、管吊式:DS4、壁装式:W5、吸顶式:C6、顶棚内安装:CR7、墙壁内安装:WR8、支架上安装:S9、柱上安装:CL10、座装:HM11、嵌入式:R21。
一种箱房用卫生间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及专利技术
一种箱房用卫生间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房用卫生间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集装箱房屋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选用。
集装箱房屋有如下优势特点:运输方便、现场施工简单快速、安全风险低、绿色环保、抗震抗风能力强、结构强度高、产品成本低、重复多次转移使用等。
卫生间是现代的房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卫生间由于经常需要用于洗澡,故卫生间排水结构的性能好坏非常重要。
而现有的卫生间的排水结构均采用地漏进行排水,地漏排水过于缓慢,常常出现地漏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房用卫生间排水结构,其具有提高排水效率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房用卫生间排水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表面上铺设有多排瓷砖,相邻两排的瓷砖接缝处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上铺设有过滤网;排水槽一端较高,另一端较低,排水槽较低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支管,底盘内设有第二支管,第二支管横向贯通所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连通有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排的瓷砖上设置排水槽,通过排水槽对瓷砖表面的水排出,增加排水效率;在排水槽上设置长条形的过滤网,增大过滤面积,降低由于过滤步骤而导致堵塞的概率,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横截面呈梯形,排水槽两侧为相对的倾斜面,两倾斜面之间的间距上窄下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在排水槽内形成能暂时蓄存水的容器,保证瓷砖表面的水能及时排出。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上侧开口的边缘倒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上侧开口倒圆角设置,减少割伤或磕碰的意外风险。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两侧的倾斜面上开设有插孔,过滤网的两侧插入到插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过滤网平铺设置在排水槽上,将过滤网卡接与插孔内,对过滤网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两倾斜面的上侧间距设置在6mm~10mm,排水槽的两倾斜面的下侧间距设置在15mm~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