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加与减(三)-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加与减(三)-北师大版

第6单元加与减(三)第1课时图书馆(1)【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及第69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算式卡片、磁铁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和列竖式计算,那么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同学们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察呢?85-50=46-6=53+30=77-24= 86-36= 74-30=(学生口算齐答)68-7= 41+27=(指名竖式计算)2.同学们,图书馆又来新书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图书馆)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探究解决方法。

问题1:《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1)怎么列式 ? ( 板书:28+4=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童话世界》有28本,《丛林世界》有4本。

28+4就是求两种书共有多少本)(2)讨论算法:①怎样计算28+4=?(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②反馈计算方法。

生1:先算8+4=12,再算20+12=32。

生2:把4分成2和2,先算28+2=30,再算30+2=32。

生3: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生4:借助小棒。

生5:用竖式计算。

2 8+ 143 2师:能说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吗?A.列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章主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操作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2.能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与减法的规则进行计算;3.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增强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1.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教学难点1.运用加法与减法的规则进行计算;2.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法与减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猜数字游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在黑板上写下“48+17-9=?”并让学生猜出这个数是多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数码拼图游戏,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激发其参与兴趣,进而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正式学习加法1.让学生认识加号(+)的符号,并通过数轴中的加法表演来加深学生的认识;2.小组讨论练习。

例如:小明有3支铅笔,小红有4支铅笔,你们带了2支铅笔,你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请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

减法1.让学生认识减号(-)的符号,并通过数轴中的减法表演来加深学生的认识;2.小组讨论练习。

例如:小明有6支铅笔,给小红2支,还剩几支铅笔?请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

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口算,以及书写算式进行加减运算。

例题:32+8-5=25,让学生口算。

然后再由教师在黑板上把这道题目用加减法算出答案。

归纳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加减法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准确,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并在运用加减法时加深了学生对数轴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但后面练习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分类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以确保教学有效性。

授课建议1.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案中已经提前明确,授课前需要仔细准备,以确保教学顺畅;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口算、小组讨论、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3.授课时注意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加强交流互动。

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第6单元 加与减(三)

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第6单元 加与减(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第1课时图书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70页内容。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3、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4、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进位加的算理和方法。

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新课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书店买课外书,看看在那里会碰到什么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第一步:让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条件提数学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2、探讨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28+4=()(2)分4人小组交流算法。

要求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

(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8根,再摆4根,然后把4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28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28+2=30,再算30+2=32。

算法三:先算8+4=12,再算20+12=32。

算法四:列竖式:28+ 432(学生已经学会了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已经有了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4)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分组进行交流,并说明自己选这种算法的原因。

3、练习“试一试”(1)“你想买哪两本书,需要多少钱?”□○□=□(元)先请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2)“有30元钱,可以买哪些书?”学生独立思考、做题;分4人小组交流,组长统计计算方法,评选出每个小组中想出方法最多的“智多星”;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摘苹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摘苹果

生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 38 看作 40,17 看作 20, 40+20=60(个),60=60,装得下。
二、 师:两位同学的估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探究 生:两位同学都用了凑十法。
体验
不同的是,淘气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笑笑把两个数都看成了整十数。
师:用整十数来估算很便利。像这样把 17 和 38 看作整十数来进行计算的方法,叫估算。 经历
十个
位位
38 + 1 17
55
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
(三)算一算,说一说。(出示教材第 71 页习题课件)
师:我们已经把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1)请同学们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留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取的时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并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
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算法。
教学 策略
1. 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觉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2. 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必要性,鼓舞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从而培育 学生的估算意识。
生 1:笑笑摘了 38 个苹果,淘气摘了 17 个苹果。 复习 导入 生 2:箱子里最多可以装 60 个苹果。
(板书:摘苹果)
(一)估一估。
师:估一估,这个箱子能装的下吗?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把 38 看作 40,17 不变,17+40=57(个),57﹤60,装得下。
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进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与减(一)、加与减(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题目,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复杂的加减题目,并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题目,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5.拓展: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六加与减(三)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六加与减(三)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六加与减(三)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认识减法和减数的概念;
4.通过实例学习减法运算;
5.能够熟练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6.提高学生的算术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减法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1. 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
•通过实例解释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比较加法、减法的异同点,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游戏和例子,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加与减之间的转化关系。

2. 教授减法的运算方法
•讲述减数、被减数、差值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减法的算法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减法的运算技巧,能够灵活运用。

3. 进行实例演练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4. 课堂练习
•提供一定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鼓励学生多种方式解题,并找到最优解;
•对练习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
•采用直观、形象、简明的语言教授,让学生理解难度降低;
•在课堂中多采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评价,找出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和指导。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doc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doc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计划一、学习内容: 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在教学种借助直观模型,在操作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提供多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能正确的、迅速的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图书馆 1课时摘苹果 1课时练习四 2课时阅览室 2课时跳绳 2课时练习五 2课时教学内容图书馆课时 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馆”主题图。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书馆》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书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图书馆》教学设计【三思而后教】一思:学习内容处于什么位置?《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的第一课,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本课承接第五单元中两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内容,进一步对“竖式计算”进行巩固。

本节课预计完成两课时中的第一课时。

二思:学生认知处于什么水平?孩子们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就对数、加法关系、减法关系有着丰富的感性认知,这种认知含涵了以实物、图形、符号、数线等多种方式表征基本的数与数量关系;在本册第一单元的20以内加法中,已经有了类似8+5=13这样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第五单元在计数器的基础上又认识了竖式计算,这些对于本课的学习都是很好的铺垫和支撑。

按以往的经验来看,没学习这个内容之前,有大部分孩子已经能用竖式计算或者其他方法算出进位加法的结果。

三思:本课的能力生长点在哪里?进位加法的核心知识点是“满十进一”,将这一核心点充分展现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抓住“哪里满十?向哪进一?”这样的关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探究,进而促进知识与能力双生长。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本课做如下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情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多元表征,在不同思路的碰撞中突出算理,理解“进位”的过程。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用各自能理解的方式理解“哪里满十、向哪进一、怎样表示”等问题。

【学习准备】教学课件、计数器(教具、学具)、小棒(教具、学具)。

【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发问题,模型助力思考。

“智慧老人的图书馆就要开业啦,他正在摆放各种图书,瞧,这是他摆完的一个书架!从这上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孩子发表,教师将信息逐条整理到黑板上。

)你能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孩子发表,教师根据孩子的问题用连线的方式帮助记录。

)【设计意图】简单直接的生活化情境引入,为整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做好了准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first and second mathematics, volume six, add and subtract three teaching plans (New Taipei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计划一、学习内容: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在教学种借助直观模型,在操作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提供多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学习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1.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能正确的、迅速的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图书馆1课时摘苹果1课时练习四2课时阅览室2课时跳绳2课时练习五2课时教学内容图书馆课时1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同步精品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同步精品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同步精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的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此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以及加减法的应用等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加减法的策略和应用。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利用数线辅助加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加减问题等。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部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规律理解困难;
-学生在运用数线模型时可能存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
-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对措施:
-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我将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运算规律;
-通过重复演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对数线模型操作的熟练度;
3.互动区:在板书的一侧,用于记录学生的想法、疑问和解答,鼓励学生参与板书过程。
板书的作用在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强化重点,理清思路。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重点和难点,增强视觉效果;
-采用简洁的图表和符号,避免冗长的文字描述;
-在书写过程中,适时停顿,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进行思考和总结。
(3)解决生活中的加减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学会运用数线等工具辅助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使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认识数学的价值;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材分析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材分析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材分析教案设计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加与减(三)学习内容: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会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3、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图书馆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课时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在解决进位加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2、在解决进位加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第三课时摘苹果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第四课时练习四(1)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6单元《跳绳》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6单元《跳绳》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跳绳》教学设计课题图书馆单元第六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下学习目标1.根据教材创设的情景,通过拨计数器探索并掌握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借一当十”并会计算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找出得数最大的星星。

2.用竖式计算。

提问:怎样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反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个位不够减时,可从十位借1当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二、导入新课师:有一种体育运动,一直备受人们的追捧,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那是什么呢?猜一猜。

课件出示:双手摇啊摇,双脚跳啊跳,摇出一身汗,还在原地跳。

(打一儿童玩具)师:跳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运动。

你瞧,小红、小亮、小东已经正在练习跳绳呢!课件出示:板书课题:跳绳学生独自猜一猜:是跳绳。

通过猜谜语,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师:表中记录了三人的跳绳情况,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师: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反馈: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小红比小东多跳多少下?……二、探究计算方法师:要解决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反馈:需要知道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教学设计

六加与减(三)图书馆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探究法学法:小组合作教具:计数器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馆”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2)在本子上写出所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体会算理。

1. 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多少本?(1)学生尝试计算。

(2)独立列式。

2.探索算理。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3)列竖式: 2 8+ 1 43 2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再算一算,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1)在数线图画一画,算一算,并结合画图说一说。

(2)利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

四、课题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完成课本第69页圈一圈,算一算。

2、用竖式算一算。

58+7= 52+32= 38+6= 8+27=3、完成课本第70页3、4题,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4、课本第70页“练一练”第5、6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教学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生进一步接触竖式计算,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多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基础。

本单元不仅仅是学习计算的方法和技能,还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运算的含义,发展数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

本单元教材设计安排了“图书馆”“摘苹果”“阅览室”“跳绳”四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列竖式的规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并且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估算和计算能力,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单元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但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并不完全相同,思考的角度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就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学要求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教材提供的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教学中渗透估算意识。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

所以在教学中都力求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必要性,有目的地渗透估算的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估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

在计算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建议1.通过创设情境,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通过不同的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北师大版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北师大版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图书馆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探究法学法:小组合作教具:计数器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馆”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2)在本子上写出所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体会算理。

1. 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多少本?(1)学生尝试计算。

(2)独立列式。

2.探索算理。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3)列竖式: 2 8+ 1 43 2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再算一算,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1)在数线图画一画,算一算,并结合画图说一说。

(2)利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

四、课题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完成课本第69页圈一圈,算一算。

2、用竖式算一算。

58+7= 52+32= 38+6= 8+27=3、完成课本第70页3、4题,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4、课本第70页“练一练”第5、6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第 1 页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 第六单元, , 加与减三, , 教案篇一: 2019 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0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0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 100 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在教学种借助直观模型,在操作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提供多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 10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第 2 页 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 18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能正确的、迅速的计算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共 9 课时。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复习(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复习(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复习(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口算和练习完成加法、减法的基本数学运算。

2.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启发发散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加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规律。

2.减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规律。

3.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和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及其实际应用。

2.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发散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及方法1. 创设情境(5分钟)在课堂上引入一道趣味数学问题,即多少个两元硬币才能凑成十元。

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引导他们口算出答案。

2. 引入知识点(1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板书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

3. 拓展知识点(20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拓展知识点,例如:小华家有3只铅笔,2只被妈妈弄丢了,还剩下几只?小明吃了一个苹果,还有两个苹果,他原来有多少个苹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知识点(10分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每个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实际应用。

5. 练习操练(2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加减法的小练习,例如:2+5=, 8-4=,4+3-2=等,加深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

6. 展示应用(2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如果有10个人,每个人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如果一个小孩有5颗糖果,他同学有3颗,他们一共有几颗糖果?让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加减法练习的表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适配。

数字编号口算3122734455六、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练习的成绩来进行评价。

以学生的练习为主要依据,评估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同步精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同步精品教学设计)
-设计一组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凑十法、借十法的计算技巧;
-结合生活实际,编写两道应用题,要求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并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2.口头作业:
-与家长共同讨论家庭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找零、物品数量增减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向家长介绍凑十法、借十法的计算方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实践作业:
-利用废旧物品或教具,设计一个加减法游戏,与同学或家长一起玩,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收集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以图文形式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们分享。
4.拓展作业: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多位数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等;
-探索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发现并证明一些有趣的数学性质。
作业要求:
1.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要求书写工整、解答清晰;
2.家长应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鼓励孩子克服困难;
3.教师应及时检查作业,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引入
-通过一个关于小动物们摘果子的故事,引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故事中,小猴子们摘了30个果子,然后又摘了20个,最后分给了其他小动物们一些,问最后还剩多少个果子。
-通过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小猴子们最后剩下的果子数量。
2.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加与减(三)图书馆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探究法学法:小组合作教具:计数器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馆”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2)在本子上写出所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体会算理。

1. 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多少本?(1)学生尝试计算。

(2)独立列式。

2.探索算理。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3)列竖式: 2 8+ 1 43 2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再算一算,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1)在数线图画一画,算一算,并结合画图说一说。

(2)利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

四、课题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完成课本第69页圈一圈,算一算。

2、用竖式算一算。

58+7= 52+32= 38+6= 8+27=3、完成课本第70页3、4题,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4、课本第70页“练一练”第5、6题。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图书馆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2 8 + 4 =3 2 (本)8+4=12 28+2=3020+12=32 30+2=322 8 + 4 =3 2(本)2 8+ 1 43 2答: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有32本。

课后反思: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在解决进位加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2.熟练正确的计算进位加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1、熟练正确的计算进位加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

教法:练习法学法:练习法教具:小黑板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填空。

1.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从( )位加起。

2.笔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 )位进3.比75多20的数是( )。

4.比75少20的数是( )。

5.72比40多( )。

二、出示口算卡片36+4 46+4 38+7 76+8 62+7 20+5这一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练习。

1.完成70页第7题2.竖式计算。

45+6= 7+58= 89+7= 64+ 8 = 38+9= 77+6=55+5=3.在○里填上”>”“<”或“=”。

26+8○30 6+47○80 39+9○5873○5+68 83○76+7 56+5○6+55第二课时1. 竖式计算。

23+8= 44+6= 56+5=37+4= 78+6= 29+3=66+8= 32+9= 26+5=2.小林折了46只纸鹤,淘气折了7只纸鹤。

两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3.八一小学四、五年级共有学生45人,在早餐时每人发一盒牛奶,还剩下9盒。

一共订了多少盒牛奶?板书设计:综合练习课后反思:摘苹果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法:引导探究学法:交流探究教具:小黑板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

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3)问题: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更方便呢?为什么?(4)总结提升。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

教师完善。

3 8+ 1 1 75 5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第二课时(练习)教学过程:一、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估一估,哪两袋珠子合起来够穿一条项链?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3.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用竖式计算4、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4题。

森林医生二、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

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作业布置:回家考考爸爸、妈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摘苹果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把38看作40,17看作20。

40+20=60装得下。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3 8 + 1 7= 5 5(个)3 8+ 1 175 5教学反思:练习四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

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

2.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

学习目标:能熟练的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练习法学法:练习法教具:小黑板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算一算9+18= 38+36= 44+36= 72-31=二、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第73页第3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弄清题意。

(2)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把得数相同的小动物连在一起。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出示课本第73页第5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出示课本第74页第7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如20与某数的和在65—75之间,才算打中。

(2)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3页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拓展练习1.完成课本第74页第6题。

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2.完成课本第74页第8题。

(1)教学时说清游戏规则。

(2)指名两名学生示范,再组织全班进行游戏。

同桌一人说一个数,合作完成游戏。

五、课堂作业用竖式计算。

23+17= 67+15= 16+29= 55-50= 56+28=65+29= 48+46= 73+27= 39+45= 18+56=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2=□0 43+29=□2 75+18=□3 39+41=□0 54+17=□1 26+17=□3 37+59=□6 64+28=□2 54+28=□2 75+16=□1二、竖式计算。

57+28= 48+25= 33+49= 49+19= 64+18=三、解决问题1.我有26朵花,姐姐比我多17朵,姐姐有几朵花?2.小明有一些枣,吃了20个,还剩39个,原来小明有多少个枣?3.妈妈有100元钱,想买一件56元的上衣和一条28元的裤子,应找回多少元钱?4.在一次跳绳比赛中,小亮跳了80下,小花跳的比小亮多20下,小花跳了多少下?5.“六一”节文艺节目表演,一年级参加15人,二年级参加18人,三年级参加23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板书设计:练习四课后反思:阅览室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计算的兴趣。

学法: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教具:主题图学具:小棒练习本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 出示:“阅览室”的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2)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以“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为例。

(1)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2)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1)借助小棒。

(2(3),20 + 3 = 23 。

(4)3 0- 72 3注意:用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减被借走的“1”,教学时要结合摆小棒或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