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温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2章第1节 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

第2章第1节 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电势能和电势教学设计热平衡概念用的系统。

因此们的状态不发生处于热平衡的。

,也适用于两个 :可以说,只要 :变化,我们就• •甲.、原来没有发勺由两个系统在接 t说这两个系统0 O乙n匕过作友触时它充原来是学生阅读热平衡定律的内容,类比数学中平行线的原理。

2、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

思考2:处于热平衡的系统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宏观特征?3、温度: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热学性质”。

我们就把表征这一“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用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

观察现象:最后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水银温度计的温度也不再升高,此时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加强学生对热平衡定律内容的理解,为下一步引出温度做铺垫。

温度是系统的热学性质,不再是初中简单的“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让学生通过练习 更好的理解什么 是平衡态以及温度是标志一个物 体与其他物体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温度相同,若 温度不同即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则系统一定存在着 热交换。

课堂练习2: 一金属棒的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c 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 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棒所处的状 态是否为热平衡态?为什么?解析:因金属棒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 100℃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时, 金属棒两端温度始终不相同,虽然金属棒内部温度 分布处于一种从低到高逐渐升高稳定状态,但其内 部总存在着沿一定方向的能量交换,所以金属棒所 处的状态不是平衡态。

思考3:你知道常用温度计的上的刻度是怎样 划分的吗?三、温度计与温标1、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称为温标。

(1)温标的建立包含三个要素:①选择温度计中用于测量温度的物质,即测温思考问题,并 作出解释。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理解两种温标, 知道生活中的温 标与热力学温标 的不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温度和温标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温度和温标

第四節溫度和溫標一、教學目標:1、知道什麼是狀態參量,什麼是平衡態。

2、知道什麼是熱平衡,什麼是熱平衡定律。

3、知道溫度的表示方法。

4、知道常見溫度計的構造,會使用常見的溫度計。

5、理解攝氏溫標和熱力學溫標的轉換關係。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本節的重點是熱平衡的概念及熱平衡定律以及溫度、溫標的建立和使用。

本節的難點是利用熱平衡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掌握溫標之間的轉換關係。

三、教學方法與建議閱讀法、實例分析法四、學情分析在本節課本中引入了系統、狀態參量、平衡態、熱平衡等一系列概念,並根據熱平衡來定義溫度。

這樣定義溫度,使學生對溫度這個物理量的理解比初中“冷熱的程度”這一說法深刻了很多,但又和初中的說法是一致的。

初中物理學習中,學生知道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過程,而現在根據熱平衡定律明確了這一操作過程的物理原理。

對許多與溫度有關的物理現象,現在都可以用新的概念來重新認識。

因此,要想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接受本節的新概念、新方法,可以採用對比初高中知識的不同,來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

五、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杯子中盛有正在熔化的0℃的冰水混合物,若將其移至0℃的房間,冰和水品質各怎樣變化?說說其中的道理.思考:初中階段學習的熱傳遞方向是怎樣的?若兩個接觸物體間沒有發生熱傳遞.這兩個物體一定具有怎樣的共性?(二)進行新課1、平衡態與狀態參量請學生閱讀課本,歸納以下概念:(1)系統:物理學中,把所研究的物件稱為系統。

系統以外的周圍物體稱之為外界或環境,系統與外界之間往往存在相互的作用.在物理學研究中,對系統內部問題,往往採取“隔離”分析方法,對系統與外界的相互作用問題,往往採取“整體”分析的方法.(2)狀態參量:描述物質系統狀態的宏觀物理量叫做狀態參量.物理學中,需要研究系統的各種性質,包括幾何性質、力學性質、熱學性質、電磁性質等等.為了描述系統的狀態。

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體積描述它的幾何性質,用壓強描述力學性質.用溫度描述熱學性質等等。

教学设计1:2.1 温度和温标

教学设计1:2.1 温度和温标

2.1 温度和温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转换关系.2.理解如何确定温标.3知道什么是热平衡和平衡态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操作过程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培养学生摸索新器材使用方法的能力。

3.通过为同学小组讨论分析讨论理解平衡态与热平衡态教学重点1.热平衡的定义及热平衡定律的内容。

2.两种温标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对平衡态与热平衡的理解2.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计算。

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新课导入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8 ℃,这种测温的方法是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沸水的温度为100 ℃,在这两温度之间等分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为1 ℃,这种标注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标。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标注温度的方法吗?它们与摄氏温度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教学1.平衡态和状态参量: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1)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

(2)平衡态:系统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这种情况下就说系统达到了平衡态。

思考:一根长铁丝,一端插入100 ℃的沸水中,另一端放入0 ℃恒温源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温度随铁丝有一定的分布,而且不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是否为平衡态?提示:这种状态不是平衡态,只是一种稳定状态,因为存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对平衡态的理解:①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不受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压强、体积和温度)不随时间变化.②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注意: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各处温度相等,但温度各处相等的系统未必处于平衡态。

2.热平衡与温度(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了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2)热平衡: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温度与温标教案

温度与温标教案

温度与温标教案第一篇:温度与温标教案7.4 温度和温标学习目标1、知道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2、理解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

了解热力学温度的应用3、理解温度的意义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5、掌握温度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温标、热力学温标,以及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理解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转换关系。

学习重、难点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本节的重点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完成、教师点拨知识链接1.初中物理中对“温度”的定义是:2.摄氏温标是如何规定的?3.你还知道哪几种温标?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仔细反复研读教材初步掌握本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状态参量:在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时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等等。

这些,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

2、平衡态与非平衡态(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平衡态与非平衡态)【补充说明】在外界影响下,系统也可以处于一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但这不是平衡态。

比如:一根长铁丝,一端插入1000C的沸水中,另一端放在00C恒温源中,经过足够长时间,温度随铁丝有一定的分布,而且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不是平衡态,只是一种稳定状态,因为存在外界的影响,当撤去外界影响,系统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就会变化。

②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而力学中的平衡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③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

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由于涨落,仍可能发生偏离平衡状态的微小变化。

3、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是指【说明】热平衡概念不仅适用于相互作用的系统,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

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他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4、热平衡定律又叫,其内容表述为:。

2.1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1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②举例生活中的温度应用,如冰淇淋的冷冻、汽车的加热等,让学生感受到温度和温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③设计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参与温度转换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强调温度和温标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温度和温标。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温度和温标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温度和温标的历史与发展》:介绍温度和温标的概念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重要科学家对其贡献。
《温度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温度控制在不同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电子制造、食品保存等。
探究温度变化对物体性质的影响,如热膨胀、热传导等。
研究温度和温标在环境监测、气候变迁等方面的应用,关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反思与总结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讲解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时候,我用了两个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温度下的膨胀程度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个温标的差异。这个实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很有深度的问题。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学生是在积极思考的。
2.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温度和温标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规范实验操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鼓励学生课下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1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温度和温标

温度和温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转换关系.
2.理解如何确定温标.
3知道什么是热平衡和平衡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操作过程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培养学生摸索新器材使用方法的能力。
3.通过为同学小组讨论分析讨论理解平衡态与热平衡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小结
PPT
展示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引导
补充说明
展示各种温度计
讲解说明
播放视频
提出问题
思考
讨论
思考回答
讨论
观察
思考理解
观看思考
讨论总结
将问题直观展现给学生
通过讨论分析明确问题,加深理解
回顾已学知识
将所学知识引入生活实际 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开拓学生视野
使学生对温度和温标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从微观世界来认识温度
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温度和温标
教师名称
学生年级
高二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温度和温标》是选修3-3第七章第四节内容。要学生能掌握热力学系统 、平衡态、及热平衡的概念。知道描述热学系统的状态参量。知道如何表述温度,及温标的建立。以及了解常见的温度计测温原理。是学习第八章气体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就接触学习了温度,但理解认识不深刻。本节课开始要学生学习研究热力学系统,这区别于生活及力学中的研究对象,更抽象一些。所以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是一个训练。
①选择测温物质(水银/铂/气体/热电偶)
②确定测温属性(体积/电阻/压强/电动势)
③选定温度零点和分度方法

2.1 温度和温标 教案

2.1 温度和温标 教案

2.1 温度和温标〖教材分析〗在初中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志。

本节课将温度的概念深化,温度是热平衡的标志。

并由此引出测温物质以及温标等概念。

本节课将更加有助于学生立即温度的含义,和对物理生活的认识,激发对生活的感悟。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状态参量、平衡态温度、热力学温度的概念,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思维∶对比分析平衡态与热平衡之间的关系,知道温度它们是共同的热学性质。

科学探究:利用玻璃瓶模拟伽利略的温度计,知道温度计的普遍原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温度的使用,再次体现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服务的生动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热平衡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玻璃瓶,胶塞、酒精灯、水槽、细管等。

〖教学过程〗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这些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气体、固体和液体。

物质材料: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电子信息。

一、新课引入假如一个容器用挡板K隔开,容器中的气体被分成A、B两部分,它们的压强分别为p A、P B,温度分别为T A、T B。

打开挡板K后,如果容器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的气体会是什么状态?提出问题:状态稳定后,它们的压强、温度和开始的时候比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二、新课教学(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问题提问: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外界?1.在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2.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为外界。

例如,用酒精灯加热容器中的气体,把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它就是一个热力学系统,而容器和酒精灯就是外界。

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热力学系统。

3.状态参量:表示系统某种性质的物理量描述对象状态参量参量类型质点的运动状态位置和速度v运动学参量系统的空间范围体积V几何参量系统间或内部力的作用压强P力学参量确定系统冷热程度温度T热学参量例如:某钢瓶容积为100L,其内煤气在温度为20o C时的气压为5atm。

高中物理 温度和温标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中全册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温度和温标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中全册物理教案

温度和温标知识导读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

3)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值。

4)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能力与方法:1)通过阅读、观察,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动手实验,使学生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1)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

2)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教学难点:1)理解摄氏温度。

2)如何做到读数既快又准确。

知识早知道:1.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2.体积、压强、温度等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__________。

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用体积描述它的__________性质,用压强描述__________性质,用温度描述__________性质。

3.如果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达到了某个“共同性质”,此时我们说两个系统达到了__________。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

4.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性质”,我们就把表征这一“共同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__________。

如果要定量地描述温度,就必须有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就是__________。

制作温度计也要先确定温标。

5.摄氏温标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_________,沸水温度规定为__________。

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算做__________。

2.1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1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常见温度测量仪器:水银温度计、热电偶、红外线测温仪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热膨胀、热电效应等
4.实践活动:制作简易温度计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简易温度计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5.重点与难点
-温度的定义与性质
-温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温度测量方法与仪器
-简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温度与分子运动关系: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5.实践活动:制作简易温度计
-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动手制作简易温度计,并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温度的定义、性质及测量方法
2.掌握不同温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温度的定义、性质、温标及测量方法
2.演示法:展示不同温度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常见温度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如热膨胀、热电效应等。
(4)实践活动:制作简易温度计
-通过制作简易温度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温度测量原理的理解。
2.教学难点
(1)温度与分子运动关系的理解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温度与分子运动之间的直接联系,需要通过实例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展示。
-在实验操作区,提前放置实验器材,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在分组讨论区,准备白板、记号笔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和记录。
-确保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正常运作,包括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以便于使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温度和温标”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统编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

统编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

统编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一、内容及解析:(一)内容:温度和温标(4课时)(二)解析: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志。

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

但哪个物体热些,哪个物体冷些,只是一种相对的感觉,并无明确的标准,至于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冷多少,我们就更无法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了,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测量。

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①知道平衡态及系统的状态参量②明确温度的概念,知道热平衡定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③了解温度计的原理,知道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2、解析①知道系统的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这种情况就说系统达到了平衡态及系统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②知道热平衡中具有的“共同的热学性质”叫做温度,知道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也叫热力学第零定律.③了解温度计的原理,知道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15 K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平衡态与热平衡的区别与联系,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未区分研究对象的一个系统还是两个接触的系统。

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判断依据系统不受外界影响,状态参量不变、两个系统的温度相同来区别平衡态与热平衡。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传统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部分 自学(约20%)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1.系统:在物理学中,通常把研究对象称为系统.2.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来源:学科网]3.平衡态:系统的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这种情况就说系统达到了平衡态.二、热平衡与温度1.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热力学系统,最后系统的状态参量都不再改变,这时两个系统具有“共同性质”,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也叫热力学第零定律.3.温度:热平衡中具有的“共同的热学性质”叫做温度.三、温度计与温标1.摄氏温标:一种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_℃,水的沸点为100_℃,在0 ℃和100 ℃之间均匀分成100等份,每份算做1 ℃.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15_K.[来源:]第二部分 新课教学(互学约30%、导学约40%)问题一:如何理解状态参量与平衡态?设计意图:通过这组问题串,让学生理解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温度、温标》教学设计

《温度、温标》教学设计

5.1 温度、温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和温标。

◆知道医用温度计的构造、测量范围。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医用温度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异同,感受对比的研究方法。

◆在根据宏观现象推理分子微观运动的过程中,感受推理和建模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活动,增强科学测量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阅读温度阶梯表,了解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的重要关系。

二、教学重点摄氏温标的定标。

三、教学难点分子动理论。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引入1.视频1:“四季变化情景”,提出天气的冷热或气温的高低。

2.双手分别浸入冷、热水后,再同时放入温水,双手的感觉不同,单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引入课题“温度”。

(二)新课3.摄氏温标(1)问题测量物理量需要两个条件:①测量标准——温标;②合适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如何测量温度?(2)演示实验1观察温度变化时,自制简易温度计(烧瓶、细玻璃管、水)的细玻璃管内水面位置的变化。

说明:在实验前复习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膨胀程度。

实验步骤:①把装置放入冷水中,等玻璃管中的液面不动时,在液面处作一个标记1;②把装置放入热水中,等玻璃管中的液面不动时,在液面处作一个标记2;③把装置放入温水中,等玻璃管中的液面不动时,将液面位置与标记1、2进行比较。

思考问题:该实验给你的启发是什么?(3)温度计工作原理结论:温度变化能引起的液体体积的变化。

a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说明:可以适当介绍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高低来反映液体体积的变化是利用放大的思维方法。

同样用温度的变化效应(物体体积的变化)来反映温度也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类似。

b不同温度下,利用自制简易温度计内液面高度不同,进行模拟定标。

(4)摄氏温标的定标方式a介绍: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2019高中物理第七章4温度和温标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中物理第七章4温度和温标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4温度和温标[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状态参量,知道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概念. 2. 理解热平衡定律及温度的意义,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重点) 3.了解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温度计测温度.(重点) 4.掌握热力学温度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温标,理解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区别与联系.(难点)知识点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研究对象.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3.状态参量:为确定系统的状态所需要的一些量,如:体积、压强、温度等.4.平衡态:无外界影响、状态参量稳定的状态.[思考]一根长铁丝,一端插入100 ℃的沸水中,另一端放入0 ℃的恒温源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温度随铁丝有一定的分布,而且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是否为平衡态?【提示】这种状态不是平衡态,只是一种稳定状态,因为存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判断]1.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其温度、压强、体积等都不变化(√) 2.系统的状态参量永远不会达到稳定.(×)3.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所有的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知识点二热平衡与温度1.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3.热平衡状态的特征: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思考]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经过一定的时间一定能够达到热平衡吗?【提示】不一定,如果一个物体的温度持续升高,两个物体之间总存在一个温度差,此时就不是热平衡状态.[判断]1.热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内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3.系统达到热平衡,其温度不一定相同.(×)知识点三温度计与温标1.常见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1)摄氏温标: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_℃,水的沸点为100_℃.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摄氏温度的-273.15 ℃为零值,它的一度等于摄氏温度的一度.(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摄氏度,符号表示为℃.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开尔文,符号表示为K.换算关系:T=t+273.15_K.[思考]物体温度升高了1 ℃就是升高了273.15 K吗?【提示】不是.温度升高了 1 ℃,也就是升高了 1 K,即在表示温差时,ΔT=Δt 数值上相等.[判断]1.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都是从零开始的.(×)2.0 ℃的温度可以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 K.(√)3.热力学温标的零度是-273.15 ℃,也叫绝对零度.(√)考点一平衡态和热平衡的理解(深化理解)1.平衡态的理解(1)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而力学中的平衡态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由于外界影响,仍可能发生偏离平衡状态的微小变化.(3)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后再把它们分开,如果分开后它们都不受外界影响,再把它们重新接触,它们的状态不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状态.2.热平衡定律的意义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为温度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比较各物体温度时,不需要将各个物体直接接触,只需将作为标准物体的温度计分别与各物体接触,即可比较温度的高低.【例题1】下列关于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处于平衡态B.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C.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环境中,冰水混合物处于平衡态D.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空气处于平衡态【答案】 B【规律总结】处理平衡态的问题要注意以下三点1.平衡态与热平衡不同,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内部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2.必须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直到系统内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为止.3.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的交换.【及时训练】1.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B.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说明这两个系统原来的温度是相等的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压强一定相等【答案】 B2.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于热平衡状态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答案】 C考点二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对比(深化理解)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比较A.-33 ℃=240 KB.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1 K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温度由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 K+t【答案】AB【规律总结】1.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15 K.因此对于同一温度来说,用不同的温标表示,数值不同,这是因为零值选取不同.2.在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中,热力学温度升高(或降低)1 K,则摄氏温度也升高(或降低)1℃.【及时训练】1.(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36 ℃比136 K温度高B.0 ℃等于273.15 KC.1 ℃就是1 KD.升高1℃就是升高274.15 K【答案】AB2.(多选)如果物体的温度从27 ℃升高到127 ℃,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了400 KB.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0 KC.物体的温度升高到400 KD.物体的温度升高到373 K【答案】BC【学法指导】如何理解热平衡和温度【例题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C.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热平衡【答案】ACD【规律总结】热平衡与温度理解的三个误区误区1:误认为只要温度不变,系统就处于平衡态产生误区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平衡态的概念,当系统内包括温度在内的所有状态参量都不随时间变化时,系统才会处于平衡态.误区2:误认为平衡态就是热平衡产生误区的原因是由于不理解热平衡与平衡态的关系,错误地认为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会处于热平衡状态.其实各自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物体温度不一定相同,它们接触后各自的状态会发生变化,直到达到热平衡为止.误区3:误认为热力学温度可以出现负值产生误区的原因是混淆了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错误地认为二者都可以为负值.实际上,0 K是热力学温度的低温极限,根据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15+t,摄氏温度也有最低值,为-273.15℃,即自然界中高温没有极限,但低温是有极限的.【及时训练】(多选)一个系统的温度由200 K升高到300 K,另一个系统的温度由200℃升高到300℃,则有关这两个温度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升高了相同的温度B.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C.它们后来的温度相同D.它们后来的温度不同【答案】AD【课时作业】[全员参与·基础练]1.(多选)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态的是( )A.冰水混合物处在1 ℃的环境中B.将一铝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较长的时间C.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气体D.用玻璃杯盛着的开水放在室内足够长时间【答案】BD2.(多选)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 )A.定态平衡B.动态平衡C.分子已经不动D.分子仍做无规则运动【答案】BD3.(多选)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热力学温度的单位“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温度升高1 ℃就是升高了1 KC.1 ℃就是1 KD.0 ℃的温度可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 K【答案】ABD4.(多选)(2015·绍兴高二检测)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B.压强C.体积D.温度【答案】BCD5.(多选)关于温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客观反映B.人们如果感觉到某个物体很凉,就说明这个物体的温度一定很低C.热传递的方向是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答案】AD6.(多选)两个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分开后,由于受外界的影响,其中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K,另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系统不再是热平衡状态B.两个系统此时仍是热平衡状态C.两个系统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D.两个系统的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答案】BC7.小明自定一种新温标p,他将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等分为200格,且将冰点的温度定为50p,今小明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150p时,则该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时应为( ) A.30 ℃B.40 ℃C.50 ℃D.69 ℃【答案】 C8.入冬以来,冷空气频繁来袭,我省气温不断下降,24日更是降到自入冬来的最低,鲁中山区更是低至-5℃,如果用热力学温度表示该温度为________K;高温超导材料是各国争相研究的新型导体材料,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临界温度比较高的超导体是铋锶钙铜氧超导体,临界温度为110 K,用摄氏温度表示为________℃.【答案】268 -163[超越自我·提升练]9.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答案】 C10.(多选)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7­4­1所示.已知左图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答案】ABC11.在某一温度计的管子上刻有150格均匀的标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位置在40刻度处;当玻璃泡进入沸水中时,水银柱的位置在90刻度处.当水银柱上升到100刻度处时,应相当于多少摄氏度?相当于热力学温度多少度?【解析】摄氏温标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由此可见,题中所说的40刻度处就是0℃,90刻度处就是指100℃.从40到90有50等份,每1等份的实际温度是10050℃=2℃. 当水银柱上升到100刻度处时,共占有的等份数是:100-40=60.所以100刻度处的实际温度是:2℃×60=120℃.由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式:T =t +273 K 可得120℃相当于热力学温度: T =(120+273)K =393 K.即该温度计100刻度处相当于120℃,相当于393 K.【答案】 120℃;393 K12.在寒冷的冬天,人在室外拿铁棒和木头时,感觉到铁棒明显比木头凉,由于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是温度,于是有人得出当时“铁棒比木头温度低”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对吗?【答案】 不对.由于铁棒和木头都与周围的环境达到热平衡,故它们的温度是一样的.感觉到铁棒特别凉,是因为人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给铁棒的热量比传递给木头的热量多,所以他的结论不对.。

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4 节温度和温标学习目标:1、知道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2 、理解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

了解热力学温度的应用3、理解温度的意义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5、掌握温度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温标、热力学温标,以及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理解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转换关系。

重点难点: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本节的重点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完成、教师点拨学习过程:【导读与导思】仔细反复研读教材初步掌握本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热力学系统:2、状态参量:在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时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等等。

这些,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有。

3、平衡态与非平衡态(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平衡态与非平衡态)4、热平衡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是指【说明】热平衡概念不仅适用于相互作用的系统,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

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他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热平衡定律又叫,其内容表述为:新课教学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1.系统和外界2.【引出状态参量】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呢?3.【实验探究平衡态】请同学们猜想:一杯水放入一块冰块,相互作用足够长的时间后,它各处的状态参量会怎么样呢?二、热平衡与温度【实验探究热平衡】请同学们猜想:一杯常温的水与一杯热水充分混合均匀,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它们会怎样呢?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得出热平衡的标志是温度相等1、热平衡定律:若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2、【问题】温度计的测温原理热平衡定律为温度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比较各物体温度时,不需要将各个物体直接接触,只需将作为标准物体的温度计分别与各物体接触,即可比较温度的高低.热平衡定律为温度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比较各物体温度时,不需要将各个物体直接接触,只需将作为标准物体的温度计分别与各物体接触,即可比较温度的高低.3、【体验实验】将一只手放入热水,另一只手放入冷水,然后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体验一下,两只手对冷热的感觉。

高中物理7.4《温度和温标》教案新人教选修3-3

高中物理7.4《温度和温标》教案新人教选修3-3

高中物理7.4《温度和温标》教案新人教选修3-3第一篇:高中物理 7.4《温度和温标》教案新人教选修3-37.4 温度和温标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系统的状态参量以及平衡态的概念。

2.掌握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3.掌握温度与温标的定义以及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温度与温标,体会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感应热力学温度的应用。

教学重点热平衡的定义及热平衡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法、举例法、阅读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在初中我们已学过了测量温度时常用的一种单位,叫“摄氏度”。

大家都知道:它是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以一个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在这两温度之间等分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为1个温度单位,叫“摄氏度”。

这种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的测温方法叫摄氏温标,以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摄氏温度。

今天我们将要进一步学习有关温度和温标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1.平衡态与状态参量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有关内容。

回答问题:(1)什么是系统的状态参量?并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什么平衡态?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这些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

(2)要定量地描述系统的状态往往很难,因为有时系统各部分的参量并不相同,而且可能用心爱心专心正在变化。

然而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举例说,把不同压强、不同温度的气体混在同一个容器中,如果容器和外界没有能量的交换,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各点的温度、压强就会变得一样。

这种情况下我们说系统达到了平衡态,否则就是非平衡态。

高中物理_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温度和温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4节温度和温标学案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2.理解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理解温度的意义,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3.了解热力学温度的应用,知道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温度计.4.掌握热力学温度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温标,理解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区别与联系.一、先学(自学5min+自测10min)(一)自学指导:读课本P10-11,明确下列问题1.什么是热力学系统?描述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有哪些?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条件有哪些?2.什么是热平衡?什么是热平衡定律?热平衡状态的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温度?3.测量温度的仪器是什么?是由什么原理制成的?两种温标的规定分别是什么?两种温标的关系是什么?(二)自学检测:知识点一平衡态1.描述系统的各状态参量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就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对吗?2.下列状态中处于热平衡态的是()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B.冰水混合物处于0℃环境中C.突然被压缩的气体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知识点二热平衡3.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其“共同性质”是____________.4.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于热平衡状态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差别5.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系统甲与系统乙达到热平衡就是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的数值B.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与0℃的水未达到热平衡C.量体温时温度计需和身体接触十分钟左右是为了让温度计跟身体达到热平衡D.冷热程度相同的两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知识点三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6.水银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测温度时水银柱的高度与温度是_______关系.7.关于热力学温标的正确说法是()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15℃,叫绝对零度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所以它的压强不会为零8.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3℃=240 KB.温度变化1℃,也就是温度变化1 K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温度由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 K+t9.实验室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A.41℃、60℃B.21℃、40℃C.35℃、56℃D.35℃、36℃课堂小结二、随堂练习:(限时10min分值30分,1-7每题3分,8题2分,9题7分)1.关于温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客观反映B.人如果感觉到某个物体很冷,就说明这个物体的温度很低C.热量会自发地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会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2.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中,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3.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为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变化.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A、D间刻度均匀分布.由图可知,A、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分别为()A.20℃、80℃、64℃B.20℃、80℃、68℃C.80℃、20℃、32℃D.80℃、20℃、34℃4.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很少一部分,然后如图中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宁发现了,小宁指出她的错误如下,你认为小宁找得对的是() 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中,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里读5.气体的温度升高了30℃,则在热力学温标中,气体温度升高了()A.30 K B.91 K C.243 K D.303 K6.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度的单位“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温度升高了1℃就是升高了273.15 KC.1℃就是273.15 KD.0℃的摄氏温度可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 K7.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D.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8.1 kg 100℃的沸水和10 kg 100℃的水蒸气温度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二者接触____(填“有”或“无”)热交换.9.家用温度计经常标有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把冰点的温度定为0℃,水沸点的温度定为100℃,两温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为1℃;而华氏温度把冰点定为32℉,把水的沸点定为212℉,中间分为180等分,每一等份为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与温标教学设计
执教者:桃李园实验中学韩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

3、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值。

4、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能力与方法:
1、通过阅读、观察,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动手实验,使学生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关注
周围世界,关注我国科学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

2、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摄氏温度。

2、如何做到读数既快又准确。

四、教学用具
教师:演示大温度计、烧杯(2只,分别装热水、冷水)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生:实验用温度计、烧杯(3只,分别盛热水、温水、冷水)、试管、滴管、烧杯(内盛红色的水)、带细长玻璃管的橡皮塞、标记圈、水槽(2只)、
塑料杯、塑料管
五、板书设计
温度定标
摄氏温标
测量工具
温度计会选
会估
会放
会读
0 ℃
100 ℃
1 ℃
7.1 温度与温标
八、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是难度不大,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节的内容有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计的原理、结构、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的写法和读法、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我所教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为达到教学目的,根据建构主义学说的理论,采用录像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授课,为此我设法创设好几个情景。

通过新闻报道创设情境Ⅰ: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2004年10月25日上午九点从上海浦东民生港务公司码头启航奔赴南极。

结合时势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引入本节研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关注周围世界、关
注祖国的科学发展。

通过自然界四季变化的美丽风景图创设情境Ⅱ,既让学生知道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又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美。

在形成温度的概念过程中,既陶冶情操,又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Ⅲ“春江水暖鸭先知”,使学生感受科学与文学的联系。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感受,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实验使其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准确的判断物体的温度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

通过设问创设情境Ⅳ,使学生亲自动手,引导学生给装置标刻度、改进装置,探究温度计的原理及摄氏温度的规定,突破难点重点,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温度计的原理,并为理解摄氏温标的规定奠定基础。

在此过程中,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交流,然后学生实验,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生的阅读课本、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

用多媒体展示摄氏温标的规定,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容易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设问创设情境Ⅴ,多媒体展示提问,使学生会读、会记温度。

通过多媒体展示及提问,使学生知道一些自然界的温度并培养学生查图表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Ⅵ,学生看书、看录像,寻找错误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强化记忆,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观察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器材的好习惯。

通过板书结构图小结,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首尾呼应,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作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
知识,关注周围世界。

课件背景设计围绕主题,也是情境创设的一部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
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
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目的,并在整个学习过程
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