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第五章.ppt

合集下载

心理测量学 第五章 效度(用)

心理测量学 第五章  效度(用)

b YX r XY
sY sX
0
0 . 923

a=57.5-0.923×69.4=-6.56 Yˆ =-6.56+0.923X
如果我们已知一组人的测验得分,我们可以 根据上式得到他们的效标成绩平均值的预测 值: X=76时, Yˆ =-6.56+0.923×76=63.6 X=55时, Yˆ =-6.56+0.923×88=74.7 预测值不是一个确定值,只是一个估计值, 可以被理解为所有获得某一测验分数者的平 均效标分数值。就是说,所有在测验上得76 分的人的效标分数的平均分为63.6,在例1 中,测验中实际得76分的人的效标平均分为 59.5,测验得88分的人的效标平均分为79.5。
三、影响效标关联效度的因素
(一)样本 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样本的含量,二是样 本的代表性。 (二)基础率 基础率是经选择的总体中具有某种与测验目的有关 的特质的人数比例。极高与极低的基础率,运用测 验都是得不偿失的。 (三)录取率 录取率是根据测验选拔出的人数与全体受测者的比 例。录取率越低,选拔的有效性越高。录取率越高, 错误选择的可能性越大。
2. 方差比例。根据效度定义,效度是有效 分数方差在所得分数方差中所占比例。这只 是一种理论概念,在实际的效度系数的计算 中,效度分数的平方可以解释为在效标分数 的方差中可以用测验分数来解释的百分比,
r XY
2

S YX SY
2
2

r XY =效度系数
S YX
2
SY
2
=由测验所决定的效标分数方差 =效标分数方差
例1 为了考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学试卷的 效度,有关单位在自学高考的高等数学考试 之后,请30名考生参加了某重点大学的高等 数学结业考试。这些考生在两次考试上的成 绩如下表。 计算自学高考数学试卷成绩与普通大学数学 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见附件1

心理测量学第五章-效度

心理测量学第五章-效度

.93 .50 .96 .53 .51 .92
方 A4 .58 .21 .11 法 B4 .18 .61 .09 4 C4 .20 .15 .71
.66 .11 .19 .30 .68 .18 .22 .18 .70
.70 .13 .14 .22 .68 .20 .23 .19 .71
.89 .51 .90 .52 .50 .91
(2)分析被试的答题过程
♪ 例如,在人格测验上有这样一些题目:“当事情不顺 我意时,我时常动怒。”“我总避免批评别人的言 行。”
(3)计算测验的同质性信度来检验结构效度:其一,求 取每个题目与测验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二,根据 测验总分将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再比较这两组 被试在每个题目上的通过率。证明题目与总测验是测 量的同意结构。
(2)区分效度
含义:
♪ 新编测验的分数与已知测量不同结构的测验分数 的相关。如相关高则说明测验有问题。
方式:
♪ 求一个新编测验与另一已知结构测验间的相关。
♪ 例:例如新编一套道德感测验,用它与瑞文推理 测验作比较,如果相关高,便说明新编测验有问 题。
3.考查测验的实证效度法
(1)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查其得分。 ♪ 例:一组公认为外向的人在测试中的外向性得分
(三)内容效度的适用范围及评价
♪ 内容效度主要用于学绩测验和职业测验(基于工作任务分 析),也就是测量知识或技能掌握程度的测验。
♪ 人格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智力测验不适合采用内容效度, 这类测验很难预先确定测试的内容范围。
♪ 内容效度不但是评价学绩测验的最适合的方法,而且编制 任何测验都要加以考虑的方面。
例:双向细目表
第一步、教学目标(以橫轴表示) ♪ 以Bloom所提的认知领域六个教学目标为依据:知识、

心理测量学知识--效度

心理测量学知识--效度

智力结构。
• 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指标可以推断测验是测量单一 还是多种特质:分半信度、a系数等。

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也可以作为构思效
度的证据:
24
2013-7-9
二、构想效度
第二单元 效度评估的方法
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通过分析几个测验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共同之处,进 而推断这些测验的特质是什么,确定构思效度如何。 • 相容效度是构思效度的一个证据:一个旧测验是 有效度证据的,一个新测验是没有效度证明的, 两者测同一种特质。计算两种测验之间的相关。 相关高,新测验所测特质与旧测验一致性就高, 这一相关为相容效度。 • 相容效度高,证明新测验构思效度高。
(logical validity)。
2013-7-9
17
一、内容效度
第二单元 效度评估的方法
专家判断法 • 专家评定前的准备: 1、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描述有关的知识与技 能及所用材料的来源; 2、编制双向细目表,确定内容和技能各自所占的比例, 每个题目测什么内容和技能; 3、制定评定量表来测量测验的整个效度; 最后,由每位评判者在评定量表上作出判断,获得测
第一单元 效度的概念
学了,就知道了!
1、什么是效度?
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 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2、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受随机误差影响,效度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影响。可信的测
验未必有效,有效的测验比可信。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3、效度的性质?
相对性、连续性
(一)效度具有相对性
任何测验的效度都是对一定的目标来说的。测 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和场合才会 有效。… 测验不是万能的,只对特定心理属性有效。…

第5章效度_PPT幻灯片

第5章效度_PPT幻灯片

3、经验推测法
这种效度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效度。如儿 童发展量表是否有效,需要经过实践调查。
(三)内容效度的特性 表面效度(重点):是由外行对测
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它不反映 测验实际测量的东西,只是指测验表 面上看来好像是测量所要测的东西。
编制测验时,表面效度需要考虑。
最高行为测验,如智力测验、成 就测验,需要较高的表面效度。
第三节 影响效度的因素
一、测验本身的因素 二、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 (一)主试的影响因素 (二)被试的影响因素 三、样本团体的性质 (一)样本团体的异质性 (三)干涉变量 四、效标的性质
一、测验本身的因素
如词汇和句型不能过于太难,如低年级 小学生,要用拼音和图形来注解。测验取 材、测验长度、试题类型、难度、区分度 及编排方式等都会影响效度。
• 1、如果某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70,则在测 验中无法作出正确预测的比例是( )。
• (A)0.30 • (B)0.51 • (C)0.49 • (D)0.70
• 2、一个测验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 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指的就是测验的(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 3、好的效标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 • (A)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 (B)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 • (C)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 • (D)效标测量的方法经济实用
典型行为测验却要求较低的表面效 度,如大多数人格测验,如UPI中的25 题“想轻生”。
二、构想效度
(一)什么是构想效度 定义: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
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 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 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建立构想效度的三步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分解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分解

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始于欧洲,20世纪初传入中国,引起我国心理学家与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无论是进行临床诊断、判定疗效,还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测量为基础。

因此,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一、什么是测量简单他说,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从字面上看,该定义包括三个主要的元素:(1)事物;(2)数字;(3)法则。

所谓“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对象,更准确他说,就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在心理测量中,我们所感兴趣的、所欲测量的当然就是心理能力和人格特点等。

由于这些心理现象不能直接测量,因此我们测量的实际是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

所谓“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这些数值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如区分性,即1就是1,2就是2,没有任何数与1或2这个数相同,被1指派的事物都是在所测量的方面相同的;数也有序列性或等级性,如:1<2<3;数也具有等距性,1和2,2和3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总是相等的;数还有可加性,某数与它数之和,必得另一个独特的数。

数的这种逻辑性,是我们进行运算的基础。

必须指出,在测量中,我们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属性的大小来分派数字的,数字是否具有如上自然数系统的功能,还必须考虑到事物的性质或指派数字的原则。

所谓“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例如,用秤量物体的重量,依据的是杠杆的原理;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依据的是热胀冷缩规律;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是以相等的小单位构成刻度,把尺子的零点对准物体的一端,看物体的另一端所对着的刻度,即得出长度。

而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如智力测验,就是根据智力理论编制,以得分多少衡量智力水平。

法则有好坏之分,使用较好的法则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而较差的法则所获得的结果则不令人满意。

许多事物易于测量,因其使用的法则易于建立和遵守;心理现象难以测量,是因为我们很难设计清晰而良好的法则。

2019年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打印版)

2019年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打印版)
心理测验在未来发展倾向: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和操作测验。 (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1916 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1920 年,北京高等师范和南京师 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 心理测量课。1921 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当时影响很大。1922 年夏天, 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
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素,没有单位就无法进行测量。好的单位具备条件:一是确定的 意义,二是相同的价值。一般来说,心理测量的单位往往不够完善。
三、测量量表
量表是根据一定法则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的连 续体。根据量表的精确度,斯蒂文斯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 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一)命名量表
课程简介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心理测量是重要的心 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诊断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决策的辅助工具,但心 理测量工具目前尚不完善。
心理测量是心理学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工具或一种手段。 因为心理测量学中涉及到统计学和数学方面知识,在心理咨询师知识 结构中是最难学、最难懂的一门课程,所以,本章课程对大部分参加 心理咨询师课程学习者来说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
辅 导 资 料
洪进鹏 2018.11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 课程目录
第一讲 测量:心理咋测量 第二讲 定义:什么是心理测验 第三讲 常模:成绩好坏跟谁比 第四讲 信度:心理测量可靠吗 第五讲 效度:心理测量准确吗 第六讲 项目分析:这次测验难吗 第七讲 编制:测验咋编制 第八讲 技术:测验咋使用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第五章心理测量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第五章心理测量
27
心理测量学基础
• • • • • • • • • • • • • • 1979年,林传鼎,吴天敏,张厚粲在武汉举办全国测验培训班 1979年,龚耀先主持修订“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1979年,林传鼎、张厚粲编制“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1980年,林传鼎、张厚粲主持修订“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1980年,北师大开设心理测验课 1980年,张厚粲开始对高考试卷做系统分析 1981年,刘绍衣修订“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982年,吴天敏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 1982年,宋维真修订“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1983年,龚耀先、陈仲庚修订“艾森克问卷” 1984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1984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1985年,张厚粲主持修订“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986年,龚耀先主持修订“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
算。
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形式,如代号、类别
7
心理测量学基础
• (2)顺序量表
表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
主要用于分等论级和分类。
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无参照点(没有绝对零度)和单位。 无法进行数学方法运算。
8
心理测量学基础
(3)等距量表 存在大小关系。 无绝对零度,但存在 • 54. 其数值只可以 相对零点。有相等单位,可以进行加 进行加减运算,二 减数学运算,但不能做乘除运算。 不能进行乘除的量 (4)等比量表 表是()2013.05 是最精确的测量。具有相等单位又有 A命名量表 绝对零点。 B顺序量表 大多是物理量表,可以进行各种数学 C等距量表 运算。可以知道事物之间的某种特点 D等比量表 上相差多少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心理测验属于?量表!
29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P355 16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心理测量学》
五、心理测验的发展简史
1. 现代心理测验的开始
波林:在测验领域,“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 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内的10年。”
(1)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最早 关注个体气质特点与智能差异,即个性差异;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 性,设计了差异测量的方法,这可被看作是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 顿提出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K.Pearson)发展出积差 相关,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使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评 估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其实际测量集中在1884后的6年。
(2)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卡特尔16 种人格因素问 卷(16PF)、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等 。这些测验可以 达到了解、诊断和预测的目的;
(3)心理评定量表:精神病评定量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抑郁量表、 恐怖量表等 。这些测验主要用来进行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
12/22/2019
P351 13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心理测量学》
正确看法
第一,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人 们收集有关人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的资料,获得对人的心理活动规 律性的认知和进行科学决策;
第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其使用中会带 来系统的和随机的误差,所以可信但不能全信、可靠但不是绝对可靠 的。“无用论”和“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12/22/2019
P353 12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心理测量学》
三、如何看待心理测验
错误看法
第一,万能论:心理测验测验完美无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第二,无用论:侵犯隐私,违背民主原则 , 种族歧视,宿命论等; 第三,心理测验就是智力测验:

最新心理测验技能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PPT课件

最新心理测验技能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PPT课件

估计结构效度的方法:
(1)测验内方法 通过分析测验的内部构造来获取 效度证据。
(2)测验间方法 通过计算测验与标准化测验的相 关来获取效度证据。
(3)因素分析
(4)多特质——多方法矩阵 原理是若用多种极不 相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种特质相关很高,则说明测验 的效度较高。(当然,用极为相似的方法测量不同 特质,相关就应该很低。)
指的是测验能够说明该测验采用的心理理论结构的程 度,或能说明该测验能测得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确定测验的结构效度的3个步骤: (1)提出理论假设,建立理论框架; (2)依据理论框架,形成测验;(维度→因素→题 目) (3)以逻辑和实证的方式来验证假设。
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计算公式:求积差相关。
3.分半信度 (split-half rel题上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4.同质性信度 (homogeneity reliability)
也叫内部一致性系数,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程度。
题目的一致性有2层含义: (1)所有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一致性程度的信度指标。 (2)各个测题之间有较高的相关系数。 计算方法:(1)求克隆巴赫α系数得到。
统计结论效度
是一种特殊的内部效度。 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
(1)数据的质量 (2)统计检验方法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1、实验条件的人为性 2、实验处理的多重性 3、被试取样的代表性 4、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2.类别 从测量的角度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 、实证效度 从实验的角度看:内部效度、外部效度
1.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是指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 合程度。
估计内容效度的方法: (1)逻辑分析法 (2)统计分析:从同一总体中抽取两套独立平行的测验

第五章心理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第五章心理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第五章心理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正如任何一个测量工具一样,心理测量工具也有它自身的评价指标。

在心理测量学中,信度、效度、项目区分度和有效的常模都是检验心理测量工具是否具有可靠性、有效性、鉴别性、可比性等良好测量特征的技术指标。

因此,了解相关技术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对于从事心理测量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信度在进行心理测量时,最重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之一就是信度(reliability)。

任何一项好的测量都必须有良好的信度,这是人事测评的中心问题,同时它也是标准化测评的一项基本要求和原则。

一、信度的定义信度指的是测量数据和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它用于分析测量工具测量的前后一致性水平,并以这种一致性的程度来判断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也就是说使用的测评工具可以稳定地测到它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测评工具或方法时,信度必须是考虑的重要问题。

测验信度越高,表示测验结果越可信,但也无法期望两次测验结果完全一致,信度除受测验工具本身的影响外,亦受很多其它因素的干扰,如所测量的被试样本特征等。

因此没有一份测验是完全可靠的,信度只是一种程度上大小的差别而已。

一致性高的测量工具是指同一群人接受性质相同内容相同的测验测量后,在各结果间显示出的较强的正相关。

稳定性高的测量工具则是指同一批被试在不同的时间接受同样的测验时,结果间的差异很小。

二、信度与误差在进行心理测量时,信度指的是测验分数未受测量误差(errors of measurement)影响的程度。

测量误差指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测量误差愈小,测量结果愈可靠;换言之,如果测量的结果能反应受试者真实的特征,而不因其他因素而影响测验结果,那么这个测验所测量的结果是可靠的。

测量误差通常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误差,即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它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虽然每次的测量值具有一致性,但不正确。

心理测量学(详细)PPT课件

心理测量学(详细)PPT课件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心理测量的基本知识、心理测量的编制和实施、以及良好
测量所要求具备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不同 心理测量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心理测量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和测量的一般步骤和方
法两部分。内容涉及一般测量解析,测量的要素及量表类型,测验信、效度、难度和 区分度,测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心理测验,以及心理测量的 综合应用和心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等内容。
6
第二章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心里特之及其特性,
心里测量的误差和种类,以及真分数的含义等内容。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心理特质(Trait)及其可测性假设
1.经典测验(Classical Test Theory ,CTT)理论 2.特质假设
3
二、测量的要素及量表类型 1.测量的要素 识记: 单位(Unit),参照点(Reference Point),量表(Scale) 2.量表类型 (1)称名量表 称名变量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 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 (2)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 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 (3)等距变量 等距变量除能表明量的相对大小外,还具有相等的单位。 (4)比率变量 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外,还有绝对零点。
5
(五)心理测量的道德准则 1.心理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1)心理测量工作的知识结构.(2)对心理测量的态度 2.心理测量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1)测验的保密和控制原则(2)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5页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纲领 (第二部分三级技能)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
▪ 二、教学内容: (1)智力测验(掌握) (2)人格测验(重点掌握) (3)心理与行为问题评定(重点掌握) (4)应激及相关问题评定(掌握)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6页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纲领
(第二部分三级技能)
如:摄氏温度,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因为 它零点是人定。
4、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量表,现有相等单位 又有绝对零点,所得数值能够做加、减、乘、 除运算。
普通说来,心理量表是在次序量表上进行。
P355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29页
测量 水平
命名 次序 等距 等比 量表 量表 量表 量表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2)、有相同价值:相邻两两单位点之间差异总相等 如0度和1度差等于1和2度差…..27和28度差,3米 比2米多出1米,与8米比7米多出1米是相等。
心理测量单位不够完善: 既无统一单位,也不符合等 距要求。
如:4岁与5岁智龄差为1岁、14岁与15岁智龄差也1 岁,表面上两个1岁数值等,实际是不等值(距)
P353-364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12页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属性加以确 定。P353
三关键点
观察事物属性 数字或名称 法则
测什么? 结 果是多少?
怎样测?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13页
测量
事物 数字 法则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14页
三级:-11-多-108、测量主要元素包含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心理测在咨询中的应用
(一)智力测验: 中国比内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成人、儿童、幼儿) 瑞文智力测验(SPM、CRT)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二)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
四、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一)错误的测验观 不客观的态度分二类:
测验完美无缺;测验无用且有害 错误的测验观有三种: 1.测验万能论 2.测验无用论 3.心理测验就是智力测验
四、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二)正确的测验观 1.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
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2.心理测验尚不完善。
心理测验的最大问题是理论基础不 够坚实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心理测验主要用于对求助者心理 特性、行为问题性质进行正确评 估和诊断,以便于提供适当的指 导、帮助和行为矫正训练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心理评定量表
心理测量在顺序量表上进行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特质:个人对刺激作反应的一种内 在倾向。是个体特有的、稳定的、可辨 别的特征。
心理测验: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 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 性的行为,对人的心理特质做出推论和 数量化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包含4个基本的含义: 1.心理测验是测量人某种行为的工具 2.要全部了解行为样本的意义 3.测验条件对所有被试都相同(标准化) 4.个人分数与常模比较才有意义(常模)
首先做一个心理测验(抑郁自评量表) 通过这个测验大家可以想到哪些问题?
确定测验对象 确定测验用途 确定测验目标 编制测验量表 测试测验信度、效度 制定常模 对个体实施测验 对分数进行解释
第一节 概 述
测量与测量量表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验的分类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一、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 )测量: 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主要元素:事物、法则、数字 事物:测量对象的属性或特征 数字:事物属性的量。
自然数有区分性、序列性(等级性)、 等距性、可加性特征 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与方法。 有好坏之分 心理现象难于测量
一、测量与测量量表
(二)测量要素
心理测验注意事项:
心理测验一般在咨询关系尚未建立之前 实施,进入正式的心理咨询程序之后, 要尽量避免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并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果摄入性会谈对问题已形成明确看法, 就可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过多使用 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验的性质 1、间接性:通过人对测验项目的反 应来推断出心理特质 2、相对性:测量结果都是与常模团 体相比较而言的 3、客观性:测验项目、评分原则、 分数转换都进行了标准化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一、测量与测量量表
2010年2月13日, 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 滑的比赛在太平洋体 育馆举行。在女子 500米预赛中,中国 名将112号选手王濛 轻松获得了第一,而 她43秒926的成绩 也打破了由大杨扬在 2002年盐湖城保持 的奥运会纪录。当地 气温-5℃
一、测量与测量量表
112号选手——命名量表:标记分类 第 一 ——顺序量表:分等排序 —5 ℃ ——等距量表 500米 ——等比量表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联 合 瑞 文 测 验
请从每题下面所给出的小图 片中找出适合大图案的一个图
功能:智力测验 材料:操作测验 严谨:客观测验 方式:个别、团体测验 要求:最高作为测验
(三)心理评定量表 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躁狂状态评定量表(BRMS)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抑郁量表(SDS、HAMD) 焦虑量表(SAS、 HAMA)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四)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 生活事件量表(LES) 社会支持量表 应对方式问卷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为什么需要学习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无 论是进行临床诊断、判定疗效,还是进 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 测量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用于选人、 安置、诊断、预测、评价和咨询。 因此,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心理测量 的理论和技术。
考试中,心理测量学知识占10%,心理测验技能占15%,合 计25%左右。
测量应该具备的两个要素: ⒈参照点:计量的起点、零点(绝对、相对)
心理测量常用的是人为标定的绝对零点 智力年龄 = 0,即是没有智力? ⒉单 位:计量用的最小单元。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确定的意义,二是有相同的价值。
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了米的新定义: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功能:人格测验 材料:操作测验 严谨:投射测验 方式:个别测验 要求:典型行为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五、E型(企/事业型活动) 你喜欢做下列事情吗? 1.对他人做劝说工作。 2.买东西与人讨价还价。 3.讨论政治问题。 4.从事个体或独立的经营 活动。
功能:特殊能力测验 材料:文字测验 严谨:客观测验 方式:个别、团体 要求:最高作为测验
“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
心理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要求
一、测量与测量量表
(三)测量量表 量表:量表是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
体。测量的本质是根据量表将事物数量化 斯蒂文斯(Stevens)根据精确程度将量表
从低级到高级分为4种水平: 1. 命名量表——最低水平 2. 顺序量表——次低水平 3. 等距量表——较高水平 4. 等比量表——最高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