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本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f1475c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b.png)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本一、概述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是组织机构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出迅速响应并采取适当措施的重要文件。
该程序旨在确保组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运营,并保护员工、财产和声誉免受严重影响。
本文将提供一个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范本,以供参考。
二、程序目标1.确保组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运营;2.最小化突发事件对员工、财产和声誉的影响;3.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4.确保及时有效的响应措施。
三、应急准备1.制定应急计划a.明确突发事件种类和可能发生的影响;b.评估组织现有的准备程度;c.制定应急计划,并确保其与相关法规和标准相符;d.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2.培训和演练a.组织员工应急培训,包括突发事件的识别、报告和应对措施;b.进行定期的模拟演练,以检验应急响应的有效性;c.记录演练结果并提供改进措施。
3.建立通信系统a.确保组织内部和外部的通信系统畅通;b.建立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紧急通信渠道;c.建立与相关当局和合作伙伴的紧急联系方式。
四、应急响应1.事件识别和报告a.培训员工识别各类突发事件的迹象;b.制定明确的报告程序,确保及时通知应急响应团队;c.报告包括事件描述、时间、地点和可能的影响。
2.紧急控制和指挥a.启动应急响应计划,并通知相关人员;b.召集应急响应团队,确保组织内部协调一致;c.指派合适的人员负责紧急控制和指挥;d.建立紧急决策和指挥中心。
3.应急资源调度和管理a.评估应急资源需求,并及时调度;b.确保应急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c.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协调资源共享。
4.危机沟通和媒体管理a.建立与媒体的沟通渠道,并及时向媒体发布信息;b.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媒体沟通和消息发布;c.确保公众、员工和合作伙伴及时了解事件情况。
五、应急后续1.事后评估和总结a.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b.记录每个阶段的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c.更新应急计划和培训计划。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文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0199f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c.png)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文一、引言近年来,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及时响应,减少灾害损失。
本文旨在就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的程序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能够提高组织机构和个人的应急能力。
二、应急准备程序应急准备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前,通过各种预案和计划,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下面是一个应急准备的程序范文:1.明确任务目标:根据组织机构的特点和需要,明确应急准备的任务目标。
例如:确保人身安全、保护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等。
2.组织结构建立:成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制定相应的人员管理制度。
3.收集信息: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包括政府发布的警报、社会舆论、天气情况等。
4.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各项风险因素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5.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种类、紧急程度、预警信号、应急措施等内容。
6.资源准备:根据应急预案,准备必要的物资和装备,包括通信设备、医疗器材、食品水源等。
7.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
8.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
9.宣传宣导: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社会公众传递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大众的应急意识。
10.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应急准备的顺利进行,并及时纠正问题。
11.记录与整理:对应急准备工作进行记录与整理,以备后续参考和改进。
三、应急响应控制程序应急响应控制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灾害损失。
下面是一个应急响应控制的程序范文:1.发现与报告: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报告上级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调度与指挥:由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按照预案指定的职责和权限进行调度和指挥。
3.通信与协调:建立通信渠道,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紧急通信和协调工作。
ISO45001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ISO45001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da2000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4.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1 目的识别、确定潜在的环境、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预防和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损失。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污染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处理。
3 职责3.1EHS小组负责公司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负责组织识别、确定应急准备和响应需求,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3.2各部门负责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负责做好应急准备,组织事故发生后的联系、抢险、救援工作。
4工作程序4.1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识别和确定EHS小组组织各部门识别安全和环境方面的应急响应需求。
在识别应急响应需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策划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b) 法规要求;c) 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经验;d) 来自于类似部门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经验。
4.2 应急预案的编制4.2.1根据识别的情况,EHS小组组织各部门编写应急预案,由公司分管领导签发。
4.2.2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应急准备和响应的人员组织、职责;b)预防灾害事故和抢险必要的物资准备要求;c)所需应急设备要求,包括:报警装置、应急照明、消防设备、通讯设备等;d)报警和报警方法、与友邻部门和公众的沟通方法;e)应急处理所需的相关资料。
如公司道路图、建筑图、相关设备资料、消防设施分布图等;f)对相关方人员在应急期间所采取的措施;g)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包括人员疏散、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现场秩序控制、信息传递方法和要求、现场施救方法等。
4.3 应急准备4.3.1公司应建立相关的应急响应队伍。
4.3.2各部门应落实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各项措施,EHS小组要进行监督检查。
4.3.3各部门应提供必需的应急设备:包括应急照明、消防设备、通讯设备和抢险(救)器具、应急用品等。
对应急设备应进行维护检查和测试,确保应急设备的有效性。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本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30fe6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1.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本第一部分:应急准备一、紧急联系信息1. 公司内部的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包括管理层,安全团队,紧急事务处理小组等。
2. 公司外部的紧急联系信息,包括消防部门,警察局,医院,应急救援团队等。
3. 公司员工与其他员工之间的联系信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沟通。
二、风险评估1. 评估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火灾,偷窃,网络安全事件等。
2. 评估事件对公司运营的影响,包括客户服务中断,数据丢失,员工伤亡等。
三、预警系统1. 建立灾难预警系统,包括天气预警,地震预警等,确保员工及时得到紧急情况的通知。
2. 建立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监测网络攻击和异常,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四、紧急设备和资源1. 提前准备必要的紧急设备,例如消防器材,急救设备,备用电源等。
2. 预留充足的物资和资源,以备应急情况下的使用,例如饮用水,食物,医药用品等。
第二部分:响应控制一、启动应急响应1. 紧急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计划。
2. 各紧急事务处理小组的成员职责明确,即时行动。
3. 中央指挥部成立,协调各部门和团队的行动。
二、紧急疏散与救援1. 发出疏散指令,引导员工有序疏散到安全地点。
2. 启动救援措施,确保员工和其他受困人员的安全。
3. 指定紧急撤离路线和逃生出口,确保员工熟悉并能够正确执行。
三、通知与协调1. 向员工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及时通知紧急情况。
2. 协调与外部应急救援团队的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信息。
四、事件处置与恢复1. 确定主要责任人,组织事件处置和恢复工作。
2. 收集,分析和保留与事件相关的证据和数据。
3. 恢复受影响的系统和业务,确保恢复正常运行。
五、事后评估与改进1. 对紧急事件的响应过程进行评估,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
2. 提出改进意见,制定相应的修订计划。
3. 报告给管理层和相关部门,确保各项改进得到执行。
以上是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的一个范本,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公司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制定。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b23adb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8.png)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一)目的:为了应对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对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造成影响,特制定本程序(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辖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人身、机械、火灾、爆炸、坍塌、水灾、地震、财产损失等各类事故以及其他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三)工作程序:1、应急准备(1)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管理者代表任副组长,办公室、安技科、工程部、劳人科、资产部、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应急指挥和保证应急物资的供应。
(2)项目经理部成立抢险救援队,报公司,并负责应急预案的实施。
(3)应急计划内容:应急组织人员权限和任务;紧急联络的方法;报警步骤;抢救方法;紧急疏散;应急设备、器材、资源等;定期培训及学习计划;应急准备的定期检查。
2、应急准备实施:(1)安技科、工程部等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包括有市(区)消防、医院、气象、环保等单位及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与消防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保局等保持联系,以获取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
(2)安技科、工程部会同公司相关部门每月对应急设备、器材进行一次检查,填写《应急设备、器材状态检验记录》,及时维修更换,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3)项目经理部对所配备的应急设备、器材要建立台帐,并经常对设备、器材进行检查,使其处于良好状态(4)应急演练: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对制定的重大事故应急计划,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对演练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验证应急计划和措施的有效性。
必要时,应及时对《应急计划》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相关部门填写并保存《应急响应演习记录》3、应急响应:紧急意外事件发生时,发现人员立即将此信息传递给办公室和相关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若紧急意外事件不能控制时,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采取外部报警、疏散、保护财产等应急措施。
各级行政负责人应按应急计划要求配置所需人员、车辆、通讯器材等。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本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bd1a7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7.png)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范本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是指组织为了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和灾难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按照国际标准和实践经验,提供一个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范本,包括灾害风险评估、应急计划编制、预警和警报、人员组织和指挥、资源调配和协调等方面。
以下是该范本的详细内容:一、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概述1.1 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在面临各种紧急情况和灾难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
1.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组织内所有人员,包括管理层、应急小组成员、员工和其他相关人员。
1.3 基本原则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应基于以下基本原则进行制定和实施:(1)全员参与:应急准备和响应是全员参与的活动,每个人都应具备相应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2)科学规划:应急准备和响应应基于科学规划,包括灾害风险评估、应急计划编制等。
(3)快速响应:在紧急情况和灾难事件发生时,组织应能够迅速做出响应,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援。
(4)协调合作:各部门和人员应进行密切协调和合作,共同应对紧急情况和灾难事件。
(5)信息共享:在应急准备和响应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共享相关信息,保障信息的流动和通畅。
二、灾害风险评估2.1 目的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对组织所面临的各种灾害和紧急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各种灾害可能对组织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2.2 内容灾害风险评估应包括灾害类型、发生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和风险等内容,并进行分级分类和评估。
2.3 方法灾害风险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搜集和分析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对灾害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和评估。
(2)对可能的灾害事件进行模拟和预测,进行潜在损失和风险的评估。
(3)参考相关国家和行业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
三、应急计划编制3.1 目的应急计划的编制是为了在灾害事件发生时,组织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营,并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3.2 内容应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灾害类型和可能引发的紧急情况及其影响范围。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b5394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a.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一、引言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是组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指南,旨在保障组织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点。
二、应急准备程序1. 突发事件辨识与评估首先,组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突发事件辨识与评估机制。
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开展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制定突发事件识别与报告流程、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小组等,以确保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突发事件。
2. 预警与警报系统组织需要配备一套完善的预警与警报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火灾预警、化学物泄漏预警、地震预警等。
同时,应与相关政府机构建立联系,及时获取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与预警。
3. 应急资源与设施准备组织需要对应急资源与设施进行充分的准备。
包括但不限于备用电源、备用通信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
同时,应建立资源储备和采购机制,确保有足够的应急资源供应。
4. 应急培训与演练组织需要定期开展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灾害知识、应急处理流程、紧急撤离程序等。
5. 应急预案制定与更新组织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更新与修订。
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突发事件类型、应急组织与指挥结构、紧急撤离程序、通信与报警机制等。
三、响应控制程序1. 事态评估与信息收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需要迅速进行事态评估与信息收集。
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事件性质、影响范围、风险程度等。
信息收集包括但不限于获取有关事件的最新进展、相关的舆情信息等。
2. 紧急通知与召集组织需要迅速启动紧急通知与召集机制,将相关人员召集到指定地点,并对事件进行简要说明和部署工作。
通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
3. 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理组织需要根据事态评估的结果制定应急响应与处理措施。
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紧急撤离、封锁区域、启动应急救援等。
同时,组织需要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和指挥应急工作。
4. 事故应急现场处理与调查组织需要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处理与调查工作。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69defb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0.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1、目的
主动查找评价潜在环境污染事故、职业健康安全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识别应急响应需求,预防、减少由事故或紧急情况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能源浪费、以及人员伤亡的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的控制。
3、定义
3.1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或“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
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
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的行动指南。
3.2应急响应:发生事故后,明确分级响应的原则、主体和程序。
重点要明确政府、有关部
门指挥协调、紧急处置的程序和内容;明确应急指挥机构的响应程序和内容,以及有关组织应急救援的责任;明确协调指挥和紧急处置的原则和信息发布责任部门。
3.3应急保障:是指为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种保证措施。
一般按功能分为人
力、财力、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讯与信息、公共设施、社会沟通、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
3.4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事故,具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
除在萌芽状态的初期阶段,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4、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过程风险乌龟图
5、作业内容
6、附加说明(无)
7、参考文件
7.1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7.2 《绩效监视和测量管理控制程序》
7.3《文件控制程序》
7.4《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使用表单
8.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表》。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三篇)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7c1d8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3.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本公司区域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以及特殊气候(如台风、暴雨洪水等)时的紧急情况。
3.职责3.1安全处、生产处负责制定重大事故的应急计划。
3.2安全处负责定期对义务消防队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训和组织消防演习,发生火灾时组织救护工作。
3.3安全处负责与消防、医疗等单位紧急联系。
3.4职工医院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抢救工作。
3.5安全处、工程处、生产处负责遭受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水灾害时组织抢险工作。
3.6安全处负责对紧急情况发生后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完善本程序。
3.7生产副经理负责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
4.工作程序4.1应急准备4.1.1公司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由生产副经理任组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者代表任副组长,组员由安全处、生产处、工程处、职工医院等单位组成。
4.1.2事故易发生单位(车间、班组)成立应急队并落实应急措施。
4.1.3每年举行一次应急演习,验证应急计划和措施。
4.1.4安全处负责健全包含有市消防队、医院等单位以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与消防队、安全生产局等保持联络,以获取安全及健康方面的相关资讯。
4.2应急响应4.2.1火灾发生时,发现人员应迅速将此信息传递给安全处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者代表、经理,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由安全处联络工程处、生产处负责人及义务消防队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灾。
4.2.2若火势不能控制,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立即通知市消防队,报警时必须讲明起火地点、火势大小、起火物资、公司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警。
4.2.3安全处负责组织将受伤人员转送医院或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
4.2.4其他管理入员参与协助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等工作。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文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599c5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1.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文一、前言急灾害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预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提前做好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准备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的制定和实施。
二、应急准备程序1.灾害风险评估在制定应急准备程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了解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应急准备的重点和方向。
2.应急准备计划制定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应急准备计划,明确应急准备的目标和内容,包括应急组织架构、应急资源准备、应急设备设施准备、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应急资源准备根据应急准备计划,组织采购和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应急救援车辆、通讯设备、救援器材等。
同时,对应急物资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以检验应急准备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演练内容包括灾害事故的模拟情境、应急组织机构的启动和协调、应急资源的调度和使用、应急信息的发布和传递等。
5.应急准备宣传与培训通过宣传与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宣传与培训内容包括灾害知识、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设备使用方法等。
三、响应控制程序1.警报与通知当灾害事故发生时,及时触发警报系统,向员工发出预警信号,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通知的方式可以是电话、呼叫系统、短信等。
2.组织机构的启动和协调根据应急准备计划,启动应急组织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工作的协调与指导。
应急组织机构包括领导组、应急办公室、指挥部等。
3.疏散与救援在灾害发生后,立即组织员工进行疏散,并实施救援工作,包括对被困人员的营救、病伤员的救治等。
4.灾后评估与恢复灾害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灾后评估,了解灾情和损失情况,并制定恢复计划,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
四、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的实施1.建立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的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中的职责和权责,建立责任制,确保程序的实施。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fb08f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6.png)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第A/0版
批准:
审核:
编制:
分发编号:140801
1.0 目的及适用范围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活动或服务过程中潜在事故及其他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2.0 术语的定义
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恢复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3.0职责与权限
3.1 主管副总
■负责进行紧急情况发生点和集合地点的确定、应急预案的审核与修订及参与应急预案演练。
3.2 安全部
■负责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负责应急装备的配置及监督检查。
■负责应急演练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3.3 各部门/车间
■参与公司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负责本部门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4.0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FLOW
5.0相关文件/记录。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d23e5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a.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一、应急准备阶段:1.明确组织结构:确定应急管理组织的机构、职责以及相应的人员。
包括设置指挥部、成立应急小组,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权责。
2.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包括天灾、事故、紧急情况等,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和流程。
3.评估风险和危险性:对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内外部因素,确定可能出现的危险与灾害,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
4.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应急响应的组织、指挥体系。
确定一线指挥部门负责人,明确指挥关系、统一指挥。
二、应急响应阶段:1.预警与启动:掌握灾变发生的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发布预案中规定的预警制度,以及应急级别和相应的响应流程。
2.应急响应措施:根据灾变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包括撤离、报警、封锁、隔离、紧急救援等,决策层要发动相关部门和资源,保障有效执行。
3.信息收集与通报:及时收集内外部的信息,了解事件的动态情况,形成完整的信息,便于指挥决策。
并及时向内外部通报,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4.应急物资与救援:组织对受灾地区的紧急救援与物资供应,及时提供应急物资和救助人员。
同时协调和调配相关资源,满足灾区人员的基本需求。
三、应急之后:1.事故调查与总结:灾害发生后,组织开展全面的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影响,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灾后恢复与重建:根据事故的情况,制定灾后恢复和重建计划。
包括修建和维护受灾区的基础设施,组织灾民的安置与救助,恢复受灾区的正常秩序。
3.应急演练和培训:针对应急救援工作开展定期的演练和培训。
不断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技能,并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流程及措施。
4.完善内外部合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加强内外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多方合力,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总之,一个完善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对于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组织高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并尽可能降低损失、保护员工和财产安全。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三篇)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1c4f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f.png)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是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的管理措施和步骤,旨在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以下是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一般步骤:1. 识别潜在风险和威胁:对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威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自然灾害、事故、恶意攻击等。
2. 制定应急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应包括应急响应组织架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预案、资源储备等。
3. 建立应急响应组织:组织内应建立应急管理团队或委员会,负责协调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
并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应急响应体系的运转。
4. 培训和演练:组织内部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熟悉应急响应程序。
包括应急预案的熟悉、应急技能的掌握、协调沟通能力的培养等。
5. 预案实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预案的要求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包括召集应急响应小组、组织人员疏散、灭火救援等具体措施。
6. 信息发布和沟通:及时发布事件信息,向内部员工和外部相关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同时与相关部门、机构和媒体进行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协调合作。
7. 事后总结和改进:事件结束后,组织需要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二)紧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前言:无论是自然灾害、技术事故还是安全威胁事件,都有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减少损失,需要制定紧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快速、有效地响应。
本文将介绍一个紧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范文,以供参考。
一、紧急准备阶段:1.建立应急管理组织:(1)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指导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81df4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3.png)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是组织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并保护人员安全而制定的一套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
这种程序的目的在于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并在紧急情况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并恢复组织正常运转。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内容和步骤,共____字。
一、紧急情况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紧急情况是指在组织运行过程中突发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影响正常运作的事件或情况。
2. 分类:紧急情况根据其性质和产生原因可分为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事故灾难(如火灾、爆炸等)和人为事件(如恐怖袭击、网络攻击等)三类。
二、应急准备1. 风险评估和预测:组织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确定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
2. 业务影响分析:分析各种灾害对组织业务运作的潜在影响,确定关键业务和资源,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制定应急计划:结合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的结果,制定应急计划,明确应急措施、责任分工和应急设备等。
4. 建立应急组织:指定应急指挥部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权限。
组织内部培训应急人员,提高应急人员的技能和应对能力。
5. 建立应急设施和备品备件库:建立具备防护、疏散和恢复功能的应急设施,备有足够数量的备品备件以备不时之需。
三、应急响应1. 紧急情况的预警与报告:监控环境和情报信息,确保紧急情况的早期预警。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和员工发布紧急情况警告和报告。
2. 应急指挥与调度:启动应急指挥部并组织应急工作小组,按照预定的应急程序调度应急资源和人员,协调和指导各部门的应急行动。
3. 疏散和安全保障:根据紧急情况的性质和程度,启动疏散计划,组织人员有序撤离,确保员工的安全。
协调安保部门维护紧急现场的治安和秩序。
4. 应急救护和医疗救助:派遣专业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进行救援和医疗救助,及时处理伤员和病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危险源控制和减灾工作:采取相应措施遏制事故扩大,并减轻紧急情况的影响。
应急准备与相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与相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dc01f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1.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本公司车辆运营运期间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泄漏、道路交通事故、盗抢、车辆配套设备的机械故障及特殊路况、天气等紧急情况的应急程序。
3. 职责驾押人员负责将车辆运行途中发生的紧急情况上报项目部及壳牌值班经理并参与事故救援。
4.应急汇报与响应控制程序 4.1应急汇报4.2基本原则先抢后救: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伤员尽快脱离险境,移至安全地带后再救治。
先重后轻:对大出血、呼吸异常、脉搏细弱或心跳骤停、神志不清的伤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
昏迷伤员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
伤口处理一般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并尽快妥善地转送医院。
先救后送:现场所有的伤员须经过急救处理后,方可转送医院。
证据原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收集能够证明事故发生过程的证据材料,如:目击证人联系方式、影像资料等。
紧急事件或特殊事件处理的优先顺序: 抢救生命,避免伤亡;事故发生事故汇报应急处理壳牌项目部紧急联络人:、壳牌紧急值班经理电话: 110、120、122、119车队长尽量减少对人体健康和周遍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第三方的破坏;尽量减少公司的损失-----现金、数据记录、库存、设备、资料等;确认事实,立即调查原因,解决问题;用事实与外界交流恢复正常的经营活动。
4.3 紧急事件处理4.3.1火灾4.3.1.1油罐车着火A.在油站配合油站员工一起灭火,承运商的职责:押运员立即关闭油罐车紧急关闭阀门,停止卸油操作;押运员和驾驶员用灭火器灭火;驾驶员打电话通知车队紧急联络人和壳牌紧急值班经理/供应配送经理;一旦火势失去控制撤出现场。
B.在运输途中在安全情况下,驾驶员和押运员用灭火器灭火;如无法灭火,在安全情况下,驾驶员将车辆驶离危险区域;押运员设置隔离带,警示周围的车辆及人员与油罐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造成第三方的损失;驾驶员打电话通知:119壳牌项目部紧急联络人壳牌紧急值班经理/供应配送经理。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e02429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7.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潜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的管理职责、工作内容和管理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潜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控制。
2 引用文件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3 术语和定义(无)4 职责4.1安全环保质量部负责确定火灾、爆炸等潜在的事故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控制重点,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负责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组织应急救援、灭火救灾和演练等工作,并负责相关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负责确定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品大量泄漏和工伤事故等潜在的事故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控制重点,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并负责相关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负责防洪减灾工作并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4.2各有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潜在的事故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控制重点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和设施,实施应急响应工作,并对本部门关键部位进行检查。
5 要求5.1紧急和异常情况类别a)火灾、爆炸;b)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c)重大工伤事故;d)人员急性中毒;e)环保设施故障,污染物事故性排放;f)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紧急和异常情况;g)洪灾等其他紧急情况。
5.2控制重点部位a)燃气使用、气瓶库、燃气管道;b)油库;c)危险化学品库、涂装、焊接;d)配电房;e)厂内机动车;f)档案室;g)其他需要应急的部位。
5.3应急准备5.3.1安全环保质量部同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公司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和工作程序。
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重点控制场所及潜在的事故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
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a)紧急情况的现象;b)应急的组织机构与职责,人员的通讯联系方式;c)具体营救和处理的措施及办法;d)对外、对内报警通讯联系方式;e)人员物资疏散路线;f)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g)应急物资要求等。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80f56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9.png)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应对,尽量减少损失并保护员工和资产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完整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包括紧急情况评估、应急计划的制订、应急演练等内容。
一、紧急情况评估紧急情况评估是为了识别各种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潜在影响,以便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评估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对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技术事故(如停电、网络故障等)、恐怖袭击等。
2. 影响评估:评估不同风险事件对组织的可能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业务中断等。
3. 脆弱性分析:分析组织内部的脆弱性因素,如设备老化、安全漏洞等,以确定潜在的应急问题和改进空间。
二、应急计划制订应急计划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指导员工和管理层采取正确行动的指南。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应急计划制订的步骤:1. 目标确定:明确应急计划的目标,包括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最小化业务中断、保护重要资产等。
2. 领导团队组建:成立应急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计划。
3. 职责分配:明确各个团队成员的职责和责任,确保每个人在应急情况下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4. 通信计划:建立有效的内部和外部通信渠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传递关键信息。
5. 备份和恢复计划:制定详细的数据备份和恢复计划,以确保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业务。
6. 应急资源准备:准备必要的应急资源,如急救设备、应急灯具、备用电源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7. 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意识。
三、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为了测试和验证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一个应急演练的步骤:1. 设定目标:明确演练的目标和所需达到的效果,例如测试响应时间、评估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等。
2. 设计场景:根据不同的风险情景,制定相应的演练脚本,并向参与者介绍情景和任务。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97a33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4.png)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一、目的本程序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公司在面临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做出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社会形象。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职责1、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制定和修订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
统筹协调应急资源,指挥应急响应行动。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决策。
2、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识别本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紧急情况。
组织本部门员工参与应急培训和演练。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应急预案执行应急响应行动。
3、安全管理部协助应急指挥中心制定和完善应急计划。
监督各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提供应急培训和演练的技术支持。
负责应急设备和物资的管理和维护。
四、工作程序1、风险识别与评估各部门对本部门的业务活动、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进行风险识别,确定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
安全管理部汇总各部门的风险识别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重点防范区域。
2、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公司总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调配等内容。
各部门在公司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下,制定本部门的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人员分工、联络方式等。
3、应急培训与演练安全管理部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包括应急预案的讲解、应急技能的传授、应急知识的普及等,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锻炼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4、应急资源准备安全管理部负责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如消防器材、防护用品、通讯设备、急救药品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林月
1 目的
为预防和控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对迅速得到响应,达到预防或最大限度地减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实现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职工健康安全和环境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响应。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确保应急准备和响应所需要的资源准备和重大特大事故响应的领导工作。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应急计划进行评审和批准,并负责重大应急事件中的指挥和协调。
3.3 工程部负责组织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并会同其他部门对该紧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方案,并组织演习和评审,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必要时组织修订。
3.4 各部门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按预案分工要求配合实施。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根据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和环境因素识别的结果,确定潜在的重大事故和紧急情况。
潜在重大事故和紧急情况如下(但并不限于):
——工伤事故
——群体食物中毒
——火灾事故应
——重大交通事故
——重大污染事故
4.2 对己识别的潜在的环境事故职业健康安全事件或紧急情况,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工程部、综合管理部等部门进行评审。
应急预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预案名称;
——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
——与外部机构的联系;(消防、医院、环保、公安、检察院等)
——报警联络的步骤;
——应急组织机构及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
——应急指挥中心的地点、通讯联络方式;
——应急措施;(急救措施及减少损失和影响的措施)
——应急设施、设备以及其维护要求;
——急措施的演练要求。
4.3 综合管理部负责审核有关重大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与相应的演习计划,并按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有关应急预案的演习,验证应急预案与相应方案响应的有效性。
4.4 各部门按确定的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演习,并评价演习的有效性,提出预案改进意见。
4.5 工程部组织对演习的有效行进行评价和改进,以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及时反应,采取有效措施。
4.6 在潜在环境事故、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须迅速按应急计划做出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
4.7 每年对应急预案通过管理评审进行评审,尤其是在环境事故、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发生后。
4.8 评审后,工程部应对预案进行修改,并保持修订记录。
4.9 应配备应急设备、设施,并进行及时维护,确保应急设备、设施完好、有效。
5 相关文件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
《群体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重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重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6 相关记录
《应急预案的评审记录》
《应急预案的演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