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东北地区教案 (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东北地区(第2课时)
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
阅读识图、讨论交流、案例分析、比较归纳
教学准备
教材、地图册、中国立体地形图、练习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东北地区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积极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积极推动以能源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
主要城市
哈尔滨乘哈尔滨的地方文化以汉文化为基础,融合了满文化及俄罗斯文化、犹太文化。尤其体现在城市建设,市民的文化生活和饮食方面,以至哈尔滨的地方方言中仍存有俄文、满文词汇。火车可以抵达省内所有通客运铁路的大中小城镇,是连接中国大陆与东北亚的重要铁路枢纽。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丁香城”、“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地位突出。中西合璧的文化底蕴。有“冰城”、“共和国长子”、“天鹅项下珍珠城”、“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等美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和阅读资料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环境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东北地区冬季冷湿气候的原因、东北地区的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书本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 教案
7.1 东北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地图和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让学生认识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环境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东北冷湿气候的原因、东北的资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书本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学习中的资开发→环境保护问题,资枯竭→产业转型问题,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等问题,渗透正确的资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将来会越来越多地面临和解决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探究,为承担历史和社会的责任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东北农业发展基本概况,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及工业情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导入新课]区域概况: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3市1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面积为124.3万多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9%。
人口一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5%。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季寒冷,夏温较高。
农作物一年一熟。
欣赏东北地区图片一、东北地区的农业1.读图查找:主要的农产品: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水稻(小麦)东北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花生、亚麻2.合作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北大荒”的变迁“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的东部,与俄罗斯相邻。
其中,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
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这里到处是良田沃野,阡陌纵横,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生产基地的“北大仓”。
粤人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东北地区(共20张PPT)优秀课件
“白山黑水”
指长白山和黑龙江, 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白山—长白山
黑水—黑龙江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
位于中国的东北 部
(2)范围:
包括:
黑龙江省
辽
吉林省
辽宁省
黑龙江 宁
2、地形
在图上找出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东北平原,描述 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3、气候
-4 -2 0 42
6 8 10
气温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为什么?
降水特点: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气候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冷湿)
活动P16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阅读图6.14,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
计算三地的雪期由北到南的变化规律。
281天
242天 166天
C.②③
D.②④
4、东北是我国重要的( A )
①林业基地 ②能源基地 ③商品粮基地 ④重工业基地
A. ①②③④ C. ②③
B. ①②③ D. ②③④
5、对湿地的生态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将过多降水和来水存储起来,起到抗洪防旱的作用 C.调节气候,降温降湿 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东北的河流
黑
中俄两国的界河
龙
江
辽河
中朝两国界河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沃 野
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 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 耕的土地。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千 里
林海雪原
在寒冷的天气,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在风中飘荡,当碰 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体时,不断的积累,冻结,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 晶,叫做“雾凇”。俗称树挂。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教材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地理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本节课主要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东北地区的特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东北地区的特色和区域差异,学生还需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知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媒体,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认识东北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区域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国家东北地区的认识和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难点:东北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以及区域差异。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资料分析: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讨论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以及区域差异。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地区,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
2.地图:东北地区地图。
3.资料:关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资料。
4.投影仪:用于展示地图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东北地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然后简要介绍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关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地区的特色和优势。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东北地区》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东北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东北地区》》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特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相邻地区。
2.自然环境:介绍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等自然特点。
3.人文环境:介绍东北地区的民族、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交通、城市分布等人文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特定区域,其特点和特色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资料、合作探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2.教学难点: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案例,分析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东北地区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资料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彩色笔、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和特色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东北地区》教案 (新版)粤教版
《东北地区》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
教材主要讲述了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等,在本节最后部分,重点讲述了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以及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明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2、讲解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3.讲解老工业基地,以及如何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2、分析东北地区的范围、界线、气候、河流、资源和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1、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掌握东北地区的资源情况以及工业发展。
【教学难点】讲解老工业基地,以及如何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四季的形成。
1、各种类型的地图和教学挂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2、准备一些典型地区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北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
板书:第一节 东北地区【讲授新课】复习提问上一章的相关内容,重点是重要的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矿产资源以及工农业发展,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件说一下,东北地区的范围,分界线各又是什么呢?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我国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东北地区有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地处北温带,温带季风性气候,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资源丰富,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人们习惯上把东北称为“白山黑水”呢?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课件展示) 读第33页图7.1,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2)说出东北地区主要山脉的名称及走向、平原的名称及位置。
(3)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有哪些?为什么将其东北角的平原称为三江平原?生:学生分组讨论,抢答。
《第7章第一节东北地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下
《东北地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同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复习:学生需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 图文资料搜集:学生需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有关东北地区的图片、文字资料,包括风景名胜、历史事件等,并做好整理工作。
3. 绘制地图:学生需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绘制一幅东北地区的简易地图,标出主要城市、河流、山脉等地理要素。
4. 编写导览词:学生需以导游的身份,为东北地区的主要景点编写导览词,包括景点介绍、历史背景等,并注意使用地理术语。
5. 小组讨论: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探讨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三、作业要求针对以上作业内容,我们要求学生们:(一)积极投入,全面参与学生们需要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的作业内容,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要通过这些作业深化对东北地区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认真搜集,注重质量在搜集图文资料时,学生们要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注意资料的质量和形式,如图片要清晰,文字要准确。
(三)细心绘制,准确标注在绘制地图时,学生们要细心、耐心地完成,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标注地理要素时,要准确无误,让人一目了然。
(四)严谨编写,逻辑清晰编写导览词时,学生们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确保导览词的准确性和吸引力。
(五)小组讨论,积极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同时尊重他人的观点,积极交流和讨论。
四、作业评价……(此处为作业评价部分,需根据实际情况详细描述)五、作业反馈……(此处为作业反馈部分,需详细说明如何根据学生们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具体实践与思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东北地区》的地理知识,包括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地区发展等方面内容。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7.1 东北地区第一课时 教案
一、课题:东北地区(第一课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识别东北地形类型,地形特征,运用气候图表归纳气候特征。
3.举例说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读图和区域分析问题的技巧,之前在北方地区的学习中对东北地区有一定的提及和了解,因此学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一定基础。
四、教材分析:教材从三部分认识东北地区,本节课重点在于对其自然条件的学习,放在本节所有内容之前,为后续学习工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设计了多样的活动和案例,增加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与生活的相关性的理解、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自然环境特征。
2.难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读图和资料分析,认识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掌握东北冷湿气候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资源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我们先思考这两个问题,“白山黑水”通常用来指中国的哪个地区?图示的三种物产属于我国的哪个地区?生:东北地区。
师:正确,这正是我们今天将要去了解的——东北地区。
2.学习新课:师:要了解一个地区,我们首先要知道它在哪里,范围有多大。
所以我们从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入手,在描述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的时候,通常从哪些方面去描述?生: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师:对,现在自主学习,找出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和范围。
生:自主读图找出。
师:结合课件补充梳理学生学习结果,明确位置。
在明确位置之后,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我们在认识自然环境特征时一般包括哪些方面?生: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资源等。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东北地区》教学设计2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东北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东北地区》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深入了解,旨在让学生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知识。
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其地理特征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2.东北地区的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状况。
3.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知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地理素养。
4.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东北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案例,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实际分析。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讲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让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状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4.巩固(5分钟)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东北地区教学设计
活动二
结合课本P34活动2案例,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的特点,并思考东北气候形成的原因?
归纳:因为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高,所以气候寒冷。因为东北平原所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少,所以冬季冷湿。
活动三
东北的地理环境对东北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设呢影响呢?下列说法合理吗?(讨论课本P35活动和旅游小知识)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重要知识点
提问:你知道东北弟弟去除了有许多森林资源之外,地下还埋藏着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活动一
读图7.15“东北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城市分布图”,找出本地主要的矿产以及它们所分布的地方。
归纳:煤炭、铁矿、石油等,煤炭,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抚顺、本溪、黑龙江的鸡西、鹤岗;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本溪;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大庆油田、吉林松原油田、辽宁辽河油田。
活动六
阅读案例“三江平原的变迁”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的作用,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和保护三江平原
学生读图、查找
学生阅读,分析归纳
学生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回答
学生识图、查找,阅读,根据资料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学生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3、冷湿的气候3、草地3、解决对策
原因: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
冷蒸发量少,湿
教
学
反
思
6、举例说明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台湾省等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7、举例说出河流在长江流域发展中的作用;
东北地区 同步教案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4.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流程设计
教师主备
讨论要点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一、导入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这首著名的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正式写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识图学习了解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和理位置,从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过渡:现在我们看一组图片,这图片中的千里冰封之地是哪里呢?对,东北地区,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课讲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图,并进行分析)
1.读图“东北三省三省的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读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找出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7.1东北地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4.了解东北农业发展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5.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6.通过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学习,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东北地区》说课稿1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东北地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东北地区》这一章节是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东北地区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东北地区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只知道东北地区是我国的一个地理区域,但对于其具体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结合已有的地理知识,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特点和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东北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结合板书设计,生动、形象地展示东北地区的特点和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粤人版地理八下7.1《东北地区》表格教案设计
主要河流为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嫩江、辽河。其中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分布在山地的外侧,都是国界线上的界河。东北地区山地内侧是平原,外侧为界河,形成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图
中国干湿区图
冷湿气候的影响
植被:
雾凇:
湿地:
民居:
阅读材料,讨论,并思考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
东北三省的气候冷湿,其中长冬、严寒是这里气候的主要特点。原因是东北三省纬度位置较高,距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较近。
读出:温带季风气候
读出:冬季普遍寒冷
越往北越冷—纬度因素
南北温差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
已经上初二,对初中教学已经较为适应,所学知识也属于中国地理知识,是从区域地理的角度。地图掌握能力培养,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欠缺,课外知识积累较少。应该在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读图能力方面着重培养。
冬季冰雪游、夏季避暑游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交流、碰撞中解答困惑、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7.1东北地区
粤教版八年级下地理教案--东北地区
粤教版八年级下地理教案--东北地区
日期年月日星期内容:东北地区教学内容东北地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气
候环境等
2、掌握东北冷湿气候的原因。
3、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及工业情况
4、了解东北地区能成为工业基地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认识东北地区,了解东北。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增强学生认识我国重工业基地和产粮区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2、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有关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2、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及工业情况
教学器具地图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时数二教时
探究过程批注。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北地区课件新版粤教版
同步训练
16.与乙工业基地相比,甲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最主要的
优势是( C )
A.水陆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D.资金充足
17.甲、乙两个工业基地地理分布的共同点是( C )
A.都位于黄河流域
B.都位于长江沿岸地区
C.都位于沿海地区
D.都位于京广铁路沿线
18.图示①城市及其主要工业部门的搭配,正确的是
A.水源不足
B.热量不足
C.地形崎岖
D.土壤贫瘠
11.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目
的是( A )
A.保护湿地
B.发展林业
C.发展畜牧业
D.保护耕地
同步训练
读图7-1-2,完成15~18题。
15.甲、乙两个工业基地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A )
A.甲
B.乙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精巧点拨
1.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中部为平原,东、 西、北三面分别为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山地和小兴安岭 山地。 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的冬季风源地,夏 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 风气候。 3.“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1)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地形: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3)土壤:黑土深厚,土壤肥沃。
6.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的
土地利用类型是( A )
A.林地 B.水田 C.草地 D.旱地 7.乙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是( D )
A.太阳能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
知识网络
精巧点拨
4.东北地区开荒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问题:使湿地大面积减少,湿地植物退化严重, 珍稀动物急剧减少。 (2)解决措施:停止开荒,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 区。
《第7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下
《东北地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了解,加深学生对该区域的认知。
2. 通过对作业的完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作业: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东北地区事物,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植被分布等,记录观察结果,并撰写观察报告。
2. 收集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有关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整理成PPT或文档形式。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收集到的信息,共同探讨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特点。
4.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和质疑。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作业:学生需认真观察,如实记录观察结果,并注意安全。
2. 收集作业:学生需确保收集的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并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3. 小组讨论: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观点,共同达成小组目标。
4. 课堂展示:学生需注意仪态端庄、语言清晰、逻辑清晰,充分展示小组的成果。
5. 作业提交:学生需按时提交观察报告、PPT或文档等作业成果,并注明完成方式(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报告的记录是否真实、准确;收集的信息是否全面、有代表性;小组讨论是否达成共识;课堂展示是否充分展示小组成果。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3. 评价结果:对于优秀的作业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应积极向教师反映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反馈: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试分析三江平原湿地广布的原因。 ①因为纬度高,所以冬季漫长寒冷, 平原中广泛发育着冻土和沼泽。
②因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少
5、湿地的作用:提供食物和__水___资源, 在_蓄__洪、_防___涝、_抗__旱____、调节 __气__候____、保护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
三、气候
1、东北的气候类型:___温__带___季__风__气__候________ 2、东北的气候特点:夏季__高__温___多__雨________; 冬季_寒__冷__干___燥________。(总特点:冷湿) 3、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中___温______带(温度
带)
4、因为东北地区纬度__高_______,冬季漫长而寒
解决方法:加快__产__业___升级,大力发展 __第__三___产__业__和__服__务__业______,南部依托 __环__渤___海____经济带(即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基 地),北部加强与__俄__罗___斯____的边境贸易。
2、到东北冬季旅游注意事项:
防_寒_____、防__滑____、防__相___机__傻__眼_________、 防_刺___眼______(雪地反射光强)
第七章 认识区域 东北地区
一、东北概述 1、东北位置:位于我国___东__北_____部, 位于__东__北_____地区。濒临_渤______海。 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是指长白山 _____黑__龙__江_和__________。
2.范围:主要包括“东北三省”, 包括:_辽__宁______省,_吉__林______省, ___黑__龙__江__省。
②东北耕地主要分布在___辽__河__平__原___、 ___松__嫩__平__原___、____三__江__平__原___。 ③东北平原人_少__地_多__,人均耕地面积_大_, 土壤是____黑__土_____,机械化程度__高____, 粮食产量__大____,粮食商品率__高____,是
___________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畜牧业、旅游业
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1)土地资源与农业:
主要的土地资源是_林__地_____和_耕__地_____。 ①东北是我国最大的_天__然____林区,林 地主要分布在_大__兴__安__岭_____、 _小__兴__安__岭_____、___长__白__山______。 山区植被类型为:_____针__叶__林_______
二、地形与河流
①__大__兴__安___岭____山脉
②__小__兴__安___岭____山脉 ③__长__白__山_______山脉 a_____松__嫩______平原 b_____辽__河______平原 c_____三__江______平原
以上三个平原统称东北平原
d__黑___龙__江______ e___松__花___江_____ f___乌__苏__里___江___ 以上三条河冲积出_三__江_____平原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称为
“_北__大__仓______”,主要的农作物有 ___小__麦____、___玉__米____、___大__豆____、 ___甜__菜____。
(2)矿产资源与工业: 煤
铁
①石东油北主要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钢铁
机械
②石主油要工业部化门: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辽著名中的南工工业业基地基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大我__国连__重_、__________________为__中__心_。___工业基地沈,阳以
④进入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面
临_资___源______枯竭、环境__污__染______、 __设__备_____落后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