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解读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解读一、法制晚报:《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毕业生近一成失业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
蓝皮书指出,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上来看,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
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
这个报告是在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形成的。
调查人数达到46万余人,共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2093所高校、1247个专业。
去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如果按此比例推算的话,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
由于就业不易,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读研而非参加工作,选择读研的比例较2010届增加了2.5个百分点。
解读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基层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认为,一方面,大学部分专业一味扩招,人才培养过剩;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导致就业困难。
对于用读研的方式来逃避就业压力,蔡言厚认为,读研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面对就业问题。
如果大学生在毕业时经济发展不景气,就业环境较差,想通过继续深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后再就业也是可取的。
就业供大于求造成专业结构性失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2012年中国大学生本科红牌专业包括:动画、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9个。
蓝皮书指出,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是美术学为14.7%。
形势与政策: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政策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的对策分析据统计,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大约是630余万人,2011年的人数高达是660万人,2012年更是增加到680万人,预计2013年的毕业人数将会达到699万人。
随着毕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创新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而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上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上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上届同期13个百分点。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境遇。
除了社会多方的各种原因,大学生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缺陷导致就业这种境遇。
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就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平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
要衡量自己的综合能力的高低,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如果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就盲目就业,那么就是错误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一、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树立信心许多大学生过于理想化,对人生有许多美好的追求,总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人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事情都是不遂人意的。
有些大学生把自己定位太高,认为自己应该在大企业、大公司上班,享受高薪和优待,他们看中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条件,一心想在城市里,对于小县城、农村的乡镇企业和艰苦环境不屑一顾。
这样的心态使他们纠结于小细节之中,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还有一些大学生拘泥于传统思想,只想找“铁饭碗”,在国企或政府部门当公务员。
这种具有局限性的观念表明这类的大学生并没有立足于现实。
应跟踪大学毕业生多年就业情况
应跟踪大学毕业生多年就业情况应跟踪大学毕业生多年就业情况日前,麦可思《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正式出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奇就此发表评论,认为跟踪大学毕业生多年就业情况意义重大。
他建议教育部门和大学,慎重考虑建立全新的就业评价体系,将毕业半年后与中长期就业情况统计作为重点。
这可引导大学转变急功近利的就业工作方式,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蓝皮书今年新增了“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系基于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和三年后两次跟踪调查而得。
熊*奇认为,这不仅对了解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职业转换、就业的稳定*、晋升、能力要求、培训、自主创业的变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提醒教育部门和大学,要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办法,不能再用初次就业率,也不能只用半年后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应该持续跟踪毕业生毕业3~5年,甚至10年的就业。
客观而言,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已认识到统计初次就业率的弊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已有所调整,既统计截至每年6月30日的初次就业率,也统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
但熊*奇指出,总体来看,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还是比较重视初次就业率。
究其原因,在教育部门和高校看来,初次就业率学校容易统计,学生离校之后有不少就与学校失去联系;另外,初次就业率的高低,似乎与学校的就业工作好坏有关,而学生离校之后找工作,就与学校关系不大了。
而据麦可思的调查,42%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3年内转换了职业,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33%,高职高专为50%;46%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3年内转换了行业,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39%,高职高专为53%。
这表明,以毕业初期的就业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不可取的,以此作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更可能产生误导。
他进一步说,正是由于目前的办学状态,导致很多大学急功近利地抓初次就业率,本来以能力为导向开展教育的大学,也变为以职业和就业为导向,大学整体出现变为职业培训所的倾向。
2012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6月11日上午,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会暨高校培养质量研讨会在京正式召开。
报告显示,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本科为50%,高职高专为44%)。
【详情】《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要内容麦可思公司从2010年开始,对之前调查过的全国2006届-2008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
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2012年报告是第四次年度报告。
【详情】报告简介报告由三部分组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和“专题研究:低就业分析”。
回应高校、政府与社会都关心的问题: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对就业状况是否满意?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观是否得到提升?大学生在毕业一段时间后的收入变化和职位晋升如何?大学毕业生是否出现“低就业”?等等。
应届生就业数量和质量分析更多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工学2011届大学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销售和财务在就业的2011届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金融业和媒体信息,高职高专为建筑业∙2011届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民企和中小用人单位∙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2010届、2011届连续增长“红黄绿牌”就业预警专业更多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更多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4445元2008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为经济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7030元∙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去向分布∙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35%∙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不同职业、行业、用人单位、经济区域月收入∙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最重要的工作能力∙2008届大学毕业生更换雇主的行为与月收入相关∙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有4.4%的人自主创业2012年度专题研究:低就业分析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低就业群体的特征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群体就业满意度。
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中国)发布的本科生就业报告是一份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本科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的报告。
该报告旨在了解中国大陆地区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倾向和就业需求,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和建议。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调查方法:报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和在线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调查样本:报告样本包括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本科生,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群体。
3. 就业情况:报告详细展示了本科生的就业率、就业行业分布、月薪水平、就业满意度等数据,让学生了解当下就业市场的情况。
4. 就业倾向:报告关注本科生的就业倾向,了解他们在就业选择上的偏好和考虑因素,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5. 就业需求:报告调查了本科生对于就业需求的态度和期望,包括职业发展机会、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环境等方面。
6. 就业指导和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报告给出了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和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总体而言,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通过大规模的调研和分析,为中国大陆地区的本科生提供了全面的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
史上最难就业年,仅仅是个开始
史上最难就业年,仅仅是个开始一、大学生就业,真的这么难?大家知道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四大运动”是什么吗?分别是奥运会、世界杯、中国的春运和中国的大学生招聘会。
前三项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我就和大家说说第四项——中国的大学生招聘会。
2013年大学毕业生有将近700万,创造了历史新高。
签约的或者有意向签约的非常少,创造了历史新低。
所以说,我们中国的大学生虽然还没有就业,但已经创造了历史。
2013年被视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其实,在我听到这个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时候,想起了干旱。
某地方政府说:“今年是百年不遇的干旱。
”多少天呢?180天。
我心里在想,它80天的时候为什么不报呢?为什么等到180天才报呢?透过这个“干旱理论”,我是想说,有些问题一直都存在,也一直都很严重,只是当突然被曝光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已经严重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回到“史上最难就业年”这一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2013年毕业生699万,2012年680万,2011年670万。
一年增长个10万、20万很正常啊!那为什么去年不难呢?为什么前年不难呢?为什么就在今年才难呢?其实年年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只不过这种问题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强的,当大家突然回过头来关注它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如此突出了,以至于用到“最难”二字。
我想请问,难道去年就不可以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吗?那么,我们的大学生到底就业有多难?我们做个比较,来看数据。
根据最新的官方统计,2012年我们有89. 6%的大学生就业,也就是10. 4070的大学生失业。
而美国大学生的失业率是4%,德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生失业率为2%。
我们大学生的失业率远远高于美国和德国。
可今年情况更糟糕,截至5月份,北京地区大学生的签约比例还不到30%,从数据上看,我们的大学生就业确实很难。
那导致这种难的原因都是什么呢?户口新规让就业雪上加霜。
我们先来看由社科院和麦可思研究院作出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说,就业的大学生当中,47%是不满意的,也就是说,有53%对自己的签约单位比较满意。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率调查报告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率调查报告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麦可思曾对该届大学毕业生同一群体进行过半年后调查)。
2012年度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和“专题研究:低就业分析”。
麦可思公司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从2010年开始,对之前调查过的全国2006届-2008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
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2012年报告是第四次年度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1.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略有上升;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与本科差距持续缩小;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持续下降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
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8%,与2010届(91.2%)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89.6%)显著上升,比2010届(88.1%)上升了1.5个百分点。
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
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2011届比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失业率下降0.6个百分点(分别为9.8%和10.4%),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下降较为明显。
2011届本科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为美术学(14.7%);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为应用韩语(18.6%),其次为艺术设计(15.5%)。
名词解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有关思考
“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有关思考[提要]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1、2012就业蓝皮书显示,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率不断提高。
然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以级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还面临很大挑战,需要高职院校继续加强专业、课程设置,转变教学理念,强化校友服务功能。
关键词:麦可思就业报告蓝皮书;职业教学;校友服务功能,立项人:杨国燕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一半以上,然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以终身学习能力方面还面临很大挑战。
下面,我们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相关数据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探析,以找到我国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高职教学改革之路。
一、关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的说明麦可思是国际水平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专精于高等教育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测量与评估,为中国众多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报告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高校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
自2009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状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并撰写一份年度报告。
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就业蓝皮书)和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就业蓝皮书)就是麦可思研究团队其中的两份年度研究成果,这两份报告主要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等方面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
就业蓝皮书首度出版以来,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
二、基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分析1、兴趣爱好、找工作容易和收入较高是高职毕业生选择高职高专专业的首要理由。
2020年新编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名师精品资料.
2020年新编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名师精品资料.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共155页)学校不正干,市场说了算!四川那个师傅看的是学校,我看市场。
一、中国高等教育社会需求数量年度指标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2013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二、专业就业质量年度指标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高职高专专业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 3届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5位)2013届较2012届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类(前5位)2010届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10位)2010届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类(前1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内职业转换率较高的本科专业类(前5位)2010届三年内职业转换率较高的高职高专专业类(前5位)2010届三年内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内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较高的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三、高等教育2014年度职业需求特点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类(前5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类(前5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前2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前2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前2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前2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职业类(前5位)四、高等教育2014年度行业需求特点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高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低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高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低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类(前5位)五、大学毕业生社团活动年度指标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及其满意度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及满意度六、读研年度指标2013届读研比例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2010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提升学历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位)七、创业年度指标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5位)八、高考志愿填报专题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2014年度就业预警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预警高职高专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2013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校友满意度2013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校友推荐度2013届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位)原书目录(略)Ⅰ总报告1技术报告/2主要结论/Ⅱ分报告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3第一章毕业去向/4第二章就业数量/5第三章就业质量/6第四章专业预警/7第五章能力与知识/8第六章自主创业/9第七章国内读研和专升本/10第八章校友评价/11第九章社团活动及素养/Ⅲ分报告二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12第一章三年后毕业去向/13第二章三年后就业质量/14第三章三年后基本工作能力/15第四章三年后自主创业/16第五章培训/17第六章校友评价/Ⅳ分报告三专题研究18教学培养评价/篇二: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光明日报》2014 年 6 月10 日6、15 版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9日正式发布。
2012大学生就业情况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是“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的简称,也常简称为“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2就业报告”或“2012就业蓝皮书”,是2012年6月10日上午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这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第一次以就业为主题出版的蓝皮书,也是第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更是一个结果评价的研究系统。
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该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共覆盖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对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
1、本科院校就业率有所下降,高职院校持平该报告指出,2012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
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 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比起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2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12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2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为434万。
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该报告中定义为待定族)(见图一、图二)。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要内容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要内容2012-6-11 14:03:37 来源:麦可思2012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麦可思曾对该届大学毕业生同一群体进行过半年后调查)。
2012年度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和“专题研究:低就业分析”。
麦可思公司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从2010年开始,对之前调查过的全国2006届-2008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
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2012年报告是第四次年度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1.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略有上升;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与本科差距持续缩小;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持续下降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
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8%,与2010届(91.2%)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89.6%)显著上升,比2010届(88.1%)上升了1.5个百分点。
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
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2011届比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失业率下降0.6个百分点(分别为9.8%和10.4%),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下降较为明显。
2011届本科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为美术学(14.7%);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为应用韩语(18.6%),其次为艺术设计(15.5%)。
名词解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2012年读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12年读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2012年,武汉天区高校毕业生(原科)同93449人,他们的就业状态怎样?昨夜,市己事局颁布了2012暮年度文汉地域大教毕业生就业率指数讲演。
蒙金融安机影响,取去年比拟,往年的《呈文》只要一半:便仅无就业率演讲,却出无对于本年度大先生就业的猜测。
纲后,危机对于威严汉的影响借已睹顶,就业形势的佳好仍易预测。
据引见,2012年,包含硕士生正在外的高校毕业生,将会送来就业最费劲的时代。
下考期近,如何猜测将来的便业压力,当怎样挑选本人的博业?市己事局淌静分配处处少王星称,除了小教毕业生就业才能需培育外,挑选佳博业非最主要的影响之一。
就纲后形势望,农科专业毕业生,一夕失业,不只薪火较高,而且很易被为代,而理科博业薪火较矮,且呈没有稳固状态。
2012年,文汉高地区高校原科毕业生比上一年仅增加56人,远7年来毕业生人数删少率为最矮,缘由非一些沉面高校,如武汉大学、华外科技大教招支的本科生持仄或者加长。
统计成果隐示,2012年威严汉地域下校原科毕业生便业率为67.53%,失业率比下年矮出6.59%,就业率指数降落8.07。
重要缘由非蒙邦际金融安机影响,2012暮年用己双位的需供质较来年同早期小幅加长。
从纲后了系的情形来望,影响次要散外正在金融、证券、房天产、从事入入口产品减农制作等止业;自范围下瞅,重要为外大企业战官营企业。
2012年武汉高地区高校大学毕业生考研率为21.54%,取上年15.37%比拟大幅增添,否睹2011年的就业形势严酷,委婉而考研,考研数质在XX年降落先,委婉而上降,到达历史最高程度。
据引见,文汉天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减上考研人数实践到达88%借少,其他1万人归了小野,出邦1%,守业0.1%及三四千人自事集体户,从就业、考研及出邦人数来瞅,武汉地域高校毕业生就业降真率约90%。
自第一季度来望,威严汉市的gdp增加坚持正在9%以下,但金融安机的影响尚已睹顶,高校毕业生失业仍遭到猛烈冲打。
半数2012 毕业生对就业满意
“职业挑战性”左右满意度麦可思《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5%,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55%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
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8%,高职高专院校为51%。
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62%,非“211”本科院校为57%。
经济学、资源开发与测绘成就业满意度最高学科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经济学,为61%;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农学,为53%。
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为56%;最低的为生化与药品大类,为44%。
2009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学科门类是法学(45%);就业满意度最低的学科门类是农学(37%)。
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大类是法律大类(43%);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专业大类是农林牧渔大类(26%)。
政府机构就业满意度最高,民营就业满意度最低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
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
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政府机构/科研事业”(本科为53%,高职高专为46%);就业满意度最低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本科为32%,高职高专为29%)。
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税收监察者、征收人和税收代理人”,为82%;最低的职业是“零售售货员”,为32%。
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职业护士(有从业许可证的)”,为75%;最低的职业是“半导体加工人员”,为30%。
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国有金融管理业,为76%;最低的行业为电子产品和电器用品零售业,为40%。
麦可思专家解读我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麦可思专家解读我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委托成都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我校2010届毕业生进行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跟踪测量评估,经过七个月的调查、分析及撰写报告,麦可思公司于2012年2月29日审定完成终稿。
3月22日下午 14:30,就业指导中心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专题汇报解读会,邀请麦可思咨询专家马妍女士主讲。
教务处、纪检监察与质量管理处、就业指导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负责就业工作辅导员、各教研室负责人出席大会,报告会由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黄李昌主持。
马妍女士介绍,报告紧密围绕我校2010届毕业生开展数据收集分析,调研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测评;专业培养特色定位;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和核心知识测评;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求职分析;生源分析;校友评价.数据显示我校2010届毕业生一年后的总体就业指标,包括其就业率、月收入、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专业相关度、离职率、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在这个基础上计算出各院系及专业就业竞争力指数。
就业竞争力指数综合了就业率、月收入和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这三项指标,是对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通过麦可思对2010届毕业生跟踪调研得到的研究数据,对比广东省高校的平均水平,客观分析了我校2010届毕业生跟踪报告的主要结论和发现,认真讲解如何更好地使用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
马妍女士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深度剖析讲解,列举就业率、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月收入、离职率、职业吻合度、核心课程有效性、毕业生满意度、校友推荐度等各项数据,客观评价我校毕业生总体情况和各二级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02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2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
以上专业与2011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
2012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
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前50位的专业 (单位:%)专业名称就业率税务99.4勘查技术与工程99.0工种造价98.8医学检验98.2学前教育97.8车辆工程 97.6机械电子工程 97.5汽车服务工程 97.3建筑学97.3会展经济与管理 96.9热能与动力工程 96.8护理学96.5园林96.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96.1西班牙语96.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95.9档案学 95.8 土木工程 95.7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95.5水利水电工程95.4城市规划95.3审计学 95.1内容摘要索引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1. 毕业去向1) 2011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比例下降,读研比例上升2)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渤海湾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2. 就业数量分析1) 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2)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工学3) 2011届大学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销售和财务4)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金融业和媒体信息,高职高专为建筑业5) 2011届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民企、中小用人单位6) 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下降趋势3. 就业质量分析1) 在就业的2011届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2) 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2%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吻合 3) 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2010届、2011届连续增长4) 64%受雇全职工作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4. 专业预警1) 2012年就业“红黄绿牌”专业出炉5. 能力与知识培养质量1) 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2) 2011届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核心知识是销售与营销知识,其满足度最低6. 求职分析1) 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连续两届上升7. 自主创业1)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高职高专比例远高于本科8. 读研与专转本1) 2011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上升,达9.2%2) 2011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有3.7%专转本9. 高考志愿填报1) 2011届大学毕业生填报高考(微博)志愿时,除分数外最看重学校地点合适10. 校友评价1) 2011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上升3个百分点11. 社团活动和价值观1) 社会实践及公益类社团参与人数最多,体育户外类社团满意度最高2) 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方面价值观的提升最有帮助二、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1. 三年后毕业去向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去向分布2) 42%的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转换了职业3) 45%的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转换了行业2. 三年后就业质量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35%2)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4445元3) 提升学历所中断的就业并未给2008届的大学毕业生带来明显的收入劣势4) 2008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为经济学,高职高专为交通运输大类5) 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不同职业、行业、用人单位、经济区域的月收入6)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获得职位晋升0.9次,有58%的人获得职位晋升7)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2%8) 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9) 更换雇主的行为与月收入相关3. 三年后基本工作能力分析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最重要的工作能力4. 三年后自主创业分析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有4.4%的人自主创业2) 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7030元,高职高专为5231元3) 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职业、行业分布4) 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5. 培训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接受的最主要的自费培训是从业资格证书培训三、年度专题研究:低就业分析1.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2.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低就业群体的特征3. 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群体的就业满意度、母校满意度低于非低就业群体 [1] 参见《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2版)》。
2012届毕业生三年后调查综述
2012届毕业生三年后调查综述麦可思数据公司针对我校2012届毕业生3年后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主要成效1、毕业生就业结果情况较好。
本校毕业生中期就业结果较好,几乎全部就业或继续深造;就业现状满意度提升较多,明显高于全国本科院校2011届,与宁波市本科2012届基本持平,从毕业生自身角度说明就业质量较好。
2、校友评价有所提升。
本校毕业生的校友推荐度、校友关注度、校友回馈度、校友服务满意度评价均较上届有所提升,关注母校的主要途径是“回访母校”、“搜索母校相关新闻”、“母校App、微信或微博等平台”等,认为母校社会声誉有所上升的比例高于上届;毕业生回馈母校的最主要途径是“向他人推荐母校”。
3、核心课程满足度较上届提升较多。
本校毕业生认为课程的培养水平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的满足度较上届提升较多,说明学校在教学培养方面有所提高,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主要不足1、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较低。
本校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上届及半年后均有所下降,且低于全国本科院校2011届三年后,三年后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工作脱离了所学专业。
2、核心课程重要度有待提高。
本校核心课程的重要度连续两届均相对较低。
毕业生认为核心课程重要度较低,说明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与毕业生就业的实际需求脱轨。
同时,毕业三年后近半数毕业生认为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实习实践是提升教学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改进建议1、加强职业前瞻教育和专业认知教育。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是否得到运用的重要体现,学校可以加强职业前瞻教育和专业认知教育,提高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帮助其更合理地规划自身职业发展,使其学有所用。
2、增加校企合作机会,使教学培养内容更符合社会市场需求。
建议学校增加校企合作机会,联系社会需求情况,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提高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有效性评价。
关于法学专业就业的思考——《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有感
关于 法学专业就 业 的思考
《 2 0 1 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有感
河池 学院教务处 洪 雁
【 摘要 】法 学专业作为老牌专业在我 国发展 已久 ,随着其迅速发展的同时,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有 些是 由于长久 以来 的教育机制 问题 ,文章从高校法学教育模式和 法学就业率低 的各种 问题 的分许入手并提 出相关改进措施 ,说 明法学人才的培养应该立足 于高校 本科专 业教 育模 式改变,改变大学生 自身观念 ,培养人才与现实情况的有 效对接 ,,法 学专业 的发展才能进入 良性循环。
【 关键词 】法学;人才培养 ;高校教 育;就业
问题的提 出 法学 专业 ,曾一 度被 人 们 公认 为是 捧着 “ 铁 饭碗 ”的好 专业,但是 随着 公检法单位 人 员的饱和 、法学 毕业生人数暴 增等, 曾经不愁 工作的法学 院的毕业生也 面临着同样 的问题 , 而且尤为严重 。麦可思研 究院撰写的 《 2 0 1 2 年 中国大学生就业 报告》调查 的数据显示 ,2 0 1 1 届本科毕业 生半年后就业 率最低的专业大 类是 法学 ( 8 6 . 8 % ), 因失业量较 大 ,就 业率持 续
一
、
走低 ,被 列为高失业风 险型专业且被 亮红 牌 。 2 0 0 9 年中国法治蓝 皮书 《 中 国法治发 展报告》 披露 ,截 至2 0 0 8 年1 1 月 ,全 国共设立 法学院系 6 3 4 所 ,法学本科 在校 生3 0 万人左 右 ,法 律专 科在校生 达2 2 万人 。而且 由于前几年 法学的热 门,现在 的法学在校 生只多不少 ,这 意味着法 学学 生就业在最近 几年将更加 困难 。即使政府 已经 在尽可能 多的给大学生提供 岗位 ,创造就 业机 会,但就业难 这一 问题仍然 不好解决 。最 近 甚至爆 出武汉 大学 3 0 0 名硕 士生就业 难的 问 作 为衡 量标准 ,我们 曾将法学专业 细化为法学 题 。这种现象 已经 不仅 仅存在 于一般本科生就 专业 、经济法专业 、国际法专业 、国际经济法 业 的情况 中,而且 一些知名 的法 学院校也存在 专业 、律师专业等 等都是很好例证 ;在人们对 着 这样的 问题 。在法学专业 教育蓬勃发展 的同 素质教育加 以关注 以后 ,一 些法 学专业又匆匆 时 , 法 学 专 业 的 毕 业 生 却 面 临 了 就 业 难 的尴 尬 忙忙开设几 门非专业课程便 再无 进展 。事实上 局面 ,这是 为什么 呢? 法学教育人才 培养 是一个系 统化 的浩大工程 , 二 、问题的分析 其应 以塑造适 应社会需要 的人才 为根本 目标 , 造 成 法 学 毕 业 生 就 业 难 的 原 因 是 行 统一 的 、 的 ,既有 学校教育模式 的问题 、也有社会 和市 理性的改革 ,而不能孤立 、片面的进行 。非法 场的原因,更有大学生 自身的原因: 学专业类 院校,其法学教 育如果缺乏法律教 育 ( 一 )高等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 式单一多 的 自身特色 ,其培养 的人 才在就业市场 上的竞 而不精 争力就会弱 于专业法律 院校 。这类院校法 学专 我 国的法 学教育遍布各级大专 院校。其中 业只有结合 自身学校其它 学科的特色优 势,使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1.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2012年,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
本文将对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就业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2. 就业形势分析2.1 就业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率为XX%,相较于前几年有所下降。
这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2.2 就业结构就业结构表明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情况,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前景也存在差异。
数据显示,工科类和理科类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而人文社科类专业就业率相对较低。
2.3 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地区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大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前往就业。
而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3. 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3.1 教育体系问题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
这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2 就业观念问题部分大学生存在就业观念问题,过分追求高薪、稳定的工作,而忽视了自身的发展和创业机会。
这种理想化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对就业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导致就业率下降。
3.3 就业环境问题当前,经济形势趋于下行,部分行业就业岗位减少,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4. 解决方案和建议4.1 教育改革针对教育体系问题,我们应该推动教育改革,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4.2 就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的培训,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4.3 多元化就业渠道大学生应该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不仅仅局限于大城市的就业机会。
到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也有很多发展机会,大学生应该放宽就业观念,积极探索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2年就业率最高五十大专业
2012年就业率最高五十大专业2012年就业率最高五十大专业简介:麦可思公司发布《2012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
麦可思公司是《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唯一撰写 ... 麦可思公司发布《2012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
麦可思公司是《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唯一撰写单位,2012年麦可思按照专业类、薪资类、职业和行业类、满意度类、就业与教育公平类、地区类、()志愿填报类7个不同的专题,对大学、专业、职业、行业等进行了系列的排名。
以下为报告内容。
序号本科专业名称毕业半年后就业率(%)1 地质工程 100.02 金融工程 98.62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98.62 船舶与海洋工程 98.65 学前教育 97.96 石油工程 97.27 医学影像学 96.38 采矿工程 95.99 油气储运工程 95.710 物流工程 95.511 工程造价 95.011 矿物加工工程 95.013 贸易经济 94.813 治安学 94.815 护理学 94.716 审计学 94.617 建筑学 94.417 勘查技术与工程 94.419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94.319 档案学 94.321 税务 94.12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93.72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3.524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93.425 财务管理 93.32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3.32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93.228 土木工程 93.029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92.929 热能与动力工程 92.931 工程管理 92.831 机械电子工程 92.8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2.834 安全工程 92.634 财政学 92.636 车辆工程 92.437 人力资源管理 92.338 会计学 92.239 工程力学 92.040 网络工程 91.940 物流管理 91.942 金属材料工程 91.842 自动化 91.844 中药学 91.645 朝鲜语 91.445 交通工程 91.447 环境艺术设计 91.148 影视艺术技术 91.049 交通运输 90.950 测绘工程 90.7全国本科 88.0注1:个别专业因为样本不足,没有包括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
此次蓝皮书发布得到了诸多教育专家、学者、关心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发展的社会知名人士的关注,他们都对2012年就业蓝皮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自2009年以来的第四次年度报告。
就业蓝皮书首度出版以来,受到ZF、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
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为读研所做的本科学术准备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的社会评价指标。
大学生就业状况既反映了大学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状况,也反映了大学生培养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其职业和能力需求变化已属世界最快的行列,中国需要跟踪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为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抽样调查以及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研究撰写。
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调查抽样达到46万余人,回收问卷约22.7万份;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调查对象为曾经在其毕业半年后参与过调查的2007届毕业生群体(回收问卷约20.3万份),本次调查为该答题群体三年后的连续跟踪调查,回收问卷约10.95万份。
今年的年度报告共分为三个子报告:“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和专题研究“高等教育人口流动分析”。
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是对全国层面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的分析。
就业率、薪资、专业对口率、职业期待吻合度、毕业半年内离职率、毕业生满意度是主要的分析指标。
“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是本年度报告的全新部分,是基于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和三年后两次跟踪调查而得。
“高等教育人口流动分析”分析了各地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大学教育引起的区域性人才流动、家庭的职业阶层上升和“北上广”地区的流动。
一、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1、 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就业率和月收入持续上升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09届和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 就业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ZF教育机构统计的就业率通常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也就是本报告中的非失业率。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专转本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专转本人数。
]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
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86.6%)上升了3个百分点,比2008届全国总体(85.5%)上升了4.1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5%)约2个百分点。
可见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比2009届(88.0%)上升了3.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8.1%)比2009届(85.2%)上升了2.9个百分点。
绝大多数专业门类[ 专业门类:按照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及学校新增的专业,本次调查覆盖了本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门类11个;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专业门类19个。
]的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均比2009届有明显上升。
201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3.3%),最低的是法学(86.7%);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79.1%)。
201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 月收入:是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现金收入。
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工作货币收入的平均值。
]2009届、2011届连续两届呈现增长,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的增长尤为明显。
全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479元)比2009届(2130元)增长了349元,其中本科毕业生2011届(2815元)比2009届(2369元)增长了44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1届(2142元)比2009届(1890元)增长了252元。
“211”院校2011届月收入增长了649元,增长最为显著。
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薪资的上升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旺盛相关。
同时,物价上涨导致薪资期待的升高是原因之一。
2、法学、生物、计算机等高考报考“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就业率与薪资持续走高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2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
以上专业与2011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
部分红牌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2012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 绿牌专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
2012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以上专业与2011年的绿牌专业基本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3、临床医学和法律事务“领衔”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专业“看上去很美”:美术学、音乐学为2011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专业 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率=1-就业率,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专转本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专转本人数。
]最高的为临床医学(30.7%),其次为法律事务(19.2%)。
医学和法律类专业对应的医生和律师等职业的学历门槛较高,通常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并通过执业资格考试。
刚毕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要达到这些要求还很困难。
同时,高职高专的医学类毕业生更多是面向基层,而与部分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期待地区可能不符合。
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美术学(15.6%),其次为音乐学(15.0%)。
这与这两个专业的供应高于、超前于社会需求有关。
4、本科经济学专业门类毕业半年后、三年后月收入均为最高高职高专: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土建大类分列半年后、三年后最高月收入专业门类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经济学,其月收入为3023元;其次是工学(2953元);最低的是教育学(2491元)。
高职高专各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其月收入为2586元;其次为材料与能源大类(2432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1713元)。
2007届本科专业门类中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也是经济学,为6164元,高于该专业门类半年后月收入(2934元)3230元。
其三年后月收入涨幅也在各专业门类中居首位。
三年后月收入最低的历史学(3920元),其三年内涨幅仅为1947元。
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土建大类,其三年后月收入为4058元,涨幅最大,高于半年后月收入(1949元)2109元。
月收入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三年后月收入为2914元,其三年内涨幅(1428元)也是最小。
5、2011届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有所上升历史学、法律大类分列2011届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专业门类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 专业对口率:在“受雇全职工作”中包含两类:一类是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有关;一类是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无关。
专业对口率=有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有关的大学毕业生数/有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有关及无关)的大学毕业生数。
]为69%,高职高专为59%,均比2009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2008届(本科71%,高职高专61%)。
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5%),最低的为历史学(47%)。
而高职高专对口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1%),最低的为法律大类(33%)。
6、六成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34%毕业半年内就有离职经历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
在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6%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2%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为24%(“211”院校为16%,非“211”本科院校为26%),高职高专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