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
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经济学研究了税收的理论和政策,以支持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和责任。
本文将探讨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税收理论1. 税收的定义和功能税收是指政府依法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财政收入。
税收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财政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经济稳定和调控、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等。
通过税收,政府能够筹集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满足公共需求,同时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2. 税收理论的发展税收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则提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调节经济波动。
现代公共经济学则强调了税收与公共物品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及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3. 税收理论的主要模型现代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涉及多个模型,最常见的是纳税人行为模型和税收效应模型。
纳税人行为模型研究了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反应,包括逃税行为和税务遵从行为等。
税收效应模型则研究了税收对经济产出、消费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二、税收政策1. 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是指由企业或其他机构代表纳税人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在税收政策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有时也会相互结合。
2. 税收制度和税率设计税收制度包括税法、税率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它们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征收和分配。
税率设计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状况等因素,以实现税收公平和有效的财政收入。
一般来说,税收制度应该简化、透明,并且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3. 税收优惠和激励政策税收政策不仅仅是征税,也包括税收优惠和激励政策。
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政府可以鼓励特定行业的发展,促进创新和投资。
税法 知识体系
税法知识体系
税法是涉及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的法律体系。
税法的知识体系包括各个方面,涵盖了税收的基本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和征收程序等。
以下是税法知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1.税收基本理论:
•税收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对税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以及税收在财政和经济中的角色。
•税收的目的和功能:探讨税收的目标,如收入再分配、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等。
2.税收制度:
•所得税制度: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消费税制度: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财产税制度:包括不动产税、财产转让税等。
•关税制度:涉及对进口和出口商品的税收。
3.税收管理和征收程序:
•税收管理机构:如税务局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纳税申报、税务审查、税收处罚等环节。
4.税收法律体系:
•法规和法律:包括宪法、税收法、税收法规等。
•司法解释和案例:解释税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的裁决和相关案例。
5.国际税收:
•双重征税协定:国际间签署的双重征税协定,解决跨境征税问题。
•国际税收规则:涉及国际税收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6.税收政策:
•宏观税收政策:国家对税收的总体调控政策。
•微观税收政策:针对具体税种或行业的税收政策。
7.税收合规与规遵:
•纳税申报和合规: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包括申报纳税和遵守税收法规。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税法的知识体系。
税法的学科性质涵盖了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多个学科,因此深入研究税法需要对这些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1税制理论比较
(一)帕雷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的代表理论,因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而得名
。 福利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增进福利、提
高效用。 该学派的最优税制是在充分发挥市场自由、不干预经济的
前提下实现的。“最优”充分体现在税收的效率方面。
(二)超额负担(excess burden):
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征税不要改变纳税人对经济 行为选择的改变,即不干扰资源的最佳配置。
因此应增加直接税,减少间接税,使税收保持“中 性”,额外负担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最优税制论
当代研究以拉姆齐1927年发表的《对税收理 论的一种贡献》为标志。
后经逐步发展,尤其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 姆斯·米尔利的贡献,最优税制数理的特征越 来越明显,研究方法逐步转向实证分析。
税系与之并列; (2)直接并列三大税种:瓦格纳的所得税、所有
税和消费税三大税系论;小川乡太郎的所得税、 消费税和流通税三大税系论。
(二)现代复合税制理论
代表人物:理查德·阿贝尔· 马斯格雷夫(Richard Abel Musgrave)
——现代财政学之父、国际 财政研究来自International Institute
分为:最优商品税、最优所得税
下次课的新闻报道与课堂讨论
主题:世界税制改革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背景资料: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
达国家率先掀起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 间最长的税制改革浪潮,不仅蔓延整个90年 代,还在向21世纪波及。。。。
雷夫在税收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把税收理论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政治决策理论、社会公共部门 理论等融为一体,大大拓宽了税收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简述税收制度
简述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其财政需求所设置的各项税种和征税政策的总体安排和运行机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税收征收与分配,国家政府能够筹措资金用于公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运转。
税收制度的构建和改革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完善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减轻负担,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下面将对税收制度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税收制度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税种、税率、征收方式和途径、税收政策等。
不同的税种有着不同的征税范围和税率。
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税率是指税收与纳税基数之间的比例,不同税种的税率也有所不同。
征收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预扣税和后扣税等。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各项税收法规和规定。
税收制度的目标在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税收的征收与分配,国家可以筹措资金用于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同时,税收制度也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
税收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税收制度的改革应该充分考虑到公平、效率和可行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公平是指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应该公正合理,避免过度负担和集中负担。
效率是指税收制度应该具备经济激励作用,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增长。
可行性是指税收制度的改革应该符合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各方的支持和执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改革,税收透明度也越来越重要。
税收透明度指税收政策和征收与分配过程应该公开透明,便于纳税人和社会公众了解税收政策和使用税收资金的情况,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
综上所述,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的构建和改革关系到国家财政稳定和发展水平。
税收理论
第三章税收理论一、1.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2.税收的本质是税收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3.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
4.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点被称为税收归宿5.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税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同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最有效的形式。
2.税收原则是税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问题。
二、【考点】税收的职能税收的职能含义财政职能亦称收入职能(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形成收入)指税收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为国家取得得财政收入的功能(90%以上)经济职能亦称调节职能(调节)指通过税收分配,对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监督职能税收的监督职能既涉及宏观层次,也涉及微观层次,监督经济运行以及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考点】税收原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要点)1.税收原则理论起源于17世纪。
2.古典税收原则的形成和发展:(1)威廉·配第在其所著的《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税收原则的理论。
提出了公平、简便和节省三条税收原则。
(2)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税收四原则:平等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和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3)阿道夫·瓦格纳他的税收基本思想是:国家利用税收不应以满足财政需要为唯一目的,而应运用政府权力,解决社会问题。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提出了“四端九项”税收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包括收入充分原则、收入弹性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包括慎选税源原则、慎选税种原则。
3)社会公平原则(又称“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平等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定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
【考点】税法的解释解释权限分类要点解释主体法律效力立法解释事前解释、事后解释税收的立法机关税收立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等法律效力行政解释在执行中具有普遍约束力国家税务行政执法机关不能作判案直接依据司法解释指具体办理税务刑事案件、税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可作判案依据务行政诉讼案件的解释和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考点】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一)按法律级次分类类型制定机关具体内容(1)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立法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暂行条例(2)税收行政法规国务院(3)税收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4)税收部门规章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5)税收地方规章地方政府如国务院发布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地方政府根据规定制定的细则(二)按税种分类类别范围货物和劳务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行为、目的税类包括环境保护税(新增)、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船舶吨税(由财产税改入)【考点】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2.税负转嫁的形式1.前转,亦称“顺转”(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2.后转,亦称“逆转”(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一般在前转无法实现时)3.消转,又称“税收转化”(自行消化)4.税收资本化,亦称“资本还原”(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的交易中,名义上由购买者纳税,实际由出卖方承担)【考点】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1.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征税较易转嫁2.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较易转嫁3.流转税较易转嫁4.征税范围广的税种较易转嫁【考点】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为避免国际间重复征税,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低税法、扣除法、免税法、抵免法,后面逐一解析:1.低税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而不能彻底消除重复征税。
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章税收概述本章要点:税收的涵义、特征、分类、本质一、税收的产生和发展(一)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是税收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
2.国家的产生和公共责任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两个关键前提。
(二)税收的发展二、税收的含义(一)含义:税收是①以国家为主体,②为了实现国家职能,③凭借政治权利,④按照法律规定,⑤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所进行的一种特殊分配活动。
(二)体现的特点①②——社会公共需求③④⑤——税收的来源三、税收的形式特征(一)强制性(强制义务性)(二)固定性(法定规范性)(三)无偿性(税收的非直接偿还性)四、税收分类(一)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直接税、间接税(二)、以税收的管辖权为标准分: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三)、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分:从量税、从价税(四)、以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划分:价内税、价外税(五)、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税收的本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
第二章税收负担和税负的转嫁本章要点:税负及其转嫁的方式和条件一、税收负担的含义和分类1.含义: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实力和经济实体所承受的税收额度。
(由于国家征税而给纳税人带来的利益损失或者是经济利益的转移)2.分类:宏观税负名义税负表象负担微观税负实质税负实际负担二、税负的转嫁和归宿1.含义:(1)税收转嫁实质就是税负转移,即在市场经济前提下,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2)税收负担经过若干次的转嫁后必定要找到一个不能再转移的最终税收负担者——税收归宿。
2.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2)后转(3)税收资本化(4)混转(5)消转3.税负转嫁的条件(1)商品价格能否变动是税收转嫁变动的条件;(2)商品供求弹性是税负转嫁程度的约束条件;(3)商品性质是税收转嫁存在的基础;(4)税负转嫁同成本变动有关;(5)受课税范围和课税对象的影响。
税收理论与税收要素
几个理论税率概念
名义税率:是税法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是实纳税额与实际征税对象的比例。 平均税率:是全部应纳税额占全部税基的比例。 边际税率:是应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之比,也即最后一 个单位税基所适用的税率。 零税率:课税对象的持有人负有纳税义务,但不需要缴纳税 款。 负税率:指政府利用税收形式对所得额低于某一特定标准的 家庭或个人予以补贴的比例。
(五)纳税期限 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税法规定应 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有按期纳税, 按次纳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等种类。每 一种税种都要明确规定纳税期限,这是由税 收的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所决定的 纳税期限有两层含义:一时结算应纳税款的 期限,也称结算期限;二是缴纳税款的期限, 也称缴款期限。
按期纳税:即根据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通 过确定纳税间隔期,实行按日纳税。 按次纳税:即根据纳税行为的发生次数确定 纳税期限。如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如企业所得税 按规定的期限预缴税款,年度结束后会算清 缴,多退少补。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实 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分期预缴一般是按 月或按季预缴。
(三)税率 税率:对征税对象(数额)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 度。计税依据与税率的乘积就是应征税额。税率是 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纳税 人的负担和政府的收入,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 国家的税收政策。 主要包括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
(一)比例税率 定义:不分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百分 比的税率。 统一比例税率,即一种税只采用一个税率,车辆购 置税10%,企业所得税25%。 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按照应税产品或经营项目所 归属的行业设计税率、盈利水平不同的行业采用 不同的比例税率,如营业税。 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按产品大类或品种设计不同 税率,如消费税。有的产品按质量标准设计多档 次税率,如卷烟。
税收理论与实务
税收理论与实务税收是国家权力范围内,用以向纳税人征收和征收费用等的经济手段。
税收理论与实务是研究税收的经济学原理和实际操作的学科。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税收理论和税收实务的关系、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税收征管以及税收合规性等方面的内容,以深入了解税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运作方式。
一、税收理论与实务的关系税收理论与实务是相辅相成的,理论为实务提供了指导原则,而实务则检验和完善了理论。
税收理论主要包括税收基本原理、税收理论模型和税负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税收实务则是对税收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和具体操作进行研究和实践。
税收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税收的本质和目的。
它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税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税收实务则是将税收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中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税收的征收、管理、合规等具体操作。
税收实务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税收如何在实际中被征收和管理,并且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税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税收方面所采用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
税收制度的设计涉及税种划分、税率设定、税务管理等内容。
税收政策则是指国家通过制定税法和调整税率等手段来达到经济政策目标的工具。
税收政策的目标可以是调节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收入分配等多方面。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税收理论与实务中的地位重要。
一个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促进税收的征收和管理,提高税收的效益和公平性。
税收政策则可以通过调整税收的力度和方式,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是为实现税收目标而服务的工具和手段,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税收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税收征管与税收合规性税收征管是指国家对纳税人的税务管理和征收活动。
税收征管的目标是确保纳税人按时足额地向国家缴纳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的正常运转。
税收征管工作包括登记备案、税收核定、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征收管理等环节。
税收征管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实际征收和运行效果。
税收制度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 5%-35%的5级 营所得 超额累进 5%-35%的5级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 超额累进 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1 小于等于5000元
税率%
5
速算扣 除数 0 250
比例税率: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1
2
税率 5%
10%
速算扣除数 0
25
500以下(包括500)
500-2000
3
4 5
2000-5000
5000-20000 20000-40000
15%
20% 25%
125
375 1375
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月收入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
2000(5200) 4000以下800
计税时间
月 次
2万—5万 30%
2000 4000以上20%
20%×(1-30%)=14% 4000以下800
4000以上20%
0 0 次 次
课税对象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税率
20%
20%
费用扣除
800+800元以下维修费 用(月)
财产原值及合理费用 全年的成本、费用、 损失、准予扣除的税 金 全年800×12
体现于税收的经济效率高,减少对市场主体
经济行为的扭曲效应;税务行政费用和纳税 奉行费用最小。
消费税制的调整体现经济效率原则
经济效率原则要求减少对各市场主体经济行
税政科,个人总结
税政科,个人总结
税政科是研究税收和财政政策的学科,主要包括税收理论、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等内容。
通过学习税政科,我深刻理解了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税政科的个人总结:
首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通过征收税收,国家可以获得必要的财政资源,用于支持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提供公共服务。
税收的正当合理征收,对于国家财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税收制度是税收实施的基础。
税收制度包括税种、税率、征收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对于税收的合理征收和公平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合理的税收制度应当考虑到税收目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平等因素,使得税收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
再次,税收政策是税收实施的指导方针。
税收政策涉及到税收的调节和调整,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平衡。
通过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可以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最后,税收科学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
税收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运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解决税收问题。
总的来说,税政科的学习不仅使我对税收和财政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我对国家财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税收改革和财政管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财政学中的税收理论与实践
财政学中的税收理论与实践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途径之一,对于实现财政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学作为研究国家财政运作的学科,广泛探讨税收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将从财政学角度出发,探讨税收的理论基础、税收政策制定与实施、税收改革等问题。
1. 税收理论基础税收理论是财政学研究的基础,相关理论主要包括纳税人理论、税基理论、税负理论和税收目标理论等。
首先,纳税人理论研究税收主体的属性和其对税收的行为反应。
其次,税基理论研究税收对象以及税收征收的依据和方式。
再次,税负理论研究纳税人对税收负担的感知和承受能力。
最后,税收目标理论研究税收政策的目标和作用。
这些理论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提供了指导。
2. 税收政策制定与实施税收政策是国家通过税收手段来调节经济和社会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税收筹划、税收立法和税收征收等环节。
税收筹划是通过调整税收制度和税率等方式,实现税收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
税收立法是制定税法法规,明确税收的征收范围和方式。
税收征收是通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征收和管理。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考虑国家的财政需求、经济情况和社会目标,以及积极引导市场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公众福祉。
3. 税收改革税收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原有税收体系、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提高税收效益和实现公平正义。
税收改革的目标包括简化税制、减少税负、提高税收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税制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改革和税收征收管理等方面。
税收改革的难度在于权衡各方利益、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平衡。
4. 税收的国际比较与合作税收理论与实践除了在国内层面进行研究和实施外,还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和合作。
国际税收比较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了解不同国家税制和税收政策的特点和效果。
国际税收合作可以通过税收协定、信息交换和合作机制等方式,促进税收征收和打击跨国税收逃避,促进全球税收治理。
第3章 税收理论
第三章税收理论高频考点:税收的职能税收的职能是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是税收本质的体现。
包括三项基本职能:税收的职能含义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政府参与再分配经济职能(调节职能)对经济进行调节,主要是通过财富的所有权转移来进行调节监督职能监督经济运行以及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高频考点:现代税收原则原则具体分类内容财政原则充裕原则通过征税获得的收入要充分,能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弹性原则税收收入应能随着财政支出的需要进行调整。
包括税收收入弹性和税率弹性两方面便利原则要使纳税人付出的“奉行费用”较少,必须确立尽可能方便纳税人纳税的税收制度节约原则税收要以尽可能少的税务行政费用,获得应得的税收收入经济原则配置原则税收活动应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效率原则(1)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税收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有效运行。
检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标准是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2)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应节约税收行政费用。
公平原则普遍原则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不允许有免税特权平等原则(1)横向公平(水平公平):对相同境遇的人课征相同的税收(2)纵向公平(垂直公平):对不同境遇的人课征不同的税收【注意】(1)财政原则是税收的共同原则(2)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
(3)收入是判断境遇的最好尺度。
高频考点: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规定了税款的直接承担者。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2.征税对象征税对象亦称征税客体,是对什么征税。
它规定了每一种税的征税界限,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1)征税范围(2)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3)计税依据:从价税——计税金额,从量税——征税对象的重量、容积、体积、数量。
第3章 税收与税收制度(1)
平等原则
–指国民应按其在国家保护下所获收入的多 少来确定纳税的数额。 – “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 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 得的收入的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
确定原则
–指国民应纳税额及缴纳方式(时间、地点、 手续等),都应清楚明确,不要轻易变动。 – “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明确的, 不得随意变更。完纳的日期、完纳的方法、 完纳的数额,都应当让一切纳税者及其他人 了解得十分清楚明白”。
Part one 税收原理
3.1.1 什么是税收 3.1.2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3.1.3 税收原则 3.1.4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1.1
什么是税收
•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 (the nature of taxation)
• 二、税收的“三性”
– (the “three features” of taxation )
减税和免税是为了发挥税收政策的鼓励或限 制作用,或者照顾某些纳税人的特殊情况而 采取的特殊调节手段。
起征点与免征额
–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开始征税时征税对象应 达到的一定数额。 – 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 到和超过起征点的,应按征税对象的全部数 额征税。 –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 予征税的数额。 – 无论征税对象的数额多大,免征额的部分都 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表3-2 税种的累进性
应税所得(元) 2 000 3 000 5 000 10 000
应纳税额 80 150 300 750
边际税率 15% 15% 15% 15%
平均税率 4% 5% 6% 7.5%
税制的其他要素
–附加与加成 –减税与免税 –起征点与免征额 –纳税环节 –违章处理
最适课税理论_税收理论与制度_[共3页]
税收理论与制度第三节 最适课税理论公平与效率都是在税制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在选择课税方式时,二者之间经常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和冲突。
如何在税制中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税制设计在它们的相互约束中更尽如人意,就成为税收理论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最适课税理论。
一、最适课税理论与“最优原则”和“次优原则”税制最优原则是帕累托最优效率在税收领域的延伸。
它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学说。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也因对该理论的形成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共同分享了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想的最优课税理论是假定政府在建立税收制度和制定税收政策时,掌握着纳税人的完全信息并具有无限的征管能力。
那么,税收制度能否符合最优原则,实现最优课税呢?首先,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在现实中,政府对纳税人的能力和课税对象等情况的了解并不完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只能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支出等可观测到的信息来征税,这就难免产生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扭曲。
其次,从征管角度来看,政府的征管能力从来都是有限的。
无限的征管能力和无限的成本是配套的,过高的成本限制了政府的征管能力。
再次,从税收本身的特点来看,绝大部分税收也是不符合最优原则的。
因为税收的征收等于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加进了一个“楔子”,即“税收楔子”(Tax Wedge),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获得的价格发生了分离,产生了消费者剩余损失或生产者剩余损失,进而影响到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行为。
或者说,因税收楔子的存在,资源的利用不能充分反映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偏好,也就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税收的最优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
鉴于最优原则在税制设计中无法实现,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家把“次优原则”引入税制建设中。
税收理论
第九章税收理论第一节税收概念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或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纳而取得的收入。
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二、税制要素税制要素就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也是每一种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般包括如下几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和违章处理。
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亦称税制三要素。
1.纳税人:是享有相应权利并按税法的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的主体。
2.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事物和什么活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客体,是一种税区别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3.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名义税率:是税法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是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
税率平均税率:是全部应纳税额占全部税基的比例。
分边际税率:是应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之比,也即最后一个单位税基所适用的税率。
类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即边际税率为常数。
定额税率:是对征税对象按一定计量单位规定一个固定税额的税率,即边际税率为零。
累进税率:是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即边际税率递增。
4.纳税环节:一般指的是在社会再生产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5.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6.减税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减税和免税、起征点、免征额。
7.违章处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
8.纳税地点: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
三、税收分类(1)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分为:流转税(商品税)、所得税(收益税)、财产税与行为税。
(2)以税负是否容易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间接税。
(3)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财政学-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ceyc.pptx
内敛型—来自本国企业和公民。
④、根据主体税种的课税对象性质可以分 为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收益所得税 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流转税与收益所 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
流转税为主体。
所得税为主体。
双主体。
三、、税制结构的制约因素
②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税的缴纳是以雇员工 资的一定部分为税基,也可以看作是对所得的 课税。但社会保险税属于社会保障的缴费性质, 故可以划分为税收的单独类型。主要包括三个 税种:
老年和伤残社会保险税:雇员和雇主共同缴纳。
医疗社会保险税:雇员和雇主共同缴纳。
失业社会保险税:一般由雇主缴纳。
社会保险税一般实行比例税:
(二)经济结构制约着税制结构
(1)产业结构制约着税制结构 第一次浪潮;农业税主体。(农业文明)
产业结构不同制约税种。
第二次浪潮:流转税(工业文明)税目、 税率的设置。
第三次浪潮 :所得税(服务业)。
(2)企业组织结构制约着税制结构
第一,企业全能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同 一产品集中在一个企业,流转税以商品销 售全额为课税对象。
②西方财政学:按照税率结构形式,分为比 例税、累进税和累退税。
比例税:税基增大,税率保持不变。例如: 财产税。
累进税:税率随税基规模增大而上升的税 收,税基越大,税率越高。
累退性:税率随税基规模增大而降低。累 退税是不公平的。有些税的负担占高收入 的收入比重往往低于低收入者的收入比重。 例如盐税。
③对货物的课税:
以生产和销售的货物为税基,可以在生产或 销售的单一环节征收,也可以在生产和销 售过程的各个环节征收。主要包括:
➢ 零售销售税:在零售环节上对商品征收的 销售税。
宏观经济学的税收理论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税收理论与政策是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国家的财政体制、经济调控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税收理论与政策的相关内容。
一、税收理论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指政府依法从居民、企业和其他组织收取的一种强制性非交易性财政收入。
税收理论主要包括税基理论、税负理论和税收弹性理论等。
税基理论认为税收应该以国民收入或消费为基础,能够反映纳税人的经济实力。
税负理论则关注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包括税率、税收机构的费用等方面。
税收弹性理论则研究税收对经济变动的反应程度,如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
二、税收的宏观经济学意义税收对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能够支持国家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税收通过调节财富分配,可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平衡。
此外,税收还可以通过改变税率和税基来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三、税收政策与经济周期税收政策在经济周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衰退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或降低税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民间消费和投资。
而在经济扩张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平抑通胀压力,控制经济过热。
税收政策的调整需要根据实际经济情况来决策,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四、税收政策与产业发展税收政策对于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调整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可以鼓励特定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制造业的税负,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此外,税收政策也可以用于调节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五、税收政策与社会公平税收政策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纳税人的经济能力和财富水平,合理确定税负,可以实现税收的公平性。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制度的设计,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减少贫富差距,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税收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税收学知识点总结高中税收是政府向个人、家庭和企业收取的一种强制性费用,用于满足政府的开支需求。
税收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强制性从财产所有者那里征收以满足政府公共支出需要的支付。
税收学是研究税收的一门学科,包括税收理论、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等方面。
税收学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各种各样的征税方式都已经存在,并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代,税收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是政府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税收学的基本理论1.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政府依法征收,用于公共支出的一种经济征税制度。
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强制性、普遍性、特定用途、公平公正和合法合理等。
强制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强制纳税人缴纳税款。
普遍性是指税收适用于所有的纳税人。
特定用途是指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的支出需求。
公平公正是指税法要求征收税收必须公平公正,不得偏袒特定阶层或个人。
合法合理是指税法规定的税收应当合法合理。
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权力性、强制性、确定性、终止性、非必要成本性、收益性和公平性等基本特征。
强制性是指政府强制纳税人缴纳税款。
普遍性是指税收征收的对象是全体纳税人。
权利性是指政府是唯一的税收征收主体。
确定性是指税收的征收标准和征收对象是由法律规定。
终止性是指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确定其纳税义务。
非必要成本性是指纳税人没有取得直接的利益,只是通过纳税来给政府垫付开支。
收益性是指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公平性是指税收应该公平公正,不偏袒特定的阶层或个人。
3.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
税收的增加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支出和投资。
(2)税收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引导资源向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累进税率:其特点是,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 的增大而逐步提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也 越高。例如:
应税收入级距(元)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
500以下
501 - 2000 2001 - 5000
5%
10% 15%
0
25 125
• 需要说明的是,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当中,又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弊端说明
• 例如:张三月收入2800元,李四月收入2801元 ,那末, 张三应纳税:(2800 – 800)X10% = 200元 李四应纳税: (2801 – 800)X15% =300.15元 显然,这样计算是极为不合理的。 • 而如果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方法来计算,就可以 消除以上的弊端。
10%
30元
• 由此可见,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由法国人创造出来后,世界 各国都纷纷仿效。 •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加法 • 增值额 扣额法 减法 扣税法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题举例
• 假设,开元商场从长岭电冰箱厂购进冰箱,每台销 售价格为1000元,增值税税率为 17% , 1000元 + 1000 X 17% = 1170 元 开元商场以每台1500元销售,那末,不含税的 销售价格为: 1500元 ÷(1+ 17% )= 1500 ÷ 1.17 =1282元 应纳税额 = 1282元 X 17% - 170
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提要: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财政学研究 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在介绍税收要素、分类、 原则等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税收制度 的特征和现行税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一、课税权主体 • 有关课税权主体的概念 • (一)本国税与外国税 • (二)中央税与地方税 二、课税主体 • 纳税人与赋税人的区别 三、课税对象 • 课税对象的概念 • 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三大类:
税收分类
流转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券交易税、屠宰税……
四、税率
(一)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二)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有关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的概念 税额 税率 = ×100%, 税额 = 课税对象×税率 课税对象
第六节 国际税收
一、国际税收的含义、产生和发展 • 国际税收的定义 • 国际税收概念的三层含义(与国家税收的区别、 联系) 二、税收管辖权 • 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分类、基本原则 三、国际重复征税与减除 • 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特征、原因、减除方法 四、国际税收协定
增值税的概念及计算说明
• 课税对象: C + ( V + M ) = W 生产厂家 销售额 购进额 增殖额 •
原材料生产 零部件生产 100 200 0 100 100 100 税率 10% 10% 税额 10元 20元
自行车组装 合 计
300
200
100
10%
30元 60元
全能生产厂
300
0
300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说明
• 超额累进税率:特点是,将收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 等级,每个等级分别乘以适用税率,最后,将各个 等级的应纳税额加总,得出应纳税额数。 如上例: 张三应纳税:500 X 5% + 1500 X 10% = 175 元 李四应纳税: 500 X 5% + 1500 X 10% + 1 X 15% = 175.15元 • 显然,全额累进税率在实际运用中更为合理。因此
统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
税率分类
产品差别 差别比例税率 行业差别 全额累进 地区差别 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
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 适用于流转税
税率在计算中的运用
• 比例税率:其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 增大而提高。例如: 应纳税额=100万元×17% 应纳税额=1000万元×17% 应纳税额=10000万元×17% • 其优点是:有利于鼓励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经 营的规模,因为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税率并 不因之而提高。所以,在流转税的征收中往往
• 但是,超额累进税率在计算时又比较繁琐。我 国的个人所得税将应纳税收入划为九个级距, 假如纳税人的收入数额很大,计算起来就要算 好几个乘法和加法。因此,在实际当中,税务 部门的做法是,先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然后 再减去多算的速算扣除数。 • 速算扣除数 = 全额累进数 – 超额累进数 • 应纳税数额 = 全额累进数 – 速算扣除数 • 例如:2000×10% - 25 = 175元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一、略 二、略 三、现代税收原则
现代税收要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一)效率原则 (二)公平原则
第三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属
• 一、税收转嫁与归属的含义 • 二、税收转嫁的形式
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
一、所得税 • (一)个人所得税 • (二)企业所得税 二、流转税 • (一)增值税 • (二)消费税 • (三)营业税 • (四)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