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知识1
20120513网上整理 收集的糖尿病 知识1
16.黑木耳:黑木耳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14.银耳:性味甘平,具有滋阴调燥、生津养胃的作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誉为“菌中明珠”。银耳热能较低,又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糖尿病患者食之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银耳中含有较多的银耳多糖,它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影响。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银耳多糖可将胰岛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时间从3~4小时延长至8~12小时。因此糖尿病患者宜常食银耳。用法:银耳15~ 20克 ,炖烂后服食,每天1次。
2.南瓜:甘温无毒,有补中益气功效。南瓜含有能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果糖,能与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结合,有防止胆固醇过高、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南瓜中还含有戊聚糖、甘露醇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并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每天煮食100克南瓜,对改善症状有良效。
3.黄瓜:性味甘凉,甘甜爽脆,具有除热止渴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瓜含糖仅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并可从中获得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体内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肥胖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患者,每天食黄瓜100克,大有益处。
10.山药:山药中的黏滑成分也是由黏蛋白形成的。黏蛋白能包裹肠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缓慢地吸收。这一作用能抑制饭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使血糖得到较好调控。山药还含有胰岛素分泌必不可少的镁和锌等有效成分,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这些成分促进了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谢。此外,山药还含有淀粉酶,这是消化糖类的酶,可使血液中不再积存糖分。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1型糖尿病的 生活管理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如何管理1型糖尿病?:监测血 糖,按时注射胰岛素,饮食和 运动管理等。 如何饮食管理?:选择健康的 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等。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如何进行运动管理?:适当的运动可以 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但需要注意运动时 的血糖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了解1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了解1型糖尿 病
了解1型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 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 血糖升高的疾病。 1型糖尿病的症状:烦渴、多尿 、体重下降等。
能 够帮助我们的身体利用血糖。
1型糖尿病可以治愈吗?:目前 还没有治愈1型糖尿病的方法, 但可以通过诊断、治疗和生活 管理等方式来控制疾病。
常见问题解答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原因不同。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而2 型糖尿病则是由于我们的身体对胰岛素 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的。
1型糖尿病的原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可 能导致1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 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型糖尿病
如何确诊1型糖尿病?:医生会 通过静脉血液检测来判断是否 患有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 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会导致什么并发症?:高血 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如何预防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保持 正常的血糖水平,控制胆固醇和高血压 ,维持正常的体重等。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诊断方法
通过血液检测来测量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 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若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糖尿病的存 在。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如果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和高血糖,医生会进一步 检查以确认诊断。
必要时还会进行胰岛素水平测试。
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因此又称为青少 年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频繁排尿、过度口渴、体重下降、 疲乏无力等。
这些症状是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异 常升高。
什么是1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外部刺激有关。
虽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 易感性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及早发现和诊断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进行治疗,降 低并发症的风险。
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治疗
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 控制血糖水平。
பைடு நூலகம்
胰岛素的给药方式包括注射和胰岛素泵等。
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参加糖尿病支持小组可以增进交流和分享经验。
如何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
社区资源
了解当地可利用的医疗和社会资源,帮助患者获 取所需支持。
如糖尿病教育课程、心理咨询等资源都有助于患 者的整体健康。
谢谢观看
患者应定期与医生沟通,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 。
如何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
如何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的健康宣教(1)
x
目录
01.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02. 糖尿病的预防 03. 糖尿病的治疗 04.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糖尿病的定义
01
糖尿病是一 种慢性代谢 性疾病,主 要表现为血 糖水平持续 升高。
02
糖尿病的病 因包括遗传 因素、环境 因素和生活 方式因素。
03
糖尿病的主 要症状包括 多饮、多食、 多尿、体重 减轻等。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 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运动,注 意运动安全,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饮食:均衡营 养,控制糖分摄入
规律运动:坚持锻 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作息: 早睡早起,避免熬 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学会调节情绪, 保持乐观心态
04
糖尿病可能 导致多种并 发症,如心 血管疾病、 肾病、神经 病变等。
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由 于胰岛素分泌不 足,导致血糖升 高
2型糖尿病:由 于胰岛素抵抗或 胰岛素分泌不足, 导致血糖升高
妊娠糖尿病:怀 孕期间出现的糖 尿病,通常在分 娩后消失
特殊类型糖尿病: 由于遗传、药物 等因素导致的糖 尿病
1
2
3
4
糖尿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胰岛素:用于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
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用于 降低血糖
注射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 剂等,用于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提 高治疗效果
胰岛素治疗
01
胰岛素的作用:调节血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03
神经病变可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健康
糖尿病百度百科
糖尿病百度百科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
其特点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作用障碍或同时存在,并伴有高血糖症。
一、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如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复杂,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1型糖尿病通常与自身免疫有关,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
2型糖尿病则与遗传、肥胖、缺乏运动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等。
临床上通常通过测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方法来诊断糖尿病。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尿液中酮体和尿糖等指标来确认糖尿病的诊断。
四、糖尿病的并发症和防治措施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肾病等。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水平,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
五、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与脾胃失调、肝肾阴虚等有关,因此可采用中药治疗,如黄芪、苦瓜、茯苓等。
同时,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六、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当的体重、健康饮食、规律的运动以及避免烟草和酒精的摄入都能有效预防糖尿病。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也至关重要。
总结: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展。
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也为糖尿病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辅助治疗方式。
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善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知识宣传内容
糖尿病知识宣传内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知识宣传内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糖尿病及其管理:
1. 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但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非常重要。
2. 糖尿病的危害: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3. 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所致,而2型糖尿病则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4. 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并坚持执行。
5. 糖尿病的预防: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6.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包括监测血糖、记录病情变化、遵守治疗计划等。
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糖尿病,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卡[1]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卡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减少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加.糖尿病既是终身疾病,又是使人致残、致死的重要慢性病,成为我国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对象-四大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们要该不容缓的积极提高自我保健知识和能力,预防或减少各种慢性并发症.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人体内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病,是内分泌疾病中最多见的病种之一.特征: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及尿中有糖.二、糖尿病的症状疲倦、口渴、易饿、多尿、口干、体重减轻,三、糖尿病的病因遗传、环境因素、肥胖、药物、饮食.四、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1.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200mg/dl )。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7.0 mmol/L ( 126mg/dl )。
3.糖耐量试验( OGTT )口服 75g 葡萄糖后 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五、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病:脑梗塞[中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截肢六、糖尿病治疗原则饮食疗法:控制饮食忽视适当的饮食和营养,糖尿病治疗不可能奏效.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主要控制一日的总热量.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改善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视病人个体健康状况而定.体力活动种类及水平最轻度:散步乘车做家务购物浇花轻度:步行广播操平地骑自行车中等度:慢跑上搂打排球登山高强度:长跑跳绳游泳少饮酒、不吸烟.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只在饮食和教育未能达到具体治疗目标时使用. 磺脲类: II 型糖尿病,非肥胖者首选药物. 双胍类: II 型糖尿病, 肥胖者首选药物. α-葡萄苷酶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血糖值. 胰岛素治疗:I 型糖尿病治疗所必需的.II 型糖尿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均不能使血糖满意控制时,应及时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 II 型糖尿病有严重肝肾损害及并发症者.糖尿病治疗的控制目标BMI(kg/m >4.02.5-4.0<2.5LDL-C(mmol/L)≥2.21.5-2.2<1.5TG(mmol/L)<0.90.9-1.1> 1.1HDL-C(mmol/L)≥6.04.5-6.0<4.5TC(mmol/L)≥27≥26<27<26<25<24男性女性2)≥140/90130/80-140/90<130/80血压(mmHg)>7.56.5-7.5<6.5HbA1c(%)>7.0>10.0≤7.0≤10.04.4-6.14.4-8.0空腹非空腹血糖(mmol/L)差良好理想糖尿病教育、自我监测:(1)教育:应视为糖尿病治疗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糖尿病人应知道,糖尿病的概念、症状、并发症的危险性、治疗的目标、个人的营养需要及饮食计划、运动的重要性、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2)自我监测的内容:a、每周做空服或餐后二小时血糖.b、每天做四次或四段尿糖.c、做体重、血压、饮食、用药的情况记录.d、必要时可做尿酮体、尿微量白蛋白监测.观音阁一杆秤大药房。
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的健康宣教(1)
2
运动锻炼:坚持规 律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提 高身体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
3
药物治疗:按时按 量服用降糖药物, 定期监测血糖,调
整药物剂量
4
心理调节: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减 轻心理压力,有助
于血糖控制
定期随访与监测
01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 行血糖监测,了解病情变 化
02 自我监测:在家中使用血 糖仪进行自我监测,掌握 血糖波动情况
心理压力过大可能 导致饮食不规律,
影响血糖控制
心理压力过大可能 导致运动量减少,
影响血糖控制
3
血糖控制不佳的健康宣 教
健康饮食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减少精制糖和精细面
食的摄入,增加全麦、 粗粮等摄入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 入,补充维生素和矿
物质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 肪摄入:减少油炸、肥 肉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03 监测频率:根据病情和医 生建议,确定监测频率
04 监测结果记录:记录每次 监测结果,以便医生了解 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
生活方式不健康
01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02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缺乏锻炼
03
作息不规律:熬夜、睡眠不足
04
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05
心理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药物使用不当
药物剂量不足:未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服
01
用药物,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药物种类选择不当:未选择适合自身病情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01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
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A)A、米格列奈B、优降糖C、美吡哒D、亚莫利2、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A、胰岛素增敏剂B、α糖苷酶抑制剂C、双胍类药物D、磺脲类药物3、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A、视网膜病变B、大血管并发症C、微血管并发症D、糖尿病肾病4、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A、I型糖尿病B、肝肾功能不全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D、以上均是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D)A、体重增加B、头痛、乏力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D、以上均是6、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B)。
A、磺脲类药物B、双胍类药物C、α糖苷酶抑制剂D、胰岛素增敏剂7、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是(C)。
A、磺脲类药物B、双胍类药物C、α糖苷酶抑制剂D、胰岛素增敏剂8、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A <140/90 mmHgB <130/80 mmHgC <135/90 mmHgD <130/90 mmHg9、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A)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D、抑制葡萄糖的吸收10、世界糖尿病日是(C)A、11月12日B、11月13日C、11月14日D、11月15日11、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A、短效(RI)B、中效(NPH)C、长效(PZI)D、预混(RI+NPH)12、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D)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C、2岁以下幼儿D、以上均是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是(A)A、小于等于6、5%B、大于等于6、5%C、小于等于7、5%D、大于等于7、5%14、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A)A、胰岛素缺乏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C、胰岛素抵抗D、胰岛素分泌延迟15、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包括(D)A、基础胰岛素B、个体的反应差异C、注射部位D、以上均是16、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D)A、空腹血糖B、餐后血糖C、尿糖D、糖化血红蛋白17、、用心率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运动时最合适的心率为(A)A、170-年龄B、130-年龄C、220-休息时的心率D、190-年龄18、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D )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C、浮肿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19、、胰岛素治疗时,以下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为:( D )A、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B、每日三次注射短效胰岛素C、每日四次注射短效胰岛素D、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20、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案(D)A 糖尿病饮食+甲苯磺丁脲B糖尿病饮食+胰岛素 C 糖尿病饮食+二甲双胍D 低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胰岛素E 单纯糖尿病饮食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
糖尿病相关知识(1)
糖尿病基础知识什么是血糖?1、 血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主要来自食物2、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L3、 正常人餐后两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 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1、 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 易出现“三多一少”症状3、 起病急、血糖高、病情起伏波动大且不易控制4、 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1、 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2、 占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多发于成年人3、 多数起病缓慢,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由健康普查发现4、 患者初期治疗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药物 妊娠糖尿病1、 有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2、 高发时间:怀孕后第24-28周3、 大部分患者分娩后恢复正常4、 部分患者5-10年以后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5、 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指某些内分泌疾病、化学物品、感染、其它少见的免疫综合症以及遗传基因突变等所致的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注:如糖尿病症状不明显,应该在另一日重复上述指标中任何一项,以确定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并发症1、 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常见)、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各种急性感染及乳酸酸中毒等,另外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症也是最常见的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症状+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 OGTT 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儿童标准与成人标准一致,符合以上一个条件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及其他眼部病变等。
糖尿病饮食治疗1、糖尿病饮食换算一、成人标准体重计算公式理想体重KG()=身高—105(cm)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的%=(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肥胖(≥20%)或超重(≥10%)者应减轻体重消瘦(≤20%)或体重不足(≤10%)者应增加体重儿童糖尿病的热能供给量按年龄计算,即每日总热量=1000+(年龄-1)×100千卡妊娠者为保证充足的营养,每日摄入热量:孕中、后期增加200~300千卡/天二、成人糖尿病热能供给量计算每日热量供给量时还应考虑工作性质和劳动强度,重体力劳动者所需热量比轻体力劳动者要多。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什么是1型糖尿病?
病因
1型糖尿病的确切Biblioteka 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和环 境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可能触发免疫系统攻击胰腺的胰岛细胞 。
什么是1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胰岛细胞为外来物质并攻击 ,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缺乏胰岛素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影响全身各个 器官。
谁会得1型糖尿病?
谁会得1型糖尿病? 高风险人群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改善整体健 康状况。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如何管理1型糖尿病?
心理健康
长期管理糖尿病可能导致心理压力,支持性心理 健康服务很重要。
患者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参加支持小组以减轻心 理负担。
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
研究进展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疗法 和人工胰腺技术。
希望未来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
预防措施
虽然1型糖尿病目前无法预防,但早期发现和干 预可改善预后。
家族有糖尿病史的人应定期检查,早期识别症状 。
未来展望
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解 与偏见。
通过教育,增强社会对糖尿病患者的支持和理解 。
谢谢观看
检测结果可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胰岛 素治疗。
何时需要治疗?
何时需要治疗?
血糖监测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其在安全范 围内。
血糖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何时需要治疗?
胰岛素治疗
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可以通过注射或胰岛素泵给药。
何时需要治疗?
糖尿病基本知识医学讲义课件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和风险因素
1.1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1.2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关系
1.3有哪些因素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1.4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5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
二、糖尿病的饮食管理
2.1糖尿病的饮食原则和目标
2.2如何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3什么样的食物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2.4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禁忌
2.5如何有效控制饮食以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
三、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3.1常用的糖尿病药物介绍和分类
3.2药物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3.3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3.4如何正确使用糖尿病药物
3.5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调整措施
四、糖尿病的运动和锻炼
4.1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和益处
4.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目标和建议
4.3如何选择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4.4运动前后的血糖控制和饮食安排
4.5如何保证运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糖尿病的心理调适和自我管理
5.1糖尿病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5.2心理调适的重要性和方法
5.3自我管理的步骤和工具
5.4如何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5.5社会支持和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总结:。
糖尿病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知识(1)
糖尿病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知识(1)糖尿病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知识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它会对人体造成很多危害,如视力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循环系统疾病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就需要有一定的健康管理知识,可以更好地从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一、饮食管理1.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控制血糖水平,减缓糖尿病的进展。
2. 患有糖尿病的人应该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尽量避免过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建议采用海鲜、瘦肉、妙脆角等食品,以及一些胡萝卜、芹菜、番茄、海带等低热量食品。
3. 饮食控制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面。
要避免吃甜食,油炸食品,过度饮酒等高脂、高糖等不健康的食物。
二、运动管理1. 加强身体锻炼,有助于改善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调节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2. 运动应该适度,还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场所的选择,避免在高温和寒冷的气候环境下运动。
3. 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如高血压糖尿病者可以选择游泳、散步、拳术、太极等有氧运动,能保持心肺功能,还能促进消化系统运动。
三、药物管理1. 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按时服用糖尿病药物,同时要让医生看到您的用药情况,便于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2. 长期服用药物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应定期检测糖尿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以便调整药物和剂量。
3. 在选择药物时,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
根据病情,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治疗方式。
四、心理管理1.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做好积极心态,克服疾病带给自己的负面情绪,建立信心。
2. 加强自我管理,增强患者自我控制能力,从而管理糖尿病。
3. 相关知识学习。
加强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学习,如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如何自我诊断糖尿病等内容,以便及时应对不同情况。
总之,糖尿病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饮食、运动、药物和心理管理,可以更好地预防、控制和治疗糖尿病。
(1)糖尿病基础知识
生病、应激等情况时需及时与医生联系并调整治疗方案
坚持必要的血糖和尿糖监测,血糖持续高于13mmol/L时应监测尿酮体 正确的防止各种诱因的出现,酮症酸中毒是可以预防的。
酮症酸中毒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
取下输注系统 用注射器/笔注射超短效胰岛素 恶心、呕吐:肌肉注射胰岛素10U,并与医生联系 不适乏力皮下注射超短效胰岛素4-10U,是全天胰岛素总需求量的20% 大量饮水 注射超短效胰岛素1小时后,测血糖尿糖 2小时后血糖不低于11.1mmol/L酮体(++/+++),重复上述步骤
内容概要
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诊断和分型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综合治疗
糖尿病的概述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遗传因素和不良环境因素所致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 /和胰岛 素作用障碍,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种代谢性紊乱的疾病,引起
机体多个组织的并发症,使人致残的一组综合症。
7.0
空腹血糖受损 (IFG) 6.1 正常型 葡萄糖耐 量降低 (IGT)
7.8
11.1
(mmol/L)
OGTT2小时血糖值
新糖尿病分型标准(1)
(1997年ADA标准)
1型糖尿病(胰岛素βC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免疫介导型
特发性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糖尿病,分娩后重新分型。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原因:
没有经常有规律的测血糖 发现高血糖未及时纠正 胰岛素缺乏,体内脂肪分解增加。(如果脂肪酵解继续发生,可导致血 液过度酸化体内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1)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1)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减弱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有超过4亿人口患病。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分类、症状、预防等。
一、病因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和生活方式等。
常见的病因包括:1. 遗传因素:父母患病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遗传易感性是糖尿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2. 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会导致血糖升高。
3. 胰岛素抵抗:长期高糖饮食和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
4. 环境因素:如肥胖、缺乏锻炼、精神压力等,都是糖尿病的诱因。
二、分类糖尿病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胰岛素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1. 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
2.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控制血糖。
3.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出现血糖升高,需及时诊治,预防胎儿出生后出现低血糖等并发症。
三、症状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以下症状:1. 多尿、口渴、饥饿感: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刺激肾脏大量排泄尿液,使人感到口渴、饥饿。
2. 模糊视力:由于长期高糖血症,导致眼球晶体变干,引起视力模糊。
3. 头晕、乏力、低血糖:血糖水平降低时,会导致人感到头晕、乏力,严重时甚至昏迷。
四、预防糖尿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1. 避免饮食过量: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选择低GI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
2. 加强锻炼:保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减少体重,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3. 定期体检: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4. 戒烟限酒:烟酒对身体有害,不仅容易导致糖尿病,还会引发许多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加强宣教,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高健康水平。
糖尿病知识(一)
糖尿病知识(一)西区医院刘运河目录1、什么是糖尿病?2、糖尿病的病因3、糖尿病的表现4、糖尿病的分型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胰岛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7、糖尿病患者就诊时要查尿常规8、怎样早期发现糖尿病?9、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血糖水平10、糖尿病会传染吗?11、糖尿病的发病情况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DM, Diabetes Mellitus)一词是描述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随着糖尿病得病时间的延长,身体内的代谢紊乱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2、糖尿病的病因到目前为止,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只是找到了一些与糖尿病有关的发病因素,但是确切机理尚未阐明,目前知道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完全不同的。
⑴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
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知识一、基本医学知识1)人体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水,这些物质构成细胞,人体就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
许多细胞集合在一起形成组织,各种组织结合起来又构成器官,若干结构和功能有相互联系的器官又共同组织成一个系统,不同的系统又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机体。
人体内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神经和内分泌等。
各个系统都有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同时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人体的各个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机体接受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产生协调的反应,以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内分泌系统也有调节全身功能的作用,这个系统包括脑部中央的下丘脑、脑部下方的脑垂体、颈部前面的甲状腺,胃下方胰腺中的胰岛、肾脏上方的肾上腺以及阴囊或盆腔中的性腺等等,各种内分泌腺是由许多组织或细胞组成,它们的分泌物如胰岛素,能通过血液的传送到达适当的部位,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反过来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又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功能。
2)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食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可见,食物的主要成分与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相同。
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脂肪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动物和植物脂肪。
按其分子饱和度的程度又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蛋白质的种类也很多,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
几乎各种食物中都包含一定量的水分。
矿物质又称盐类,包括钾、钠、钙、铁、锌、碘、磷等,以及一些含量很低但又有其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矿物质的成分和比列不同。
食物中还含一定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E、K等,不同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不一。
体内有些维生素合成甚少,主要要食物补充。
3)为什么要进行糖尿病教育?199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对糖尿病防治提出的口号是“减轻因为对糖尿病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这个口号道出了糖尿病教育对对糖尿病的极端重要性。
目前。
以为对糖尿病的无知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多数糖尿病病人得到明确诊断之时,实际上已在不知不觉换上糖尿病多年,许多病人已经有了相当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甚至已经接近失明、肾功能衰竭或截止的边缘。
许多人对糖尿病的危害一五所知,觉得“能吃能睡,不通不痒”,“没什么了不起”,结果延误了治疗。
许多人不知道糖尿病应该怎样检查,怎样处理,或者有病乱投医,随便听信一些巫医对假药的欺骗性宣传,使病情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任其发展。
所以,大力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懂得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如何检查、如何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现在进行一些糖尿病教育,就会使糖尿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明显下降,使个人、家庭、单位以及国家免受很大的损失。
目前,糖尿病的教育工作不是做的太多,而是做的太少。
有些人看不起糖尿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认为水平太低,不值一提,而这种观点是极为错误的。
3)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英文代号为DM,是甜性、多尿的意思。
中医称之为消渴,是消瘦烦渴之意。
完整的讲,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
患者可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和体力下降的表现。
严重时发生水及酸碱平衡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果糖尿病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还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
4)糖尿病是怎样得的?糖尿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原因不大清楚,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后面说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属于原发性的糖尿病;另一类糖尿病有其特殊的病因,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分泌不出来,或者是由于其它内分泌的原因导致对抗胰岛素的分泌太多,这就属于继发性糖尿病的范畴了。
后面说的其它类的糖尿病中很多都是继发性糖尿病。
虽然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目前至少可以说,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两条:第一就是遗传因素,也就是说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遗传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
比如1性糖尿病遗传的是胰岛容易遭受病毒侵害,并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的基因。
对于2型糖尿病一般认为此型为一种多基因的遗传病,遗传的是容易发生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基因。
但是,如果光有遗传倾向这种先天因素,还不至于得糖尿病,还需要有后天因素,或者说环境因素,这就是得糖尿病的第二个因素,对防治糖尿病来说也是更值得注意的因素。
诱发糖尿病的环境因素包括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等。
遗传与环境这两条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就易使人得糖尿病。
5)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有人说,肥胖对人而言,除了使骨质疏松发生的机会减少外,没有一点其它的好处。
确实,肥胖对人的害处很大:首先,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是固定的,胖人由于脂肪细胞变得肥大,细胞体积越大,受体密度越低,,结果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容易升高。
为了保持血糖稳定,病人的胰岛就不得不拼命工作,多放出胰岛素,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久而久之,胰岛素累垮了,功能衰竭了,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就升高,甚至得了糖尿病;其次,肥胖者活动不便,体力活动量往往减少,这不但会造成体重进一步增加,而且活动量少本身就会使糖代谢减慢,血糖水平升高;第三;肥胖者往往同时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血液粘稠度也升高。
有人发现,高血压、高血脂异常症和高血粘是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这“三高”的人就容易增加一个高血糖,结果凑成“四高”变成糖尿病病人。
实际上国内外多项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超重或者肥胖者的糖尿病的机会要比体重正常的人高数倍。
所以,我们预防糖尿病必须从热量控制,、加强锻炼和避免肥胖等方面开始。
6)糖尿病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都不是一部到位就得了糖尿病的,总有个发展过程,1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往往很快,看起来好像突发病似得,实际上这类病人也有个潜伏期,先是胰岛受到病毒或者毒物的侵袭,而后因为发生自身免疫性的破坏,胰岛又受了“二茬罪”,结果几乎所有的胰岛被破坏,不打胰岛素就难以维持生命,变成了1型糖尿病病人。
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这段时间一般为数年。
2型糖尿病发展的最早阶段可称为糖尿病的“高危时期”,这段时间如果不注意,血糖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走进第二阶段,也就是血糖升高阶段;血糖增高者要是还不提防,在不久的将来,就很有可能发展的最后阶段,变成糖尿病病人了。
7)什么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指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得糖尿病可能性较大的人群。
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指家族史阳性、具有某种遗传学标志和免疫学标志的人群,如果家里有人是1型或2型糖尿病病人,具有某些人白细胞抗原(HLA)类型或者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者,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者,生过4千克以上的巨大胎儿者。
20世纪80年代末,有个叫瑞文的外国人提出一个名词叫X综合征,后来人们把X综合征改为代谢综合征,这个综合征至少包括:高体重(超重或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症)、高血粘、高尿酸和高胰岛素血症。
一个人如果有这7个“高”中的3项以上,即使现在血糖不高,也很容易得糖尿病,因此有代谢综合征者也应该算作糖尿病的高位人群。
另外,有人把吸烟者也列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范围,这给吸烟又增加了一条罪状。
高危人群是糖尿病人的后备军,如不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心理调节,得糖尿病的机会要比其他人多的多。
所以说,高危人群是我们防止糖尿病和糖耐量损害的重点对象。
8)什么是血糖增高阶段?指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情况。
主要包括三种情况:①空腹血糖损害,英文代号为LFG,意思是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又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他们的空腹血糖在110—125毫克/分升(6.1—7.0豪摩尔/升)之间,当然餐后2小时血糖也没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餐后血糖受损。
是指餐后半小时、1小时血糖升高,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正常和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的情况,他们的餐后2小时的血糖在140---199毫克/分升(7.8—11.1毫摩尔/升)之间;③耐糖量受损。
又称耐糖量减低,英文代号LGT。
他们在做耐糖量实验时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都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指标,但后者在140---199毫克/分升(7.8---11.1毫摩尔/升)之间。
顺便说下,糖耐量受损只能是糖耐量实验的结果,如果没做糖耐量实验,仅仅餐后2小时血糖介入140---199毫克/分升之间则不能诊为糖耐量受损。
血糖增高者已经不再是正常人,糖尿病的帽子就悬在他们头顶上,随时可能掉下来。
但有人发现,此时如加以注意,大多数人可以不发展为糖尿病,所以说这是不得糖尿病的最后关口。
处于血糖增高阶段的人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重中之重。
9)糖尿病分哪些类型?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LDF)的规定,根据病因和临床的表现不同,糖尿病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①1型糖尿病。
原来叫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英文代号LDDM),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
患者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酸症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②2型糖尿病。
原来叫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英文代号NIDDM),多发生于成年人,起病比较缓慢和隐蔽,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一定要用胰岛素治疗。
此类患者占我国糖尿病人总数的95%以上,目前糖尿病病人总数的急剧增加,主要是此型患者迅速增加的结果;③其它类型糖尿病。
除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以外的各种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造成的糖尿病、内分泌疾病造成的糖尿病、各种遗传疾病伴发的糖尿病以及药物导致的糖尿病等。
该类型种类繁多,但患病人数远不及2型糖尿病;④妊娠糖尿病。
指妇女怀孕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
生完孩子后,往往还得重新分类定型。
10)糖尿病是否遗传?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糖尿病病人的子女肯定比非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容易得糖尿病。
如果父母双亲都是糖尿病病人,那么子女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大。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匀遗传倾向。
他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易感性使这些人比一般人容易得糖尿病。
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加明显。
但这并不是说,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就一定得糖尿病,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病人,其子女的遗传率也不超过20%,往往有这种情况,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对糖尿病了解比较多,对糖尿病的危害及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比较了解他们防患于未然,平时就比较注意饮食起居,反而不得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