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版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的概念、四要素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类型扩张型(如美国)、自卫型(如中国)、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3、国防的功能:立国、卫国、强国、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4、中国古代国防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⑴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⑵古代的兵制建设;⑶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⑷古代国防的兴衰。

中国近代的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历史时期。

主要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国防法规5、国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6、《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7、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政策规定,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8、《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今年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9、你身边的防空设施有哪些?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等。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材料(超强整理版)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材料(超强整理版)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材料(超强整理版)名词解释军事科学:Page 1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page2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page 35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及去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积极防御:page 93 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

亦称攻势防御、决战防御。

人民战争page75 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毛泽东关于战争的定义: page 48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战争观:page48 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战争规律:page3 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敌对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p57 :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战争的性质:p3 主要指战争的社会政治性质,如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或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或反人民的战争。

or(战争的政治属性,是战争本质的具体表现,以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来划分。

P 54 )军事学术p5 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国家),对象要素(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目的要素(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手段要素(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3.国防的基本类型: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的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自卫型)4.现代国防特征:①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②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势的综合角逐③国防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④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5.中国古代国防内容:①建立了不同的军制②进行了以传统防御工程体系为标志的边海防及③发展了军事技术④加强了军事理论研究,并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军事著作6.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7.国防法规体系: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8.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9.我国实行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国防领导在组织上具有最高层次性,在意志上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严密的整体性等特征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11.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12.国防建设成就:①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②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③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④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13.新时期中国国防政策:积极防御14.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军事理论复习(大一)

军事理论复习(大一)

军事理论1(宁南火)国家安全理论1、安全的内容和涵义?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受威胁,主观上没有恐惧。

内容:(1)安全是一种客观态势。

(2)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国家所受到的威胁,可能是现实的危险也可能是潜在的威胁。

2、国家安全的内容?国家安全又可分为对内对外,对内是指国家的安宁稳定,对外是指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干涉控制。

内容:(1)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不受威胁,这是基本要素。

(2)国家政治独立,领土主权完整,这是最高利益。

(3)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3、我国安全政策的内容、目标和原则?内容:(1)卫主权,捍卫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统一。

(2)求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维护周边地区和平。

(3)保稳定,确保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4)谋合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基础上,谋求与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

(5)促发展,加快发展经济为中心,科技教育事业,国防实力,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目标:(1)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统一,维护海洋权益。

(2)维护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稳定的周边亚太环境。

(3)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4)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原则:(1)坚持党的新时期基本路线不动摇。

(2)改革稳定发展相互促进方针。

(3)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国际争端。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的独立自主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以谈判协商的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7)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8)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军队防卫作战能力。

国防基本理论1、什么是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当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历史的启示?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威慑力,是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里力,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国防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题型:一、判断题(1*15)二、单选(1*15)三、名词解释(2*5)四、简答(5*6)五、论述(10*3)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基本类型(P2)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助联盟型,自主中立型2、国防的主体要素(P2)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国防活动的实施者,国防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固有职能。

3、国防的目的要素(P2)(1)捍卫国家的主权(2)维护国家的统一(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的安全4、国防的对象要素(P4)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5国防法规的共性鲜明的阶级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6国防法规的个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7、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P19)(1)公民和组织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公民和组织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公民和组织在国防活动中因经济损失得到补偿的权利8、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P19)(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要求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接受国家军事订货,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

(3)公民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4)公民和组织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5)公民和组织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6)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9、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10、国防建设的伟大成就(P22)(1)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5)军事外交成果丰硕,较好的服务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1、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各自的职能总参谋部是全国武装力量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设有作战、情报、训练、军务、动员等业务部门。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材料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材料

军事理论复习参考资料序篇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对象是什么?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3.军事科学的性质是什么?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 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基本方法?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研究战例,借鉴历史;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6. 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军事思想篇1.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一致性:战争就是政治(为阶级集团谋利)差别性:战争必须有一套特殊的组织方法。

2.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对待不同属性值的战争采取不同的态度,拥护主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一切战争,实现永久和平。

3.如何认识战争的规律?所谓战争规律,就是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战争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战争实践反映出来。

它贯通于战争的全过程,支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并随着人类社会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认识一般战争规律,认识特殊战争规律)(一般规律认识:①战争实践②熟悉敌我情况③发挥自觉能动性)4.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确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三化”建设。

军事理论复习内容

军事理论复习内容

军事理论复习内容一、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二、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三、军事科学的功能1、为国家制订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2、为国家规划武器装备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提供理论依据4、为国家准备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5、军事科学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对社会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四、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民发展的“四有”新人五、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六、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治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中,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2、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八、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1、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2、战争是流血的政治3、战争是经济的竞争4、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九、方法论:是要解决如何认识和运用战争规律,正确指导战争,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1、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认识战争规律(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2、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3、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要关照全局、把握关节4、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要是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十、人民战争: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属性:正义性和群众性)正义性是指战争的政治目的是符合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群众性是指参加战争活动的人员较广泛,只要进行战争,各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十一、人民战争的理论观点1、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2、革命战争是群众战争3、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4、兵民事胜利之本5、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十二、实行人民战争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战争的统一领导2、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3、发挥人民军队骨干力量的作用4、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斗争形式5、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6、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十三、侦查监视技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十四、侦查监视技术的种类1、无线电侦查技术2、照相侦查技术3、雷达侦查技术4、传感器侦查技术5、其他侦查技术(战场窃听侦查、战场电视侦查、和炮位声测侦查)十五、伪装:伪装就是进行隐真示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十七、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备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制导炸弹:是指投放后能对其弹道进行控制并导向目标的航空炸弹制导炮弹:是指弹丸上装有末段制导系统和空气动力装置,发射后能自动捕获目标并自动导向攻击目标的炮弹制导鱼雷:是进攻性水中兵器,通常有潜艇或水面舰艇发射,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十八、制导技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含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又称精确制导技术十九、国际战略力量: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及国际战略的运用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国防建设:第一节国防领导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由解放军四总部、军区和中央军委直属的其他单位组成。

(一)中央军委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广州7个军区。

(四)中央军委直属的其他单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

第三节武装力量建设一、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体制构成我国的武装力量一直坚持“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1)陆军陆军的组成陆军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兵种及侦察兵、测绘兵、汽车兵等组成。

陆军的任务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实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2)海军海军的组成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和其他专业勤务保障部队组成。

海军的任务防御敌人从海上来的侵略,收复敌占岛屿,统一全部国土;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3)空军空军的组成空军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和通信、电子对抗、气象等专业部队组成。

空军的任务国土防空,争夺制空权;实施空中作战、空降作战空中运输;协同陆海军作战及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等任务。

(4)第二炮兵第二炮兵的组成第二炮兵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和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

第二炮兵的任务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军政首脑指挥中心;配合其他军种作战,也可遂行发射常规弹头和宣传弹头等任务。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是军事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帮助广大军事学习者更好地复习军事理论,以下是一些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军事理论基础1. 军事理论的定义是什么?2.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哪些?3. 军事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 军事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怎样的?二、战争理论1. 请解释战争的定义和特征。

2. 战争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主要理论?3. 请简要介绍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形式。

4. 战争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三、军事战略1. 军事战略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战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3. 军事战略的分类和层次是怎样的?4. 军事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有哪些?四、军事战术1. 军事战术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战术的基本原理有哪些?3. 军事战术的分类和层次是怎样的?4. 军事战术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有哪些?五、军事组织和管理1. 军事组织和管理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3. 军事组织和管理的层级和职责是怎样的?4. 军事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六、军事装备和武器1. 军事装备和武器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装备和武器的分类和特点有哪些?3. 军事装备和武器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是什么?4. 军事装备和武器的使用原则和战术应用有哪些?七、军事训练和教育1. 军事训练和教育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训练和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 军事训练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4. 军事训练和教育的评估和改进措施是什么?八、军事思想和军事家1. 军事思想和军事家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思想和军事家的分类和特点有哪些?3. 军事思想和军事家的影响和作用是怎样的?4. 请简要介绍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及其贡献。

以上是一些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军事理论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与实际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和能力。

军事理论的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的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的复习资料一、开设军事理论课的意义1、可设军事理论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2、是时代的呼唤3、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4、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可设军事理论课程有利于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二、国防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生存与安全问题,发展与富强问题三、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四、国防的基本类型: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防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和扩张型国防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联盟型、独立自主型和中立型国防五、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六、国防法规体系: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

我国的国防法规按调整领域可以划分为16个门类七、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国防教育法》;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确定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防理论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国防技能教育以及战备形势教育、国防任务教育、敌情等待定教育。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八、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率机关,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国防部是军委对外的名义。

军委决定的事项,凡需经国务院批准,或需要用行政名义下达的,由国防部长签署对外发布。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题(综合整理版)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题(综合整理版)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题(综合整理版)军事理论期末复习题(综合版)第⼀部分:中国国防填空题: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2.(春秋战国)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3.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

4.⼀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其国防的要求和国防也不同,因⽽,国防的(类型)也各不相同。

5.历史表明,国家间的⼒量对⽐特别是⼤国的变化,是导致(战略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国际战略环境是指在⼀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盾、⽃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6.我国现⾏的国防法规从纵向结构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7.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领⼟完整和安全⽽进⾏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化等⽅⾯的活动。

判断对错:1.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在世界的东⽅,并享有很⾼的声誉,主要是我国在政治上独⽴,经济上发展和军事上的不断强⼤?√2.我国实⾏积极防御战略⽅针,坚持全民⾃卫原则?√3.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4.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中⽴型国防?×5.中国倡导的国家安全观的核⼼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这⼋个字。

(√)简答题:1. 国防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国防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防?答:主要有四种:扩张型;⾃卫型;联盟型;中⽴型。

我国国防属于⾃卫型国防。

2. 我国颁布的国防法规有哪些?《中华⼈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中华⼈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民防空法》、《中华⼈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中华⼈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3. 国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国防⽬标的双重性;(2)国防⼒量的综合性;(3)国防功能的威慑性;(4)国防⽃争的多样性。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七、武经七书的含义《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军事理论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3、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军事科学包括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的两大部类。

5、《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在军事理论科学以下,又分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两大门类。

6、军事技术科学分基础理论和应用学科。

7、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8、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a、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地。

b、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c、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d、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e、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9、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a、以“八一”南昌起义为开端到土地革命战争中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b、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是科学理论体系时期。

c、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10、三湾改编——确立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11、1936年底至1938年秋,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和《战争和战略问题》。

12、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和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法原则;国防建设思想是建国后其军事实践和理论创造的结晶。

13、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南京林业大学《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绪论1.在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的意义是什么?(P1-3)①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②重视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③开设军事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④开设军事课程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⑤军事课程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祖国需要,你愿意投笔从戎吗?论述题。

既要表达鲜明的态度,又要有深度思考,联系思想实际,阐述为什么要这样。

层次清晰,语句通畅。

第一章中国国防1.什么是国防?(P7)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基本要素是什么?(P7)国防包含四个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②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③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④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8)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自卫型4.现代国防有何基本特征?(P8-9)(1)国家利益及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5.中国古代国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0)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古代的兵制建设;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古代国防的兴衰。

6.简述中国近代五次较大的反侵略战争(P11-1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P13-14)(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8.何谓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什么时间审议通过的?国防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14—17)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在: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军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深刻的实践性;而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三是具有强力的时代性;四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五是具有不断的创新性。

第一节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㈠产生时期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技术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夏、商、西周时期,在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㈡趋向成熟期㈢丰富发展期宋神宗是,颁布《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七本兵书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明朝最为杰出的兵书有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部头最大的兵书巨著—《武备志》。

结论:(补充内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旧中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二、《孙子兵法》简介㈠《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1、《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容也”,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要素(五事)是:道、天、地、将、法。

“诡道十二法”,其目的在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突然打击和消灭敌人。

篇末则强调了“庙算”的重要性,《计》篇居十三篇之首,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2、《作战》本篇主要阐明了两个重要思想,其一是“兵贵胜,不贵久”,其二“因粮于敌”3、《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军事规律,成为古今中外军事科学中的至理名言。

4、《形》5、《势》6、《虚实》7、《军争》“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是军争的基本原则。

8、《九变》9、《行军》10、《地形》“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11、《九地》12、《火攻》“慎战”思想,“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13、《用间》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其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大学军理期末复习资料-版军理课后题答案

大学军理期末复习资料-版军理课后题答案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第一讲1.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2)是多种斗争形式的综合角逐。

(3)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

(4)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5)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更加紧密。

2.国防历史主要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

(2)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3.新中国国防主要成就?(1)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

(2)建立和完善国防领导体制。

(3)铸就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

(4)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

(5)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4.我国现行国防政策要点?(1)维护安全统一,保卫核心利益。

(2)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巩固国防。

(3)积极防御,防御和反击相结合。

(4)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第二讲5 如何理解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6国防义务的含义?公民应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有哪些?含义: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组织在国防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

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等。

7 如何理解学生军事训练的意义。

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措举3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8论述如何加强培养公民的国防观念。

(1)增强忧患意识。

(2)尚武意识。

(3)高度的责任意识。

第三讲9目前我国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由哪些力量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民兵。

20XXXX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有哪些主要兵种组成?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讲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一、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1.扩张型: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300多个军事基地,在全球各地实行军事力量“前沿存在”,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其内政。

2.自卫型: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

主要依靠本国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联盟型:4.中立型:主要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实施总统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我国的国防类型: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自卫型国防。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以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为国防的根本宗旨。

在国防力量的运用上,坚持自卫立场,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综合国力:主要由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和国防力等组成。

基础:经济实力支柱:国防实力灵魂:民族凝聚力战争潜力: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和质量、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信状况、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关系和国际地位等。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科技斗争、心理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备控制等。

3.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二、中国国防历史(一)中国古代国防1.古代的兵制建设兵制,即军事制度,也称军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组织、管理、维持、储备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制度。

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1>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便于帝王控制的统帅指挥系统;2>常备军按任务或武器编组,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3>建立武库、粮储和运输制度,主要武器和军需品由国家监制和供给;4>因势采用征兵制、募兵制和世兵制等兵役制度。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军事理论是一门关于军事科学与艺术的学科,通过研究军事战争的本质、规律以及理论体系的建构,为现代国家的军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在军事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概念,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境中。

一、战争战争是军事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战争的定义、性质、类型、形式、规模等。

战争是一种集体的、有组织的、政治性的斗争行为,旨在通过武力手段实现政治目标。

战争分为正规战争和非正规战争,正规战争是世界大国之间的冲突,非正规战争则是小规模、低强度的军事冲突。

二、军事战略军事战略是在具体军事行动中领导指挥作战,实现战略目标的路线、方针和方法。

军事战略的核心是决策,制定战略计划和军事行动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战斗力的调度。

军事战略分为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计划和战略行动等。

三、战争力量战争力量是指用于进行战争的、能够对敌方产生杀伤、破坏和威慑的有组织的工具,包括军事组织、人员、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

战争力量是运用战争学中的原则、规律和方法进行军事斗争的基础。

四、军事组织军事组织是指军队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包括作战部门、训练部门、装备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

军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军队作战效能,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军事组织的层级包括战略、战役、战术等。

五、军事技术军事技术是用来提高战争能力的技术手段,包括武器装备、通信系统、信息技术等。

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于战争的结果有重要影响,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

六、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军队为了提高战斗力,使士兵能够熟练掌握战斗技能和战斗技术而进行的有组织的训练。

军事训练包括理论学习、体能训练、武器操作、战术训练等多个方面。

通过军事训练,士兵们能够适应战争环境,提高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七、军事作战军事作战是指军队在战争中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斗争行为,通过使用武器、装备和战略计划来实现战斗目标。

军事作战包括战争的全过程,从准备阶段到战斗行动、战役规划、指挥控制等环节。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部分1.军事学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军事思想:对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3.人民战争:“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4.积极防御: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

5.侦察监视技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6.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较高的武器。

7.国际行为主体: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的实体。

8.国际战略力量: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及国际战略的运用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9.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0.国防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采取非常措施将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使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准备,实施及其他相关活动。

简答部分1 军事科学的任务答: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 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 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 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

( 4)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南大版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南大版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定义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手段是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是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的。

4、国防的基本类型: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我国)、扩张型国防。

防御性国防在建设上以防御外敌入侵为主要目的。

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是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国防是防御性国防5、中国古代的国防:①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②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③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④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所谓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

6、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7、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我国国防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事组织或在军事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即(1)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2)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8、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9、公民国防的义务和权力: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4,保守国防秘密5,协助国防活动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10、武装力量的建设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定义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手段是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是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的。

4、国防的基本类型: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我国)、扩张型国防。

防御性国防在建设上以防御外敌入侵为主要目的。

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是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国防是防御性国防5、中国古代的国防:①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②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③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④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所谓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

6、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7、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我国国防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事组织或在军事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即(1)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2)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8、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9、公民国防的义务和权力: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4,保守国防秘密5,协助国防活动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10、武装力量的建设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三结合”11、中国人民解放军编成:现役部队,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海陆空和第二炮兵组成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及各专业勤务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空军:航空兵、地面航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技术侦查兵、防化兵等12、武警部队设总部、总队(师)支队(团)三级领导机关★国防动员(重点)国防动员是指:是国家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活动。

国防动员的地位作用: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是支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国防建设的内容: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政治动员民防动员科技动员装备动员★国防教育(重点)基本定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与国防和军队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普及性教育国防教育的地位: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国防教育的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国防教育的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究实效国防教育的原则: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相结合国防教育的方法:1.利用国防教育场所开展教育;2.利用大众媒体开展教育;3.利用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教育;4.利用各种活动开展教育第二章军事思想1、任何军事思想都是以战争和军事为研究对象2、古代军事思想: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国孙武所著《孙子兵法》。

它的军事思想到达了当时最高的水平,标志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军事思想已趋于成熟。

《武经七书》中五部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4、.西方近代主要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马汉(美)《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杜黑意大利《制空权》5、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战争的根源6、★毛泽东军事思想(重点)思想包括: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国防建设思想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是理论基础人民军队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唯一的宗旨,人民军队执行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三大任务,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7.战争和和平理论是邓小平军事理论的基础8.江泽民国防和军队的建设思想贯穿的历史性课题就是打得赢、不变质;贯穿的根本性指针就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主导思想: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9.胡锦涛: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我国陆地边界22000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海岸线18000多千米,领海面积22.8万平方千米,管辖的专属经济区(不超过200海里的领海基线)和大陆架海域300万平方千米2、我国安全政策: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周边外交方针:与邻为善、与邻为伴。

周边外交政策:睦邻、安邻、富邻。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1、高技术分为: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航天、海洋技术2、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3.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3、精确制导技术的应用: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以上的武器。

包括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

其中导弹占90%以上,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精确制导弹药自身无动力装置,能带动发动机,能改变方向)导弹射程分类:1000-近程导弹、1000-3000中程导弹、3000-8000远程导弹、8000+洲际导弹单位:km 精确制导弹药的分类:制导炸弹(炮弹、地雷、鱼雷)4、精确制导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电子对抗更趋激烈复杂,作战效能有了很大提高5、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的技术影响:扩大了作战空间、改善了信息获取手段、增强了作战指挥的时效性,提高指挥质量,促进了反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

6、伪装与隐身技术:伪装是指为了欺骗或迷惑敌方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隐身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攻击的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发展7、军事伪装的原理:(1)减少目标与背景在光学和热红外等方面的差别以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2)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在这些差别以构成假目标隐真示假8、按照运用范围分类分为战略、战役、战术伪装9、航天技术的概念(组成):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监技术构成的高度综合性技术1957 苏联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9 美国阿波罗十一号登月阿姆斯特朗1970 中国东方红一号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0、航天器的军事应用:军用卫星(侦察,通信,测地,气象卫星,2000多颗占2/3以上);天基武器系统;军用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

11、(★)指挥信息系统,即C4ISR系统: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12、△(一般了解)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计算机网络攻防是指利用计算机渗透技术、病毒对抗等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措施,对敌方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进行侦察、侵扰、欺骗、破坏、远程控制和资源窃取,使敌方信息系统的战斗力降低或丧失,同时采取各种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保护己方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免受敌方攻击的综合作战行动。

非致命武器:是指为达到使人员或装备失能,并使附带破坏最小化而专门设计的武器系统。

按用途非致命武器可分为反装备和反人员两大类第五章信息化战争1、信息化战争是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1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要素(2,战争行为在多维化战场空间同时展开(3,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一体化对抗(4,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伊拉克美国战争、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南联盟)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5、信息战,认知域和太空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6、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信息化战争战斗力的基本形态3、1946-20世纪60年代信息化战争的萌生期从数字化装备列战到海湾战争(1991)是信息化和机械化并行时期海湾战争之后进入信息化作战的主导期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标志信息化战争走向成熟的开端,信息化战争进入独立发展阶段5、冷兵器时期——热兵器时期——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6、我国国防的后备力量:主要指军队的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相关补充1、阅兵步骤:迎军旗——阅兵式——分列式——阅兵首长讲话——送军旗2、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3、核武器是指包括氢弹、原子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等在内的与核反应有关的巨大杀伤性武器。

4、生物武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战剂(病毒、细菌、真菌等)使人、畜致病、植物受害的杀伤破坏性武器,也称细菌武器。

5、化学武器(毒魔)以毒剂(神经、糜烂、窒息、失能、刺激、中毒剂)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敌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

6、国家战略能力将成为战争制胜的基础;1.国家综合国力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础2.信息化战争的胜利更加依赖于国家的战略组织力。

7、.经济与国防关系;经济是基础,国防是支柱。

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为什么在和平时期还要进行国防建设?(表明国防的重要性,当今世界仍有动荡)①和平时期仅仅是相对和平时期,仍存在着种种不安定的因素,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伏彼起,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不加强国防建设,就难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②我国具有悠久的国防历史,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防实力软弱国家就容易受到侵犯,唯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维护我国的国防安全;③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国防建设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我国的和平与发展;④战争准备是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进行的,只有在平时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在战争突然爆发时赢得优势和主动;⑤和平时期加强国防建设能够培养公民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